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55W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多篇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對現象的原因、條件、過程和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藉助資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會從眾多的問題中選出科學問題,能通過查閲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

3、樂於接受他人的觀點,學會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學習。

教學重點:

1、藉助他人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過各種方法選出科學問題。

教學難點:

選出科學問題。

教具準備:

幾盆身子傾斜的花草,資料卡,圖片,關於植物的書籍,準備好資料本。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與提問

在每組桌子上放置一盆傾斜的鳳仙花,斜向南方。

師:不知道什麼時候,窗台邊上的鳳仙花,都悄悄的把頭探向了窗外。它們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種力量所吸引。有標記的這裏向着南方。你們能找到答案嗎?

學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現象?比如路邊的哪棵樹、盆景、向日葵(教師出示照片)。對於這些現象,我們有哪些認識和疑惑?請同學們交流。

二、猜想與假設

師:誰有這麼大的魅力,讓花草為之傾倒?請同學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條件、過程進行猜想。

學生討論後交流。教師記錄學生的猜想。

師: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們很有必要要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學家的研究、學者的報告,書上的資料等。

三、分析與總結

師:這麼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種猜想,對於明顯不符合實際的猜想,我們應及時排除,以確保更具有價值的假設能得以研究。這樣獲得的問題,才更可能是一個科學問題。(板書《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

師:哪個假設最不可能成立呢?説説理由。

請同學説出判斷的方法和結果。

比如,“不可能是風颳斜的。因為這幾天沒有大風;另外,窗户晚上還關着,沒有北風吹過來。”我們可以通過報紙查天氣預報,還可以實地觀察。

記錄學生最後留下的科學問題。

師:我們不能對所有的猜想都進行探究,因為時間、能力、條件等都是有限的,怎麼辦呢?我們常常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來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時又要對這些猜想進行選擇,可以用觀察、訪問、分析等方法選出可能成立的假設,選出科學的問題後,再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四、計劃與組織

師: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怎麼進行實驗呢?請同學們討論你們所選問題的實驗思路。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交流。重點是思路的調整和肯定,材料的準備。

師:根據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我們可以在這節課後準備好我們的實驗材料。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植物的生活環境包括什麼因素?

生物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拿小麥來説,它的生長髮育不僅受到陽光、温度、水、肥料、空氣等生物因素的影響,還受到蚜蟲、蝗蟲、鼠、鳥類等生物因素的影響。

二、為什麼植物也會動?

高等植物不能象動物一樣自由移動整體的位置,但植物體的器官(根、莖、葉、花)在空間可以產生移動,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就是植物的運動。高等植物的運動主要有兩種類型: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

1、運動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凡運動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為正向性,背向刺激一方的為負向性。多發生在根和莖部。向性運動的種類與刺激的種類有關。光、重力、水分和化學物質均可引起向性運動,分別稱作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化性。受到刺激的一側與另一側的生長速度不同而發生彎曲,所以向性運動只發生在正在生長的區域。切去生長區域或停止生長的部位都不會有向性運動。

2、為什麼含羞草受到刺激會後葉子會合上?

感性運動的定義: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後葉片閉合,許多花朵和複葉都有晝夜週期性開閉的現象等。含羞草普遍生長在經常有暴雨的熱帶,每當大雨來臨時,最初落到植株上的幾滴雨點,就能夠使小葉合攏、葉柄下垂,這樣,當雨水猛烈下降時,可以使整個植株免遭傷害;

3、為什麼向日葵的花會隨太陽的移動而移動?

植物隨光的方向而彎曲的`能力稱為向光性,向光性使植物的莖、葉處於最適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於接受充足的陽光而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莖尖、根尖、胚芽鞘尖端、葉片或生長中的莖。有的器官向着光的方向生長;有的器官背向光的方向生長;有的器官與射來的光成垂直方向生長。由於植物的莖有向光性的特點,所以葉子能儘量處於最適宜利用光的位置。某些植物的生長旺盛的葉子對陽光方向改變的反應很快,它們竟能隨着太陽的運動而轉動,例如向日葵和棉花等。

4、棉花、向日葵和花生等植物頂端(最上面的新長出來的部位,不僅僅是花)在一日中隨陽光而轉動,即所謂的太陽追蹤,葉片與光垂直。向日葵的向陽運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葵花白天隨太陽由東而西轉動,正午時分朝南而轉向西方,到夜間八點半鐘左右由西而東轉,至於夜葵花已朝向東方而並非在第2天太陽初升時才從西而轉向東方的。葵花的運動機制尚無深入的研究。

5、植物的根為什麼都向下生長?

