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背影》學情分析方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4W

一、學情分析目的

《背影》學情分析方案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基於學情分析的基礎的,只有認真地做好學情分析,才能遊刃有餘地駕馭課堂教學。學情分析是通過分析瞭解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興趣如何,成績如何等。通過學情分析,有利於我們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更好地把握好重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瞭解學情是有效教學的立足點,我們在課前一定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情,結合學情設計教學,以學定教,使學生在課堂上切實取得進步和發展,真正實現有效教學。

1.分析學生的原有的知識和技能。

學習新內容之前原有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準備水平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成效。例如瞭解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知識與技能以推導出還沒有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識是通過努力自己能學會的;哪些知識是需要在教師點撥和引導下才能學會;怎樣的引導更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等。例如教學《背影》這篇課文,八年級的學生閲讀範圍還不是很廣泛,閲讀能力有限。如何理解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這一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麼優美的背影?對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再者,受年齡和閲歷的限制,學生對親情的理解遠不如作者深刻,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加大感性教育,同時補充相關材料,學生才能深刻認識《背影》之愛的非同尋常。

2.分析學生的心理需求。

學情分析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這對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試想,一個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怎麼可能主動參與學習?一個不能主動參與的學生,又如何去體驗和感受?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認為,教師應儘可能深入地瞭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是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生的心理需求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學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3.分析學生的“可能”,進行全面的預測。

新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增加了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這不僅為課堂教學的精彩生動提高了廣闊的空間, 而且對課堂教學的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儘可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可能”進行準確全面的預測,同時精心做好應對相關“可能”的預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做出合理的處置和有效的引導。

4.分析教學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併為此構建了三維目標體系,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結合。我堅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對於一些疑難和富於探討性的問題開展小組討論,其間融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既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要求。《背影》這一單元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説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學習本單元,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感悟到“愛”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瞭解敍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敍文語言的特點。

5. 分析教法

課堂教學的葉聖陶先生説“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語文新課程標準》在閲讀教學方面的表述中突出了“閲讀主體的地位”。因此,採用以下教法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和合作探究法:設計帶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採用比較閲讀,形象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採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採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視頻文件等增加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易於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6. 分析學法

為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採用“導一思一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文基礎:指導學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徵的細節描寫,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

二、教學主題、教學對象、教學重點、學習難點等

每一課的學情分析要有具體的分析內容,應該做好每一個環節。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背影》這節課的學情分析內容如下:

1.教學主題:

朱自清《背影》是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屬於散文,本單元選入的五篇散文,或寫人記事,或託物言志,或闡發哲理,或寫景抒情,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會生活,表達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學習這個單元,要反覆品味,觀賞語言,體會、理解對生活的感受和思索,並瞭解不同 類型散文的特點。《背影》是一篇帶有很強抒情性的寫人記事散文。

文章記述了作者回家奔喪,與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的事,突出表現了父親的“背影”。文章以真摯的情感、寫實的手法、素樸而有感染力的語言,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背影”本身也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一個經典形象。

2.教學對象

本班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有敢於質疑和樂於釋疑的習慣,自主求知的慾望和能力都比較強,能夠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但在創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意的思想內涵等。而且八年級的學 生正處於青春期,常常會有那種“我長大”“我知道”的自以為是,因此,讓學生理解《背影》中父親對兒子的愛是有困難的。

在學習方法上,對於國中生而言,接觸到記敍性散文的文章並不多,領會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多數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應該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品讀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的詞句,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3.教學重點

根據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及認知水平,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點:

(1)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學習在表達和描寫中含藴深情,在爭辯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表達深情的方法。

4.學習難點

為了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分析教材和了解學生情況,我制定的教學難點是品味語言,圍繞“流淚”感受作者由不解到頓悟到感念的心路歷程。

三、學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怎樣做到了解學情呢

1.利用問卷法瞭解學情

問卷法比較適合大面調查,設置問題應簡潔明瞭,答案儘量可量化、最好是選擇或判斷,以方便統計。我經常在課前利用微信裏的小程序“問卷星”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和分析學生掌握的信息,瞭解學情,進行教學設計。

2.利用交談法瞭解學情

對於部分不願答卷或隨意答卷者應與之交談,掌握真實信息,為 備課及教學提供一手資料。最好是問卷法、交談法兩種方法結合使用。

3.利用“教學觀察”瞭解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教學觀察”技能,掌握學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所謂教學觀察技能是指在課堂講授或指導學生學習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感知,以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能力,通過教學觀察,能夠及時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適應學生的需要,學生是否聽懂了講授的內容,學生對教學的態度怎樣等通過教學觀察,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哪些知識技能掌握得比較好,哪些還沒有完全掌握,存在什麼偏差和問題。教師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及時對教學作出調整,以減少無效勞動,確保教學活動不偏離預定的教學目標。

4.利用“作業批改”瞭解學情

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作業批改可以幫助教師反饋教學效果,以及規劃以後新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彌補教學不足,以求達到了解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效果,思維誤區,從而進行及時查漏補缺,調整教學思路目的。

瞭解學情的途徑很多,如“定時考練法”“談心法”“開展第二課堂法”等等,老師可在教學實踐中,多留心觀察,多總結經驗,多 開動腦筋,把多種的方法靈活運用,以期達到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情 感,學習情況等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