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的空中樓閣》 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1W

《我的空中樓閣》 教案(精品多篇)

《我的空中樓閣》 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別具一格的託物言志的寫法。

(二)學習本文語言清新、優美,描繪景物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特點。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本文狀物寫景的特點是什麼?

分析:把“小屋”和周圍環境對比,作多角度、多側面的描寫,是本文狀物寫景的特點。文章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從開頭至“輕靈而自由”,是立足於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後一部分則是立足於小屋,看周圍環境和小屋的關係。前一部分有三層:第一層(開頭至“一點情調”),寫小屋和山的關係,小屋“點破了山的寂寞”,給山川美景增添了“一點生氣,一點情調”。這是立足山外,是遠觀,看全景。第二層(“小屋點綴了山”至“含蓄而有風度”),寫小屋和樹的關係,樹為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使小屋更顯得“含蓄而有風度”。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第三層(“換個角度”至“輕靈而自由”),繼續寫小屋和樹的關係,立足點移到遠遠的山下,仰望遠觀,“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彷彿“凌空而起”,更加“姿態翩然”了。後一部分有四層:第一層(“小屋之小”至“叫它雲或霞”),寫小屋的花園和山上的雲霞。花園極小,“領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領空”卻是無限的;花園裏繁花絢爛,天上的雲霞也如花一樣絢爛。第二層(“空氣在山上特別清新”至“也富於浪漫的文學性”),寫小屋的空氣和光線。因為在山上,空氣特別清新,而光線則富於變化,富於“浪漫的文學性”。第二層(“山的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至“喚做空中走廊”),寫小屋和外界的相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條山路和外界交通,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第四層(“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至結尾),寫夜晚小屋“迷於霧失樓台”的情景,縹緲若“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點明瞭題意。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儘管有豐富的聯想,想象,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房屋的形勢、情姿。後一部分則重在人對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極小的“袖珍型”花園,有限的圍牆,“我”卻因有無限的“領空”可供“遊目騁懷”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環抱中”,晨暮昏曉光線變化,“我”則以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會“綻開”,也會“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我”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卻覺得它彷彿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文章就這樣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二)怎樣理解本文的題目

分析: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於山上,在煙霧迷朦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於“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喧”之意;文章的最後,作者又特意強調,“這座空中樓閣佔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裝飾”,不必養鳥,無須掛畫——總之,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

(三)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分析:筆調清新,語言優美,是本文的藝術特色。全文多用短句,節奏舒徐流暢,形成幽雅恬淡的基調;適當地運用文言詞彙、文言句式,如“山如眉黛”“凌空而起”“足以舉目千里”等,使語言更顯得雋逸瀟灑;恰當地運用一些富有獨創性的詞彙,如“領土”、“領空”、“空中走廊”等,為文章注進了清新的氣息;而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擬人、排比等,更為文章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對比手法的運用,比如“高大”和“小巧”、“有限”和“無限”等等,則使文章的意境更加深邃,給人以哲理的啟迪。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掃除字障礙,掌握以下詞語。

1.注音。

黛d4i

綴zhu@

翩pi1n

憩q@

阡qi1n

陌m^

謐m@

蕊ru!

綻zh4n

縹pi1o

緲mi3o

騁ch7ng

2.解釋。

玲瓏:(東西)精巧細緻。也指人靈活敏捷。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靈動:飄逸,傳神。

遜(於花):差;比不上;不及。

挺拔:直立而高聳。也指堅強有力。

婀娜:(姿態)柔軟而美好。

翩然:形容動作輕快的樣子。

憩:休息。

遊目騁懷:隨意觀覽瞻望並敞開胸懷。遊目,指目光由近及遠,隨意觀覽瞻望;騁,本指馬在奔跑,引申為放開,儘量展開。

寧謐:安寧,平靜。

疏落:稀疏零落。

虛無:有而若無,實而若虛。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也寫作飄渺。

盈(耳):充滿。

空中樓閣:空中所見的樓台觀閣。本指海市蜃樓,比喻脱離實際的理論或虛構的事物。

3.辨音。

4.辨形。

5.辨義。

[1] [2] [3] 下一頁  

高二語文《我的空中樓閣》教案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在景物描寫中用兩相對應的方法表現景物特點。

