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堂教學技能技巧(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7W

課堂教學技能技巧(精品多篇)

中學生物學科教學技能總結 篇一

1、認真學習教材內容和教學大綱。

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確立本學期的教學目的要求,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制度,總結上學期的教學情況,明確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2、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作出總結,寫好課堂記錄。

3、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4、認真參與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活動。

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5、認真批改作業:

佈置作業做到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好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力求使作業成為我與學生溝通的橋樑。

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多努力:

1、強化知識點的落實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知識的積累就必定沒有能力的培養提高。八年級生物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教材中各個具體的知識點。對知識點的要求不能是簡單機械的識憶,更重要的是在講授知識點的過程中要講清知識點的本質含義及如何運用知識點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知識。

2、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通過今年的考試我發現,生物試題的特點是解題必須分析清楚試題的本質,才能解決問題。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加強對學生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識圖能力等的培養。使學生能通過現象看本質,能將各章節具體的知識內容聯繫起來,解決綜合性的問題。

高中歷史教學方法 篇二

一、歷史學科遭遇窘況的原因

l.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歷史學科的重視不足。

在長期應試教育的陰霾下,不少學校、家長乃至學生把歷史學科視為“副科”,設置課程時。歷史學科的課時數很有限,歷史學科的教學任務往往很難全部完成。這就帶來連鎖反應: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法上倉促簡單,敷衍對待,扼殺了部分學生對歷史知識學習的興趣。有些學校違背素質教育的理念和課改精神,過早地進行文理分科,報考文科的學生相對較少,成績也相對較低,在歷史學科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更是數量有限。

2、對歷史教材使用不恰當,學生缺乏質疑意識的教育。

高中歷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教材而非用教材的狀況。教材中的結論只是教材編寫者對史實的解讀,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所以必須有質疑的精神一些教師不僅自己設有質疑的精神和尊重歷史的態度。而且扼殺學生的質疑意識,不允許學生質疑,既導致課堂教學的索然無味,又不利於高中歷史教學的與時俱進。

3、教學評價模式單一,缺乏過程性評價。

由於大學聯考指揮棒的作用,歷史教學評價內容僅僅侷限於考試這個單一的工具,而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評價不夠重視,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歷史教育的真正價值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落實。

二、對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1、創新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歷史教學因其包含的人文情懷,可以成為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歷史是一種基礎知識,是一部社會的教科書,以史為鑑可以通古今之變,知社會之興衰,重視歷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有信仰、有理想、有精神的人。各科皆有其發展的歷史軌跡。所以歷史正是各學科的交匯點所在。因此歷史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歷史知識探究的過程,鼓勵學生積累歷史知識,發揮想象力,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培養創新思維。

2、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在歷史教學中,生動形象的類比、深入淺出的解釋、幽默風趣的語言、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不斷出現的挑戰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參與式學習、探究式的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內外活動,如考察歷史古蹟、歷史問題專題研究編演歷史劇等方式,可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其對歷史的興趣,使學習的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展自我能力,學會歷史學習方法的過程。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極大地豐富了歷史課程的教學形式。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也可以更好地詮釋教材內容,拓寬知識範圍。當歷史知識以動態的視頻、歷史影像、課程設計等變換多彩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興奮點一下子就會被激發,枯燥的歷史會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通過對歷史情境的營造,學生可以用眼、耳、心感知歷史長河中的社會鉅變,朝代更迭,“身臨其境”地感知歷史,更為充分地理解歷史。實踐證明,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整合極大地推動了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營造了一個師生共學、共享的和諧課堂。

3、培養學生質疑意識和人文精神。

教學不僅僅是講課,課堂上老師應給學生提供創造表達思想、釋放情感的機會。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要跳出教材處理教材,從宏觀上、學習方法原理上處理對待教材,這樣才能做到科學理性地面對教材。現今的中學歷史教材在過去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外教材編寫的特點,引入史料,加入插圖,更為注重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但是教師不應止步於此。教師應在下工夫把教材吃透的基礎上,對其內容做到合理取捨,以大歷史的眼光,從文明演進、全球、現代化進程甚至社會心態發展等各個角度揭示歷史事件背後隱藏的內容;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比如在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問題上,可提供不同角度的資料讓學生質疑、討論,使學生明白有多種觀點的存在,但是要做到有依有據,不能信口開河,譁眾取寵。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歷史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最高目標。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歷史內容一般都與人文價值有關係,反映的是人文情感,所以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引人人文精神。變歷史課堂為人文課堂,在人文中理解歷史的魅力。

