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化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9W

化學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化學課教學反思5 篇一

在過去的教學工作中,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國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對於教師而言,發現問題、並從問題和困惑中去尋求解決的辦法是自身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而要走通這條途徑就必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的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探尋失敗的教訓!這一年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認真備好每一堂課

備課是教師課前所作的準備工作。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它既有明確的意義又有大致的範圍,因此上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通過認真備課來了解教學大綱、熟悉教材、收集和組織材料,更應從備課活動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減少教學時的不確定感,找到一個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就會顯著提高。

在教學中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我自認為講解分析清楚的時候,學生卻不知所云、鴉雀無聲;當我自認為內容簡單、不必強調時,學生卻常在此出現錯誤;當我自認為學生在考試中能取得較好成績的時候,學生的成績卻讓我慘不忍睹。經過反思,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加以改進,備課環節更注重“備學生”。我發現我們的學生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更缺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他們更多的是寄希望於老師直接的講解。這一點與正在實施的“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能力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要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得先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的陳述應少,提問應多,學生思考與回答問題的機會就多了。讓學生在不經意中樹立這種觀念——想知道為什麼,不能再坐等老師的講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對於後進生,我將教學要求適當降低、教學進度適當減緩、課後作業量適當減少,讓他們覺得這門課程並不難學、並能保持對化學學科的興趣。

二、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對學生的情感交流

國中化學課程標準中一直提到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要在學科教學中適時滲透情感目標。每一位老師都應當注重對學生的情感交流,特別是對後進生的關愛。我經常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教育,從他們身邊的事説起,從他們所見所聞説起,不和他們説空話、講大道理,而是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學校對他們個人的重要,力求在給學生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輔以學生一個健康的心理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我發現,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進行情感交流,拉近了我和學生間的距離,學生變得喜歡老師繼而喜歡所教的學科,老師也能發現學生中的閃光點和可愛之處!但同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老師和學生不能走得太近,微笑不能太多。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敬畏老師。否則,學生就會不聽老師的話。佈置的作業不做,該課前預習的也沒有管。一句話,老師應嚴厲一些。

化學教學反思 篇二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知識不斷創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教育傳遞人類知識的功能必然更多的為信息系統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進而落在了培養創新能力上。而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後應用於廣闊的科技空間。雖然化學屬於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有不少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説“化學就是第二外語”,化學的分子式就相當於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的句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中學教育體系中佔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學認為化學知識較難掌握,成績提高慢。

與其他科目相比較,化學確實有着較為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清楚地強調這些特點,同時這些特點,使他們對化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學習化學“難在哪裏”;更重要的是,要針對這些特點,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化學”,這對他們學習信心地樹立,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下面關於化學教學反思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對教學主體的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説:“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對一塊石頭,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細細的琢磨,這塊石頭像什麼,質地是什麼,有什麼缺陷等,然後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在教學前,我們也要對他們細細的琢磨反思,然後才能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就像一位軍事家戰前觀察作戰地形一樣,我們瞭解學生的過去和現狀,才能知道把學生培養將來的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可以通過分卷調查法、觀察法、實驗對比法等,瞭解反思學生,使一切都瞭然於胸,才能找到適當的解決途徑。

如:學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種心理障礙叫“習得無助”,是指人在長期的持續緊張或失敗後,對自我喪失了信心,即便是解決困難的方法就在面前,或問題非常簡單,也不能通過自己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已經有些麻木和機械了,在化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化學,由於在體系上和學習方法上與國中化學有較大的差別,一開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學特別難,如果教師不加以及時的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困難學習後,許多學生都感到學習化學的希望沒有了,放棄了,這樣,化學中再簡單的題目,他們也感到特別的難,難怪有的老師抱怨:“我講的已經很簡單了,但學生還是不懂”這怪不得學生,是老師沒有及時去反思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作為教師而言,這是我們課前反思的重點,我們的教學內容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僅憑熟悉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這就是為什麼同樣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領悟不同,當然最後的結果也不同。教材,歷來被作為課程之本。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為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改…本站 …革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不是定論,不是新教條,不是不允許質疑的結論,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後反思”中作為專題內容加以記錄,既積累經驗又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為課程中和諧的統一體。

