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化學的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W

化學的教學反思

化學的教學反思1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學,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化學教學。根據準備性原則,任何學習都必須在一定的學習準備的前提下進行。可以説國中的化學教學是高中的化學教學必需的學習準備,高中化學教學是國中化學教學的延續和提升。

一、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搞好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有利於學生的後繼發展,培養真正既具有豐富知識、又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合格加特長的高素質人才;有利於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推進課程改革;有利於改變不同學段各自為戰的弊端,加強學段聯動,實現初高中教學的協調發展;有利於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也有利於實施新課程改革,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由於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目的、目標不同,初、高中兩個階段的化學教學內容,既有所分工,又要互相銜接。正因為如此,對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不僅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而且對於完善化學教學的系統性和連續性,也有着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所以,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初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銜接成為高中化學教學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將初高中化學教學有機地銜接起來,是縮小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差距,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必要步驟和手段。

二、存在的問題分析

1.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這幾年教材變化很大。經過多年的教材改革,初高中教材的嚴重脱節,已有所改進,但目前初高中教材中還有知識的斷裂層和重複面。而教師往往在短時間內很難把握這些變化。總之,由於初高中都全面使用新教材,執行新課程方案,對初高中教師在短時間內認真“備教材”帶來難度。

2.國中階段的化學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主要學習感性的、比較淺顯的化學基礎知識,是對全體國中生進行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入門”教學。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化學教學,將國中階段化學的知識加以綜合、概括和提高。化學學科既具有階段性和差異性,又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只有將初高中的化學教學有機地銜接起來,才能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系列。

國中化學內容學生沒有一個很好的化學內容的知識體系。因此對於剛進入高一的學生來説,普遍感到高中化學較難學,內容抽象微觀,不易理解,經常有學生反映即使把教材的內容全看會了,一到練習時還是不知道該怎樣應用;許多高中教師也反映國中畢業生所掌握的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高中化學課程學習所需具備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高中化學教學難度大。

3.隨着近幾年教育體制的改革,大部分地區將國中、高中分校而設,教學中“備學生”環節初高中嚴重脱節。加上國中與高中教師之間缺乏交流,這樣的一種情況,使得中學階段的化學教學各自為陣,高中不知道國中教了些什麼,反過來説,國中不知道高中需要什麼,要求國中作好什麼準備。有種“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感覺。因為許多高中老師不太清楚國中的教材、教學流程及教學方法等,很容易造成教學上脱節的現象。這種不銜接給化學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也成為了學生髮展的障礙。

4.同一年級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上各不相同。為了讓學生有個共同的學習起點,並能儘快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要求,幫助他們進行知識整理,温故知新,着重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的指導,進行初高中銜接教學十分必要。

三、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策略

1.教材的銜接

隨着多年中學化學教學者的共同努力,隨着化學新課標的實施,初高中化學教材銜接情況比以往有較大的改善。

初高中化學教材中都有的知識面,不能説只是簡單的重複,雖然初高中涉及的知識面有很多相同部分,但有些知識的深度以及對學生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初高中都要求瞭解金屬的腐蝕和防腐,但國中只要求學生了解金屬腐蝕需要的條件,如水和空氣等,並以此推出防腐的條件即為隔絕空氣或水,而高中對金屬腐蝕的認識要求是從原電池角度深入的,要求學生清楚純淨的金屬並不容易腐蝕,不純淨的金屬內由於形成原電池的正極與負極,因而使腐蝕的速率加快,並要求會書寫電極反應式。顯然在要求上高了許多。

當然,有些知識點初高中教材的編寫中並沒有明顯的深度區別。例如原子結構模型史等,高中老師就沒有必要累贅複述了,往往是高中教師並不清楚這些內容是國中已經學習過的,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重複教學,造成教學效率降低。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於高中化學教師來説,一定要把握好初高中對於知識點具體要求的層次,把握好教學的深度,不能一堂高中化學課與國中的沒什麼區別,也不能完全脱離學生已有的國中化學知識,拔得太高。高中老師尤其不能把學生的起點想得太高,認為有些知識國中已經學過,高中與國中是重複的,學生應該已經掌握,高中可以一筆帶過,甚至不講,其實不然。一方面由於國中化學知識以

