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過秦論讀後感 秦之重器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8W

秦之重器

過秦論讀後感 秦之重器

東周時期,周王朝的統治日益衰敗,諸侯國紛紛割據獨立,周王朝失去了對各諸侯國的控制,已經名存實亡,華夏文明進入了長達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標誌着春秋的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王統一六國,建立秦朝。

秦國在春秋早期還只是一個落後的小國,它最終能夠成功,充分詮釋了“天時、地理、人和”的重要性。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此結束諸侯割劇局面,完成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從經濟方面看,當時處於奴隸制到封建制的過渡時期,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經濟的互補,各國相互通商往來為統一提供了物資條件。戰國末年,各諸侯國大多廢了分封制而實行郡縣制,局部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從而為大一統的封建國家奠定了社會基礎。在民族關係方面,各民族間的聯繫日益加強,通過戰爭或經商,各民族進行了大融合。同時廣大的貧苦大眾經過長期的戰亂生活,迫切想要和平統一的生存環境。是為“天時”。秦國自秦穆公起,善招賢重法典,社會變革相對徹底。明證法律,獎勵軍工,重視農業,使國內的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發展。推行郡縣制非常徹底,賦税、行政權集中於中央,使國家逐漸強大。

除了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因素之外,秦國獨特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戰略優勢,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為“地利”。秦國立國時的範圍主要是今天的陝西省,也就是古代常説的“關中”地區。在地勢上,關中地區對東部平原地帶呈高屋建瓴之勢。東面有太行山脈、南面有秦嶺阻隔,在崇山峻嶺之間有幾處出入孔道,也都設關把守,比如著名的函谷關和武關,秦國佔據關中地區,對東方諸侯國,就具備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戰略態勢。在形勢好的時候,秦國可以向東進軍,蠶食其他諸侯的土地。而形勢不利時,秦國則可以退回國內自保。關中地區易守難攻的地形,是秦國最好的保護傘。秦國以有利的地理條件為基礎,不斷蠶食別國土地,形勢有利時就主動出擊,形勢不利時就坐山觀虎鬥。最終,東方列國在各種紛爭中逐漸衰落,秦國就迎來了統一的歷史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