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禮記》《大道之行也》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05W
《禮記》《大道之行也》教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背誦並默寫全文;
            2、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過程與方法:3、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4、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儘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情感與德育:5、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目標4
教學方法:
朗讀法 討論與點撥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美好的生活誰都想過,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關於人類美好社會的構想,並給它定名為“大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就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理想社會,不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感受。
二、預習檢測:
   完成《走進名校·課時優化》P85-86第1-8題。
三、作品簡介: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聖編纂。為別於戴德的《大戴禮》,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於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説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禮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教師播放朗讀磁帶或教師範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難,小組自行解答。
教師提示需重點掌握的詞語:
選賢與能(“與”通“舉”,選拔。音jǔ)
矜、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指老而無妻的人。)
男有分(fèn職分,文中指職業、職守)
貨惡其棄於地也(wù厭惡、憎恨)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用作動詞,以……為親,以……為子,分別譯為“奉養”“撫養”)
 外户而不閉(用作動詞,從外面合上。用門閂插門)
是故謀閉而不興(杜絕)
3.理清文章整體思路,具體指導朗讀。
   (1)圖解課文:

(2)教師分層指導朗讀。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
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應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的“人”“使老有所終……”中的“使”,這些字後均當作一頓。最後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為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是謂大同”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教師範讀或選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範讀,其餘學生循聲低和。
(4)全班齊讀課文。
五、探究課文、疑點解惑
1、總領全文的語句是什麼?照應此句的哪句話?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説明“大同”社會的特徵的?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3、“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顯然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不同的意見都可以講出來,不搞統一答案。
六、課文小結: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生活着並快樂着。儘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繫着古聖先賢,牽繫着時人,讓我們齊心協力,為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