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精品多篇)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精品多篇)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一

這次會議是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後,市委、市政府對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的一次調度會、促進會。會議開得很好。看了衡東、耒陽的現場,聽了各縣市區的情況彙報,青生同志對全市一季度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情況進行了講評,宏治同志、勛功同志分別就做好下段的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等下明華同志還將作重要講話,大家要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就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以及當前其他各項工作講一些意見。一、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努力擴大招商引資,為加快我市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機制不活,投入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缺乏生機與活力的根本原因。回顧衡陽發展歷程,我們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衡陽的落後是改革開放後最具有活力、發展最快的部門和領域的落後。1952年,我市經濟總量佔全省的19,1965年達到29。九十年代基本維持9左右,20xx年後略有回升,20xx年佔9.6。出現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改革開放後,最具增長活力的非公有制經濟成為我市發展的薄弱環節。到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只有1/3,而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已佔到80以上。近幾年,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但經濟總量仍然不大,高成長性的企業、大的項目仍然不多,20xx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也只有48.7。同時,分析我市經濟發展現狀,我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衡陽經濟發展的短板是資源的市場配置不足,資金短缺。資金是市場經濟的血液,項目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增加有效投入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投入產出來看,我市投入產出率為1︰1.73。這就是説,每形成1元增加值,需增加1.37元中間投入。按照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計算,需要增加中間投入61億元以上。從三大需求對地區生產總值的拉動作用來看,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我市經濟外向度低,出口對地區經濟增長的拉動不足0.5個百分點,拉動地區經濟增長主要靠擴大投資和增加消費。按照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計算,要求投資、消費分別增長19、11.5。按投資增長19測算,今年需要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因此,我們講發展民營經濟、擴大招商引資,必須把認識統一到解決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機制問題和投入問題上來,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努力擴大招商引資,不斷增加新的項目投資,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衡陽始終保持一種蓬勃向上的、充滿朝氣和活力的發展態勢。要充分認識到抓住了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就抓住了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點,就抓住了贏得未來競爭的主動權,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從而真正把擴大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統領全市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

(一)要把招商引資目標和民營經濟發展目標作為今年我市經濟發展的核心指標來抓。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明確了今年的招商引資目標和民營經濟發展目標。在招商引資上,要求全市努力實現招商引資總量和引入重大工業項目有大的突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每個縣市引入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以上,市直每個部門完成500萬元以上引資任務,全市內外資合同履約率爭取達到80。在發展民營經濟上,要求扶持發展一批民營骨幹企業、一批民營經濟園區、一批民營企業重點技改項目、一批專業鄉鎮、一批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實現民營經濟對經濟總量、社會就業、財政等方面的貢獻明顯增大。重點支持23家投資超1000萬元的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14以上,新增規模民營工業企業80家以上,其中億元企業新增6家以上。從一季度完成情況看,總體形勢較好,但是我們也很明顯感覺到,發展速度仍然不快,好的項目仍然不多。同時,引入的項目也好,新發展的民營企業項目也好,規模偏小、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產業集羣性和互補性不強。據鄉鎮企業局統計,全市一季度投資300萬元以上新擴改項目80箇中,投資上千萬元的項目只有8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只有1個。另據市外經局統計的縣市區領導引資項目,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的項目60箇中,加工製造業項目只有26個,且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協議引資1000萬元以上的只有38個,其中協議投資上億元的工業項目只有2個。外資和民資的投入,直接影響當年投資目標的完成和新的生產能力、新的就業崗位的形成,對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圓滿實現影響非常大。因此,各級各部門既要始終盯住這些目標,全力以赴保證完成,又要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質量,在擴大招商引資上實現更大的作為。目前,國際經濟正在加速重組,我們面臨極好的發展機遇。最近我們在江西的萍鄉市考察,啟發很大。萍鄉市蓮花縣是一個只有20多萬人口的小縣,沒有任何優勢,只有一條省級公路進出,近年來已經引進上億元的投資項目12個,其中工業項目8個。我們的基礎條件比蓮花縣要好得多,完全可以在招商引資上有更大的作為。

(二)要積極推進操作層面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以思想觀念的大解放推動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的大突破。“觀念就是財富,思路決定出路”。我市經濟發展上有差距,根本原因是思想觀念上有差距。思想解不解放,觀念落不落後,最終體現在操作層面上。當前,在操作層面上,主要是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領導認識不到位。有些地方領導層面在發展民營經濟特別是招商引資上,認識很膚淺,思想易動搖,精力不集中,工作圖虛名,沒有把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擺到應有的位置,沒有實實在在做具體的招商引資工作。這次到東莞招商,有的沒有新的項目,為了撐門面,把一些已經做成了的項目重新拿去籤。二是部門利益難捨棄。一些部門在制定具體工作措施中、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往往會不自覺地受到部門利益的驅動,發出不同的聲音,不是以發展大局、人民利益為重,而是以本單位甚至個人的利益為重,處處設卡,事事刁難,干擾甚至不惜破壞經濟發展環境。三是優惠政策難落實。一些單位和個人,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鼓勵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當作單位甚至個人給予企業的關照,不給好處不辦事,好處少了難辦事。使一些黨委、政府明文規定的政策措施也無法得到完全落實。因此,我們講解放思想,絕不能泛泛空談,而是要做到在遇到改革、開放和發展的具體問題、操作層面上的問題時,能夠以對黨和人民利益高度負責、對全市發展大局認真負責的態度,擺脱對個人榮辱進退的顧慮,擺脱對本部門、本單位小團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束縛,敢於探索,勇於承擔責任,大膽創新。主要領導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和擴大招商引資上,重大項目信息要親自掌握,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親自協調處理。要敢於突破,倡導創新,切實做到“先幹不爭論、先試不議論、實績作結論”,以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實績論英雄。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觀念,圍繞如何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和擴大招商引資,圍繞本地、本部門在推進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中應盡到什麼樣的責任等進行認真的思考、研究,進行過細的、有實效的操作,在服務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上密切配合,真正做到凡職責內該辦的事,要保證暢通;凡辦事不順時,要及時溝通;凡遇到問題或矛盾時,要認真疏通;凡有利於發展的事,只要是紅頭文件沒有明令禁止的,要妥善變通。

(三)要突出發展工業,重點圍繞建成八大區域性加工製造中心來引導發展民營經濟和擴大招商引資。要通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擴大招商引資,加快衡陽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要引導民營經濟和外來資本,圍繞我市八大優勢產業集中投入,重點投入。一是要重點引進“高、大、強”的企業,壯大我市優勢產業的龍頭。要突出抓好輸變電設備、鋼鐵管材、汽車裝配、鹽化工等8大支柱產業的產業招商,在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內200家重點企業上下功夫,舉全市之力,調動各地區、各部門的積極性,整合各種有效招商資源和載體,通過全市聯動,瞄準世界500強和國內200家重點企業中有意向中部地區擴張的重點企業,力爭年內與世界500強和國內200家重點企業建立聯繫,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達到1—2個、國內200家重點企業投資項目達到2—3個。二是圍繞形成八大優勢產業,抓好專業化配套招商。在大力引進龍頭企業、支柱企業的同時,要針對我市形成八大優勢產業鏈目前存在的斷鏈和缺環,積極鼓勵和引導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大膽進入,完善產業配套能力,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培育產業鏈。目前,我市已經出現了一批好的和較好的企業,但仍然是孤立的、分散的單兵前進模式,產業關聯度不高。如何使這些好的、可以形成龍頭的企業帶動衡陽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今後我們要着力、着手解決的問題。要針對我市產業的斷鏈和缺環來制定產業發展目錄,推出招商引資項目,通過制訂更加優惠的政策,促進產業鏈中的缺環和薄弱環節填平補齊。三是要進一步加快園區開發建設,降低企業入園的綜合成本,提高園區產業承載能力。要按照建設8個區域性加工製造中心的要求,堅持工業項目園區化原則,全力推動市區“一區兩園”的建設。要進一步加快中心城區建設步伐,加快“敞口、拓城、秀內”步伐,提高城市產業承載能力。在全力做大做強市區工業園區的同時,積極提升縣級工業園區,形成特色園區。在園區開發建設上,要立足於開發一塊成功一塊,實現良性滾動發展,最大限度地降低開發成本,構築工業園區的競爭優勢。園區開發建設要面向海內外,面向民營企業,積極尋找有實力有能力的發展商來共同建設,既解決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又利用他們的招商引資網絡來為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全市上下都要同心協力,採取多種方式,千方百計地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需求不平衡問題。四是要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努力推進務實招商。要積極參加或主辦好招商洽談會,對來訪考察的外商熱情接待,詳盡介紹當地投資環境、優惠政策和項目情況。要派出精幹人員到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上門做工作。一旦發現好的項目線索,由黨政領導帶隊,小分隊登門拜訪,項目一天不落户,工作一天不放鬆。對一些重大項目和戰略合作伙伴,要由專人負責,貼身跟進,咬住幾年不放。同時,要重視做好對現有外資企業的後續服務工作,讓外來投資者感到方便、滿意、有錢賺,以商引商,促其增資擴股或幫我們介紹朋友,引進新的外資項目。

(四)要把擴大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同加快國有企業改制有機結合起來。最近,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改革工作會議,對加快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具體的要求。擴大招商引資和引入民間投資,是加快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我市近年來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探索的成功經驗。今年,我市要完成120家工業企業改革任務,關鍵靠引進外來資本和民間資本來推動。因此,要把擴大招商引資和引入民間投資與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很好地統一起來。在深化改革中,要把招商引資、引進戰略合作伙伴作為重大舉措來抓,要突出引進參與企業改制的戰略投資者,優先考慮從市外引進戰略合作伙伴,特別是國內外知名的大公司大財團,使企業獲得新的資金、技術和產品、項目,提升企業拓展市場的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壯大。要通過轉讓部分存量資本引進和擴大增量資本,從整體上增強我市經濟實力。市屬國有企業尤其是大企業集團,要抓住當前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有利機遇,尋找對象,主動出擊,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爭取通過轉讓產權、股權與規模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著名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提升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要大力吸引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企改制重組,積極探索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借國有中小企業改制,促進民營經濟和其他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要敢於“放”、大膽“放”,把優勢企業或優質資產向民營企業放開,吸引民間資本參股、控股、買斷國有企業。要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依託國有企業的優質存量資產、優質產品和已形成的市場優勢等做大做強。

(五)要不斷優化環境,減少企業同政府打交道的時間和制度性成本。要按照建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信譽最好、回報最快的好環境目標,進一步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一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和民營企業投資項目實行領導包乾制,建立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綠色服務通道,實行項目審批代辦制;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降低審批層次,減少審批環節,以多家並聯審批取代串連審批。二是要加強隊伍建設。要把事業心強、有開拓精神、精通業務的幹部選配到招商引資工作的第一線,建設好招商引資工作領導者隊伍和招商引資人員隊伍。要繼續採取選派幹部到沿海發達地區掛職鍛鍊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現有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要加大督查力度。市監察局行政效能監察室每月開展一次重大項目調度、檢查,及時發出通報。每季度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加,組織對各縣區、開發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去年引進項目和今年新引進項目分別進行檢查、考核、通報。四是要加大查處力度。要嚴肅查處損害投資環境的單位和個人。對涉及到市直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特別是在服務投資項目上設卡子、出難題、塞私貨的行為,發現一處,嚴肅查辦一處。情節嚴重的,對部門有關責任領導要就地免職,對有關責任人員要清除出公務員隊伍。

二、強化目標意識,突出工作重點,紮紮實實做好二季度經濟工作

今年以來,我市保持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快速發展態勢,增長速度加快,經濟效益提高,投資消費趨旺,經濟運行取得了良好開局。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7.98億元,同比增長9.8,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1.6億元,同比增長24.51。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77億元,增長3.0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853.2元,同比增加114.8元,增長11.3,為歷史上最高增幅。全市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55.31億元,同比增長39.8,完成增加值16.2億元,同比增長達29.9,為我市10多年來同期增幅之首。規模工業產銷率達100.1,居全省前茅。全市規模工業預計實現利潤2億元,同比增長30。一季度實現財政總收入56750萬元,為年度預算的26.45,增長13.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3168萬元,增長7.15。財政總收入完成年度預算的26.45,高出18的均衡入庫要求8.45個百分點。城市建設進展順利。湘江風光帶、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了主要的前期工作,船山路改造基本完工。“兩路一區95巷”工程開局良好,小城鎮建設來勢較好。

儘管今年一季度我市開局形勢好於往年,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發展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完成指標上有欠帳,重點工作上有欠帳。部分經濟指標沒有達到年初預期目標。一季度,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8,比全年預期目標低0.2個百分點。一些重點工作沒有按照既定目標達到進度要求。有的城區城市建設任務還停留在規劃設計階段,有的縣市今年還沒有新的工業項目開工。特別是置身全國、全省的發展大勢來比較分析,我們的差距在拉大。從全國來看,今年一季度全國經濟增長達到9.7,創下近六年來的最高增幅。對照全國的發展形勢,近幾年,我市的GDP增幅一般高出全國增幅1—1.5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我市的GDP增幅只有9.8,比全國的發展水平僅高出0.1個百分點。從全省來看,近兩年我市主要經濟指標一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今年一季度我市幾項主要指標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全省的經濟增長達到11.2,比我市增幅高1.4個百分點。全省的財政增長達到38.5,比我市增幅高24.5個百分點。伯華省長在全省國有企業改革和農村改革會上通報了各市州的財政收入增長情況,全省14個市州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1.4,只有衡陽低於8,最高的市州超過50。全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到39.1,比我市增幅高14.6個百分點。這説明我市在新一輪加快發展的機遇期中已經相對落後。因此,我們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目標意識、責任意識,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有效化解不利因素,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要特別防止在新一輪發展中落伍。

