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繪本教學方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8W

幼兒園繪本教學方案多篇

幼兒園繪本教學方案 篇一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説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音樂教育潛移默化地塑造幼兒的心靈,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發展智力,而音樂情境地創設更能提高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如何創設幼兒感興趣的音樂情境,激發幼兒自發、自主地進行音樂體驗、表達與表現,是目前我園幼兒音樂活動研究的瓶頸問題。“繪本故事”以其有趣的故事內容,極具視覺衝擊的故事畫面贏得了孩子和老師們的親賴。可不可以將繪本運用到音樂活動中去?怎樣有效地利用繪本,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的能力,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一、把握整體,挖掘內涵

每一個繪本都藴含着不同的寓意,教師要善於運用繪本所闡述的道理,挖掘繪本中的亮點及所表達的情感等等進行活動的設計,使之真正為音樂教學服務。

(一)以情感人

繪本中情感的體驗往往成為孩子表達表現的動力。運用繪本激發幼兒的情感而開展音樂活動是繪本運用中的一個方法。如在大班“海底世界”的主題開展中,孩子們積累了許多關於海洋動物的知識經驗,老師想通過開展一次音樂欣賞活動,通過肢體表現,進一步體驗和感受,於是找到了《海底世界》這首魔幻而趣味的音樂,如何引導幼兒理解音樂,激發自主表現呢?繪本《小黑魚》解決了所有的難題。故事中因為一條大魚的侵入,使小黑魚的朋友小紅魚們失去了生命,小黑魚孤單地在大海里遊着??孩子們隨着小黑魚的不幸經歷而發生強烈的心理變化——小黑魚沒有朋友了怎麼辦?我們能不能幫幫小黑魚?於是大海里出現由小朋友隨着音樂表演的各種各樣海里的動物:海馬、海蛇、海龜、螃蟹??他們都想成為小黑魚的新朋友。故事感人的情節引發幼兒大膽地肢體表演,活動不再為表演而表演,當活動充斥着情感時,孩子們的表演是自然流露、情感的宣泄。孩子們在音樂遊戲中體驗到勝利的喜悦,情感達到高潮。

(二)以趣引人

聽故事是孩子們最大的興趣之一,有趣而富於變化的故事內容更能引發孩子們的共鳴。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是繪本故事在音樂活動中有效運用的又一手段。

1、有趣的故事人物。人物形象是引起幼兒興趣的一大要素。我們經常會看到商場出售的兒童用品中大多印有誇張的卡通人物,商家也利用消費羣的心理設計商品。由此可見,這些有趣、可愛、熟悉的人物形象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引發幼兒的共鳴。我們的音樂活動也能運用繪本中幼兒所熟知的人物引發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

小班年齡段的音樂學習是興趣培養的關鍵期,三段體統一模式的歌唱活動不再能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朵拉是近幾年來新興的動畫人物,以其可愛的形象,樂於助人的品質而受到大家的推崇,與其有關的動畫繪本、故事光碟充斥着兒童文化市場。幾乎每一個孩子都看過關於朵拉的故事,活動以她為主角勢必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巧妙地運用多拉的探險歷程而設計成一堂生動有趣的音樂新授活動《多拉的旅行》,幼兒在由故事人物牽引的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進行音樂的體驗。

2、有趣的故事情節。音樂和故事向來就是融於一體的,它們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在音樂史上有許多作品取材於故事,又通過音樂向人們講述故事。如《梁祝》、《天方夜譚》都取材於民間故事,著名的交響童話《龜兔賽跑》和《彼得與狼》它們既是一部音樂作品,又是一則生動的童話故事,還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詞本身就是一則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過歌聲向

人們世代傳頌這個動人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聽故事、講故事一直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故事中孩子們更關注的是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故事情節與音樂的密切聯繫來進行教學,可以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既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學得主動、學得輕鬆,又能開發智力、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如中班音樂新授活動《三隻小豬》,老師自編了一首旋律悦耳、歌詞簡單的三段體的《三隻小豬》歌曲,運用三隻小豬分別造不同材質的房子的故事情節,通過觀看視頻,引發幼兒幫助小豬蓋房的願望,激發幼兒學唱歌曲,幼兒的故事情境的引導下,自主且大膽地學唱。更巧妙地是老師還請幼兒通過觀看故事,對歌曲進行創編,因為有了故事的支撐,創編對於中班幼兒不再困難,孩子們充分施展聰明才智,幫豬老大和豬老二選了最堅固的材料,蓋起了鐵房子、石頭房子??

一個出人意料的故事結尾,或者一個圓滿的故事結局是故事的點睛之筆,也成為以繪本為題材的音樂活動的出彩之處。繪本《葉子鳥》中落下最後一片葉子的光禿禿的大樹,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中捅了馬蜂窩後四處逃竄的狐狸等各種各樣的故事結尾給音樂教學帶來特別的創意。還是以《小黑魚》為例,故事結尾大魚又來了,該怎麼辦?孩子們討論着,思考着。出去,就這樣出去又會被大魚吃掉;不出去,難道就一直躲在黑暗的角落裏嗎?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小黑魚的彷徨。最終,大家還是選擇了勇敢地面對敵人。在音樂聲中,孩子們變成了無數條小魚,大家遊成了一條更大的魚,共同趕跑大魚。繪本出人意料的故事結尾激發幼兒合作表現大魚,巧妙地解決了音樂欣賞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合作表達表現這一難點問題。

3、以智育人。每一個繪本故事都藴含一定的寓意,能夠起到激勵、警示等多種的教育意義。對於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優秀品德的形成都起到積極的作用。如繪本《我的爸爸不上班》描繪從事不同職業的父親的形象,從而讓幼兒瞭解、尊重、熱愛爸爸。又如繪本故事《我的幼兒園》

起牀了》這一有趣的繪本故事,在生動的故事情境中伴隨着歡快的旋律邊學唱歌曲邊表演,使孩子們感受到朋友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以及解決了該班幼兒冬天愛睡懶覺的不良習慣。

二、依託繪本,巧妙運用

不是每一個繪本都能適合幼兒在音樂活動的使用,也不是每一個繪本的每一部分都能有效運用到教學中去。在音樂活動中繪本的另一有效運用方法就是將繪本稍作修改,使之能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在這裏羅列了幾個繪本修改中的方法:

1、刪減法。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去枝強幹法。依據音樂活動的目標,以不打破故事的完整性為前提,能使幼兒在完整欣賞故事的基礎上進行音樂活動。將故事中不需要的情節進行刪減,使故事內容緊湊,故事情節的發展更便於幼兒的音樂活動。

