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54K

八年級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2)瞭解唐代人物畫概況;

(3)瞭解古代人物畫的發展;

(4)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閲、收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後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2)體會古代人物畫,特別是唐代仕女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3)瞭解唐代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教學難點: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一、課前準備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常規檢查,

二.導入新課:

古代宮廷自周朝開始就有宮蠶的傳統,每年春季,皇后都會帶領宮中的貴婦親自養蠶取絲,織娟製衣的勞作,為的是彰顯自己雖位居至尊仍不忘桑織,乃是立國之本的母儀,以此來倡導勤勞賢良的婦德。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搗練圖正是生動的描繪了唐朝宮廷貴婦的勞作過程。

(1)、多媒體:播放問題

1、這幅畫的作者是誰?

2、“練”是什麼?“搗練”又是什麼?

3、什麼是仕女畫?

4、這幅畫藏於哪個博物館?

《搗練圖》是盛唐時期張萱的作品,真跡已經失傳,現在我們所見的是宋徽宗的摹本。張萱另一幅作品是《虢國夫人遊春圖》,代表作是《簪花仕女圖》。

宋徽宗:歷史上有名的書畫皇帝,雖説他治國無方,但卻對書畫異常喜愛,堪稱一代巨匠,與南唐後主李煜齊名,特別是在書法上獨樹一幟,現在仍有很多人都在臨摹他的瘦金書。

“練”是一種絲織品。“搗練”是指練織成時質硬,必須煮過,漂白,再用杵搗,才能柔軟潔白。唐朝時期商業的交流促進了練興盛於勞動婦女生活之中,體現了當時長安城的`包容性。

“仕女”是指古代宮女,後引申為美女。

“仕女畫”是指以宮女或美女為題材的人物畫。

這幅畫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2)、請同學們看《搗練圖》,告訴老師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幅畫時,覺得它像我們平時常見的什麼?(從形式上進行引導)

大家看他的形式像不像平時我們舉行校內活動時操場主席台上掛的橫幅?咱們今天看到的這幅畫也屬與橫幅的一種,它叫做長卷,是畫獨有的構圖形式,也稱“手卷”、“橫卷”。長卷畫面連續不斷,多是橫看的。歷史上還有一幅反應古代城市生活的長卷畫,是哪一幅

學生: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教師:它長528釐米。(此時多媒體展示《清明上河圖》)

(3)、大家知道古人閲讀長卷的先後順序嗎?

學生:從右到左。

教師:大家是怎麼判斷的呢?

學生:根據畫面內容。第一部分搗練,第二部分縫紉,第三部分熨燙。

教師:若下次同學們在不清楚畫面內容時,可根據這個從右至左的閲讀順序常識來看畫面。

好,現在請同學們按照這個方向帶着以下三個問題認真的看畫面。

多媒體:出示三個問題。

1。畫面上表現了幾個人物形象?她們的服飾、髮型、體態有什麼特點?

2。這些人物是用什麼造型方法表現出來的?

3。畫面上都有哪些生活用具?

共12個人物形象。特點:高聳的髮髻華麗的服飾豐滿的體態(豐頬肥體)

線條是傳統工筆人物畫的主要造型手段,《搗練圖》線條細密靈動,線形暢達,疏密自然,準確地體現了人物的體貌與內心世界,如扯練的女子畫家用準確概括的線條把女性的身姿動態勾畫的優美含蓄而安詳。再如縫紉的兩個人衣服紋理的勾勒充分發揮了線的表現力。

畫中的熨斗形狀像個勺子,應該是在鬥內盛放炙熱的木炭,熨燙。火盆空心的設計,顯示出古人的才智,通風性更好,促使炭火燃燒的更好。炭火盆三層花紋不同,很精美,有火筷子加碳用,火盆邊有提手,它可以移動,最下面一層仔細看是空的。

(4)、課外小知識:《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賞析。

三、教師

《搗練圖》是古代仕女畫的重要代表作,它以傳統長卷形式,體現了古代工筆人物畫獨特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圖所達到的高度成就,它對於瞭解唐代宮廷婦女的勞動生活,特別是她們的服飾,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搗練圖》是對生活的藝術的再現,是“藝術”之搗練,它像一面鏡子,從婦女的表情和動態折射出那個時代的文化心理、狀態,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文化價值。留給我們的是無限豐富的經驗和值得探究的課題,是無窮的啟示和思考。它就像帶有無數歷史信息的一座迷宮,吸引着眾多的後來者去探尋。它又像一顆恆星,至今仍散發着耀眼奪目的光輝而歷久不衰,以它獨特的人文價值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

