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W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多篇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篇1

12月3、4日兩天,我有幸參加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在短短的2天時間裏,觀摩了5節示範課,聆聽了4個學術報告,一流的名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先進超前的教學理念,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以及活躍的互動情景讓我受益匪淺,受用無限,終身難忘!自己對此也頗有感觸。

印象最什麼的就是z老師上的《乘法分配律》,他那幽默詼諧的語言和富有激情的肢體動作,給台上的學生和與會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極其幽默的語言把孩子們帶入了一種輕鬆又嚴謹的課堂,剛開始他和孩子們親密接觸,互相介紹認識,然後分別和兩位同學交朋友,以“小樑是老師的好朋友,小許也是老師的好朋友”為導入,讓同學們在不改變意思的前提下將這兩句話合成一句話進而為後面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然後提問學生,數學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嗎?最後他總結出乘法分配律,並且指出乘法分配律在以前老師就是灌輸這方面的知識。劉老師採用演繹,歸納的方法,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樂於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抽象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原本應該是枯燥無味的乘法運算律的學習,在z老師的幽默風趣的語言引領下配上特定的肢體語言,使整節課充滿着笑聲,充滿了活力。愉悦的話語“小李老師説説你的想法”“你好厲害喲”“再加上動作你就更美了”……使得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更加近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a×(b+c)=a×b+a×c在學生的笑聲中、在學生那整齊劃一的肢體語言中輕鬆地被解決。z老師用他的幽默和激情演繹了一堂活力十足的數學課堂。原來數學課堂也可以是這樣的!

第二天上午我們聽到是z老師的課及講座。他的課跟他的人一樣“穩重實在”,他上的是《24時計時法》,整節課的設計也是非常的巧妙,有特色。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他的講座——《從“雙基”到“四基”你準備好了嗎?》。馬上就要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了,這次的新課改是從原來的“雙基”到“四基”。在講座中,他提前讓我們知曉了新一輪的課改在哪裏改變了。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在新一輪課改中,我們的教學行為該如何跟進。錢老師給了我們20個教學主張。這非常好的20個教學建議,讓我更加明白今後的教學發展及教學方式。

這兩天,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我們現在不是説只有教數學知識就夠了,我們要有豐富的語文知識,課外知識,因為課堂教學需要説話的藝術,只有把話説好了,吸引了學生,才能有效的把數學課進行下去。而且現在課改也在強調課程整合,所以可以把各種有益於學習數學知識的其他知識加以利用,讓孩子學習起來不至於枯燥。要想當好一名數學老師,你首先要對數學專業很熟悉,對數學專業的各種術語熟悉,因為數學的東西講究的是嚴謹,如果教師都沒能搞清楚很多數學上的定義,談何教學生,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完全形成自我的判斷力,他覺得老師教的就是對的,極具很大的模仿性,比如説乘除法的術語中,“a乘b”“a除以b”等,這些都是需要嚴謹的。

二、教師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因為很多時候的課,並不如你預想的那麼簡單,孩子們都能如你預想的那樣回答問題,所以要學會隨機應變,課堂是要讓學生學,而不是老師教。

三、我覺得教學設計很重要,這是上好課的關鍵,同時做一份好的課件吸引學生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課件可以很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四、教學的取材很重要,利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常識,生活物品來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講起來滔滔不絕,而不至於説不知所云,一頭霧水。

這次的學習拓寬了我的視野,觸動了我的心絃,讓我有了很多感悟。學習回來,我不斷的反思自己,我教會了學生什麼?學生這樣學快樂嗎?在教學中,我就怕學生不會,什麼都自己講了。z老師最後送給我們的話是:21世紀是以學習為中心的世紀,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是,你有能力比你的同伴學得更快。對,我要做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老師!我要讓我的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篇2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思維學科,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與結構、思維方式與方法、數學思想與觀念,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可謂是如魚得水,但不可否認,一些教師的教學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學生,教育學生,學生仍然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標提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數學活動應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從“以學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

