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05W

國小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多篇】

國小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認識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2.瞭解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知道地軸、兩極、赤道、經線、緯線;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知道利用經緯網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3.通過對地球儀的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空間思維能力、團結協作精神。

4.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無窮盡的,科學是不斷髮展的,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求科學奧祕的志趣。

5.學會製作簡易地球儀,在製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

1. 教師演示用大地球儀一個,學生每小組觀察用小地球儀一個。

2. 關於地球儀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的故事片和觀賞介紹地球儀種類的圖片。

3. 製作地球儀的材料:乒乓球、彩筆、細鐵絲、鑽孔用的鐵錐等。

4.演示用的籃球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狂風暴雨的夜晚,波濤洶湧的海面被陣陣閃電撕碎。在狂風巨浪中喘息的豪華巨輪被翻天巨浪吞噬。傾斜不定的船艙內一片狼籍。船長拼命地呼救:“帝國號遇險,我是帝國號,請求支援,我們的位置是……”。國際救援總部內-片忙碌的身影,牆上喇叭裏傳來船長嘶啞的聲音:“東經102°,南緯38°,請求支援,請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員迅速圍在一個大型地球儀前,通過一番熟練地描點畫線後果斷地説:“它們位於南半球A國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國救援部隊馬上行動!”(上述故事情節也可以由教師口述,學生傾聽。)

教師提問:救援部隊怎樣迅速地判斷出“帝國號”的位置?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地揭示課題,並板書課題:地球儀

二、介紹模型,瞭解功用。

1.瞭解地球儀的概念和作用。

我們生活的地球實在是太大了,儘管我們的腦海裏有地球的模樣,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為了認識和研究地球,人們根據地球的形狀,按照比例縮小若干倍後,製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藉助地球儀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瞭解地球的一些知識。

2.瞭解地球儀的種類及簡單結構。

教師提問:大家見過的地球儀是什麼樣的?它有哪些種類?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自由發言。教師播放蒐集的地球儀種類的圖片,並適當介紹地球儀的種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學習地球儀的組成。(對於地球儀種類的介紹,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口述。)

三、觀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分組觀察地球儀,大家有哪些發現?將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看哪個組的發現最多。在觀察的同時,還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資料。

學生觀察、交流,並做好記錄。教師巡查,及時地提示觀察內容,給學生以幫助。

2.小組彙報交流,學生自由發言。

(有的學生看到了陸地和海洋,還有許多國家;有的學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線和國界線;有的學生看到了南北迴歸線、南極圈、北極圈;有的學生還提出問題,不明白為什麼地球儀的。軸是傾斜的;有的學生看到地球上密佈着經線和緯線;有的學生看到北極點在海洋之中,而南極點卻在陸地上;有的學生看到了中國的形狀象一隻雄雞;有的學生看到了大片的沙漠;有的學生觀察到有的國家很大,有的國家卻找不到……)

(上述學生的發言是凌亂的,也有一些是不準確的,教師要有選擇地板書。板書時,儘量將有聯繫的名詞分類寫,為後面的梳理做好鋪墊。)

3.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地球儀的主要標識。

同學們有很多發現,有必要進行梳理。

(演示講解,並適時地將板書歸類整理)

⑴ 籃球不繞軸轉動,就會在地上亂滾,而地球儀是繞地軸運動的,始終自西向東繞地軸轉動。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⑵ 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即赤道。與赤道平行的圓周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兩條特殊的緯線:北迴歸線、北極圈,在南半球,有兩條相對應的緯線:南迴歸線、南極圈。

⑶ 在地球儀上,還有許多連接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半圓弧線,叫經線。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為使英、法等國和非洲大陸上的各國同屬一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160°和西經20°為界。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⑷ 地球儀上還有圖例,表示陸地、海洋、國家位置、洲界等

⑸ 經線和緯線構成了經緯網,利用經緯網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四、簡單製作,鞏固知識。

1.教師提出要求:學習了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同學們的頭腦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輪廓,請同學們用手中的材料製作一個簡單的地球儀。説一説,你準備怎樣製作?