大班幼兒音樂領域目標中提出能夠用樂器模仿自然界中的聲響,並嘗試合作演奏。打擊樂器豐富的種類,有趣的聲響能形象地模仿各種聲音。《母雞蘿絲去散步》這一繪本故事,貪吃的狐狸在抓母雞的途中發生了許多倒黴的事而產生各種古怪的聲音,老師巧用這一繪本設計了音樂打擊樂活動。由於故事篇幅較長,有些情節很難用聲音表現,老師就對原著進行刪減,最後保留了狐狸所經過的四個場景進行演奏,請幼兒自由組合成四組,自由選擇樂器,以迴旋曲的方法將狐狸在每個場景中的遭遇所可能發出的聲響用小樂器表現。

2、提煉法。在我們所接觸的繪本中,有寓意簡單,孩子較易理解的作品,但也有些涵義深奧,闡述的是成人世界的某一現象、生命的價值等等,對於幼兒來説比較難以理解,但是繪本中豐富的畫面卻是吸引幼兒的地方。老師運用繪本中的某一段,或是某一頁來為音樂活動服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春天到了,池塘裏小蝌蚪成羣結對地游來游去,立刻引起了中班幼兒的注意,蝌蚪會變成青蛙的知識不再能滿足中班幼兒的需要,孩子們更關注的是蝌蚪生長過程——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通過音樂活動讓幼兒來了解這一知識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我們發現了《魚就是魚》這一繪本,繪本中描述了一條魚與一條蝌蚪的經歷。魚因為羨慕好朋友變成青蛙了的蝌蚪可以在陸地上生活,而跳到了陸地,想要看一看青蛙所説的會飛的鳥,會用兩條腿走路的男人、女人、小孩??差點死去,當青蛙把它推入水裏後,它才覺得水裏的生活是多麼的美妙。繪本所要闡述的最關鍵的經驗就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此深奧的道理幼兒能理解嗎?最後,老師將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創編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並結合《魚就是魚》的繪本動畫中截取的池塘裏小魚變大魚,蝌蚪變青蛙的片段設計了一個歌曲新授活動。詼諧而有趣的故事情節,生動形象的繪本畫面,激發歌唱興趣,促進歌詞記憶,使幼兒在美妙的音樂中瞭解了蝌蚪的成長。

在金色的秋天裏,落得滿地都是的秋葉吸引着孩子們的目光,於是我們開展了各種以秋葉為主題的音樂活動,在歌唱活動《秋葉》以後,孩子們產生了想要跳跳落葉飄落的舞蹈的願望。如何能使幼兒更豐富地表現樹葉飄落的形態呢?繪本《葉子鳥》,語言簡潔,畫面豐富,採用了真實的樹葉形象,豐富的樹葉造型,巧妙地排列組合,極富感染力。其中有一頁,形態各異的樹葉佈滿了整張畫面,樹葉旁還誇張地添畫上漩渦和音符,似乎所有的樹葉都隨着音樂朝着不同的方向旋轉着、飛舞着。中班的老師們就選用這一頁作為音樂活動《秋天的樹葉》的核心教具,引發幼兒通過觀察畫面上樹葉的動態,來進行模仿樹葉飄落的肢體表現。

我們的繪本研究還剛剛起步,但是在幼兒音樂活動開展中深刻感受到繪本的魅力,經典優秀的繪本故事為老師施展聰明才智創建了平台,也為孩子們的音樂活動搭建了嶄新的舞台。

摘 要:音樂欣賞是我們的音樂課中不容忽視這重要的一環。但音樂活動中音樂欣賞的這一部分一直是我們老師們困惑最多的環節,不是滲透的不夠沒有讓孩子們盡興,就是滲透的太多讓孩子們沒有放開思想與手腳。所以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幼兒的情感體驗往往過於膚淺,彷彿"蜻蜓點水,一觸即飛",流於表面和形式,沒有實質的內涵。有時甚至就是一種無動於衷,看起來活動過程熱熱鬧鬧,而其實孩子們的情緒體驗都處於浮躁狀態。我們也知道當孩子們融入音樂,進人音樂,成為音樂中的一部分的時候,她所能領悟到的音樂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會自然生成。我們知道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工具,老師們把音樂中感悟到體驗到的情緒、想像、感動用語言有的放矢的表達出來,音樂便能分享,成為了兒童的依託。其次是老師的動作優美。匈牙利著名的兒童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認為:兒童對音樂的反應必須有大肌肉的反應,沒有此,是不完善的。我們知道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欣賞是我們的音樂課中不容忽視這重要的一環。但音樂活動中音樂欣賞的這一部分一直是我們老師們困惑最多的環節,不是滲透的不夠沒有讓孩子們盡興,就是滲透的太多讓孩子們沒有放開思想與手腳。 所以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幼兒的情感體驗往往過於膚淺,彷彿"蜻蜓點水,一觸即飛",流於表面和形式,沒有實質的內涵。有時甚至就是一種無動於衷,看起來活動過程熱熱鬧鬧,而其實孩子們的情緒體驗都處於浮躁狀態。我們也知道當孩子們融入音樂,進人音樂,成為音樂中的一部分的時候,她所能領悟到的音樂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會自然生成。

從事了多年的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經常和同事一起探討怎麼樣的方式方法才在幼兒園的音樂欣賞中才是最有效的。我們知道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工具,老師們把音樂中感悟到體驗到的情緒、想像、感動用語言有的放矢的表達出來,音樂便能分享,成為了兒童的依託。教師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處於合理地進退, 語言優美而不平白,使音樂變得美和神祕,使孩子的心靈得到了昇華。

其次是老師的動作優美。匈牙利著名的兒童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認為:兒童對音樂的反應必須有大肌肉的反應,沒有此,是不完善的。在老師的活動上孩子們作到了領悟音樂的輕快緩急、張弛有序,在音樂和肌肉運動的和諧契合中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美的享受。音樂或是輕柔浪漫的,或是鏗鏘激昂的,孩子們的動作和音樂相融相合更好地表達了音樂。 老師尊重幼兒,"以兒童為師"。沒有抹殺兒童的不成熟性, 發揮了幼兒的

曾經聽到過大班的一節音樂欣賞《雕塑》,老師是這樣設計的第一部分:欣賞音樂:今天老師這兒帶來了好聽的音樂,這個音樂是關於“雕塑”的故事,小朋友來聽一聽故事裏講了一件什麼事?(老師站起來在圈中講)“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有一羣可愛的小動物,它們聚在一起開辦聯歡會,看看誰來啦(放音樂)小兔在跳舞、小青蛙在彈琴、大象在噴水……這時候一位美麗的仙女,被這熱鬧的聲音吸引過來了,她想、我和它們做一個遊戲吧,她把手中的魔棒輕輕一揮,呀!奇蹟發生了,小動物們全被定住了,過了一會魔法消失了,小動物們又歡快的跳起舞來,(隨音樂的變化講述)後面的音樂老師用肢體語言來提示。(老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第二部分:分析音樂你們聽出音樂有幾段?(3段)②這個音樂的節奏是什麼樣的?心裏有什麼感覺?(幼兒説)老師小結:(是歡快的、活潑的、跳躍的)③中間的音樂有沒有不一樣的節奏?幼兒回答。不一樣的節奏聽起來象什麼?(吹號??)對吹號時站着不動,我們一起來學學做一做,這段音樂就表示停止。

