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9加幾》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7W

【教學目標】

《9加幾》教學設計

1.知道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比較簡便,學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過程中初步滲透轉化為10加幾的轉化思想,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關鍵】把9加幾轉化成10加幾。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小棒、遊戲用品。

學具:小棒20根、圓片20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啟思

師:今天,老師想帶咱們班的小朋友去參觀運動會,在出發之前讓我先來考考你們。

1.對口令。

複習2、4、5、8等數的組成。

2.10加幾的加法。10+3= 10+8= 10+7= 10+2=

師:這些都是幾加幾的算式?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出發吧!

二、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

師:我們來到運動會場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分別有多少人蔘加?先小聲説給自己聽,再舉手彙報。(指名回答)

小結:運動會場裏有運動員和裁判員,賽跑組有6名運動員,跳繩組有3名運動員,踢毽組有9名運動員,跳遠組有7名運動員。

2.試着説説想法。

師:服務隊的小朋友為運動員買了一些盒裝飲料,紙箱裏裝了幾盒?散的有幾盒?你知道共有幾盒飲料嗎?(指名回答,板書算式)

師:你是怎樣算一共有幾盒的?(指幾名學生髮表看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1)1、2、3......12、13依次數。

(2)從9數到13。

(3)9和4合起來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撿一盒放進箱子裏,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麼多的好加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好呢?為什麼?

師:幾種方法都很好,不過依次數比較麻煩,9和4合起來是多少一下子很難想出來,先看紙箱本來可以裝幾盒,這時還是要先把它變成10盒再來想,10加幾比較簡單。 (演示湊+過程)為什麼要拿1個放進紙箱裏呢?

我們可以把這種想法用思維圖表示出來,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來是10,再想10+3=13。(板書)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往運動場上看一看,你能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呢?先問問同桌,比一比誰提得多。

師:剛才小朋友提的問題真棒,我們來共同解決它。

(單獨出示踢毽組和賽跑組)問:踢毽組和賽跑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説怎樣想的,板書9+ 6= )

畫思維圖(展示湊十過程)

(展示踢毽組和跳繩組)問:踢毽組和跳繩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説怎樣想的,板書9 +3= )

(展示湊十過程)畫思維圖,

(展示踢毽組和跳遠組)問:踢毽組和跳遠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説怎樣想的,板書算式9+7=16 )

5.歸納算法特點。

齊讀算式。問:算式有什麼特點?第一個加數是幾?我們叫它9加幾。

師:我們是怎樣算9加幾的呢?都是把9加幾變成10加幾來算的。 (用箭頭將算式和 10加幾連起來)

邊畫邊説順口溜:看大數,分小數,湊成+,算得數。學生齊説後同桌拍手説順口溜。

6.動手操作。

(1)擺小棒,左邊擺9根紅色的,右邊擺3根黃色的,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根小棒?(實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師:説説怎樣想的?(學生説後,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擺圖片, 左邊擺9個紅色的圓片,右邊擺7個黃的圓片,怎樣算一共有幾個圓片?(指名列式)説説怎樣想的?

師:把你想的過程在書上填思維圖。(指名報答案)

三、鞏固新知,尋找規律

遊戲:摘蘋果。

引導學生觀察得數的特點: (先小聲説給同桌聽)

9+1=109+2=119+3=12

9+4=139+5=149+6=15

9+7=169+8=179+9=18

小結:(1)結果都十幾。(2)得數十幾中的幾比第二個加數少1。

問:這個1哪兒去了?掌握這個特點,我們就能又準又快地計算9加幾的加法了。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要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1.數菠蘿。(大屏展示9個再添5個)問: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個菠蘿?説説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2.數蘋果。(大屏展示15個蘋果)問:一共有幾個蘋果?説説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3.數雞蛋。(大屏展示雞蛋圖)指導觀察:一個雞蛋箱可以裝幾個雞蛋?現在已裝有幾個了?問:一共有多少個雞蛋?怎樣又快又準地算?(展示移入一個雞蛋的過程)

4.數蛋糕。(大屏展示蛋糕圖)師:一個箱可以裝幾個蛋糕?箱子裏有幾個蛋糕?外面呢?怎樣算?(指名列式)(演示湊十過程)

五、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解答這些題比較簡便的方法該怎樣想? (學生能説多少説多少)

師:對於這些題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9加1湊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數,這種方法叫湊十法。湊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後的學習中還要經常用到。

板書設計

【設計説明】

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6~98頁的內容,它是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我確立瞭如前所述的教學目標。

由於一年級兒童認知結構裏具體思維是主要特點,他們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運用自如,遷移到8加幾、7加幾、6加幾等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關鍵在於啟發學生將9加幾轉化為10加幾,湊十法的思考過程(即為什麼用湊十法和如何用湊十法)是本節課的難點。

用什麼教學方法才能突破教學難點,把握教學重點,又能讓學生多方面得到發展呢?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尤其重要,一年級學生思維缺乏獨立性,容易被教師牽着鼻子走,所以我很注意讓一切教學活動都有利於學生儘快地形成探索性學習模式,課堂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陳述,都應該接受課堂中其他人的提問、反詰和推敲,讓我們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運用主題圖培養學生提出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級上學期讓學生提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需進行引導,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橋樑,去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讓學生在自提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現不同於常規的思維方法和途徑,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真正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突出的地位。

基於以上所述,我着眼於新舊知識的聯繫,放手讓學生探索學習,將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首先,在帶着學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現與新知有關的原認知,複習數的分解和10加幾的知識,為將9加幾轉化為10加幾作鋪墊。

其次,仔細觀察,積極探索。教學中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舉例,學生模仿的消極被動狀況。以學生集體的自主觀察討論為主旋律,由學生在主題圖中發現數學問題,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報告自己或小組研究的結果,表達自己的見解,促進數學交流。

大屏幕顯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説説自己觀察到運動場上有哪些比賽小組,他們各有幾位運動員。小組討論可以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緊接着小組討論,彙報本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幾的算式,再在一起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運用動畫操作,啟發學生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湊十法計算。這樣就抓住教學重點,學生自己找要解決的問題並探索解決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點,在引導學生歸結算理時,我先讓學生擺小棒和圓片,再填寫思維圖。然後學生小結算法,齊讀算式,發現共同點,教學順口溜: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

再次,鞏固新知,尋找規律。一年級學生注意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後,用一個摘蘋果遊戲,調節學生注意方式,鞏固9加幾的知識,按規律整理算式,排列算式,觀察得數特點,找尋又快又對的計算竅門。

最後,應用新知,解決問題。觀察菠蘿、蘋果圖,培養學生看圖列加法算式的能力;數雞蛋、蛋糕是運用湊十法於實際生活中,進一步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數學知識的用途。

總之,這節課通過觀察、討論和操作,積極探索,學習氣氛活躍,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Tags:加幾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