(一)要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盯住全年發展目標不動搖。執政黨的第一要務是發展,科學發展的核心是更快更好地發展,全國各地都在競相發展。從我們對一季度分析的情況來看,形勢不容樂觀,壓力還在增大。因此,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努力在新一輪發展機遇期中實現跨越式發展。衡陽的發展是由各個區域板塊和產業板塊組成的,各縣市區、各部門在加快發展中都要自加壓力,為推動全市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多作貢獻。耒陽和各城區要率先發展,高效發展。其它各縣市區都要加速發展。工業要為拉動一、三產業更快增長作貢獻,要為全市經濟加速發展挑重擔,優勢產業、優勢企業要超常規發展。要強化各級各部門的領導責任,轉變幹部作風,要始終圍繞加快發展,真抓實幹,務實、落實、幹出實效。既要統籌兼顧,又要突出重點;既要集中一段時間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更要把發展民營經濟、把擴大招商引資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毫不放鬆,實實在在抓出一批新的項目、大的項目;既要盯住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不動搖,保證實現年度工作目標,更要看到今年全國、全省迅猛的發展態勢,增強趕超意識,努力在超計劃、超目標上多下功夫,下硬功夫。

(二)要促進工業經濟更快發展,為確保全市經濟高速增長作出更大的貢獻。一是要加速推進國有工業企業改制。今年是我市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堅年,改制的任務非常艱鉅,各級各部門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在國有企業改制中,要突出重點。我市國有企業改制的重點是工業企業,是工業企業中大中型骨幹企業,特別是要圍繞形成八大產業集羣重點展開。在突出抓好國有工業企業改制的同時,穩步推進商貿等企業的改制。要明確方向。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就是實現更為徹底的民營化。要簡化程序。主要是“一個成立,三個授權、一個鎖定”,即: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形成明確的法人管理機制。授權各工業集團公司對所屬工業企業的改制負總責;授權國有資產管理局對20xx萬元以下的企業改制直接審批;授權縣區屬企業的改制由縣區自定。鎖定各部門對企業改制的辦理時間表。在國有企業改制中,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特別是加大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力度。二是要始終盯住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招商引資、掛大靠強的巨大作用在我市經濟發展中已經彰顯出來。要繼續緊緊盯住世界500強企業和全國200強企業、上市公司,主動上門,實現掛大靠強。要抓好在談項目的跟蹤落實。對已簽約的項目,要信守合同,竭誠服務,以誠引資,以誠留人,確保合資合作項目加快建設,儘早建成開工投產;對在談項目,合作企業應該建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緊緊盯住不放,積極上門做工作,確保項目談成功。三是要加大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力度。要繼續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來籌措技改資金,加快企業技改步伐。要加大對35個投資上1000萬元的工業項目的支持力度,確定專人、專班負責,為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的全程優質服務。

(三)要緊緊抓住重大政策機遇,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隨着黨中央對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支持力度的加大,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重大機遇。要毫不動搖地繼續落實好糧補資金。第二批直補資金按每畝3元和中晚稻良種補貼將在7月份下撥到各縣市區,各地一定要及時把補貼資金髮放到農民手裏,不允許截流、不允許抵扣農業税、不允許挪用、不允許冒名頂替、不允許集體統領。我市在落實第一批糧補資金中已經處理了5名鄉鎮負責人,希望在落實第二批糧補資金中不再發生類似現象。要抓緊落實好農業税率降低3個百分點的政策,按20xx年農業人口和計税面積,抓緊測算每個農户的農業税及附加税的減免數額,在4月底前張榜公佈。要通過政策措施的落實,確保全年完成糧食麪積730萬畝,糧食總產29億公斤,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既要堅定不移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增加糧食產量,又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要從當地實際出發,制定和完善本地優勢產業帶建設的規劃和措施,實行區域化佈局,確定有資源特色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進一步得到發展。要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鄉鎮企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要大力發展莊園經濟,加快衡陽現代農業示範園等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要在去年重點扶持的18家龍頭企業中,選擇發展較快、帶動能力強的10餘家企業繼續給予重點扶持,同時,新增6—8家企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較好、產權明晰的企業重點扶植,各縣市區也要扶持3—5個龍頭企業,並給予相應投入。要及早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準備,完善防汛預案,備足防汛器材和物資,確保各類蓄水工程既按設計要求蓄足水,又安全度汛。

(四)要千方百計增加投資,加快重點工程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步伐。一季度,我市44項重點工程項目只完成投資5.5億元,僅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0。各項目責任單位要加快工作節奏,已經開工的項目要加快建設速度,未開工項目要抓緊運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確保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要加快城市基礎項目建設。前段,由於開行貸款項目的調整,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些重大項目未能按時開工。目前,項目已經確定,資金基本落實,各業主單位要抓住有利時機,做好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已經確定好的重大項目儘快開工建設。要加快城區公共設施建設步伐。四個城區要加快建設一個示範小區、改造一條樣板路、續建一條不少於1000米的城市道路的“兩路一區”工程進度。要全面啟動95條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消防通道整改拆除工作的掃尾,組織好對消防通道拆除情況進行驗收,驗收結果要公開見報。目前,城區的城市建設動作仍然不快,特別是規劃完成的背街小巷的改造進度緩慢,計劃在4月前開工建設15條背街小巷,只佔總量的14.7,目前完成的只有1條。因此,各城區要集中力量,強化責任,儘快啟動,按期完成。

(五)要全力以赴,努力實現財政收入“雙過半”目標。今年一季度,我市地方財政收入只增長7.15,比全省平均增幅37.11相差近30個百分點,與市州平均增幅31.36比,相差24.21個百分點,排全省最後一位。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非税收入下降過快。一季度全市非税收入比上年減少1319萬元,下降11.1,降幅較大的為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19.7和37.8。非税收入導致財政部門的收入減少。一季度財政部門的完成收入比上年下降7.5。二是縣市之間差距很大。從各縣市區的情況來看,耒陽、衡陽、石鼓、蒸湘、開發區的情況較好,耒陽、石鼓、開發區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在50以上,衡陽縣、蒸湘區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在30以上。但是,有些縣市區財政收入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雁峯區地方預算收入下降34.3,衡東縣下降23.5,衡南縣下降19.8,衡山縣下降0.32,祁東縣下降2.6,常寧市雖有增長,但增幅只有6.6。部分縣市區增幅下滑是導致全市財政增長緩慢的重要原因。三是徵管環節仍有漏洞。部分地方對建安行業營業税、車輛税收等徵管乏力,對散户、小户缺乏系統的管理手段。在分析一季度我市財政收入增長形勢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市財政增收的潛力仍然較大。一方面,我市一批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發展明顯加快,財税貢獻明顯增大。另一方面,從我市的財政收入結構分析,潛力較大。我市與相鄰的郴州市比較,有些項目大有潛力可挖。如我市國有資產經營收益只有390萬元,比郴州市少10412萬元;車船和牌照税205萬元,比郴州少242萬元;土地增值税85萬元,比郴州少172萬元;增值税14529萬元,比郴州少3835萬元。我市上述項目,與郴州都有可比性,差距這麼大,説明有些收入徵管沒有到位。因此,必須加大徵管力度,完善徵管方式,挖掘增收潛力。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税源徵管,加大對第三產業、個體經營經濟和高收入羣體税收,房屋裝修、租賃税收等薄弱環節的徵管力度,針對部分地方建安行業營業額、車輛税收、城鎮土地使用税等方面徵管乏力現象,集中精力開展對重點行業、薄弱環節的全面清理,打擊偷税漏税。要逐步在娛樂、服務、商貿等行業啟動計税裝置,堅持以票管税。要嚴格規範非税收入減免,確保非税收入應收盡收。要嚴格按照中央文件規定,堅決壓縮會議費支出。大力壓縮一般性專項支出。公共性專項資金要集中財力辦大事,並一次性安排到單位和項目。衡陽的財政今年是一個積極的預算盤子,稍有鬆懈,就可能是一個赤字年。各級和財税部門必須上緊弦,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財政目標。

(六)要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努力增加社會就業。要繼續實行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並舉的發展戰略,積極開發就業崗位,擴大社會就業。要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重點是發展社會服務業、旅遊業和社區服務業,特別是城鎮要結合社區建設,通過設立社區服務中心,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創建充分就業社區。要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落實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政策,充分運用税收減免和社會保險補貼等項政策,根據需求發展各類服務性企業,更多地吸納下崗失業人員。落實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合夥經營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同時推行豐富的就業形式,大力推行非全日制、季節工、短期工等彈性就業形式。落實對有特殊困難人員實行再就業援助的政策,突出重點,盡力做好“4050”人員的就業。要加大勞動者技能培訓,加強就業指導,通過定期發佈用工信息,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擴大勞務輸出,減輕就業壓力。4月上旬,廣東省韶關市與我市勞動部門在我市嶽屏廣場招聘職工,推出就業崗位2萬個,最後只簽訂了7500個用工合同。這充分説明,我市的就業觀念和勞動者素質以及勞動力結構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因此,必須加強對勞動者的就業培訓,特別是加強對再就業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

(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要切實關心羣眾生產、生活。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社區,瞭解當前羣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要加大特困救助工作力度,落實農村“五保户”救濟政策,開展農村特困户醫療救助試點工作。要認真做好教育收費“一費制”的準備工作,規範教育收費,鞏固“普九”成果,着力解決農村貧困家庭學生輟學問題。要總結抗擊非典和防治禽流感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強化公共衞生管理職能,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網絡、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等長效衞生防禦機制,促進公共衞生服務水平和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的提高。當前,要重點抓好19個突發公共衞生醫療救治體系項目建設。要圍繞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認真組織實施各項環境治理和保護項目,促進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

(八)要時刻保持警覺,高度重視安全和穩定工作。“安全重於泰山”、“穩定壓倒一切”。對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各級各部門不能有絲毫鬆懈,不能有絲毫怠慢,不能有絲毫馬虎,必須時時刻刻繃緊這根弦,時時刻刻警鐘長鳴。要堅持常抓不懈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切切實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要突出重點,自查自糾,絕對不允許只顧經濟利益,不顧人的生命安全的事件發生。要突出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逐個檢查,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要確保“五一”黃金週安全。要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以發展為主題,從發展的視角看穩定,用改革的辦法抓穩定,促進改革、發展、穩定良性互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努力辦好關係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幾件實情。繼續堅持“嚴打”方針,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特別是對街上的搶劫、搶奪行為,市民反映強烈,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門要加強巡邏,重點打擊,以確保市民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同志們,新一輪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的熱潮正在蓬勃興起,形勢逼人,時不我待。我們要以這次會議作為新的起點,努力實現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大突破,促進全市經濟更快發展。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二

同志們:

這次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是省政府同意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全國工信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交流經驗,表彰先進,分析形勢,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確保“”開好局、起好步。省委省政府對經信發展高度重視,姜異康書記、姜大明省長多次聽取經信工作彙報,作出重要指示;明天上午,王軍民副省長還要做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努力開創全省經濟和信息化科學發展新局面。

下面,我根據省經信委黨組研究的意見,講三個問題。

一、20xx年及“”工作回顧

20xx年是全省經信工作經受嚴峻考驗,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經信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工業經濟和信息化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順利完成了“”規劃的目標任務,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業生產和效益平穩較快增長。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3%。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3.5%,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長25.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959.5億元、利税8622.4億元、利潤5389.4億元,分別增長26.6%、33.1%和37.5%。工業品產銷率累計達98.5%。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6940家,比年初增加3383家。20xx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增長15%以上,利税、利潤分別增長31%和36%。

——企業技術進步步伐加快。技改投資力度加大,1-11月,全省完成工業技改投資7079億元,同比增長18.1%,分別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70.4%和33.4%。投資結構優化,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36.2%和29.2%。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7600億元、增長18%的目標能夠實現。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成效明顯,全年共組織實施省技術創新項目2539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769項、佔30.3%,項目總投產率達85%。

——信息化建設有較大進展。1-11月,全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84.9億元,同比增長22.8%;軟件業務收入完成802.6億元,增長41.9%。信息化建設在政府、社會、工業等各領域不斷深化,信息化對企業效益增長貢獻率超過25%,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得到加強。

——節能降耗取得紮實成效。前三季度,全省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62%,20xx年底我省能夠如期完成“”降低22%的任務目標。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2%。省千户重點耗能企業49項產品單耗指標中,有42項下降,實現節能量405.8萬噸標準煤。

——煤電油運保障有力。推進電煤資源、運輸方式和儲備能力的全面拓展,1-11月,全省統調主力電廠完成電煤總調運量1.03億噸,同比增長37%。發電、用電量較快增長,預計全年用電量3313億千瓦時、增長12.6%,其中工業用電量2560億千瓦時、增長11.2%;接受省外來電208億千瓦時,增長2倍。成品油供應比較充足,銷售汽油678萬噸、柴油1089萬噸,分別增長13%和4.8%。

回顧20xx年,全省經信系統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縱抓產業層次提升,橫抓區域高地培育,產業升級步伐顯著加快。推進工業調整振興。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若干重要問題的意見》,落實好省調整振興規劃意見,發揮省調整振興聯席會議作用,省市縣和廣大企業協同實施,結構調整紮實推進。狠抓技術改造。1-11月,全省竣工技改項目9081項、同比增長9.5%;集中力量實施了千個重點項目,已有228個竣工投產;發佈的20xx年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有效引導了技改資金投向。利用好國家和省專項資金,支持了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打造區域產業高地。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重點區域戰略部署,引導高新技術、海洋裝備、臨港工業等聚集發展。集中力量扶持了威海等4市的7個重點產業集羣,帶動地方特色產業做大做強。首批培育認定了35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其中4個成功入選國家級示範基地。發展現代物流業。實施40個重大示範項目,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扶持龍頭物流企業,22家企業進入全國物流百強。推動物流標準化,制定了47項物流業地方標準,在33家單位開展了省級物流標準試點。20xx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可完成9.7萬億元,增長12%。

