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評課總結多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82W

教學評課總結多篇

【第1篇】國小教學能手送教下鄉暨兼職教研員評課團體賽活動總結

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深入貫徹落實“223”工程,促進新課程改革,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縣教育局文件精神要求,我們於10月20日至30日開展了“國小教學能手送教下鄉暨兼職教研員評課團體賽”活動,歷時兩週,現此項活動已圓滿結束。在此,將本次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組織嚴密,活動規範

我們組參加送教下鄉的教學能手共34名,參加評課的兼職教研員共46名,九天中參加聽、評課的國小各科教師達500多人。每天早上七點半報到,下午六點結束,嚴格按照“課前説課—課堂教學—當堂測試—反思答辯—評課研討”的程序進行。“説課”與“上課”環節,老師們都在凝神細聽,認真記錄,“答辯”和“評課”環節老師們則積極踴躍地與講課老師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異常熱烈,有時甚至研討交流到晚上七點。各聯合校長和小教主任自始至終都在活動現場。各位評委都能本着對事負責的態度,不怕辛苦,公正評判,也保證了這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次送教下鄉的均是近年來的省、市、縣教學能手,他們的説課理論聯繫實際,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師生合作探究氣氛和諧,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下的新型師生關係。兼職教研員均能結合課例,進行了精彩的點評。無論是施教者的課堂教學,還是教研員的點評,都滲透着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同時在教材的取捨、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學方法等方面給前來參加活動的老師帶來了許多有益的啟示。研討中,大部分老師大膽發言,積極參與討論,顯示了我縣教師積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熱情和真誠。

本次活動的開展,雖然經歷時間長、參與人員廣,活動程序多,工作任務重,但是,整個活動準備充分,內容充實,操作規範,過程公平、公開、公正,結果嚴肅合理,教師熱情高漲。這對於增強我縣廣大教師的學習和教研意識、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素質、推進我縣教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交流機會增多,教研氛圍濃厚

開展此項活動的最主要目的是給老師們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台。從本次活動的情況看,已實現了初衷。可以從這樣三個方面來説明:

(1)教學能手備課具有研究性。教學能手充分認識到要上好課,備好課是關鍵。在備課方面老師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有的教師邊對照新課改理論邊備課;有的教師通宵未眠,反覆修改教案,使教案更加完善;有的教師備課後還在家中面壁試講。上完課以後都能認真地對自己所教的課進行反思、總結,並積極地請評委及其他老師對自己的課進行評議,虛心地聽取同行的意見。

(2)兼職教研員的評課具有導向性。他們的評課都能緊緊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從課程改革的理念出發,有的從整體上予以分析解構,有的從細節處精雕細琢,有的站在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高度去論述,他們精闢獨到的見解不僅令講課者心服口服,更讓聽課老師們受益匪淺。如潤城聯校的兼職教研員李軍鋒老師在芹池評北留聯校李仙芳老師執教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美化我們的教室》時,不僅肯定了優點指出了不足,而且就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話題給予了合理科學的建議,令在場的每位老師聽得入迷,收穫多多。

(3)每到一個賽區,所在地學校的老師都能踴躍地去聽課,力爭多聽課,多吸收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同時又能真誠向上課的老師提出問題。他們的問題有的涉及教學理念,有的關乎教堂效益,有的關注學生表現,有的指向課堂結構……如河北聯校的楊晉偉老師針對蟒河聯校邢敏霞老師執教的語文課《青海高原一株柳》,就語文課第一課時如何上提出問題,並發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引發了老師們的共鳴。總之,在這次活動中,全體教師聽課和研究之風甚濃。

3.新課改理念增強,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本次活動是在實施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的,參賽選手認真學習新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新課改的精神貫穿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帶着課題去研究去實踐。加上老師們對本次活動十分重視,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在活動中,許多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提高,課堂教學面貌有了較大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第一課時教學任務得以明確。長久以來存在着課型模糊、課時不分的狀況,這次活動要求語文、數學、英語都按學校進度講第一課時,大部分老師都能依據學科課程標準恰當地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呈現出的課堂教學紮實有效。

(2)教學目標向多維轉變。過去的教學老師們側重於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和做人的教育。在本次課堂教學的評比中,在這一方面有所突破:老師們能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的統一起來。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如西河國小原菊芳老師執教的語文課《安塞腰鼓》、白桑國小趙雪英老師執教的數學課《比賽場次》、東關國小琚紅霞老師執教的英語課《looking at photos》、第二國小樂麗蒲老師執教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漫遊成語王國》、固隆西南國小王妮妮老師執教的品德與社會課《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等都能立足本學科特點,圍繞本學段要求制定科學、合理、明確、具體的三維目標。