教師用語言的提示,圖片的欣賞讓幼兒自由的表達,而後創編好看的動作,當然教師要先做一個示範性的引導,當孩子們在自由自在的創編舞蹈動作是,老師給予不停的鼓勵,同時也需要從審美的角度,重點介紹些做的較好的小朋友,請其他的孩子進行模仿。其次,再用故事的形式一起來了解音樂。説起故事這個形式,我們知道哎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抓住了這一點,把音樂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把歌詞以故事的形式引出,這樣做,一來可以引發孩子的興趣,二來可以讓孩子記住歌詞。例如我在進行《小樹、小花》這一歌曲教學活動時,我引入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把歌詞溶入到故事中,使這一首簡單的歌讓幼兒學起來能有較好興趣。《獅王進行曲》是大班的音樂欣賞內容,曾聽過一位奧爾夫音樂老師給中班的小朋友也上了這樣的一節音樂欣賞,效果非常的好,老師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切入主題,故事裏有大獅子,小獅子,神奇樹,三段音樂有不同的故事角色出場,孩子在瞭解了故事的內容之後,再聽音樂,很快很自然的就知道每段故事所對應的音樂,孩子在自然而然的對音樂的感覺中,對《獅王進行曲》的曲調風格進行了瞭解和欣賞。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音樂和繪畫是姐妹藝術。"著名的音樂大師貝多芬曾説過:"當我作曲時,心裏總是描繪着一幅圖畫,順着那個輪廓前行。"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把難以用文字表達清楚的意思,改用圖片、影像來表達,把讓孩子難以想象的事物,用圖片、影像來再現。例如:律動《小牧民》這首歌曲,曲調雖然簡單,但由於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很難理解曲調內容,這時,我利用一些描繪內蒙古風光的圖片或錄象,特別是大草原和成羣牛羊的畫面,讓孩子們從視覺上感受內蒙古的遼闊,然後再來體會這首歌曲,這時孩子們就能較好地理解歌曲,並能從情感、動作上來進行簡單的表現,而不再是"依葫蘆畫瓢",生硬地模仿做動作了。這樣的教學既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孩子的感受力與表現力,同時還激發了孩子的興趣。

遊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老虎磨牙》音樂活動中,老師充分抓住孩子愛遊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元素。我們的音樂活動如果只停留在讓孩子被動地聽唱歌曲的層面,那必然會讓孩子感到索然無味。所以我在音樂教學活動中也貫穿着遊戲進行來開展音樂活動。例如:邊唱邊做開火車遊戲,邊唱邊玩拍球遊戲,邊唱邊做紅燈、綠燈遊戲,這些玩起來很簡單的遊戲不僅減輕了孩子學習音樂時的心理壓力,還體驗了音樂的樂趣。

音樂是人們抒發情感的方式,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都有不同的方式,那麼對於幼兒來説從小就開始培養對音樂的欣賞、感受、表現是很重要的,教師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讓所有的孩子都體驗成功的樂趣。願我們能以新的音樂理念培養出更多的藝術人才。

奧爾夫節奏教學在實踐中的運用

著名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先生指出:“能夠把音樂、舞蹈、語言等融為一體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節奏。”節奏是一種富有藝術魅力的活生生的音樂語言,它能將被動的本能變為更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感知、反應和表現力,使之成為培養身心均衡發展、有較高素養與能力的適應現代生活的、有創造性的人。奧爾夫還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脱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能脱離節奏而存在。所以,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別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本着奧爾夫的教育理念,我積極進行音樂教育的探究學習與實踐工作,依據《綱要》精神,以發揮幼兒主體作用,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從“興趣、感受、表現、能力”等方面入手對幼兒進行培養。在大量的理論學習、探索實踐、經驗借鑑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全面和諧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觀念的根本轉變。

一、從字詞、姓名開始的節奏朗誦教學,是增強節奏感的一條重要途徑。

音樂帶入語言的學習,不僅學得更有趣更有創意,而且能使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像從認識自己的名字開始,當自己的名字一再被朗誦是多麼得意又神氣的事,表示受到大家的注意。例如對剛剛組成一個新班集體的教師和幼兒,就可以做如下的練習:

1、全體圍成圓圈,老師手拿一個玩具(或小球),先説出自己的名字,然後把玩具往右邊傳,拿到玩具的人要先説出自己的名字,再傳給右邊的人。

2、用一種聲音代表自己的名字,先説自己的名字,再説聲音,鼓勵幼兒不要和別人一樣,儘量想特別的。如:藝寧——叮鈴;錦鋒——雙手做山峯狀;雪琳——雙手左右搖擺,像下雪狀,這樣的方法幼兒會玩的很開心,也會很期待等一下又有什麼新花樣。

3、按節奏拍手自我介紹。如《我 叫 李 老師》;《我 叫 李 明》。

4、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聲勢,在捻指處把自己的名字説出來,待熟練後集體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聲勢,在捻指處輪流把自己的名字説出來。

5、記住對面一個小朋友的名字,然後手拉手互換位置。如《我 叫 李 老師、你 叫 李 明,走 走 跑跑 走》。

6、播放一段音樂,小朋友自由走,音樂停後馬上找一個小朋友面對面站好,互相作自我介紹,手拉手互換位置。如《我 叫 黎毓 雯》,《我 叫 曹 慧》,《走 走 跑跑 走》。

以上用孩子們自己的姓名進行節奏朗誦訓練,會使孩子們驚喜,他們會樂此不疲 充滿興趣,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會獲得最好的效果。

二、古詩、童謠的節奏朗誦練習,是最受幼兒喜歡的活動方式。

幾乎每個孩子從生下來都會聽到長輩們給他念古詩、唱童謠,而運用節奏朗誦進行入門教學,是最受孩子歡迎的,這對於挖掘本土文化還有着深遠的意義。如以古詩《靜夜思》為例,就可以進行這樣的節奏教學:

1、選取一個節奏型 × × ×× ×,並把古詩代入該節奏型朗誦。(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嚮明月,低頭思故鄉。)