(二)打造高水平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有了新突破。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全省集中實施了31個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共投資6.7億元;新認定12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建光伏太陽能等16個行業技術中心。成功舉辦以加快工業設計發展為主題的全省產學研展洽會,達成合作協議310項,成交金額96.3億元;與省科學院聯合成立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開展戰略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浙江大學山東技術轉移中心,加強專題性交流合作。20xx年有192個產品成為國內和省內首台套技術裝備,17個項目列入國家高檔數控機牀與基礎製造裝備重大專項,10個項目列入國家“核高基”和電子發展基金重大專項。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規劃引導,認真貫徹省政府加快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醫藥發展的若干政策,落實好省20個新興產業發展意見,培植新的增長點。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建立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項目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許多市也相應建立政策機制,促進了一批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加強新興產業產品推廣應用,推動以用興業。推動工業設計創新實現新突破。新培育認定工業設計優秀產品118個,建立工業設計中心19家、工業設計示範單位6家。抓好質量和標準化工作。落實好省《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的實施意見》,企業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提升重點企業質量控制能力,18家企業通過國家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初審。

(三)促大培小,創新企業管理,企業發展素質明顯提升。大力推進管理創新。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企業管理大會精神和《關於在全省企業中大力推廣應用六西格瑪管理的意見》,召開三次大規模企業推廣會,宣傳推廣六西格碼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受到廣大企業歡迎。實施管理創新活動,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培養60多個先進管理典型,促進了面上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加快大企業發展。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意見》,搞好大企業“五個帶頭”,加快發展步伐。1-11月,350户工業企業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利税和利潤,分別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32.7%、38.1%和29.1%。支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工、農、中、建、農信社五大金融機構綜合授信500億元,支持了2110個重點項目;啟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通,省再擔保集團和省建設銀行貸款60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建設山東中小企業全程電子商務平台,完善服務體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省和17市均設立了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指導意見,突出落實好停緩減的204項涉企收費項目,開展專項治理,優化了企業發展環境。

(四)提升企業營銷能力,國際國內市場一起抓,市場開拓成效顯著。深入開展“市場開拓年”活動。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深入開拓市場擴大工業品銷售的意見》,建立健全企業現代營銷體系,召開全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電視會議,對市場營銷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獎勵。實行政府引導、協會搭台、企業唱戲。開展“七個一”工程,舉辦各類會展活動108個,參展參會企業達5萬餘户,簽訂產銷、購銷合同500億元。大力推動企業“走出去”。深入開展對非合作,拓展歐盟、港台交流合作渠道,舉辦10多項對外合作經貿活動,簽署貿易投資合同、協議20項,合同金額達5.5億美元。結合對口支援開拓市場。抓好產業援疆,編制了對口4縣工業園區專項規劃,先後5次組織185户企業赴喀什地區深入考察,組織山東黃金等10多家企業進行產業對接,產業合作初見成效。勝利完成北川工業園區建設,入駐企業34户,完成投資21.7億元,其中山東企業25户、投資19.1億元。高度重視援藏工作,一位委領導擔任山東援藏幹部總領隊,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對口支援。

(五)狠抓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強組織領導與監督考核。針對嚴峻節能形勢,省和17市政府均成立了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工作指揮部,有效加強組織領導。實行節能預警調控,全省實施預警調控企業1087家,減少能耗1685萬噸標準煤。加強各市、部門和重點企業節能責任落實,組織了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和督查。認真貫徹《山東省節能條例》,開展了千户企業節能專項監察和千家公共機構節電專項檢查。紮實推進結構節能。搞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防止盲目建設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加快發展節約型產業,頒佈實施山東省太陽能行業聯盟標準,實施了一批太陽能集熱應用項目;加快培育12個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加快節能技術改造。組織實施國家節能項目87個、省節能項目200個,年可實現節能量380萬噸標準煤。落實國家節能燈推廣財政補貼政策,創建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示範村1000個,推廣節能燈728萬支。推動節能產品認證,全省獲“節字標”證書1229張,比上年增加619張。搞好重點企業和行業節能。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44家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開展能源管理師制度試點,573人取得了能源管理師資格。組織開展能源審計,全面加強企業能耗監測分析。以水泥行業為重點,推動高耗能行業開展能效對標活動。協調推進建築、交通和公共機構節能。強化建築節能,全省完成既有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908萬平方米,完工太陽能建築一體化面積1545萬平方米。推進交通節能,組織112家企業開展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對省直116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進行了檢查考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總結推廣試點市、園區和重點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培育了100個示範單位,實施了100個重點項目,圓滿完成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任務。實施以資源產出率為考核指標的循環經濟統計試點,紮實抓好汽車零部件、辦公信息設備和礦山機械再製造。積極推動清潔生產,出台了《山東省清潔生產促進條例》,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自願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單位達468家。開展城市礦產、建築廢棄物、尾礦、餐廚廢棄物等資源綜合利用,新組織認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135家,全省主要工業固體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5.1%。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全省共有14個行業的316户企業淘汰了落後產能,其中淘汰立窯水泥熟料產能2065.7萬噸、鍊鐵330萬噸、鍊鋼76.3萬噸、焦炭247.7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六)壯大信息產業,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經濟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積極開展信息化助企活動,建成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綜合服務平台以及輕工、紡織等9個行業子平台,5家企業入選國家首批“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示範試點,點(企業)、線(行業)、面(地域)三級“兩化”融合推進模式基本形成。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產業。積極培育海爾、海信、浪潮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4家企業進入20xx年全國電子百強,9家企業進入軟件百強;加快推進濟南中國軟件名城建設,建成應用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平台、RFID服務平台、軟件和信息服務雲計算平台等公共載體。穩步推進政府和社會信息化。紮實開展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活動,加強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協調推進三網融合工作,青島進入國家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在德州等4市開展了第二批“無線城市”試點,正式啟動社區信息普遍服務工程。出台了《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制定礦山安全傳感網標準,啟動實施一批物聯網產業發展重大示範項目。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和無線電管理。成立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建成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支援平台,規範電子認證服務市場,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試點穩步推進。進一步提升無線電頻率台站管理水平,全面建成無線電技術設施三期工程,無線電檢測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認可監督評審。加強無線電日常監測和干擾查處,月均開機監測2萬多小時,圓滿完成14次大型體育賽事、22個經貿活動、各類資格考試等重大任務的無線電安全保障。圓滿完成網上世博工作。開通世博山東官方網站,建成山東網上體驗館、山東名特優企業和產品網絡平台,編輯出版了網上世博綜合推介電子讀物。

(七)搞好運行監測,強化要素保障,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抓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預警預測。建立分行業千户重點企業經濟運行調度直報系統,推進經濟運行調度信息化。加強經濟運行態勢調度分析,做好超前預測和預防,及時掌握結構調整、治理通脹等有關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為省委省政府決策和指導組織經濟運行提供依據。加大煤電油運供應保障。實施省政府電煤儲備30天戰略,強化煤電互保,加強統調發電企業電煤儲備考核,積極開拓海運煤通道、內陸電廠增用海運煤實現突破,加快解凍庫、儲煤場等設施建設,實行高速公路免收電煤通行費等支持政策,努力多儲煤、多供煤。強化電力運行調度管理,不斷完善有序用電方案,科學編制和充分發揮發電量計劃的調控導向作用,完成以大代小替代電量356.2億千瓦時,出台《山東省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條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集中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出台《山東省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與中石化、中石油協同努力,及時緩解了柴油供應緊張形勢。抓好重點行業管理。加強醫藥行業管理,搞好中藥材基地建設,開展全省藥品儲備專項檢查。出台《山東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加強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出台《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加快推廣散裝水泥。嚴格執行行業准入政策,加強鋼鐵、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屬等行業的生產經營規範管理。加強化學品企業管理,配合國際禁化武組織進行了兩次現場核查。推動繭絲綢行業技術輸出,在廣西、雲南等地建立生產基地。

各級經信部門認真編制“”發展規劃。省經信委承擔了製造業、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現代物流業等3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專項規劃。同時,緊緊圍繞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需要,編制了20個行業規劃、30個專項規劃,均已處於收尾階段。各市縣也都圍繞自身發展實際,精心編制一系列發展規劃,對指導和推動“”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他方面,包括調查研究、經信宣傳、協會管理、人員培訓、教育辦學、認證鑑定等,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回顧“”,我省工業和信息化戰線戰勝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在保持年度均衡平穩增長、總量效益躍上新台階的同時,產業升級取得可喜進展。五年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税、利潤分別增長1.9、1.7和1.7倍。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0.8%、比20xx年提高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佔比達34.7%、提高16.1個百分點。工業技術改造投入2.6萬億元,更新改造設備110餘萬台(套),引進15萬台(套)國外先進設備,建設2萬條先進生產線。主要行業技術裝備居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比重由20xx年的40%提高到62.1%,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產能佔比由32%提高到85%,1000立方以上鍊鐵高爐產能佔比由33%提高到47%,120噸以上鍊鋼轉爐產能佔比由40%提高到45%,統調公用機組平均單機容量由18.9萬千瓦提高到28萬千瓦,十大造紙企業產能集中度由40%提高到58%,離子膜法燒鹼產量佔比由19.8%提高到37%,輪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29.7%,鋼材板管比由31.1%提高到42.4%,鋼材薄板冷熱比由30.3%提高到59.6%。累計淘汰落後水泥立窯熟料產能7595.8萬噸、鍊鐵821.6萬噸、鍊鋼527.3萬噸、焦炭469.7萬噸、造紙137.4萬噸。機械、服裝和家電行業中95%以上的企業推行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近60%的企業實施了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寬帶互聯網用户從234萬户增加到912萬户。

“”時期,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這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央駐魯單位、省各部門支持幫助下,全省經信戰線幹部職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廣大企業奮力拼搏、創新發展的結果。五年來,全省經信系統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提高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加深了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律的認識。一是注重把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保障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基礎上,注重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特別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迅速加強經濟運行的組織領導,大力推進工業調整振興,及時遏制了工業增幅快速下滑勢頭。二是注重把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有機結合,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把自主創新作為引領和支撐,大力打造高水平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強化產學研聯合,集中研發突破關鍵技術,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把技術改造作為重要手段,集中改造提升關鍵薄弱環節,推動整個產業鏈條層次和水平的提高,促進工業經濟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三是注重把市場開拓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提升企業發展素質。堅持企業外抓市場,內強管理,推進企業現代營銷體系建設,實行政府推動與企業主導開拓市場並舉,深入推進管理理念、管理內容和管理方法創新,企業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四是注重把技術節能與結構節能有機結合,增強結構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在強化節能目標責任的基礎上,一方面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淘汰落後產能,建設節約型產業體系;另一方面狠抓節能技術改造與節能技術產業化,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五是注重把發展信息產業與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機結合,加快推進信息化進程。堅持發展壯大信息產業和軟件服務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政府和社會信息化進程,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六是注重把機構改革與作風建設有機結合,努力提高服務水平。順利完成經信系統機構改革,突出團結協作、務實高效、運轉良好,加強機關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為基層和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經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依法行政、科學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工業和信息行業管理基礎性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發揮經信系統整體合力、協同發展的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這些問題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改進和完善。

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時期,是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全省經信系統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十分艱鉅。關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形勢,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做了全面闡述,我們要加深對經信發展環境的認識,把握工作上的主動權。

從有利方面看:我們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一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產業結構正在進行新一輪調整,各國普遍重視實體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孕育重大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對我有利;二是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投資和信貸資金將更多投向實體經濟,重點向新興產業、技術創新、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等領域傾斜,進一步為我省工業轉方式調結構提供支持;三是我省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為產業整合、萌發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重大契機;四是我省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骨幹企業和名牌產品,特別是經受住了金融危機嚴重衝擊,應對風險挑戰、攻堅克難的經驗和能力不斷增強。

從困難和挑戰看:一是世界經濟復甦進程緩慢,區域發展不平衡,回升動力不強,經濟不穩定因素較多,易發生突發性事件;二是近期央行連續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將對企業融資產生一定的影響;三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工業增長方式仍較粗放;四是能源、原材料和初加工產業佔比較大,能源消耗總量居各省市首位,節能任務仍十分艱鉅;五是棉花、煤炭、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之外貿出口退税調整、國際貿易保護加劇、勞動力成本增大和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經營成本將大幅上升;六是煤炭價格上升,電煤供應不確定因素增多,電力供應保障任務艱鉅。

我們要準確判斷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克服不利因素,做好應對新風險的準備,努力把經濟和信息化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20xx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突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植戰略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做大做強生產性服務業,着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切實做好節能減排、信息化建設和生產要素保障,加強企業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推進工業由大變強,確保“”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週年。

20xx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左右,經濟效益同步提高;技改投資完成8700億元,增長15%以上;萬元GDP能耗下降3.66%。

三、20xx年重點經信工作安排

20xx年,全省經信系統要進一步創新思路,把握重點,着力抓好“八個突出”:

(一)突出“雙輪驅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培育結構優化、佈局合理、技術先進、清潔安全、產業鏈完善、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手抓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優化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和加工深度、增強配套能力、拉長產業鏈條為重點,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產業,改造提升消費品製造業,鞏固擴大傳統產業優勢;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圍繞“四新一海”重點領域以及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認真落實規劃、產業政策和財政扶持政策,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一是全面落實各項規劃。儘快完善出台全省工業和信息化“”規劃,20xx年要迅速起步,抓緊實施,力爭在推進產業升級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今年是實施三年調整振興規劃的最後一年,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新變化和技術發展新趨勢,充分發揮調整振興聯席部門工作合力,下大力氣抓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指導意見的落實,確保完成三年規劃目標。

二是切實抓好重點技改項目建設。做好調整振興規劃項目與“”前期項目的銜接。對20xx年實施的千個重點項目、工業調整振興項目,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爭取早日投產達效。實施好20xx年千個重點項目,特別是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選擇一批市場前景廣闊、對產業優化帶動作用大的好項目,新興產業項目要佔整個盤子的50%以上。認真做好技改項目導向計劃發佈實施,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加強重大項目儲備,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和增強發展後勁做好必要準備。切實發揮財政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優先保證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求。項目建設要遵循國家產業政策,嚴格執行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准入標準,提高投資效益。