2.學生自由發言,然後看課後的製作提示。

3.學生動手製作,並讓學生展示、介紹自己做的簡易地球儀。

五、課後延伸,深化拓展。

關於地球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只是認識、瞭解了一些主要的標識。請同學們課後再找一找,看誰還有新的發現。

國小六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篇二

《饅頭髮黴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能夠利用顯微鏡觀察黴,並能通過圖畫、文字、語言等描述黴的樣子;

能夠設計對比實驗,探究物體發黴的基本條件,瞭解黴菌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瞭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黴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樂於探究、發現奧祕的慾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憑藉已有的經驗對黴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後在課外做對比實驗。

2、難點:憑藉已有的經驗對黴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後在課外做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

發黴的饅頭、水果、放大鏡、顯微鏡、抹布、切片、圖片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1.通過多媒體出示黴的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見過沒有?

2.交流:你帶來了什麼發黴的物品?

講述:請大家仔細觀察帶來的發黴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黴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先請同學們用語言描述一下所見到的黴形狀。再用顯微鏡觀看物品上的黴,用文字和畫在活動記錄紙上描述顯微鏡下黴的形狀和特徵。(做好巡視和輔導)

3.學生彙報、小結:黴是一種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難直接看清,必須藉助顯微鏡,所以叫它微生物。黴的種類很多,顏色各異,有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形狀有絨毛狀、蛛網狀、絮狀等

4.討論黴菌有生命嗎?怎樣證明呢?(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5.討論:根據生活中物體發黴的事例,探究饅頭在什麼條件下會發黴。其他物體發黴的條件和饅頭髮黴一樣嗎?

6.討論:教材第9頁表,你認為除了表中列出的實驗條件外,還有哪些組合方式。請補寫在表格的下方。

課堂小結:黴是什麼?它有生命嗎?物體發黴的條件有哪些?

作業:每小組選擇一個組合條件做物體發黴的實驗。寫好實驗報告。

第2課時

一.複習

1.黴是不是就會在食品上發生?在其他物品上會發生嗎?

2.黴發生的條件有哪些?

3.交流,根據實驗説明黴發生的條件和温度、濕度、空氣和光線有關。

二.根據發黴的條件説明應該怎樣防止發黴

1.隔絕空氣。

2.保持乾燥。

3.高温滅殺。

4.低温保存。

三.教師輔導學生學習黴的功過。

1.可以用黴制止食品。

2.製作藥品

3.黴菌會使物品損壞

4.黴變食品會危害人體健康。

四.學習科學家發明青黴素的故事。

五.小結:應該怎樣防止有害的黴發生?應該創造什麼條件讓有益的黴發生。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能對現象的原因、條件、過程和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藉助資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會從眾多的問題中選出科學問題,能通過查閲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

3、樂於接受他人的觀點,學會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學習。

教學重點:

1、藉助他人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過各種方法選出科學問題。

教學難點:

選出科學問題。

教具準備:

幾盆身子傾斜的花草,資料卡,圖片,關於植物的書籍,準備好資料本。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與提問

在每組桌子上放置一盆傾斜的鳳仙花,斜向南方。

師:不知道什麼時候,窗台邊上的鳳仙花,都悄悄的把頭探向了窗外。它們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種力量所吸引。有標記的這裏向着南方。你們能找到答案嗎?

學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現象?比如路邊的哪棵樹、盆景、向日葵(教師出示照片)。對於這些現象,我們有哪些認識和疑惑?請同學們交流。

二、猜想與假設

師:誰有這麼大的魅力,讓花草為之傾倒?請同學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條件、過程進行猜想。

學生討論後交流。教師記錄學生的猜想。

師: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們很有必要要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學家的研究、學者的報告,書上的資料等。

三、分析與總結

師:這麼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種猜想,對於明顯不符合實際的猜想,我們應及時排除,以確保更具有價值的假設能得以研究。這樣獲得的問題,才更可能是一個科學問題。(板書《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

師:哪個假設最不可能成立呢?説説理由。

請同學説出判斷的方法和結果。

比如,“不可能是風颳斜的。因為這幾天沒有大風;另外,窗户晚上還關着,沒有北風吹過來。”我們可以通過報紙查天氣預報,還可以實地觀察。

記錄學生最後留下的科學問題。

師:我們不能對所有的猜想都進行探究,因為時間、能力、條件等都是有限的,怎麼辦呢?我們常常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來幫助我們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時又要對這些猜想進行選擇,可以用觀察、訪問、分析等方法選出可能成立的假設,選出科學的問題後,再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四、計劃與組織

師: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們怎麼進行實驗呢?請同學們討論你們所選問題的實驗思路。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交流。重點是思路的調整和肯定,材料的準備。

師:根據同學們的實驗思路,我們可以在這節課後準備好我們的實驗材料。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植物的生活環境包括什麼因素?

