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周處》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6W

《周處》教案精品多篇

《周處》教案 篇一

周處 教案示例一

重點:理解文章內容,學習通過敍事體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難點:體會詳略得當、敍事簡練、説理深刻的特點。

設計思想:

《周處》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形象鮮明生動,周處少時為害鄉里,後來改過自新,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對學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文章中的語言文字對八年級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教學過程重點定為:突破語言障礙,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性格,發現小説的思想意義。教學本文,從自學入手,首先要讓學生熟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掌握有關文言詞語的意思和用法,準確地翻譯課文。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周處這個人物形象,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發現小説的思想意義。師生共同點評、總結。

在整個自學過程要重視朗讀,在指導學生朗讀中把握文意,分析情節、人物,理解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世説新語》這部書嗎?南北朝時宋朝的劉義慶編撰的這部書記錄了從漢末到東晉士大夫階層的遺聞軼事,反映了當時社會上一些上層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周處》這篇課文就選自其中。

課文中所記載的周處是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少年時橫行鄉里,是當地的一大禍害。人們勸他殺虎斬蛟,實際上想三害惟留其一。經歷了殺虎斬蛟九死—生後的周處,猛然認識到自己才是鄉里最痛恨的禍害,思想受到極大觸動,從此改過自勉,終於成為忠臣孝子。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

⒈整體感知

⑴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書上勾畫生字、詞。

⑵播放應掌握的字、詞的幻燈片。

⑶學生藉助文下注釋及工具書完成正音、解詞。

⑷明確下列畫線詞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為(被)鄉里所患

②或(有人)説處殺虎斬蛟

③蛟或(有時)浮或 (有時)沒

④為鄉里所患(禍患)始知為人情所患(厭恨)

⑤且人患(擔憂)志之不立

⑸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要求:

①讀準字音。

②朗讀時注意下列句子的正確停頓。

實冀/三橫唯餘其一

並雲/欲自修改

古人/貴朝聞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説處殺虎斬蛟

⑹熟讀課文,生動地複述這個故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複述周處的故事。然後每組選出一名學生給全班同學複述。

⑺翻譯課文,準確理解大意。

思考題一:下面的句子應怎樣翻譯?掌握成語“朝聞夕死”的意義及用法。

①為鄉里所患

②始知為人情所患

③人患志之不立

④人貴朝聞夕死

思考題二:翻譯下面的句子,將省略的意思內容補出來。

①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

②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⑻學生思考、討論。

⑼明確思考題一:

(學習被動句式“……為……所……”以及“人貴…”這種古文中的常見句式。)

①為鄉里所患 譯為:被地方上認為是禍患。

②始知為人情所患 譯為:才知道自己被人情所厭恨。

③人患志之不立 譯為:人怕就怕沒有志向。

④人貴朝聞夕死 譯為:人以朝聞夕死為貴。(或譯為:古人很看重“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聞夕死:早晨聽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無遺憾,形容對真理的渴望、追求。

⑽明確思考題二:

①經過三天三夜,鄉鄰們(見周處沒有回來)都説周處死了,互相慶賀。不料周處竟然把蛟殺死,從水中出來。他(回來以後)聽到鄉里人(為他的“死”)而慶賀,才覺悟到自己被人們所厭恨,於是有了改悔的意思。

②況且,一個人怕就怕沒有志,(有了志向)還怕美好的聲譽不能傳揚嗎?”

⒉精讀課文

⑴反覆誦讀課文,在準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思考以下問題。

⑵思考題三:文章按什麼順序安排材料?記敍了有關周處的哪幾件事?

思考題四:鄉人把周處與蛟、虎並列為三害説明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思考題五:周處殺虎擊蛟三日未歸,鄉人的反應是什麼?説明了什麼?

思考題六:周處“自尋二陸”的目的是什麼?

⑵學生思考、討論。

⑶明確思考題三:

文章以時間為序,記敍了周處“為害鄉里”“斬虎擊蛟”“改過自新”三個情節,刻畫了周處轉變的過程,其中“斬虎擊蛟”是激發周處轉變的轉折點。

⑷明確思考題四:

對於周處為害鄉里的劣跡,文章並沒有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以百姓的口碑”表現出來。百姓把周處與害人的猛獸蛟、虎併為“三害”,有力地表現了周處少危害之大,體現了文章敍事之簡練,剪材之精當的特點。

⑸明確思考題五:

文章寫周處斬虎擊蛟三日未歸,百姓們卻互相慶賀,這樣寫一方面刻畫了主人公的勇猛,另一方面表現了猛士的悲哀。“説殺虎斬蛟”的目的竟是“以毒攻毒,以惡去惡”,可見百姓對周處痛恨之深;而在周處這一方,做的是除害益民的事,得到的卻是被置於死地而後快的可悲結果,這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刺激,這種“刺激”足以使他省悟,形成人生的轉折。文章以這樣的情節來刻畫人物的轉折,很有説服力。

⑹明確思考題六:

關於周處“自尋二陸”的情節,當屬作者的虛構。據史料推算,歷史上的周處長於陸機20來歲,而文章的虛構,則是為了表現人物轉變過程中的內心矛盾。雖有自改意,但恐“年已蹉跎,終無所成”,而陸雲的話堅定了周處的信心,為他展示了改過自新的光明前景,結尾的補敍“終忠臣孝子”有力地印證了他的這番話。

⑺朗讀全文,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⒊深入探究

⑴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探究以下問題。

思考題七:怎樣評價周處的“兇強俠氣”?怎樣全面地評價周處?

思考題八:這篇文章的思想意義是什麼?學習後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請聯繫自己的思想、生活實際,暢談讀後感受。

⑵明確思考題七:

文章中周處的形象豐滿,性格鮮明,“兇強狹氣”是少年周處的主要性格特徵。為害鄉里,被百姓所痛恨,表現他“兇暴強橫”的一面;勸説殺虎斬蛟”表現他“爭強好鬥”的一面,而得“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則説明他的“狹氣”中含有“狹義”“逞義氣”“救人之難”的成分,否則,他就不會去替百姓除害,也不會良心發現“欲自修改”,這是他改過自新,“終為忠臣子”的性格基礎。

⑶明確思考題八:

一方面肯定、讚揚周處改過自新之舉,一方面鼓舞“朝聞夕改”、自我完善的人生追求,再則啟示人們要以全面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青年。

三、小結

周處的故事説明了一條真理:一個人儘管有缺點和錯誤,只要知錯改過,勇於自新,同樣可以成為有用的人。我們青少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要犯錯誤,所以我們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要學習和發揚周處勇於錯改的精神,不斷完善自己。

四、佈置作業

⒈翻譯下列句子

⑴為鄉里所患。

⑵義興人謂為三橫。

⑶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⑷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⑸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耶?

⒉在文章情節的基礎上,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原文進行合理的想像,增添一些細節和人物肖像、心理的描寫,把《周處》改編成本站故事, 400—500字左右。

五、板書設計(略)

《周處》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到只要能知錯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2、學習本文一波三折的寫作技巧,學習本文語言簡練的特點。

3、體會怎樣“把書讀厚,把書讀薄”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的[2]。

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教學設想: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為預習理解課,其目標有二,一是掌握文言字、詞;二是理解課文大意,提出疑問,為課文的感悟創新作準備。本教案是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過程:

一、激趣:介紹周處生平,引起學生共鳴。

處仕晉,為御使中丞,多所彈糾,氐人齊萬年反,乃令處距萬年。伏波孫秀欲表處母老,處曰:“忠孝之道,安能兩全?”乃進戰,斬首萬計。弦絕弓盡,左右勸退,處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戰而沒。----《晉陽秋》

周處,晉之名將,忠勇兩全,讀了上則短文,大家都為他的勇敢所感動,那麼,周處是怎樣成為這樣的大英雄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

二、學生齊讀課文,複述課文內容。

三、學生置疑:同學們初讀了課文,請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師生共同釋疑。

四、亮點探尋:

(一)、對“兇強俠氣”進行探討。

(1) 問題提出:周處年少時在人們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為什麼是這樣?

(2) 思維拓展:你能根據平時積累,具體設計一個情節來闡釋“兇強俠氣”嗎?

通過此問設計,其目的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給學生把書讀厚的學習方法。

(3) 探尋:作者為什麼要寫他“兇強”又要寫他“俠氣”

(二)、對“殺虎斬蛟”進行探討

(1) 問題提出:鄉人為什麼要“或説處‘殺虎斬蛟’”?

(2) 思維拓展:請補充周處殺虎斬蛟的。詳細過程,説得越驚險越好。

(3) 探尋:鄉里為什麼要“更相慶”?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三)、對“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進行探討。

(1)、周處為什麼能成為“忠臣孝子”?

(2)、通過學習周處的故事,你有什麼收穫?