2、配上簡單的動作,兩人面對面,每句念前兩字並自己拍手兩下,念後三字時與對方雙手互拍。

3、兩人一組,一人念前兩字,另外一人接後面三個字,然後交換。

4、選擇一個樂器,每句前兩字默讀(這對於節奏的穩定性很有幫助),用樂器敲兩下,後三字邊念邊做身體的搖擺動作。

5、按節奏邊念邊走路,每一個字走一下,待熟悉後邊念邊走,同時敲擊樂器。

6、請幼兒想一想還有什麼表現方式?例如改變節奏型練習,或念一句做一個節奏型的走和跑的動作練習等等,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來演繹古詩,你會發現,幼兒的創造力是驚人的。

以上的活動既可以讓幼兒認識中國詩詞中的韻味,並給古詩賦予了不同的風貌,從中體驗節奏變化的美,在與人合作、遊戲時培養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啟發了想象力,激發了創造的潛能。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節奏形象化的教學方法,啟發幼兒根據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聲音,組成各種不同的節奏。如:啟發幼兒聽下雨的聲音,嘀答、嘀答節奏型是×× ××。敲鼓聲,教師敲鼓,幼兒邊聽邊念咚嗒嗒、咚嗒嗒,節奏型是××× ×××。還有小雞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節奏型是×××× ,××××。小鴨叫嘎—、嘎—,節奏型是×— ×—。同時讓幼兒隨時隨地充分地想象,那麼隨時都會發現生動有趣的節奏,我們不但啟發幼兒發現節奏,還要鼓勵他們去創造節奏,並在教學中採用拍手、拍腿、跺腳、捻指一類的聲勢,將語言的節奏與動作的節奏結合起來,就可以形成多聲部的聲效。

三、通過多聲部的節奏練習,培養和鍛鍊幼兒對自己的控制與把握能力。

在拍手、拍腿、跺腳的聲勢訓練基礎上,進行多聲部的節奏練習,對於兒童掌握起來並不困難。教學中採取的主要手段,是固定節奏型的教學方法,每個聲部僅是一個小節,或是兩拍子的詞組,或是一個句子(兩小節)的無限反覆,形成不同節奏的聲部疊置,對每個幼兒講,只需把握住自己這一點,並在拍率上與大家一致,就合上了。而輪説(卡農)則是一種有規律的先後説或唱同一兒歌的多聲部練習,在這種合作中,隨着一首兒歌或歌曲的節奏的變化,音樂性更豐富了。如學習歌曲“三輪車”就可以進行這樣的節奏教學:

1、學唱歌曲,按節奏讀歌詞。

2、請第一組小朋友按節奏拍手説歌詞,第二組小朋友從☆記號(比一組晚一個樂句)按節奏拍手説歌詞,當第一組説到“你説奇怪不奇怪”時再反覆一遍“不奇怪”,最後説“怪”時兩組找齊。

3、加入聲勢練習,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以一種聲勢和節奏型進行練習,如第一組跺腳,節奏型為×— ×—;第二組拍手,節奏型為×× ××;第三組拍腿,節奏型為×××× ,××××,然後將三組合起來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個聲部的節奏音樂了。

4、加入樂器練習,將拍手、拍腿、跺腳三組聲勢代入相關的樂器為歌曲伴奏。這不僅能加強幼兒的節奏記憶能力,同時為學習輪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認識。 教學效果非常好,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發展。

在這種合作中,隨着一首歌曲節奏的變化,音樂性更豐富了,這種輪説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多聲部音樂形式,也是奧爾夫所指的“適於開端”的多聲部訓練方法,多聲部的活動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團結協作的有效途徑。

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節奏是一個最有力的音樂源泉。

節奏遊戲是最直觀、最能激起興趣的活動,我常在教學中穿插節奏遊戲。如:遊戲走、跑、跳就是讓幼兒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最好的遊戲活動。二分音符是大步走,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過聽樂曲走、跑、跳掌握音符的時值,還有節奏回聲的遊戲更是孩子們喜歡的。教師先拍節奏,開始二小節逐步過渡到四小節。速度先慢後快不斷變化,從簡單逐步增加難度,訓練幼兒的聽覺、反應能力及記憶能力,獲得愉快的情緒,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幼兒感知節奏後,我就讓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現,如拍手,跺腳,身體晃動等,並隨之教給幼兒認識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聽音樂中告訴幼兒這是幾拍的,讓幼兒一邊拍手一邊聽或者一邊拍手一邊唱,這些都是幼兒在有音樂伴奏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小馬跑、烏龜爬、颳風、下雨、開火車、飛機飛、騎自行車、划船等都可以讓幼兒用手拍,用腳跺,用身體表現。這種表現自如、靈活、不用老師教,老師只不過加以引導。讓幼兒認識二拍子時,可以讓他聽《進行曲》,威武雄壯,整齊有力;認知四拍子時,就讓他們聽一些較舒緩的曲子,如《小小鳥》、《小燕子》等,認知三拍子時,就放一些圓舞曲讓幼兒來表現。

除了用身體表現,我還讓幼兒充分地利用打擊樂器,先讓他們瞭解各種樂器的聲音,是清脆、是渾厚、是長音、是短音,研究怎樣敲才會特別好聽,然後讓幼兒自己給小樂曲配上伴奏,練習演奏。

除了以上這些教育培養外,我還把對幼兒的音樂素質練習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來園時欣賞優美的樂曲,不僅陶冶了情操,還使幼兒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來。早上喝完水和課間休息時,放一段輕鬆活潑的童謠,讓幼兒隨之做優美的律動,增強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了動作。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們無論是在對音樂的喜愛上,對音樂的感受力上,還是在音樂節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奧爾夫的節奏教育方法,不僅要求幼兒動手、動腦,運用聽覺、視覺、運動感覺等器官親 自參與活動,而且在玩、説、唱、動、奏的過程中去感知節奏,體驗節奏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不是沉悶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機械地奏樂,而是能充分激發兒童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從各方面來説,這種學習節奏的方法,均寓學習於遊戲之中。真正實現了“樂”(音樂)即是“樂”(快樂)的至理。因此,可以説,奧爾夫節奏教學是完全是符合兒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統的音樂教育體系。

淺談在奧爾夫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

世界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可見,節奏在音樂教學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它是音樂美感最重要的來源,是音樂的生命。而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説,學習培養拍子感和節奏感是一件比較枯燥困難的事情。目前的許多教學僅僅是從音符時值的劃拍來識別節奏,就使節奏變成了一種機械的,毫無生命的東西,也使孩子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困難。節奏感不是從一個音一個音地研究樂譜獲得的,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孩子通過自身的遊戲運動來感知節奏,強調的是“動”,節奏運動不僅要用耳朵聽,用頭腦理解,更要在遊戲運動中感受,促使幼兒體驗音樂的情感、音樂和流動。通過遊戲活動,能使幼兒的聽覺、心腦、身體肌肉協調作用,逐步培養幼兒從身心兩方面去感受音樂,既符合節奏的運動特徵又適應了幼兒好動的天性,使幼兒有興趣的、主動的、有創造性的進行對節奏活動的時間,空間與動作的體驗和探索,在輕鬆、活潑、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掌握各種節奏。

