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19K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 篇一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機械除藻、引水衝淤和調水等。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將污染物從(河道)系統中清除出去,可以較大程度地削減底泥對上覆水體的污染貢獻率,從而改善水質。調水的目的是通過水利設施(如閘門、泵站)的調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潔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質。此類方法往往治標不治本。

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如混凝沉澱、加入化學藥劑殺藻、加入鐵鹽促進磷的沉澱、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對濁度、COD、SS、TP去除效果較好,對TN、重金屬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藥劑用量少。但該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

生態一生物方法

生態一生物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氣復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復法、土地處理法、水生植物淨化法等。

①河道曝氣法人工曝氣復氧是指向處於缺氧(或厭氧)狀態的河道進行人工充氧以增強河道的自淨能力,改善水質、改善或恢復河道的生態環境。河道曝氣復氧一般採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動式充氧平台兩種形式。該工藝具有設備簡單、機動靈活、安全可靠、投資省、見效快、操作便利、適應性廣、對水生生態不產生任何危害等優點,適合於城市景觀河道和微污染源水的治理。但是固定充氧曝氣每個曝氣點的服務面積小,尤其對相對封閉、基本不流動的水體,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移動式則避免了兩者的缺點。

②生物膜技術

生物膜技術是指使微生物羣體附着於某些載體的表面上呈膜狀,通過與污水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吸收並加以同化,從而使污水得到淨化。目前,常用於淨化河流的生物膜技術主要有礫間接觸氧化法、排水溝(渠)的接觸氧化法、生物活性炭填充柱淨化法、薄層流法和伏流淨化法,用得比較多是接觸氧化法。該方法多使用天然材料為接觸材料,花費少,淨化效果好。

③生物修復技術

生物修復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將水體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質現場降解為CO和水,或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的工程技術系統。用於污染水體治理的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體投加經過培養篩選的一種或多種微生物菌種,試驗證明COD去除率可達%以上。

另一類是向污染河道水體投加微生物促生劑(營養物質),促進“土著”微生物的生長。投放藥劑後,通過促生作用,促進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的生長,河道中微生物由厭氧向好氧演替,生物由低等向高等演替,生物的多樣性不斷增加,使污染水體的BOD,COD迅速下降,溶解氧明顯上升,黑臭消除。這種方法對於消除水體黑臭、增加水體溶解氧作用明顯。

④土地處理技術

土地處理技術是一種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水處理技術。它是以土地為處理設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統的吸附、過濾及淨化作用和自我調控功能,達到某種程度對水的淨化的目的。國外的實踐經驗表明,土地處理系統對於有機化合物尤其是有機氯和氨氮等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⑤水生植物淨化法

該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淨化機能的污水淨化方法。例如採用浮萍、濕地中的蘆葦等在一定的水域範圍進行淨化處理。但是生活污水的排入會產生臭氣、害蟲和景觀影響等問題,因此選用時要綜合考慮上述問題,如選擇在春夏季下風口的位置種植蘆葦等。

新工藝

隨着人們的對河道處理的不斷深入研究和實踐,國內外出現了不少新工藝,這些方法有個共同點就是朝着組合工藝的方向發展。組合工藝即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優點相結合,改良成的多功能工藝。

①懸浮填料移動牀

懸浮填料移動牀是以比重接近於水的懸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氣池中作為微生物的活動載體,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處於流化狀態,它是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法與附着生長的生物膜法相結合的一種工藝。這種工藝水力停留時間較短,COD和BOD去除率較高,且具有較好地氨氮去除效果。

②生物懸浮牀技術

生物浮牀技術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規律,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陸生植物種植到富營養化水域水面上,通過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種競爭達到淨化水質的效果,同時又可營造水上景觀。目前,在世界範圍內生物浮牀技術尚處於試驗階段,它用於河湖水體修復,效果較好。

③曝氣生態淨化系統

曝氣生態淨化系統是以水生生物為主體,輔以適當的人工曝氣,建立的人工模擬生態處理系統,以高效降解水體中的污染負荷、改善或淨化水質,恢復水生態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是人工淨化與天然生態淨化相結合的工藝。它是在曝氣生物塘和人工濕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污水淨化與資源化相結合的技術。

④組合生物修復技術

它是採用曝氣復氧、投加高效微生物菌劑及生物促生液、放養水生植物等構建的組合生物修復技術。這種工藝對嚴重污染的水體治理效果比較好,黑臭消除,水體COD平均下降%以上,DO平均升高mg/L左右、透明度平均增加cm以上;單一工程措施的修復效果不及組合技術。

⑤底泥生物氧化

底泥耗氧是河涌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投放微生物雖然能解決部分問題,但由於外源微生物很難進入自然生態系中,其作用也十分有限。只有激活土著微生物,改善河涌微生物區系,提高其生物多樣性,建立良性生態平衡,並在河涌養護過程中不斷強化土著微生物活性,保持其生態平衡,提高自淨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河涌黑臭的污染問題。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 篇二