4、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建立完善科學的評價體系是歷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建立多維的評價體系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評價內容,拓寬評價渠道,不以考試為唯一評價標準,而從學生對史料的處理能力、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能力、對所學歷史知識的應用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察。

5、教學中注意發展學生的其他能力。

歷史是一門知識性較強的科學,需要一定的識記能力。沒有記憶就沒有知識,也談不上運用知識的能力,更談不上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揭示本質,必須以記憶帶動思維。以思維促進記憶,不可偏廢。當然提高記憶能力不是要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加深記憶。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識點所闡述的內容,將教材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思維。才能牢固地記憶,形成良好的記憶循環鏈條。所以在教學中,需要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重複練習不斷加強學生此方面的能力,提高對歷史知識的駕馭能力。無論是從歷史教學的要求出發還是從學生自身的成長需要出發,高中歷史學習階段培養學生的論述能力都非常重要。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論述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啟發學生運用所學自主認知探究,使得學生的論述能力在實踐中形成發展,還能提高其學習主動性。不過這個過程要滲透在歷史教學課堂的內外,需要師生不斷地實踐方可達成。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篇三

一、教學準備策略

要想保證高效的教學質量,必要的教學準備是不可缺少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要求高中歷史教師,精心備好課,做好教學計劃,以保證教學目標能夠良好的完成。高中歷史教學準備可以從瞭解學生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利用教材等方面入手,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一)瞭解學生情況。

“有效的教學是逐步成為外部控制,學生自我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時不能“唱獨角戲”,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的調整教學計劃和方法。瞭解學生狀況包括其知識水平、學習需要、個體差異等。

(二)明確三維目標。

新課程強調教學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三維教學目標。學生獲得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技能以及情感的提高,價值觀的改善。如在準備講授“十月革命”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疑問,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在教師的“求教”下學生解疑,並學習到了知識,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合理利用教材。

高中歷史考試中,一般會設置材料分析題,這是考察學生綜合知識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去,在課前準備一些相關的材料和案例,以跟好多輔助教學。如,在講解古代文化時,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圖片,播放一些紀錄短片等。

二、課堂教學策略

實施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學過程是至為關鍵的環節。教師要根據課前準備和預設,對靈活多變的課堂隨時做有效的調整,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掌控。根據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歷史講授的是過去發生過去的事情,對學生來説都是陌生的,如何能讓學生迅速的融入學習中,需要教師採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跨越時空去了解當時的歷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圖像史料創設歷史情境、利用虛擬故事創設歷史情境、文字史料創設歷史情境。例如,在講訴“九一八事變”時,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不僅瞭解了當時的知識背景,更能對其進行情感教育。類似的教學內容都可以採取此種方法,會取得聊好多教學效果。

(二)密切聯繫生活實際。針對課本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從課本延伸到生活,再從生活還原回課本。不僅會加深學生印象和理解方式,對其思維發展會有很大益處。例如,必修三中《百家爭鳴》對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的理解可以聯繫生活中的現象,如遲到、破壞公物、打罵長輩等,分別利用各家的思想進行教育分析,讓學生自己分析討論,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引用生活中的時例時要注意保證事例要真實典型,具有一定的震撼力,對學生有吸引力,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此外,還要有助於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能夠完成課標要求。

(三)合理開發課程資源。《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程標(實驗)》中指出,“凡是對實現目標有利的因素都是課程資源。歷史課程資源既包括教材、教學設備、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以及歷史遺址、遺蹟和文物等物質資源,也包括教師、學生、家長以社會各界人士等人力資源。”課程資源不僅僅之來源於教材,教師要注重鄉土資源、網絡資源等。如,在講訴“大躍進”、“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內容時,可以結合當地鄉土人情進行講解。一些生動、感人的人文事蹟往往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習有關歷史很有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而且有助於完成課堂教學的情感目標。

三、教學評價策略

教學評價是依據測驗目的和測量結果,對學生行為變化或傾向變化給予價值判斷的系統過程。教學評價不斷提供教學的反饋信息,有助於教師及時地調整和改進教學,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的有效性。健全良好的教學評價制度,利於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及時評價提高。

新課程對此作了明確規定:“遵循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靈活運動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在新課程普及的今天,教師應該根據歷史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重構教學評價體系,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具體化,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促進學生持續和諧地發展。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歷史要合理調整教學策略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做好課前準備、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聯繫生活實際、開發有效的教學資源並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這些都會對教學的有效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學生物學科教學技能總結 篇四

