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華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4W

中華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中華成語故事 篇一

上週,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中國成語故事》。這本書講了古代很多有名的成語故事。有“朝三暮四”、“畫蛇添足”、“一葉障目”等等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在所有的成語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是“朝三暮四”的故事了。它主要講的是一位老爺爺養了很多的猴子,之前他每天要給猴子們餵食十粒橡子。後來,老爺爺的錢不夠了,他給猴子們商量説:“從今天開始,早上三粒,晚上四粒橡子吧?”猴子們非常生氣的大聲叫喊。於是,老爺爺改口説:“那麼改成早上四粒,晚上三粒,可以嗎?”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勝利了!其實,橡子的總數並沒有增多,只是分配方式有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為喜了。這個故事就是最早“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由來。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原來的意思就是指事物的實質不變,用玩弄的手法欺騙人。現在用來比喻做事長長變卦,反覆無常。

我們小朋友,要有理想,做事認準目標,一直向前,千萬不能朝三暮四,那將一事無成噢!

中華成語故事 篇二

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玉璧,叫“和氏璧”,是個無價之寶。秦昭王聽説後,非常羨慕,就想把它弄到手。

於是,秦昭王派使者帶書信去見趙惠文王。説秦國願意拿15座城池來換那塊“和氏璧”。這可讓趙王作了難,給玉璧吧,怕秦王不守信用,得了玉璧不給城;不給吧,又怕惹惱秦王,領兵來攻打趙國。他就和大臣們商議此事。後來有個人推薦他的門客藺(lìn)相如去秦國處理此事。惠文王派人把藺相如叫來一談,也覺得他是個合適的人選,就決定派他帶着和氏璧去秦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玉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一看,只見玉璧潔白無暇,晶瑩透明,果真是個無價之寶,頓時高興得合不上嘴。他翻來覆去欣賞了好半天,又傳給身邊的大臣和後宮的美女看,他們個個讚不絕口,紛紛向秦王表示祝賀。藺相如站在旁邊等了好一會,也不見秦王提換城一事,知道秦王要誆(kuāng)騙玉璧。但這時,玉璧已給了他們,又不能硬搶回來。藺相如急中生智,客氣地對秦王説:“這和氏璧雖是天下至寶,可惜上面還有一點小斑瑕(xiá),大王可能還沒看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信以為真,把玉璧還給藺相如。藺相如把“和氏璧”拿在手中,連連倒退幾步,靠在殿柱旁,義正詞嚴地説:“這‘和氏璧’是天下人人皆知的寶貝。當初大王派人送信去説要以15座城池換這塊玉璧。可是今天我看大王坐而受璧,又把玉璧隨便給人傳看,根本沒有換城之意,所以我把玉璧收回。大王若是逼我的話,我寧願把頭連同這塊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殿柱上!”説完,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連忙陪着笑臉勸阻,又讓人拿來地圖説明把哪些城地割給趙國。藺相如知道秦王這是先穩住他,再把玉璧騙去,就對秦王説:“這玉璧是稀世珍寶,我們趙王在送璧之前,齋(zhāi)戒了五天,又舉行隆重的送璧儀式,大王要是真心換璧,也應齋戒五天,舉行相應的受璧換城儀式,我才敢把玉璧獻上。”秦昭王見藺相如態度堅決,知道硬奪不行,就答應了。

藺相如回到賓館,派一名隨從化裝成窮人的樣子,把玉壁包好纏在腰間,沿小路偷偷送回趙國去了。

五天以後,秦王邀請了楚、燕、齊、魏等國的使者來參加受璧儀式,想借此來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安排完畢,宣趙國使者上殿。藺相如按照使節的儀式行過禮,秦王見他手中空空如也,就問他玉璧在哪裏?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説:“貴國從穆公以來,前後有20多位君主,沒有一個講信用的。如今我也怕受到欺騙,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了。”秦王一聽,火冒三丈,讓人把藺相如綁起來問罪。藺相如從容地説:“大王請息怒,讓我把話當着大家説明白:大家都知道,秦國強,趙國弱,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的事,從沒有弱國欺負強國的道理。大王如真想要璧,這並不難,先把15座城池交給趙國,然後派一使者跟我去趙國取璧,趙國絕不敢得了城市不給玉璧,去背個不守信用的名聲。我知道這次愚弄了大王,罪該萬死,請治我的罪吧,讓各國都知道大王為了想得到一塊玉璧而殺了趙國的使者,天下的人也可以知道是非曲直了。”一席話説得秦王目瞪口呆,他想就是殺了藺相如也得不到璧,還落個壞名聲,就下令把藺相如放了。結果,秦國捨不得15座城池給趙國,趙國也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成語“完璧歸趙”,後來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中華成語故事 篇三

一鳴驚人

戰國時期,齊威王繼承王位已有三年了,可是他整天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大臣淳(chún)於髡想了個激勵齊威王的辦法。他説:“大王,臣聽説齊國有一隻大鳥,三年來不飛也不叫……”他故意停頓一下,試探地問:“大王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齊威王知道淳于髡在暗喻自己,不由得大笑起來。笑過一陣後,他才説:“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從那以後,齊威王就到各地去視察。看到稱職的大夫,就給予獎勵;發現一個破壞生產的大夫,就扔進油鍋處死。接着,他又嚴格整頓軍隊,打敗了入侵的魏國軍隊。齊威王“一鳴驚人”,使各國君主都感到震驚。

成語“一鳴驚人”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幹出一番驚人的事業來。

中華成語故事一:買櫝還珠 篇四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薰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

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

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取出珍珠並交給楚人説:“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着頭一邊欣賞着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捨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中華成語故事 篇五

聲東擊西

秦朝滅亡以後,劉邦和項羽爭雄。有一年夏天,劉邦在彭城被項羽的楚軍殺得大敗,本已歸順劉邦的魏王豹倒戈反漢。

劉邦派韓信領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漢軍進攻的消息,就任命柏直為大將,統率兵馬扼(è)守在黃河東岸的蒲(pú)阪(bǎn),封鎖黃河渡口,阻止漢軍渡河。

韓信帶領漢軍來到前線,看到蒲阪地勢險要,柏直又有重兵堅守,知道從這裏硬攻很難獲勝。經過反覆考慮,他想出一個“聲東擊西”的戰術。他將軍營紮在蒲阪對岸,軍營四周插上旗幟,又弄來一些船隻。白天讓士兵操練、吶喊,夜裏掌燈舉火,調兵遣將,做出要從這裏強渡黃河的架勢。背地裏他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移動,選擇了夏陽作為偷渡黃河的據點。

魏軍看到黃河對岸的漢軍,調動繁忙,喊殺震天,以為韓信真要從蒲阪渡河。柏直樂得拍手大笑:“韓信之輩真是一夥笨蛋,我這裏堅如磐(pán)石,固若金湯;再加上黃河水深流急,休想渡過河來!”於是他便放心睡覺去了。

漢軍開到夏陽以後,韓信命令士兵趕緊做木桶。把幾個木桶連在一起,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就成了渡筏。漢軍乘着這些渡筏,偷渡到對岸。因為魏軍在那裏沒有派兵防守,所以漢軍順利地渡過黃河,攻陷了魏軍後方要地安邑(yì)。魏王豹毫無準備,慌忙領兵迎戰,結果慘敗,他自己也被韓信活捉了。

成語“聲東擊西”,指為了迷惑敵人,表面上宣揚要攻打一邊,其實是攻打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