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周長的認識公開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3W

周長的認識公開課教案【精品多篇】

周長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周長的認識。課本44頁“什麼是周長”及第45頁“練一練”中1、2、3題。

教學目的: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知道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關鍵:

結合教材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體驗、交流活動中使學生的感性認識昇華為理性認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樹葉、長方形紙一張。

學具準備:

捲尺、小棒、彩筆、直尺、長方形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圖片)問:

(1)這些花壇是什麼形狀?

(2)如果有3只甲蟲以同樣的速度分別繞花壇走一週,你們猜哪一隻先到?

2、學生觀察、思考、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3、看多媒體演示,思考:為什麼(3)號先到?

教師指出:看哪隻甲蟲先到,要比較花壇的周長。(板書:周長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1)你認為周長是什麼意思?能舉例説明嗎?

(2)如果花壇是圓形,你知道它的周長嗎?

(3)(出示樹葉)誰能指出這片樹葉的周長?(課件演示螞蟻運行圖)

2、視覺再次感知(課件演示):

(1)多個圖形的周長。

(2)辨析:螞蟻圖

3、操作感知

(1)描一描:學生用彩筆描44頁和45頁題1圖形邊線,教師巡視,指學生操作。

(2)摸一摸:你能指出桌面、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嗎?你還知道那些物體的周長,和同桌説一説。

(3)量一量:用捲尺測量自己的頭圍和腰圍,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小組交流。

4、周長的概念: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三、鞏固練習

1、口算花壇的周長。

師:(出示花壇圖片)你們能想什麼辦法,知道這三個花壇的周長?

電腦顯示出各邊長度,學生逐一口算出周長。

2、45頁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度量計算,接着在小組內交流,集體訂正。

四、實踐活動

(1)擺小棒:(課件出示圖形)你能移動小棒把下列圖形變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嗎?動手操作,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2)想一想:(45頁第3題)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你怎樣想的?

五、思維拓展

撕紙活動:

1、先看課件演示,師生共同按要求完成撕紙。

2、想一想: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為什麼?

周長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二

一、教學內容

本節教材是蘇教版義務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測量及計算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能正確測量和計算一些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2.使學生在認識周長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拓展學生想象的思維。

3.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組織有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4、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學生數學思維,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周長的含義,會測量並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2、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

説一説下面圖形其他邊的長度。

24釐米2釐米

(一)創設情境,認識周長

1、認識邊線

(1)談話:秋高氣爽,小兔子們準備進行一場跑步比賽呢。

引導:比賽的規則是草地的邊線跑一週,最先跑完的獲獎。(板書:邊線一週)這裏的一週是什麼意思?邊線又是指什麼?

師:同學們,仔細看,比賽開始了!

(比賽規則:每隻小兔沿着草地的邊線跑一週,最先跑完的獲獎)

提問:看清楚了嗎?哪隻小兔子能得獎呢?為什麼?

指出:第三隻小兔子能得獎。第一隻跑的慢,第二隻跑的路線不符合規則,而第三隻從這一點出發,沿着邊線跑,又回到了這一點,這才是沿邊線跑了一週。它跑過的路線,就是草地一週的邊線。(板書成:一週邊線)讓學生集體説一説:一週邊線。

(2)豐富感知

讓學生了解“想想做做”第一題題意

要求同桌相互指一指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並説説要怎樣指。

交流:指名學生指一指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注意指導學生指正確,説明白)

説明:(比劃演示)指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要從邊線上一點開始,沿着封面的邊線繞一圈再回到這一點,經過的路線就是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

讓學生依次指一指課桌面和三角尺的一週邊線。

交流:指名學生分別指一指課桌面、三角尺的一週邊線。

2、認識周長

(1)描述概念

出示三張書籤

引導:你能指一指每張書籤的一週邊線嗎?

讓同桌之間互相指一指,説一説一週邊線。

指名學生(演示)指一指書籤的一週邊線。

追問:剛才大家指的都是書籤的什麼?(一週邊線)

指出:一週邊線有長有短,這裏書籤一週邊線的長,就是書籤的周長

(板書:一週邊線的長=周長)

(2)深化認識

讓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描出一週邊線。

交流:展示學生描的一週邊線,檢查一週邊線描得是否正確。

追問:這裏每個圖形一週邊線的長是它的什麼?

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就是平面圖形的周長。

(板書補充: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周長)

互動:請你在題裏任意選一個圖形,把它的周長指給同桌看一看。

(二)測量計算,加深認識

1、出示例2的三角形和四邊形,你能知道它們的周長各是多少嗎?請你想辦法解決,算出周長寫在圖形下面。

學生測量、計算。

交流: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

你又是怎樣知道四邊形的周長的,是多少?

提問:算圖形的周長,為什麼要先測量每條邊的長,再相加?