計算機和網絡是當今先進生產力的標誌,其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於新課程體系的需求。為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我們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經過3年的教學實踐,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使難於理解的生化機理通過圖象、圖表、文字、數據與動畫演示結合融為一體,直觀地表現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輕鬆愉快,學習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

通過總結,我們認為,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豐富的表現力

在傳統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始終離不開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很多時間都花費在對抽象、難理解的概念性問題的講解,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常常會逐漸下降,思維處於關閉狀態,這並不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傳統教學手段的弊端——枯燥、乏味。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一些生化事件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和運動特徵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如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的結構、酶的作用機理等通過高清晰度圖片的展示,使一些抽象的原理變得簡單,使學生一目瞭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由於多媒體在表達抽象的概念、複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上比傳統教學有着更強、更豐富的表現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交互性強

多媒體課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引入,增強了教學過程的交互性,使單向的教學活動變為雙向和多向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學生的理解和意圖,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充分利用了信息量大的功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拓寬了學生的認識深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了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教學效果可以及時得到反饋,迅速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提高了教學質量。

3共享性好

我們將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上網,為學生的課外複習提供方便,並進行網上學習指導和疑難解答,拓寬了教學範圍,實現了區域範圍的傳送和教學,通過內部網絡,實現與其它教師和同學共享。學生可以通過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中學生物學科教學技能總結 篇五

20xx年10月25日,xx區八年級生物教學研討會在xx中學舉行。會議分為兩個階段:公開示範課和專家報告。

第一階段,先後由xx中學的於x老師和xx中的顏xx老師給全體參會老師示範講授了生物學八上第五單元第四章第二節《細菌》的內容。兩位老師都採用了學案導學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都有對照演示實驗,講授內容思路清晰,緊緊圍繞細菌的發現、觀察工具、形態、結構和生殖等主要知識點,都採用了對比教學法,即對比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列表比較,直觀易懂,都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都當堂進行了達標檢測。也各有特色,於老師的站立研討和背記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小組內互問互答,相互幫助,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顏xx老師讓學生畫一個細菌結構的簡圖,填圖活動後,還自拍了實驗的視頻,增加了實驗的真實性,説服力更強。兩節課上的都很好。

第二階段,先後由xx第十一中學的高xx老師和教研室的姜xx主任做了典型發言。高xx老師的發言主題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會考命題,高老師結合會考試題對核心素養是如何在命題中體現和滲透的,給與會老師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專業解讀,讓聽的老師明白瞭如何對試題進行分析和講解,對自己今後的選題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姜老師專題報告的主題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他從課標的年代變化説起,引出當前教育的核心素養,主要就是價值觀,結合醫生和司機的事例説明了素養的基本內涵。對老師的教學行為有了觀念的指導。

通過本次教學研討會,我看到了優秀教師的成長,看到了對待講課的態度是老師能否快速進步的重要因素,初步感知到了教育就是素養的教育,對素養的教育應該滲透在每一節課中,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更要有素養。

中學生物學科教學技能總結 篇六

本學期, 生物組全體教師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各級教育工作精神,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團結協作、努力學習、敬業樂教,以教書育人為本,積極投身教研教改活動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計劃中的工作目標

開學前,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學習學校的工作計劃和工作安排,明確了工作目標,總結上學期的成績與不足,制訂了生物組本學期的工作計劃。本學期,生物組各備課組採用定時和不定時相結合進行集體備課。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充分進行集體討論,加強組內老師的交流合作,增強教研組凝聚力。協作區、教研組和備課組的活動也都按時進行。

二、常規教學有序地進行

組內各位教師都加強了課堂教學的常規工作,認認真真地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紮實地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在課堂教學中還注意加強對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各項常規教學檢查中,教師們都能按照進度正常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能按照區教體局和學校要求完成智慧雲平台的電子備課。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實物和直觀教具及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保質保量完成學生實驗、演示實驗,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積極參與教研教改活動。

組內教研氛圍較濃厚,教師間虛心交流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年輕教師積極跟隨老教師聽課,向她們學習教學技巧,探討教學經驗,老教師主動向新教師學習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定時組織教研組教研活動,討論教學方法、研究教材內容,解讀課程標準,進一步抓好備課、聽課工作,完善備課、聽課制度。做到及時評課或與上公開課的老師及時交換意見,不斷反思,不斷成長。

四、今後的努力方向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生物組教師將加強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及時更新,努力在教研、教學水平方面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教育學生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索精神和高階思維。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自制教具和多媒體,注意利用本土資源,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注意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羣策羣力、團結協作,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