生物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拿小麥來説,它的生長髮育不僅受到陽光、温度、水、肥料、空氣等生物因素的影響,還受到蚜蟲、蝗蟲、鼠、鳥類等生物因素的影響。

二、為什麼植物也會動?

高等植物不能象動物一樣自由移動整體的位置,但植物體的器官(根、莖、葉、花)在空間可以產生移動,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就是植物的運動。高等植物的運動主要有兩種類型: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

1、運動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凡運動方向朝向刺激一方的為正向性,背向刺激一方的為負向性。多發生在根和莖部。向性運動的種類與刺激的種類有關。光、重力、水分和化學物質均可引起向性運動,分別稱作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化性。受到刺激的一側與另一側的生長速度不同而發生彎曲,所以向性運動只發生在正在生長的區域。切去生長區域或停止生長的部位都不會有向性運動。

2、為什麼含羞草受到刺激會後葉子會合上?

感性運動的定義: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稱為感性運動。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後葉片閉合,許多花朵和複葉都有晝夜週期性開閉的現象等。含羞草普遍生長在經常有暴雨的熱帶,每當大雨來臨時,最初落到植株上的幾滴雨點,就能夠使小葉合攏、葉柄下垂,這樣,當雨水猛烈下降時,可以使整個植株免遭傷害;

3、為什麼向日葵的花會隨太陽的移動而移動?

植物隨光的方向而彎曲的`能力稱為向光性,向光性使植物的莖、葉處於最適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於接受充足的陽光而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莖尖、根尖、胚芽鞘尖端、葉片或生長中的莖。有的器官向着光的方向生長;有的器官背向光的方向生長;有的器官與射來的光成垂直方向生長。由於植物的莖有向光性的特點,所以葉子能儘量處於最適宜利用光的位置。某些植物的生長旺盛的葉子對陽光方向改變的反應很快,它們竟能隨着太陽的運動而轉動,例如向日葵和棉花等。

4、棉花、向日葵和花生等植物頂端(最上面的新長出來的部位,不僅僅是花)在一日中隨陽光而轉動,即所謂的太陽追蹤,葉片與光垂直。向日葵的向陽運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葵花白天隨太陽由東而西轉動,正午時分朝南而轉向西方,到夜間八點半鐘左右由西而東轉,至於夜葵花已朝向東方而並非在第2天太陽初升時才從西而轉向東方的。葵花的運動機制尚無深入的研究。

5、植物的根為什麼都向下生長?

地球上的植物在重力影響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長的特性這就是向重力性。如莖向上生長,和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相反,是負向重力性的表現;根向下生長,和重力方向相同,是正向重力性。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處生長,這樣,既有利於植株的固定,又有利於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在無重力作用的外層空間,將植物由直立改為水平放置,則植物繼續徑直生長,不會出現彎曲現象。

當這些植物的莖橫放或植株倒伏時,開始呈負向重力性反應,下側積累較多的生長素、赤黴素和乙烯,生長快,節間向上彎曲生長。仔細觀察,會發現:買來的小葱,平放在家裏。過兩天,葱的新葉向上翹起的現象,這就是負向重力性。還有傾倒了的植物,莖葉會向上生長。

6、為什麼牽牛花的莖會繞着樹枝轉?

達爾文在觀察西番蓮卷鬚向支柱快速彎曲運動時發現,卷鬚的末梢接觸到支柱後,在20~30秒內就能激發出明顯的彎曲來。他認為這樣快速的運動不是向光性生長的機理所能解釋的,並大膽提出:卷鬚的向觸性運動是靠電波傳遞和原生質收縮來實現的。牽牛花的莖也是這樣,黃瓜、絲瓜的須能自己纏繞着竹竿也是這個原因。

7、為什麼養花要施肥?