一、編制依據

1、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施工圖紙;

2、有關技術及安全操作規範;

3、XX市渣土運輸、堆棄有關規定;

4、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及我單位類似工程施工經驗;

5、工期要求:__年3月5日至6月30日。

二、工程概況

XX市小清河綜合治理工程範圍西起林家橋東至賢文路,線路全長10。8Km。綜合整治包括河道水利工程、南水北調輸水暗涵建設、市政道路橋樑及管線復建、景觀園林綠化以及周邊綜合建設開發等。一期工程施工範圍主要包括橋樑、河道擴挖、岸牆砌築、土方、淤泥挖運、土方回填以及濱河南路道路、雨、污水工程等。

Ⅲ標段河道工程位於國棉一廠河段(五柳島河段)河道樁號為:K17+870-K19+300,河道寬度按75m設計;設計防洪標準為120__年一遇,主要施工內容為:挖一般土方385991m3,棄方382693。82m3,挖棄淤泥130134m3,C25懸臂式擋土牆9022m3,帶肋鋼筋(HRB335、HRB400)4604t,擋土牆拆除26521m3。總工期170天,計劃竣工時間20__年6月30日。

三、清淤施工方案

一)、浮船清淤施工方法

根據小清河河道具體情況,經過施工調查及清淤方案論證,我標段確定採用浮船清淤,即將挖掘機械置於浮船上,利用浮船在水面上進行挖掘、清淤施工。施工順序按照順河流方向,自上而下施工,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1、機械準備:浮船10mx10mx1。5m一隻(用四隻5mx5mx1。5m浮船連接為一體),長臂挖掘機一台,普通挖掘機兩台。首先將浮船分塊放入河道中,連接為整體後將其固定在河岸邊沿。河道岸牆破除後修順直坡道至浮船,長臂挖掘機、普通挖掘機各一台沿坡道上浮船。挖掘機上浮船時,需用吊車或挖掘機輔助保證浮船平穩,避免浮船一側受力導致傾覆。

2、河道清淤按照自上游至下游、先中央後兩側的順序施工。

3、浮船清淤施工時,兩台挖掘機停放在浮船兩端,普通挖掘機用於清淤施工時固定浮船及輔助浮船移動、行走,長臂挖掘機進行清淤施工。

4、首先進行河道中央的淤泥挖掘。我標段河道現狀寬度在35米至50米之間,施工時挖掘機不能一次將河道中央的淤泥挖至河堤上,故河道中央的淤泥需經過2~3次倒運方能至河道兩側,然後浮船再移動至河道邊沿,直接將淤泥挖至河岸上。

5、由於採用水中清淤,淤泥含水量大,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邊環境污染,因此淤泥挖至河岸後需經過晾曬方可外運。

6、清淤過程中由於河堤標高無法清楚的檢測到,故需準備小船及探杆一套,在一定區域內清淤完成後,檢測人員立即用探杆檢測清淤深度,避免出現漏挖或開挖深度不夠的區域。

二)、渣土運輸及棄土場管理

1、淤泥運輸

Ⅲ標段渣土運輸將嚴格按照XX市有關渣土運輸的有關規定,選用性能良好、車廂封閉較好、證件齊全的車輛,嚴格按照指定的線路行駛。做到運輸車輛不超載,車廂上部全部用篷布覆蓋,避免運輸過程中渣土散落污染市區道路及周邊環境。為防止渣土在運輸過程中的亂倒、亂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我標段將採用開挖現場與棄土場雙向籤票的辦法,堅決杜絕渣土亂倒、亂棄。

為保證車輛運輸不對市區環境造成污染,在渣土運輸的區間段內安排清潔人員,隨時對車輛散落下來的土塊、泥塊進行清掃,並安排專人進行巡視。

2、棄土場管理

Ⅲ標段河道工程棄方,土方:382693m3、淤泥:130134m3;結構物基坑棄方,土方:31158m3、淤泥:8770m3;共棄方量552755m3。

擬定棄土場位於XX市歷城區大橋鎮坡西村,棄土場為一片低窪地,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平均棄土高度為2。2m,棄土場共能容納55萬方土方。

從施工場地到棄土場的行車路線為:小清河南路→小清河北路→歷山路→二環北路→大橋路→濟南黃河大橋→104國道→308國道→坡西村路→土場。

運輸距離:從標段的中點到棄土場沿行車路線總共距離為:19。9公里,途經黃河大橋。

為配合棄土場管理,安排普通挖掘機一台在棄土場,協助運輸車到土、平整土場等。棄土高度嚴格按照規劃高度,禁止超區域、超高度棄土。

三、施工機械及勞動力配備

1、施工機械配備

浮船(5mx5mx1。5m)四隻

長臂挖掘機一台

普通挖掘機三台

裝載機兩台

20t自卸車15輛

交通車一輛

2、勞動力配備

根據現場需求,我標段擬投入勞動25人,分別安排在清淤現場、棄渣場。

四、安全質量保證措施

1、安全措施

①項目部建立施工安全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劃分領導機構、明確個人職責,健全安全防護制度。