三是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推進現代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加快多式聯運工程建設,提高現代物流一體化和專業化水平,力爭20xx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增長12%,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3%,多種運輸方式換算週轉量增長8%以上。重點培育100户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綜合物流企業,扶植50户專業化和一體化物流企業。繼續抓好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試點項目,打造山東物流品牌。

四是堅決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按照國家部署和20xx年我省淘汰任務,早安排、早落實、早見效。對列入今年淘汰計劃的落後產能,確保9月底前關停,12月底前拆除主體設備和生產線。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淘汰工作可以超前一些,提高淘汰標準,擴大淘汰範圍。發揮關閉中小企業補助專項資金作用,促進不符合環保、安全條件的小企業退出市場。

(二)突出自主創新,增強工業內生髮展動力。以開展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為契機,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進一步做強技術中心,推進開放式、市場化建設,加大投入,完善運行機制,提升創新能力。省重點企業技術中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佔銷售收入比重要保持在5%以上。加強與國家部委及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組建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聯盟,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企業創新平台,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0家。充分發揮行業技術中心的輻射、技術傳導和轉移作用,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創新服務。

二是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實施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對行業共性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創新項目,以及制約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工藝、原材料、零部件研發項目,集中力量,重點投入,加快實施。特別實施好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專項,鼓勵支持首台(套)重大裝備研發與生產,實施好“核高基”和電子發展基金重大專項。全年實施省級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項目2500項以上,重點突破100項產業共性、關鍵性技術。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組織好20xx年全省產學研展洽會,加強緊密型產學研專題合作,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爭取100項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大力推進以“泰山學者”和創新團隊建設為重點的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組織企業與高校開展人才培養、專業設置以及實訓基地的合作對接,新培育認定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養示範基地5家,新建省級企業實訓基地155個、總數達到1000個。

三是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產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進建立集創新成果、設計中心和產業集聚於一體的工業設計創新體系。重點支持研發100個重大工業設計創新成果,培育30家工業設計中心,打造10個工業設計示範基地。

四是抓好質量品牌建設。突出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以 機械、紡織、電子信息、汽車等行業為切入點,加快實施一批質量技術攻關項目,建立企業質量管理 控制和誠信體系。 推進自主品牌建設,出台指導工業產品品牌建設的政策措施,鼓勵培育區域性、行業性品牌。完善企業標準體系,鼓勵制定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

(三)突出市場開拓,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佔足省內市場,多佔省外市場,拓展國際市場,切實擴大工業產品銷售,為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更廣空間。

一是深入開展“市場營銷年”活動。支持企業創新營銷模式,運用現代營銷方式發現和培育市場,圍繞市場調整產品結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銷售模式。表彰和獎勵市場營銷優秀企業和先進單位,推廣市場營銷優秀企業的先進做法,抓好典型帶動和示範引導。開展市場營銷培訓,普及現代營銷理論,加強營銷隊伍建設。

二是“多管齊下”開拓省外市場。以市縣經信部門和行業協會為主,推動我省紡織、服裝、輕工、食品等名優新特消費品南下,大力開拓南方市場;推動機械、化工等長線產品北上,擴大華北和東北市場銷售;推動建材、冶金行業西進,藉助對口援疆機遇,支持鋼材、礦山設備、工程機械、紡織服裝等產業向喀什地區轉移,深度開發新疆、中亞、西亞等市場。

三是抓好會展組織工作。繼續組織好108個國內外會展,發揮會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商品消費,拉動工業生產。加強對品牌展會的引導培育,對各市、各行業協會組織和承辦的優秀會展活動實行以獎代補,提高我省經信會展層次和規模。

四是“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重點開展對中東、非洲、東歐、拉美、西亞等市場的經貿交流合作,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抓好對非洲有關工業園區建設,推動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藉助工業園區開拓新興市場。

五是開展電子商務。鼓勵企業加強虛擬終端市場建設,推動企業開展面向商家、面向客户的電子商務業務,通過網絡營銷拓寬銷售渠道、擴展和延伸品牌價值,提高經濟效益。

(四)突出優化佈局,推進工業集中集約集聚發展。把集中集約集聚發展作為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加快打造區域定位明確、特色和規模優勢突出、配套能力強的工業發展佈局。

一是實施好省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五大區域帶動戰略,明確企業載體,找準突破方向,抓緊佈局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積極打造區域發展新高地。加快建設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突出青島龍頭地位,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高端產業集羣。抓住我省作為全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省的機遇,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推動全省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向高端發展。

二是加大管理創新。把加強企業管理作為應對通脹壓力、加快企業集約發展的重要措施。繼續深入貫徹省政府意見精神,大力推廣應用六西格瑪管理。實施一批企業管理專項,把企業管理真正抓在手上、落實到具體項目上。組織好第二屆山東省企業管理獎。進一步加大典型培育和先進管理方法推廣,推動全省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建設現代企業組織體系。重點工業企業要做好戰略規劃,加強風險防範,繼續發揮“五個帶頭”作用,加快做強做大。20xx年,350户重點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税、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要保持在30%以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實施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小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成長和特色產業提升四項計劃,進一步完善信用擔保、技術支持、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等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新36條,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完善我省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配套措施,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加大企業兼併重組力度,抓緊出台我省促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意見,加快推進鋼鐵、機械、化工、煤炭等規模效益顯著行業的資源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

四是加強產業集羣和先進園區建設。實施產業集羣壯大工程,重點圍繞食品、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16個行業,以龍頭企業為依託,以產業園區為載體,進一步優化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建設好140個特色產業集羣,力爭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羣達到100個。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以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抓手,引導生產要素向先進工業園區聚集,新培育認定30家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示範基地爭取達到10家以上。

(五)突出節能降耗,努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把節能降耗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完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作用,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節能內生動力。

一是鞏固“”節能成果。突出抓好今年一季度的節能工作,防止高耗能產能快速釋放和萬元GDP能耗出現反彈。繼續按照六項調控標準和“三不一對標一協商”原則,實施節能預警調控,建立常態化預警調控機制,促進高耗低效企業轉型升級或關停淘汰。總結“”節能經驗,研究提出節能長效措施。

二是強化節能目標責任。組織好“”節能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表彰獎勵一批先進集體、企業、成果和個人。根據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市、省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完善節能執法體系和機制,增強節能執法能力。加強節能監察,依法處置違法用能行為。強化源頭管理,抑制增量能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三是推進節能技術進步。狠抓節能技術改造,推廣節能低碳技術,以工業鍋爐改造、換熱技術改造、餘熱餘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等為重點,實施200個節能項目。以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等行業為重點,實施100個節能技術產業化項目。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支持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發展一批節能服務機構。公佈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推廣目錄,積極淘汰改造高耗能落後機電設備。加快節能產品認證,擴大節能產品政府採購範圍,落實節能產品惠民政策。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培育20家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100家節能環保骨幹企業。

四是狠抓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節能。實施能源管理師制度,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節能管理隊伍,培訓能源管理師3000人以上。加快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形成持續改進的企業節能機制。組織企業開展節能低碳行動、能效對標活動和能源審計,推廣節能自願協議,挖掘節能潛力。以建材、化肥、鋼鐵、有色等行業為重點,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推進節能標準化,制定一批節能標準和太陽能行業聯盟標準。協調推進建築、交通、公共機構、民商等領域節能工作。發展綠色建築,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築一體化。發展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開展車船路港低碳行動。強化公共機構節能管理。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五是發展循環經濟。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政策,實施循環經濟示範單位和重點項目“雙百”工程。圍繞廢舊金屬、廢塑料、廢玻璃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建設一批“城市礦產”示範基地。擴大再製造領域,發展汽車發動機、工程機械、機牀、辦公信息設備再製造。加快工業、建築、餐廚等廢棄物綜合利用,主要工業固體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5.3%以上。貫徹落實《山東省清潔生產促進條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新增清潔生產自願審核企業1000家。

(六)突出“兩化”融合,全面提升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水平。堅持把信息化作為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深入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快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全面提升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

一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重點產品、技術和服務,推動淄博建成全國重要的RFID、IC卡封裝測試和生產基地,濰坊建成國家級電聲器件產業園。加快發展軟件產業,重點發展中間件、雲計算、物聯網、信息安全等軟件產品。推動中國軟件名城正式落户濟南,大力支持青島軟件產業發展,打造一批軟件產業名園區、名企業、名產品。進一步拓展山東省軟件和信息服務雲計算平台功能,逐步在工業、行業應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領域實現服務。20xx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000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200億元。

二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完善“兩化”融合評估體系,積極開展企業自評估,指導中介機構開展行業評估。在輕工、紡織、石化、機械、建材、冶金等優勢行業,加快實施“四個一百”工程,爭取培育各類中心100家。加快省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完善10個市縣試驗區的實施方案,加快建成一批區域“兩化”融合促進中心和公共服務平台。同時,進一步深化農業、服務業領域的信息技術應用,完善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體系,推廣數字模擬、精準農業等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網絡增值、電子金融、數字傳媒、專業信息服務等新型服務業,積極建設商貿、餐飲、旅遊等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提升服務業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快政府和社會信息化步伐。加強電子政務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建設,啟動建設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共享平台,推動企業基礎、空間地理、人口基礎、宏觀經濟等信息共享。推行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加快科技防腐體系建設。推進教育科技、衞生醫療、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實施“無線城市”、城市居民“一卡通”等重點工程,增強信息化服務民生能力。健全各級國防信息動員機構,完善資源數據庫建設,提高平戰轉換能力。

四是推動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發展。紮實推進青島國家級試點,建設省級集成播控平台,加快省級試點步伐,初步建立起我省三網融合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 組建三網融合產業聯盟,加快發展相關產業。深入貫徹《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重點實施“5412工程”,加快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優勢骨幹企業,開展一批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實現物聯網發展新突破。加快發展基於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的信息服務業,整合各類資源,擴大後續增值服務規模。

五是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無線電管理水平。發揮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辦公室作用,統籌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推行信息安全測評和風險評估,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加強信息安全檢查和技術監測,加大信息安全教育培訓,確保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合理規劃配置無線電頻譜資源,完善無線電技術設施建設,加強無線電台站管理和日常無線電監測,及時查處無線電干擾,強化專用頻率保護、軍地配合和國際協調,做好重大任務無線電安全保障。

(七)突出監測保障,切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監測分析和對微觀經濟主體的協調指導,超前把握經濟走勢,及時協調解決煤電油運等重大矛盾和問題,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監測分析和預警預測。抓好行業重點企業及重點產品的直報調度系統建設,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區域經濟的監測分析,及時向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密切關注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對工業經濟的影響,準確把握行業發展態勢,及時協調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抓好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的組織協調,超前安排好春節生產,加強情況調度,努力實現良好開局。

二是提高要素保障能力。繼續實施電煤儲備30天戰略,加大電煤儲備目標考核,兑現發電量獎勵政策,進一步提高全省統調電廠電煤儲備水平。落實省內外電煤資源,鐵路、公路、海上多渠道加大電煤調入。各市要加強煤電運組織協調,保障地方發電企業電煤供應。加強煤炭經營市場管理,維護煤炭經營秩序。加強成品油管理,及時掌握供應和價格動態,加強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供應。強化信貸支持,鼓勵企業通過直接融資解決資金需求。

三是強化電力運行管理。加強對電力生產供應的日調度、周預測和月分析,積極做好電力生產調度、組織協調和考核管理,超前組織好夏季、冬季用電高峯和重大活動、節日期間以及薄弱地區的電力運行和供需銜接。堅持完善差別發電量計劃管理,充分發揮在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節能減排方面的調控導向作用。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引導,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做好《山東省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條例》的宣貫和配套法規政策的制定,加強執法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電力行政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是抓好應急保障工作。不斷完善經信系統應急保障預案和工作聯繫機制,落實工業應急物資的生產能力調查和重要物資生產儲備,做好應急時期重要生產和生活物資的生產協調、緊急調度和運輸保障。積極引導企業及時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減少因災損失。

(八)突出高效服務,進一步提高經信系統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總抓手,進一步加強機關建設,提高素質,樹立形象,為不斷實現經信工作新突破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強學習。重視學習善於學習,全面系統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加強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相關領域知識的學習,努力成為行家裏手。把學習的着眼點放到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上來,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到工作成效上來。

二是加強調查研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進一步加深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年初,全省經信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調研部署,集中精力,集中時間,組織開展全面深入的專題調研,認真研究新情況、謀劃新思路、提出新措施、推進新發展。加大經信工作宣傳力度,總結經驗,推廣先進,營造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三是加強立法執法。強化立法和依法行政意識,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重點圍繞企業權益保護、電子簽名認證、循環經濟發展、軟件產業促進、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企業技術改造等領域,搞好立法調研和草案起草。進一步加強經信執法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培訓,樹立依法行政觀念,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強行業電子政務建設,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效率和協調辦公服務能力。

四是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各級經信部門要堅持貼近基層、貼近實際,深入瞭解行業和企業的真實情況,研究採取有效實施行業管理的政策措施。各行業協會、直屬單位要發揮貼近行業、熟悉行業和專家隊伍的優勢,多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加強行業基礎管理,完善行業統計體系;切實維護企業權益,加強行業自律。各高職學院要面向工業化、信息化,突出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在穩定辦學規模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五是加強作風建設。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鞏固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努力把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充分發揚勤勉敬業、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優良作風,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經信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營造風清氣正、高效廉潔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20xx年是“”開局之年,做好經信工作,事關大局,事關長遠。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鋭意進取,創新實幹,促進工業經濟和信息化建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獻禮!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在此,向大家致以節日問候,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歡樂,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的成績!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三

同志們:

今年以來,全市經信系統按照“穩定增勢、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總基調和“三個高於、三個提高”的總要求,克難攻堅,積極作為,工業經濟形勢好於預期,指標穩步回升、能耗逐步下降、總量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優化。