1。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變“認真聽數學”為“動手操作數學”。學生對數學的體驗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動手操作能促進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從中感悟並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學生操作活動的設計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要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的認識規律來設計、組織操作活動,並擔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於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每一個操作活動。第二,引導學生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概括相結合,採取邊説邊操作,邊討論邊操作等方式,讓手、腦、口並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概念、規律等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形式走向實質。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認識意義上的重演。讓學生踏着前人的足跡部分地重新發現他們學習的內容,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這些重演或再現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辨證關係。對於那些估計學生通過努力能探索求得解決的問題,應大膽地放,放得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熱鬧,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篇3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新穎的有趣的情景怎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起來?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思考也是不斷在實踐着的事情。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這點就更為重要。好説好動,精力分散是一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因此,一個好的開頭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你的課堂中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總是想方設法去尋找、挖掘和教學內容有關的題材,比如:現有的課件,教學參考以及任教過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等,儘可能的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以此來達到有效。

我記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學“10的認識”,其實學生都認識10,可我們書本上還是有這個知識點,怎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饒有興趣地聽課從而使得我能很好地開展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開頭:我簡單地操作鍵盤,屏幕上出現了數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時我自己配音:“9”説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來打抱不平,説:“如果我與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學生一個個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這時我問:“小朋友,你們相信嗎?”屏幕一閃,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們緊緊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學生引入新課:“10的認識。”效果出奇的好。

二、從學生的學習方式談有效。

記得在教一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熟練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甚至20以內的進退位的加減,有的還能做100以內的呢。剛開學的時候遇到有些家長他們會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孩子學數學應該沒問題的,因為孩子算題目很快。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的,那些以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是出現錯誤,考試成績也不怎麼理想的。家長覺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他們誤解了數學。數學並不是能做幾道加減法就可以的,通過數學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後能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課堂中更應注重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這點優為重要,我們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以準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怎樣聽課,怎樣參與課堂,通過“提問、合作、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有效課堂的實現還應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1、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這麼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因為喜歡你,他們就會在你的課上表現的特別的積極,不管你讓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很好的去完成,師生間有了默契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益。

2、教師與教材的關係:

我們每個教師對教材要有一個整體認識,把握好教材的體系、結構、內容、重點和難點。然後根據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劃好教材上知識的呈現方式。認真備好課,上好課。可是真的是説説容易做做難,往往是一節課上完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遺憾,説到底還是我們沒把握住教材的編寫意圖,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時還會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記得我在初講兩位數計算這節課的時候,看完參考我覺得這個內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沒啥區別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改成了情景,由學生看完情景自己説條件然後根據條件提問題列式解答。於是我就按照原來教學的那套方式來進行,結果班級我發現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説條件問題,效果不靈,下課後我就反思了,怎麼回事?上第二節課的時候我改變方式,不再提條件和問題了,每道題都讓學生看文字閉着眼睛想情景然後根據眼前想象的情景來提問題,忽然我就發現課堂氣氛活躍了,舉手的學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節課好得多。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識點、重點、訓練點和拓展點,最後理出一個更為合理更加貼近學生和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3、學生和教材的關係

讓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這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學要“以人為本”。要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就應該把握好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不能忘了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都是有思想的,作為老師別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時需要我們放下架子,要裝着不懂,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是主人。

四、從練習談有效。

練習是國小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新授還是複習課都離不開它,同時也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的課堂練習的設計儘量做到:

1、少而精。

2、具備典型性。

3、能集中體現教學內容的精華。

4、題量適當、恰到好處。

5、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作業分層佈置,儘可能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不同的作業要求,提升作業佈置的有效性。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有收穫也有缺憾,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思考不斷進取。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反思,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相信我們大家都會有進步的。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篇4

從10月開始的骨幹研修班,我和同班的學員們一起經歷了集中的理論培訓和課堂教學跟進兩個階段的學習,感觸良多。

首先,在理論學習上,我們領略了曹培英,王煒等專家對國小數學教育的先知先覺,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一個新的提升,尤其是他們所講述的一些案例,有的讓人感覺設計極富新意,有的似乎曾經就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亦或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自己所碰到的教學疑問恰恰在這時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如一個教學處理方式,或是一道精彩的練習設計,或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意外處理方法等等,為自身以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方向,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當然,像朱小青、黃開選、陳裕鑫、黃莉莉等這些身在一線的優秀教師更是把自己從教以來的教學經驗和經典教學案例,或是對教材的解讀,或是國小數學教學各領域內容的解讀等都讓我體會到,他們的課堂是那麼的實在,因為他們和我們有着共同的地方,也身在一線,讓我們實在的感受到,教育需要我們一線的老師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共同探討。他們的講座讓我對數與代數、空間圖形、概率和統計等多個領域的理解有了更新的認識。

