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基督教關於愛的講章(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4W

基督教關於愛的講章(多篇)

基督教關於愛的講章 篇一

[以弗所書3:14]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以弗所書3:15](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從他得名)

[以弗所書3:16]求他按着他豐盛的榮耀、藉着他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

[以弗所書3:17]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以弗所書3:18]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以弗所書3:19]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以弗所書3:20]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以弗所書3:21]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證道內容:

弟兄姊妹,主內平安!今天的證道經文記載在以弗所書3章14-21節。因為這段經文是保羅的一段禱告,並且,從第14節可以看到他是跪下來禱告的,所以我想請弟兄姊妹同樣跪下,我們一起來禱告:“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上一週我們通過以弗所書3章1-13節,分享了“福音的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裏同蒙拯救,和猶太人一同繼承天上各種屬靈的福分。其實,上一次的經文是加插進去的。因為在3章1節,保羅説:“因此,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替你們祈禱。”從第2節又加插了一段,就是福音的奧祕這個解説,一直到第13節。到了第14節,保羅再一次拾起了他要禱告的內容,説:“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談到屈膝,有人説,禱告不拘泥於任何形式,為什麼要跪着呢?當然了,禱告可以站着、坐着、躺着、走着,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向神禱告,因為神不是看人的外在,乃是看人的內心。可是這裏保羅特別提到“屈膝”——就是跪下來。這就表明保羅對神的偉大和聖潔心存敬畏,在這麼偉大的神面前,他不能不跪下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禱告就像法利賽人一樣。站着禱告,自言自語地禱告。保羅要用他的“屈膝”給我們帶來啟示和恩典。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神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或許通過今天上午我們的學習,所能明白的還不如冰山一角,但是我們也會竭盡全力,憑着神的恩典,去了解神給你我的恩典和慈愛。

在神的裏面有兩樣恩典:大能和愛。通過這段經文,保羅從三個方面為我們禱告。

第一方面,讓我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

一個屬靈生命的成長,必須要裏面動起來。不是牧師來推,不是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拽,乃是自己要主動起來。

大家或許聽説過十年前説的一句話:“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因為動力在車頭上。今天有了高鐵,有了動車。它就不靠車頭拽了。它是每一節車廂都有動力,有制動的。前面車頭給信號,馬上就都啟動,説停就都停。這樣才能跑得真正快起來。

今天的教會成長,不再像過去十年,二十年間甚至古老的教會的發展模式,光靠牧師的帶領,乃是弟兄姊妹,“你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保羅特別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裏面要動起來,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我們信主的年限不斷地加長,但我們對主的愛就像老底嘉教會不冷不熱(參啟3:15)。禮拜天不去聚會缺點啥,聚了也沒什麼感覺;早晨起來不禱告覺得心裏不舒服,禱告了也不舒服;下班回到家吃完飯,晚上如果不靈脩覺得缺點啥,靈脩了還沒有得到什麼,因為已經不冷不熱了。所以保羅説你一定要使你裏面的人火熱起來。今天早晨,我們的執事要上台之前,他們讓我過去做一個禱告。我的聲音不大,他們大聲“阿們!阿們!阿們!”就激勵了我屬靈的生命,因為他們裏面的愛火感動了我。

保羅的話在此提醒我們,讓我們裏面的火挑旺起來。就像保羅告訴提摩太説,神給你的恩賜,你要“再如火挑旺起來”(提後1:6),火熱起來。在以弗所書3章16節,保羅特別提醒我們怎麼去剛強起來。不是靠着自己的力量,不是靠着自己下的決心,保羅説,“求他按着他豐盛的榮耀”,神的意思讓我們剛強,神的意思讓我們像他,神也希望我們和他一樣,有信心,有愛心,有盼望,有能力。“藉着他的靈”,不是憑着自己一時的血氣,一時的衝動,一時的努力,乃是憑着神的靈。神的靈是持久的,他讓我們心裏的力量有底氣,更持久。

保羅通過以弗所書3章16-20節告訴我們聖靈所賜的恩典和智慧,也讓我們看到保羅多麼希望以弗所教會的弟兄姊妹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不單如此,也希望他們在愛心上有根有基,最終使他們與眾聖徒一同明白神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

這個心裏的力量如果在部隊裏,就比作是戰士的士氣,有了士氣才能夠打勝仗。這種力量對於我們來説就是我們敬拜神、渴望神的心。我們的心有沒有如鹿渴慕溪水般渴慕神?早晨起來我巴不得見到神,巴不得與神説話,巴不得禮拜天敬拜神。當代的_被手機電腦佔用了很多時間。沒事就刷刷微信,沒有刷微信,就覺得缺點什麼。其實我們滿腦子裝了很多很多對於我們靈命沒有益處的事情,把我們的精力給擠走了,但我們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這兩天知道東方之星事件之後,我就一直在禱告。當我知道昨天和今天是大學聯考,我就一直為此禱告。當我知道有些弟兄姊妹發來名字我就迫切為他禱告。弟兄姊妹,這是我們要關注的。很多時候我們在神的面前立了很多志向,但是我們做的太少。求神來光照我們,藉着這些經文使我們心裏面剛強起來。其實禱告和詩經就是屬靈的加油站。

聖經當中記載,基甸招了三百個精兵,這個精兵是一層一層挑選出來的(參士7:2-8)。今天神的教會也是如此,你不要以為説,海淀教會有八千信徒,神問的是有多少精兵。主問的不是一年有多少人受洗,而是有多少人已經訓練成為門徒了,滿有基督耶穌長成的身量了。在異端面前,困難面前,任何**面前,依然侍立,像立在磐石上一般。主向我們要的是這樣的人。

如何才能持久地剛強起來?心中必須有神的話,必須遵守神的話。耶和華神告訴約書亞,你當剛強壯膽!你要思想耶和華的律法並且遵守,你才能持久地剛強(參書1:8-9)。你必須裏面有神的話語,裏面有神的力量。

弟兄姊妹,我們要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我們的一切(參箴4:23)。求神憐憫我們,使我們在神的真道上,牢牢地持守神的恩典。因着神的榮耀我們要剛強;因着教會的需要我們要剛強;因為需要更多地去傳福音,我們要剛強;因為有很多人還沒有信主就喪失了生命,我們要剛強。我們心裏的力量要剛強起來,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方面:讓我們的愛心有根有基

保羅教導我們説:“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弗3:17)。保羅把植物學和建築學這兩個詞混合在一起講,有根是植物,它有根紮在泥土裏,它能吸收養分。有基,它是建立在磐石之上。作為_來説,我們的愛心必須有根有基。

聖經當中有很多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怎麼有根有基。路得跟着她的婆婆拿俄米,一家三個寡婦。她的嫂子就走了,可是路得卻一直堅持跟隨她的婆婆拿俄米,説:“你往哪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除非死能使你我分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得1:16-17)這是一直努力地跟隨,這是一個至聖的愛,這樣的婆媳關係是很多家庭所羨慕的。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她們能做到?因為她們有神的愛,她們愛對方,以主的愛去愛對方。

在現代社會當中,很多家庭的婆媳都應當學習這個家庭。路得進入這個家庭,一直到她婆婆離世,她怎麼去贍養老人,這都表明她的愛心有根有基;表明外邦女子能進入到神的家,有根有基地承擔;也在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從不可愛到可愛,一直成為愛的使者,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聖經有很多鮮活的榜樣,耶穌基督也會加添我們的力量。