(3)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較大的轉變。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學生為主體,教與學的關係掌握得較好,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和興趣的激發;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參與廣度、參與時空、參與狀態、參與形式及參與效果,努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呈現出較大的變化。老師們在教學中克服了簡單的問答式,積極地探索運用觀察、討論、實驗、感悟、表演等多種方法的運用,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4.隊伍得到鍛鍊,新秀脱穎而出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如實驗國小的蘇春建、第二國小的凌阿麗、第三國小的張晨光、王晉芳、水村國小的衞海平、町店國小的常晉芳等老師,他們組織的課堂比較活,與課程理念的要求比較近。一方面説明這些新老師的思想上沒有陳舊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説明青年教師肯學習,進步快。因此,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同時也看到了“老教師”面臨着新理念的挑戰。

二、主要問題及努力方向

1.部分教學能手不會説課,把説課等同於説教案或説教學流程;一些教師提交的教學設計不規範,有的甚至交的是教學實錄;一部分年青教師對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夠,對教學理念鑽研不深,只注重形式,花樣多內在少;部分教師的教學反思空洞,答辯“文不對題”答非所問。

2.一些兼職教研員的評課不能做到“以精闢的理論説服人,以精彩的案例感染人”,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沒有價值。

3.個別學校不能很好地組織老師們抓住機會積極參與觀摩研討活動。

總之,本次活動的開展,在廣大教師中掀起了學課標、用課標的熱潮,營造了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氛圍,優化了教育教學工作,對我縣的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2篇】語文教學比賽評課總結

4月26日到30日,我校舉行了教學公開課比賽。下面語文教研組就授課情況做一個小結:

參加比賽的每位老師教學態度端正,課前能認真鑽研教材,積極備課,準備課件,教具,課堂教學中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素養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教學效果良好。在比賽中出現了很多閃光點,值得推廣:

1、注重了文本細讀。所有授課教師都能通過文本的詳細閲讀,逐字逐句地對關鍵詞、中心句、各種表現手法等,進行細緻、精確的語義分析,從而實現對文本意義準確、透徹的解讀。比如徐老師抓住了文眼“惑”字,一字引出了全文的中心。楊老師抓住“望、饞得流口水、抓耳撓腮”等動詞等於抓住了皮皮和汪汪的神態和動作。

2、注重學法指導。尤其是廖老師在古詩教學中的 “平長仄短”誦讀法,看註釋理解古詩法,將古詩中的單音字轉換成現代的雙音詞的翻譯法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講練結合。這點肖老師做得特別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課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學生仿説家鄉的特產,引導學生用“先……然後……最後……”的句型説説葡萄乾的製作過程。課後作業要求設計一則廣告,推薦葡萄溝。

4、教學形式多樣。比如楊老師設計的讀一讀、擺一擺、演一演、想一想等環節,寓教於樂,非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使學生真正願學樂學。

5、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比如肖老師的課件圖片豐富、資料齊全。楊老師的準備的小島、椰子樹教具、徐老師的紙船學具都為學生理解文本起到了關鍵作用。

説到聽課後的感悟,還是想強調兩句老話:

第一句是請脱下公開課繁華的外衣,還語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師把公開課的教學目標定得過高過全,想通過一堂公開課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學理念,想多教一點文學常識、想多幾個拓展練習、想多教學生幾種學法,這種積極態度是值得肯定的,這種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勵的,但一堂課中承載了太多的內容卻很可能讓老師和學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導致兩種後果的產生:一是因為內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學任務,另一種是太多的內容擠掉了對語文教學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時間,看似面面俱到,實則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們期待“刪繁就簡教語文”,提倡“簡約、務實、自然、真誠”的語文課堂,迴歸語文教學的本色自然、簡樸實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堅決不留,可用可不用的儘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儘量不做”——憑藉簡單的教學目標、簡單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

第二句老話:閲讀教學,“讀”佔鰲頭。朗讀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説。朗讀看起來是最簡單的一種教學方法,可要想指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感悟卻需要高超的教學藝術。我想指導朗讀可以從“四有”入手。

一是讀有層次。

有些老師一開始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這是不切實際的。讀出感情應建立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應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是朗讀的三個層次,一定得循序漸進。