2、瞭解“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景物描寫中兩相對應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教學難點

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座山間小屋,去欣賞李樂薇筆下“陋室”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肄業於上海大夏大學,後一直在台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脱俗,語言優美動人,風格柔和温婉而富於感情。

三、解題

文章題目一語雙關: 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於山上,在煙霧迷朦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於“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暄”之意;文章的最後,作者又特意強調“這空中樓閣佔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裝飾”,不必養鳥,無需掛畫總之,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

四、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 (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1、(1--3自然段)寫小屋和山的關係。小屋“點破了山的寂寞”,給山川美景增添了“一點生氣,一點情調”。這是立足於山外,是遠觀,看全景。

2、(4--7自然段)寫小屋和樹的關係。樹為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使小屋更顯得“含蓄而有風度”。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繼續寫小屋和樹的關係。立足點又移到遠遠的山下,仰望遠觀,“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彷彿“凌空而起”,更加“姿態翩然”了。

第二部分: (9--18自然段)立足於小屋,看周圍環境和小屋的關係。

1、(9--10自然段)寫小屋的花園和山上的雲霞。花園極小,“領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領空”卻是無限的;花園裏繁花絢爛,天上的雲霞也如花一樣絢爛。

2、(11--12自然段)寫小屋的空氣和光線。因為在山上,空氣特別清新,而光線則富於變化,富於“浪漫的文學性”。

3、(13--14自然段)寫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條山路和外界交通,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

4、(15--18自然段)寫夜晚小屋“迷於霧失樓台”的情景。縹緲若“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點明瞭題意。

五、寫作特點: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點撥、明確:

虛實結合,由實到虛。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儘管有着豐富的聯想、想象,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房屋的形勢、情姿。後一部分則重在人對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極小的“袖珍型”花園,有限的圍牆,而“我”卻因有無限的“領空”可供“遊目騁懷”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懷抱中”,晨暮昏曉光線變化,“我”則以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會“綻開”,也會“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我”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卻覺得它彷彿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文章就這樣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六、小結

一篇優秀的散文,是一個美的綜合體。我們鑑賞了課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趣美,即感受到了形式外在的美,又領略到了內在的意藴美。

板書設計:

高二語文《我的空中樓閣》教案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把握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的手法。

2、鑑賞品味散文的內容,表現技巧、語言。

3、理解作者表達的對“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是唐代劉禹錫《陋室銘》的語句,雖是一棟陋室,但在詩人眼裏卻充滿了清幽雅靜的情趣。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如入簾青”,“可以調素琴,閲金經”。今天,我們再一起去參觀一座山間小屋。

二。解題

作者李樂薇,江蘇人,現代作家。早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後一直在台灣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見長,文筆清麗脱俗,語言優美動人,風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樓閣”,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於光線折射而出現的虛幻的樓台景物,後多比喻虛構的事物或脱離實際的理論、計劃等。清代李漁《閒情偶寄·結構第一》曾引用此語:“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我的空中樓閣》也正是通過虛實相生的寫法,表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嚮往。

三。整體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樓閣”具體指什麼?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2、作者是怎樣寫山和小屋的關係?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暗喻,擬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瓏、小巧的特點