什麼是音樂節奏感呢?前蘇聯音樂心理學家捷普洛夫有這樣的解釋:“音樂節奏感可以説是一種積極體驗音樂的、從而正確感知音樂運動時間進程的情緒表現力的能力。在幼兒園培養音樂節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樂伴隨下活動,在律動、音樂遊戲、舞蹈等音樂與動作相結合的活動中,培養節奏感;在引導幼兒感知節拍節奏的強弱關係,感受音樂節奏韻律美的活動中,培養節奏感;引導幼兒準確地再現音樂的節奏,在用美的節奏性動作表現音樂情緒情感的活動中,培養節奏感。

幼兒生活在聲音的`世界裏,節奏也無處不有,無處不在。音樂節奏主要來源於客觀自然和生命運動的節奏,它可以模擬人類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體態動作和主觀心理活動的節奏,也可以模擬自然界風、雨、雲、動物、植物等運動狀態。我們在感受音樂時,通過對節奏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驗作品的情感內容,讓幼兒在熟悉感受音樂的同時,通過遊戲的方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對節奏的掌握,可以讓幼兒以自身為中心有規律的創編出節奏形式,並隨着音樂旋律有機的融合為一體。世界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始終鼓勵和提倡節奏樂教學“永遠在發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動中。”奧爾夫音樂教育就是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結合教學的音樂教育,同時也是“為孩子們的音樂”,是創造性的幼兒音樂教育,它喚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情感,是培養幼兒音樂感覺和情感的金鑰匙。

如何更好地將奧爾夫音樂原理滲透到節奏樂教學中呢?我們幼兒園從以音樂節奏培養的角度出發,運用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和奧爾夫的教育理念,運用聽覺、視覺、運動感覺等器官親自參與活動,在玩、説、唱、動等過程中體驗音樂,感受節奏美。下面就在奧爾夫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環境創設是幼兒學習音樂節奏的基本條件。

我國新頒佈的《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幼兒提供有音樂節奏的環境.使他們在“潤物細無聲”中逐步培養音樂的節奏感。

幼兒園創設音樂節奏的環境為幼兒學習創造條件。幼兒園創設的環境:指創設牆面的環境佈置“節奏王國,很多小動物在用節奏樂器敲打,表演”,還應在班裏的專門的區域角投放材料如:“節奏卡片,奧爾夫節奏圖譜、柯達伊聲勢練習卡片、簡單的音樂符號、還包括節奏樂器:鋼琴、架子鼓和一些打擊樂器(雙響筒,三角鐵,沙錘等),以及一些節奏很明顯的幼兒歌曲、樂曲,讓幼兒根據節奏敲打樂器、拍手、身體動作等來表現,給幼兒提供自由的練習空間,讓幼兒最大限度表現自己,從而培養他們的節奏感。

除了以上所例之外,還可以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通過遊戲、勞動、散步等途徑,多渠道、多形式,積極主動地開展音樂活動,讓幼兒的情性在不知不覺、輕鬆愉快中得到陶冶。如在户外活動中放入“大腳板”遊戲,其遊戲是競賽性的體育遊戲,要求兩人一組,穿同一雙大腳板,進行比賽,以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這就要求參賽者的節奏感很強,如果兩人的節奏不一致,不但不能取勝,還可能走不動或者摔跤。由此可見,“大腳板”遊戲是一項注重節奏感的遊戲,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它包含了許多的節奏形式。首先,兩人在初步嘗試合作時,可能並不能協調、配合得很好,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利用四分音符的節奏感,讓他們先穩定而後取得步調一致;接着,隨着速度的加快,四分音符的節奏感變成了八分音符的節奏感;而後,兩人為了取得比賽的勝利,還必須加快步伐,這時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的節奏感也就自然產生了。如果兩個人的節奏感是一致的,那麼步調也將一致,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作為體育遊戲活動的“大腳板”遊戲,實際上藴含了豐富的音樂活動,也能達到。因此,我們決定嘗試利用“大腳板”遊戲,來培養幼兒音樂的節奏感。

節奏能力的培養應遵循它自身發展的規律,從體驗一發現一感知節奏,對於學齡前幼兒主要還是建立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的節奏感。在學習初期,我們所選用的是《高人和矮人》的音樂,在引導幼兒認識四分音符時,讓孩子們兩人穿一雙大腳板走路,起步時要求同時抬起一邊的腳,我們用低沉的“矮人”的音樂彈出四分音符,要求幼兒按照老師彈奏的節奏前進,兩人所感知的節奏是一致的,就能順利前進,錯了就容易摔倒。練習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生自己的參與,教師不必過多參與幫助,要讓孩子在遊戲體驗中自己發現,體會節奏感,教師則在旁邊觀察瞭解孩子對四分節奏的感悟力,及時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節奏感。幼兒在按四分音符的節奏走路時,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精神的高度緊張、集中,使身體的運動信息刺激大腦,形成了條件反射,從而加強了幼兒對四分音符節奏感的認識,然後進行拍手練習時,往往比以往更加穩定準確。

在幼兒基本掌握了四分音符節奏感的基礎上,用相同的方法練習八分音符的節奏感,我們先用“高人”的音樂彈四分音符,使孩子先協調好步伐,然後加快速度,變成了八分音符,這時候對孩子來説是一個全新的體驗,節奏感好的孩子往往能很快適應新的節奏,而節奏感較差的孩子則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節奏,當他們的身體及步伐協調一致以後,他們對八分音符的感悟已經較深了,八分音符的節奏感在他們的腦子裏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在孩子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感都掌握得比較好以後,還可以利用對比的方法區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同樣選用《高人和矮人》的音樂,交替彈出四分、八分音符要求幼兒根據節奏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步伐,從而鞏固兩種不同的節奏感,加強孩子的協調性。

年齡小的孩子對於音樂節奏的感悟是與遊戲化、形象化的教學形式相結合的,而教學活動遊戲化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礎,在結合“大腳板”遊戲的音樂活動中,孩子是學習的主體,讓孩子在遊戲中掌握節奏,感受音樂,並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對節奏感受的情況完全是靠自身

幼兒園繪本教學方案 篇二

設計思路:

《老鼠娶新娘》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與我們以前聽過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長找女婿,以及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情節,不同的是最後老鼠村長的女兒嫁給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故事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且其中的童謠朗朗上口,藴涵了很多中國的習俗。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含義,明白任何事務、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點的。

2、喜歡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長處,承認自己的短處,學習取長補短。

3、體驗婚嫁帶來的喜悦氣氛和抬轎子游戲帶來的樂趣。

4、認讀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取長補短

活動準備:

(1)節奏明顯的音樂,歡慶音樂一段,故事背景音樂一段。

(2)PPT圖片(花轎、美叮噹、村長、小啊郎、大黑貓、太陽、烏雲、風、牆)

(3)太陽、雲、風、牆、老鼠、貓的圖片

(4)字寶寶(照、遮、吹、擋、打洞、捉、取長補短的漢字)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沒有人是最強的道理,從而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活動難點:懂得取長補短。

活動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音樂,你們聽聽看,這段音樂裏聽上去,好象人們在幹什麼?(欣賞嗩吶演奏的音樂《過新年喜洋洋》)

幼兒討論(高興的事、結婚),都是高興的事情,那麼,今天在這個音樂背景下,又發生了什麼高興的事情呢?