四.板書設計

搗練圖

一.仕女畫

二.作者

三.作品介紹

1。搗練

2。形式

3.背景

四.唐代人物畫特點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二

(第一課時)

1、課前一週,佈置學生課餘到學校附近書店調查一些封面設計具有特點的書、

學生介紹自己喜愛的書籍封面

2、請學生介紹自己收集或者喜愛的書籍封面設計、(注意及時總結學生從哪些方面介紹書籍封面,積極肯定學生對封面設計美感樸素的認識與思考、)

教學引入

3、教學歸納引入:

書籍封面設計一般從圖形,文字,色彩等幾個方面進行、常見的方式是以圖形為主,圖形與文字的有機結合、其實,單純以文字為主要的設計元素,把文字看成一種可以進行設計的圖形符號,同樣可以產生視覺衝擊力,體現與眾不同的設計意味、

文字組合,變化,構成為主的設計方式、

展示分析海報設計作品

4、展示兩組以文字圖形設計的優秀海報並加以借鑑、分析作品中文字圖形設計的。大小,位置,形狀,色彩變化及設計特點、

先引導學生總結歸納一些實用的文字圖形設計技巧,然後教師再昇華總結、

更多從文字造型設計,大小變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組合圖形等方面來考慮設計、

位置變化:

疏密,虛實,藏露,錯落,上下,偏正,曲直,縱橫,集點成線,集線成面,對齊方式、

佈置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5、佈置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籍,進行封面佈局的版式設計、

(嘗試把文字都看成幾何方塊,注意大小,位置,形狀,色彩的變化與設計、)

展示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學生練習嘗試

6、學生動手練習嘗試、

(教師參與各個小組學生的設計探討過程,引導學生尋找更佳的設計方案,選擇更優化的製作表現手段、教師的引導不要演變成一種包辦,激發學生不斷完善設計的慾望及提供努力的方向是教學輔導的核心、)

(第二課時)

(課前用適合設計繪製的白紙包裝一本自己喜愛的書籍準備重新設計、)

分析書籍封面

1、分析一組以文字元素為主設計的中外

教案《八年級美術上冊《我喜愛的書》教學設計》,來自網!

書籍封面、(引導學生運用上課時學習的文字設計知識進行分析、)

展示一組中外書籍封面、

總結學生練習

2、回顧總結上課時學生練習的情況、

(教師針對版式設計問題提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建議、)

投影儀配合、

佈置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3、佈置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籍,嘗試把文字看為主要設計元素,根據自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對原有書籍封面進行再設計、

(提倡選擇水彩筆,蠟筆等簡便,易行的繪製工具,探索剪,貼,鏤空,拓印等省時,實用的表現技巧、

英文及其他文字符號也都屬於文字圖形設計元素、

提倡先設計幾個創意草圖,比較後再選擇確定其中一個加工完善,完成正稿設計與製作、)

展示學習活動及活動要求、

學生分組練習

4、學生分組練習,教師輔導、

(教師的引導側重強化學習活動的要求,激發學生探索封面設計、)

展示與評價

5、作業展示與評價、

(學生介紹分組對比原有書籍的設計,介紹本組最佳設計作品的特點,教師積極引導同學之間探討各組設計作品的特點與不足所在、)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三

第一單元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第一課造型的表現力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欣賞評述課。教材從線條、明暗、體量和空間四方面介紹了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涵蓋建築、雕塑、繪畫和工藝等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勒腳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比較分析、交流評述等學習形式,鑑賞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現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教學重點: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

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教學過程:

播放一組圖片(學生欣賞,激發興趣)藝術家在創作美術作品時,除了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還要運用多種藝術手段來表現。造型作為創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一)造型表現的基本要素:線條、明暗、體量、空間

1、線條:展示一組圖片:(學生欣賞,明確概念)

我們回顧人類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線條作為重要的造型要素,貫穿了世界藝術的發展史。無論是原詩繪畫,還是現代繪畫;無論是原始繪畫,還是西方藝術,都將線條作為重要表現語言。線條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們?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出示一組作品,提出問題:

比較下列作品中的線條,分別帶給你了什麼樣的感受?(討論、分析)《韓元仙仗圖卷》中國畫局部宋代武宗元(長垂流暢、遒勁有力。)《菩薩立像》石雕唐代(柔美)

《宴罷》裝飾畫古希臘(疏密有致,裝飾性強)