許多時候我們的愛心像彼得一樣,耶穌基督説:“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21:15)我們會口直心快地説,“主啊,我愛你,當然愛你。”耶穌基督繼續問,“你愛我嗎?”他心裏有一點點不舒服了,談起愛主還是愛魚,談起愛主還是愛世界,他在責備自己。每當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都在想,主啊,我愛海淀教會嗎?我愛弟兄姊妹嗎?還是我更愛世界,更看重我自己的價值?主耶穌一連三次地問彼得,也給他恩典,説“你餵養我的小羊”(約21:15),“你牧養我的羊”(約21:16),“你餵養我的羊”(約21:17)。

弟兄姊妹,我們真的愛神嗎?保羅説,“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8:3)還有一句話與此對應,“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林前16:22)愛神就有賞賜。弟兄姊妹,説到底,我們有沒有被神的愛所改變?我們心裏的力量有沒有剛強起來?剛強起來的人他會愛不可愛的人,他會愛仇敵。沒有剛強的人他只能勉強地、應付差事地去愛。神要更新我們的觀念,因為他給我們留下榜樣,他愛每一個人。

弟兄姊妹,我們的愛心如何才能有根有基?保羅的回答是,只有基督在我們心裏的時候,我們的愛心才能有根有基。那麼基督怎麼能在我們心裏呢?我們要時刻仰望他、跟隨他、遵守他的話語,時刻尋求他的恩典,他就必來到我們中間。耶穌基督親口説:“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與他同住。”(約14:23)我們愛神,父都知道。

保羅講的第一個方面,讓我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第二個方面讓我們的愛心有根有基。他沒有為我們的身體強健禱告,為我們的婚姻、家庭禱告,為我們能不能掙到一筆財富禱告,他乃是為我們屬靈的生命,從根源上去禱告。讓我們從愛心,從人的品質上去禱告,這是持久的,永恆不變的,有價值的。保羅為我們禱告,因為他抓住了神的心意。

第三個方面:讓我們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

聖經當中三次描述到基督的愛。哥林多後書5章14節:“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我們每做一件事情,彼此相愛、愛人,都是基督的愛在催促我們,激勵我們,使我們不能不愛。每當我們看到自己,我們的愛有侷限性,不想愛,不可愛,甚至我們很自私,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你要愛,再愛,要常以為虧欠。保羅説:“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13:8)。這是神的話語在激勵我們。保羅説:“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羅8:35)什麼都不能,因為“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羅8:39)。

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神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那麼,神的愛究竟有多麼的長闊高深呢?我們從四個層面去思考。

愛的長度。哥林多前書13章8節説:“愛是永不止息。”13節説:“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自從我們接受了愛,一直到永遠擁有這個愛,這個愛永不止息。耶利米書31章3節,耶和華神告訴以色列人説:“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在以弗所書表現的就是“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弗1:4)。不是因為昨天你信主,他揀選;你前天洗禮他揀選,乃是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

愛的廣度。大家很熟悉約翰福音3章16節:“神愛世人”。神愛整個普世的人,從古至今到永遠的人,因為你是按照他的形像被造的。“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45)在以弗所書主要表現在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在耶穌基督裏成為一家人,他不再分外邦和猶太,乃是揀選的次序,先猶太后外邦,合在一起成為神的教會,這是愛的廣度。

愛的高度。“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103:11-12)多麼的高!以弗所書2章6節説:“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愛的深度。他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他因着順服神的旨意被釘在十字架上。有一首讚美詩説:“何等犧牲的愛。”就在描述耶穌,讚美、稱頌耶穌。何等犧牲的愛,父母沒有這樣的愛,父妻沒有這樣的愛,世間找不到這樣的愛。難怪保羅説:“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就向我們顯明瞭。”(羅5:7-8)

在聖經當中多次提到耶穌基督捨命的愛、赦罪的愛、接納的愛,他為亞當用皮子做衣服,他用羊羔代替以撒,他告訴那個癱子:“小子……你的罪赦了。”(太9:2)他告訴行淫時被抓的婦人説:“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8:11)他告訴世人説:“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他像浪子的父親一樣接受每一個曾經遠離他、背棄他的兒女(參路15:11-32)。這是偉大天父的愛。

弟兄姊妹,我們只是簡簡單單地去思考神愛的長闊高深,遠不如冰山一角,但是我們也在用有生的年日、有限的智慧去思考、去經驗神的恩典。這時保羅進一步來講他最終的目的:“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3:19)保羅讓我們“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3:18)。弟兄姊妹,假如你在海淀教會最屬靈,在團契中你最明白神的旨意,都不是最完美的,保羅希望第一個屬靈的人帶動第二個人,帶動第三個……帶動整個教會。他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和眾聖徒一同進入神的恩典國度,聖潔的國度,然後去一起明白。由此可知,每一位弟兄姊妹對神愛的理解、經驗都有特殊的地方。所以,如果我們想明白神的愛到底有多麼長闊高深,必須要彙集大家對神愛的理解、對神愛的經驗,加在一起,這就是神的愛的一部分。弟兄姊妹,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小組查經、我們忽略了團契、我們忽略了交通會,這都是我們靈命成長最重要的環節,這都是我們在弟兄姊妹之間操練彼此相愛最好的環節。

保羅通過三個層面來教導我們,讓我們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讓我們在愛心上有根有基,讓我們和眾聖徒一同明白神的恩典是何等的浩大、明白神的愛是多麼的長闊高深,這是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重點。

最後,保羅以一個感恩的禱告結束了第3章,保羅説:“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3:20-21)

當我們開始操練彼此相愛,當我們屬靈生命豐盛了,愛心有根有基了,神就得到榮耀了,神會因着我們得到榮耀。弟兄姊妹,我們做的一切不單為了自己、為了教會,乃是為了榮耀神的名,乃是為了彰顯神的作為。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看到我們的教會是彼此相愛的,在主裏面是健壯的,神因此得到榮耀。我們海淀教會每一位弟兄姊妹,我們不要一個人孤軍奮戰,不要一個人進行屬靈的操練,乃是要進入團契,進入到整體當中,和教會的眾聖徒們一同來思念神的恩典、領悟神的大能、經歷神豐富的供應。阿們!

