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技巧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4W

淺談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技巧

淺談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技巧

國小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閲讀、寫作能力,可見培養閲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在現在的試卷中,閲讀分數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閲讀教學成為大多數老師的難題。閲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着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這樣,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學生的詞彙、説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麼,怎樣培養國小生的閲讀能力呢?在這總結自己的一些小建議:

1、多讀,培養學生讀與想的能力

多讀必須作到讀的遍數多,篇章多。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一些精要篇章,典範作品要儘量指導學生多讀幾遍,做到熟而成誦,此時作品中的語言才能真正化為讀者的語言,才能吸收其中有用的東西。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讀書既要精專又要博覽。多讀反靠課本上的篇目和課堂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擴大讀書的範圍,重視課外閲讀,加強對課外閲讀的指導。熟讀成誦,也正強調了遍數多、篇數多,熟讀一定程度後,才能達到由“量變”到“質變”,在多讀中咀嚼感悟,潛移默化。

2、精讀中領悟,重在“巧”

閲讀僅停留在學生的自悟自得上是遠遠不夠的,葉聖陶先生説閲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他們自己動腦筋,經常比較、揣摩,養成習慣。楊再隋教授對讀中感悟也做過精闢的闡述:“課文內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出來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領悟。悟的過程就是通過閲讀和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的悟,在於教師巧妙、適時地引。當然教師的點撥應以學生的讀為根本,以學生自己的領悟為主。教師的“點”必須“點”在關鍵之處,“撥”必須“撥”在疑難之處,無疑而“點”則不如不“點”。

如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在初步分析了課文後,我問道老屋為什麼倒不了,學生一致回答因為有小動物來請求幫忙,但當問到如果沒有小動物來請求幫忙是時,老屋會倒嗎?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會倒。顯然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存在問題,如果這時教師對他們進行點撥啟發,學生也能理解,但這種理解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體會。為此我沒有馬上對課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讀”為主,讓學生自己體會老屋的人物性格,從而深刻地體會到老屋是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所以永遠不會倒。這種感受顯然是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所不能達到的。

3、指導閲讀,要突出重點訓練項目

國小語文教材分組安排了重點訓練項目,每個重點訓練項目都具體體現在講讀課文中。這些重點訓練項目基本上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獲得讀寫知識,二是將這些知識運用於實踐即能力的培養。

例如《金色的草地》的重點訓練項目是“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通過閲讀指導,只要學生理解了因為蒲公英花朵張開、合攏的原因,所以草地不同時候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學生也就掌握了課文內容,瞭解事物會隨時變化,有了本質上的認識。最終使學生領悟出這種道理: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美的眼睛。

4、誦讀中表達,在於“情”

新課標指出:“國小各個年級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但現在學生普遍存在唱讀問題,認為這樣就會體會其中情感。這時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一定要及時制止並引導。真正的閲讀,是與文本作者心靈的溝通與對話,是由一個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的融合重建過程。在教師講解、分析基礎上獲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體驗和情感的共鳴。

以上是我教書幾年總結出一點點的小心得,在這與大家共享,以後我會繼續探究各種方法、技巧。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國小生的閲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