(四)、本文雖只有192字,但卻寫得一波三折,峯迴路轉,請分析其作用。

探究學習:

文章開篇介紹周處“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後,接下來本該直接寫他如何為害鄉里,可作者卻將筆鋒一轉,談虎説蛟。鄉人勸説周處去殺虎斬蛟,實際上是一個圈套,這是文意的再轉。鄉人希望三橫餘其一,不料三害皆除,是三轉。處竟殺蚊而出是四轉。鄉里不慶賀周處凱旋,而慶賀他的死亡是五轉。周處對此不惱不怒,由此產生悔改之意是六轉。尋陸機,陸機不在,是七轉。清河在是八轉。周處想悔改卻又擔心無所成是九轉。清河再勸是十轉。文章真可謂“一篇之中段段變,一段之中句句變,神變,氣變,境變,音節變,句字變。”(劉大櫆《論文偶記》)如此曲折變化,搖曳多姿,引人人勝。

(五)、為什麼課文對周處為害鄉里寫得簡而虛,而對他殺虎斬蛟、自悔自改卻寫得繁而實?探究學習:

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決定的,本文是一則名人軼事。它意在表現周處的改過自新,彰揚他的自改自勵的精神,並借陸雲的話闡述了“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這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而並非展示周處的惡行。周處為害鄉里,只是作為表現周處的反襯之筆。

五、教師引導:

把書讀厚,是補充書中的情節,對書進行評介,僅達到這一步是不夠的,書讀厚了我們能記住它嗎?能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嗎?這就要求我們把書讀薄。所謂把書讀薄,就是要善於及時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教師指導歸納總結的方法。

(1)、找出重點文言實詞、虛詞並把它整理到筆記本上;

(2)、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字詞、通假字等。

(3)、整理文章結構,歸納文章中心。文章的啟示。

(4)、體會文章結構特點、語言特色。

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方法下課後對本課知識進行總結。

六、教師總結:

“知恥而後勇”,周處這個曾被鄉里人認為是“禍害”的,都能成為“忠臣孝子”,成為名傳千古的大英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改正自己的缺點,還總是信心不足,認為自己天生愚笨呢?這一句名言吧:“人患志之不立。”努力去開創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七、作業:整理本課知識要點。

短評:

抓亮點、拓思維,全面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新教材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在古代文言文的教學中如何達到這一目的呢?我想通過抓課文亮點,通過學生的想象與聯想,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的同時,創新能力得以培養。那麼什麼是亮點?如何抓亮點?

所謂亮點,是指課文中學生思維的拓展點,它含蓄而簡練,適合學生髮揮聯想與想象;它是課文特色的集中體現,通過對它的探討,就能使學生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它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周處》一課的亮點,我認為有這樣幾處,一是“兇強俠氣”,因為它既照應了為鄉里所患,又是周處改過自新的內因;同時它有足夠的讓學生聯想思維展開的空間。二是陸雲的話,它既是周處改過自新的直接原因,也是作者寫作意圖的體現,學生通過它就可以同作者進行交流受到啟示。

三是本文一波三折的寫作技巧,通過它就可以使學生獲得寫作能力的提高。

發現了亮點,就要圍繞亮點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否能調動起來,這一方面決定於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這就不在本文中探討了。

《周處》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人物形象,體會文章藴含的深刻道理。

2、體會文章詳略得當、敍事簡練、説理深刻的特點。

3、積累文言詞彙、準確翻譯課文。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用現代漢語改寫課文的能力。

三、情意目標:

學習勇於改過自新的精神。

教學建議

一、思想主題

本文通過接受批評、勇於改過自新,終於成為國家有用之材的故事,説明犯了錯誤的人,只要能勇於改正,棄惡從善,同樣可以成為有用的人。

二、思路結構

文章以時間為序,記敍了“為害鄉里”“斬虎擊蛟”“改過自新”三個情節,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年少時……而處尤劇。” 略寫年少為鄉里所患的原因。第二層,“或説處殺虎斬蚊……有自改意。” 詳寫為鄉里力除兩害,卻不得鄉里稱頌,猛醒。第三層,“乃入吳尋二陸……處遂改勵。” 詳寫在陸雲的教誨和鼓勵下立志改過自新。

三、寫作特點

1、刻畫人物採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

“兇強俠氣”,從正面描寫兇猛強悍和好鬥的性格,“為鄉里所患”則從側面寫他對鄉里的危害。把列入“三橫”,用山中之虎、水中之蛟側面烘托暴犯百姓之兇強。

2、文章裁剪得體、詳略得當。

本文裁剪得體、詳略得當,使全文重點突出,疏密有致,結構緊湊。開頭略寫為害鄉里的情況,為下文作鋪墊。寫同陸雲的談話,説明改過自新的思想基礎,屬詳寫。結局部分寫改過自新的經過,由於此處主題已經點明,加之前面的內容已從思想上提供了基礎,故寫作時一筆帶過,給人留下了思考的餘地。