基督教關於愛的講章 篇二

一點對雅歌的介紹

我們今天晚上開始查考雅歌這一卷書,這一卷書是聖經裏很特別的一卷書。雖然它的內容和其它的書並沒有完全的相連,但是這一卷書卻是非常寶貴,而且是很有分量的。

幾年前,已經有弟兄提到可否找點時間來一同看這一卷書,我們一直遲延到現在。為什麼呢?我們讀雅歌這一卷書時,我們的屬靈生命要有一定的基礎。不然的話,這一卷書就摸不到屬靈的邊。這一卷書在生命的經歷裏是非常深的。也可以説一開始就像一個滿有追求的人給現出來。

雅歌不是從救恩開始,也根本沒有提及救恩的事,救恩在雅歌書裏成了過去很久很久的歷史。雅歌書一開始,就看見一個人心裏對主那份屬靈的飢渴。從我們屬靈經歷上去領會,也許是從我們得救以後,一直到雅歌書的開始,好象要經歷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有雅歌書的開始。就在我們開始看雅歌書的時候,我們要讓弟兄姊妹們看見這一點。整本雅歌書,好象是透過男女之間,情人之間的感情,來表達神的兒女對主的依戀。因此在整卷雅歌書裏,都是屬靈生命的經歷,這個經歷把人一步一步帶到更高的地方,也是一步一步更深的活在主的愛裏。如果你沒有抓緊這一條線來讀雅歌書,你是沒法讀進去的。弟兄姊妹們必須要記得一件事:雅歌書在聖經裏出現並不是偶然的。它不是一件文學的作品,也不是一個歷史記錄,更不是一些人的一般愛情經歷。我們必須記着這一點。

雅歌書是聖靈把它放在聖經裏面。神既然把這一卷書放在聖經裏面,我們就必須注意聖靈的意思和目的。如果不抓住這個認識,雅歌書美是美,但是這個美並沒有叫我們遇見主。很多文學的作品都很美,但是雅歌書不是文學作品。我在這裏重複説一遍:當然你可以從文學的角度去看它,但是它並不是文學,它的目的也不在於文學,內容也不是文學,而是神的兒女和主當中生命的經歷。

在開始的時候,我就向弟兄姊妹不厭其煩地説出這一點,為了要叫弟兄姊妹們在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個非常準確的心思來接受這一本書,也很準確的去領會聖靈的目的。

雅歌書並不太長,只有八章。這八章可分為好幾個段落。每一個段落,都有它的中心的經歷。我們一面看就一面給弟兄姊妹們指出。我們還要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在雅歌書裏,主要是用兩個人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在雅歌書裏,除了主要兩個主角以外,還加插了一些人,但主要還是那兩個主角。這兩個主角從人的觀點來看,其中一個是所羅門王,另外一個是書拉密女,這是從表面上來看的。但是我們看到裏面去的時候,所羅門表明的是主自己,而書拉密女是表明個別愛慕主的

_

在雅歌書這一本書裏的經歷是非常個人性的。在個人性裏面,也稍微帶出團體性。但這個團體性在雅歌書裏並不強,因為生命的經歷的確是個人在主面前所經歷的。我不能代替你去經歷主,你也不能代替我去經歷主,一切在主面前的經歷必須是個人直接和主中間進行的。等到讀下去的時候,我會和弟兄姊妹指出這個問題。

既然是個人性的經歷,那就是説:每一個神的兒女都必須有經歷。你不能代替我去經歷,我也不能代替你去經歷,而我們確實必須要有這一個經歷。因此我們讀雅歌書的時候,我們要清楚看見,這不是歷史的記載,而是神的靈藉着這個記載,吸引我們去知道如何活在神的面前。我們講了這些起頭的話,我們就要開始看進雅歌書。裏面有些我們會詳細的提到,有些我們只是原則性地提到,但是雖然只是原則性地提及,我們看見這一個原則是根據整本聖經裏的用法的,不是説我們自己去想一個解釋去解説這一篇愛情的故事。我們注意到這件事,也就是剛才我説弟兄姊妹必須注意聖靈的目的正是這個意思。

在整本雅歌書裏,有一個字是非常多次反覆的出現。在中文裏我們看不見,在英文聖經,你就可以看到,那就是“愛”字。這個愛字用不同的方式來出現,但是多半在四種方式下出現。在英文聖經也沒有看得出這四種方式,只能看見這個“愛”字,而沒有看見這四種方式是怎樣作表明。

這四個方式,説來其實也很簡單:一個是男性的愛,一個是女性的愛,一個是多數的愛,一個是單數的愛。如果從文法來看,就是性別和數目這兩方面。但從實際的涵義來看,就有很不同的內容。比方説:男性的愛,中文聖經翻譯為“我的良人”。那女性的愛呢?中文聖經翻譯為“我的佳偶”,這就是希伯來文的特點。正因為是這樣,我們才能看出説話的人的身份。我想英文的新國際版(NIV),就替我們在旁邊加上是誰在説話。如果用那本聖經來參考,也許對你有一些幫助。它會用LOVER或BELOVED這幾個字來分別那段話是誰説的。我們知道有這些內容的時候,透過中文聖經,你也能分別是誰在説話。

所羅門這個人

首先,我要弟兄姊妹注意開始的那一段話,這一段話很有意思。“所羅門的歌,是歌中的雅歌(一1)。我們要注意裏面的一個問題。“雅歌”就是“很好聽的歌”,“很美的歌”,“非常非常動人的歌”。但是在聖經原文就沒有這個雅字,特別是這個詞“雅歌”,用中國文學的觀念來看,就更清楚表明是一首愛情的歌。特別是在中國古老的詩經上提到雅歌,雅樂,這些都是指着愛情方面的。我請弟兄姊妹不要被“雅歌”這一個詞把我們的心思帶歪。回到原來的意思,這個詞的意思是“歌中的歌”,英文就是SONGOFSONGS,就是詩歌裏最好的一首歌。這首歌又叫所羅門的歌。

請弟兄姊妹們注意一件事:我們讀過列王記上,就曉得所羅門這個人。這個人在好的時候的確是好,但這個人壞的時候也十分的壞。為什麼聖靈把所羅門寫的這首歌收在聖經裏面呢?我特別要請弟兄姊妹們注意,這是關乎所羅門在聖經裏面的地位的問題。所羅門在聖經裏的地位是作基督的預表。但是並不是所羅門所有的事都作基督的預表。正如大衞也是基督的預表,但並不是大衞所有的事都是基督的預表。也不是大衞的身份或所羅門的身份作基督的預表,而是他們身上的某一件事表明主。我們懂得大衞是君王,主也是君王。大衞作君王是經過爭戰而上寶座的,因此大衞就預表作君王的基督,是表明基督經過許多許多屬靈的爭戰得勝而顯明祂的國度。所羅門作王,卻沒有經過爭戰。所羅門作王的特點是在他的榮耀,豐富和平安。

所羅門稱為“和平的君王”。神選上所羅門為祂建造聖殿,特別是因為所羅門是一位和平的君王。大衞要為神建造聖殿,神説:“我不要你建造,因為你是戰士,你流過許多人的血,所以你不合宜來替我建造聖殿,你的職事是顯明國度,經過爭戰而顯明神的國度。聖殿是表明神的同在,神榮耀的同在,神滿有祝福的同在。因此,對聖殿的建造,你就不大合適。我要用你兒子所羅門去建造。因為他是和平的君王,他所經歷的一切是顯明瞭神的榮耀,豐富,和平,或説是平安,而聖殿在那裏,那裏就有和平,那個地方就有榮耀,那裏就有豐富,那裏就是平安。”(參代上二十八2-7)

所羅門的歌

這首歌稱為所羅門的歌,就是根據這一點。是神的榮耀,豐富,平安,非常豐滿的顯出。神藉着這樣一個人來表明祂在人間的那一分愛,表明神在祂的心意裏,要把祂的榮耀,豐富,平安,毫無保留,豐豐富富的賞賜給人。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就必須抓住這一點。因為人必須在神的榮耀,豐富裏有了認識和經歷,然後才會受吸引去追求。人如果沒有看見神的榮耀,豐富的恩典和愛情,人向着神仍然是冰涼的。雖然他覺得救恩是不得了的事,光是停在赦罪這一件事上,人裏面是沒有感動的。就是有感動,那個感動也不會很深,也不豐富。一直等到有一天,聖靈把神的榮耀,豐富顯在我們裏面,把神向人那份很深的愛情顯在人裏面,人才會在裏面受到那真實的感動。因此雅歌一開始就講到所羅門的歌,那是很有意思的,説出了基督的榮耀,豐富和平安成為人的享用以後,人在祂面前就受了吸引。事實上我們的經歷也是這樣,是神的恩典,把我們帶進愛的渴慕和追求裏。