識記為主,學生為了應付會考,往往只是臨時記住而已,不是真正理解,所以,在高中教學中不能忽視國中已學過的知識。

2、教學策略的銜接

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是決定學生由一個學習環境到另一個學習環境適應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高中教學方法上存在的銜接問題。主要表現在:

(1)國中課程改革以後,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平等對話和交流互動,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上有了很大的改進。學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法的具體實施上也有了明顯的改進。和國中相比,高中化學教學由於受到內容多、課時緊等的限制,教學方式改革發展不均衡,教師滿堂灌、教法陳舊單一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樣,學生由國中很活潑的課堂教學環境走進高中相對死板的教學環境,便產生了很大的不適應。課改的深入實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上的差異,影響着學生對高中知識的接受。

(2)相反的是,有部分教師由於受困於現在會考的壓力,往往採用的是應試的教育,特別是一部分教師並不是化學專業畢業的,而是物理或生物專業的,對化學知識知之有限,所以教師在講解較多知識點時常採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使許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化學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進入高中後,隨着教材內容的加深,量的增加,一部分學生就表現為很難及時跟上。

(3)一部分高中教師沒有教過國中,甚至沒有聽過國中的課,對國中教學知之甚少。而教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就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知識難度增加的壓力下又加上了教法的不適應,從而從高中一開始就出現了掉隊現象。

(4)迫於會考的壓力,往往會出現與課改要求不和諧的現象,也即應試現象。國中由於化學內容少、知識淺,並且各種考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課內內容的考查,所以,許多教師通過給學生圈範圍,畫重點,讓學生死記硬背,通過大量練習的突擊,都可以使學生獲取高分。許多學生平時沒有好好學,甚至根本不理解教材的內容,到考試前突擊一下也能夠過關。所以這些學生以為學習化學就這麼簡單,但是到了高中才發現,學化學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當碰到考試及平時教學、複習的方法大變時,便感到明顯的不適應。

(1)整體把握教學方法

通常的化學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演示法、自學法、情境教學法、發現法等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化學教學各階段教學方法的選擇、銜接,是有客觀規律可循的。而具體某一堂課,教學方法則是一個開放的、活動的概念,是一個不斷開拓、發展的過程。因此化學教學不可拘泥於某種單一方法,把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作為實現化學教學總目標的一個個梯子,將隨着各階段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化學教學方法類別多種多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優化組合各種教法和學法。化學教學方法受一般方法和教學方法的指導,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方法、手段歸根結底是為目的任務服務的,完成不同的目的任務,必定要求不同的方法。比具體的“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等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積極性的方法和教會學生掌握適合自己學習化學的方法。國中階段學生的心理水平呈半成熟、半幼稚性。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逐漸加強,因此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教法,指導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提高認識,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而高中學生生理和心理均趨於相對成熟與穩定,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想象力得到極大提高,各種思維方式也迅速發展,自我意識高漲,價值觀開始確立。因此高中教學應重在學生“學法”的指導。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目的和需要創設獨特的學習方法。

(2)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

我們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心理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的方式方法,堅持循序漸進、直觀化的教學原則促進思維的過渡、實現教法的過渡。國中教學的共性特點是直觀形象,所以在高一的起始教學中更充分利用實物、圖表、模型等直觀教具以及幻燈、錄像、電腦等教學手段,同時加強思維訓練,減少學生理解過程中的障礙,並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生活、經濟有着重要的聯繫,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及學科素養。如講授鹵代烴時,介紹DDT從獲諾貝爾獎,振興農業,到逐漸被限制取消,介紹氟利昂破壞大氣臭氧層;講授蒸餾裝置內放置沸石,起到防暴沸作用時,介紹同學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漿的經驗,增加感性理解;講授石油化工知識時,介紹加油站97號93號汽油及0號柴油的區別;講授苯、甲醛時,介紹這些物質對人體的不利影響等等,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從調查中可知,學生對於一些微觀的、抽象的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例如有關原電池的許多知識,如何讓學生在沒有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掌握好,一直是高中教師的難點。如果教師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學生就相對容易接受,例如通過比喻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原電池裝置比喻成一輛公交車而把移動的電子比喻成上下公交車的乘客。電子在電極上得到或者失去,就相當於是乘客在公交車的上客門或者下客門進出。如果這輛公交車在使用時,乘客們在同一個門的地方既可以上車又可以下車,那麼乘客們在門口擁堵,速率較慢,也就是化學反應速率慢。如果這輛公交車的兩個門一個只管進,一個只管出,那麼沒有