總結:線條是美術創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繪畫、設計、建築、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2、明暗:出示作品

《聖母瑪利亞》素描達芬奇意大利《女人像》線描馬蒂斯法國。

提問:兩幅作品的表現方法各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析)

師總結,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光線照射必然會造成物體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後,他就成為西方繪畫表現力題乾的重要藝術語言之一。

3、體量:

指建築物或雕塑作品等實物的物質體積。體量的差異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會沙特場館(建築)※雙環(雕塑)

4、空間建築、雕塑以實體空間關係體現不同的視覺效果,而繪畫作品則是在二維的平面上虛擬性地表現出空間感。

《阿爾讓特伊的大道》油畫西斯萊法國(欣賞)畫家運用焦點透視法則表現空間關係,在畫面中營造了一種虛擬的“三位真實”。

(二)以運用所學知識賞析美術作品(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析和交流)出示作品。

《太白行吟圖》《灕江》

《老人像》《最後的晚餐》《埃及金字塔》

(三)小結拓展

總結本節課知識點,為下節課教學做好鋪墊

第一單元第二課色彩的感染力

教材分析:本課是在第一課的基礎上,通過對古今中外大量不同風格繪畫作品的欣賞、評述以及對作品色彩特點的研究與討論,讓學生對不同風格繪畫作品中色彩的表現形式有一定認識,感受色彩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色彩及色調給人的感受。

2、讓學生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3、讓學生學會多角度的欣賞美術作品,能夠分析美術作品中色彩的象徵意義。教學難點:

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繫,實行跨學科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重點:

發展學生有個性的表現能力,並把所學色彩知識大膽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教法選擇:

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和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並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實物投影儀、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描繪不同季節的文學作品片段、課本等。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

通過多媒體展示同題材的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請學生欣賞並分析得出“現代繪畫的特點”,從而引入本課課題。

二、色彩知識回顧

既然我們今天是要探討色彩,那麼我們先來快速回顧一下以前所學的色彩知識,看看你們還記得嗎?

、三原色、間色、複色2、對比色、鄰近色3、冷、暖色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純度。

三、欣賞分析,發現色彩搭配的規律:(課件展示大師的作品)(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8幅不同的大師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欣賞。那麼老師現在想問問同學們,你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有沒有發現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有沒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色彩對比法:冷暖對比、補色對比、色彩調和法:同類色調和、鄰近色調和四、欣賞分析,體會色彩的情感表達。

1、色彩的心理聯想

請你嘗試用一些詞彙來描述以下幾種色彩給人的心理聯想:紅、橙、黃、綠、藍、

紫。

2、現代繪畫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我們知道色彩不但具有這些象徵性,而且不同的色彩會對我們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大師的作品中常常藉助色彩的象徵及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影響來表達自己的內在情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是如何通過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分析《乞討者》、《吶喊》、《大堤上的缺口》、《夜間的咖啡館》、《南方花園》等作品。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四、色彩實踐

1、用色彩聯想表現出音樂所表達的情感。

2、能否利用所學的色彩搭配知識進行創作,並利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

3、能否用較準確的美術語言評價自己和同學的作品?

五、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通過欣賞學習,瞭解了現代繪畫中大師對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顏色的對比、顏色的調和外,還利用色彩的象徵性來表達個人的情感。生活因為有了色彩,所以才顯得更精彩。願同學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四

課題:

參觀與考察

教學目標:

1、瞭解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區別、美術館和博物館的歷史、性質、作用。

2、瞭解作品展示的方式,總結所參觀展覽的意義和目的。

3、走近美術館、走近博物館,達到拓寬美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為學校或班級策劃一次展覽。

教學重點:

1、美術展覽的展示方式。

2、美術館、博物館與畫廊之間的區別。

教學難點:

美術展覽的展示方式。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説明

一、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導入新課提出問題:看老師演示的圖片,請問你們認識這些建築嗎?你能説出它們的建築特色嗎?

他們分別是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館、。藝術館、台北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是其中具有強烈民族風格的建築。學生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介紹圖片展示的中國各地美術館建築外觀。

學生髮言、教師歸納正確答案。比較各地美術館的建築外觀,凸現中國美術館強烈民族風格的建築特色,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美術館和博物館1.美術館的概念

2、美術館的歷史

3、美術館的性質作用

4、博物館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館嗎?

你知道世界博物館日是哪一天嗎?

5、美術館與博物館的關係教師展示圖片講解時,學生欣賞分析,思考問題。瞭解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基本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走進中國美術館1.介紹中國美術館

2、(利用演示圖片參觀美術館的各類展覽)

你到美術館參觀過嗎?有何整體印象?