二是讀有指導,這個指導不應着眼於指導學生如何讀好停頓、重音,而是要引導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在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悟。

三是讀有示範。四是讀有評價。

總之我們要明確朗讀的目的,創設朗讀的情境,講究朗讀的方法,激發朗讀的情趣,突出朗讀的過程,讓朗讀成為打開文本內涵的一把金鑰匙。

公開課不僅是比賽,更是交流,希望我們每位授課的老師,每位聽課的老師都能以此次的公開課為鏡,學習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把授課的反思,聽課的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

【第3篇】聽評課是最基礎的教學研究個人總結

聽評課是最基礎的教學研究個人總結

參加一些聽課活動,有時我也注意觀察聽課老師們在做什麼,發現聽課的老師們除了聽課外,在覺得“不好聽”的時候,還有不少在聽課的教師在那裏玩手機,還有在那裏注視窗外美麗的風景……那麼,聽課到底聽什麼呢?

第一,應當聽授課者的教學流程。教學流程體現了授課教師的基本教學思想,從整個過程安排中,我們能考量教師的基本素質,一堂好課首先要有一個合適的程序,如果程序都不對,課肯定是失敗的,就談不上什麼效果和理念。

第二,捕捉課堂細節。俗話説:細節決定成敗,一堂課上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總會有些細節值得研究,這些細節可以暴露缺點,也可以體現優點,因此,聽課者可以選擇一些細節細心體悟,對於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很有幫助的,就是在一些高級別的課堂教學大賽中,我們聽一些專家評課,都能感受到他們對細節要求的苛刻,往往一個細節就能使這節課成功。讓人感受到授課人的良苦用心,同樣,一個細節讓人發現授課人的基本素質上的.一些大問題。

第三,聽理念體現。理念是一堂好課的前提,沒有先進的理念,課堂教學的設計肯定不會符合最新的要求。反過來,課堂的設計又能反映教師的理念。所以,我們在聽課過程中,很容易就能發現授課人的教學理念是否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對自己也是一種觸動,如果發現他的理念落後,以後在自己的教學中就改進;如果發現別人很先進,就在自己以後教學中模仿。

實際上,聽課有很多講究,關鍵是看聽課的老師能否投入進去。如果發現課“不好聽”,就可以在聽課記錄上寫點批評感想,因為你覺得不好,肯定會有所想法,這時寫出來是很有真情實感的。這也是最基礎的課堂教學研究。

【第4篇】九年級教學督導數學聽評課教學總結

為進一步加強畢業班教學管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校教導處組織畢業班教學督導活動,從10月27號開始,經過三天的時間聽完了六位數學老師的課,當天下午在會議室由教研組組織評課,整個活動安排的有條不紊。活動中各位教師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團結協作,為全校教師提供了展示、交流、學習的平台。另外同科教師都參與了聽課。講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進行評課,對每一堂課的優點和缺點進行了點評,無論講課人還是聽課人從中都有很大收穫,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基本功與技能: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精神飽滿有激情。

2、板書字體工整,書寫規範,設計合理、簡要,有邏輯性。(如李乃全、潘繼於老師)

3、專業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廣,駕馭教材能力強。

4、課堂教學組織有序,能靈活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應變與調控能力強。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能從知識、能力思維品質、思想教育等方面體現。知識目標有量化要求,並體現學科特點。

2、教學重點、難點確定準確,並能抓住關鍵,以簡取繁。

三、課改理念的落實情況:

大部分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以訓練學生能力為核心,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特別是趙永鎮老師。

四、教材的處理:

授課老師都能正確使用教材,有的創造性使用教材,使所授內容貼進生活,很有趣味,這方面潘繼於老師做得很好。

五、教學過程:

授課老師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師生互動啟發,引導有講、有練、有小結、有作業。

六、教學效果:

很多老師都做到了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每節課基本能達到預期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七、教法學法:

老師運用一問一答式,分組討論式,合作探究式,在授課中也時隱時現。總之每位老師授課各有特色,優點很多,只是我學知眼拙,沒有發現,表達不好,請大家諒解。

通過這一輪的聽課,每位老師在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也是有的,這方面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共大家參考:

1、教師基本功還需加強,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尤其數學更要注意語言的嚴密性。

2、老師授課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一點我們落實的都不好,可能這就是農村教學形成就該這樣,放手學生不動,不會不放手,不符合學前教學形式,老師左右為難。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課能讓學生動起來,能以學生為主體,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能接受,能力得到發展就行。

