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八年級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多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一

一、積累與運用

1、注音或根據拼音填字。

琺琅( ) 箱篋( ) 瞥( )見

朱 lù( ) 晨 xī( ) 驚 hài( )

2、寫出反義詞。

文明( ) 乾淨( ) 樸素( ) 讚譽( )

3、解釋下列詞語。

① 獨一無二:

② 眼花繚亂:

③ 不可名狀:

④ 蕩然無存:

⑤ 富麗堂皇:

⑥ 豐功偉績:

4、雨果對英法聯軍的行徑是什麼態度?表達他怎樣的感情?

二、閲讀

比較閲讀:

(甲)請您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造城樓,裏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琅,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羣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為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

(乙)這一帶廢墟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部分。從東到西,有圓形的台,長方形的觀,已看不出形狀的堂和小門的方形的亭基。原來都是西式建築,故俗稱西洋樓。在莽蒼蒼的原野上,這一組建築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隻,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來這裏,曾想,下次來時,它該下沉了罷?它該讓出地方,好建設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來,它還是停泊在原野上。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顯得四周那樣空蕩蕩,那樣無依無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門,依然卷着波濤。觀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陳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鏤還是那樣清晰,那樣有力。但石波不興,雕兵永住,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閒地若無其事地停泊着。時間在這裏,如石刻一般,停滯了,凝固了。建築家説,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的遺蹟,又是什麼呢?凝固了的歷史麼?看那海晏堂前(也許是堂側)的石飾,像一個近似半圓形的容器,年輕時曾和幾個朋友坐在裏面照相。現在石“碗 ”依舊,我當然懶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卻欣然。因為我的變化,無非是自然之功罷了。我畢竟沒有凝固。

對着這一段凝固的歷史,我只有悵然凝望。大水法與觀水法之間的大片空地,原來是兩座大噴泉。西行可見一座高大的廢墟,上大下小,像是隻剩了一節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覺得人是這樣渺小,天地是這樣廣闊,歷史是這樣悠久──

……

5、甲文是雨果筆下的圓明園,可謂富麗堂皇,作者為什麼將它寫得這樣美?

6、乙文這一帶廢墟指的是什麼地方?

7、甲文乙文感情基調、語言風格有何不同?

8、怎樣理解“凝固的歷史”“我”為什麼“悵然凝望”?

9、體會文中畫“ ”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談點看法。

三、寫作

10、《給雨果先生的一封信》(3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fà lánɡ piē qiè 鷺 曦 駭

2、野蠻 骯髒 華麗 貶低

3、① 沒有相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

② 眼睛看見覆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

③ 不能夠用語言形容。

④ 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

⑤ 宏偉美麗,體面氣派大。

⑥ 偉大的功績。

4、雨果對英法聯軍的罪惡行徑給予強烈的譴責和辛辣諷刺。對被侵略、被掠奪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飽含着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5、是想表明,富麗堂皇的圓明園是屬於全人類的藝術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侵略者貪婪無恥。

6、被劫掠、焚燬的圓明園的殘存遺蹟──長春園一帶。

7、甲文帶有熱情讚美,極力渲染,語言富於想像,辭語華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乙文帶有凝重深沉之感,語言形象,尊重現實感受。

8、這遺留下來的當年的遺蹟上,鐫刻着侵略者肆意妄為的痕跡,記載着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事實。因作者為這塵封着的凝固的歷史的廢墟,長期沒有變化而失望,總企望能看到廢墟之上建立起──富強的新國家。

9、對這些殘存的事物的描寫,表現出只有深刻意識到中國曆經滄桑的歷史文化,才能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增強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0、(略)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二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

2、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辨別本文中讚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二、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瞭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遠征中國的態度和感情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引導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語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説:“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同學們都聽説過圓明園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圓明園以前是什麼樣的,現在又變成什麼樣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搶掠,並將這個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廢墟。作為當時法國統帥將領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稱這次遠征中國是體面的、出色的,並徵求雨果的意見。那麼雨果對這個事件持怎樣的態度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者介紹

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左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三)書信格式

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願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

贓(zāng)物   箱篋(qiè) 制裁(cái )  給(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琺(fà)琅(láng)  眼花繚(liáo)亂  驚駭(hài)

晨曦(xī)  瞥(piē)見    劫(jié)掠

2、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五)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雨果評價圓明園的一個關鍵詞是什麼?