3、參觀過畢加索紫禁城畫展,你認為展覽的整體佈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內容、擺放位置、懸掛方式、展覽路線等)。

4、在《站立的文字》展覽中,展覽的主體策劃是怎樣的?(展覽作品與主題的關係,展覽佈置與主題的關係,展覽環境設計與主題的關係等。)

5、展覽的宣傳。(展覽廣告的設計製作,請柬的設計製作,説明書的宣傳製作,宣傳報道稿的撰寫與發佈方法等。)

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歸納小結。你喜歡美術館的哪種美術展覽,看了以後有何感想?

説説你最喜歡參觀博物館中的哪一類,為什麼?

學生思考:

1、你知道中國美術館在美術界的地位和作用嗎?

2、美術館是如何佈置、展示美術作品的?

3、不同的美術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説説各種美術作品的展示方式是什麼?

五、我們的畫展根據學校和班級的現狀,請你策劃舉辦一次有特色的美術展覽。

六、小結總結本課學習知識點,總結參觀展覽的意義目的。

七、課後思考1.商場商店等場所的商品展示對你佈置畫展有何啟發?

2、參觀你周邊的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調查瞭解它們的歷史和現狀。讓學生做策展人策劃一次展覽,可以是繪畫作品,也可以是手工製作或個人收藏品,讓學生開動腦筋,在展覽的內容及主題上加以創意。

資料:

1、美術館的概念

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事業機構,屬於博物館的一種。19世紀以前,已有專門或主要收藏和陳列美術作品的博物館。於是,20世紀初產生了新的概念──美術博物館,即美術館。

2、美術館的歷史

西方對美術作品的收藏始於古希臘。文藝復興時代,皇公貴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術遺物。18世紀中,博物館中也收藏了美術作品。現在全世界的各種美術館約有7000個。

中國自西周以來,宮廷中就一直收藏美術品。1925年組建的故宮博物院是以美術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國美術館,是20世紀以來的中國美術作品的展覽中心,同時舉辦世界各國美術展覽。

3、美術館的性質作用

美術館的作用日益廣泛多樣,不僅可提高一般羣眾的文化水平和美術修養,而且可協助學校的美術教育,還可為美術家的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鑑,向理論工提供資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術館是藝術、教育、學術和科學的多機能綜合體。

4、博物館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館嗎?

你知道世界博物館日是哪一天嗎?

5、美術館與博物館的關係

美術館是博物館的特殊類型,它從博物館中分化而出。美術館既特指美術館,也包括具有美術館性質的博物館。

課後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增一分活潑,添一分情趣》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內容,本課內容屬於設計應用領域,作業是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而設置,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利用各種材料,通過看、想、畫、做等方式進行創作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對身邊現有的物質材料進行創造性的開發、設計和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創作意識。同時,本課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尋找、發現、利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樂趣,全面體驗藝術創作活動的愉悦。本課在指導學生設計應用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廢棄日用品進行加工再利用。通過自命題創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引導學生將創作主題鎖定在培養個性意識,關注我們身邊的日常生活,關注環保,增強學生的主人翁的責任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變廢為寶、利用廢舊材料製作藝術品,可以啟發學生髮現材料的美感。

(2)。過程與方法:在設計與製作的過程中培養手腦結合能力,提高審美認識和審美品味。

(3)。情感態度:能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品格。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讓學生在製作中體驗發現美、創造美的。樂趣。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的創作性思維,設計製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

四、教學背景:

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豐富,但知識面相對來説不太寬,尤其是這種小科,學生有意識主動查找資料學習的很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增大課堂容量,運用多媒體拓展知識面,欣賞大量的作品,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本節的課件就充分發揮了此項優勢,欣賞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挖掘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緊密聯繫生活實際,結合親身體驗參與課堂教學。

五、教學方法:

1、分層次教學:在教學中為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則,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所得。

2、引導教學法:教師首先創設一種學習情境,欣賞作品,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分析和發現。

3、談話式教學法:採取談話式教學法可以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能體現教學的民主性。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

(展示幾張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的藝術品的圖片)問題:

你知道這些小工藝品都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嗎?