從局部看,殺虎斬蛟的過程寫得也是一略一詳,使故事情節的發展張弛自然。

3。敍事語言簡練。

全文在語言敍述上十分簡練,“具以情告”四字把對陸雲所敍述的義興人如何恨他的情況,全部概括進去;“欲自修改”,表達了的悔改之意;最後兩句寫悔改的結果,語言極為簡練。

四、組織課堂教學建議

教學《》可按照設懸念——通文意——學寫法——談感悟四大步進行。

設懸念:即引導學生思考文章開頭交代“為鄉里所患”、“義興人謂之三橫,而處尤劇”是怎麼回事?帶着這樣的問題讀課文,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文意: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掌握有關文言詞語,熟悉文章記敍的人物或事件,準確翻譯課文。

學寫法:本文在寫法上敍事與議論相結合。如:文章在敍事的同時,借陸雲的話發表議論:“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焉?”另外還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法。

談感悟:本文寫“為鄉里所患……終為忠臣孝子”的發展過程,其中藴含的道理對學生有一定的啟迪教育作用,啟發學生談學習感悟有利於學生陶冶情操、認識生活的真諦。

《周處》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瞭解《世説新語》一書的主要內容及作者。

2、藉助註釋、工具書,通過默讀、朗讀、翻譯等方法把握課文內容。

3、學習周處能接受批評,勇於改過自新。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步驟及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3分鐘)

1、按學號説自己最近的所見所聞。

2、抽一學生從內容、儀態和技巧方面評價。(目的在於促使學生認真聽講,練習口才,讓説話者也有緊迫感。)

(備學生)如果學生講得不好,教師應給予糾正,學生評價若不知如何説起,

教師要作適當的點撥。

二、介紹作品,導入新課(目標1)(4分鐘)

在我國古典小説的發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説新語》,作者是南北朝時宋朝的劉義慶。這部書記錄了從漢末到東晉士大夫階層的一些遺聞軼事,反映了當時社會上一些上層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況,可以説是中國古典小説的雛形。

周處是普朝人,據《晉書·周處傳》記載:周處仕晉為御史中丞時,凡所糾察彈劾的人,即使是皇親國戚也不避諱。氏人齊萬年造反,朝臣恨周處強直,建議朝廷派周處出戰。有人知其有去無還,勸他以母親年老為由,不去出戰。周處説:"忠孝之道,安得兩全?"後來孤軍深入,斬敵甚多,弦絕矢盡,臨危不退,遂壯烈犧牲。死後追贈平西將軍。這樣一個戰死沙場的國家棟梁,其少年時期則是另一番模樣。《周處》一文以極富傳奇色彩的筆調,記敍了一個勇於改過的少年形象。

三、對照註釋,口頭翻譯課文,劃出疑難句,提交全班討論。(目標2)(36分鐘)

1.注意下列詞語的意思:

兇強俠氣、並皆、尤劇、更相慶、磋跎、令名彰、改勵

2.揣摩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為鄉里所患

終為忠臣孝子

或説處殺虎斬蛟

蛟或浮或沉

始知為人情所患

人患志之不立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樣翻譯好:

①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為官地稱呼陸機、陸雲。"具以情告"是"以請具告"的倒置。)

②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朝聞夕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早晨聽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無遺憾,形容對真理的渴望。可直譯為"古人以朝聞夕死為貴",或意譯為"古人很看重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種追求。")

③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這個句子中間省略了一層意思:"若已立志",翻譯時應補上。)

(備學生)如果學生事先沒有預習,應給予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多讀課文,藉助課文註釋解釋、翻譯。)

4、根據註釋,請學生翻譯文章,其他學生糾正或補充,教師點撥。

四、小結(1分鐘)

周處少時為害鄉里,後來改過自新,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我們讀了這個故事以後不知能有什麼啟示呢?

五、作業佈置(1分鐘)

1、翻譯全文。(A)

2、完成《掌握語文》練習。(B)

3、把這個故事用現代漢語寫出來,注意適當擴充情節。(C)

六、説課精要: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説《世説新語》,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説,在中國古典小説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課文的語言文字對八年級學生有一定難度。因此,先把文章理解清楚是本節課的重點。

七、教學後記

《周處》教案 篇五

一、課文解讀: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説《世説新語》,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周處年少時,粗暴強悍,好爭強鬥氣,被同鄉認為是本地“三害”之首。當他知道自己“為人情所患”時,“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具以情告”。陸雲的一番話,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勵,“終為忠臣孝子”。文章借陸雲的話説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陸雲説:“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這個道理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文章剪裁得體,詳略得當,不事雕琢,敍事簡練,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二、設計依據:

1、教學理念依據:新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創新。教學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探討性、創造性;學習方式要靈活、多樣,突出實踐創新。

2、教學大綱依據:語文教學《新大綱》要求:“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閲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3、課文依據:本文雖然是一篇自讀課文,但語言文字對八年級學生有一定困難。文中的主人公形象鮮明生動,周處的年齡與學生差距不大,雖然少年時危害鄉里,但後來改過自新,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對學生很有教育意義。文中所講道理對學生很有啟發。課文故事性強,剪裁得體、詳略得當。是學生進行復述故事、口頭作文訓練,進行創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的好材料。

4、學生依據:八年級學生正處於少年時期,雖沒有像周處那樣兇強俠氣,但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相仿的年齡、相似的經歷、相同的無知,會使學生很容易走進周處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周處的勇於改過自新,會使學生受到很多的啟發和教育。學生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內容:

1、瞭解《世説新語》的主要內容及作者。

2、朗讀、翻譯課文,理解內容,複述故事情節。

3、分析周處的性格,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

4、進行創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

5、、由周處改過自新聯想自己,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四、課 型:

自讀課、活動實踐課

五、課 時:

二課時。

六、教學策略:

1、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特點,增加説和寫的訓練,進行課型創新、教法創新。

2、第一課時,讓學生多讀,在朗讀中感知課文內容。

3、第二課時,讓學生多説、多寫,用説和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創造。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介紹作品,導入新課。

我國南北朝時宋朝的劉義慶,寫了一部志人小説《世説新語》,這部書記錄了從漢末到東晉士大夫階層的遺聞軼事,反映了當時社會一些上層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況,可以説是中國古典小説的雛形。

周處是晉朝人,據《晉書·周處傳》記載,周處在做御史中丞時,糾察彈劾官員的錯誤,即使皇親國戚也不避諱。氐人齊萬年造反,朝廷派周處出戰。有人知道周處有去無還,勸他以母親年老為由,不去出戰。周處説:“忠孝之道,安得兩全?”後來,周處孤軍深入,斬敵甚多,弦絕箭盡,臨危不退,壯烈犧牲。就是這樣一個剛直不阿、戰死沙場的國家棟梁,在少年時期卻曾是一個被鄉人憎恨的禍害。《周處》一文用極富傳奇色彩的筆調,記敍了一個知錯改過的少年周處形象。

二、朗讀

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文註釋讀課文。

要求:動口、動手。

(1)讀第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老師糾正讀音中的錯誤。

(2)老師糾正錯誤之後,學生讀第2遍。

(3)課文中要認讀、掌握的字音有:(出示幻燈膠片一)

處 狹 蛟 冀 蹉 跎 彰 橫 説

(4)注意下列詞語的意思:(出示幻燈膠片二)

兇強狹氣 並皆 尤劇 更相 蹉跎 令名 改勵 彰 冀

(5)揣摩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出示幻燈膠片三)

為鄉里所患 或説處殺虎斬蛟 始知為人情所患

終為忠臣孝子 蛟或浮或沉 人患志之不立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注意朗讀停頓。

(7)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出示幻燈膠片四)

實冀/三橫唯餘其一 並雲/欲自修改

古人/貴朝聞夕死 且/人患志之不立 或/説處殺虎斬蛟

(8)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三、譯讀

(1)結合註釋,自讀自譯。

(2)學生質疑,問課文中不懂的內容。

(3)老師集中答疑,指導翻譯下列句子:(出示幻燈膠片五)

A、周處年少時,兇強狹氣,為鄉里所患。

(“為……所……”,被動句式,“為鄉里所患”,就是“被本鄉的人認為是禍害。”)

B、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為官地稱呼陸機、陸雲。“具以情告”就是“以情具告”的倒置。)

C、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朝聞夕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早晨聽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無遺憾,形容對真理的渴望。可直譯為“古人以朝聞夕死為貴”,或意譯為“古人很看重‘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種追求。”)

D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耶?

(這個句子中間省略了一層意思:“若已立志”,翻譯時應補上。)

(4)女生讀課文,男生説譯文。

(5)男生讀課文,女生説譯文。【(4)、(5)掀起課堂第一次高潮。】

(6)齊聲表情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7)指名複述故事情節。

(8)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掀起課堂第二次高潮。】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二、研讀

1、指名朗讀後,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是怎樣寫周處在鄉里危害之大的。

明確:首先用概括的語言直接敍述,“周處年少,兇強狹氣,為鄉里所患。”接着將周處與蛟、虎並稱,“義興人謂為三橫”,並特別點名周處“尤劇”。這充分説明了周處在鄉里危害之大。

(2)課文結尾寫周處同陸雲的談話,有何用意。

明確:用意有三:一是説明周處已有悔改之意,二是説明周處改過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受了陸雲的勸告,三是藉此闡述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2、討論:【掀起課堂第一次高潮。】

(1)説説周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怎樣看待周處的“兇強狹氣”?如何全面地評價周處?