②“柔和的一個角度上”:明暗和色澤差別不大、不刺眼,和順悦耳,質地柔軟,親切、温順。

山坡平緩,地勢、地形,具體的事物賦予色彩、質地、性情。

③“點破”:直接了當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顯眼、顯要和。

④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覆設喻去説明一個本體,叫博喻,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

a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裏去,像蓮花,像海棠葉兒,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説不定你忘記自己在灕江上了呢!(楊朔《畫山繡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王蒙《春之聲》)

c“砰”一聲,郎平的一記重扣,激起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鼓掌聲,像海濤擊岸,像山洪爆發,像飛瀑傾瀉。觀眾們蜂湧到場子裏,將一束束散發着馨香的鮮花,獻給教練、領隊和姑娘們。(魯光《中國姑娘》)

d張老師卻是一對厚嘴脣,冬春常被風吹得爆出幹皮兒;從這對厚嘴脣裏迸出的話語,總是那麼熱情、生動、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鏽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學生心田上的灰塵無情地掃去……

上面例①用“蓮花”、“海棠葉兒”、“一掛一掛的葡萄”、“仙人騎鶴”、“樂隊吹簫”五個喻體來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這一個本體;例②用“雪”、“玉”、“飛濺的浪花”三個喻體來比喻“白丁香花”這個本體;例③用“海濤擊岸”、“山洪爆發”、“飛瀑傾瀉”三個喻體來比喻“歡呼聲和掌聲”這一個聯合體;例④用“播種機”、“大笤帚”兩個喻體來比喻“話語”這一個本體。如果用一個喻體來比一個本體,又用另一個喻體來比另一個本體,這不是博喻,這是比喻的連續運用。

⑤如果從選景、取景的角度看,這些內容從哪些角度觀察?

遠處。----遠觀全景。

3、作者怎樣寫小屋和樹林的關係:

①樹點綴了小屋(由近及遠)。

近觀: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樹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滿山皆樹,為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好的綠的背景,使小屋顯得別緻出色。高出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美而濃的樹陰”,“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擬人)。

②小屋點綴了樹林、樹叢(由遠及近)

遠看: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築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牆;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隱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儘管有豐富的聯想、想像,但寫的是確確實實的山、樹、屋的形勢和情姿。這是此文託物言志的第一個里程碑。

③請用一個成語概括山和小屋的關係?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説以上內容是從實處寫,那麼作者還從哪些方面怎樣寫其它?

虛寫

寫花園:由“領土”有限,到“領空”無限;由“有形的圍牆”到“無形的圍牆”;由花園的花朵到天上的雲霞。小屋的光線也富有浪漫的文學性;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線加強,花蕊慢慢綻開,傍晚,光線暗淡,花瓣微微收攏。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卻叫它“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卻覺得它彷彿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難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間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啊!這是此文託物言志的第二個里程碑。

5、從文章的整體看,“我的空中樓閣”是不是確有其建築?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從全文看,這小屋應是虛構的。作者特意讓小屋踞於“高高的山坡”上,強調“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合遠離“入境”“不聞車馬喧”之意。

文章題為《我的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於山上,在煙霧迷濛中,猶如聳入天際的樓閣,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

6、“我的”這一定語反映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傾向?從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麼樣的志趣?

喜愛之情。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

讀最後一段。作者特意強調,“這座空中樓閣佔了地利之便”。所謂“地利”即“空中樓閣”,它踞於“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車”,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不必養鳥,無須掛畫”,不要人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獨立的”“安靜的”生活的嚮往。這是此文託物言志的第三個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視為“快樂的起點”和“幸福的終點”,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淡薄,遠離鬧市人境,在塵囂中尋找閒靜,從明麗質樸的自然中獲得無限的意趣,是對人生的一種超然態度,但作者這種幸福觀是與眾不同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即對社會現實的厭惡和失望,對名利社會的徹底否定;也有其頗為消極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慾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這種“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種海市蜃樓式的幻景罷了,小屋只是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他所企望的境界實際上是鏡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過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託。

文章開將從山寫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來之筆點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組博喻來突出小屋點綴山,接着重點寫小屋和樹的關係,這部分由近到遠,由局部到整體,多方位寫兩者的關係。爾後,又以大量篇幅立足於小屋描寫外面的`景緻,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在對外面多種景物進行描寫的基礎上更側重於抒寫自己對自然景物的感受,這樣獨具匠心的構思,使文章的內容由淺入深、由實而虛,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寫抒發了情懷。

