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律長征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4.27K

七律長征 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律長征微課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了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正確理解下列詞語:只等閒、逶迤、騰細浪、磅礴、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

2、理解詩意,感受毛澤東及其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3、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難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長征的資料並自學生字詞;2、收集有關毛澤東所寫的詩詞。

[課前預習]:

1、課前佈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瞭解長征的相關知識,上課時講述你所瞭解的長征。

2、藉助工具書及註釋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解題。

1、師: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二萬五千里長徵,譜寫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蹟;二萬五千里長徵,造就了多少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萬五千里長徵,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麼,如此豐富深厚的歷史內涵,在長征即將結束的前夕,一代偉人毛澤東寫下了詩這首的七律《長征》。風雲歷史,濃縮成一首詩。今天我們就順着偉人的筆跡,去觸摸長征的風景。

(教師板書課題:25七律。長征)

2、解釋“七律”。(七言八句,頷聯、頸聯對仗工整)。

二、初讀,整體感知。

出示閲讀提示(請一位學生讀,明確要求):

1、自由朗讀詩歌,注意把詩讀通順,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讀的節奏和感情。

2、指名學生讀,正音並檢查生字: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3、剛才在讀詩歌的時候,哪兒些字詞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來。誰來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預設:等閒、逶迤、騰細浪、磅礴、走泥丸雲崖、三軍、盡開顏。隨着我們深入學習,我想對“暖”“寒”這兩個字的含義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4、再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寫了什麼?(紅軍長征,遇到了各種艱難險阻,最後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哪句話看出來: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理解着句詩。只等閒:平平凡凡的小事。

師:同學們説得不錯,詩歌描寫紅軍長征歷經的千難萬險,表現了紅軍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三、品“萬水千山”體會“遠征難”。(等閒小事有哪些?讀着讀者,你彷彿都看到了那些畫面了。) 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徵難圖”?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幾幅圖?為什麼?

萬水千山:泛指,形容山無數,水無數,困難多,艱險多。

A那麼紅軍戰士們渡過了哪些河呢?請你在詩中找出來。

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

誰來讀一讀寫水的詩句。

B、紅軍渡過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過哪些山呢?

找出:五嶺、烏蒙、岷山。

誰再來讀一讀寫山的詩句。

2、這一路長征,紅軍可謂是跋山涉水,長征從江西瑞金出發,一直到達陝北延安,這就是長征的整個路線圖。(出示長征路線圖)。

1、“騰細浪”、“走泥丸”

1)、説感受

預:綿延不絕的五嶺只不過是翻騰着的細小的波浪;氣勢磅礴的烏蒙山只不過是滾動着的小泥丸。

引導:説得真好,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2)、看圖。師板畫引導學生比較:逶迤——細浪,磅礴——泥丸。

引導:五嶺山脈縱橫四省、綿延千里,烏蒙山海拔2300多米,氣勢磅礴。拖着病殘之軀,忍飢挨餓翻越這樣的大山,他們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戰士們的草鞋走破了一雙又一雙,有的戰士累倒了,有的戰士病倒了,有的戰士永遠留在了山上。但這樣的困難紅軍怕不怕?(不怕)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師生合作讀)

(3)、學生練讀

引導:多麼強烈的對比呀,誰能讀出山的雄偉,細浪、泥丸的輕巧?為什麼毛主席和他所領導的紅軍會這樣看待?(革命樂觀主義)(生自己練讀之後,老師引領學生分組讀。)這樣的事情在紅軍的眼裏都是小事。只因為——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4)、男女合作讀,再齊讀。

2、“暖”與“寒”説感受→讀。

過渡:還能從詩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紅軍的勇敢?

(1) 請生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引導學生理解“暖”。引導:金沙江之戰,乾淨利落,快刀斬亂麻,高興呀!再讀——

(2) 預答:害怕 (這就是寒)讀

心驚肉跳 (這就是寒 )讀

毛骨聳然(這就是寒)讀

看了這場戰鬥,你有什麼感受?