明確:奇蹟

2、圓明園作為奇蹟,它的價值體現在哪?

明確: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

明確: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異獸,花園,水池,噴泉,成羣的天鵝、朱鷺、孔雀等

4、雨果認為圓明園是為誰而建?為什麼?

明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

5、“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它是怎樣消失的?

明確:被兩個強盜——法蘭西、英吉利毀了

6、 兩個“強盜”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確:洗劫,放火,行竊

7、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誰?

明確:小額爾金(對照書下注釋,區分兩個額爾金的所作所為)

8、對兩個強盜的所作所為,作者持什麼態度?

明確:譴責的態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辭從正面譴責的嗎?

明確:不是,是用反語(反語: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也稱“倒反”、“反話”,多用在揭露、批判、諷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語?

明確:漂亮、豐功偉績、收穫巨大、文明、野蠻、讚譽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嗎?

明確: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或答“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亦可算對。

12、你怎樣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侵略壓迫別國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壓迫者的過錯為藉口,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罪行。作為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人民永遠不會做出像英法兩國政府那樣的強盜行徑。強盜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賴的醜惡嘴臉昭然若揭

13、作者説:“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這句話反映了他在這件事上的什麼立場?

明確:作者從其正直的人道主義者的立場出發,堅信未來一個解放了的,徹底清除了強盜的乾淨的法國一定會把劫得的中國人民的財物歸還給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類的立場、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

14、請你説説結尾兩句話有什麼含義?

明確:結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聯軍自詡的遠征中國的成就是徹頭徹尾的無恥的偷竊,以辛辣的譏諷點明主旨,體現了作者明確的立場、鮮明的態度和對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拓展延伸

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了什麼覺悟和進步?

(七)結語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於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後也要捱打的證明,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能允許別人欺侮我們,只有強盛的國家才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好好學習,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佈置作業

以書信的格式給雨果先生寫封信,談談你對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火燒圓明園的看法。

(八)板書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圓明園——讚美——奇蹟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侵略者——諷刺——強盜

八年級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三

1、作家作品:

雨果,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劇本《克倫威爾》,長篇小説《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

2、背景知識:

英法聯軍遠征中國:1850~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侵華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6月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再組聯軍,擴大戰爭。8月,攻陷大沽,進佔天津,直攻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圓明園: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園之一,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為環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周約十餘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仿照國內外名勝四十景,有建築物145處,其中除具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築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羣,並利用長廊、牆垣、橋樑與自然景物相聯繫,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為“萬園之園”,清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劫掠園中珍物,並縱火焚燬。

3、寫作背景:

雨果致法帝拿破崙遠征軍團長巴特勒上尉的這封信是在1861年11月25日寫的,當時巴特勒率領法國遠征軍凱旋歸國,紅極一時,希望大文豪作詩文美言讚頌,雨果卻毫不客氣覆函,怒斥無知匹夫,毀壞中國花費百年的功夫,巧奪天工建造而成的世間罕見的偉大建築。當然,雨果沒有見過圓明園,但從伏爾泰的作品中得悉當時在歐洲稱之為“夏宮”的圓明園之於東方,等於金字塔之於埃及,競技場之於羅馬,巴特農之於希臘,聖母院之於巴黎。雨果指圓明園與巴特農均為世間玄邈豐美靈思巧構之大成,且圓明園猶更勝一籌,因為它是中國玄學藝術的典範,是如嫦娥月宮之類的至高無上化境的體現,是歐洲文明天際外寰宇曠世偉構。

雨果在信中指出,就是英法兩盜入侵,荷戟操戈,劫財焚園,荼毒中土,摧殘傾法蘭西廟堂文物均不足與比肩的稀世瑰寶,盡化塵土,林園妙境歷萬劫不復,嗚呼痛哉。他憤怒之作餘,嚴厲譴責英法軍方為野蠻矇昧之族類,毀壞曠世偉構之罪行,青史昭然,罪無可遁。他更呼籲法蘭西再造共和,應洗滌盜匪穢名,湔雪奇恥,將法軍摧毀圓明園所攜回法國的稀世珍寶悉數歸還中國。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渴望,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體味有特色的語言。

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作者的思想過去,精彩的語言

教學內容: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譴責英法聯軍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罪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對人類文化成果的無比珍惜。

教學設計

一、導入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長篇小説《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我們今天學習他一篇文章,同學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認識。

二、整體感悟

1、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這件事,雨果是什麼立場和態度?