還有一點我要弟兄姊妹注意。在所羅門的一生裏,他寫了很多的詩歌。寫了多少呢?我們讀過列王記上,也許弟兄姊妹還記得,也許淡忘了。請翻到王上四章三十二節,你就看見所羅門一生寫了一千零五首歌,其中有些給收在詩篇裏。這些詩歌並不包括箴言,也不包括傳道書,是在箴言和傳道書以外,所羅門寫了一千零五首歌,雅歌只是這一千零五首當中的一首。聖靈記錄了所羅門寫了那麼許多的詩歌,但是聖靈只選中這一篇雅歌擺在聖經裏作為一卷,你就看到這裏面的意思。因為這一篇詩歌,非常明確是從聖靈感動而來的,把神的兒女在神面前該如何活着的經歷記錄下來。

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我們看清了這個事實,就知道為什麼所羅門這個人,在好的時候非常好,壞的時候卻非常壞。這樣一個人,你説他是正派呢?還是邪派呢?正派也不是,邪派也不是。那麼是不是不正又不邪呢?弟兄姊妹們,我們要完全脱離這個觀念。主要用着他的好來表明祂自己,所以在雅歌書裏,所羅門所表明的是主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提呢?因為有些弟兄讀雅歌書的時候,把所羅門看作一個壞蛋來説的。他不説那個良人是所羅門;他説良人以外的那一個人是所羅門。這樣的瞭解也許有一點人的道理,但這並不是聖靈選中雅歌書的目的。聖靈選中雅歌書是要讓所羅門這平安的君王作預表來帶入人對主的愛慕。因為人承受了神榮耀的豐富,正如當日書拉密女從所羅門那裏享用了他的榮耀和豐富,而這個榮耀和豐富是基於一個愛。沒有那愛,書拉密女就根本沒有條件去分享所羅門的榮耀和豐富。這個愛的吸引引出這個女子對王的愛慕。

愛的渴慕

我們現在開始進入本文。剛才我提到,雅歌的開始是有相當生命的經歷來作起點的。那不是救恩,而是比救恩深得多的愛慕。所以開始的話是這樣:“願祂用口與我親嘴。”(一2)一開始就好象經歷到這樣的深度,一開始就把女子心裏的渴慕説了出來。在這個時候你必須看到一件事,這個女子在這個地方,開始是她自己孤單一個人在那裏,從字裏行間,我們很容易看到她是一個人孤獨的在那裏。雖然環境對她是孤獨的,但是在她的心裏,她並不是孤獨的。在她心裏有一個人,這個人一直陪伴着她,雖然並沒有在眼見裏出現,但是在她心思裏有很重的分量,這個人在她心思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她一個人安靜下來的時候,她什麼都沒有想,只是想着那個人。

聖經沒有説明這個人是誰,在以後才來交待他是誰。但在這個女子心思裏面,只有一個“祂”,這個“祂”,在別人也許是含糊,但對這個女子來説是最清楚不過了。這個“祂”絕對不會是另外一個人,只是她心目中的那一個。我們開始就看到,這個女子是作為個別的愛慕主的_來説的。

我們看到這件事的時候,不能不從我們的心思裏作一個檢查;究竟在我們的心思裏,把我們抓得最牢的是什麼東西呢?將我們心思壓得最重的是什麼呢?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心思,神允許我們有我們的心思,透過這一切的心思處理我們日常的生活。但是問題在這裏:在這許多的心思裏,會不會有一個心思是比較突出的呢?我想,弟兄姊妹們從我們的實際經歷裏,你能體會這一點。特別是快要結婚的弟兄姊妹,我們當中今晚就有兩位,他們就更能體會這一點。但是在結婚前,他們會有一段時間是分開的。在他們的生活裏,他們就能體會這件事。在日常許多繁忙的工作上,無論怎樣的繁忙,總不會繁忙到一個地步,沒有一個時刻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當你安靜下來的時候,很自然的,心思就有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是向着誰呢?在舊金山就連到某某地方,這個地方就連到舊金山。這是非常自然的情形。除非他們當中沒有真實的愛,否則那就是非常自然的反應,甚至有的時候,在繁忙的時間,也會在心思裏找也找一個空洞來串聯一下。

弟兄姊妹們看到了這樣的事,但這並不是講到人間的愛情,而是透過人間的愛情反映_對主那份準確的愛情。那個女子在默想也好,幻想也好,思想也好,就是這樣的一個意念:“願祂用口與我親嘴。”(一2)弟兄姊妹注意這個“祂”是誰。這個“祂”是她心裏最愛的那一位。在她心裏最愛的是那一位呢?這一個非常非常個人性的事實出來了。從這一句話裏,我們看到個人性的經歷。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同時去做的,我們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你也可以一邊吃冰淇淋,一邊看電視;你也可以一邊走路,一邊哼調子。特別是在美國,在辦公廳工作的人,很能理解這一點。我起初來美國的時候,看見一些人把架子託在電話上,那有什麼用呢?後來我稍稍瞭解到坐辦公廳的人的緊張就曉得,電話擱在那裏,他們可以空出一隻手來,就可以同時作兩件事。一面可以與人通電話,一方面可以作他要作的事。但有一件事是永遠不可能同時作的,那是什麼呢?就是親嘴。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人可以同時親兩個人的嘴的呢?這是不可能的,這絕不會出現的。

純真的愛的吸引

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就可以看見,雅歌書裏的屬靈經歷是非常非常個人性的。實在是一個人在主面前一對一的經歷。在這件事上,你必須面對主;主也面對着你,不能有另外一些人插進來。其它的人插進來就不對了。就是我和主,主和我,那才可以親嘴,因為親嘴只是一對一進行的。當然父親可以親親兒女,兒女也可以親親父母。在美國西方的禮儀裏就可以親許多人。但是不管有多少種親嘴,這裏提到的是非常個人性的,這一個親嘴不是浮面的東西,而是很深入的。頭一件事我們注意到的就是祂的口。

這一個就是她的主的口,別人不能代替主,沒有任何的一個人可以代替主,她心裏所愛慕的是從主的口裏所顯出的。這一個口,不僅是説出恩典,不僅是在顯明神的心意,這一個口還很實際的,很具體的把神對人的那一份情也帶出來。弟兄姊妹,你注意,中文聖經沒有給我們看得很清楚,只是看見“願祂用口與我親嘴”,這只是我們看見那個對象,也給我們看到那一個人性,但是你看到原來那個意思,在英文聖經上你就看見那個意思是什麼。“願祂用口連連與我親嘴”。

弟兄姊妹,你看到這裏所表達的深度沒有?她不是在那裏想,祂來親我一下就好。不是一下,是許多下,這一個許多下就説出,主對我們的那一份飢渴,她不是稍微經歷一下主的同情就滿足,她心裏的渴慕是深到這樣的一個地步,巴不得她能整個的把主的愛吸收過來。主來,不僅與我有一次的親嘴,而是連連的親嘴。