預設: 慘烈、激烈(這就是寒)——你讀!

驚心動魄 (這就是寒 )——你讀

(3)生感情讀,讀出紅軍的“不怕”

引導: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惡戰,這一“暖”一“寒”是紅軍戰士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兩場戰鬥,兩種場面,心情一樣嗎?你能讀出這兩種不一樣的感受嗎?自己練一練。(分男女組朗讀)

指點:天險逾越了,但現在回想起那場面,還叫人膽戰心驚。“暖”,寫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寫出了強渡的驚心動魄,又進一步突出了“難”。這一暖一寒再現了紅軍戰士面對敵人的英勇無畏——讀;

這一寒一暖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紅軍把困難視為“等閒”的樂觀精神——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3、悟“更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質疑:更喜?讀讀前面的詩句,細細琢磨。(有過哪些喜?)

2)、他們翻越了五嶺和烏蒙,他們渡過了金沙江,奪下瀘定橋,這一切他們都曾樂觀的面對,雖然如今面對的大雪山終年積雪,綿延千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什麼?(他們依然樂觀;不放在眼裏)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長征即將勝利。誰不高興呢?所以,毛澤東看到的是“三軍過後——”(生接)“盡開顏”

3)師:是啊,紅軍是英勇的,紅軍是樂觀的,難怪毛澤東會那樣豪情萬丈地讚道——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四、總結全詩,拓展延伸。

1、讓我們用毛主席的一段話對長征做個總結。

2、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同學們得到什麼啟示?

師:同學們得到的啟示很大。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以後同學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妨想想紅軍長征,一定會得到一股新的力量,讓你勇敢地戰勝它。我想,這就是我們學習這一課的收穫。

3、拓展延伸

交流所蒐集到的毛澤東的其他長征詩詞,説説毛澤東詩詞的風格。

板書設計 :

(畫細浪)

遠征難

25七律長征 只等閒 (畫泥丸)

英勇樂觀

律·長征 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簡析】

這是一首七律詩。全詩以直白的詞彙、豪邁的語勢,概括出紅軍在長征中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以堅定的語氣表現出紅軍面對長征過程中的千難萬險,全無懼色,頂天立地、從容不迫的自豪感。短短四句詩成為了一幅濃縮紅軍長征壯闊歷程的總覽圖。

選編這首詩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戰勝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和勝利後無比喜悦的心情,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指出,在自主感悟中,鼓勵自由表達的探究性閲讀。本文是一首七律詩,距學生實際生活教遠,在內容的理解上結合註釋並不困難,而詩的背景,讚頌紅軍英勇無畏精神則是重點和難點。基於此,本課有機地與課外相結合,努力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文本形成共鳴,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同時也深刻地領悟出毛主席豪邁的詩風,更好地引導背誦,鼓勵學生閲讀相關書籍,增強讀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征”等詞語。

2、理解詩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

【教學重點】

感受紅軍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作為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高昂氣質。

【教學難點】

理解二、三句詩的意思並體會藴含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或紀錄片。

2、把相關的句子製作成課件。

3、歌曲《長征》。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情導入

同學們,二萬五千里長徵中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學生交流蒐集的資料,暢所欲言,教師調控,補充),紅軍終於在1935年10月到達陝北根據地,這時毛主席揮筆作詩《長征》,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25課。

(教師板書。)

從交流中獲取新知,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全詩,自學字詞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全文主要寫了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藉助註釋理解,也可以小組解決。

(學生讀文,邊讀邊理解個別詞語的意思,小組討論交流。)

2、展示學習情況:

指名讀文,學生互評,理解個別詞語(讀音注意“礴”,練習薄的“薄”加上石字旁,讀“bó”,”磅礴”的“礴”。)概括全詩主要內容。

在讀文中鞏固了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三、整體感悟,情感昇華

1、通過剛才大家的學習,知道了這首詩寫了紅軍長征途中的“難”以及紅軍戰士的“不怕難”,那麼請大家再讀課文,從哪些地方知道了難和不怕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默讀,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自讀情況,鼓勵學生畫出感受最深的詞語。

2、學生自學,邊讀邊思考。

3、彙報自學:

⑴ 從遠征和萬水千山看出長征路途的遙遠,從不怕和只等閒看出紅軍戰士蔑視困難:

① 理解二萬五千裏的長度,出示長征路線圖。

② 這麼遙遠的路途,紅軍戰士卻説不難,很平常,從中你體會出了什麼?