第二,課堂跟進教學展示活動讓我也收穫了不少。在第一、二次的課堂教學展示中我和同校的方倩、楊海鷗老師一同經歷了磨課的過程,雖然自身並沒有上課,但是在磨課中總是有許多思想共同交匯和分歧的時候,我們在這樣的交流碰撞和暢所欲言中共同學習瞭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數學課,當我們集體討論的結果得到優秀教師和專家肯定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我們的團隊合作是值得,至少他們的精彩中也有我們的一份。

第三,當自己的評課記錄和主評的優秀教師不謀而合的時候,使我對教學又多了一份熱情和信心,就如第三次的課堂教學跟進活動中省教壇新秀黃開選老師點評的一節《小數的初步認識》當中,就點到了上課老師的一個可取之處和自己的觀點一樣的時候,自己心裏感覺到一絲的欣喜,心想“原來我的想法和省壇這樣優秀的教師也有交匯的時候”。是啊,優秀教師名教師他們也是一步一步從自己的真實教學中吸取和很多的經驗和教訓才會漸漸成長起來的吧。這時,我想到,那我們這些年輕的還在探索中的一線數學老師是不是更應該努力認真的去探索和學習呢。

雖然,這個骨幹班的學習已經結束了,但是我相信由進修校陳益陽老師的認真熱心安排的集中培訓和課堂教學跟進活動必定能夠使我們的學員有一個全新的改觀。在這裏特別感謝蒼南進修校,感謝陳益陽老師為我們班所做的努力。最後,我想説國小數學有效教學骨幹班的學習並沒有結束,而是我們每個學員重新認識自己,改進自身的新起點。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篇5

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啟下,温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一、用懸念導入

在導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建“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着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着,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導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着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説:“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説:“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説:“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麼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裏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導入

兒童的世界是獨特的。教學伊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意義”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説:“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的意義。這裏,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悦”氛圍,同時,美麗的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國小數學有效教學心得篇6

數學課以往常常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使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缺少足夠的興趣與動力來認真組織、實施。但近年來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原有的教學觀念、方式、方法已經嚴重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也與時代的要求相距甚遠。為此,我們必須根據教學形勢的實際需要,認真鑽研教材,組織教學,同樣可以使數學課上得生動活潑、精彩紛呈。作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經過這些年的實際教學,我認為數學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結合實際。《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而數學同時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並最終服務於生活。可以説生活中到處都充滿着數學,所以,我們所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實際生活、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即數學生活化,那樣學生學習數學時就會倍感親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會迅速高漲,學習氣氛也自然輕鬆、活躍。

第二,注重實踐。《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實踐活動是實踐性、探索性和應用性較強的一類學習活動,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特點。由此可見,實踐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實踐活動課”也越來越普遍地出現在我們的教材中,出現在我們的教學中。“實踐活動課”是國小數學新教材中的一種新課型。教材增設“實踐活動”是課程標準新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徑。

第三、講究實用。伴隨着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我們的教學又迎來了新的階段。其中,生動的畫面、悦耳的聲音、優美的文字無不清晰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充分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所以説,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根據實際需要,適當使用一些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當然,多媒體課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時,精美的課件往往使學生過多的關注於其中的優美畫面而忽視教學本身。並且,當教學中遇到偶發情況時,課件本身往往缺少應變,顯得比較呆板,等等。所以説,媒體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只要對教學有幫助,只要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幫助,那就是好的媒體。總之一句話:適合自己的教學媒體就是最好的媒體,實用才是硬道理。

第四、追求實效。所謂“實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節課乃至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乃至一位老師教學教學水平高與低的惟一指標。***曾經也説過:不管是資本主義的還是社會主義的管理方法,只要能發展我國的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都是好方法。教學也一樣,不管是應用什麼教學方法、採用什麼教學手段、利用什麼教學媒體,一切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發現知識、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

所以説,只要我們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數學課就再也不會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數學課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學生就一定能學得輕鬆,學得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