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成語故事多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4W

中國成語故事多篇【精品多篇】

中國成語故事:悔過自新的故事 篇一

西漢時期,醫學家中以淳于意較為有名。他從小就熱愛醫術,喜歡擺弄銀針、藥品。後來,淳于意拜着名醫生公乘陽慶為師,學到了黃帝、扁鵲流傳下來的醫術,攻克了很多疑難雜症。後來,因為醫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長安去行刑。

淳于意沒有生兒子,只有五個女兒在膝前行孝。他臨走時,對女兒們説:“如今父親已經到了緊要關頭,你們卻誰也幫不上忙!”

緹縈是淳于意的小女兒。她聽到父親的話後,非常傷心,更為自己的束手無策而自責。於是,她與父親一起去了長安,並給漢文帝寫了一封言辭悽切的信。信上是這樣寫的:“我父親擔任政府官職時,老百姓都説他廉潔無私,值得崇敬。現在他由於一時不慎而觸犯國法,理應受到懲罰。可是我卻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之後,手腳斷裂了也無法再長出來,那時就是想悔過自新,也做不了什麼事了。我願意到官府裏去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以便讓他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重新做人。”

漢文帝讀完緹縈的信,被她的一片愛父之情所感動,於是傳下一道聖旨,將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漢文帝法外施恩後,覺得肉刑太過於殘酷,就索性將肉刑廢除了。

中國成語故事:枕戈待旦的故事 篇二

晉朝時期,出了一位名叫劉琨的英雄。他喜歡與一些有志氣的年輕人結交,討論天下大事,要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博得個青史留名。

一天,他得知朋友祖逖[tì]已經當上了朝廷的官員,心裏着急起來,就給親屬寫信説:

“我每天都是枕着兵器躺在牀上,一直等到天亮,一心想要為朝廷出力,殺退賊兵。可惜祖逖比我先一步去建功立業了!”

劉琨到了二十六歲的時候,也被朝廷委任為官員,為司隸從事,一直做到着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在劉琨擔任幷州刺史的時候,晉陽鬧起了災荒,很多老百姓因為找不到吃的,活活餓死了。災民沒有辦法,只得攜兒帶女逃往南方,剩下的人家不到兩萬户。賊寇也趁機作亂,百姓們嚇得不敢出門。

劉琨得知消息後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招募了一千餘人,帶領他們去晉陽平亂。平亂之後,劉琨派人將屍骨好好埋葬,重新修造衙門、廟宇,讓百姓耕種土地,派軍隊對他們進行保護。不久,災區的情況有了很大改善,人口也增多了,又能聽到雞鳴狗叫之聲了。

不料,胡人想到晉陽劫掠財富,派兵將晉陽城團團圍住。城內只有很少的一點兒軍隊,沒有力量殺退賊兵。大家非常焦急,劉琨表現得非常鎮靜。到了夜間,他趁着月光,在城樓上吹起簫來。劉琨的簫聲悲切淒涼,如泣如訴,城外的胡兵聽了,一個個悽然長歎。

到了半夜,劉琨又吹起了胡笳,那樂聲使胡人暗生思鄉之念。其實,胡兵來打仗實在是身不由己,他們之中,哪一個不想念親人呢?他們想着家鄉,全都流下了眼淚。天快亮的時候,劉琨又吹起了簫,胡人再也受不了了,紛紛騎上戰馬,回家鄉了。

中國成語故事:差強人意的故事 篇三

吳漢是劉秀的一個部下,平常不太喜歡説話,個性也是直來直往。剛開始,劉秀沒有很注意他,後來聽到一些將軍常常稱讚吳漢,才開始注意吳漢,還拜他做大將軍。從此以後,吳漢幫劉秀打了許多次勝仗,立下不少功勞。

吳漢不但勇敢,對劉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戰,總是緊緊跟着劉秀,而且只要劉秀沒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偶爾輸了,每個人都提不起勁來,吳漢總是鼓勵大家不要悲觀,應該振作起來,準備繼續作戰。

有一次,劉秀輸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將軍也失去鬥志。可是吳漢卻和士兵們一起整理武器,審閲兵馬。劉秀知道這些事後,再看看眼前這些垂頭喪氣的將軍們,很感歎地説:“總算還有吳將軍叫人滿意。”

中國成語故事:閉門思過的故事 篇四

西漢昭帝時,燕人韓延壽曾做過東郡(今山東鄆城)的太守。他善於聽取部下的勸告,積極採納好的主意。他在東郡當官三年,號令嚴明,辦案果斷迅速,結果,社會風氣大大好轉,使東郡成為當時全國治理得最好的一個郡縣。後來,韓延壽又當上了左馮翊(今陝西大荔)的太守。在任的前幾年,他從不到地方巡視。

有一次,有一個部下勸他到下面走一走,視察一下各地縣官的政績。韓延壽説:“各縣都有賢明的長官,督郵也能明辨善惡,我下去巡視恐怕用處不大反而增加麻煩。”

部下説:“現在正值春忙時節,下去也好看看農民的耕種之事。”韓延壽只好出行。

他剛走到高陵縣(今陝西高陵),就有兄弟倆因爭田之事直接找他告狀。這件事使他感到非常難過,他説:“我作為太守,是一郡之長,卻不能救化百姓,結果導致民眾有骨肉爭訟,既傷風化,又使賢人孝子受辱,責任全都在我身上,我還是自己退職讓賢吧。”

第二天,他就推辭稱病,閉門思過。地方官員見他這樣,也都深感自己失職。

韓延壽的舉動也深深感化了爭田地的那兄弟倆,他們兩人由互爭變為互讓,並且主動前來請罪。韓延壽非常高興,親自接見,並以酒肉熱情地款待,勉勵他們知錯能改。

這件事讓當地老百姓和官員都對韓延壽更加敬重。

從此,在馮翊再也沒有爭訟之事發生,韓延壽頗受吏民愛戴。可惜,樹大招風。

身居要職的韓延壽在朝中受到了御史大夫蕭望之的嫉妒與陷害,被蓋上“狡猾不道”的罪名,遭斬首的刑法。行刑那一天,官吏和老百姓幾千人送到刑場,扶老攜幼,攀住囚車,進奉酒肉,痛哭流涕。由此足見他的名望和聲譽。

中國成語故事:信口雌黃的故事 篇五

魏晉時期的上層社會盛行清談之風,西晉大臣王衍就是個很有名的清談家。他從小就口齒伶俐,曾在文學名家山濤府上做客。大家都對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舉止加以稱讚,但山濤卻感歎道:“日後耽誤天下的,就是這種人啊!”

王衍成年後,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閒聊。他喜歡老莊學説,每天談的多半是老子、莊子的玄理,還常常用老子、莊子的學説解釋儒家經義。清談時手裏拿着鹿尾拂塵,滿嘴都是空虛的怪話。他講話時輕聲慢語,時常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於是當時人説他是“口中雌黃”。

王衍做事也是這樣。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兒嫁給太子為妃。後來太子被別人陷害,他怕牽連到自己,又立刻上書請求與太子脱離關係。太子的冤案真相大白後,他被判終身禁錮。在這之後的“八王之亂”中,王衍被兩位很有權勢的王爺看中,任他為尚書令。他只顧着擴大自己的勢力,而不管天下百姓。

當西晉滅亡時,他還隨口説:“我一向不干預朝政,罪不在我。”不過,王衍還是難逃一死,最終被敵軍活埋在瓦礫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