地球上的植物在重力影響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長的特性這就是向重力性。如莖向上生長,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是負向重力性的表現;根向下生長,和重力方向相同,是正向重力性。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處生長,這樣,既有利於植株的固定,又有利於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在無重力作用的外層空間,將植物由直立改為水平放置,則植物繼續徑直生長,不會出現彎曲現象。

當這些植物的莖橫放或植株倒伏時,開始呈負向重力性反應,下側積累較多的生長素、赤黴素和乙烯,生長快,節間向上彎曲生長。仔細觀察,會發現:買來的小葱,平放在家裏。過兩天,葱的新葉向上翹起的現象,這就是負向重力性。還有傾倒了的植物,莖葉會向上生長。

6、為什麼牽牛花的莖會繞着樹枝轉?

達爾文在觀察西番蓮卷鬚向支柱快速彎曲運動時發現,卷鬚的末梢接觸到支柱後,在20~30秒內就能激發出明顯的彎曲來。他認為這樣快速的運動不是向光性生長的機理所能解釋的,並大膽提出:卷鬚的向觸性運動是靠電波傳遞和原生質收縮來實現的。牽牛花的莖也是這樣,黃瓜、絲瓜的須能自己纏繞着竹竿也是這個原因。

7、為什麼養花要施肥?

肥料是是植物生長所必須的。適合的肥料能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果,促進植物的生長。肥料中的化學物質在植物周圍分佈不均勻而引起的生長變化稱為植物的向化性,如作物根部朝向肥料較多的土壤生長。

8、為什麼養花要澆水?

水分不只是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須的(1﹪)。植物中的養分的傳輸也需要水分,就像人體的血液。同時植物體內的水分還有調節體温的作用,在盛夏的季節,植物的葉子大量的蒸發水分,就降低了自身的温度。植物主要靠根吸收水分。土壤中水分分佈不均勻時,植物根趨向較濕地方生長的特性稱植物的向水性。由於根系吸水,根系附近水分減少,而水在土壤中的移動速度很慢,所以根從土壤中獲得水分主要是通過根系不斷生長。根的向水性有利於根系不斷佔據土壤中較濕的區域。土壤中水分過多,以致土壤通風不良時,常常看到根向相反的方向生長。這是因為高等植物的根對氧具有顯著的正向性。所以,澆水要適量。

三、光合作用與哪些條件有關?

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吸收的水分、二氧化碳、微量元素在綠葉裏通過陽光照射,產生動物需要的氧氣和植物生長需要的養分,這些養分就長成了新的葉子、花朵、種子、長粗長高了莖和根。光合作用為植物的生長製造了必須的養分。

1、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

根據對光照強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為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兩類。陽生植物要求充分直射日光,才能生長或生長良好,如馬尾松和白樺。陰生植物是適宜於生長在廕庇環境中,例如胡椒和酢漿草,它們在完全日照下反而生長不良或不能生長。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所以適應不同的光照,是與它們的生理特性和形態特徵的不同有關。

2、農作物雖然沒有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之分,但不同作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氧化碳,陸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葉片氣孔進入葉子。浸沒在水中的綠色植物,其光合作用的碳源是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鹽和重碳酸鹽。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類,它們的區別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

2、一些物質在變化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教學重點:觀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過程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

教學難點:觀察蠟燭燃燒過程中的變化

教學方法:實驗、觀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每組一杯沙子、一杯黃豆、一支蠟燭、一張白紙、一個勺子、一小包白糖、一根銅絲、一根小棒、一個篩網。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研究了《身邊的物質》,知道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也知道“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