了擁堵現象,速率就大大加快了。還可以進一步的加強比喻,把公交車內乘客的移動比喻為導線內電子的定向移動,把公交車外比喻為廣闊的電解質溶液,乘客們可以自由的選擇登上公交車等等。

(3)安排銜接授課計劃。

熟悉初高中的化學教材,研究課標中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找準初高中化學的銜接點,確定新學年開始的授課內容並制訂出授課計劃,注意把握授課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國中化學知識的複習,作好初高中的銜接,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高中化學知識,並使所學的內容有利於高中化學的學習。此外,高中化學中涉及了不少數學、物理和生物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有機化學中氨基酸、多肽、蛋白質方面的知識等等。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還要認真研究化學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銜接關係。這一切,最好自己有一個授課計劃,以便備課時能及早關注,不輕易放過關鍵的一些銜接點。

(4)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立足於大綱和教材,瞭解學生差異,尊重學生實際,採取“區別對待、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有區別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控制課題的大小、難度、快慢和深度等,組織分層練習,即因材施問、施法(方法)、施練,使每個同學在剛接觸高中化學時,就能人人喜歡化學。目標分層可激發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優等生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成為“領頭羊”;也可保護相對較弱的同學的積極性,使中等生或“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獲得成功感。“教育的作用不是‘補短’,而應重在‘揚長’。只有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讓每一個人都找到努力的方向,體驗到成功的教育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真諦。”如上課的問題訓練要注意每位學生的有效參與度,一開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離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太遠、太難,問題與問題之間的思維梯度不能太陡,要注意避免脱節、跳躍,提問的速度不能太快,要確保學生有充分的討論機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喜悦。

(5)控制授課節奏。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初始應控制進度,不能求快而增大學習難度,要注意化學知識的相互關聯,高中化學知識要涉及國中的內容,甚至很多地方是國中知識的延拓和提高,往往不是簡單的重複。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必要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銜接,深入研究兩者彼此潛在的聯繫和區別,做好新舊知識的串聯和溝通。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在學生舊知識基礎上,恰當地進行鋪墊,減緩坡度,分解教學過程,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把握最近發展區,通過努力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並引導學生對知識加以區別和聯繫,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對於知識含量較大,學生掌握效果不佳的部分內容,教師必要時應進行梳理,作表格化、類化、鏈式遞進的處理等,使內容易懂易掌握。而認識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分析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階段都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我們老師在處理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維時,可以將思維的目標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循序漸進的環節,讓學生的思維水平從形象思維沿着小坡度的台階向抽象思維慢慢提升。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按照原有認知結構一認知衝突一新的認知結構的基本環節進行教學。[21]根據教學理論,一切新知識的真正獲得都是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所影響的學習是不存在的。例如分散系概念的教學,首先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懸濁液、乳濁液和溶液.在此基礎上設計問題:以上混合液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如果有一種難溶固體放入水中,然而沉澱微粒直徑非常小,用肉眼無法觀察,那麼這種混合液還能叫懸濁液嗎?讓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探討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通過微粒直徑大小這個本質來區分不同的分散系,並加入膠體的概念。最後用丁達爾現象來檢驗不同分散系內的微粒直徑差別。

化學的教學反思2

入職很久,早就應該寫一些反思的內容了,可是一直就是提筆就不知道該説些什麼,今天師父聽了我一節課結合純志老師聽的上一節課,針對“化學式與化合價”這一課題,談一下教學反思,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提醒,一個記錄。

首先從教學設計上,教學導入環節,教學環節,總結環節,要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要有計劃有連貫性,爭取每一步的設計都做到別有深意。

我在課前設計了讓學生書寫化學式的環節,那麼在後期化合價規律講解上就要做到不浪費自己的設計,當總結出化合價規律的時候可以在黑板上,針對寫出的化學式標出化合價,既節約時間,又呼應之前的教學導入,最重要的是同時是同學們練習化合價的書寫,強化了對化合價的認識。

化合價是元素在化學變化中變現出來的性質,因此化合價與元素的化學性質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説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得失電子的一個體現。在講課過程中要注意把化合價與元素的化學性質緊密連接起來,這樣是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易懂。還有離子和化合價的問題,就讀法和寫法的連貫性一致性上可以有所強調。

學習過程中由易到難,適當的可以給學生留下一些思考題,比如學習+2價、+3價的鐵的時候我們要給學生一些思考。你覺得四氧化三鐵中鐵的化合價?等等。

被聽一堂課,師父一説,茅塞頓開,以後還有很多需要改進需要進步的,加油!