你能看出它的製作方法嗎?教師就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

本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生活中的工藝品隨處可見的現實。只要做個有心人,我們也能親手製作小擺件或小掛件,有利於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二)直觀演示,講授新課

再欣賞作品並引發學生思考: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工藝品應考慮些什麼?教師啟發、補充。學生觀察並回答問題

1、構思

2、根據自己的構思選材、準備工具

3、確定製作方法

4、實施製作

然後師生共同探討:幾種廢舊材料的加工製作工藝品的方法(圖片)設置的問題:

1、看一看這些工藝品是怎樣加工而成的?

2、這些又是怎樣把平面的紙變成立體藝術品的呢?

3、蛋殼都可以怎樣加工成藝術品?

4、易拉罐如何加工成工藝品呢?

學生觀察並回答問題:

利用廢舊紙張,用撕、卷、折等方法或用粘貼、繪畫、鏤刻、包裹、粘貼、鐫刻、剪等完成。

之後詳細介紹幾種工藝品製作方法(教師可選擇一兩種詳細講解)

1、易拉罐製作小桌椅。

2、瓦楞紙製作的小豬

3、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綜合製作的挑水的女孩。

此部分簡單的方法由學生觀察發現,複雜的教師根據情況選擇1-2種詳細講解。鍛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對美的直覺感受能力,培養學生對工藝美術作品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獨特的審美個性。

(三)合作創作,拓展思維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手中的材料特點,研究商討能夠製作什麼樣的小工藝品,並確定每個人的分工。學生進行討論、彙報,這樣有助於形成統一的思想,體驗和分享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

然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廢舊材料設計製作小工藝品,要求創意新穎、趣味性強,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做完的同學按小組順序把作品貼到展板上,讓大家共同欣賞一下,看哪組同學做的又快又好!學生的創作慾望在此得到盡情展現,開始動手設計製作小工藝品。同時放出輕柔的音樂,給學生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有利於創作。

這一階段是發展階段,引導學生以知識間的聯繫為學習線索,在此基礎上發現和形成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學生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最後得於解決問題,突破難點。這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

性探究學習的體現。

(四)展評作品,鼓勵創新。

學生經過精心的製作,把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與評價。請小組代表談設計思路及經驗,並評出好的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這一環節主要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與互評,培養學生客觀評價事物的能力,既使同學間取長補短,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了製作、創造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悦。最後再做總結,提出希望,使學生在創作的興奮與期待中結束本課。

七、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使美術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課件,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能,讓學生主動探索、合作商討、體驗創造、自評互評,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讓學生感到美無處不在,只要運用聰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就能發現美、創造美,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就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2)瞭解唐代人物畫概況;

(3)瞭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展;

(4)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閲、收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後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2)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特別是唐代仕女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3)瞭解唐代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三、教學難點:

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佈置課前學習任務。

教師要求學生查閲書籍,或上網查詢網頁、網站,收集、整理和《搗練圖》相關的信息資料。(可製成讀書卡片)

(二)、播放影視劇《大明宮詞》片段,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共鳴,對唐代婦女的社會生活狀況有個直觀印象。導入《搗練圖》。

(三)、嘗試以製作簡單網頁的形式學習《搗練圖》及唐代仕女畫:以網頁設計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1)版塊設計:

學生在掌握一定製作網頁方法和要求的基礎上,分組討論網頁版塊組成。教師給予適當指導。討論後師生共同總結確定。 版塊一:仕女畫(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二:宋徽宗趙佶(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三:唐女性形象(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四:畫家小傳(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五:思考與討論

(2)圍繞《搗練圖》進行研究性學習,充實網頁版塊。

1、分組討論以上前四個版塊。通過彙總已備學習資料,查閲書籍,上網等形式,將和本專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歸併,經討論一致同意後整理成文,由各組派代表陳述本組觀點。

2、重點分析第五版塊,確定研究內容。

教師點撥學生從不同角度確定“思考與討論”版塊的內容。學生思考、討論、分析、解決,總結。

(1)從美術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直接信息)

內容分析;構圖樣式;繪畫技法;色彩;細節描寫;藝術風格等

(2)從歷史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間接信息)

主要通過畫中唐代婦女經濟;文化;政治;民族關係:地理角度(信息綜合)

《搗練圖》與你瞭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畫相比有什麼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畫資料。

(四)、學習結果檢測、呈示。

1、隨堂檢測

由教師出題或學生出題,學生搶答,檢驗學習結果。(題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 《搗練圖》屬於什麼畫種; 採用什麼構圖樣式; 採用哪些繪畫技法; 色彩特點; 作品風格等

2、版塊評比。

將網頁上傳到校網站或因特網,對各小組設計製作的版面進行評比,設以下幾個獎項:組織獎、創意獎和技術獎,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3、撰寫感受或美術論文。

將學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結論及製作網頁的經過等記敍下來

將研究性學習的結果或對其中較感興趣的一點撰寫成美術論文。

第二週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一、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美術作品,認識美術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從而更加喜愛美術,更加珍惜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

二、教學重點:

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

三、教學難點:

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繫。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2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清明上河圖〉〉

提問:(仔細觀察上述作品後,你能理解它們所反映的歷史文化以及經濟、政治和生活背景嗎?)