2、出示圖片:花轎

提問:這是什麼?花轎是誰坐的?今天的新娘是誰呢?

二、欣賞理解故事《老鼠娶新娘》

1、美叮噹要出嫁了,她要找一個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她找到了誰呢?(出示循環圖)她找到了太陽、雲、風、高牆、老鼠小阿郎、貓。到底誰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呢?我們來聽聽故事。

2、美叮噹到底會嫁給誰呢?我們來聽聽故事。

講故事(邊講邊演示PPT圖片,故事背景音樂輕輕響起)

提問:你覺得在這個故事裏誰是最強的新郎呢?(小結:沒有人是最強的。) 小結:他們六個雖然不是最強的新郎,但他們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分別是??,他有什麼本領?幼兒講到誰就出示字卡。

3、認讀並複習漢字:遮、照、吹、擋、打洞、抓、取長補短

三、遷移感受

1、最強的你:

小朋友你們有最強的地方嗎? (幼兒發言)

我們把最強的地方叫做長處,你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麼嗎?每個人都有長處,有長處,可真好,因為長處會讓我們很棒。

2、不強的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但每個人也有不夠強的地方,我們把不強的地方叫做短處,你知道你的短處是什麼嗎?請3-4個幼兒回答

你們能夠知道自己的短處,真好,因為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進步!

3、朋友圈:

我們都有長處和短處,今天老師帶你們來玩一個朋友圈的遊戲(用你的長處去幫助別人,你的短處請別人來幫助你,這就是取長補短)出示字卡。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我們取長補短,互相幫助時,就會變得更強大。

4、美叮噹的新郎。

世界上沒有最強的人,那美叮噹到底該找誰當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強的,但可以找最喜歡的,最適合的,那麼誰最喜歡、最適合她呢?美叮噹想一想,還是找到阿郎做新郎,看,叮叮礦,叮叮礦,大小老鼠來幫忙,今夜老鼠娶新娘。

四、遊戲:《抬花轎》

美叮噹坐着花轎結婚了,我們也來玩抬花轎的遊戲。

選一個女孩子來當新娘,請2個男生來抬花轎,聽音樂,迎親隊伍出發了!

種教學模式:教方法 篇三

其實繪本書籍很多。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説看起來也沒什麼難度,在圖畫的幫助下內容基本都能看懂,這也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在課堂上,只是瞭解了一個故事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在第二次教學的時候,我就嘗試以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為主,讓學生學會閲讀整本書的一些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片段2】

師:(出示封面)你看到了什麼?

生:有一隻大灰狼躲在大樹後看着前面在睡覺的小豬。

師:觀察得很仔細。再看看,你還看到了什麼?

生:這本書的題目叫《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

生:作者是宮西達也,是日本的一位作家。

師:看到這個封面,請你來猜一猜接着可能會發生什麼。

生:這隻大灰狼偷偷地跑到小豬那兒,吃了許多小豬,他覺得自己今天的運氣怎麼這麼好。

生:大灰狼可能會去找自己的朋友,然後他們再去叫其他朋友,最後他們叫了許多朋友去吃小豬。……

師:想不想看這本書?打開書本讀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學生迫不及待地看起故事來)

師:老師想看看小朋友有沒有把這個故事看懂,我這兒有四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請組長把討論的結果寫在紙上。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

②他去了哪幾個好朋友的家?

③他們分享了什麼?

④你覺得今天誰的運氣怎麼這麼好?為什麼?

(接着學生就開始討論這四個問題)

現今兒童在通向獨立文字閲讀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他們學會閲讀的方法,這會讓他們終生受用。所以在這次教學過程中,我更側重於教導學生一種閲讀的方法,而不是繪本的內容。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讀封面,包括封面上的圖片和文字。圖片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的一些大致內容,文字包含了這本書的題目、作者、出版社等信息。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小問題,對於孩子的閲讀習慣來説至關重要,在今後的獨立閲讀中,他就可以依據作者、出版社,自己去尋找他所喜歡的書。觀察《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的封面,讓學生在閲讀前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閲讀慾望。

接着引導孩子觀察扉頁。扉頁不僅僅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也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的扉頁上,大灰狼對着一羣睡着的小豬高興地自言自語: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看到這樣的扉頁,學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接下去這羣小豬是不是要被大灰狼吃了,閲讀期待被激發。

再教學閲讀繪本正文的方法。繪本閲讀可以邊讀圖,邊讀文;可以先讀圖,再讀文;也可以先讀文,再讀圖;還可以邊猜邊讀。讓學生用這幾種方法自己看故事,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閲讀的興趣被激發。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體驗和感受。等學生讀完之後,拋出幾個關鍵的問題,來理清故事的內容。引導孩子再現情節,通過思考產生心靈的頓悟。

最後讀封底。許多繪本把故事的結尾延伸到了封底上,與封面相呼應,留給孩子無盡的遐想和無窮的回味,值得我們關注。《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的封底就是一幅和封面類似的圖:大灰狼跑去樹林,但是小豬們不見了。學完故事,還可以進行一定的延伸,給圖片配話,鼓勵他們參與到故事的續想、續編中,引導孩子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相比第一種教內容的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最大的收穫是學到了閲讀整本書的方法。在課外,學生也可以-本站§ 按照這種方法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繪本導讀課的開展,是近幾年的新生事物,它必定也像課堂閲讀教學一樣,在不斷的探討和摸索中逐漸走向理性和成熟。教師在繪本教學中,應以閲讀方法的教學為主,切忌教師講故事,學生聽故事,真正實現得法於課堂,閲讀於課外,讓學生踏上快樂的閲讀旅程。

種教學模式:教內容 篇四

許多教師在教學繪本時是採用教內容為主的方法,其過程為:採用跟隨圖片看故事情節,先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引入課題;然後教師和學生共同閲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往往是教師一幅幅引導學生讀懂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的引導代替,只能圍繞繪本小範圍的想象;最後是拓展延伸。我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也採用這樣的方式。

【片段1】

師:看到午睡林裏那麼多小豬,烏魯去告訴了誰呢?我們繼續聽故事。烏魯來到好朋友哇嗚的家,咚咚咚咚,哇嗚,你在家嗎?我到午睡林這麼一看,你猜怎麼樣,黑壓壓的一片……剛説了這麼一句,嘎吱,門就開了。猜猜看,接着會發生什麼事呢?