化學的教學反思3

學科思想方法是人們通過學科活動形成的,對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問題的根本性看法以及獲得學科知識、解決學科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是學科的靈魂。使學生認識和掌握解決化學問題的思想方法,是教會學生獨立地分析、解決各類化學問題的關鍵。在中學階段,解決化學問題比較常見的、典型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オア爬硐牖方法,也稱模型方法,是將制約一個化學事物的眾多因素中的次要因素予以忽略,而將化學事物簡化成只有主要因素的模型,通過建立理想模型,使複雜的化學問題得以簡化而順利解決。理想化方法是解決複雜化學問題的指導思想。

オア菩蝸蠡方法,是將物質及其變化間的定性、定量關係,利用圖像、簡圖、表格等圖示形象地表示出來,利用直觀的視覺形象幫助發現問題各要素間的關係,形成解題思路。

オア鞘學化方法,是將化學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藉助數學手段去解決問題。

オア然歸方法,是將複雜的、較難直接解決的化學問題不斷將其變形,直至將其歸結為某個或某些較熟悉的、較易解決的基本問題。化歸方法是解決自然科學問題的重要思想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在講題時,將問題重新敍述,使之更像已熟悉的問題,就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化歸方法。

オア衫啾確椒ǎ是根據兩個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進而解決問題。近年來,國際、國內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和大學聯考試題中出現的一些有實際背景知識的開放型問題,類比方法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指導思想。

化學的教學反思4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後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

在本次授課中,我第一步是讓學生回憶什麼是鑑別,以及鑑別的依據是什麼,進而提出物質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使學生把鑑別的實質理解清楚,即物質的鑑別歸根結底的是離子的鑑別。這樣的設計使培養了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在接下來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分組討論,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還安排的學生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在一道題中安排多種解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我採用由易到難的手法,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

上課前,我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可能有的反應做了充分的反思。

經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化學的教學反思5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國中化學教學的實驗部分有了很明顯的變化。就演示實驗而談,已不是以前單純的教師示,更多的是具有探究色彩、合作色彩,體現促進學生髮展、注重培養學生能力的探究實驗。

這就要求教師要改進傳統的實驗教學,不要過分地拘泥於教材的束縛,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創造性地、精心地設計各種實驗,充分體現在實驗教學中的師生、行政管理間的示範效力,使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學會探究。

如何把演示實驗的示範效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呢?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演示實驗的示範效能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老師直接示範的效能,二是老師間接 示範的效能。

從實驗的示範效能上看,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一、實驗的可靠性。要求教師從操作到語言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在實驗過程中萬無一失。

二、實驗的目的性。在完成一個探究實驗時,一定要使師生雙方都明確本實驗的目的,重要的是有笪突出重點、難點,有利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絕不能單純的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沒的內涵的興趣是不會對學生學習的持續性發展帶來好處的。

三、實驗的可視性。在師生的操作過程中力求達到操作規範,現象明顯。

四、實驗的趣味性。一定是在保證教學目的的基礎上的趣味性。

五、實驗的安全性。確保實驗過程中的師生安全。

化學的教學反思6

從總體上看,我認為本課基本上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即:充分發揮了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的引導地位,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資源,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化學就再我們身邊,我們的身邊處處有化學的理念;能根據學科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生的親自實踐中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課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學生在此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主動建構知識。

不足:一是課堂上教室的語言有的時候不夠簡潔,提出的系列問題有的還有待進一步着商,使問題點撥恰到好處;二是學生的參與度儘管較以前的課堂有所提到,但力度還不夠,要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增強自主性。三、對學生的第一個實驗即猜想影響燃燒的要素時,實驗是我都給設計好的了,學生只需做實驗即可輕易得出,限制了他們的思維的發展,課後我想完全可以只提供藥品和儀器,讓學生小組去設計實驗,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做的具體好處我認為是:讓學生從從燃燒現象探究燃燒需要什麼條件,使新知識建立在對生活的直觀感受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求知慾,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的猜想。四、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如果重上這節課,我會一開始就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認為我再課堂教學中沒有更合理適度的掌握好放與收,也就是説駕馭課堂能力還要進一步增強。