三、對教學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教學模式,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理論依據,都有專家論證,可以説各有千秋,每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反過來,無論選用何種模式,都是縛住了自己的手腳,教學內容的不同,學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解決,人常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句話有深刻的含義,它告訴我們不要被傳統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縛,在抓住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同樣可以幫助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就象木偶劇的演員那樣,手中的成就這樣幾根,但通過他們可以做出成千上萬種的造型。在例題講解的過程中,我可以毫無準備地與學生同步思維,共同審題,共同試探解題,共同得出正確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師有準備,學生無準備,而教師無論是知識還是能力都比學生強的基礎上,怎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無固定的模式,我們可以有多種的嘗試,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我們應追求教學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學的多樣性、穩定性、靈活性與獨特性有機的結合和統一。

四、對課堂教學的反思

這裏包括兩方面:

1、教師要引導和注意學生對知識的反思,幫助學生從原有知識模型的基礎上,反思新知識→提出問題→討論探究→解決新問題→建立新模型。通過教師提問,分段檢測測試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要相信學生,捨得放手,捨得留給學生時間,避免教師滔滔不絕的講。但要講究效率,把重點放在關鍵地方,及時調控,防止學生出現鑽牛角尖的情況,讓教學處於最優狀態。

2、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於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髮出創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組整合,並藉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更應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通過反思,促使教師主動地將與教育教學行為有關的因素納入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中來,慎重審視自己教育教學活動所依據的思想,並積極尋找新思維、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師將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自覺而有效的反思者,從而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以上是第一範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教學反思 篇三

在化學教育的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師的教育對象,還是教師的服務對象,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一切教學活動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主動性、創造性。如對某種物質的學習,首先從結構推出性質,再從性質推出存在,製法、用途、檢驗方法等。教學中不能僅滿足於課本,而應當在紮實領會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將在化學教育的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師的教育對象,還是教師的服務對象,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一切教學活動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主動性、創造性。

如對某種物質的學習,首先從結構推出性質,再從性質推出存在,製法、用途、檢驗方法等。教學中不能僅滿足於課本,而應當在紮實領會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將化學的視覺放開,着眼於化學發展新成果,着眼於化學與科學、技術、工、農業生產、社會的聯繫,着眼於化學發展的新成就,應用課本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鬆寬和諧的氛圍,培養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人人求新的慾望,供給人人動手的機會,給予人人成功的條件。經過師生互動,學生互動,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多種器官並用,發揮自身的創新潛能。講、議、辯、練相互穿插,各種媒體有機結合,不斷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創新本事。

化學教學反思 篇四

在本節課中有一個酚酞與濃氨水反應的實驗,我不是像以前先講“氨水有揮發性,酚酞有遇氨水能變紅的性質”,然後在做實驗,從而説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而是以“小魔術”的形式進行導課:先展示兩瓶無色液體,然後各倒入兩個燒杯中,在用大燒杯把它們罩住,過一會其中一個燒杯內的無色液體變為紅色。這樣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鼓勵他們大膽猜想,並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樣學生通過實驗得出“氨水有揮發性,揮發出肉眼看不見的粒子”的結論,在進一步研究這種粒子的性質。

在驗證分子之間有間隔時,用等體積的酒精與水混合,學生做完演示實驗後,我沒有像以前上課時直接問“為什麼混合後體積小於兩者體積之和?”,而是故意很嚴肅地説:“剛才做實驗時誰偷着喝酒了?”他們當然沒喝,也就不會承認了,這是我再説:“誰能做一回福爾摩斯,把這個案子給破了?”這樣就引起了全部學生的注意,教學效果明顯比以前好,而且對這個實驗印象深刻。另外,我並沒有做類似“小米和黃豆混合”的實驗來説明分子之間有間隔。因為根據以前的教學效果來看,做完等體積的酒精與水混合的實驗後,學生雖然看不見分子,但也能夠理解分子之間有間隔這個性質,也會用這個例子來説明分子的這條性質;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樣的實驗後,給學生造成誤導。因為他們對親眼看見的事實印象深刻,在舉分子之間有間隔的例子時,一部分學生就把它當做正確答案。