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 ,高於全省平均0.8 個百分點,居第八位,比上年上升四個位次。工業企業走出去在境外投資6.1 億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工業對財政貢獻率連續多年保持70% 以上,吸納人員就業大幅增加,城鎮新增就業13 萬人,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同比增長9.75%,萬元GDP 能耗下降4.33% ,完成省下達的節能任務。菱花集團獲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太陽紙業、華勤集團銷售收入突破三百億元,潤峯集團、榮信煤化、東華實業、鄒縣發電、翔宇化纖有望突破百億,銷售過百億元企業新增5 家,達到10 家。世界噸位最大的兗礦鋁擠壓機正式投產,嘉冠油脂“嘉冠”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新風光電子再獲“高壓變頻器十大品牌”殊榮,梁山新增7家專用車企業列入國家公告目錄,山推簽訂中東千萬美元大單。全市工業產品產銷率達到99.8% ,工業製成品出口增長18.4% ,企業家信心指數大幅增加,市政府與省經信委,與山東電力、兗礦集團、山東能源等一批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又有2 家世界500 強企業成功進駐我市。

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果斷決策,得益於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得益於全市企業家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經信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和廣大企業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堅持“三個高於、三個提高”要求不動搖,努力實現工業發展新突破

市委要求,明年是“落實年、突破年”。明年工業發展思路是,以突破大項目、建設10 大產業“1351 ” 百千億工程為主抓手,着力構建以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為先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基礎、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突破企業家隊伍建設、突破項目建設、突破創新能力建設、突破標準化建設、突破協會建設、突破園區建設,形成“六位一體”工作新佈局,着力提高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全市工業的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生態發展和跨越發展。

(一)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跨越發展。 所謂跨越發展就是瞄準“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實現“全省爭先進、區域當排頭、全面達小康”的發展目標。20xx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14% ,爭取15%,實現效益同步增長,完成技改投資706 億元,萬元GDP 能耗下降3.7% 以上。

(二)堅持不移地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 所謂轉型發展,就是既要做“減法”淘汰落後產能,又要做“加法”膨脹總量規模。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我市最大優勢,如果把煤炭去掉,非煤產業利税佔工業比重,中區、任城和嘉祥在50% 以下,鄒城24% 、魚台10% 、微山7% 。面對這種形勢,我們必須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特色化、基地化,搶佔產業競爭制高點。

(三)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經濟創新發展。 所謂創新發展,就是深入開展比科技投入、比平台建設、比創新產出、比品牌建設的“四比”競賽活動。更加突出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需求主體、研發投入主體、技術創新活動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主體;更加突出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利税過千萬元企業都要建成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每年新增6 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明年爭取列入省級以上技術創新項目240 項,轉化重大技術創新成果6 項。

(四)堅持不移地推進工業經濟循環發展 。 所謂循環發展 就是把生態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和廢水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節約型產業。把好產業政策關口,嚴格審批新上“兩高一資”項目,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進一步提高科技節能貢獻率。建立完善循環經濟扶持政策,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完善拉長“糧食深加工—生物食品—廢水資源化—有機肥—生態農業”、“煤—電—化—建材”等10 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二、堅持“兩化融合、雙輪驅動”戰略不動搖,加快構建新型工業新體系新佈局。 大力推進全市工業化進程,實現全市工業由大變強,必須堅持兩化融合戰略不動搖,加快推進 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須堅持雙輪驅動戰略不動搖,加快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突出抓產業,構建工業新體系。 圍繞十大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梳理產業鏈條,實施“1351”百千億產業培植工程,選擇三五年內能夠形成千億級、五百億級、三百億級和百億級的產業進行集中培育,每個產業重點扶持一兩家龍頭企業,對企業、產品、品牌進行整合提升,形成核心層企業、配套層企業、相關層企業緊密銜接的產業鏈條。一個產業,要有一個目標規劃,一個市級領導牽頭組建一套班子,成立一個行業協會,制定一套量身定做的扶持方案,產業牽頭企業“一企一策”制定突破性扶持政策,落實一套考核辦法。

(二)突出抓基地,構建工業新佈局。 產業基地有利於專業化分工和優化要素配置,有利於提高工業園區發展水平,有利於促進產業集羣轉型升級。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基地5 家,省級基地10 家,明年爭取新設2 家省級以上基地。工程機械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要做專做精總成及配件,全力創新整機終端產品,並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新型服裝材料是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要以科技和品牌為新動力,打造時尚創意產業基地。光電信息是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光通信要做大規模,LED 要整合產業鏈,光伏產業關鍵是突破核心技術。新型煤基化工是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關鍵是裝置大型化,拉長產業鏈條,主攻高附加值產品。同步推進曲阜物聯網、任城開發區工程機械、金鄉大蒜等基地建設,在全市形成土地集約、功能齊全的工業發展空間新佈局。

(三)突出抓產品,構建產業新亮點 。 產品創新是企業自主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研究開發並投產一批工業新產品,尤其是高新技術新產品和重大裝備國產化首台( 套) 產品,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明年力爭開發新產品1200 項,新產品銷售率達到28% 以上。抓好三類產品創新。一是生產投資類產品創新,要瞄準產業升級方向。二是生活消費類產品創新,要瞄準消費升級方向。三是特定人羣的產品創新,要瞄準特殊需求。我國進入老齡化,消費羣體很大;我市傢俱95%來自南方;生活用紙人均消費量潛力也很大。

三、堅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建設、中小企業發展”不鬆勁,努力實現重點工作新突破新進展。

現階段,總量不大、發展不快、載體不優是我市工業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急迫的問題,必須毫不放鬆的抓大招商、大項目、大園區,務求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一)把招商引資作為突破工業的主抓手。 招商引資是

加快發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既要注重吸引央企和世界500 強,更要注重發揮現有企業招商主體作用;既要規劃提煉項目,也要搭好平台招引項目。 千方百計生成項目。 圍繞“1351 ”工程的十大產業鏈填平補齊、生態園區建設、增資擴股以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四條路途,生成項目。今年再論證1000 個項目,彙報爭取中央和省穩增長政策支持。 全面對接央企和世界500 強。 要建立完善世界500 強企業和央企信息庫,全面分析其戰略意圖,結合自身優勢,尋找共同興奮點,高層推進,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對接央企有關政策,實現共贏。 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全市60 户千百億企業都要放眼全球,制定招大聯強的規劃,主動對接戰略合作伙伴,通過技術合作、聯合投資、股權轉讓等多種形式開展合作,迅速做大做強。 辦好專題招商活動。 統籌用好產業鏈招商、節會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手段,圍繞全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精心搞好項目策劃,組織開展京津地區春季招商推介活動、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區招商推介活動、長三角地區秋季招商推介活動和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招商。參加省政府組織的香港、中國台灣活動周。更好發揮國際孔子文化節招商作用。

(二)把項目建設作為突破工業的關鍵舉措。 突破工業,歸根到底要靠突破大項目。 抓好項目集中開工。 堅持每季度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各縣市區集中開工項目每次不低於10 個億元項目,並且保證全年至少有2 個當年投資過10 億元項目,這要作為一項指令性指標來落實。 加快項目進度。 領 先半步無競爭。目前全市工業在建項目1629 個,總投資1876.4 億元。這幾天我們又論證了980 個項目,總投資3606.6 億元。重點在談外資項目66 個,協議外資42.9 億美元。能否順利推進這些項目,事關工業立市戰略的成敗,必須“快”字當頭,完善領導包保制度,高層推動、專班跟進,搭建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抓好項目投產達效。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項目建設的落腳點和歸宿,也是招商引資的根本目的所在。要把竣工項目投產達效作為考核項目的重要指標,把是否形成新的增長點作為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據,使有限的政策資金投向有質量、有效益、能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項目。

(三)把園區發展作為突破工業的新高地。 經濟開發區是工業建設的主戰場。近幾年來,全市開發區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增加值佔全市工業總量的63.2% 。但也存在產業特色不突出,產業鏈條短、聚集能力差、創新能力弱、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建設千百億園區。 按照“三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要求,創建千百億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保持30 % 以上。加快把兗州工業園區建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建設特色園區。 圍繞全市主導產業,挖掘自身資源優勢,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和主攻方向,凝聚本地優勢資源,吸引外部資本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突出的產業集羣園區。 建設生態園區。 編 制高水平生態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合理劃分主體功能定位,健全污染控制體系,加強節能減排考核,出台《關於創建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辦法》。兗州工業園區、金鄉化工園區要首先建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所有園區都要積極創建生態園區。 建設創新型園區。 創新是園區的生命之本、活力之源。強化“區管鎮”管理體制,突出園區服務產業、服務企業的主體功能,集聚社會各類資源,促進園區快速發展。創新用人機制,建立人才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積極性。

(四)把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的主攻方向。 圍繞大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分工協作能力。沒有中小企業的集羣發展,千百億大企業就失去源頭。必須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和服務,把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探索建立企業減負長效機制,“一企一技術”推進專精特新發展。

同志們,做好明年經信工作,任務艱鉅,意義重大。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拓創新,鋭意進取,紮實工作,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四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全國工信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今年工作,表彰先進,分析形勢,研究部署明年任務。會前,張超超副省長專門聽取省經信委的工作彙報,並就開好這次會議做出明確指示。會上,張超超副省長將做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兩個問題。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主題主線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促融合為着力點,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1-11 月份,全省 41 個行業中有38 個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92.7% ,比上半年提高2.5 個百分點;重點調度的120 種產品中有81 種產量同比增長,增長面67.5% ,比上半年提高2.5 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 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 萬億元以上、利潤8000 億元以上,均增長12% 以上;萬元GD P 能耗下降5% 左右。提前2 個月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

(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一是,着力提升傳統產業。圍繞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六大傳統行業,省政府出台了轉型升級指導計劃。啟動實施結構調整重點項目394 個,總投資529 億元。預計全年實施技改項目1.2 萬項、其中新開工項目佔75% 以上,全省工業技改投資突破1 萬億元。通過技術改造,龍力生物“精製食品級木糖及結晶阿拉伯糖”有效拉長了玉米加工產業鏈,雙輪股份“海水淡化新型泵”打破了我國海水淡化關鍵泵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二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預計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0% 左右;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2 萬億元、增長20% 左右,軟件業務收入2200 億元、增長30% 左右;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300 億元、增長16% 左右。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認證星級物流企業和園區69 家,着力培育250 家重點物流企業,預計全年物流業增加值突破4000 億元。三是,加快淘汰落後產能。20xx 年以來累計淘汰水泥8523 萬噸、鍊鐵1321 萬噸、鍊鋼514 萬噸、焦炭649 萬噸、平板玻璃753 萬重量箱、造紙281 萬噸,全面結束了水泥機立窯時代。四是,積極推進產業集聚。新培育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12 個,總數達到94 個。預計全年銷售收入過10 億元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羣達到426 個,其中過100 億元的150 個。

(二)企業創新能力得到新增強。一是,加強企業創新平台建設。新培育濱州亞光等6 家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九陽家電等5 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9 家、總數突破1000家。深化創新能力提升工程,依託企業技術中心實施創新成果轉化和能力建設項目99 項。聯合省財政廳,以公開招標方式培育常林機械等4 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高端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示範企業。新增企業領域“泰山學者”崗位10 個,總數達到88 個。二是,實施重大創新項目。實施省級以上技術創新項目4113項、計劃研發投入239 億元,其中新興產業項目2566 項、國際先進水平項目1422 項。新培育省重點領域首台套技術裝備56 項,平均單台套價值達3500 多萬元。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3 項,實施數控機牀、核高基、新材料、物聯網等重大創新和產業化國家專項29 項,浪潮集團“面向互聯網應用的服務器核心軟硬件研發”、濟南二機牀“汽車車身大型智能衝壓生產線”、天嶽先進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單晶襯底”等一批關鍵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突破1000 億元。三是,推動產學研合作。初步建成產學研網上對接平台。舉辦第22 屆產學研展洽會,發佈創新成果1620 項,達成項目合作協議257 項、總投資165 億元。四是,強化質量品牌和標準建設。海爾集團等3 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質量標杆”企業,培育國家級工業質量品牌示範企業6 家、試點企業49 家。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40 項。

(三)企業整體素質躍上新台階。一是,加快發展大企業集團。預計今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30 户,較去年增加7 户。山東能源集團、魏橋集團再次入圍年度世界500 強,46 家企業入圍年度中國企業500 強。二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小企業培育、產業提升和科技創新“四項計劃”,抓好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預計全年新增中小企業7 萬户、總數達到88 萬户,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3% 以上、總量佔全省的65% 左右。三是,強化企業精細化管理。開展“管理提升年”活動,推廣青啤集團、金晶集團等一批管理項目化經驗,引導企業練內功、挖潛力、降成本。四是,開展行業對標學習。圍繞11 個重點行業,從自主創新、技術改造、質量品牌等7個方面選樹98 家示範企業,組織開展行業對標助推轉型升級專項行動。目前,已分別組織了服裝、家紡、食品、電子信息等4 個行業的現場交流活動,共有500 餘家企業參加,取得良好效果。五是,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深化魯港魯台合作,香港周和中國台灣周活動共達成合作協議17 個,涉及金額130 多億元人民幣。紮實推動產業援疆工作。

(四)信息化建設邁出新步伐。一是,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積極推進省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開展20xx 家工業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評測,新培育兩化深度融合示範工程16 項,培育認定“四個一百”示範工程228 個。首批開展了國家級“工業雲”創新服務試點省工作。二是,培育發展電子商務。建成開通“好品山東”網絡營銷平台,上線企業已達5200 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55% 以上通過電子商務進行採購和營銷,累計培育電子商務平台和應用示範企業100 多家。三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探索推動雲計算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建成電子政務綜合服務平台,初步實現人口信息共享。完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重點領域防護能力進一步增強。四是,推進智慧山東建設。出台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累計培育物聯網重點企業75 家、產業基地7 家。