生:烏魯和哇嗚一起去把小豬吃光了。

生:烏魯和哇嗚又去叫他們其他的好朋友吃小豬。

師:看看你們猜得對不對?

(出示這段文字)“長着黑壓壓的一片蘑菇,是吧?我剛才還去午睡林採過蘑菇哪!你看,我做了一鍋香噴噴的咖喱蘑菇。烏魯,咱們一起吃吧!”哇嗚笑眯眯地説,説完兩隻大灰狼啊嗚啊嗚地吃起來了,“好吃!好吃!”“這麼多牛奶和蘑菇,太好吃了!啊嗚啊嗚……”

師:哇,香噴噴的咖喱蘑菇,還有好多牛奶和蘑菇,真好吃啊。誰想成為烏魯和哇嗚?

生(有感情地):好吃!好吃!這麼多牛奶和蘑菇,太好吃了!啊嗚啊嗚。

師:真是太好吃了,烏魯的運氣怎麼這麼好啊,不過,烏魯運氣好得還不只這些呢。

(出示這段文字)然後,哇嗚又送了他好多咖喱蘑菇:“要是喜歡,就帶回家去吃吧!”烏魯帶着好吃的咖喱蘑菇,笑眯眯地走了,邊走邊樂哈哈地説:“今天,運氣怎麼這麼好呢……”

師:呀,烏魯忘了什麼呀?啊,對了,忘記告訴他小豬的事情了……算啦,烏魯決定去咕嚕嚕家告訴咕嚕嚕。

在這段教學中,我牽着學生在一幅幅的圖片中讀文字,力求把故事講明白,讓學生對下一段故事內容產生興趣。但是這樣的環節使學生的自我發揮和大膽想象被扼殺。書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等到學生可以看書時,卻發現大部分的內容老師早已講過,不知怎麼看,也沒有興趣去看。教師代替學生閲讀,成了“趕羊人”,牽着學生一步步走,越俎代庖。這種只教內容的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失去了閲讀的主動權,消弱了學生聽故事的新鮮感和敏鋭感。教學仍停留在“教師講故事—學生聽故事—教師提問,繼續講故事”之上,學生相對處於比較被動的角色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繪本的趣味性也大大降低。同時,學生並沒有在課堂上學到閲讀整本書的方法。在課餘的時候,拿到一本課外讀物,學生依然會很茫然。

幼兒園繪本教學方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並能根據圖片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圖片的內容及猜測。

(2)通過故事知道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國小生。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出示大衞的圖片)大家還認識這個老朋友嗎?

生:(異口同聲)認識。

師:那大家跟他打個招呼吧。

生:hello,大衞。

師:在《大衞,不可以》中,大衞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生1:調皮。

生2:不聽話

……

師:現在的大衞,和你們一樣,是一年級國小生啦,他在學校是好孩子嗎?

生:(孩子們偷笑)會……不會。

師: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大衞上學去》。這個故事招老師把它獻給開學以來進步最大的:(出示孩子照片)梓華、淑楠、雲天和宏略,還有憶佳。至於為什麼送給他們,讀完故事,相信你們就會明白。

二、感知故事

師:。瞧,這就是我的老師。(出示繪本第一張扉頁)。上學以來,老師要我學會好多東西哦。可是,好多我老是忘。現在你們就來做我的老師好了,陪我一起温習一下。(出示第二張扉頁)

生:(齊讀)大衞,不可以!不可以大叫,不可以推人,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師:(做苦惱狀)哎呀,好多呀,老是記不住。這不,一天的生活又要開始了。

1、出示繪本第一頁

師:早晨,媽媽很早就開始叫我起牀了,可是昨晚沒聽媽媽的話,睡得太晚了。唉,起不來。路上又跟賣水精靈的老奶奶聊了一會兒。這不,當我推開教室門的時候,發現小朋友們都坐的那麼端正。老師生氣的瞪了我一眼,説……

生:(齊説)大衞!你遲到了!

師:(低下頭)哦,我知道了,下次會早點的。

2、出示繪本第二頁

師:數學課上,老師寫在黑板上的題目太簡單了。2+2=4(師到黑板前做這道題)耶,做對了!正當我高興的時候,老師轉過頭提醒得意的我……

生:(笑着大聲説)大衞,回去坐好!

師:(拉攏着腦袋)坐好就做好!

3、出示繪本第三頁

師:咦,口袋裏還裝着一塊口香糖呢。(師邊説邊把口香糖拿出來放到嘴巴里)反正無聊,那就吃掉吧。唔,真好吃。口香糖還很好玩呢,能拉成長條,還能吹泡泡呢。我玩的正高興呢。老師又大聲的説了一句……

生:(大笑着齊聲説……)上課,不可以吃口香糖!

師:(做沒聽清楚狀,下去問孩子)老師,你説什麼?

生1:上課,不可以吃口香糖!

師:老師,我還是沒聽清楚。

生2:(大聲的説)大衞,上課不可以吃口香糖!

師:好吧,我吐掉。(師,吐出)

4、出示繪本第四頁

師:這節課我決定要好好表現了——積極回答問題。呀,這個問題我拿手,讓我來吧。老師沒叫我,是不是沒有看見我?站高點(站到講台上):“老師,我知道……”剛要説出答案,老師很不高興的提醒我……

生:(齊説)大衞,要先舉手!

師:(低下頭)哦,知道了。上課回答問題要先舉手,像旁邊的同學一樣。

5、出示繪本第五頁

師:最喜歡的美術課終於到了。看我的新畫法:我一隻手塗成紅色的,一隻手塗成綠色的。呀,真想看看印在衣服上的效果,試試吧。(師裝作要把手印到小朋友的身上)這時,老師大聲的説……

生:(大聲説)手不要亂碰!

師:哇!嚇了我一跳(孩子們哈哈大笑)如果要是印上了,小朋友肯定會哭鼻子的吧,還是洗掉好了。

6、出示繪本第六頁

師:最後一節課了,肚子好餓哦。午飯會吃什麼呢?哦,你們看,外面的白雲像不像正在恐龍大戰?究竟哪隻最厲害呢?正當我想得入迷的時候,老師的聲音有在我耳邊響起……

生:注意聽講!

