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6.02K

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燕子專列》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下冊第二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愛護周圍環境。本課講的是由於氣温驟降,飛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呼籲人們救護凍僵的燕子,人們紛紛響應,最終用空調列車將它們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現了人類對動物博大的愛心。課題新穎,容易激起讀者疑惑,用倒敍的方式講述事情的經過,能夠引發閲讀興趣,採用對比的方式增強了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句,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所學的生字、詞語,能夠正確、規範地書寫“驟”“涉”等生字。

2、讀懂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一、由疑入境,統領全文

學情分析: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於這一學段閲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積累課文中的優秀詞句、精彩句段”。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運用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藉助工具書理解生詞的大意,讀通課文。

2、蒐集資料,對瑞士和燕子有所瞭解。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瑞士的火車站,看到這樣一幕:

出示:在歐洲瑞士的一個火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台上站滿了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齊讀。

燕子是侯鳥,能長途飛行,為什麼還用專列送呢?這節課,讓我們深入其中,去品味故事背後更動人的一幕。

二、新授

1、感悟燕子面臨的處境。

(1)光彩奪目的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趕回,它們在瑞士境內遇到了什麼情況呢?請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並畫出相關的句子,認真讀一讀,想一想。

(2)學生交流。

(3)抓住“氣温驟降、長途跋涉、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理解燕子的危險處境。

出示句子: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當地氣温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説説“氣温驟降、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的意思。

用自己的話描述燕子遷徙的情景,理解“長途跋涉”,體會燕子正遭遇到極端危險。

(4)雪地裏的燕子會是怎樣的狀況呢?展開想象進一步體會燕子的危險處境。

2、感悟政府決策的了不起

(1)。正當這些燕子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瑞士政府做出了怎樣的決策?

“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於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籲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

(2)。一羣遇難的燕子與一個國家的其他大事比較,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決定。男同學來讀讀這了不起的決定吧!

(3)。假如你聽到這個消息會怎麼做怎麼想?從你們的彙報中,老師感覺到你們

3、感悟瑞士人民的愛心。

句子:“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滿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①同學們,讀着這個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料峭的春寒是什麼?從哪裏看出來,春寒到底有多寒?從文中去找一找。

是呀,多麼動人的一幕啊!看,在風雪中,在山路上,居民們——(齊讀句子)。

②你看到有誰走出了家門,走進了風雪中?替換“居民們”指導朗讀。

③(紛紛……冒着……頂着……踏着……四處……)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不顧一切拯救燕子)

你似乎看到了他們在哪兒尋找燕子的身影?

你又似乎聽到了什麼?

是呀,山路上、懸崖邊、巖縫口到處都留下了人們尋找燕子的足跡,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的呼喚。帶着這種感受,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這句話。

4、感悟貝蒂對燕子的真情。

(1)在這些普通的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她是怎麼做的?請觀看課文中的插圖説一説。

(2)對照插圖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3)展開想象補充句子:

小貝蒂不在乎臉凍得通紅,只在乎;

小貝蒂不在乎手凍得僵硬,只在乎;

小貝蒂不在乎,只在乎。

已經讀懂了句子,也和政府一樣在乎燕子。

三、課外拓展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愛,用情編織了一個多麼美好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關於人和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老師也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放課件:一個真實的故事

知道歌中講的是什麼事嗎?

你知道人類關愛動物的事嗎?