化學的教學反思7

我在11 月27日下午在石山中學進行了第五單元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一課時的教學。課後我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其中有好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好的方面表現在:課的內容設計得比較簡單,練習也安排比較簡單,所以學生學得也比較輕鬆。這點也達到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目的是讓學生第一課時學會運用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和明白為什麼要配平化學方程式。因此,我在這節課安排比較簡單的配平方法——觀察法。好的方面還體現在,我在設計課件時,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圖和表。我覺得教材中的圖和表,有些時候我們如果能把它們利用好了,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圖表的能力。所以,這時節課的圖表,雖然看得比較簡單,但我還是想利用它們,讓學生觀察、分析它們,找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這幾個地方。這節課雖然主線清晰、重點也突出,但在突破難點時有些不足。例如,我在引導學生配平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的化學方程式時,本來我的意圖是想讓學生通過觀察式子和教材中的漫畫,自己發現造成式子左、右兩邊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右邊的氧原子數比左邊的氧原子少,然後再從這點下手去引導學生一步步的去配平這式子,讓學生從中體會運用觀察法配平化學方程式是一個怎樣的過程。但是,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由於問題設計難度比較大,加上自己心情比較急燥和課堂應變能力比較差,所以講到這裏比較零亂。

經過這次的學習,我對教學方面有一些感悟:我覺得我在今後備課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外,還應該多多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層次學習能力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還有在教學中注意教學語言的簡煉,不要老是重複。

化學的教學反思8

在教學中,我遇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問題,(當然也可以避免發生,但是我忽視了)。我讓學生提取晶體,當年學生製成了糖水和鹽水兩種液體,我隨口就説你們隨便提取那種晶體吧!好了,有點學生提取鹽的晶體,有的學生提取糖的晶體。當時我還暗自得意,這下子學生有收穫了。但是事情並沒有向着我預料的方向發展:提取鹽晶體的小組沒有問題,能夠提取到白色的晶體,但是提取糖的晶體的小組就不對了,加熱的玻璃片開始沒有變化,但是隨着時間的延長,加熱的糖水開始變成咖啡色,慢慢的開始顏色變深,呈褐色了,還有一股香味,學生高興極了,繼續加熱並沒有出現糖的晶體,繼續冒泡,我馬上想到生活中的現象了,做紅燒肉的時候把糖直接加熱就可以溶化了,我犯了一個生活中的錯誤,這個可怎麼辦啊?當控制好學生後,我讓學生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學生説了很多,基本都是停留在推測的表面。具體什麼原因,我也把握不準,解釋説鹽和糖的熔點不同,鹽的熔點比較高,而糖的熔點比較低。上帝保佑,希望我解釋的對!我又問學生,對於今天的提取晶體的實驗,有成功也有失敗,你有什麼想法?學生説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最讓我高興的是有一個學生説:一種提取晶體的方法不能適用於所有的物體,每個物體都應該有獨特的提取晶體的方法。我很高興,學生在科學方法方面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

課後,我上網查閲了資料:鹽的熔點:804攝氏度,糖的熔點185--186攝氏度。看來我還是解釋對了!感謝上帝!

反思這節課:教學中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是由於沒有認真細緻的考慮到材料的特殊性(但有時確實不會考慮到),導致課堂上出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可以把生成的意外當成一種教學資源來進行展開教學,一來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很多科學發現都是因為“意外”而被科學家引起重視的,二來也可以讓學生探究、瞭解更多的科學知識,三來可以讓學生以科學家的身份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這樣的“意外”有何不可?當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應該的、都是好的,這次,我只是合理的利用了這個“意外”,才沒有搞的一團糟,反而還讓學生有所收穫。哈哈,“意外”也是一種教學資源啊!

