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圓的周長》説課稿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7W

一、説教材

《圓的周長》説課稿

本節課是六年級上冊第5單元的內容,它隸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是學生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並初步認識了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基本方法的開始,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讓學生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並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圓周長的測量和計算公式的探討,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想方法。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是深人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三、説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開放的、有創造性的個體,他們會帶着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靈感和興趣參與課堂的師生交流。他們會用自己的猜想、驗證來豐富課堂,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因此,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充滿創造的數學學習,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和結論的準確性,進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法思考問題的意識,這正是學生適應未來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帶着對新課標的認識,在“圓的周長”教學中,宜採用操作、猜想驗證等方法,具體如下:

1.運用猜想、驗證的數學思維方法。在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再用語言引導學生想辦法進行驗證猜想,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思維方法,感知數學的嚴謹。

2.動手操作、積極互動法。讓學生通過測量、實驗、計算等活動,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具體的做法是:讓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從而推導出周長的計算方法。在探索過程中,教師給予點撥引導,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3.觀察討論、交流合作法。教學中、組織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地交流,提高交流的效率。

四、説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學活動,重在體現學生數學思維的活動”“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整個教學流程設計應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數學思維活動為主線”的教學過程,將教學思路擬定為以下教學環節,努力構建自主探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建立圓周長概念。

1.課件展示情境圖:自行車後輪輪胎的半徑大約是33cm。這輛自行車後輪轉1圈,大約可以走多遠?小明家離學校1km,後輪轉480圈夠嗎?這個問題實質是求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明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

2.讓學生拿出圓形學具看一看、摸一摸,説一説圓周長指的是哪部分?自己體驗領會圓的周長的含義,然後課件動畫顯示圓的周長。

(二)動手實踐,感悟繞繩法和滾動法。

俗話説“學起于思”,我提出疑問:大家想一想,我們以前量的物體邊緣都是直的,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的曲線,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將曲線變成線段來量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這時我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實際試試怎樣量圓形物品底面的周長,能想出幾種測量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組內動手試測,進行探討,找出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學生彙報並演示測量方法:繞繩法、滾動法。這就是在向學生滲透“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化難為易,便於學生的理解。

(三)提出合理猜想,並驗證猜想。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為了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取“動手實踐,驗證猜想",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的思維方法,感知數學的嚴謹性。

1.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進行知識遷移。正方形的周長是它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是否也和某條線段有關呢?有的學生可能説與圓的直徑有關係,有的學生説與半徑有關係,有的學生説直徑長的圓大、直徑短的圓小。這樣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大膽猜想,更利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探索圓的周長埋下伏筆。

2.為了突出“任意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一規律,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量學具袋中3個圓形模型的周長和直徑。算出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把結果填入下表中。

活動時我參與其中,瞭解各個小組的合作情況,及時進行點撥,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興趣點上激疑、質疑,鼓舞了學生的探究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同時教師要掌握各渠道信息,便於課堂的交流和反饋。

3.彙報反饋引導,發現不管圓的大小發生怎樣的變化,圓的周長和其直徑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多媒體動畫演示)

4.圖文介紹圓周率,學生閲讀圓周率有關資料:其實任何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研究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媒體展示介紹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並介紹π在計算時如何取值。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對中國出了這樣一位了不起的數學家而感到自豪,樹立要學好數學的決心。

5.總結公式,由於前面的層層鋪墊,學生很容易得出圓的周長計算方法是:

C=πdC=2πr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本課時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求下列各圓的周長。

d=5分米r=1.2釐米

2.綜合練習。

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多媒體課件展示例1):自行車後輪輪胎的半徑大約是3cm,這輛自行車後輪轉I圈,大約可以走多遠?小明家離學校1km,後輪轉480圈夠嗎?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瞭解計算步驟,獨立嘗試解答,教師講評。不僅鞏因了第一個知識點,又與正課前後呼應,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3.拓展練習:你有什麼辦法測量樹幹的周長?

(五)課堂小結。

讓學生通過回答下面3個問題,完成對本節所學內容的總結: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2.這節課你有什麼感受?

3.這節課你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