教學板書:

6 燕子專列

政府 呼籲

居民 尋找

貝蒂 救護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篇課文,針對了三年級教材特點,着重藉助對“料峭”、“紛紛”、“一點不在乎”三個重點詞語的理解組織教學。通過多種理解詞語方法的滲透,經過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着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實現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如何讓學生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設身處地地自主閲讀,交流感受。這樣,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融入其中。

《燕子專列》教案 篇二

一、説教材

《燕子專列》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保護環境為主題,共有四篇課文。課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一系列人與動物及自然之間的故事。《燕子專列》採用倒敍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和燕子有關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温驟降、風雪不止。這時許多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面臨死亡。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往火車站,並用帶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整篇課文凸顯了保護動物,敬畏生命,創造人類和諧的時代主題。

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他們天性善良,喜愛小動物,對自然有着極大的好奇心,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不是難事,難的是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段閲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從學生實際出發,我確定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能力目標:鞏固學會的14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方法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探究,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會想象,在朗讀感悟中學會表達。

情感態度目標:深刻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激發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願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體會瑞士政府、居民、小貝蒂在救助燕子時所付出的愛心。

教學難點:領會描寫惡劣氣候、環境的內容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説教法、學法

教法: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我採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切實落實互動交流,把提升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融為一體。

學法:1、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以讀促思 2、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

三、説教學流程

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抓住重點,解決難點,我共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聽寫生詞,回顧課文。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篇與燕子有關的課文,還記得課題嗎?(板書:燕子專列),課文中的字詞還記得嗎?老師來考考你們。聽寫“歐洲、瑞士、驟降、飢寒交迫、政府、救護、舒適、空調、温暖”等詞,同桌檢查訂正後,提問學生,用剛才聽寫的詞語做提示,誰來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些複雜,光憑一個簡單的句式難以描述清楚。用聽寫的詞語做提示,既複習鞏固了字詞,又為概括主要內容提供了依託,降低了難度。)

第二環節:體味燕子處境的艱難,喚起同情之心。

這樣過渡: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秋去春來,年年如此,為什麼今年春天卻要用專列送呢?它到底遇到了什麼麻煩?請同學們到書上去找一找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很快找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品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氣温驟降、長途跋涉、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來體味燕子的艱難處境,並適機板書:冷 累 餓

其中“長途跋涉”這個詞較難理解,我藉助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用課件幫助解決,出示燕子遷徙圖對同學説: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燕子從遙遠的南方飛回北方,要從非洲最南端開始,經過整個非洲大陸,穿過毛骨悚然的沙哈拉沙漠,翻過歐洲最高的阿爾卑斯山脈,最終才能到達北方,這數萬公里的行程就是長途跋涉。

在學生的同情心被喚起的時候,我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並加以朗讀指導。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朗讀文本,讀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從而使朗讀教學落到實處。)

第三環節:以讀激qing,感悟融融愛心。

當學生體會到燕子的可憐之後,我及時引導:多麼可憐的小燕子啊!最後卻坐上了專列,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轉機呢?請大家用心的讀課文,畫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地方,在小組內議一議。

然後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三、四自然段的教學。

我在“政府呼籲”部分進行口語的拓展。(板書:政府) 引導學生理解“呼籲”一詞的意思後讓學生想象:政府會如何呼籲大家尋找凍僵的燕子呢?“呼籲”和“不呼籲”有什麼區別呢?這個問題,學生通過對比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政府對燕子的關心程度,正好對應了學習泡泡中的“能夠做出這個決定真的了不起。”

在感悟居民的愛心時,(板書:居民)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句子來讀,讓學生想象:人們可能到哪去找燕子?會遇到哪些困難呢?並體會關鍵詞語:“紛紛、冒着、頂着、踏着、四處”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以加深對居民愛心的領悟。

貝蒂救助燕子一段最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我這樣引導的: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有一位小姑娘的行為感動了許多人,她叫貝蒂(板書貝蒂)一位記者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出示課件),讓學生看圖進行想象。貝蒂是如何救護小燕子的,找出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在學生彙報時穿插這樣的想象:在這樣的天氣裏,她不在乎什麼,那她在乎的又是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及時進行感情朗讀,在學生讀的不到位時,我進行範讀。(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再讓學生練讀,在學生讀出感情之後,我接着引導:在這天寒地凍的日子裏,幼小的貝蒂是多麼需要温暖的呵護,可她卻冒着嚴寒救護比自己更弱小的燕子,你想對小貝蒂説些什麼呢?請你把它寫下來吧。(配樂)