化學的教學反思9

經過多年的教學工作體驗,感覺到一條原則很重要,即讓賞識走進化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讓學生喜歡學習化學,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得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悦、民主和諧的寬鬆環境,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即信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愉悦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要一些教學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的希望,鼓勵的語言,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化學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試驗,説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的成就,教師對學生相信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告誡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教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討論式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在設計討論式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識水平和教學內容,設計討論題目,讓學生認真仔細閲讀教材,結合討論題目展開討論,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要給以充分的肯定,即使學生的答案膚淺、幼稚,甚至錯誤和片面,教師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和引導,細心呵護,這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己的思維,獲得探究知識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

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動手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評價試驗裝置的優劣。並根據實驗習題提出實驗設計課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設計實驗裝置,讓學生説明設計的依據和立意,並組織全班學生進行點評,對有創意的實驗設計,給以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在實驗課的教學和設計中體現自我的能力,和發現自己的潛能,讓學生感到我能行。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和發現學生的積極的一面,努力撲捉學生閃現出的智慧火花,因勢利導,使其發揚光大,就會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

化學的教學反思10

俗話説:教師是靠語言餬口的職業。不會説話的教師當然不是一名好教師。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可是我還認為,會説話但不懂語言藝術的教師還不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國中化學是九年級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剛入九年級的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一定是充滿畏懼感和疑惑感受,當學生們接到化學書後,自然看到書中五顏六色的彩圖和各種圖案,一定會又充滿了新鮮感受和好奇感.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們對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學好呢?我認為在化學教學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做到“四精”:

1、精當。教師對教材要經過懂、熟、化的過程,認真思考教材每一段、每一個基本概念、每一句話,甚至每個關鍵的字和詞。講的每一句最好都要細細的推敲。

2、精煉。教師的教學語言不精煉,拖泥帶水,廢話連篇,“嗯、啊、喔”口語滿堂,學生是最厭惡的。語言精煉就以擠得時間來作為課內讀、議、練、實驗、師生互動之用。有的老師對一些難點喜歡多講,細講,唯恐學生不明白。其實難點特別的那些比較抽象的概念,講得越多是越糊塗的。話不在於多,關鍵是要抓住要點,採用適當的修辭,使用精闢精煉的語言,容易講清問題。

3、精巧。啟發式教學已被普遍採用,目的是要收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其首要條件是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具有啟發性。

4、精彩。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平衡,增強感染力,提高學生對教學信息的接受和反饋效率。我們縣的化學教師張義然、吳大明等位老師,這方面的能力確實是很強。我要向他們學習。

化學的教學反思11

本節課是一節有關元素知識的理論課,比較抽象。我首先從幾種熟知的物質水、氧氣、二氧化碳的組成入手,引導學生從原子的角度,建立元素的概念,使學生易於接受,在授課的過程中,聯繫生活實際,從研究物質組成的角度出發,使學生建立物質組成的元素觀。在單質、化合物教學時,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分類,建立物質的分類觀。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體現新課改的理念。

通過聽叢老師的評課,我認真反省自己的教學。一節成功的課的關鍵在於如何備好課,即深刻挖掘知識的內在價值,注重知識體系的形成,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本節課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關鍵一節課,在本節課中要使學生形成元素的概念、元素的表示方法和由此引出的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分類。應該始終貫穿着元素這條主線,而不應該將知識孤立的切割分開。對於本節課的處理,我站的高度不夠,即沒有引導學生去尋找“根”,只是一味的追求一些“梢”,造成了知識之間的零散,失去了根本的聯繫。本節課應該站在化學的研究對象即物質的高度,從上而下引出物質的組成,以及根據物質的元素組成引出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從而建立物質分類的知識體系。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多動腦、多思考,把課背的全面又有深度,全面挖掘知識的內在價值,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網絡,這樣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既牢固,歸納分析能力也會得以提高。