(3)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以上三個問題,讓學生自由暢談,老師適當點評。)

(4)課文在剪裁、敍事方面有何特點?

明確:剪裁得體、詳略得當,不事雕琢、敍事簡練。

三、遷移創造。

1、片段描寫。

要求:根據提示,選擇其一,展開想象,寫一個片段。提示如下:

(1)周處如何危害鄉里?

(2)周處怎樣與老虎展開搏殺?

(3)鄉里人以為周處已死,互相慶賀的具體場面。

2、小組內互相交流。【掀起課堂第二次高潮。】

3、改寫課文。

要求:既要尊重原文的基本情節,又不能拘泥於原文,展開適當的聯想和想象,用現代漢語把課文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4、指名寫得好的男女同學各一人在班上交流,其餘課下交流。

5、口頭作文。【掀起課堂第三次高潮。】

承認錯誤是需要勇氣的,你有沒有犯過錯誤?請向同學説説你的故事。

(1)先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後自由發言。

(2)老師激勵、點評。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

以《勇氣》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書設計:

周 處

劉義慶

危害鄉里

兇強俠氣

殺虎斬蛟

少年周處

有改意、尋二陸

改過自新

聽勸告、遂改勵

《周處》教案 篇六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全面瞭解人物,領悟中心意思。

2、學習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3、辯證地分析周處形象,學習他知錯能改、勇於自新的品格。

【文學知識】

1、劉義慶,南北朝宋文學家。

2、《世説新語》是我國著名的筆記小説之一,是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説的代表;記載了漢魏至東晉的遺聞佚事。

3、筆記小説,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説的早期形式,有志人小説和志怪小説之分。志怪小説的名著有《搜神記》《拾遺記》,以及清代的《聊齋志異》。

【正音正字】

(或)説shuì 蹉跎cuōtuó 朝zhāo 彰zhāng

【積累詞語】

重點掌握:並 尤 冀 俱 竟 始 具 蹉跎 朝聞夕死 令名 彰

【朗讀課文】

【課文簡介】

本文寫晉人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故事按矛盾的產生、發展、解決三個階段展開情節。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形象。

㈠“周處少年時,……而處尤劇”,周處為害鄉里,與蛟虎併為“三害”。

㈡“或説處殺虎斬蛟,……有自改意”,寫周處殺虎斬蛟後,才知“為人情所患”。

㈢“乃入吳尋二陸……終為忠臣”,寫周處知錯改過,走訪名人,自新成功。

周處的形象是鮮明生動的,從“為鄉里所患”到“終為忠臣”,前後判若兩人。但他的思想轉變卻不是突然的,有一個複雜的、漸進的過程。作者並沒有簡單地處理,而是先讓事實説話,寫事實促使周處思想轉變。如鄉里人對他的態度,使他覺悟到“為人情所患”,促使他“有自改意”;接着寫他“入吳尋二陸”,陸雲開導他學習古人“朝聞夕死”的精神,使他從信心不足到消除疑慮,虛心接受教誨,直至成功,一步一步地完成改惡從善的過程。

《周處》一文,篇幅雖短,但作者精於謀篇佈局,寫來處處充滿矛盾衝突,其中有周處為鄉里所憎惡的情況,有周處殺虎擊蛟的惡鬥場面,有鄉里慶賀周處之死的景象,有“改勵”時複雜的心理矛盾。這些,造成行文上的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時是山重水複,但筆鋒一轉又柳暗花明,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謀篇佈局的能力。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瞭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

翻譯:周處年輕的時候,兇暴強悍,被鄉里人(當作)禍害。

要點:“為鄉里所患”:被字句。“始知為人情所患”與此句同。 “所患”:所字結構,名詞性短語。

原文: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翻譯:(當時)義興河中又有蛟,山上有白額虎,一起都來侵害老百姓,義興人稱它們是三個禍害,而周處更 加厲害。