在比較固態、液態和氣態三類物質的分子間間隔時,我又補充了“比一比誰的力氣大”(注射器實驗),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但是從分子的角度去分析混合物和純淨物時,我只是讓學生口答,而沒有畫圖,如果用圖示或磁扣的方式表示,我想效果要比口答好多了。

化學課教學反思 篇五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科學規律是通過自然現象的發現、探究和反覆驗證形成的。化學研究主要用的是實驗方法。所以,學習化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演示實驗室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本文就個人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演示實驗時教師應遵循的一般規則。

一、演示實驗時要有明確的目的,並富有針對性

教師演示實驗時,許多學生不知道往哪兒看,看什麼,更不知道觀察目的,常常出現看“熱鬧”不看“門道”的現象,誤把演示實驗看成“魔術表演”。因此,教師選擇的實驗必須服務於教學目的,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演示實驗,揭示概念、原理、規律,使重點、難點知識形象化,使學生便於觀察、容易理解記憶。首先應該使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及觀察對象。其次,還應該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注意觀察的順序性,力求能對所演示的實驗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如:在鐵和稀硫酸的反應,應從反應前後固體、液體、氣體三方面變化進行觀察,注意觀察固體形狀及顏色的改變,溶液顏色及温度的`變化,產生氣體的速度及氣體顏色、氣味等方面。

二、演示實驗的操作要規範,忌隨心所欲

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着示範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因此每個實驗都要精心備課。

1、備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麼,如何觀察。

2、試做實驗,演示實驗中哪怕是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應該試做一遍,對於反應温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保證演示萬無一失。

三、演示實驗的現象應鮮明清晰,便於學生觀察

四、演示實驗要師生配合,忌孤軍作戰

演示實驗不同於一般科學實驗,特點是做給學生看,通過教師實驗學生觀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因此,教師不能僅專心於實驗操作忽視了學生的情緒及觀察效果。要避免教師唱“獨角戲”的形式,只要是沒有安全問題的實驗,都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師可作導演,引導學生上台演示,同時注意觀察他們的實驗操作是否規範。如: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固體、液體的取用;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向澄清石灰水中吹CO2氣體等都可以讓學生完成,讓學生體驗實驗的樂趣。

五、把純理論的知識點融化在演示實驗中

化學中有些純理論的知識,若由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則十分不利於知識的掌握,如果把知識點融化在演示實驗中,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化學教學反思 篇六

近年來,隨着生產的發展,隨之而來的一些化學安全問題、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此新教材體現在化學教育中不只重視科學知識的教育,更加重視科學知識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宗旨,符合STS教育理念。所謂STS教育,是科學(Sic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教育的簡稱,是以科學、技術、社會關係為重心而組織的教學模式。雖然教材只是以綱要的形式編寫了安全和環保問題,但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點在實際授課中對這些內容加以展開,如一些常用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強氧化劑、劇毒品、腐蝕品,除了讓學生能夠識別和了解這些危險品外,更要教會學生碰到這些危險時的處理方法,防患於未然。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新科技、新技術、新成果的同時還應當提醒同學們注意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生節水節電、節約糧食、少扔垃圾、廢品回收、使用綠色商品等。鼓勵學生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愛護環境,保護自己的家園。

素質教育,歸根到底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品質高尚,學識全面,手腦協調,文體兼得的人。試想,若我國公民的化學素質有了一個質的飛越,安全隱患何患之有?化工生產帶來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哪裏還有容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