弟兄姊妹,你有沒有注意浪子回家的時候,那作父親怎麼樣親浪子?是“連連的親嘴”,但是在這裏,卻不是父親的那種親嘴,因為父親的親嘴是赦免的親嘴,是收納的親嘴。但是這裏的親嘴是主和祂買贖的人在愛的交通裏的親嘴。

對主敞開的奉獻

弟兄姊妹,你注意,那親嘴實際的意思是什麼呢?親嘴的意思,不是一個禮儀,也不是一種表達愛情的方式。弟兄姊妹,你必須在這裏看到,在這個親嘴裏,頭一點就是一個奉獻。你不會那麼隨便的讓別人親你,你讓別人親你的時候,你心裏就有向他奉獻的原則在裏邊。我把我這個人全交給你,我這個人向你不再有保留。弟兄姊妹你看到,在這個親嘴裏,頭一個基礎就是奉獻。

弟兄姊妹,我們剛從夏令會回來,應當不會那麼快就忘記亞伯拉罕獻以撒的經歷。現在我們也看見,雅歌書的經歷從一開始就是很深的,人對主已經有了奉獻,人向着主已經有一個交出來的心,人向着主沒有什麼再為自己保留。主阿!我這個人是你的,這是頭一個意思。

弟兄姊妹,你從奉獻的基礎上就看見,這一個親嘴引進了一個非常寶貴的生命經歷。這一個經歷也許是有言語,也許是沒有言語。這一個經歷也許是很激動的,也許是非常的安靜。但是不管那情況是怎麼樣,裏面有了一個實意,那實意就是交通,那實意就是合一,在這個合一里來顯明那交通,在那個交通裏,也帶進了合一。

交通在愛裏的合一

弟兄姊妹你注意,這樣的愛慕是在奉獻的基礎上表明出來,人對主沒有愛慕,人就不會有奉獻。人對主沒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人也不肯奉獻。一個在神面前會奉獻的人,他不是僅僅的在情緒上有一點的激動,而是實際的對主和主所作的有相當程度的認識。我們往下讀的時候,你就看到那個原因。因此一個真實進入奉獻的人,在他裏面就是那麼的渴慕與主有交通,正如這書拉密女在她一個人的時候,裏面默默的想到,“願祂用口與我親嘴”,這是一個渴慕交通的人的心意。你就看見這樣的心思,一定是基於人對神的認識而對神發生的愛慕而產生的。一個不愛主的人,他永遠不會想到我要活在與主的交通裏,去享用主的陪伴。一個會享用主的陪伴的人,在他裏面先是愛主,渴慕主。

我們感謝讚美主,在這裏讓我們去省察一下我們屬靈的生活,我們作了_以後,我們有靈脩,但是許多時候,那靈脩是我們應付主來賄賂自己良心的一個動作。所以弟兄姊妹你就看見,我們讀到這一個地方的時候,我們的眼睛不是注意我們有沒有靈脩,我今天有沒有禱告,我今天有沒有讀經。我們不是注意這一些,我們所注意的乃是,在這一天裏,我和主有沒有交通。如果我和主當中沒有交通,禱告是空的,讀經是空的,聚會也是空的,一切屬靈的活動都是空的。只有在我們和主中間,實在產生交通的經歷的時候,在那交通的經歷裏,享用着主的陪伴,這樣就給我們看見,我們在主的面前是活得對。

我們姑且這麼説,當這一個_在那裏默默的想念主,愛慕主的時候,他願主來作他的陪伴,願主在這裏給他感覺祂的同在,這是非常寶貝的。因為往下看的時候,你立刻就看見,這一個渴慕有了答應,這一個嚮往有了嚮應。

我心裏曾經這樣想,這經歷是這個_的心思上的經歷呢?還是他實際的經歷呢?但是不管是心思上的經歷也好,是實際的經歷也好,這個並沒有妨礙這一個經歷的真實性。有時候我們在想念我們所愛的人的時候,你想想,想想,你就自言自語,在你自言自語的時候,好象你就是面對面和那個人在説話,常常經歷愛的人都能體會這一點。這是在想象裏所有的情形,但也許是真的越過想象。有時我心裏想着我所愛的人,我立刻就有一個行動,我就要去看他。弟兄姊妹,這也是在人的生活裏非常容易體會過來的,所以是心思也好,是實際也好,這個並不妨礙經歷的真實性。

實際活在愛的經歷裏

在雅歌書裏,沒有叫我們停留在一個幻想裏,寶貝就是寶貝在這個地方。許多人可以在幻想裏生活,但屬靈的生活卻是實實在在的,一點也不在幻想裏。所以往下你就看到,“願祂用口與我親嘴,”你看到馬上就是什麼呢?原來好象是很遙遠的,原來好象還是在想象中的,好象是在一個思念裏的。但是這個思念一動,立刻就成了事實,立刻就有了經歷,寶貝就是寶貝在這裏。

你先注意這裏,“願祂用口與我親嘴,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一2)弟兄姊妹你注意到“願祂”的時候,這個祂也許是在聖荷西,這個祂也許是在洛杉機,這個祂也許是在東岸,這個祂也許是在更遙遠的亞洲,但是這個想念一開始,立刻就有了一個真實的經歷,這個經歷就顯在眼前了,所有那空間的距離都沒有了,本來是好象很遙遠的,立刻就成為眼前的事實。你們注意到“願祂”,祂在哪裏呢?很遠的地方。“因你”就説出在自己的面前。

弟兄姊妹,你注意這一個空間的觀念的改變,這是説出一個非常的恩典,説出我們屬靈的交通,沒有給空間來限制。什麼時候你心裏向着主一動,主立刻就到了你的面前。什麼時候你的思念向着主,主馬上就在你面前有了答應。從那“遙遠”到了面對面的親近。這是何等寶貝的屬靈經歷。弟兄姊妹,我相信我們多多少少嘗過這樣的滋味,許多許多的時候,你好象揹着一個重擔,但是你不甘心在那裏揹你的重擔,那個重擔就把你催逼到主的面前,你閉上眼睛向着主禱告的時候,立時你就嚐到主就在你身邊,這個不是幻想,這個也不是一個感覺,這是實實在在的經歷。因為當主的同在顯明的時候,那個重擔就消失了,你心裏的憂悶就停止了。這是何等寶貝的一件事,這就是屬靈的寶貝。

從這一個經歷裏,弟兄姊妹你們看到這一個經歷發生在什麼樣的基督身上呢?那是發生在這一位偉大的主的所是上,祂是那樣偉大的主,祂是那樣無限的主,祂是那樣不受限制的主,祂是那樣充滿宇宙的主,什麼時候你向着祂,祂立刻就在你身邊。時間和空間可以限制我們,因為我們的所是是受限制的。但是感謝主,祂的所是是不受限制的,祂的偉大,祂的無限,叫祂完全不受限制,並且我們裏面要交通的心意一開起來,好象坐在天上寶座的主,就把祂的寶座從天上挪移到你的面前。

我們實在感謝讚美主,這是何等寶貝的一些屬靈經歷。神的寶座因着我們的交通,竟要從天上到了我們的面前。這一個事實實在是寶貝。剛才我和弟兄姊妹提過,這樣渴慕交通又享用交通的人,裏面對主的所是和所作,是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一個剛得救的人,決不能進到這個程度。一個得救了而不滿足於得救的人,他們慢慢的會被帶到這個程度。你看見這一個人,他這樣享用在寶座前的交通,這樣享用那榮耀又豐滿的交通,你看到他裏面對主的認識。

