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諸葛亮的歷史典故(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5W

諸葛亮的歷史典故(新版多篇)

國曆史人物諸葛亮的故事 篇一

今年暑假裏,老師讓我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其中《諸葛亮火燒新野》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講了:當諸葛亮被封為軍師,掌管着全軍兵馬,調度文武百官。他拿着劉備刺的劍印,命令將士們:“關羽領兵埋伏在豫山,張飛只要一看見南面失火,就從山谷中殺出來,放火燒曹軍的糧食,關平和劉封領兵準備好火藥埋伏在博望坡,趙雲領兵引誘曹軍入包圍圈,接着假敗逃走。”夏侯淳緊追不捨,進入了包圍圈,關羽從中殺出來,燒了曹軍的糧食,張飛見南面失火也殺出來,曹軍大敗而逃。可是曹操不甘心又領五十萬個兵,向新野城殺來諸葛亮撤走城內百姓,用空城計迷惑了曹軍,夜裏在曹軍毫無防備之時用了火攻把曹軍打得大敗,這一次,諸葛亮立了一次大功。

這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任何事前都要仔細思考,不要輕易上別人的當,做事要謹慎。

諸葛亮的故事 篇二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表喬公二女有沉魚落雁之容,閉目羞花之貌。操曾發誓:“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何不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必班師矣。此範蠢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此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

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篇三

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

孫劉聯合破曹,周瑜氣量狹小,多次設計害諸葛亮不得。

一氣,周瑜在孫劉破曹戰中受傷,被諸葛亮調趙雲先奪城池,周瑜怒火攻心;

二氣,周瑜孫權用美人計,甘露寺招親,騙劉備至吳,企圖謀害,被孔明識破,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氣,周瑜又生一計,明取西川,暗奪荊州,又被諸葛亮識破,差點被活捉。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不治身亡,被氣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國曆史人物諸葛亮的故事 篇四

吃瓜留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説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諸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淨、曬乾,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篇五

諸葛亮(181—234),中國百姓心目中能掐會算、聰明絕頂的人。他生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世,受劉備三顧茅廬知遇情,輔佐劉備幹得一番大事業,成為三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諸葛亮幼喪雙親,跟隨叔父諸葛玄移家豫章,後至荊州(今湖北襄陽城西),在隆中躬耕讀書,隱居十餘年。207年後,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功勛卓著,官拜丞相。

諸葛亮不但足智多謀,善於治國治軍,而且嚴於律己,注重家教,修身齊家,堪稱典範。

諸葛亮不但足智多謀,善於治國治軍,而且嚴於律己,注重家教。

諸葛亮擇妻不重外貌,而重德才;他雖權傾朝野,卻從不貪財。他在成都郊區的田產,是劉備得了益州後賜賞給他的金銀購買的,後來未增置田產。諸葛亮上表於後主説,臣家在成都,有桑樹800株,薄田15頃,一家可以温飽。臣隨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給,決不別作經營,增長私產一寸。臣死以後,如查出有多餘的財物,那就是對不起國家。諸葛亮一直以儉樸治家,臨終前家裏家外沒有多餘的財產,也給後輩樹立了清正廉潔的好榜樣。

諸葛亮經常告誡家人要注意修身、善德、明志、致遠、勤學、勵精、冶性,不能依靠父輩的權勢搞特殊化,並要孩子們到艱苦的地方去接受鍛鍊、考驗。

諸葛亮早年無子,便把哥哥諸葛瑾之次子諸葛喬過繼為嗣子。諸葛喬入蜀以後,諸葛亮注意對他從多方面教育培養,要求孩子從小要立下志向,刻苦讀書,沉穩安靜,勤儉樸素,並且把這些要求都一一寫下來經常對照檢查。

後來,諸葛喬做了“駙馬都尉”,這本來是京城裏既坐享清福又地位顯赫的官位,但諸葛亮卻不允許他在成都過這種優越的生活。那時候,諸葛亮常領兵屯駐漢中,部隊給養需要從蜀地輸送,諸葛亮便令諸葛喬參加押運糧草的工作。此間,諸葛喬常年奔走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千里運輸線上,其艱苦是可想而知的。諸葛亮在給兄長的信中解釋説:諸葛喬按理本來是可以回到成都去的,但是諸將弟子都在押送軍需物資,大家理應同甘苦,共榮厚,所以我命令他帶五六百兵士,同諸將子弟一直在山谷中運送糧草物資。

諸葛亮教子有方。他寫的《誡子書》,不足百字,講出了勵志、勤學、養德的人生哲理。

227年,諸葛亮生了一個兒子,名諸葛瞻,字思遠。這孩子自小聰慧伶俐,諸葛亮也算晚年得子,自然備加喜愛,但他對孩子依然是嚴加管教,從不溺愛。諸葛瞻剛8歲時,父親就發現他愛耍小聰明,容易自滿自足,擔心他難成大器,因此,更加對他嚴上加嚴。後來諸葛亮還寫了著名的《誡子書》,其中説: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不足百字的短文,講勤學、惜時,講修身、養德、勵志,涵括了豐富而透徹的人生哲理。

諸葛瞻謹遵父教,從少年時期就發憤學習。史書上説他“少聰慧,工書畫”。年十七,任騎都尉,後長期駐守邊關,263年在綿竹為國捐軀。

諸葛亮還寫過一個《誡外甥書》也很精彩。書中説:

“夫當志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宂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優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這位歷史上以“文韜武略”著名的“軍師”,對子女的培養教育也是這樣為之“計深遠”,令人感佩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