小結:周長是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所以把一個平面圖形每邊的長相加所得的長,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周長。

2、完成“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樹葉。

引導:同學們,有什麼辦法能知道樹葉的周長是多少呢?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看看哪位同學最先想到辦法。

交流:你想到了什麼方法?(圍一圍,量一量)

師:請同學們用圍一圍,量一量的方法,測量出你們手中樹葉的周長,並把周長寫下來。(學

生操作)

師:你們樹葉的周長是多少?為什麼這樣測量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你認為測量時要注意什麼?(緊沿邊線圍號,正好一週,拉直再量)

師:我們圍一圍,量一量得到的長度,就是圍成樹葉一週邊線的長,是樹葉的周長。

3、小結:學到現在,你知道周長指的是什麼了嗎?要知道一個平面圖形或者物體面的周長,你有哪些辦法?

指出:通過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我們知道了周長是指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要知道周長,可以把圍成圖形每條邊的長相加,也可以用線圍一圍、量一量。

(三)練習鞏固,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第3題

師:你能算出它們的周長嗎?計算時想想可以怎樣算,為什麼這樣算。

學生獨立計算周長。

交流:每個圖形的周長是怎樣算的,周長是多少?

注:板書算式,注意比較不同的算法,説説各是怎樣想的。

指出:計算周長,就是求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度。計算時,可以根據每條邊長度的特點,採用合適的方法靈活地計算。

2“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每個圖形的周長指的什麼?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指一指。

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多少?能算出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小朋友獨立想一想。

讓學生計算周長,分別指定每個小組完成一個圖形。

交流你們小組是怎樣計算周長的。(引導説明怎樣想的)

指出,根據條件靈活的計算周長,可以使計算簡便。小朋友以後解決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想,圖國有更合理的方法,儘量採用。

3思考題

一片長方形草地被分成A、B兩部分,小鼴鼠和大象要分別繞A、B兩塊草地跑一圈,他們跑的路誰長呢?

師:覺得小鼴鼠跑的路長的舉手,覺得大象跑得路長的舉手?

提問,小鼴鼠和大象跑的路線分別是什麼?他們的路線分別由哪幾部分組成?

他們跑得路誰長呢?

(四)全課小結

1、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收穫了什麼?你還有什麼疑惑?

2、佈置作業。

周長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周長的含義。

2、使學生通過圍、量、算等具體的活動,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方法。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思考,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1、剪一剪。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非常可愛的卡通頭像圖片(電腦演示:三幅卡通頭像圖片),認識它們嗎?在三幅卡通頭像圖片中,你最喜歡誰就把它從紙上剪下來,看誰剪得又快又好!

學生拿出圖片,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卡通頭像。

2、説一説。

討論:你是怎樣剪的?(沿着頭像的邊剪的)學生互相評價剪出的作品,體會頭像的邊的意思。

小結:沿着頭像的邊剪,就是沿着頭像四周的邊線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頭像四周的邊線嗎?(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間互相指一指)

揭示:頭像四周邊線的長就是頭像的周長。(板書:認識周長)

二、提供實例,認識周長

1、教學例題。

出示游泳池圖:這是一幅兒童游泳池圖,你能指出它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游泳池圖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池口的周長。

出示樹葉圖:你能指出樹葉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這片樹葉四周邊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2、練一練。

(1)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還能指出我們身邊一些物體某一個面四周的邊線嗎?

學生可能指出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課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體的面的邊線,並説一説它們的周長分別指什麼。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

談話:你能描出這些圖形的邊線嗎?請同學們拿出水彩筆,在書上第62頁第2題上描一描。

用實物展示台展示學生的作業,互相評價。

提問:我們描出的每個圖形的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什麼?

三、引導探究,測量周長

1、自主探究。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呢?請同學們看這三件物品。(出示長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的硬幣)先在小組裏討論怎樣測量它們的面的周長?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學生可能想到量、圍、滾等不同的方法。

組織活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這三件物品,小組分工合作,用你認為合適的方法,分別量出它們的面的周長。

學生按要求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硬幣面的周長,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2、反饋。

提問: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彙報一下,你是怎樣測量長方形名片的周長的?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1)量出四條邊的長,再相加;

(2)量出名片的長和寬,再計算;

(3)用一根細線沿名片的邊線圍一週,再量細線的長;

(4)把名片沿直尺的邊翻動一週。

比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長,在這些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麼?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五角星紙片的周長的?有不同的方法嗎?

再問:你認為測量五角星的周長,用什麼方法比較合適?(量出其中一條邊的長,再用這條邊長乘10)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的?(學生可能會用圍或滾的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

追問:為什麼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幣的周長,而要用圍或滾的方法呢?

3、小結。

提問:你學到了哪些測量周長的好方法?在測量周長的活動中你有什麼發現?