在屬靈的經歷上要進深

也許我要先給弟兄姊妹一個心思上的預備。弟兄姊妹不要把雅歌書一開始的屬靈經歷看得是很高的,雅歌書最高的經歷是在最末後,是一步一步的進深的。但弟兄姊妹你們會説,我們剛才這樣交通一下的時候,我們就覺得我們和這一個經歷的距離已經好象很遠了,但弟兄姊妹一定要看準,聖靈是這樣給我們看見,目的是要叫我們不能停止我們的追求,目的是要叫我們看見,我們今天還在一個很浮淺的地步。

我們不要把雅歌書一開始的經歷看得太高,在聖靈的鑑察裏,或者説在主的眼中看來,一個真正愛主追求主的,他起碼的經歷應當是這一個,這只是起碼的經歷。這經歷是根據一個認識而來的,這個認識就以“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這句話表達出來。我想弟兄姊妹都能瞭解,酒是代表了地上最美之物,屬地之物最美也不能比酒更美。你看見人類的歷史,所歌頌的就是酒,在生活裏所愛慕的就是酒。

我們中國的詩人李太白,他把酒捧得高得不得了,那句話怎麼説,“斗酒百詩”,喝了一斗酒,他就可以寫一百首詩。他説酒給他很多的靈感,酒給他很多的感受和感覺,酒一來,詩就來,這是李太白。還有一個人叫劉伶,這個不算詩人,不過是一個很雅的人,他就真是在醉鄉里生活的。他就説,在這種生活裏,人的舒服和滿足,説都説不清楚。

中外都是一樣,人看酒成為地上最美之物,但是在這裏説,“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頭一件事情,説出了主的愛情不是屬地的性質,因為屬地的,最美就是酒。現在主的愛情比酒更美,因此主的愛是屬天的愛,不是屬地的愛。為什麼主的愛比酒更美呢?難道説酒不美嗎?

弟兄姊妹,我們在自己的經歷裏,我們愛主要經歷過多少的掙扎,我們從才得救的時候開始,我們裏面就知道要愛主,只是知道要愛主,但是愛不來。為什麼愛不來呢?因為在我們裏面還有許許多多可愛的東西,還有許許多多數不過來可愛的東西,在我們心思裏,我們看那些可愛的東西,是我這個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正如我沒有蒙恩得救以前,我看電影和跳舞是我一生的生活裏不能缺少的,我曾經是這樣説:“剛信主的時候,為了愛主,我什麼都可以丟棄。”這個話是謊話。我當時是説,“什麼都可以丟棄,只有跳舞和看電影不能丟棄。”但是很希奇,到了有一天,不是你定意要把它丟棄,而是很自然的你就覺得那些東西沒有味。為什麼呢?因為在你裏面有了另一個東西,比那些事物更美。那些東西叫你感覺可愛,因為他們大大的滿足你。但有一天你發覺,這些東西不能再滿足你了,你就是跳舞完了,裏面還是覺得空的。你那邊從電影院裏出來,你裏頭還是空的。但是到了有一天,你嚐到主在你裏面所給你的享用是滿滿的,那一個滿足是不會停止的,是實際的,你就覺得這一個真是太寶貝了,那些原來是可愛的東西都成了不可愛了。

弟兄姊妹們,從那些可愛的東西到只有主是可愛的,這當中我們經過多少的掙扎,每一個人經過掙扎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是絕對沒有一個人不經過掙扎而能脱開那些地上的美物。什麼時候你能脱離呢?等到有一天,你看見“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的時候,我們實在看見,主在我們身上,祂的所作是怎樣的顯明祂的愛。正好我們都從夏令會回來,“恩召的指望”這件事對我們還是非常的新鮮。弟兄姊妹,你從恩召的指望裏,你領會一些什麼呢?僅僅是主為我們死那麼簡單嗎?僅僅是主作我們的代替那麼簡單嗎?絕對不是的。主的確是替我死,祂為什麼替我死?我們只有一個解釋:祂愛我。但是祂愛我就為我死嗎?當然祂愛我,祂才會為我死,但是祂為我死卻不能説出祂愛我的深度。

活在深深被愛的感覺裏

弟兄姊妹,從恩召的指望裏,你看見主愛我們愛到一個什麼的程度。祂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們,連祂的自己和祂的所有都給了我們。把主的自己連同祂的所有都給了我們,來和主替我死作一個比較,你就覺得,主為我死是很重要,但主為我死卻不能説出主對我的愛的豐富和深度。

等到有一天,你看見了,主的一切要成為我的一切,主的死就是為了叫祂的一切成為我的一切,主的所是成為我的所是,主的所有成為我的所有,主的所作成為我的享用。你真實達到這樣的一個情形的時候,你真看見主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們的時候,你才懂得主的愛是如何的偉大,你才懂得主的愛是何等的豐富,你才懂得主的愛是何等的寬廣,你才懂得主的愛是何等的深高,到了這樣的光景的時候,你會感覺我這一個被愛的人是何等的蒙福。在那一個時候,你才感覺自己成為一個被愛的人,是何等有恩典的事。我們常常不夠領會這一個事實,因為我們還不懂得主愛我們究竟到一個什麼的程度。等到有一天,主把我們眼睛打開了,我們看見了,我們才會承認那一個事實,“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再沒有什麼地上可愛之物能代替你的愛。

弟兄姊妹,你看到了沒有?是這樣的一個認識,吸引着這一個_,叫他從心裏渴慕説:“願祂用口連連與我親嘴”,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絕不是一個很空洞的瞭解。我們今天晚上沒有時間再往下看,但你往下看的時候,你就看到“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是有很具體的實際在裏面,不是一句空空洞洞的話。“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是那樣輕輕鬆鬆的,好象我們許多時候在禱告時的口頭禪那樣子,是衝口而出的,沒有意義的。她在這裏説:“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實在的成為她渴慕活在主裏面的動力。這個能成為愛慕與主交通的動力,是因為她實在的認識主的所作和主的自己。

底下那兩句話説出了那愛情比酒更美的原因。“因為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一3),我們下一次才從這裏開始。你就看見“你的愛情比酒更美”的根據。這樣的一個認識,把一個_催促到主的面前,渴慕活在交通裏。我們巴不得聖靈透過雅歌書給我們一點照明,帶我們往這一個方向去渴慕主,追求主。在我們的裏面,讓主把祂自己向我們啟示,把我們帶到一個地步,我們能向主説:“因你的愛情比酒更美”。

基督教關於愛的講章 篇三

林前13章:1我若能説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2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3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4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説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9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10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11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12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保羅已經在上一章末節説明,他要把最妙的道指示信徒。到底甚麼是最妙的道呢?就是本章所講的愛。本章可分為三小段:一、愛的價值(1-3節),二、愛的定義(4-7節),三、愛的永恆(8-13節)。

一。愛的價值(十三1-3)

“我若能説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十三1-3)

這幾節很簡要地説明了愛是一切事的價值。凡我們所作的事,若沒有“愛”就沒有價值。另一方面,這幾節也告訴我們甚麼不是愛。才能、恩賜、物質的捨棄,不就是“愛”。各種才幹或品德的表現並不就等於愛,沒有愛的人也可以同樣有這些表現。“愛”雖然和這些好事很相似,但並不相同。人可以出於壞動機而做好事,但出於“愛”的好事卻必須完全出於好的動機。