原文:或説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

翻譯:有人勸説周處去殺虎斬蛟,其實希望三個禍害只剩下其中一個。

要點:“或”:有的,有人,有時。 文言文沒有量詞,所以翻譯時要補充適當的量詞。

原文: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

翻譯:周處就刺殺老虎,又跳入河水斬殺蛟。

原文: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

翻譯:蛟有時浮上水面有時沉入水中,遊了幾十裏,周處同蛟一起(浮沉遊動)。

原文:經三日三夜,鄉里皆為已死,更相慶。

翻譯:經過三天三夜,鄉里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互相慶賀。

原文: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吳尋二陸。

翻譯:(周處)竟殺死蛟游出河水,(他)聽説鄉人慶賀(自己死了),才知道(自己)被大家(當作)禍害,有了悔改的意願。於是到吳郡尋訪陸機、陸雲。

要點:“竟殺蛟而出”:其中的“而”是順接連詞,先“殺”後“出”。

原文: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翻譯:陸機不在,只見到陸雲,把(自己的)事情詳盡地告訴(他),並表示自己想改正錯誤可是年紀太大,最終不會有成果了。

要點:“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其中的“而”是轉折連詞,可是,但是。

原文: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耶?”

翻譯:陸雲説:“古人重視‘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你的前途還很好。再説一個人怕不立志,擔心什麼好名聲不能傳揚呢?”

要點:“人患志之不立”:其中的“之”是結構助詞,使前後的“志”和“不立”都不能獨立作句子成分(俗稱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原文: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翻譯:周處從此改過自勉,最終成了一個忠臣。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情況,選擇若干)

1、周處“為鄉里所患”的原因是什麼?(用課文中的詞語回答)

㈠兇強俠氣。 ㈡暴犯百姓。

2、“或説處殺虎斬蛟”、“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三句中,哪些詞都有“説話”的意思?它們的具體含義又有什麼差別?

“説”,有勸説之意;

“告”,有告訴、訴説之意;

“雲”,就是説,有用話表示之意。

3、清河的話有哪兩層含義?

㈠人貴聞道,不在於年齡大小。

㈡聞道後貴立志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有成就。

4、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

早年“兇強俠氣”、“暴犯百姓”,後來知錯就改,自新成才。

5、學習這篇課文後,你有什麼感想?

【課外預習】

1、讀一遍《社戲》,掃除文字障礙。

2、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學習寄語】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己——

自己把自己説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

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昇華;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

《周處》教案 篇七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到只要能知錯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2、學習本文一波三折的寫作技巧,學習本文語言簡練的特點。

3、體會怎樣“把書讀厚,把書讀薄”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的:

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課前演練,誦讀經典

六小組每組讀一段勵志經典古詩詞

二、情境導入、明確目標:介紹周處生平,引起學生共鳴。

處仕晉,為御使中丞,多所彈糾,氐人齊萬年反,乃令處距萬年。伏波孫秀欲表處母老,處曰:“忠孝之道,安能兩全?”乃進戰,斬首萬計。弦絕弓盡,左右勸退,處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戰而沒。----《晉陽秋》

周處,晉之名將,忠勇兩全,讀了上則短文,大家都為他的勇敢所感動,那麼,周處是怎樣成為這樣的大英雄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

三、自主互助、拓展提升:學生齊讀課文,複述課文內容。

(一)、對“兇強俠氣”進行探討。

(1)問題提出:周處年少時在人們心目中是怎樣的形象?為什麼是這樣?

(2)思維拓展:你能根據平時積累,具體設計一個情節來闡釋“兇強俠氣”嗎?

通過此問設計,其目的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給學生把書讀厚的學習方法。

(3)探尋:作者為什麼要寫他“兇強”又要寫他“俠氣”

(二)、對“殺虎斬蛟”進行探討

(1)問題提出:鄉人為什麼要“或説處‘殺虎斬蛟’”?

(2)思維拓展:請補充周處殺虎斬蛟的詳細過程,説得越驚險越好。

(3)探尋:鄉里為什麼要“更相慶”?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三)、對“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進行探討。

(1)、周處為什麼能成為“忠臣孝子”?

(2)、通過學習周處的故事,你有什麼收穫?

把書讀厚,是補充書中的'情節,對書進行評介,僅達到這一步是不夠的,書讀厚了我們能記住它嗎?能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嗎?這就要求我們把書讀薄。所謂把書讀薄,就是要善於及時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教師指導歸納總結的方法。

(1)、找出重點文言實詞、虛詞並把它整理到筆記本上;

(2)、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字詞、通假字等。

(3)、整理文章結構,歸納文章中心。文章的啟示。

(4)、體會文章結構特點、語言特色。

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方法下課後對本課知識進行總結。

四、知識梳理、達標檢測

1、文章按什麼順序安排材料?記敍了有關周處的哪幾件事?