(設計意圖:三四兩段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把朗讀、想象、體驗、寫作與情感的昇華結合起來,有意識的朗讀潤澤,加之巧妙的情境創設,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四環節:聚焦板書,昇華博愛之情。

我是這樣引入的:親愛的同學們,請往這看,(邊敍述邊板畫)這些冰天雪地中飢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為瑞士政府的偉大決策,居民的愛心奉獻,小貝蒂的真情付出,不幸的燕子都幸運的坐上了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從此以後,它們不用再懼怕寒冷、不用再經受勞累,不用再忍受飢餓,不用再面臨死亡,所以就有了這列充滿着人類愛心的燕子專列。(指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板書是本節教學的一個亮點,它既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濃縮,也是文本情感的精髓,寥寥幾筆即勾畫了一列愛心專列,突出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保護環境這一時代主題。)

最後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

是啊,燕子專列不僅承載着一隻只獲救的小燕子,更承載着人類的愛心,瑞士政府和人民用他們的行動創造了人與動物之間最和諧最美妙的一幕情景。同學們,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大聲呼籲(課件出示)請愛護動物,愛護所有的生靈,尊重所有的生命,因為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保護環境,從現在做起!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飢寒交迫、温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交流

1、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生機。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點就瀕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年),日耳曼人佔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源於此。山間谷地氣候温和,高山比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瑞士經濟發達,人均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金融業、旅遊業發達,為經濟三大支柱。鐘錶業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錶王國。1950年9月與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2、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錯誤讀音。

3、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歐、户──啟、步──涉、相──廂。

5、歸類結合

(1)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於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於半包圍結構,然後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2)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

1、抽讀、齊讀、默讀思考:

(1)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聯繫課文內容説説題目的意思?(運送燕子的專用列車)

2、分組讀文

(1)説説每個自然段講的什麼?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裏的燕子送行,然後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再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後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相機滲透:倒敍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

(1)寫生字。

(2)抄生詞。

五、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課交流解決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互解,歸納整理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二、教師組織討論學習解答重點問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表達方法

(1)自讀自悟課文

邊讀邊思考,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飛來時氣候是什麼樣的?與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況有什麼不同?

(2)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A、是誰拯救了它們?

政府:讀書第二自然段。

人們:讀書第三自然段

一個小姑娘:讀書第四自然段

B、通過這三個自然段的具體的描寫,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三、學生分組學習

(1)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請勾出來,再讀一讀。

(2)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把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四、全班交流,教師抓住重點句子、關鍵語句,指導朗讀,進行語感訓練,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1)課文中有一個學習夥伴的泡泡“能夠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引導學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難能可貴。聯繫題目:反映了人們對於燕子的關愛──作為動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專列。用專列運送燕子是政府關心燕子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舉動卻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義,作為一個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命令來關心一羣遇難的燕子,的確難能可貴,因為這件事情與國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出示:“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滿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引導學生理解三個層面:一是字面意義進行延伸,比如“紛紛”,從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處”指尋找燕子的範圍廣泛:二是透過字面意義感受深層的內涵,比如“紛紛、四處“反映了人們對於保護動物的博大的愛心、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勞動等等:三是説明表達效果,比如運用”冒着、頂着、踏着“這三個動詞,能夠較好的體現氣候、環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所畏懼的高尚品質。

(3)在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孩子,她與父母一道,出示:“在覆蓋着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裏,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中,小孩子本應該受到保護,可是她卻能夠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體現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4)在將燕子送到車站以後,人們又來到站台上歡送這批特殊的客人,這樣的舉動體現了人們沒有將燕子作為動物來看待,而是將它們當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從更深層次表明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個環保的主題。出示: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起程,站台上站滿了送行的人。”在這句話中,“漂亮舒適、站滿了、送行”這三個詞語值得體會,透過這三個詞的表面上的意義,還應該體會到人們將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對它們的重視。