(學生體會紅軍戰士不怕困難,輕視困難的精神。)

③ 用你的朗讀來表現(指名有感情朗讀)。

⑵ 從“五嶺逶迤”和“烏蒙磅礴”感受到了長征路途之險之難:

① 出示綿延不絕的五嶺山脈和雄偉高大的烏蒙山的錄像。讓學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這些山嶺是何等的艱難。

② 討論:

紅軍是在什麼情況下越過五嶺和烏蒙山的?紅軍把逶迤的五嶺和磅礴的烏蒙山視為什麼?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③ 把你的理解用朗讀表達出來:

指導學生讀出五嶺的綿延不絕、烏蒙的氣勢磅礴,而“騰細浪”、“走泥丸”則要讀得平淡,表現出紅軍的“不怕難”)

⑶ 從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感受到紅軍在長征中經過了無數次戰鬥,犧牲了無數戰士,長征不僅苦,而且難。

播放相關影片,並讀出第五、六句詩。

⑷ 從最後兩句中感受到紅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翻過了終年積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紅軍現時心情的寫照,也是紅軍對革命征途的展望。

引導學生藉助直觀的圖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體驗情感。

4、同學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你們願意聽一聽用《長征》這首詩譜寫的歌曲嗎?(播放歌曲,歌曲配有一些長征畫面)聽了這首歌,看了這些畫面,請你閉目回味回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心裏有什麼感受要急切地表達?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讓學生通過特有的氛圍牽動記憶表象,點燃思維的火花,誘發聯想。

5、這首詩引起了我們不盡的遐想,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的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深深地震撼着我們,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讓我們放聲朗讀吧,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學生先自由練讀,指名讀全詩,配樂朗讀。)

四、背誦詩句

組織全體同學練習背誦,體會紅軍戰士的戰鬥豪情。

五、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1、抄寫生字。

2、繼續背誦。

3、讀讀收集到的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板書設計】

25、七律·長征

萬水千山

五嶺逶迤 烏蒙磅礴 盡開顏

金沙水拍 大渡橋橫

岷山千里雪

【練習設計】

1、抄寫詞語:

只等閒 騰細浪 走泥丸 雲崖暖 鐵索寒 萬水千山 盡開顏

2、填空:

⑴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中的“遠征”指____“只等閒”是指_______全詩的意思是_________。

⑵ 《長征》詩中寫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從這首詩中你感受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一讀: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峯,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教學建議】

1、整體感悟,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教學中感悟課文詩句的意思,不要孤立地講詞析句。在學生通讀之後,把握住全詩的主要內容,提問,從詩中哪裏讀出長征的“艱難”和紅軍戰士的“不怕難”,從而引導學生回到詩中,潛心思考,梳理脈絡,在兩者的對比中,幫助學生領悟意藴,體會情感。

2、資源的合理利用:

由於詩的背景和長征中感人的點比較多。合理利用課外及多媒體資源,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加深感悟。

3、朗讀注重指導:

在教學中要充分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受。指導句時,要注意採用多讀的方式,並且可以通過範讀適當指導一些朗讀技巧。

【資料鏈接】

1、七律:

詩體名,七言律詩的簡稱。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聲韻,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須一韻到底。句內和句間要講究平仄,中間四句按常規要對仗。

2、長征:

從1931年到1934年,在毛澤東同志正確路線指引下,紅軍取得了四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以後,由於王明的錯誤路線排斥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造成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1934年10月,紅軍不得不離開中央蘇區根據地,北上抗日。長征途中,1935年4月,黨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重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結束了王明路線的統治,從此,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從勝利走向勝利。黨中央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康(現已撤銷省的建制)、甘肅、陝西等十一個省(見線路圖)。在整個長征途中,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歷盡艱苦,擊潰了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連續行軍二萬五千裏,終於在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軍也到達陝北,與第一方面軍會合,長征勝利結束。

3、關於《長征》一詩的創作:

遵義會議之後,毛澤東詩興豪邁。長征途中的千山萬水和激烈壯闊的戰鬥,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令他的思緒自由弛騁。他多次為紅軍的英勇而慨歎,多次賦詩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軍排以上幹部大會上,毛澤東即席朗誦了這首詩。

《七律·長征》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三

【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理念提倡教學中培養學生閲讀書面文字、觀看音像資料、選擇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信息化社會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本教案依據課文自身的特點,在開發教學資源,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方面做出嘗試,在教材的許多疑難處、“留白”處,引導學生思考,補充大量相關的信息資料,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生成新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深化情感。

【教材分析】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同志在長征勝利後,滿懷激情地回憶紅軍隊伍在長征途中排除萬難的典型事例,表現了我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激發學生向紅軍戰士學習,培養不怕困難的奮鬥精神。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結合課文弄懂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閒、騰細浪、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重要詞語意思、理解詩句包含的內容。

2、情感目標:理解詩意,充分感覺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3、能力目標:通過多媒體課件,深情悟讀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1、關於長征的照片、電影片段製作教學多媒體及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長征的資料並自學生字詞。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簡介長征知識

1、播放錄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簡介律詩及相關長征知識,讓學生彙報交流收集的長征知識

【設計意圖】學生對長征知識較陌生,利用多媒體課件能拉近與歷史的距離。彙報交流蒐集的資料,意在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未成曲調先有情”,既讓學生產生了學習的熱情,又為接受長征精神的洗禮作鋪墊。

二、講讀結合,引導學生感知詩意

1、播放範讀錄音,掌握好韻律

2、彙報生字詞自學情況,評比自學標兵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自學字詞的能力,彙報的過程顯現學生動手能力、蒐集資料的能力、組織語言處理信息能力,彙報的過程也是自學方法交流的過程。

2、配樂讓學生仿讀,讀正確讀流利

3、默讀體會詩的結構特點

【設計意圖】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不教現成的知識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讓學生自己選讀,自主合作,循文探究,利用詩文中總分結構,引導學生自己探索,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抓住“萬水千山”總述句,讓學生分頭研讀,分組討論。體會如何“難”,但紅軍戰士又怎麼“等閒”

①選取哪些山?怎麼難,但紅軍眼裏怎樣?

②選取哪些水?怎麼難,但紅軍面前又如何?

【設計意圖】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的基礎是文本,讓學生充分地閲讀感悟,深入研讀思考,自由地討論交流,把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情感的體驗,語言的領悟釋放出來,實現師生心靈的對話,精神的交流。

三、反覆誦讀,體會英勇無畏

1、出示插圖,結合詩文進一步理解詩義。

2、抓住自己感受深的情節暢談體會。

3、引導學生讀書深情,誦出豪情。

4、最後一句作者的愉悦心情和你一樣嗎?

四、適當拓展,推薦愛國讀物

1、長征故事你已經讀過的有哪些?

2、推薦如《豐碑》《草地夜行》等讀物。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該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培養學生自覺閲讀的習慣。

五、聯繫實際,激勵攻堅克難

1、生活中也會通過這樣的“山”“水”,結合生活説一説。

2、怎樣才能培養自己的長征精神呢?如何學會排除萬難?

【設計意圖】由生活步入教材,再由教材邁向生活,教材只是個例子,讓學生樹立大語文學習觀,把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能力情感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長征精神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