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5W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象。

2.瞭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朗讀視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説理思

路,把握説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講淮海戰役中民工支前導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名 ,字 ,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 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 以統一天下,曾遊説樑、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_著書立説。 是孟子及其_萬章等著,長於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説服力和感染力,對後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頓。

2.聽了課文的朗讀,你知道怎麼讀了嗎?關鍵是讀出文章的氣勢。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吧!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學習文言文朗讀是第一步,那麼接下來第二步我們該做什麼了

呢?好,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翻譯課文,弄懂課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號,待會可以舉手提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五、研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

六、討論課文論證的語言:邏輯嚴密、氣勢磅礴(對比、排比的運用)

七、小結:孟子借談作戰取勝的條件來闡明他的政治觀念。

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國家,讓國家長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二

1、知識目標

(1)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大意。

(2)用認讀、譯讀、思讀、悟讀四種方式教、學,讓學生掌握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握文章的內容。

(3)積累重要文言詞語,並把握其詞義。如:郭、夫、委、去、域、兵革、親戚等。

(4)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懂得戰爭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強調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創設問題情景。

(3)學習古人的論證方法。

3、德育目標

(1)強調“人和”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做人的道理。

(2)讓學生認識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一、情景導入

二、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説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論證結構的把握。

四、教學方法: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示範朗讀帶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教學角度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估計時間

第一板塊(認讀)

一、情景導入

中國有句俗話: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國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學們能列舉處幾位呢?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讓大家瞭解一種能夠克敵制勝的方法。

二、資料助讀(多媒體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並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000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説以及哲學、_、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後世散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

三、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播放本課泛讀帶。多媒體展示一些字詞讀音。

郭(guō) 粟(sù) 親戚(qīng qi)

2、復讀課文,注意讀出語句的停頓。

3、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賽讀課文。(教師評點)

1、學生分組討論,作出回答。

2、學生聽講,思考,究竟是什麼方法?

3、找一名普通話比較標準的學生朗讀,其他人聽讀,瞭解記憶對孟子的簡單介紹。

4、學生聽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音和不會讀的斷句。

5、學生按要求齊讀課文。

6、學生賽讀。讀得好的,加以鼓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

2、背誦課文;

3、學習本文闡述道里的方法;

4、領會課文深刻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積累文言知識;領會課文深刻道理。

2、難點:學習古代名家闡述道里的方法。

教學設想:緊扣文本,以學生自求探索、合作探究為主,教師作適當點撥。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2、釋題。(嘗試讓學生釋題)

二、朗讀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

2、正音:郭(guō) 粟(sù ) 夫(fú ) 域(yù ) 畔(pàn )

3、集體朗讀。

三、自求探索:藉助註釋,嘗試翻譯全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在學習小組內討論解決,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質疑)

1、學生自學、討論、質疑。

2、檢查自學效果。着重要求學生掌握以下詞句:

⑴解釋加點詞

①得道(施行仁政) ②天時(有利於戰爭的天氣、時令)

③地利(有利於戰爭的地理條件) ④人和(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⑤郭(外城) ⑥委(放棄)

⑦是(這) ⑧池(護城河)

⑨域(限制) ⑩畔(通“叛”,背叛)

⑵翻譯句子

①環而攻之而不勝(包圍着攻打卻不能取勝)

②委而去之(棄城而逃)

③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④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缺少幫到了極點,連至親骨肉也背叛)

⑤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矣,戰就一定勝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3、第四段由談戰爭轉為談什麼?從而得出一個什麼結論?

4、孟子認為實現“人和”的途徑是什麼?這正是他哪一種主張的具體表現?

(程序:學生討論-檢查反饋-歸納總結)

五、質疑

六、小結(嘗試讓學生小結)

七、背誦(分小組背誦)

八、作業:以“‘人和’的現實意義”為話題,寫一篇學習本文後的心得體會。不少於500字,寫在作文簿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説課稿 篇四

蘇教版九年級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説課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蘇版國中語文第九冊誦讀欣賞的內容,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鑑於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計教案時注重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備課時以誦讀為主線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採取誦讀、點撥、討論、質疑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説教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論,記敍了戰爭中民心向背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是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從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診斷,闡明瞭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戰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明確了是否“人和”決定戰爭的勝敗;能否施行“仁政”,決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二、説教法:

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一)誦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並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

(二)設疑導讀、合作探究

從不同角度設疑,巧設疑,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髮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把握課文內涵。

三、説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而且本節課執教對象為九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一定的文言積累和自學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擬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老師適當設疑,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整體把握課文時,可採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比較等組織學生學習。

四、説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課文特點,本節教學擬採用以讀帶講的方式,通過大量朗讀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並從不同角度設疑,巧設疑,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髮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課文內涵突破重難點。

五、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調動舊知導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從已知事實出發,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進而引出本文的學習討論。

(二)文學常識學習:文學作品學習講求“知人論世”,故安排此環節,由學生藉助手頭資料自主學習相關文學常識,教師在做重點強調,以期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

(三)朗讀並譯文: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本節教學擬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幫助他們理解課文。

由於時代的差異,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須先通其文意。這歷來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故本環節為本節課重要環節之一。又由於執教對象為九年級學生,有一定文言積累和自學能力,加之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故本節課擬採用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小組討論,質疑、解疑。教師引導學生重點領會如下文言知識的。方法組織教學突破重點。

(四)賞析文本: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議論文,從論點的提出到論證的過程到得出結論,思路清晰,方法得當,是一篇典範的議論文。理清論證思路、學習論證方法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擬採用教師設疑導讀,學生自主探究,師生討論歸納的方法突破重難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提高議論説理的提高議論説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安排此環節是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觀點,領悟孟子的思想,增強對 “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並在積累中予以貫徹落實使課堂學習得以昇華。

總之,本節課將充分貫徹新課標“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以讀為主線,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能力。

六、説教後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

1. 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瞭解並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

2. 學習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後逐層論證的寫法

3.初步理解“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教材分析:

二、重點:目標1、2

三、難點:目標中對第四段論證的理解

四、課時:一節課

五、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從國共兩黨之間的戰爭,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羣眾得天下的結果(例:淮海戰役的勝利),從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結論,喚起學生的共識,然後導入 本課。

(二)、瞭解預習情況後,指名誦讀有關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指名誦讀全文,正音後齊誦數遍,聽課文錄音。

正音:“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粟”,sù:穀子,與“慄”,lì區別。“畔”,pàn 。

2.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獨立思考(同桌間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並逐句翻譯。

3.教師巡視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一些古今異義詞)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説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的“固”,原為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的“威”,原為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的“之”動詞,作“到”講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講課文(一讀一譯),師生共同訂正。

5.齊讀課文。

(四)、分析課文

1.學生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2)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3)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麼還要寫第4段?

2.抽樣提問後其他學生補充,教師評價總結

附參考答案:

1)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2)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説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説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説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説“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説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認為:戰爭勝負取決於戰爭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於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餘都是次要的。對於這種説法你有何想法?

(七)、佈置作業 :

1.A類:熟讀並背誦課文

2.B類:默寫課文

3. 翻譯課文

附板書: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進攻:天時不如地利

戰例 戰爭需要“人和”

防禦: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論據

失道寡助 域民

治國 固國 治國需要“人和”

威天下

結論:得道多助------------天下順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