師出示銅絲,我不管怎麼扭、彎,這還(銅絲)有沒有生成新的物質?只是改變了銅絲的形狀。師出示一張紙:撕成兩半,舉半張紙問“這不是紙麼”跟原來的紙相比,只是什麼不同(大、小)

二、觀察混合後的沙子和豆子的變化。

(1)觀察沙子和豆子、出示沙子和豆子。請材料員分別倒少量的沙子和豆子在白紙上,大家仔細觀察豆子和沙子,看清楚它們的特點了嗎?不要動它。

(2)我們把杯裏的沙子和豆子混合,看沙和豆會不會發生變化。你的猜測是怎樣的?實驗。

(3)進行混合、攪拌。(沙子倒在豆子的杯裏進行攪拌)師:混合後的豆子和沙子發生了什麼變化了呢?有什麼證據説明沒有發生變化?(用篩子分離沙和豆子進行觀察。)

(4)分離混合物。與原來的沙子和豆子進行比較、對照,看有沒有發生變化?(攪拌產生的碎屑,只説明沙子和豆子形態發生了細微的變化,特徵和性質沒有變,沙還是沙,豆還是豆。)

板書:沒有產生新的物質。三、觀察加熱白糖的變化。

(1)、每組一包白糖,展開放桌上觀察,將白糖的特點記錄在表格中。(2)、預測:給白糖加熱,會發生哪些變化,填寫在記錄表中。

(3)、講解給白糖加熱的方法和注意點

師演示:師先點燃蠟,問:“蠟燭的火焰分三部分,哪部分温度最高?”在觀察白糖變化的同時還要觀察蠟燭的變化。(4)、學生進行加熱白糖的活動,並及時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5)、交流觀察到的現象。(白糖在加熱的過程中,首先會發生物理變化,即固體的白糖在加熱的情況下變成液體的白糖,繼續加熱,白糖的顏色到褐色再到黑色逐漸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聞到焦味,這時發生了化學變化。

如果繼續加熱,黑色的炭還會燃燒。)狀態變化:白色————褐色—————黑色氣味變化:白糖香味—————焦味(6)白糖充分加熱後留下的黑色的東西還是原來的白糖嗎?説明了什麼?(説明白糖在加熱過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質。)

板書:產生新的物質。在白糖加熱過程中還有一種物質也在發生變化你們發現了嗎?(蠟燭)蠟燭燃燒後又有什麼變化呢?蠟燭燃燒變成了什麼?請同學們閲讀資料庫。

四、總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

師講述: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像白糖加熱、蠟燭燃燒那樣會產生新的物質變化,我們稱為化學變化。板書:化學變化而像彎曲銅絲,撕碎紙片,混合沙,只改變物質的形狀、大小、狀態等,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稱為物理變化。

板書:物理變化出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讓學生閲讀:物質的變化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形狀、體積、狀態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

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你們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沒有生成新的物質)五、課外延深:1、討論:白糖加熱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有沒有產生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發生化學變化中有沒有產生物理變化?

(1)、固體的白糖變成液體的糖與白糖變成黑色的炭進行比較,這兩種變化有什麼區別?

(2)、把蠟燭變成蠟燭油與蠟燭油燃燒變成氣體進行比較,這兩種變化有什麼區別?2、結論: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也可以這麼説,化學變化過程中常常伴隨着物理變化,希望同學們都做個有心人隨時發現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

板書: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三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六年級科學。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度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由於在家過於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手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無處不在的能量、寶貴的能源、太陽家族和海洋能源。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係、認識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關於“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內容,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動植物、細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構成,瞭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繫;“無處不在的能量”從生活中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並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問題的積極性;“太陽家族”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鍊自己的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祕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引領學生進入天文這座神聖的殿堂,打開宇宙這本書,遨遊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問,揭開宇宙神祕的面紗。突出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教師引導和指導下,加大學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從過程與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觀察與測量,指導學生蒐集證據和信息資料,突出解釋與用模型解釋的訓練,注重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質疑,並有一些設計與製作的活動。