(五)綠色節約發展見到新成效。一是,強化結構節能。預計全年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 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降低0.5 個百分點。二是,抓好技術節能。加強節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範,推廣高效節能電機、低輻射鍍膜玻璃、節能變壓器、太陽能鍋爐等新技術新產品46 項。以工業鍋爐改造、餘熱餘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領域為重點,實施國家節能重點項目76 個、省節能產業化和技改項目141 個,年可節能200 多萬噸標準煤。三是,推動重點企業節能。深入開展千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支持448 家企業加快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示範項目48 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90個。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22 家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實施循環經濟示範工程12 個。新培育泉林紙業等4 家國家級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實施國家清潔生產示範項目11 個,審核清潔生產單位1100 家。預計全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3.6% 。

(六)經濟運行保障實現新加強。一是,加強工業運行監測。完善以工業用電、交通物流、原材料和產品價格為主要內容的調度快報制度,進一步提高分析監測和預測預警水平。加強工業質量效益、企業融資、重點行業發展等重大課題研究。二是,搞好電煤協調供應。全年落實省內外電煤合同1.15 億噸,兑現電煤儲備發電量獎勵170 億千瓦時,有力調動了企業儲煤保電的積極性。三是,組織好電力生產運行。加強電力生產組織協調和供需平衡銜接,積極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和行政執法,全力做好電力供應保障。預計全年完成發電量3590 億千瓦時、增長8.8% 左右;全社會用電量4000 億千瓦時、增長7.6% 左右,其中工業用電量3100 億千瓦時、增長7% 左右。四是,強化成品油流通管理。制定執行車用成品油升級實施方案,20xx 年1 月1 日起全省加油站可全面供應國Ⅳ標準汽油。預計全年銷售成品油20xx 萬噸。

一年來,我省主要行業運行總體平穩,消費類產品和適銷產品行業穩定增長,部分困難行業呈現回暖跡象,為工業經濟平穩向好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輕工、紡織、醫藥、電子等消費類產品及機械、汽車、化工、有色等行業適銷產品生產穩定增長。輕工業增長呈現多點支撐。1-11 月,家電、塑料製品、文體用品、造紙行業增加值增長10% 以上;食品製造、傢俱行業增長10% 左右;葡萄酒、冰櫃、人造板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達到20% 以上。紡織行業生產保持平穩。1-11 月,紡織行業增加值增長10.7% ,服裝增長5.2% 。三季度以來重點紡織企業產品產量環比、同比都呈現增長趨勢。醫藥行業增長勢頭良好。7 月份以來,醫藥行業增速一直保持在20% 以上,1-11月增加值同比增長28.8% ;化學藥、中成藥產量穩定增長,化學藥品產量佔全國比重達20% 以上。電子產品生產增長較快。1 -11 月,手機產量4668.5 萬部、增長23.3% ,彩電1389 萬台、增長4.6% ,集成電路4.4 億片、增長15.8% ;計算機131.4 萬台,移動通信基站設備973 萬信道,程控交換機28.2 萬線。部分機械裝備類產品及汽車生產增長較快。1-11 月,金屬製品、汽車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 以上,金屬切削和成型機牀、工業鍋爐、大型拖拉機等產品產量增長15% 以上;汽車產量增長13.8% ,其中轎車增長17.2%。化工、有色深加工產業穩定增長。1-11 月,化工、有色金屬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3% 和14.9%,原油加工、輪胎外胎產量增長10% 左右,鋁材和鋁合金分別增長33.8% 和12.6% ,十種有色金屬、氧化鋁、電解鋁產量均同比增長。

二是鋼鐵、建材、載貨汽車、工程機械等投資關聯行業以及船舶、軌道交通行業產銷形勢總體穩定。鋼鐵、建材行業生產形勢三季度後趨於穩定。1-11 月,鋼鐵、建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 和9.7% ;粗鋼、鋼材、水泥、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8% 、2.6% 、5.5% 和7.7% 。載貨汽車產量恢復增長。載貨汽車產量從4 月份開始連續4 個月環比下降,8 月份開始環比提高。1-11 月,載貨汽車產量達69.3 萬輛、增長5% ,佔全國比重達20% 以上。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生產回穩增長。8 月份以來工程機械行業形勢回暖,產量開始同比增長。1-11 月,輸送機械、挖掘機、裝載機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9%、18.6% 和6.2% 。造船工業新承接訂單明顯增加。截至10 月末,船舶企業新承接訂單350 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50% ;1 -11 月,船舶產量311.3 萬載重噸、增長9.6% 。軌道交通行業近兩年持續低迷後訂單、產量均有所恢復。1-11 月,生產動車組612 輛,鐵路客車432 輛,動車組產量佔全國比重達到40% 以上,鐵路客車佔11% 以上。

三是鹽化工、煤化工、石油煉化等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純鹼和燒鹼企業產能利用率70% 左右,煉化企業60% 左右。這些行業一旦產品價格有回升跡象,很快就因企業生產增加導致價格再度回落,價格轉暖支撐乏力。

當前,全省經濟和信息化發展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主要有: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重型工業結構調整困難、工業中處於價值鏈低端的產品多、企業創新活力相對不足、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持續增強等。我們要抓住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機遇,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核心要求,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拿出浴火重生、壯士斷腕的勇氣,以轉型發展、調整結構的積極作為,贏得主動權,創造新優勢。

二、20xx 年工作具體安排

明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委十屆七次、八次全體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各個方面,着力推動工作指導重大轉變,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促進全省經濟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明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 以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5% 以上;節能降耗、淘汰落後產能工作要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抓手,努力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把技術創新擺在工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做好創新資源整合、科研投入成果化、科研成果產業化三篇文章,加快實現由“山東製造”向“山東創造”、“山東設計”、“山東標準”轉變。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創新項目3000 項以上,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佔30% 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佔50% 以上。積極爭取實施核高基、數控機牀、燃氣輪機、新材料、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國家重大專項,大力培育重點領域首台套技術裝備。堅持以市場認可的最終成果為導向,切實加大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獎勵力度,支持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二是提升企業創新平台水平。大力培育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發揮好省高端裝備自主創新示範企業引領作用。加強創新平台動態管理,實施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高起點推進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扶持發展一批行業性和區域性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爭創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組建魯港工業創意設計室,加快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設計成果。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品牌創新專項行動,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和標準。力爭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0 家、工業設計中心20 家,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標準80 項以上。

三是深化產學研結合。發揮產學研網上對接平台作用,支持企業與科研機構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創新聯盟,圍繞產業發展重大需求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完善技術轉移和產業化服務體系,提供研發、試驗、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基礎保障,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加快培育一批自主關鍵技術和產品。組織好20xx 年魯台產學研經貿論壇。力爭完成重大技術創新成果轉化100 項。

四是強化技術創新人才建設。依託骨幹企業、重大創新平台和項目,加大對企業引進人才的激勵力度,大力實施海外創新創業人才萬人計劃、泰山學者和優秀創新團隊等重點人才工程,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抓好百個工科專業和千個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培育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養示範基地,推進“訂單式”人才培養,為企業輸送緊缺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

(二)以推動產業鏈條延伸為抓手,努力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取得新突破

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和市場主導作用,以產業鏈拉長、價值鏈提升、財税鏈回報為目標,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加快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淘汰落後產能,着力提高最終產品比重、降低中間產品比重,推動工業經濟不斷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一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六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指導計劃,按照調高、調輕、調優的總體思路,研究制定重點產業鏈提升方案,推動產業向價值鏈兩端延伸,引導企業生產更多技術含量高的最終制成品。輕工行業,重點提升農副產品深加工、環保型造紙及紙製品、煙草產業鏈,發展食品、多功能乳製品、裝飾用紙、純正釀酒、高檔實木傢俱等產品。紡織行業,重點提升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發展品牌服裝、定製服裝、高檔牀上用品、汽車船舶用紡織品、土建工程用紡織品等產品。機械行業,重點提升汽車、高端裝備、農業機械產業鏈,發展高檔客運汽車、重型汽車、機牀、海洋裝備、石油裝備、頁巖氣設備、軌道交通設備、智能儀器儀表、農業耕種和收穫機械等產品。化工行業,重點提升精細化工、輪胎產業鏈,發展新型農藥、染料、塗料、功能材料、綠色安全輪胎等產品。冶金行業,重點提升鋁、銅精深加工產業鏈,發展高鐵航空用鋁型材、食品藥品用鋁箔、銅箔、銅板帶,以及循環再造產品。建材行業,重點提升建築衞生陶瓷、玻璃深加工產業鏈,發展高檔瓷磚、衞生潔具、功能陶瓷、特種玻璃、專用玻璃等產品。落實新版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積極推進技術改造立法,實施好一批重點項目,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提高傳統產業技術裝備水平。紮實開展行業對標助推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建立健全企業對標學習長效機制。

二是加快壯大戰略新興產業。提升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實施基礎電子產業躍升、整機價值鏈提升、工業電子開發應用三大工程,加快集成電路、LED 、光伏、雲計算、平板顯示等高端技術產品開發,力爭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 萬億元、增長15% 左右。積極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制定新醫藥產業鏈發展指導意見,加快化學創新藥、海洋藥物、現代中藥、先進醫療器械等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壯大碳纖維、玻璃纖維、陶瓷纖維、石墨新材料等產業規模,重點支持開發特種高分子材料,促進稀土材料高端應用。有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化小型純電動汽車管理試點,以1-2 家重點企業為龍頭加強資源整合,提高技術工藝水平,促進低速電動車有序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重大技術創新,積極爭創國家試點城市。

三是大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淘汰落後。以鋼鐵、水泥、船舶、化工、輪胎等行業為重點,探索建立遠近統籌、標本兼治的產能進退銜接長效機制。積極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堅持工作措施、政策保障、監督檢查“三個到位”,在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提升競爭力化解一批,合作發展轉移一批,搬遷重組整合一批,提高標準淘汰一批,促進產業優化整合。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結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等工作,提高標準、擴大範圍,編制好年度淘汰計劃,明確目標任務並抓好實施。繼續推進資源能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的小企業關閉工作。

四是促進集約集聚發展。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編制實施“一圈一帶”先進製造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縣域工業經濟,因地制宜培植髮展用地少、就業多、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特色產業聚集區,支撐和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切實提高產業集羣化水平,實現由“點”到“線”的思維轉變,積極培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高端裝備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領域的基地園區,加快形成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撐帶動力強的產業集羣。支持我省中西部地區承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強與新疆、西藏的產業合作。

(三)以製造服務融合發展為抓手,努力在壯大生產性服務業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互動,大力發展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深入實施軟件產業“名城、名園、名企、名品”戰略,推動濟南建設高水平中國軟件名城,支持打造濟南創新谷、青島千萬平米軟件園、濟寧惠普基地等產業載體,探索建設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中心。加強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積極培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工業控制等技術服務類骨幹企業。力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2700 億元,增長25% 以上。

二是做強現代物流業。加強綜合交通協調管理,促進多式聯運發展。建立鋼鐵物流供應鏈一體化聯盟,加快煤炭、石化、醫藥等重點行業供應鏈建設。推進製造企業引入現代物流理念,優化內部物流管理,加快剝離物流業務,促進物流服務資源的專業化和社會化。規範重點園區和中心建設,提升園區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物流支撐體系,加強統計分析研究、標準化、人才培養等工作,努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力爭物流業增加值增長8.5% 左右。

三是培育新興服務業。推動電子商務跨越發展,抓好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工程,爭取新培育省級電子商務平台、支撐服務機構、應用示範單位各50 家,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0% 左右;以網絡營銷為主線,以“好品山東”為依託,推動更多企業在打響品牌、網上銷售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發展總集成總承包產業,聯合有關部門建立合作推進機制,探索組建產業聯盟,逐步解決企業資質不足等難題,着力培育一批示範企業和示範項目,加快推動製造業服務化。支持發展節能服務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第三方節能量審核機構,實施重點項目200 個。

四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性工作。聯合有關科研院所,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借鑑國內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律和特點,研究我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着力點,提出發展對策建議。建立健全生產性服務業統計體系,加強縱向和橫向比照分析,及時掌握產業發展變化情況和典型做法經驗,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撐。

(四)以深化企業改革管理為抓手,努力在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一是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開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情況調研,進一步摸清現狀,查找問題,提出規範經營管理者權責、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推進措施。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職工隊伍建設,認真貫徹中央和省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八年規劃,支持企業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培養壯大企業家隊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

二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強重點企業戰略管理,引導企業科學分析所處外部環境,搞好企業和產品定位,儘快啟動制定“十三五”戰略規劃,搶佔發展先機和制高點。發揮省政府企業管理獎和管理創新成果的導向作用,深入開展中小企業“管理提升百千萬”活動,加大典型引路和先進管理方法推廣,向精細管理要質量、要創新、要效益。

三是支持非公有經濟健康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和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合理規定,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支持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大力發展民營企業,認真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系列措施,深入實施“一企一技術”戰略和“育苗扶壯”工程,加快公共服務平台網絡建設,打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良好環境。力爭中小企業數量增加6 萬户,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全省平均增速。

四是促進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積極推廣海爾、蘋果等企業在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理念和先進做法,實施中小微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行動計劃,引導企業探索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商業模式。緊緊抓住新型城鎮化發展機遇,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以優質供給帶動消費需求。深入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拓展亞太、東歐、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鞏固深化歐、美等傳統市場,穩定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五)以有效擴大信息消費為抓手,努力在高水平信息化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發展信息消費,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運用,加快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切實增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信息化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一是培育和發展信息消費。深入實施國務院和省政府促進信息消費的意見,圍繞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供給、拓展信息消費市場等重點環節,大力推動信息消費試點。實施“智慧山東”戰略,深入開展智慧城市、城區、社區、園區四個層面試點,帶動發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消費業態。