師:好吧,我坐好。

7、出示繪本第七頁

師:哇哦,午飯的時間到了。我在後面等了好久都沒有輪到我,乾脆去前面好了。剛走出來兩步,老師一邊舀飯菜,一邊説……

生:大衞,排隊去!

師:小朋友好像也不高興了,那我再回去吧。

8、出示繪本第八頁

師:午飯真好吃!吃的正香呢,前面不知道誰扔過來一個菜葉。真煩人!我可不能認輸,還給他一個西紅柿。呀,不好,扔到他臉上了……正打的不可開膠的時候,老師生氣了,她不聽我解釋……

生:(大笑)我不管是誰先開始的!

師:唉,倒黴。早知道被罰打掃餐廳我就不這麼幹了。其實,我不理他就沒事了。唉……(生大笑)

9、師小結:一上午的學習生活結束了,你給這個時侯的我打多少分呢?為什麼?

生1:我給你打零分!

師:為什麼啊?

生2:因為你很調皮,不聽老師課。

生2:我給你打60分。因為要看看你下午的表現怎麼樣再説。

10、出示繪本第九頁

師:小朋友們給我打這麼低的分我還不知道呢。瞧,我在操場上玩的正高興呢。(生笑)老師站在門口喊我……

生:大衞,已經開始上課了!

師:好的,我馬上回去。

11、出示繪本第十頁

師:這節是我最討厭的閲讀課,四周一點聲音也沒有,真沒勁!咦,旁邊有鉛筆,就拿它練練我剛學過的架子鼓吧。啦啦啦……唱的正起勁,旁邊的同學……

生:(用手指放在嘴上)虛……

師:什麼?

生:噓,噓,噓……

師:哦,不好意思,打擾到別人了。

12、出示繪本第十一頁

師:哎呦喂,老師,我憋不住了,想尿尿。老師無奈的説……

生:(大笑)又要去?

師:(不好意思)對不起嘛,我以後下了課一定先去尿尿再玩。

13、出示繪本第十二頁

師:找個大衣暗的地方畫畫吧。好,就在桌子上!我畫只小狗汪汪叫,畫顆星星閃啊閃,還沒畫好飛船呢,老師從我旁邊冒出來説……

生:這樣吧,大為同學,放學你留下!

14、出示繪本第十三頁

師:唉,原來是擦桌子呀。我的桌子擦乾淨了,順便擦一下其他人的吧。我把椅子放整齊,擦得乾乾淨淨。老師笑眯眯的問我……

生:大衞,做完了嗎?

師:做完了!呼,老師終於表揚我了,還獎勵給我一個顆小星星,説……

生:做得好,大衞!

師:好高興啊。老師説……

生:大衞,現在你可以回家了

師:帶着小獎章,我高高興興回家去了。

15、老師小結:一天的學習生活又結束了,你給這個時候的我打多少分?為什麼?

生1:我給你打80分。因為上午你雖然表現不好,但是下午表現還可以,希望你以後繼續努力。

師:那我會好好表現,爭取你給我打滿分。

生2:我給你打滿分

師:是嗎?我好高興啊。

生2:雖然你上午表現不好,但是下午可以幫小朋友把椅子和桌子都擦乾淨,所以給你滿分!

師:謝謝你的鼓勵,我會再接再厲的。

生3:我給你打0分。

師:為什麼?

生3:因為你老是違反紀律,還打擾到其他小朋友。

師:哎呀,我已經知道錯了,我會努力表現,從你這裏得到分數的。

總結:其實,每個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許上課遲到過,或許跟別人打過架,或許上課老走神。可是,只要像大衞一樣努力改正,就仍然是老師和小朋友喜歡的好孩子。就像他們(出示孩子照片)每天都有嶄新的變化,讓我驚喜。上課愛舉手了,學會認真聽講了,字也越寫越漂亮了。老師在想,在坐的你們何嘗不是一個個的大為呢?調皮又可愛的大衞。讓我們再來一遍吧。

三、角色互換體驗

師:現在我是老師,你們是大衞。我們再來一遍故事。

1、師:從這幅開始吧。誰願意講講這幅圖畫?

晚上,我沒有聽媽媽話,早睡覺。第二天就遲到了,老師很生氣的説……

師:(做生氣的樣子)大衞,你遲到了!

2、師:數學課上,大衞你在做什麼?

生:我做了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高興的不得了。可是老師説……

師:大衞,回去坐好!

3、師:呀,大衞,你這是在做什麼呀?

生:我想起口袋裏有一塊口香糖,就放到嘴巴里嚼,正在我拉出來的時候,老師説……

師:(叉着腰生氣的説)上課不可以吃口香糖!

4、師:大衞,這節課你該好好表現了吧?

生:老師問了一個我最拿手的問題,我着急的站起來回答,可是,老師説……

師:大衞,要先舉手!

5、師:大衞,幹嘛呢你?這好像在上美術課吧?

生:美術課上,我把手一隻塗成紅色,一隻塗成綠色,要往小朋友身上印,被老師看見了,説……

師:手不要亂碰!

6、師:大衞,看什麼這麼出神?

生:快中午了,好餓。看見窗外有很多白雲像恐龍的樣子,哪一隻更厲害呢?正在我看的入迷時,老師説……

師:注意聽講!

7、師:大衞,要排隊吃午飯了,你去哪?

生:我等不及了,要去前面要飯菜。結果,老師説……

師:大衞,排隊去!

8、師:哇,怎麼成了戰爭現場了?

生:我在吃午飯,吃的正香的時候,一個小朋友扔了個菜葉,我就扔了西紅柿,不小心扔到他臉上,我們就打起來了。結果老師看見了,生氣的説……

師:我不管是誰先開始的!

9、師:吃過午飯了,大衞你在做什麼?

生:我在外面打球,老師説……

師:大衞,已經開始上課了。

生:我這就回去。

10、師:大衞,什麼事啊?你這麼高興?

生:這節是我最討厭的閲讀課。我拿着鉛筆當架子鼓,練習一下。旁邊的小朋友説……

師:噓……

11、師:大衞,你這是……

生:我下課沒去尿尿,現在憋不住了,要去。老師説……

師:又要去?

生:我下次一定先去尿尿。

12、師:大衞,你在畫什麼啊?

生:我在桌子上畫畫。畫了只小狗,還有星星。正在畫飛船的時候,老師説……

師:這樣吧,大為同學,放學你留下!

13,師:於是大衞——

生:我留下打掃衞生,我擦乾淨自己的桌子,還把小朋友的都擦乾淨。老師表揚了我,還獎勵給我一顆小星星。我高興的回家了。

師總結:大衞的一天過去了。相信大家在大衞身上多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吧。佈置一個作業:以xxx,上學去為題,用一幅或者幾幅畫畫出你在學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