“我若能説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十三1)

甚麼是“萬人的方言”、“天使的話語”?這“萬人的方言”既然是“人的”當然就是人間的話語了。保羅曾在林後十二章四節説,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祕的言語,是人不可説的”,那些“隱祕的言語”大概就是屬於天使的話語那一類的了。但“萬人的方言”不該解作就是“天使的話語”,因為聖經顯然把萬人的方言和天使的話語分別出來。

真是有人能説萬人的方言麼?真是有人會説天使的話語麼?保羅一開頭就用“若”字,表明這是一種假設。他並未指明甚麼人説了萬人的方言,或説了天使的話語。他只不過假定説,如果“我”能夠説萬人的方言,而且連天使的話都會説,卻沒有“愛”,那麼我的話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跟一種單調而沒有甚麼意義的吵鬧聲沒有甚麼分別。

愛不是口才。滿有語言天才的人,雖然能説許多種話,又能把話語説得非常動聽,但他可能從來沒有用愛心説過話,也可能不是為愛主的緣故説話。這樣的口才,跟鳴鑼響鈸一樣,沒有甚麼價值。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十三2)

“先知講道之能”,十二章十節曾經略為提到,下文十四章再詳細講述。“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就是一切屬靈的奧祕,和一切屬世的知識。“全備的信”,按主耶穌所説的,就是無所不能的信心(太十七20)。先知講道之能,明白各樣奧祕的知識和全備的信,在十二章八至十節都提過,但十二章是説分給不同的人,這裏是説三樣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且這一個人的三種恩賜都有最高度的表現。雖然這樣,若沒有“愛”,還是不算甚麼。

可見一個人有恩賜、會講道、明白各樣的真理、知識全備、在工作上也大有信心,還不一定有愛。“愛”不是恩賜的特別長進,不是知識的特別豐富,也不是信心的特別偉大。“愛”並不就是這些。雖然“愛”必定有所表現,但不能把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表現看作就是“愛”。因為除了“愛”以外,別的動機也會推動人在工作生活上有偉大的表現。人為着愛神愛人,固然會大發熱心,追求長進;為自己的偉大,也同樣會大發熱心,追求長進。“愛心”固然能使人甘願犧牲自己,叫別人得益;虛榮心也同樣能叫人作出驚人的捨棄,以吸引人的注意,博得人的讚許。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十三3)

這節經文似乎使我們難明,為甚麼一個人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甚至叫人焚燒,還沒有愛呢?顯然這節經文把愛的價值提到最高峯。愛不就是一些外表的施捨、作好事,甚至不是捨己犧牲。因為人可能只不過為着要揚名天下而慷慨施捨,甚至犧牲性命。這些人所做的事好像是為愛人而做,其實他所愛的是他自己。當時的哥林多人有很多是拜過偶像的,有人為表現虔誠而叫人焚燒,為偶像捨身。這種捨身與“愛”全無關連。所以保羅説,人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甚至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因為它並沒有增加“我”的偉大,倒顯明“我”的虛偽。

二。愛的定義(十三4-7)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十三4)

“恆久忍耐”,忍耐的價值在“恆久”。甚麼是我們忍耐的能力呢?“愛”就是使我們持久忍耐的能力。

“又有恩慈”,愛使人的心性良善而仁慈,因而待人有恩典有慈愛。沒有一個有愛心的人是苛刻待人的。許多人待別人嚴謹公義,待自己卻滿有恩慈寬容。這不是愛,因為愛是有恩慈的。

“愛是不嫉妒”,嫉妒的人沒有愛,卻有自卑感,又不歡喜別人比自己強。在普通人的觀念中,總是以為愛與嫉妒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會為自己的嫉妒辯護;但聖經給我們看見,真正的愛是不嫉妒的,因為真正的愛,必定喜歡所愛的人得到好處,而且得的愈多愈好。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自誇、張狂,跟嫉妒的人心理剛剛相反。嫉妒的人常常自卑,而自誇張狂的人內心卻常自尊、自大,宣揚自己。但愛是不自誇的,不想把別人顯得渺小,也不願意叫別人難堪。

“張狂”是自誇的一種狂態表現,可以説是一種粗野而完全沒有約束的自誇。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十三5)

“害羞的事”,就是闇昧、不合乎真理、不能夠見光的事,含有羞恥的成分。可是愛是“不作害羞的事”的,所以“愛”不包容罪惡,也不庇護闇昧的行為。

“不求自己的益處”,就是不自私自利,因為愛是一味給予,而不是要從人那裏接受好處的,所以愛當然是不自私的。

“不輕易發怒”,就是不隨便發怒。在這裏沒有説愛是不發怒的,而是説“不輕易發怒”。神也不是不發怒的,但祂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和憐恤。我們如果以為神是愛,所以不發怒,這是錯的。神是愛,祂還是會發怒的。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曾經發怒,在聖殿裏趕出兑換銀錢和買賣牛羊鴿子的人。

“不計算人的惡”,就是真正饒恕人的惡,不把人的虧欠計算在心裏。愛是不記人的“壞賬”的。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十三6)

這節經文比上一節更清楚的説明愛的含義是甚麼。真正的愛是在真理裏面,是選擇真理的,決不包容不義的事情。如果有人以為他有愛心,看見他的弟兄或他所愛的人有錯誤,不但不加以勸戒忠告,反而替他遮蓋,這不是愛。有很多作妻子的,替丈夫的錯誤遮蓋,卻沒有加以忠告勸戒,這也不是愛。看見不合真理的事情裝作不知道,就不是愛。愛只“喜歡真理”。所以真正的愛心必定在真理裏面,絕對不會包庇罪惡。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十三7)

“凡事包容”,是在上一節“只喜歡真理”的範圍裏,絕不是包容罪惡的事。

“凡事相信”,不是隨便甚麼都信,而是説愛不存惡意疑惑人,總是從好的方面相信。

“凡事盼望”,愛總是積極地向好的方面期望,不輕易放棄盼望,就像慈父對浪子那樣,總是盼望他會迴轉得救。

“凡事忍耐”,本節的忍耐原文hupomeno跟第四節的忍耐makrothumeo不同字。四節的makrothumeo新約共用過十次,太十八章二十六、二十九,和合本都譯作“寬容”;路十八章七節譯作“忍了”(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她伸冤麼?);林前十三章四節另譯“恆久忍耐”;來六章十五節譯作“恆久忍耐”;雅五章七、八節共用過三次,都譯作“忍耐”(農夫忍耐等候),彼後三章九節譯作“寬容”。按這十次的用法都不是指忍受苦難方面。但本節所用的hupomeno,新約共用十七次,其中有十二次明顯是指“忍耐”或“忍受”苦難方面(太十22,二十四13,可十三13,羅十二12,來十32,十二2、3、7,雅一12,五11;彼前二20)。有三次譯作“忍耐”,卻不明顯是否指忍受苦難(林前十三7,提後二10、12),有一次譯作“仍舊”(路二43),另一次譯作“住”(徒十七14)。

所以本節“忍耐”偏重於受苦方面的忍耐。“愛”是我們為主忍受各種苦難的力量。

三。愛的永存(十三8-13)

1、愛、先知講道、説方言(十三8-10)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説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十三8-10)