教師在學生常識性地回答問題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在人類沒有創造文字之前,我們對歷史的瞭解主要是通過一些造型實物(繪畫、雕塑、工藝品、建築等)獲得的。即便文字出現以後,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和認識中外不同的美術作品,瞭解繪畫造型的語言和表現方法,培養初步的審美經驗。

2、學會從造型的角度評述美術作品,獲得初步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對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藝術表現方法的瞭解。

教學難點:

運用藝術語言知識評述自己喜歡的中外繪畫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達芬奇創作的作品有哪些?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這幅作品?

學生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解讀一幅繪畫作品。

二、講新課

出示兩幅作品

教師提問:拋開畫面的內容,找這兩幅繪畫作品的共同之處。

教師總結:繪畫創作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手段,即線條、形狀、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進行表現。這些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運用方式便成為進行藝術表現或與他人交流的藝術語言。

1、繪畫的造型要素

(1)線條造型要素:介紹幾幅以線條為主的繪畫作品,同學感受並評價這些作品給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線條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表現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紹色彩的四種分類:再現性色彩和表現性色彩的不同。瞭解印象派、立體派、表現派、抽象派畫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達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紹幾幅以明暗為主的繪畫作品,同學感受並評價這些作品給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以明暗為主的繪畫既可以具體地描繪審美對象的生動形象,也可以表現主觀的審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瞭解繪畫的三種不同的表現方法

(1)寫實性繪畫

分別介紹畫家及作品

(2)表現性繪畫

分別介紹畫家及作品

(3)抽象性繪畫

分別介紹畫家及作品

3、欣賞優秀作品:

三、教師總結

瞭解了繪畫的造型因素,我們在分析欣賞繪畫和創造繪畫作品時就要運用這些造型因素。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八

一、學期進度表

第一·二週==0.前言: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第三·四周==1.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第五·六週==2.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的多視角表達

第七週 ==3.墨與彩的韻味

第八週 ==4.筆墨的情趣第九·十週==5.一版多色版畫

第十一週==6.紙板的聯想——座椅設計

第十二週==7.紙的立體組合——生活用品設計

第十三週==8.現代繪畫的色彩搭配

第十四周==9.居室的色彩搭配

第十五週==10.佈置理想的家居

第十六週==11.櫃架陳設的藝術

第十七週==12.美化生活的裝飾布

第十八週==13.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

第十九周==14.奇異的結果

第二十週==期末測試

0.前言: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教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教學類別:欣賞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 一、教學指導思想

通過對波提切利的壁畫《春》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質的作品的欣賞,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作品的重要作用。通過美術作品與文化情境的互動關係,使學生既能通過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讀和欣賞作品,又能通過作品瞭解相關的文化情境。

此外,讓學生對美術及美術作品自身的一些特點,如作品的時代背景、主題思想、形式語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使學生對“文藝復興”這一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所瞭解和認識。從而提高他們對藝術作品的鑑賞能力,開拓視野、積累知識、提高藝術修養素質。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作為社會大家庭的成員之一,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通知識。這些普通知識是一個人的快樂之源,它既是專業知識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普通知識涉及廣泛,美術知識就是其中之一。對經典美術作品的必要理解,是當今社會作為一個公民所應當具備的普通知識。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內容包括三個版面,第一版面為《春》的全圖,採用這樣大的版面旨在讓學生獲得對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觸”,獲得整體的視覺感受和了解。第二、三個版面採用了局部分解、加註、解釋和相關背景、作品介紹等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具體地理解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化意境。這三個版面的關係是相互聯繫的,學習時可以相互結合反覆閲讀和欣賞,採用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學習方式和與之相應的從綜合到分析再進行綜合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瞭解作品的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理解所表達的創作思想。

(2)、在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的態度,養成珍惜生命價值和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的人文精神。培養豐富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精神的關係及作品的形式美。 難點:瞭解作品中神話人物的象徵與寓意關係。