二是落實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開展重點行業提升行動,以六大傳統產業為重點,在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創新方面實施一批重點工程,積極破解傳統產業兩化融合共性問題。推進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按照國家基本要求和實施指南,探索開展企業符合性認證,積極參與國家貫標達標。啟動“工業雲”創新行動,以信息化集成服務、職工教育培訓等為重點,開展汽車、機械、石油裝備等產業集羣示範應用,推進先進信息技術向裝備製造業的滲透融合。

三是實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強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台頂層設計,支持各級電子政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雲計算平台遷移,推動電子政務向統一建設管理、運維保障模式轉變。完善省級電子政務綜合服務平台,制定政務信息共享辦法和目錄體系,促進人口、法人信息共建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電子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協調加快教育、衞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信息化步伐。深入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實施貧困村通信息提升工程,完善建設“齊魯村情”幫扶發展平台。

四是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推動城市光纖入户、農村寬帶進村,加快4G 網絡商用化進程。有序推進“三網融合”,加快電信和廣電業務雙向進入,鼓勵發展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有線電視網寬帶服務等融合性業務。推動實施信息安全審查制度,開展重點領域網絡與信息安全檢查,抓好基礎網絡與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強化頻率台站管理,努力提升無線電管理綜合能力。

(六)以建立節能長效機制為抓手,努力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毫不放鬆抓好節能措施落實,建立健全節能長效機制,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生態山東建設。

一是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倒逼作用,堅持有扶有控,抑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複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打造節約型產業體系。加大新能源推廣應用力度,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推廣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集熱面積100 萬平方米;協調推進太陽能光熱系統與建築一體化。深入開展節能科技提效工程,推動節能產品認證,圍繞工業鍋爐改造、太陽能工業、陽光學校等領域,組織實施省重點節能項目200 個。

二是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部署,實施節能環保產業鏈提升工程,新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基地10 家、示範企業100 家。抓好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圍繞清潔能源開發、污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改良、智能電網、半導體照明、高效鍋爐和電機等領域,研發和推廣一批簡易高效的先進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力爭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950 億元。

三是推進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節能。深入實施千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進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加強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開展能源消耗在線監測試點。落實“能效領跑者”和“能效之星”制度,深入開展企業能效對標活動。加強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在建材、化工、鋼鐵等行業培育20 個能源管理中心示範項目。分行業制定並嚴格執行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對超標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等差別價格政策。紮實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協調推進公共機構、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

四是抓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落實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加快循環經濟地方性立法進程。培育100 家循環經濟示範單位,完成19 家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工業固體廢物、餐廚廢棄物、廢舊鉛酸蓄電池、城市礦產等綜合利用,抓好再製造產業“以舊換再”,力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4% 。着力抓好清潔生產,推廣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先進技術,支持一批清潔生產審核重點項目,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單位1000 家。

五是強化節能管理機制。嚴格實行節能評估審查制度,依法推動節能評估審查工作。建立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完善能源環境交易平台,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逐步推行節能量交易制度。加強節能標準體系建設,力爭完成66 項標準修訂工作。強化節能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節能管理、監察、服務“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體系,培訓能源管理師1400 人、用能設備操作人員1000 人、節能高級管理人員300 人。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完善預警調控制度,加強節能監察執法。

(七)以組織運行監測保障為抓手,努力在鞏固工業發展向好勢頭上取得新突破

加大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力度,保障各類生產要素供給,推動工作指導轉變,鞏固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強化運行監測分析。完善調度快報和預測預警系統,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和產品生產情況,用電量、貨運量等先行指標,以及企業投入產出效益、單位產品能耗、勞動生產效率等情況的跟蹤監測分析,全面準確把握經濟運行動態和提質增效成果,及時提出對策建議。有效跟蹤宏觀政策和產業發展新動向,注重對不同時期熱點難點問題的把握,更好地引導和服務企業。認真實施工業運行調控指導意見,突出抓好一季度經濟運行,搞好春節生產組織和節後生產恢復,確保首季開好局。

二是搞好生產要素保障。抓好電煤儲備和煤電運綜合協調,足額兑現省內電煤合同,進一步擴大外煤入魯,確保重點電煤訂貨量1.2 億噸;實施電煤儲備與發電量計劃掛鈎考核獎懲政策,確保統調主力電廠電煤庫存全年平均不低於20 天、重要節點達到30 天。積極應對電力供應偏緊形勢,增強生產供應能力,紮實做好有序用電工作,深入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抓好成品油市場供應,推進車用汽柴油升級,開展國Ⅳ標準汽油使用情況部門聯合檢查,落實好20xx 年1 月1 日供應國Ⅳ標準柴油相關工作。強化與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對接,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三是推動工作指導方式方法的轉變。堅持以改革統領工作全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點,自覺破除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和路徑依賴,積極推進和參與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大力加強調查研究,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重點圍繞推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等重大問題深入研究,謀劃思路,提出對策,努力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着力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方式,在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上下功夫,在研究行業趨勢、企業動態和市場需求上下功夫,在培育引導需求、改善產業生態、推進政策協調上下功夫。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承接好國家下放事項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審批改革,削減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間,提高為企業服務水平。把行業協會、學會等中介組織作為行業管理的重要支撐,更多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支持行業協會積極承接行業管理基礎性工作,推進行業自律和健康發展。

同志們,做好20xx 年經濟和信息化各項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鋭意進取、改革創新,努力促進經濟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五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 20xx年經濟工作,部署20xx年經濟工作,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再創新輝煌!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客觀總結 分析,提振發展信心

20xx年,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艱鉅任務,我們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戰略定力、實幹定力,創新實幹、加壓奮進,各項工作均實現質的提升和新的突破。

(一)成績 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過去的一年,全鎮上下堅持改革創新,實幹攻堅,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五個新的變化。一是綜合實力有新提升。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分別達到41.3億元、1.4997億元,其它主要經濟指標全面超額完成,有望繼續保持全市一類鄉鎮方陣。二是鎮村面貌有新變化。城鎮面貌日益改觀,楊梅等8個村實現通自來水,國衞複檢工作順利完成,通道“五化”建設高質高效完成,石燕等10個村被評為省、市衞生村。三是民生民計有新改善。49個“民生100”項目全部高質高效完成,精準扶貧成效顯著,20xx畝省級扶貧產業園有望成為全縣扶貧開發示範樣板。文教衞事業蓬勃發展,雷公井村成功創建省級傳統古村落。四是社會事業有新進步。民調工作取得實效,連續3年排名全市第5名。安全生產平穩有序,車頭成功創建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鎮。計生工作取得實效,有望進入全市先進。文明創建卓有成效,成功創建市級文明鄉鎮,金田社區、鰲峯社區兩個社區成功創建市級示範社區。檔案工作被評省級先進單位,消防工作被評為市裏先進單位,組織、紀檢、宣傳和“四型”機關創建等工作多次代表縣裏接受省市檢查,並深受好評。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完成,車頭融入平穩有序。五是黨風政風有新改觀。“黨員民主評議”和“幹部大走訪”活動紮實開展,處置不合格黨員7人,其中勸退除名3人、立案查處開除黨籍3人,淨化了黨員隊伍。率先成立流動黨員管理黨支部,對239名流動黨員進行台賬式管理。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四上四下”抓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經驗受到市紀檢部門的高度肯定和推介,全鎮幹部作風大為改善。

(二)困難依然不少,必須正視解決。在充分肯定成績 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鎮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面臨一系列新困難和新挑戰。一是經濟發展提質增效面臨新挑戰。支柱產業不強、鎮級重點項目不多、項目企業開工不足問題仍然突出,“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基本鎮情還未根本改變,經濟發展後勁乏力。二是社會管理面臨新挑戰。合併後社會管理壓力進一步加大,信訪形勢嚴峻,信訪總量居高不下,各類矛盾問題層出不窮,纏訪、鬧訪問題難以得到有效根治。發展環境堪憂,阻工、擾工仍時有發生,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任務還十分艱鉅。三是基層組織建設面臨新挑戰。合併後農村基層黨組織“三弱”(班子軟弱、基礎脆弱、經濟薄弱)問題依然突出,部分村級支部書記“雙帶”能力不強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大部分村自身造血功能不強,影響村級各項事業發展。基層黨建工作發展不平衡,社區服務功能待加強。四是幹部隊伍建設面臨新挑戰。合併後鎮村兩級幹部面臨新一次的管理機制體制上的有效融合。近年來,xx鎮雖然在鎮域經濟發展上取得不錯成績,但部分兩級幹部創新意識不強、市場主體應變圖變能力不足,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等靠要的心理不同程度存在,幹部羣眾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不強,幹事創業激情衰減,已成為制約鎮域經濟快速發展、長足發展的重要因素。五是區域競爭面臨新挑戰。各地發展風起雲湧、競爭態勢咄咄逼人,周邊鄉鎮競相搶奪資源、技術、人才、市場等生產要素,形成了趕、超、擠、壓的競爭態勢。儘管縱向比,我們各項工作都有進步,但橫向比,特別是與全市先進鄉鎮相比,我們的趕超進位的難度越來越大。

(三)優勢機遇並存,必須牢牢把握。20xx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但總的來説困難中潛伏希望,挑戰中藴含機遇。綜合分析面臨的形勢,總體上處於“五期疊加”,(即全面小康決勝期、重要戰略機遇期、城鄉一體化建設關鍵期、轉型升級突破期、新舊動能轉換期)、大有可為、大有希望的黃金髮展期。一是區位優勢更加凸顯。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隨着鎮村兩級有效資源的歸集整合,我鎮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加之我鎮處於嘉禾“四輪驅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的核心區域,十分有利於我們承接產業轉移,加強區域合作,擴大對外開放。二是發展前景更加光明。我鎮是全縣第一大鎮、經濟強鎮、縣府重鎮,又是全縣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的主戰場、項目建設的主陣地。隨着濱江大道、温泉小鎮、車石路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動工建設,將為我鎮發展提供十分難得的機遇。三是發展基礎更加堅實。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民生100工程”,大力加強“道路交通、水利設施、電訊信息、供氣供電”四張網建設,促進了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衡發展,鎮村兩級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四是組織保障更加有力。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干部管理體制機制,紮實開展“三嚴三實”、“黨員民主評議”、“幹部大走訪”等活動,持續推進作風大整頓、大轉變、大提質,使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五是創業氛圍更加濃厚。近年來,通過大力弘揚精神,各級領導 幹部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鬥志,攻堅克難的態勢,腳踏實地不放鬆、不懈怠、不折騰,埋頭苦幹當先鋒、打頭陣、衝在前,大膽創新、善於求變,各級黨組織領導 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全鎮上下幹事創業的氛圍日益濃厚。這些優勢和機遇,是我們做好今年工作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證。

雖然,我鎮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少,制約因素增多,但經濟持續向好的勢頭不減,發展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面沒有變,發展的前景依然看好。因此,我們務必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加壓奮進,始終保持專注發展的戰略定力和前進態勢。

二、科學準確定位,明確發展思路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第一年,是“十三五”建設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至關重要。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兩個率先”為總攬,以“四力”為目標,即:實力、活力、魅力、給力;以“六大行動”為抓手,即:“產業培育、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城鄉共榮、生態環境、黨的建設”六大行動,竭盡全力“興產業、強實體、提品質、增實效”,緊扣“強黨建、興實體、促改革、抓創新”做文章,為“十三五”發展實現良好開局。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產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2%和8%。全面完成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約束性指標。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20xx年我們要全力實施“一村、兩園、三地、四區、五創、六優化”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全力推進xx科學率先發展。“一村”就是突出“一村一品”發展,打造一批“文化古村、產業特村、生態美村、現代新村”。重點抓好平世、蔭溪、禾倉堡等傳統文化古村落的申報創建;做大做強新麻地、沙仁、白石塘、平田、新木、石田、水溪等特色產業特村;創建油涵、平世、樓胡等省市衞生村,打造一批生態美村;結合“美麗”建設,突出桂嘉路、嘉金路、嘉藍路沿線村莊環境衞生整治和規範建房,重點打造茂林、上泥田、坦塘、沙嶺、車頭、平田、石燕、大路等現代新村。“兩園”就是突出温泉產業園和現代物流園建設,重點抓好新麻地舊村提質改造、温泉山莊、水衝、爻山新農村建設;抓好惠爾、湘粵物流園,提升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水平。“三地”就是突出以沙仁村為主的千畝無公害蔬菜銷出加工產業基地、以水溪為主的千畝富硒農業產業基地和以白石塘等省市貧困村為主的千畝油茶扶貧開發產業基地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進程。“四區”就是突出城區、園區、郊區、先行區建設,大力推進“道路交通、水利設施、電訊信息、供氣供電”四張網建設,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衡發展、整體提升。“五創”就是爭創省級文明村鎮、省級平安鄉鎮、省級雙擁模範鎮、省級體育文化鎮、全市十強經濟和招商引資鄉鎮。通過創建活動開展,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和諧快速發展。“六優化”就是突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優化工作運行機制、優化幹部隊伍管理機制、優化鎮村換屆氛圍、優化村民素質提升和優化村級資源配製。通過“六優化”,全力保障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要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和思路,全鎮上下就必須牢牢把握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個大邏輯,要在明思路、強引領、轉作風、增共識上求作為,切實提高思想自覺,增強行動自覺。一要弘揚一個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開放包容、敢於人先、敢於擔當、敢於亮劍”的精神,要敢擔當、不亂擔當;善作為,不亂作為。要依法依規依紀大膽履職,敢於同歪風邪氣作鬥爭,揚正氣、亮寶劍。要敢為人先、創先爭優、弘揚正能量,“大場合、小範圍”都要講大道理,注重小細節,通過自己影響帶動周邊的黨員幹部羣眾自覺踐行精神。二要堅定一個信念。要樹立“唯有雄心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情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念,解決小腳女人、縮手縮腳,困難的事情不敢碰、發展的路子不敢闖的懦夫形象。三要保持一種作風。就是要繼續發揚和保持“愚公、釘子、螞蝗,黃牛”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做到“心中有目標,手裏有辦法”,不畏懼困難,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敢於迎難而上、動真碰硬。四要突出一條主線。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一項“牛鼻子”來抓,以“雙培”工程為載體,大力整治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持續加大對基層黨組織投入,農村後備幹部培養力度,大力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堅持黨建示範引領,創建一批黨建品牌,統籌推進基層黨建協調發展。