2、寫出本文的一個成語,並説出它的意思。

3、周處的轉變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教學反思:

1.平時的教學中不要怕耽誤時間就忽視養成習慣的注意,應提到日常教學中來;

2.正常教學步驟雙基還是至關重要的,培養學生以自學、互練為主的學習方式,要重視學友間師傅的重要作用,切實起到以師帶友的作用;

3.答題過程中,養成先學友答後師傅評價或補充的習慣,在循序漸進中培養認知;

4.學生動筆能力相對較弱,許多學生提筆不會寫字,都源於懶惰,避免此毛病的形成還得從初期開始;

5.語文中的許多文章例如類似《周處》這樣的課文,思想教育意義重大,應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養成產生一定的影響,多從正面加以教育,並且從自身反省,時刻成為學生們自勵、自省的典範。

《周處》教案 篇八

一、教材分析

《周處》一文是新教材七年級第一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文文字淺顯,人物形象鮮明;文章篇幅雖短,但作者謀篇佈局,跌宕起伏,暗藏矛盾衝突。其中既有周處在年少時危害鄉里,與虎蛟併為三害,為鄉里所患,又有他知道“為鄉里所患”,就入吳尋二陸,改過自新,終為一代忠臣的故事情節。本文線性過程清晰,交代了矛盾的產生、發展和解決三個階段。然而橫向的細節沒有充分展開,這為情節的再創造埋下了線索,並給了同學更多的想象空間。

二、學生分析

我所執教的七年級(1)班是我校的分層班,學生基礎較好,有較強的閲讀能力。經過一年的訓練,學生已經初步掌握場面描寫、動作描寫。而本學期教材中出現了心理描寫,因此有必要結合教材的知試點進行專項的片斷描寫。其二,學生比較熟悉這則神話故事。部分學生在國小階段已經學過這篇課文,瞭解這個故事的梗概。

三、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周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2、分析周處的性格特點,把握課文的主旨。

3、進行創造性的片段描寫和課文改寫。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三、情感與態度

學習作品中人物勇於改過自新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分析周處的性格,把握課文的主旨。

[教學難點]

進行創造性的片斷描寫。

[教學方法]

説寫結合加深課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陳太丘與友期》引出課文《世説新語》。《世説新語》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説,在中國古典小説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散讀課文,讀準字音。

2、複述故事情節。

三、再讀課文,加深課文理解

1、問題一:在鄉里人的眼裏,周處是個怎樣的人?

兇強俠氣,禍害,是三橫之一

2、問題二:你是怎樣評價周處這個人物的?

1)斬殺蛟和虎:勇猛、武藝高強

2)知道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3)入吳尋二陸:虛心接受,知錯就改

四、創造性的片段描寫

1、周處如何擊殺蛟和虎?(動作描寫)

2、鄉里人互相慶賀的場面。(場面描寫)

3、周處悔過自新的心理描寫。

五、總結:

“知恥而後勇”,周處曾被鄉里人認為是“禍害”,都能成為“忠臣孝子”,成為名傳千古的大英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一起記住文末的一句話:“人患志之不立”吧!

[佈置作業]

1、抄寫課文

2、詞語積累,詳見書本

3、繼續完成片段描寫

四、教學反思

(一)教學過程要有張力

從這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中,課堂教學存在着三個不合理:第一,時間安排的不合理:在三個板塊的教學中,第一、第二個板塊我用時28分鐘。而第三個板塊的片段描寫只給了學生12分鐘的時間,其中也包括讓學生將描寫寫在練習紙上,可想而知,學生倉促起筆,效果就不甚理想;其二,教學內容主次安排不合理。本節課的重點應該落在片段描寫。而我的三個板塊的設計是平均分配用時,缺乏重點,反而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其三,學生活動設計不合理。學生缺乏足夠的活動時間,這使整個課堂教學比較沉悶,沒有真正的讓每個學生沉浸文本,並能夠對文本進行閲讀,因此體會不深。鑑於此,我以為可以調整以下教學環節:

1、縮短第一、二板塊的教學時間,甚至可以省略第二塊內容的教學。

2、重點突出第三塊內容的課堂教學。新教材最大的特點是主題性教學,它給了教師較大的教學空間。尤其是自讀課文,如何落實文本教學,又能給學生一定量的基礎知識是我們每一個老師其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懂得很好的利用教材,抓住一點,並鋪陳開來,而不是全面開花,將基礎知識貫穿與課堂教學中。當然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擺脱傳統的一種教學模式,給予更廣闊的教學空間其實是需要勇氣了。在日常的教學中往往會覺得什麼東西都要説,這使教學的時間更顯急促,缺乏一種教學的張力,也缺乏一種彈性,而使教學行為變得死氣沉沉。因此,在教學中要學會捨棄一點東西,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同這篇課文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能夠突出重點,並能做到系統化的目標式教學,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