5、表現手法

文學創作中,作家有時感到某種抽象的精神難作具體描繪,有時也會由於某些原因不便對所表現的失望進行直接描述,於是便往往借對某一適當物象的描寫,便抽象的精神具體化,讓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達出來。《我的空中樓閣》便是這樣的託物言志、詠物寄情的作品。狀物與言志,融洽無間,和抒情也渾為一體。

託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敍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繫。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已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我的空中樓閣》教學設計 篇四

《我的空中樓閣》是中國台灣現代作家李樂薇女士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寫得非常優美,讀後猶如食過橄欖嚼過甘飴,回味無窮。

喜歡讀散文的人必定是耐心很好的人,也必定是懂得享受閒暇時間的人。以自己的經驗而論,總認為心浮氣燥的人是不適合讀散文的。優秀的散文很適合安靜的時候細嚼,只有反覆地細嚼才能嘖出味道。我們那時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抵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長大一點,重新翻閲,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對於自然、人、家庭,會有全新的感受和領悟。隨着年齡的增長,看慣了紅塵俗事,便喜歡安靜,也因此喜歡讀一些優美的散文。這一篇寫景的小文不僅適合夜深人靜時捧讀,更適合悠悠地朗誦,昏黃的夜燈下,舒適地倚着牀背,以一種平靜的心情,逐字逐句地讀,讀着讀着,便不由自主地陷於美景之中,深深地陶醉,如果有夢,那一定是甘甜而清香的。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文章開頭第一句話就喚醒了我的想象,如果山林是一位婀娜的美人,那小屋就是惹眼的美人痣?多好的比喻,我幾乎要驚呼了!小屋的形象一下子柔和起來。世界太擁擠,城市太嘈雜,擁有小屋的人本已令人羨慕,況且又是那樣美如仙境的小屋,我的心小鳥般雲霧般飄渺着飛遠了。。。。。。

如痣小屋是她的世外桃園,如今的人,尤其是城市裏厭倦了燈紅酒綠的人,為生活所累的人,想着逃避苦難的人,也一定會愛上這可愛靈動翩翩欲飛的小屋,也一定如我般嚮往這一方淨土。有人説,女人寫散文,能把枯燥的東西寫得有趣。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

“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

“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令人驚歎的語句,如此美不勝收的環境,怎不叫人羨慕?這不正是天人合一的景觀嗎?大自然就是一副無需雕飾的巨畫,屋在畫中,人也在畫中,畫隨屋動,人隨畫行,這一切和諧而有序,幾乎讓人嗅到新鮮的氧氣。我能想象人在畫中從容快樂地行走,腳步似一串丁冬作響的音符,心情怎能不雀躍?

小屋是清新的自然的,文字也是,愛極了這優美流暢的文字。文中除了開頭和結尾的點睛之句,還有一些句字越讀越有味。“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風景的內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女作家寥寥數筆,便描繪出一個活潑生動的小屋,看過小屋的照片,是一張遠景。在鬱郁碧樹掩映之下的小屋,只露出大體模樣,白色的,像極了水面上的帆,更像一隻飛鳥正展翅越過茫茫叢林,何止是靈動的色彩,這句“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憩於枝頭,輕靈而自由!”不正是女作家飛揚心情的寫照嗎?小屋點綴了山,而葱蘢的樹木點綴了小屋。“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於花。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小屋襯出山的高大,而樹木卻烘托出小屋的靈巧。寫小屋並連帶着寫了生命力旺盛的樹木!樹的美在於活力和精神,是不是在警示人們和激勵自己呢?也許大自然會給喜愛它的人們新的啟迪和遐想,也能帶給人們激越的心情!是啊,為什麼不呢!而我也終於想發出感歎:世界上的事物總是息息相關,彼此照應。再讀這句:“小屋後面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蔭把小屋籠罩起來。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在女作家眼裏,小屋成了含蓄而有風度的朋友,想必這含蓄和風度亦是作家的追求?