“愛是永不止息”,因為愛是永活之神的本性之一。“神就是愛”,不是指人間的愛,而是神的愛。愛怎麼是永不止息的呢?下文用“先知講道之能”和“説方言之能”拿來跟愛比較,解釋愛是怎樣“永不止息”的。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先知本着神的話解釋神的奧祕,這種恩賜終必歸於無有。因為有一天大家都到神跟前,那時就用不着作先知講道的來替我們講解神的話語了。雖然作先知講道,在今天是工作上最大的恩賜(按職分説最大的恩賜是使徒),但有一天這恩賜會變成沒有用處,但是“愛”卻不會停止。“説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為甚麼這裏單提起先知講道和説方言兩種恩賜呢?這是下文十四章的伏筆。十四章中,保羅詳細地把先知講道跟説方言作比較。因為哥林多教會太偏重於説方言這種恩賜,所以保羅在這裏特別提起這兩種恩賜。雖然作先知講道遠比説方言重要,但這兩種恩賜也終必歸於無有。聖靈根據工作的需要賜下恩賜,所以恩賜是可能因沒有需要而停止的。

“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保羅沒有指出這裏“知識”的範圍,到底是屬世的還是屬靈的。按上下文看來,似乎是偏重於指真理的知識。所有的知識有一天都要成為沒有用處。到天上的時候,屬世的知識固然毫無用處,就是屬靈的知識,像我們對神的認識,對聖經真理的知識,到那時都變成沒有用處了。因為那時所知道的,比今天我們竭力尋求要知道的更清楚。所以有一天這三樣都會過時,沒有用處。唯有愛是不會過時的。我們今天需要愛,到了天上還是一樣的需要愛。愛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是永不止息的。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因我們活在肉身裏面,不論怎樣屬靈,怎樣有恩賜,總是受肉身的限制,我們的思想與屬靈方面的領受,都不能超過今生的限制。無論是屬世的學問、屬靈的經歷、真理的知識,儘管我們竭力追尋,我們能夠知道的仍然非常有限。我們一生的時光只不過是有限的幾十年而已;就算在幾十年的歲月中,知識不停地增加,我們所知的還是非常有限。不説別的,單在神學和教會的範圍裏面,那許多古聖先賢的著作,窮我們一生的時日,還是沒有法子讀完,更談不上全部融匯貫通了。

“先知所講的也有限”,先知自己所能夠領悟的原本就有限,所接受的啟示和感動也有限,他們的智慧口才也有限。所能講解明白的,也都在一定的限度裏。只等那完全的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這一切屬肉身的知識和講論,就都要過去了。

所以愛遠比先知講道之能、説方言之能和各樣知識更為超越,因為“愛是永不止息”的,是繼續到永遠的,而其它的恩賜都受時間的限制。

2、孩子的比喻(十三11)

“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十三11)

保羅用自己作比喻,説他作小孩的時候,所講的是孩子的話,所想的也是孩子的事,是在小孩子的生命限度之內。等到長大成人了,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因為他的生命已經進入另一個成長的階段了。

我們活在世界上,所知道的像小孩子一樣。我們在這肉身中所能領受的一切屬靈的好處,無論是作先知講道、説方言、有全備的真理知識……這些都好像在小孩子的限度裏面;我們所想的,説的,喜歡的,都像小孩子,非常膚淺有限。等到我們到了神面前的時候,就像是一個成年人,對於神的事情知道得更完全,跟我們還在肉身的時候比較起來,覺得在世時所知道的一切,實在像小孩子一般的幼稚,算不得甚麼。所以“等那完全的來到”的時候,不但不會看重今世物質的榮華,就是今世有用的恩賜,像説方言、作先知講道、或真理的知識,也都被當作是孩子的東西一樣的丟棄了。唯有“愛”是永遠不止息的,它不單單限於對今世有用,就是到永世裏面,對神的事完全知道的時候,還是有用,所以愛比這一切都更有價值。

這比喻也説明,信徒在恩賜上的追求,跟生命的長進有密切關係。生命還幼稚的時候,所追求的是些比較幼稚的事情,所愛慕的恩賜,也是比較能夠叫我們在情緒上有享受的。等到他的生命長大成熟之後,他在屬靈方面的追求也就更有深度了,結果必定是追求屬神的愛的長進,因為只有愛有無止境的深度。

3、鏡子的比喻(十三12)

“我們如今彷佛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十三12)

在保羅的時代,人所用的鏡子是銅造的。把銅擦得閃亮當作鏡子,但那種鏡子不能把人照得很清楚。所以保羅説:“我們如今彷佛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他在這裏所説的“觀看”,是指我們在屬神的事上,就像對神自己和神的真理,我們的認識是很有限的,好像對着一面銅鏡觀看,不能看得十分清楚。

這“模糊不清”有兩點要注意:

A.保羅暗示對於屬靈奧祕的事情,有好些是我們現在不能透澈清楚的。聖經雖然記載許多有關救恩的事,許多神所要我們知道的事,但是有一些屬靈奧祕的事,神沒有在祂的話語上清楚記載,也就是説,有些事我們不可能憑現在的啟示就清楚,如:關於魔鬼的來源和它怎樣墮落,關於靈界裏面天使怎樣跟魔鬼爭戰等,這一類的事,聖經沒有給我們夠清楚的知識,叫我們可以作出絕對肯定的結論。雖然有很多人認為聖經“只有一是”(林後一17-19),但真理雖然只有“一是”,我們對真理的認識卻不等於那“一是”,我們對真理的認識並不等於真理本身;正如我這個人是如何,是好人還是壞人,是急的還是慢的,只有“一是”,但人對我的認識和了解,卻不只“一是”;各種人可能對我有許多種不同的看法。照樣,人對真理的瞭解並不就是真理。

B.這裏説的“模糊不清”,是以主再來時跟主面對面作比較説的。因為下文説,“到那時,就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所以這“模糊不清”,不是指保羅對自己所傳的信息、所講解的福音沒有把握,不敢説是或否;絕沒有這個意思。這“模糊不清”不過是因為我們受肉身的限制,所以對屬靈的奧祕,現在無法窺其全貌,較之與主面對面時所知的,顯得很有限而已!

4、結論(十三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十三13)

首先要注意的是,信、望、愛這三樣都是常存的。並不是説我們今生有信心,來生就沒有信心;也不是今生有盼望,來生就沒有盼望了。我們進到永世裏面還是有信心,有盼望,也有愛;但是這常存的三樣之中,最大的是愛。

“其中最大的是愛”,這“大”可從以下兩方面比較。

按信、望、愛三者的效用來説:信心雖然叫我們跟神恢復正常的關係,得神的喜悦;盼望叫我們不至於羞愧,使我們有力量忍受各樣的苦難;但這兩種都是叫我們自己得着好處的,唯有愛心卻不單造就自己,還造就別人,並且叫神得榮耀。所以愛能使人、己、神三方面都得到益處。

另一方面,信和望在今生的價值較高,因為一切都還沒有實現,還在等待的階段,我們卻信,而且盼望,那樣的信和望是有價值的。但等到一切都實現了,得着了之後,信和望就沒有以前那樣的價值了。可是“愛”無論在今生或來生,它的價值是一樣的,不會因時間空間的轉換而改變,而且還永遠不斷地增加。所以常存的雖然有信、有望、有愛,但其中最大的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