三、教學基本目標

1、科學探究:經歷幾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不僅關注資料的收集和實驗的探究,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析和整理,並用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並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意義和方法,開始學習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自然現象,發展運用數據解釋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地球運動深入淺出探索的興趣和探究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關注物質的變化,對宇宙充滿探索的慾望,並能從科學發展史中獲得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學知識:獲得有關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無處不在的能量、寶貴的能源、太陽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淺的科學知識,逐步積累經驗,理解相關科學概念。

四、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學,勤于思考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有什麼意義等問題,並做好記錄。

4、鑽研新標準和現有教材,充分利用現有教具、學具和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系統化的單元備課,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五、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以單元為內容單位,在課時安排上也以單元為主,幷包括隨時評價所用課時。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四

第二課槓桿的研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槓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

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對槓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

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

槓桿尺、鈎碼、記錄紙(學生);槓桿類和非槓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台)哎,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槓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鬆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槓桿。

什麼是槓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槓桿”。

2、示範用槓桿撬講台。

3、板書分析槓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阻力點、用力點、支點槓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着槓桿,使槓桿能圍繞着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在展台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槓桿: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説説哪些是槓桿,哪些不是槓桿?並説明理由(找一找三點)學生自己體驗槓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槓桿的祕密

1、剛才我們用槓桿輕鬆地撬起了講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槓桿都是省力的呢?(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讓我們用槓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對槓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槓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鈎碼,要使槓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槓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鈎碼?(請同學上台來試一試,並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4、還有其他方法嗎?

5、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鈎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鈎碼才能使槓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數據。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五

水的祕密

設計意圖: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上冊“紅黃藍綠”主題,是“顏色對對碰”的一個生成活動。在開展區角活動“我愛顏色寶寶”時,有的幼兒喜歡挑圓瓶的水玩,有的愛挑方形的水玩,還有的幼兒想嘗試各種水的玩法,為了滿足幼兒對水的好奇心,讓他們瞭解更多對水的知識,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我選擇了本次科學活動《水的祕密》。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是流動的、無固定形狀的特性。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特性;

2、在玩水中初步體驗水是流動、無固定形狀的。

活動準備:

1、師幼人手一杯水和一杯牛奶,兩個小番茄,一雙筷子,PPT。

2、投放盛着水的大臉盆四個,毛巾若干條,各種形狀的容器。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孩子們我們一起去玩玩水,找找水的祕密吧!

二、動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無色、無味、透明的特性

1、感知水是無色的:看看牛奶是什麼顏色?水是什麼顏色?

2、感知水是無味的:幼兒品嚐水和牛奶,説説水是什麼味道,牛奶又是什麼味道的?。

3、感知水是透明的:哪個杯子能看見小番茄?

(放兩個小番茄到兩個杯子裏,讓幼兒觀察)

4、小結:原來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的。

三、玩一玩水:感受水是流動的

1、讓幼兒嘗試用手抓水。

2、討論:用我們的手能把水抓住嗎?為什麼?

3、小結:原來水會流動,水從我們的指縫流走了。自來水會流動,我們用水後要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四、裝一裝水:探討水的形狀

1、投放各種形狀的容器,幼兒盛水,觀察水的形狀。

2、引導幼兒討論:

(1)你的水裝到什麼形狀杯子裏?水又是什麼形狀?

(2)討論:水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結論:水裝到圓杯子裏變圓了,裝到正方形杯子裏像正方形,裝到長方形杯子裏像長方形,裝到橢圓形杯子裏而像橢圓形。

3、出示PPT,欣賞大自然中水的形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關於水的照片,看看水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4、小結:水的形狀變來變去的,我們用來裝水的容器是什麼形狀,水就變成什麼形狀,原來水是無固定形狀的。

五、結束部分

小結:今天玩的開心嗎?我們不但玩了水,還知道了很多水的祕密,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而且沒有固定的形狀。

六、活動延伸

在區域裏投放材料,帶孩子繼續探索水的祕密,如在水裏加一塊糖,會發生什麼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