肥料是是植物生長所必須的。適合的肥料能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果,促進植物的生長。肥料中的化學物質在植物周圍分佈不均勻而引起的生長變化稱為植物的向化性,如作物根部朝向肥料較多的土壤生長。

8、為什麼養花要澆水?

水分不只是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須的(1﹪)。植物中的養分的傳輸也需要水分,就像人體的血液。同時植物體內的水分還有調節體温的作用,在盛夏的季節,植物的葉子大量的蒸發水分,就降低了自身的温度。植物主要靠根吸收水分。土壤中水分分佈不均勻時,植物根趨向較濕地方生長的特性稱植物的向水性。由於根系吸水,根系附近水分減少,而水在土壤中的移動速度很慢,所以根從土壤中獲得水分主要是通過根系不斷生長。根的向水性有利於根系不斷佔據土壤中較濕的區域。土壤中水分過多,以致土壤通風不良時,常常看到根向相反的方向生長。這是因為高等植物的根對氧具有顯著的正向性。所以,澆水要適量。

三、光合作用與哪些條件有關?

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吸收的水分、二氧化碳、微量元素在綠葉裏通過陽光照射,產生動物需要的氧氣和植物生長需要的養分,這些養分就長成了新的葉子、花朵、種子、長粗長高了莖和根。光合作用為植物的生長製造了必須的養分。

1、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所以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

根據對光照強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為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兩類。陽生植物要求充分直射日光,才能生長或生長良好,如馬尾松和白樺。陰生植物是適宜於生長在廕庇環境中,例如胡椒和酢漿草,它們在完全日照下反而生長不良或不能生長。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所以適應不同的光照,是與它們的生理特性和形態特徵的不同有關。

2、農作物雖然沒有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之分,但不同作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氧化碳,陸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通過葉片氣孔進入葉子。浸沒在水中的綠色植物,其光合作用的碳源是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鹽和重碳酸鹽。

國小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篇四

水的祕密

設計意圖: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上冊“紅黃藍綠”主題,是“顏色對對碰”的一個生成活動。在開展區角活動“我愛顏色寶寶”時,有的幼兒喜歡挑圓瓶的水玩,有的愛挑方形的水玩,還有的幼兒想嘗試各種水的玩法,為了滿足幼兒對水的好奇心,讓他們瞭解更多對水的知識,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我選擇了本次科學活動《水的祕密》。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是流動的、無固定形狀的特性。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特性;

2、在玩水中初步體驗水是流動、無固定形狀的。

活動準備:

1、師幼人手一杯水和一杯牛奶,兩個小番茄,一雙筷子,PPT。

2、投放盛着水的大臉盆四個,毛巾若干條,各種形狀的容器。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孩子們我們一起去玩玩水,找找水的祕密吧!

二、動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無色、無味、透明的特性

1、感知水是無色的:看看牛奶是什麼顏色?水是什麼顏色?

2、感知水是無味的:幼兒品嚐水和牛奶,説説水是什麼味道,牛奶又是什麼味道的?。

3、感知水是透明的:哪個杯子能看見小番茄?

(放兩個小番茄到兩個杯子裏,讓幼兒觀察)

4、小結:原來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的。

三、玩一玩水:感受水是流動的

1、讓幼兒嘗試用手抓水。

2、討論:用我們的手能把水抓住嗎?為什麼?

3、小結:原來水會流動,水從我們的指縫流走了。自來水會流動,我們用水後要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四、裝一裝水:探討水的形狀

1、投放各種形狀的容器,幼兒盛水,觀察水的形狀。

2、引導幼兒討論:

(1)你的水裝到什麼形狀杯子裏?水又是什麼形狀?

(2)討論:水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結論:水裝到圓杯子裏變圓了,裝到正方形杯子裏像正方形,裝到長方形杯子裏像長方形,裝到橢圓形杯子裏而像橢圓形。

3、出示PPT,欣賞大自然中水的形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關於水的照片,看看水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4、小結:水的形狀變來變去的,我們用來裝水的容器是什麼形狀,水就變成什麼形狀,原來水是無固定形狀的。

五、結束部分

小結:今天玩的開心嗎?我們不但玩了水,還知道了很多水的祕密,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而且沒有固定的形狀。

六、活動延伸

在區域裏投放材料,帶孩子繼續探索水的祕密,如在水裏加一塊糖,會發生什麼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