我想,能寫出如此優美文章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我們雖然不能選擇生活方式,但生活的態度應該把握,尤其要有熱愛生活的態度,這應該是良好的心態。

很喜歡這篇文章。最根本的原因應該就是羨慕她有一座安謐舒適的小屋。想想看,在自由的空間裏,在廣闊的大自然中,拋開一切雜念,與清泉為伴,和小鳥對話該是多麼愜意的事,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和思想是永遠不會枯竭和消亡的。這樣的小屋對於愛好文字和書籍的人來説,簡直比天堂還美!

有時候,靜下心讀一些好的散文是一種享受。讀這篇就是。

能擁有這樣一座遠離塵世的小屋,真是一件美事!

《我的空中樓閣》教學設計 篇五

我的空中樓閣

李樂薇

[教學目標 ]

1.基礎知識目標:瞭解課文內容;熟悉課文表達式;

2.思想教育目標:理解作者情感世界。

3.能力培養目標:掌握散文的基本方法;具備相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散文的欣賞。

[教學難點 ]

作者獨特的表達;提高賞析能力,瞭解多流派的散文風格特點。

[教學方法]

新授課,主要通過創設情境比較的點撥法,將學生導入  特定的情境之中,通過讓學生用心去感受、體味,捕捉情感信息,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進一步體例體會散文“情”與“景”、“形”與“神”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

[媒體設計]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檢查背誦

一、鑑賞要點

(一) 變換觀察點,多角度描寫景物

在抒情散文中,對景物的描寫,要講究抓住特徵,講究多角度描寫,講究情景交融。

多角度描寫景物,需要對描寫對象進行多角度觀察,需要不斷變換觀察點(也叫立足點)。描寫對象不變,觀察點方位不斷變換,於是就有了不同角度下的景物特點,從而描寫出千姿百態,千變萬化。本文在對小屋的描寫時,作者就運用了這種寫法。遠望,小屋點綴着山,“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近看,樹點綴着小屋,“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看到小屋的整體,大小,與樹的動靜搭配。站在山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大的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徵鮮明的局部,一些線條、一排屋瓦、一片藍、一片白,小屋在樹的遮掩中“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輕靈而自由”。

仰視,小屋“出現在另一些樹的上面”,俯視,“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從小屋的裏面向外看“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總之,作者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描寫,寫出小屋的千姿百態,寫出小屋的神韻。作者能夠遠近俯仰地放縱筆墨,正是心靈自由,襟懷開闊的內在美的自然外露。

(二)筆調清新,語言優美

全文多用短句,且多用兩相對稱的句式

例: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其他同樣的句子,略)

適當地運用了文言詞句,使本文語言顯得雋逸瀟灑。

例:“山如眉黛”“凌空而起”“足以舉目千里”。

獨創性的詞彙如“領土”、“領空”、“空中走廊”的使用讓人感到清新的氣息。

系列化的比喻,重形似,更重意藴

例:“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樹與人有了共同點,賦予樹以人的活力與精神,也正是作者自身活力與精神的形象化寫照,寫出作者的心胸與情趣。

(三)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本文寫作的意旨,是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嚮往。這意旨不明寫,卻寄寓貫穿在對小屋與環境的描寫、讚美之中。寫外在的景物,實際上是寫自身精神;而外在的景物則是帶着作者志向、情趣的主觀色彩的景物。雖然不明言情志,卻處處寫情志,寫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嚮往。這就是“託物言志”寫法。

作業 :1.完成3+X中的本課內容,明天交。

2.完成質監,明天交。

3.背誦蘇軾《江城子》、李煜《浪濤沙》,週三課上檢查。

4.預習《燈》,並完成《3+X》中的預習部分,週三課上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