五、總結,昇華體會

1、師述:本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於整篇課文。

2、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六、課堂訓練

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説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讚賞,可以表達對貝蒂是否在惡劣天氣中被凍壞的關心,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啟示,還可以請貝蒂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學生可以圍繞有關《燕子專列》的任何內容與貝蒂對話。

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教學設計 篇四

一、領悟教材、確定目標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温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使學生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難點: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生為主體,選擇教法

採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琅琅,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採用多種形式地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重點,三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將由學生在家預習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閲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要善於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

3、尊重學生的閲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通過範讀課文,披文入境,融情於聲,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以其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起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讀水平的作用。

2、教師用鼓勵性地語言:“這麼感人的故事,誰願意來讀一讀嗎?”引導學生讀書,並提出讀的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找一找燕子需要專列送的原因。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出示文字:當地氣温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本站★)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瞭解冒號的用法,並隨文理解詞語“氣温驟降”、“長途跋涉”、“飢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着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2、教師引導學生:這羣疲勞的、飢餓的、寒冷的燕子,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卻得到了政府的關心保護,用專列運送到温暖的地方去。能做出這樣的決定真是(生:了不起!)彙報交流時再抓住兩個感人的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們的了不起:聽到消息後,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着料峭的春寒,頂着漫天飛舞的大雪,踏着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着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昇華,個性得到張揚。

(2)感悟貝蒂的了不起: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着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裏,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課文中的含蓄的詞語、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場面、生動的意境,學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朗讀,才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3、想像説話,昇華情感。

(1)你想對貝蒂説些什麼?

(2)假設你是當地媒體的一名新聞記者,你會怎麼播報這則新聞?

《燕子專列》教學設計 篇五

【我的思考】

這是一篇講述人和燕子之間的温馨而感人的故事。一看到課題,“燕子專列”就覺得這樣的課題非常獨特,為什麼要取這樣的題目?小小的燕子居然還要乘坐專列,享受了特殊級的待遇,人們把燕子當作貴賓來對待,可以想象燕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讓學生感受到這種超越同類的真誠而透明的感情,是教材把握的重中之重,為了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悟到人和動物之間毫無功利的樸素的感情,讓學生走近課文,走進課文中的小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將會是我設計這一篇課文的主旨。

【學習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飢寒交迫”等詞語。積累文中大量描寫氣候寒冷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瞭解對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的主題,增強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愛心之間的關係,感受這樣對比寫的表達效果。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看一組動物和人類和平相處,充滿温馨之情的圖片。還記得《燕子》一課嗎?每年春天,燕子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欣喜。它們春來秋去,撒播着友誼的種子,但是你知道嗎,在這一來一回的跋涉中,會發生多少事,可能還會遇到許多危險!今天,我們要學的《燕子專列》講的就是燕子在瑞士的遭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專列”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燕子專列?讀第一段,找找答案。

設計意圖:先出示動物和人類友好相處的圖片,從情感上拉近動物和孩子們的親近感,為後來的情感的激發作好鋪墊,導語的設計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使孩子們在學新課文的同時,對舊的知識進行有意識的對比,以達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

二、初步感受課文,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注意生字的讀音。

2、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小組內討論。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孩子應在通讀全文之後,對內容有個初步的感知,考慮到在表達的完整性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難,設計讓孩子們先在組內進行討論,這樣有個互相補充,互相學習的機會。

三、彙報交流,教師檢查

1、指名讀詞語:

“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春寒料峭、驟降、疲勞、飢寒交迫、氣温驟降、救護、瀕臨死亡”注意“殊”不要讀成chū;“驟”不要讀成zòu;“瀕”不要讀成pín。齊讀詞語。

2、理解“氣温驟降”“瀕臨死亡”“春寒料峭”等詞語:

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結合生活經驗説説自己的理解。

設計意圖:到課文中學詞語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在教學“春寒料峭”時,讓孩子們在課文中找到所在的句子,並聯繫上下文,找找哪些句子表現的是“春寒料峭”,這樣就能達到“以文學文”的效果,而筆者在教學這一課時,恰逢當地遭遇“倒春寒”,孩子們在理解這個詞語時,就會很自然地聯繫實際,談出的自己的感受也很到位。

3、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圍繞“愛”的主題,感受課文譜寫的真情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什麼麻煩?找一找文中描寫氣候寒冷的詞語,教師板書。(板書:氣温驟降、風雪不止、凍死、飢寒交迫、料峭的春寒、漫天飛舞的大雪、堅硬的山路、凍僵、皚皚白雪、僵硬)讀一讀這些詞語,提醒學生積累。

設計意圖:學語文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詞語的積累靠平時的點點滴滴,結合本課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寫作特點,課文有大量的描寫氣候寒冷的詞語(氣温驟降、風雪不止、飢寒交迫、料峭的春寒、滿天飛舞的大雪、堅硬的山路等)讓孩子們熟記這些詞語,為下面的用好這些詞語打好基礎。

2、人們為燕子做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引導從兩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籲人們、設燕子專列);二是羣眾方面(竭盡全力尋找、車站送行)。

⑴政府方面:政府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①如果你是瑞士市民,你看到燕子在瑞士境內遭遇了不幸,你會怎樣通知政府呢?提示用上黑板上的好詞語。組內交流,個別展示。

設計意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他的語文素養的發展,在這個環節中,我適時安排了簡單要求的口語訓練,抓住課文中的“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問學生,政府是怎樣知道的,鼓勵孩子們在講述事情經過的時候,用上黑板上的詞語,讓他們明白“學以致用”。

②什麼是“呼籲”?請你替政府來向大家呼籲一下。比如:各位觀眾,瑞士國際電視台現在向你們播報一條重要新聞,現在……

設計意圖:“呼籲”這個官方色彩濃重的詞語,學生一下子不好掌握,通過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自然地理解了詞義,還學到了呼籲的基本要領,一舉兩得。

⑵羣眾方面:

①找一找人們尋找燕子時的動詞,用筆劃出來。

②照着課文的樣子,説一段有連續動詞的話。自己練説,個別展示。

設計意圖:仿寫是一副提高寫作水平的良藥,在課文出現類似的語段後,抓住時機,讓孩子們現場也來仿説一段,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模仿的敏感度。

五、指導朗讀,讀出愛的情意

人們幫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於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對小動物無私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這種愛呢?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

1、讀第3段時,讀出居民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大無畏的精神。

2、讀第4段時,感受小姑娘貝蒂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精神。突出路險“覆蓋着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不為自己着想“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3、男女生分別讀三、四段。

設計意圖:朗讀是激發學生愛的情感的有效途徑,在朗讀時,我設計抓住重點的詞句,讓學生體會人們救助燕子時的大無畏精神。

六、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認讀。

2、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生字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於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於半包圍結構。

3、指導書寫,教師示範寫:

提醒:“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4、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三年級的生字教學,不再是簡單地筆畫傳授,更多的是學生學會自主地識字,巧妙地記住字形,並能觸類旁通地到生活中識字。

第二課時

一、繼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説説課文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二、創設情境,指導小練筆

1、思考:課文是怎樣把人們對燕子的關愛寫具體的:

⑴政府的舉動。

⑵概括地寫居民們是怎麼做的。

⑶具體寫一位小姑娘是怎麼做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培養孩子們會欣賞文章的結構佈局,課文往往是最好的習作例文,在教學到這一環節時,需要教師的概括總結,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學生有個初步地瞭解就可以了。