三、聚焦重點發力,務求發展實效

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必須圍繞建設“四力”,深入開展“六大行動”,聚焦重點,精準發力。

(一)以產業培育為主導,實現產業大提質

產業不興,實體不強,經濟發展就是空中樓閣。全鎮各級都要把經濟的重點放在興產業、強實體上來,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壯大鎮域經濟,繼續爭創全市經濟十強鄉鎮。

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第三產業一直是我鎮經濟發展的重頭,我們要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把現代服務業作為重要經濟極來抓,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温泉產業、房地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財富步行街、惠爾物流等大型商貿物流項目建設,加快温泉產業開發,推進華天、嘉州、中港等温泉酒店開發項目,加快温泉游泳館建設,積極做好温泉山莊前期開發準備。規範房地產市場,加快嘉州陽光、嘉瑞景程、濱谷灣三期等高檔次、高品質樓盤建設。加快温泉小鎮、禾倉堡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抓好蔭溪宗憲牌坊、伴稼歌申遺,結合“嘉禾八大景”,打造環城文化生態遊、沿江風光遊等“一日遊”、“兩日遊”精品旅遊線路,推進旅遊文化產業大發展。

加快現代工業轉型升級。第二產業一直以來是我鎮經濟發展的短板,要充分利用區劃調整的優勢,發揮車頭片區老工業基地和坦塘(鑄造)工業園優勢平台載體作用,積極引導各類工業企業向兩區聚集發展,力爭引進重大戰略投資者入駐,引進入園企業2家以上,重點引進發展高新技術、新材料 、新能源、信息化、汽車零配件等戰略新興產業,重點扶持愛建煅壓、順利煅壓、巨人集團、金鬆汽車、華科東尼等企業加快發展。加快南嶺水泥廠、白拾福煤礦等工礦企業的轉型發展。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第一產業一直是我鎮經濟發展的弱項,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打造以沙仁、安寧、羅家一帶為主的千畝無公害蔬菜銷出加工產業園;打造以佳禾米業、中糧倉庫等稻穀精深加工企業,水溪富硒金銀花、冬脆棗、百合、泥鰍為主導的千畝富硒農業產業園,全力打造富硒產業,推進富硒鎮建設;打造以白石塘、茂林、爻山、羅家一帶油茶為主的千畝扶貧開發產業園等為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力爭發展規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家庭農場30家。在桂嘉寧、新嘉藍等幹道周邊推廣種植油菜、向日葵等生態觀光作物,推動觀光生態農業發展,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二)以內引外聯為抓手,實現項目大招商

強化爭資立項上項目、招商引資引項目,鞏固招商引資成果,突出招商引資效果,以大招商拉動大項目,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以大投資帶動大發展,爭創全市招商引資十強鄉鎮。

強化爭資立項力度。準確把握政策導向,認真分析國家投資向住房保障、基礎設施、節能減排、生態建設、新興產業、防災減災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傾斜的政策,緊緊圍繞國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的投資方向和重點,篩選出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引領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按照“謀劃儲備一批、重點推進一批、落地轉化一批、達產見效一批”的總體要求,精心包裝儲備項目。積極協調聯動全力爭資,年內力爭有10個以上項目進入國家、省、市、縣計劃 籠子。

鞏固招商引資成果。加強重大招商簽約項目跟蹤服務,紮實抓好愛建煅壓、佳禾米業、居家養老等簽約項目的落地,確保落户境內的新城區農貿市場、新城區建材市場、園區巨人二期等縣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順利落地。繼續實行“六個一”工作機制,大力推行掛圖作戰、工期倒排、責任倒查工作機制,加大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的查處力度,積極維護項目施工環境。重點抓好文化演藝中心、華天温泉度假酒店、壹號公館、商貿城財富步行街、愛建鍛壓、惠爾物流園、嘉州陽光、中港五星級大酒店、嘉瑞景程等項目建設,力求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突出招商引資效果。以“三個結合”、“四個面向”、“五個精準”為指導 ,以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休閒農業為主攻方向,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四年行動計劃 ,大力實施“引老鄉建家鄉”工程。加強重大招商項目跟蹤服務,積極抓好項目包裝推介,重點抓好新麻地温泉小鎮、温泉山莊、千畝無公害蔬菜產業園、千畝油茶扶貧產業園、千畝傳統農業產業園、湘粵物流產業園等項目的招商引資,年內實現鎮本級億元招商項目4個以上。

(三)以設施建設為載體,實現基礎大改善

以“四區”建設為龍頭,大力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一步改善羣眾生產生活條件。

加快城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對接縣裏實施的“南提北擴、東延西進”和“移城就水”的城市發展戰略,重點抓好神農東路、橫十八路、禾倉北路、縱十四路、橫十五路、橫五路等道路交通設施建設,努力把新區建設成為全縣最有聚集功能和帶動輻射作用的新城區。實施老城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進老城區提質改造。大力推進背街小巷改造,加大對污水管網、垃圾處理和城區小遊園建設力度。重點抓好金田東路及金珠北路、神農路、小河巷等4個背街小巷改造、中華東路延伸段建設、燃氣管道“兩供兩治”項目建設,着力推進第二污水廠、城區污水管網改造建設。進一步提升我鎮老城區基礎設施載體功能,切實改善羣眾生活環境 ,推動新老城區一體發展,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基礎配套,是一個園區承載項目、集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今年要加快完善園區各項基礎設施配套,積極配合做好園區調區擴規,提高園區承載力。重點抓好興園西路、榮昌西路、禾倉北路園區段及鑄都公園等設施建設,完成徵地拆遷800畝,土地報批600畝,打造現代工業集聚發展“窪地”,努力提升園區對項目集聚的吸引力、產業集羣的支撐力和區域發展的帶動力。

加快郊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千百十”工程,完成羅家等村農村公路改造和合並村級通村公路,積極實施白石塘、沙仁、水溪等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抓好農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大田嶺等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着力實現水溪、富陽、大田嶺、鬆家等村電信通訊全覆蓋。加快城鄉供水管網改擴建,提高農村自來水入户率。

加快先行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對接先行區建設,重點抓好濱江大道、温泉小鎮、鰲峯公園、公園鋪道、舂陵河水生態治理等項目,做好車石路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加快油涵、車頭、蔭溪、荊林、沙仁、新麻地、水衝、楊梅、茂林、西車灣、上泥田等沿河村莊提質改造,將舂陵河一帶沿線村莊打造成為集“城市風光、休閒旅遊、農村新貌、河道治理、交通運輸”於一體的示範性風光帶。

(四)以生態建設為突破,實現美麗大轉身

以構建優美和諧的“自然、人文、政治”環境為抓手,着力推進美麗建設,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爭創全市生態優美鄉鎮、爭創省級文明村鎮。

大力建設和美的自然生態。繼續推進“青山、碧水、淨土、藍天”工程,着力推進“生態、山水田園”建設,切實抓好造林綠化,力爭完成新造林3000畝。突出抓好桂嘉路、嘉新路、嘉金路等主要幹線公路兩側通道造林綠化提質和鰲峯公園建設進度,繼續做好舂陵河水生態治理,爭創國家濕地公園。要以村莊環境衞生整治為切入,深入開展“最美”創建活動,每個村(社區)都要結合本地實際打造一條“最美線路”。要全力推進鎮村組三級清潔行動,嘗試推行村莊環境衞生服務外包,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衞生面貌,力爭年內新增6個省級衞生示範村和2個省級美麗鄉村。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嚴控“兩高一低”企業引進與建設,實現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的目標。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目標,全面規範農村建房,着力推進村莊連片整治和農村規範建房,重點抓好坦塘、水衝、新麻地等村失地農民集中式公寓安置和茂林、沙嶺、爻山、平田等村舊村改造。

大力營造和善的人文生態。良好的人文環境,是一個地方開放程度的具體體現,也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競爭力的金字招牌。要以“鐵打嘉禾人”精神為引領,大力弘揚“開放包容、敢為人先、敢於擔當、敢於亮劍”的精神,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努力營造優良的投資創業環境。以“四型機關”創建為抓手,大力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努力營造優質、高效、廉潔的政務服務環境。以“最美xx人”評選為載體,培育“一村一舞台”,倡導扶貧先扶志,文化奔小康的濃厚氛圍,大力提升村(居)民文明素質,年內爭創省級文明村鎮。以“郡縣治,天下安”為要點,強化思想武裝,抓牢意識形態工作,搶佔輿論陣地,善於發聲借力。牢固樹立“帖子就是狀子、輿論就是民情、網評就是政評”的理念,創新輿情輿論方式方法,講好故事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通過積極營造“積極向上、與人為善”的和善人文環境,提振精氣神、激發內生力、煥發新氣象,促進環境大優化、形象大提升。

大力構建和諧的政治生態。積極穩妥推進撤村並村和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圓滿完成鄉鎮黨委、人大、政府換屆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大力加強村級黨風廉政建設,着力解決村級“四上四下”存在的突出問題(即落實主體責任上頭熱、下頭冷;推進事務運行上頭好、下頭狠;執行禁令規定上頭嚴、下頭鬆;查辦各類案件上頭硬、下頭軟),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五)以城鄉共榮為根本,實現民生大統籌

保障改善民生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堅持民生為要,突出公共服務,強化社會管理,促進城鄉共榮,實現民生統籌發展,爭創全市扶貧工作先進鄉鎮、全市平安鄉鎮、省級體育文化先進鄉鎮、省級雙擁模範鄉鎮。

大辦惠民實事。鞏固完善城鄉社保體系,抓好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社會保險和新農合、新農保擴面徵繳,全面完成新農合、新農保籌資繳費任務。積極對接愛心天使等義工組織,大力開展社會雙擁、救助、養老等活動,構建政府與民間組織融合的科學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0户。認真落實“四個切實”、“七個精準”要求,紮實推進“九大扶貧工程”,以項目化管理推進精準扶貧,加快白石塘油茶、水溪富硒冬脆棗等扶貧產業園開發建設,實現年內脱貧人口1300人以上,確保脱貧攻堅任務落實落細。

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確保萬人以上區域監控視頻10個以上,打造覆蓋城區的“天網”。全面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重點打造金田、鰲峯、丙穴、蕎麥塘、蔭溪“網格化”管理示範點。創新糾紛隱患調處體系,充分發揮民間矛盾訪求調處中心作用,化解各類信訪矛盾,有效遏制赴省進京非訪量,確保全年民調繼續保持全市前5名。強化安全隱患排查,加大“打非治違”力度,突出抓好食品藥品安全、消防安全、建築安全和煤礦安全等工作,防止重大羣體性事件和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繁榮社會事業。加快鍾水九年制學校、新城區九年一貫制學校、“四校一中心”建設、博雅學校擴容、一鳴學校、東塔學校、明珠學校開發建設步伐,不斷完善蔭溪城南幼兒園 建設,加快城關衞生院搬遷工程,車頭衞生院改擴建工程,完成蕎麥塘村等6個標準化村級衞生室規範化建設,年內完成蕎麥塘籠式足球、拼裝泳池、標準化籃球場建設,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爭創省級體育文化先進鄉鎮。繼續做好禾倉堡歷史文化古街區開發建設和蔭溪歷史傳統文化古村落申報等工作。堅持計生國策不動搖,爭創市級星級計生工作示範村2個以上。強化黨管武裝責任體系,年內爭創省級雙擁模範鄉鎮。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認真做好民族宗教、國防動員、治超、統計、檔案、慈善和婦女、兒童、工會、青年、老齡、殘疾人等工作。

(六)以黨的建設為保障,實現作風大提升

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在黨。要以“四個創新”為抓手,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風政風作風大提升。

創新工作運行機制。一個好的運行機制可以使各種相關因素綜合、規範、協調、有序地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工作的高質高效。今年我鎮要緊緊圍繞鄉鎮區劃調整後續工作,積極嘗試“全鎮統籌、集中管理、片組運行、績效考核、獎罰兑現”的工作運轉模式,推行“任務交辦、温馨提示、督查通報、責任倒查”四項制度,有效確保區劃調整後各項工作平穩有序、無縫對接。

創新鄉鎮幹部隊伍管理制度。堅持“科學定崗、規範運行、分類管理、綜合評估”的原則,構建鎮幹部職工能力績效綜合評估體系。強化制度化約束,規範管理鄉鎮幹部,促進鄉鎮幹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人本化關懷,真情愛護鄉鎮幹部隊伍,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使鄉鎮幹部在政治上有想頭,生活上有盼頭,工作上有勁頭。

創新農村支部書記管理制度。完善農村支部書記履職承諾考評辦法,繼續推行星級黨支部評先活動,積極推進農村第一支部書記選聘辦法,不斷提高農村黨支部書記雙帶能力。善用激勵保障舉措,激活調動農村支部書記,着眼農村穩定發展的大局,從調動農村支部書記的工作積極性入手,建立激勵機制,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

創新農村黨員及後備隊伍管理制度。切實抓好農村幹部坐班指紋簽到,信息化辦公工作,有效嘗試村級相關事務服務外包,提升村級工作水平。繼續開展民主評議不合格黨員處置活動,嚴格處置“三不”黨員。充分發揮鎮流動黨員黨支部管理平台的作用,全面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建立健全科學的村級後備幹部管理體系,有效解決農村幹部“青黃不接、人才斷層”的問題。

同志們,鯤鵬展翅翔雲霄,宏圖大展繪新篇。新常態新要求催人奮進,新起點新機遇令人嚮往,讓我們牢記職責、奮發有為,以不甘人後的拼搏、百折不撓的韌性、勇往直前的闖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攻堅破難,奮力譜寫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