化學的教學反思12

學生在一年級的自然課學習中已經對空氣的性質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不少學生也都知道空氣中是有氧氣的,因此本課就從學生的經驗出發,由空氣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氣入手,然後再認識組成空氣的其他一些氣體。一個年級9個班級執教下來,通過前後研究、實踐、改進後,收穫還是挺多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本課實驗器材的設計選用較成功。在本課最重要的一個學生活動,也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實驗活動“探究空氣中的氧氣”中,我沒有完全選用教材上要求的實驗器材。因為在課前準備、自己演練的過程中就發現如果照搬教材上的器材對於學生們而言在實際操作時有些方面太繁瑣,還有的器材會給學生對於空氣中氧氣所佔的大約量的認識造成阻礙;對於我而言還會浪費大量準備器材的時間與精力。所以從事半功倍的原則出發,我最終把實驗器材改為:盤子變為中號培養皿,裝橡皮泥的蓋子去掉,細長的蠟燭變為矮胖型蠟燭,上粗下細的玻璃杯變為上下粗細差不多一致的玻璃杯。學生們在探究活動中利用這些器材組裝實驗後取得了較好的實驗結果,也很形象地認識到了杯子中有一種助燃的氣體,就是氧氣,而且在空氣中氧氣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當然也發現了實驗活動中學生使用火柴時的安全隱患。由於現在的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比較少有機會接觸到點火柴再加上他們中的多數動手能力普遍較弱,所以雖然在實驗前我已經教給了學生們安全使用火柴的注意點與小竅門,還反覆強調了安全性,實在害怕不會點的同學就不要勉強,讓組裏能幹的同學點火柴,但是在個別班級個別小組的學生點火柴時還是有人手被燙到,甚至有人緊張得把放火柴梗的小燒杯也給甩掉而打碎了。這也給我又提了個醒,放火柴梗的小燒杯最好換成小鐵罐,每一組還要準備一塊濕抹布,以防萬一。

化學的教學反思13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化學鍵、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通過對化學鍵、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過對共價鍵形成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求實、創新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活動】

一、引入新課

上章我們認識了週期表,表中包含了目前所發現的所有元素,而這僅有的一百多種元素是如何構成世界萬物的呢?通過本節課的探討我們將解開這個謎。

二、化學鍵的探討

1.課件展示: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

2.設問:水發生分解為什麼要通電呢?

3.提示:請同學們閲讀教材32頁第一自然段。

4.板書:化學鍵:相鄰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6.討論:水分子間的作用與氫氧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誰強?

7.提示:請同學們閲讀教材32頁,交流研討。

8.展示教具:用水分子模型突出“相鄰原子”含義;展示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的過程中化學鍵的變化情況。

9.討論:你對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10.提示:試從化學鍵變化角度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

11.板書:化學反應的實質: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三、共價鍵的探討

1.設問:在氯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氯化氫的過程中,氯氣分子中的氯氯鍵斷開,那麼你是否想過兩個氯原子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學鍵進而形成氯氣分子的呢?

2.啟發: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從原子結構上分析,氯原子最外層有幾個電子?是否有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的趨勢?如何能達到穩定結構?

3.知識支持:給出學生氯原子的電子式,並引導學生畫出氯分子的電子式。

4.動畫演示:氯氣分子形成的過程。

5.板書: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形成的化學鍵。

6.設問:氯氣分子中的共用電子是如何將兩氯原子結合在一起構成分子的?

7.啟發:從帶電微粒電性作用上分析:電子和原子核分別帶什麼電荷?這些帶電微粒之間存在着怎樣的相互作用?

8.設問:請同學們思考兩個氫原子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學鍵的?

9.啟發: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從原子結構上分析,氫原子最外層有幾個電子?最外層是哪一層?達到穩定結構時應滿足幾電子?如何能達到穩定結構?試畫出氫分子的電子式。

10.設問:請同學們繼續思考氫原子與氯原子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學鍵的?

11.提示:按上述程序進行思考,最後畫出氯化氫分子的電子式。

12.動畫演示:氯化氫分子的形成過程。

13.設問:什麼原子間易形成共價鍵?

14.提示:請閲讀教材33頁中部。

15.板書: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易形成共價鍵。

四、離子鍵的探討

1.播放錄像: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

2.設問:在這個反應中鈉元素與氯元素又是以怎樣的成鍵方式構成氯化鈉的呢?

3.啟發:分析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的結構特點、化學變化中原子核外電子的變化情況。

4.設問:鈉離子與氯離子通過怎樣的作用形成化學鍵的?是否僅是陰陽離子間的靜電吸引?

5.動畫演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6.板書: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

7.設問:什麼元素的原子之間易形成離子鍵?

8.提示:請閲讀教材35頁中部回答。

9.板書:活潑金屬元素原子與活潑非金屬元素原子間易形成離子鍵。

五、拓展深化

1.設問:通過剛才的探究,請你分析一下氯化鈉和氯化氫中氯元素呈負一價的本質是否一樣?