2、課文中的小貝蒂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女孩,她美好的心靈如同她紅撲撲的臉。現在請你再仔細讀一讀第四段,看着課文的插圖,把自己當作小貝蒂,向大家介紹那天救助燕子的經過,用上黑板上的好詞語。

3、學生自主寫。

4、指名讀,評價,修改。

設計意圖:評價應着眼於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上的詞是否準確。鼓勵學生的大膽想象,合乎情理即可,在評價時對於能恰當地用上黑板上詞語的學生,應該大加鼓勵。這個環節應多花時間,因為這是這節課的重點。如:在滿天飛舞的大雪中,小貝蒂裹緊了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野外去尋找燕子。臉凍得通紅的小貝蒂,一邊走一邊低頭仔細尋找凍僵的燕子,她拿者一根小樹枝,來到樹下草叢裏輕輕地撥弄。突然,她好像聽見有燕子微弱的叫聲,趕緊在雪地裏用雙手輕輕地撥動着,果然,一對燕子依偎在一起,瑟瑟發抖,已經快沒氣了。“爸爸,媽媽,我找到了兩隻!”她興奮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裏,還不停地用嘴裏的熱氣温暖它們冰涼的身體。

5、列車載着獲救的小燕子,也載着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温暖的遠方。救助燕子的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那個可愛的小姑娘貝蒂,她簡直成了明星人物,人們紛紛給她打電話或寫信。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可愛的貝蒂説什麼呢?

設計意圖:面對善良、可愛的小貝蒂,有誰不想誇誇她呢,讓學生在這時候暢所欲言,既是對課文內容的回顧,也是誘發其天生的愛的情感的最佳時機。

6、指名説。

三、交流蒐集到的資料

1、播放愛護動物的歌曲。

2、朗讀人們愛護動物的詩歌。

3、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設計意圖:以上的3個小環節,既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課外尋找資料的興趣和對資料及信息篩選的能力。

4、總結: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人和動物之間温馨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故事中的小貝蒂那樣愛護動物,使其它動物都能像課文中的燕子一樣幸運,幸福而又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多麼感人的故事啊!在救助燕子的過程中,人們用愛,用真情編織了多麼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課文,去體會這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感情。

設計意圖:學文學到最後,能讓學生流露真情讀好課文,恐怕是每位執教者最美好的願望,所以,在學生有情之發的時刻,引導文本誦讀,是最明智之舉。

五、佈置作業

1、把自己認為易寫錯的生字詞寫幾遍。

2、繼續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充分地準備。

設計意圖:第一個作業的設計,給學生充分地自我發展的機會,充滿對學生的信任,也把時間的`支配權還給了學生。第二個作業則很好地體現了單元主題學習的精神。

【板書】

燕子專列、氣温驟降料峭的春寒凍死、風雪不止漫天飛舞的大雪凍僵、飢寒交迫堅硬的山路僵硬、皚皚白雪

【課後反思】

這篇課文教學設計上的特色是能抓住文本的語言特色,設計的幾個環節均體現了“以文學文”的語文觀。比如,讓孩子找到描寫天氣寒冷的詞語,就要求學生在分散的段落中進行詞語的提煉(閲讀理解基礎上的選擇能力),而後在誦讀的基礎上(誦讀中學詞),引導學生運用這些詞語(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的安排上也有層次地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步是讓學生以市民的身份用上這些詞語通知瑞士政府,第二步是要求以小貝蒂的身份再用上這些詞語,講述救助燕子的經過,有了第一步的口語訓練,第二環節的課堂完成效果比預期要好得多,這是比較成功的地方。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感覺如果在檢查學詞的環節設計中,能突破以往的出示課文中的新詞語讓學生來認讀改為直接找天氣寒冷的詞語,學生能更快地進入學文狀態,同時在整體的教學設計上,也會有一氣呵成的美學效果。另外,在最後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時,顯得有些生硬,如果將收集到的歌曲放在學文的開頭,不僅增強了學習的樂趣,在內容的編排上也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