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和毀滅世界奇蹟圓明園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

2、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個外國人這樣説,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胸懷博大。

三、合作探究

投影圓明園的圖片

1、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語言有什麼特點?

2、雨果怎樣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語言有什麼特點?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五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①

雨果

這封書信飽含着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憤怒地譴責了侵略者的罪行,表達了對被侵略、被掠奪者的巨大同情,震撼讀者心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注意體味這篇短文的深刻內涵。

先生:

您徵求我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您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多謝您對我的想法予以重視。在您看來,打着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崙皇帝雙重旗號對中國的遠征,是由法國和英國共同分享的光榮,而您想知道,我對英法的這個勝利會給予多少讚譽。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請往下讀吧: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①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於此。和巴特農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如果幻想能有一個典範的話。請您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造城樓,裏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琅,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羣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為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過去的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②就談起過圓明園。人們常説: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要是説,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傑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①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我們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豐功偉績!收穫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②。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

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法蘭西帝國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贓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①。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

現在,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先生,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讚譽。

維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於高城居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六

關於火燒圓明園,傳統歷史教科書過多的強調了英法聯軍的罪惡與清皇室的昏聵,對於中國百姓的毛病則多有掩蓋,因為“人民至上”!其實有怎樣的政府就有怎樣的百姓,有怎樣的百姓也就有怎樣的政府,二者“本是同根生”。流行一時的由劉曉慶主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是有不少地方無法求實的。比如聯軍的血洗北京,中國百姓屍積如山,我遍尋資料,無處可得。再比如馮婉貞謝莊抗擊英軍一事,在電影中用作證明人民英勇的事蹟而大加渲染,其實馮婉貞一人或者可尋,謝莊則查無此村。

但另有部分文章片面強調了中國政府與人民的不是,片面強調中國政府拘囚虐殺對方談判代表,好象英法聯軍還真是師出有名。下面是英國公使額爾金等為焚燬圓明園發表的言論:“只有焚燬圓明園一法,最為可行。。。。至於此舉之足以使中國及其皇帝產生極大的震動,餘尚有理由:圓明園乃是清帝所最寵愛的行宮,是他燕居之所,如焚燬足以稍戢其驕佚。今宮中寶物既已蕩然無寸,大軍所到,非在擄掠,乃在初肆罪惡者能警惕耳。” “若對中國所不顧國際公法的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的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 。。。。圓明園宮殿為重要之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而非其國民。故此舉可謂最嚴創中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圓明園乃吾軍被擄之所,焚掠是園,正所以報復清政府者,與其人民無關也。一者此園為被擄者手足懸樑,三日不食,受困之所;二者因此園若不焚燬,則不能留較永久之痕跡,吾人則無以消恨也。” “焚掠圓明園以報清政府,人民可免賠款。”對於這些話,我們也得睜着眼睛“聽”,我們要讓事實説話。

英法聯軍強迫主持和議的恭親王簽定《北京和約》, 於咸豐八年原定以外,續增英九條,賠償英一千二百萬兩,割讓九龍之半;續增法十條,賠償法六百萬兩,總計共達一千八百萬兩,象徵性地扣除毀園損失二十萬兩,絲毫看不出來減輕了中國人民的損失,因此,所謂“人民可免賠款”純粹是謊言。 又按《東華錄》,巴夏禮等十餘人是被拘禁在城裏刑部衙門裏,並未被拘禁在圓明園,所以英司令官致函英政府的信中的託詞“此園為被擄者手足懸樑,三日不食,受困之所” 純粹是謊言。

《清朝野史大觀》説,英法所以焚圓明園者,起由龔自珍長子龔半倫導引。但從史料裏可以看出聯軍事先並未有焚掠圓明園的計劃,因此,龔導引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一説基本上可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