3、我們老師在授課的方法上要多動腦筋,如何使複習與新課銜接,如何過度才自然,水到匯成,如何隨機應變,如何組織學生活動,用什麼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得主動,獲得學習的成功的快樂。

4、我們應該在學生能力培養與習慣養成上下點功夫,多傳授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授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先培養學生能力,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一個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教師。

5、我們應該説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博學多識,能在三尺講台上縱橫馳聘。

6、要提高認識,自己壓加,報着高度負責的態度上好每一節課。

這次活動的開展,既鍛鍊了教師的隊伍,又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既反映出了教師較高的基本素養和業務水平,同時也暴露出了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課堂組織常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設計問題、如何更好地與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問題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並不斷改進。

【第5篇】語文教學比賽評課工作總結範文

x月26日到30日,我校舉行了教學公開課比賽。下面語文教研組就授課情況做一個小結:

參加比賽的每位老師教學態度端正,課前能認真鑽研教材,積極備課,準備課件,教具,課堂教學中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表現出了良好的教學素養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教學效果良好。在比賽中出現了很多閃光點,值得推廣:

1、注重了文本細讀。所有授課教師都能通過文本的詳細閲讀,逐字逐句地對關鍵詞、中心句、各種表現手法等,進行細緻、精確的語義分析,從而實現對文本意義準確、透徹的解讀。比如徐老師抓住了文眼“惑”字,一字引出了全文的中心。楊老師抓住“望、饞得流口水、抓耳撓腮”等動詞等於抓住了皮皮和汪汪的神態和動作。

2、注重學法指導。尤其是廖老師在古詩教學中的 “平長仄短”誦讀法,看註釋理解古詩法,將古詩中的單音字轉換成現代的雙音詞的翻譯法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3、注重講練結合。這點肖老師做得特別好,她巧妙地利用了課文的精彩句段,要求學生仿説家鄉的特產,引導學生用“先……然後……最後……”的句型説説葡萄乾的製作過程。課後作業要求設計一則廣告,推薦葡萄溝。

4、教學形式多樣。比如楊老師設計的讀一讀、擺一擺、演一演、想一想等環節,寓教於樂,非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使學生真正願學樂學。三是讀有示範。四是讀有評價。

總之我們要明確朗讀的目的,創設朗讀的情境,講究朗讀的方法,激發朗讀的情趣,突出朗讀的過程,讓朗讀成為打開文本內涵的一把金鑰匙。

公開課不僅是比賽,更是交流,希望我們每位授課的老師,每位聽課的老師都能以此次的公開課為鏡,學習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把授課的反思,聽課的感悟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

5、能運用多媒體教學。比如肖老師的課件圖片豐富、資料齊全。楊老師的準備的小島、椰子樹教具、徐老師的紙船學具都為學生理解文本起到了關鍵作用。

説到聽課後的感悟,還是想強調兩句老話:

第一句是請脱下公開課繁華的外衣,還語文本色自然。不少老師把公開課的教學目標定得過高過全,想通過一堂公開課多展示一些自己的教學理念,想多教一點文學常識、想多幾個拓展練習、想多教學生幾種學法,這種積極態度是值得肯定的,這種探索的精神是也值得鼓勵的,但一堂課中承載了太多的內容卻很可能讓老師和學生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很可能導致兩種後果的產生:一是因為內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學任務,另一種是太多的內容擠掉了對語文教學之根本——文本的理解感悟時間,看似面面俱到,實則主次不分明,中心不突出。因此,我們期待“刪繁就簡教語文”,提倡“簡約、務實、自然、真誠”的語文課堂,迴歸語文教學的本色自然、簡樸實在,即“可留可不留的堅決不留,可用可不用的儘量不用,可做可不做的儘量不做”——憑藉簡單的教學目標、簡單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

第二句老話:閲讀教學,“讀”佔鰲頭。朗讀的重要性自不需多説。朗讀看起來是最簡單的一種教學方法,可要想指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感悟卻需要高超的教學藝術。我想指導朗讀可以從“四有”入手。

一是讀有層次。

有些老師一開始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這是不切實際的。讀出感情應建立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應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是朗讀的三個層次,一定得循序漸進。

二是讀有指導,這個指導不應着眼於指導學生如何讀好停頓、重音,而是要引導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在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