(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關係時,要讓學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現出的春的氣息和人物動態表現出的青春活力,並啟發學生找到春所代表的萬木復甦、生機昂然與人性的覺醒和復甦之間的聯繫。此外還要具體介紹畫中神話人物不同的象徵關係,從而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五、教學措施:

基本上按課本提供的程序進行。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欣賞作品和通覽課文,並思考怎樣才能真正學好這一課。即先

通過視覺整體感受作品的構圖、人物造型組合、場景、色彩等,再進入到主要局部和各個細節進行欣賞和分析。再這一過程中,適時向學生介紹描述畫面中的情節和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介紹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的主要精神,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象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作品給人的感覺有些抽象,教學時應該就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畫面的各個情節作比較詳細的介紹和講解,對教材的內容做適當的補充。

教師首先應該從內容、形式上對作品有較深刻的認識,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對寓意與象徵要作適當介紹。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第一頁。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畫: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板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二)、學習新內容

誰能告訴我作品的主題是什麼呢?(見課本第1頁的作品介紹) (板書)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象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讓學生首先對作品的主題有所瞭解)

這是一副蛋彩畫,哪位同學再説説,什麼是蛋彩畫好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

(板書)什麼是蛋彩畫

學生乙:蛋彩畫是15世紀歐洲油畫正式形成以前的兩種最常用的畫法之一(另一種畫法是“濕畫法”)。因它是用雞蛋黃或雞蛋清調和顏料作畫而得名。歐洲油畫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後,蛋彩畫逐漸被油畫所取代。(瞭解相關繪畫的相關技法)

關於作者你們又知道多少呢?(見課本第3頁的介紹,瞭解作者) (板書)畫家簡介

學生丙:桑德羅。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的藝術風格不僅在當時是獨特的,而且在整個歐洲繪畫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僅賦予詩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獨樹一幟,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歐洲傳統繪畫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時強調錶現被描述對象的組織結構,並善於運用剛柔相濟的線條表現被描述對象的美感,追求畫面的裝飾效果。現存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是他的兩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後一位大師。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作品採用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題材。(課件顯示“希臘神話”的註釋)

課本中還提到了“文藝復興”的詞彙,大家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瞭解相關背景)

(板書)文藝復興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何為一版多色版畫以及一版多色版畫的類型;

2、使學生簡單瞭解不同製版材料與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畫的製作方法與過程;

3、在學習製版與印刷的過程中,使學生對全局與局部關係的概念有所瞭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鍛鍊動手的能力;

4、讓學生學習怎樣在對畫面色彩的概括上從大處着眼,規劃整理,對版畫局部色彩處理上,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及解決的方法。

教學重點在瞭解了單色版畫技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畫的創作

教學難點在學生製作一版多色版畫時,如何引導學生設立畫面的色調(如對比與協調),對作品色相設計、歸納、組合、整理、確定後,製版印製。

教學材料

不同製版材料可選擇木板、吹塑紙板、石膏板、膠皮扳、厚紙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選擇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課採用吹塑紙與水粉這兩種材料進行一般多色版畫製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我們在第14冊中學過的《單色版畫》麼?製作過程是怎樣的呢?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哪位同學來説一下呢?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好,通過剛才大家對單色版畫製作方法的回憶和積極踴躍的回答,看得出來,大家對版畫這種藝術形式很感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喜歡版畫這種藝術形式令老師很高興!

同學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世界,大家學過了單色版畫的製作方法,那你們想不想用色彩版畫的形式來繪製心中的魅力世界麼?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和探討一版多色版畫的知識和製作方法。

二、一版多色版畫的含義

與學生共同賞析一版多色版畫的圖例,總結得出:

一版多色版畫,顧名思義,就是利用一塊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畫面中印出多種色彩,並保持一致性的版畫作品。

三、色彩版畫與色彩繪畫的`不同之處

以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總結得出:

色彩繪畫,例如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可以利用幾個色相或十幾個色相與其間色、混色來繪製,最終得到一幅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繪畫作品。

色彩版畫是在色彩繪畫的基礎上,根據版畫畫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對色彩進行歸納總結,化多為少,化小為大,化零為整。通過整理歸納後確定最終印刷的色相,通過製版印刷完成品面繪畫作品。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採用“賞識教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四、一版多色版畫的分類

教師講解版畫的製作方法,引導學生對製作版畫的興趣。同時向學生介紹一版多色版畫的具體分類:

一種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塗染不同的色彩後,印染而得到。塗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滿意為止。

另一種是隨刻隨印法,即後面的色彩壓前次的色彩,保留下來後刻處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紙水粉印製作