談話:看來測量周長要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靈活地選用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4、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

提問:你有辦法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自己先試一試。

反饋:你是怎樣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學進行交流。

5、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

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學生搶答,並説説是怎樣計算的)

6、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並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認識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這樣的一片樹葉,你有辦法量出這片樹葉的周長嗎?(在討論不同方法的基礎上,明確用圍的方法測量樹葉的周長)

談話:請同桌同學合作,用圍的方法測量這片樹葉的周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測量的結果,並説一説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

課件演示:用細線沿樹葉的一週圍一圈,最後展開細線,量出樹葉的周長。

五、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周長,你有收穫嗎?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周長的認識,你想説些什麼?

談話:認識了周長,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其實,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你發現了嗎?

欣賞短片: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

談話: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總説明

認識周長的教學設計凸顯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賦予教學內容更豐富的內涵,為學生的課堂學習開拓了十分廣闊的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課堂的生命活力來自於學生對事件或事實的感受、體驗,來自於對問題的敏感、好奇,來自於豐富活躍的猜想、假設,來自於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辯、啟迪、認同,更來自於探究過程中的時而山窮水盡、時而柳暗花明的驚奇和喜悦。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靈活使用教材,把對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分解為認識邊線、認識周長兩個階段,並創造性地把對邊線的認識融於學生熟悉、喜愛的卡通圖畫之中,使學生的認識經歷了豐富的感知過程。剪一剪、指一指、説一説、描一描等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在環環相扣的探索活動中充分地實踐着、思考着、感受着如此豐富的感受之後,周長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課堂的生命活力體現在教師儘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小組活動,要求小組成員討論如何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一元硬幣的面的周長,鼓勵學生利用現有的工具思考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在這樣開放的探索空間中,教學過程呈現出雙向的交流、動態的建構,師生分享着發展的快樂,成長的愉悦。

課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發現、提升數學的美,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讓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享受的家園。本課的結束環節,教師安排了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短片欣賞,一個個鮮活的畫面,使學生對周長的理解進一步得到深化,學習數學的情感也由此被進一步激發。

周長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會指出並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2、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並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裏的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並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一些幾何圖形的圖片。)

學具(圖片:長方形,三角形,硬幣、五角星,細線,軟尺,40釐米刻度尺。)

教學過程:

課前遊戲,滲透一週的概念。

老師先組織一個遊戲:

孩子們,很多同學都想了解老師是誰,來自哪裏?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的名片,我每個小組發一張,大家傳遞一週,相互看一看,瞭解一下。現在你知道老師來自哪裏了吧?那麼就在我們剛才傳遞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注意到名片的運動過程。是呀,名片在小組裏正好轉了一週。

一.嘗試探究,認識周長。

(一)創設情景,感知周長。

1.小朋友們,老師首先要帶大家到森林裏去走一走,看看那裏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演示動畫)

2.公正的小裁判們,你們覺得誰才是真正的冠軍呢?(請兩個學生説,重點分析規則。強調兩點:

1、沿着樹葉的邊線;

2、要爬一週。雖然紅螞蟻先爬到,但是它犯規了,冠軍還是應該屬於黑螞蟻。)

是呀,黑螞蟻遵守比賽的規則:沿着樹葉的邊線爬,正好爬了整整一週的長度,這個冠軍當之無愧。

3.(點擊課件,出現表示樹葉周長的'邊框。)小朋友們,黑螞蟻沿着樹葉的邊線爬了一週,我們給這一週的長度起個名稱好嗎,就叫樹葉的周長,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認識周長)

(二)嘗試操作,理解周長。

1、摸一摸:其實物體表面都有它的邊線。

生活中物體的表面都有它的邊線,你能仔細地摸一摸課本封面一週的邊線。摸給大家看一下,去摸一摸文具盒一週的邊線,其他物體某個面一週的邊線。你摸的是哪個物體一週的邊線?

2.描一描:如果把大家摸的物體的面畫下來就成了平面圖形,你能描出平面圖形一週的邊線嗎?選擇兩個你最喜歡的圖形描一描。

誰願意把你描的圖形給大家展示一下?比畫給大家看看,描的可真仔細。剛才你們都描出了圖形的一週,這一週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我們來想象一下另外這幾個圖形的周長,請閉上眼睛,在頭腦中畫一畫,也可以用手比畫比畫。五角星的周長、圓形的周長。

你現在知道什麼是周長了嗎?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

板書:圍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度就是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指幾條邊的長度?五角星的周長呢?圓的周長呢?

二.合作探究,探求周長。

1.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的名片、採來的樹葉、還有硬幣,你能指出他們的周長嗎?先估計一下,你覺得哪個物體的周長最長,哪個圖形的周長最短?

名片的周長長一些,硬幣的周長最短。

2.文具盒中有測量周長的工具嗎?拿出來看看,你認為用這些工具最容易測量的是哪一個周長?

為什麼?如果是用直直的線段圍成的圖形就比較容易測量,對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這樣的圖形,你能與你的同桌合作,想辦法測量出它的周長嗎?把你算式、方法和結果記錄在紙上,看誰的方法巧?同桌合作的好?拿出1號信封。挑一個你們喜歡的圖形開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