2.提示:有興趣的同學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有關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知識,課下可以閲讀教材35頁的資料在線,或者上網搜索相關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六、本節整合

1.設問:化學鍵中的“原子”是否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原子?“相互作用”單指靜電吸引或靜電排斥嗎?

2.提示:本節課我們只探討了化學鍵中的兩種類型,化學鍵不僅僅只有離子鍵和共價鍵兩種,其他種類的化學鍵你們將在以後的學習中進行探討。

3.完成下列表格:比較共價鍵和離子鍵的成鍵原因、成鍵微粒、成鍵方式、成鍵元素。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活動】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就是在教師所提出問題的引導下,積極地進行思考並與同學交流、討論,得出相關的結論,並回答問題。

【教後反思】

本課時在具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整體感覺流暢自然,能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思維趨勢,充分利用並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一個嚮導的作用:不時地提出問題,並在必要時加以啟發和點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討論並得出相關的結論。本節課的教學,低起點,小台階,使用直觀教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用生動的動畫,展示了共價鍵的形成過程中共用電子的作用,以及離子鍵中陰、陽離子間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化學的教學反思14

學生初學化學用語時,常會感到困難,這就是使得此階段化學用語的教學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等,以便學生能順利地學好化學用語,逐步習慣運用化學用語,為學好化學打好基礎。

在化學用語教學過程中,為了使教學獲得好的效果,一般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要讓學生理解所學化學用語的涵義,做到“名”與“實”結合。化學用語是代表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的一系列符號或圖式,化學用語不僅代表化學事物,且表達特定化學概念,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涵義則是化學用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學習化學用語,記憶負擔是較重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化學用語的涵義,把符號、圖式與物質的特徵、化學反應發生和現象結合起來,豐富聯想線索,減少機械記憶,增加理解記憶,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記憶效率。

二是要分散難點,合理安排。

化學用語由於數量多,枯燥乏味,成了教學難點,如在教學中把難點分散,則可讓學生感覺不難。所以在講緒言課開始就把元素符號、化學式當作代表某種物質的普通符號陸續出現,讓學生多見多寫,通過反覆出現,使記憶自然形成,到講這些化學用語時,再揭示它們的內涵,學生就較易掌握了。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作階段性的歸納小結。

三是加強練習,達到寫、讀、用三會。

使用化學用語是一種智力技能,不能強求學生一次到位,而要在不斷的練習中加深體會,逐步熟練,而且要由淺及深,從易到難,從而使學生達到會寫、會讀、會用化學用語。在教學中,要注意他們取得的成績,對於他們的進步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讚揚,學生在不斷得到認可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切忌開始就做難度很大的練習,這樣只會增大學習難度,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學生進行化學用語的學習中,把握好這幾方面的教學,就能讓學生較輕鬆地掌握好所學化學用語,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記憶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化學的教學反思15

本節課化學式的學習,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基礎。多年的教學經驗證明,此節課是學生是否學好化學的一個分化點,對於元素符號記不下來的學生,要及時做好補救工作。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教學要精講、精練,抓規律、做示範。使學生理解化學式的意義,對化學式的計算必須做到“正確”、“規範”、“熟練”。

從檢查學生對元素符號、名稱及物質的分類入手設疑激趣:元素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而由元素組成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怎樣來表示呢?即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引導學生閲讀討論,得出化學式的概念。讓學生明確化學式不是憑空寫出來的,而是前人經過多次的精密實驗,測定物質的組成後推算得出來的。每一個純淨物都有固定的組成,都可以用一個化學式來表示。

同時可展示球棍式分子模型,使學生形成一種直觀概念。

通過學生的閲讀討論,歸納總結出化學式的意義以及書寫化學式的方法。然後用課堂練習對化學式加以鞏固、熟練。

一課時是化學式本質及其涵義;教學時採取動畫、遊戲加上討論來完成該內容的教學,以便更好地激發各層次學生一道參與學習的興趣,

內容安排上,先注重以元素符號的記憶,其次是化學式的相互應用。教學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競賽的形式,通過已知且熟悉的化學式推導式記憶以思維規律突破記憶化學式的難點,化學式主要是通過經常性地反覆運用和適當的訓練,可實現教學目標。

本課題的教學不足之處:

一、本課呈現式的教學痕跡重,啟發學生的空間還可以更多。

二、課堂練習有點多,有些後進生跟不上。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用最合適的方法教學。我會注重學習,讓教學常新。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