由於教學實際情況的限制,在本節教學中採用吹塑紙和水粉這兩種材料來進行一版多色版畫的製作最為適宜。因此本課採用以吹塑紙水粉印為例,介紹一版多色版畫印製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師演示吹塑紙水粉印的製作方法和過程。

演示的同時要及時地向學生介紹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階段,師生之間互相總結吹塑紙水粉印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例如:畫面色調要協調,印紙和吹塑紙板印刷過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製時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階段,由學生動手製作吹塑紙水粉印作品。

教師在學生製作的時候要隨時指導。

六、作品展示

評價點:造型是否新穎,色彩佈局和搭配是否合理,製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確等

教學反思:

一版多色版畫這節課是基於學生在第14冊中所學單色版畫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上的再擴充。鑑於中學學生在藝術課中樂於動手的特點,在這節課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先介紹一版多色版畫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其有初步的認識之後,再演示一版多色版畫製作全過程,在學生對版畫的製作方法瞭解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版畫作品,最後再進行學生作品,激發他們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總體來説,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樂於積極思考,樂於積極動手製作,教學效果基本達到。教案《八年級美術上冊《一版多色版畫》教案及反思》,來自網!

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再現性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現手段及藝術效果上所體現的主要特徵,認識再現性美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特徵。

2、方法與過程:(l)通過分析、評述,從不同畫種欣賞再現性美術作品,把握美術作品形象與現實生活形象的區別和聯繫。(2)通過師生互相討論研究,認識再現性美術作品與表現性美術作品的區別和聯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提高對再現性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引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學會從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

教學重點:

瞭解再現性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現方法及藝術效果上所體現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

再現性美術作品與現實生活的區別和聯繫,再現性美術作品與表現性美術作品的區別和聯繫。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説明

一、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集中注意力。

二、導入新課

1、教師向學生講述本課的目的是為了欣賞和了解再現性美術作品。

2、老師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不同畫種的再現性美術作品並出示課題。

3、請學生談談感受。

欣賞再現性美術作品,並發表意見。

三、知識要點講解

1、再現性美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美術形象並不等同於世界存在的一切自然物象,它是經過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的選擇、提煉、概括、改造等藝術加工。

2、優秀的再現性美術作品要形神兼備。再現性美術作品不僅要真實生動地表現外部特徵,還要表現對象的精神、性格和氣質。

3、再現性美術作品強調“情”的感受和“美”的體現。任何藝術作品都要以情動人,再現性美術作品也是如此。

4、老師講述並板書:

1、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2、形神兼備

3、“情”的感受“美”的體現

欣賞並談感受,使學生主動了解再現性美術作品的表現方法和特徵,並在一開始就通過討論營造出一種氛圍。

四、分析和討論再現性美術作品的表現特徵及藝術效果

1、老師引導學生重點分析蔣兆和的《流民圖》和董希文的《開國大典》。《流民圖》是中國畫,是以線條、墨色來再現形體、質感,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效果。該作品創作於1942年到1943年,當時日本侵略者已經踐踏了我國的半壁河山,中國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族的苦難激發了畫家創作這幅中國畫長卷。《開國大典》是油畫,以豐富的色彩層次,繪聲繪色地表現人物形象。作品是一幅深為羣眾歡迎的革命歷史畫。它表現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宏偉壯闊的場面,再現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劃時代的一刻。

2、通過課件展示中國花鳥畫和油畫靜物,讓學生來談體會。

學生可以就課件上的作品發表自己的觀點,與老師共同探討再現性美術作品的表現方法及藝術效果上所體現的特徵。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從而獲得新知識。

五、學生討論研究

要求學生把握再現性美術作品和表現性美術作品的區別和聯繫及再現性美術作品和現實生活的區別和聯繫。

通過重點分析講解使學生加深對再現性美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理解。

六、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和討論,同學們瞭解再現性美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是藝術家通過對生活素材進行藝術的提煉加工並融入藝術家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思想感情和時代的審美理想創造而成。

説一説自己的觀點。

談一談優秀的再現性美術作品應具備哪些要素。

自主探索再現性美術作品與現實生活之間關係,再現性美術作品與表現性美術作品之間的關係。

七、課後拓展

請同學們蒐集美術作品圖片,注意區別哪些屬於再現性的美術作品,並與同學交流和評述,在教室裏開闢作品專欄進行展示。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研究再現性美術作品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和區別及再現性美術作品與表現性美術作品的區別

這一活動的目的是通過欣賞、理解和討論提高學生對再現性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