②作業時,設專人統一指揮,相互配合,由機械現場調度員統一指揮,配合機械作業人員。各種施工、操作人員須經安全培訓,不得無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應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

③施工場地要設置交通紅燈、交通指示牌及專職疏導人員,以便疏導行人及車輛。施工道口設置明顯標語牌,並設專人看守,疏導交通。

④各種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並經常對機械的關鍵部位進行檢查,預防機械故障及機械傷害的發生。運輸車輛服從指揮,信號要齊全,不得超速,過岔口、遇障礙物時減速鳴笛,制動器齊全,功能良好。

⑤施工現場設置專職安全員,對施工人員經常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每週開一次安全例會。

⑥隨時對浮船及水上機械進行檢查,浮船上施工安排專人看護、指揮,如發現浮船有漏水或破損現象,應立即停止施工,撤出水上作業機械,待險情解除後方可繼續施工。

2、質量保證措施

①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員依據施工圖紙、施工方案對有關施工組進行技術、質量、書面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點及質量標準等。②嚴格執行自檢制度,檢測人員及時對已完工作面進行檢測,避免出現重複施工現象。

③施工完成並經自檢合格後方可向監理工程師及有關上級部門報檢、交接。

五、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

①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部委、當地建委關於“文明施工”的有關條例。

②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組織及責任制,對施工的全過程、全方位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管理人員責任制,強化文明施工管理。

③由文明施工小隊負責現場及道路灑水防塵工作,保證道路有車輛通過時不揚塵且無水窪、泥漿。

④租用符合環保要求的運輸車輛並與之簽訂協議:

a。進入現場放慢車速,防止揚塵。

b。車廂苫蓋嚴密,防止灑落或細小顆粒材料的飛揚。

c。外租車輛必須接受環保部門及施工單位的檢查。

d。禁止車輛帶泥上路。

⑤在新建道路外側設圍擋,使施工區與社會交通隔開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 篇三

天然河流中,不同類型的河段,具有不同的河道形態和演變特性,因此,河道整治措施及其工程佈局也有所不同。下面就平原河道常見的四種河型情況分別介紹如下。

一、蜿蜒型河段整治

蜿蜒型河段形態蜿蜒曲折。由於彎道環流作用和橫向輸沙不平衡的影響,彎道凹岸不斷沖刷崩退,凸岸則相應發生淤長,河灣在平面上不斷髮生位移,蜿蜒曲折的程度不斷加劇,待發展至一定程度便會發生撇彎、切灘或自然裁彎。

就防洪而言,彎道水流所遇到的阻力比同樣長度的順直河段要大,這勢必抬高彎道上游河段的水位,對渲泄洪水不利。此外,曲率半徑過小的彎道,汛期水流很不平順,往往形成大溜頂衝凹岸的驚險局面,危及堤岸安全,從而增加防汛搶險的困難。

從航運來講,河流過於彎曲,航程增大,運輸成本增大。此外,蜿蜒型河段對於港埠碼頭、引水工程等都存在一些不利影響。為了消除這些不利影響,有必要對其進行整治。

蜿蜒型河段的整治措施,根據河段形勢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穩定現狀,防止其向不利的方向發展;一為改變現狀,使其朝有利的方向發展。

穩定現狀措施:當河灣發展至適度彎曲的河段時,對彎道凹岸及時加以保護,以防止彎道繼續惡化。只要彎道的凹岸穩定了,過渡段也可隨之穩定。

改變現狀措施:即因勢利導,通過人工裁彎工程將迂迴曲折的河道改變為有適度彎曲的連續河灣,將河勢穩定下來。有關人工裁彎工程設計的內容,將在後面專門介紹。

二、遊蕩型河段整治

遊蕩型河段在我國以黃河下游孟津至高村河段最為典型。該河段由於河道寬淺,兩岸缺乏控制工程,河牀組成物質鬆散,洪水暴漲陡落,泥沙淤積嚴重,洲灘密佈,汊道眾多,主流擺動頻繁,且擺幅較大,擺動範圍平均3-4km,最大達7km。

黃河下游遊蕩型河段河勢急劇變化,所造成的主要問題是:

(1)河勢突變,常出現“橫河”、“斜河”,大溜直接頂衝堤岸,危及黃河大堤安全。

(2)灘區滾河,主流直衝平工堤段,若搶守不及,就會造成大堤決口。

(3)河勢變化,造成灘地劇烈坍塌,此衝彼淤。

(4)沿河工農業引水困難,航運事業難以發展。

黃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主要由險工和控導工程兩部分組成。在經常臨水的危險堤段,為防止水流淘刷堤防,依託大堤修建的丁壩、壩垛、護岸工程叫險工。為了保護灘岸,控導有利河勢,穩定中水河槽,在灘岸上修建的丁壩、壩垛和護岸工程稱為控導護灘工程,簡稱控導工程。險工和控導工程,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控導河勢、固定險工位置、保護堤岸的作用(圖6-4)。

黃河下游自19世紀末以來,修建了大量險工和控導工程,這些工程發揮了控導河勢,縮小主流遊蕩範圍,減少“橫河”、“斜河”發生的機遇等作用,大大減輕了沖決大堤的危險。

黃河下游遊蕩型河段,河道洪、枯流量懸殊,河牀因主流擺動而形成寬灘窄槽,為了安全行洪,必須留有足夠的過洪斷面,所以堤距一般較大;為了控制主流的變遷,穩定主槽,則必須在灘區岸線修築必要的控導河勢工程,且不能影響正常行洪。前者可以説是洪水整治措施,後者則屬中水整治範疇。

黃河下游遊蕩型河段的整治原則是:以防洪為主,在確保大堤安全的前提下,兼顧護灘、護村,以及引水和航運的要求;穩定中水河槽,控導主流,以利於排洪排沙入海。工程措施主要是:“以壩護灣,以灣導溜”。控導工程以短丁壩(或壩垛、護岸)、小間距為主,護岸工程結構採用緩坡型式,建築材料以土、石、柳枝及土工織物為主,就地取材,且便於搶險加固。

最後有必要指出的是,遊蕩型河段的問題結症是泥沙。根據多年治黃經驗,要徹底治理好黃河下游遊蕩型河段,應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即採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控制洪水,“攔、排、放、調、挖”處理和利用泥沙。“上攔”主要靠中上游幹流控制性骨幹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攔截洪水和泥沙。“下排”就是通過河道整治和各類河防工程的建設,將進入下游的洪水和泥沙,利用現行河道盡可能多地輸送入海。“調”是利用修建在黃河中游的水庫,攔截粗沙,排泄細沙,並針對黃河水沙異源的特點,調水調沙以增大下游的輸沙能力,減少河牀泥沙淤積。“放”、“挖”主要是通過放淤和挖河措施,在下游兩岸處理和利用一部分泥沙,例如引洪淤灌、淤臨淤背等,不僅減少了河道的泥沙,而且促進了農業生產,加固了堤防,變害為利,使黃河下游逐步形成“相對地下河”。只有走“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的道路,才有望從根本上改善和治理黃河下游遊蕩型河段。

三、分汊型河段整治

分汊型河段的整治措施主要有:汊道的固定、改善與堵塞。其中汊道的固定與改善,目的在於調整水流,維持與創造有利河勢,從而對防洪有利。而汊道的堵塞(塞支強幹),往往是從汊道通航要求考慮,有意淤廢或堵死一汊,常見的工程措施是修建鎖壩。值得指出的是,從河道泄洪講,特別是大江大河,堵塞汊道需慎之又慎。這裏就汊道的固定與改善措施簡述如下。

1、汊道的固定

固定或穩定汊道的工程措施如圖6-5所示。主要是在上游節點處、汊道入口處以及江心洲首尾修建整治建築物。節點控導及穩定汊道常採用的工程措施是平順護岸。

江心洲首、尾部位的工程措施,通常是分別修建上、下分水堤。其中上分水堤又名魚嘴,其前端窄矮、浸入水下,頂部沿流程逐漸擴寬增高,與江心洲首部平順銜接;下分水堤的外形與上分水堤恰好相反,其平面上的寬度沿流程逐漸收縮,上游部分與江心洲尾部平順銜接。上、下分水堤的作用,分別是為了保證汊道進口和出口具有較好的水流條件和河牀形式,以使汊道在各級水位時能有相對穩定的分流分沙比,從而固定江心洲和汊道。

2、汊道的改善

改善汊道包括調整水流與調整河牀兩方面。前者如修建順壩或丁壩,後者如疏浚或爆破等。在採取整治措施前,應分析汊道的分流分沙及其演變規律,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工程方案。例如,為了改善上游河段的情況,可在上游節點修建控導工程,以控制來水來沙條件;為了改變兩汊道的分流分沙比,可在汊道入口處修建順壩或導流壩;為了改善江心洲尾部的水流流態,可在洲尾修建導流順壩等等。圖6-6為改善汊道工程措施示意圖。

四、順直型河段整治

順直型河段,由於犬牙交錯的邊灘不斷下移,使得河道處於不穩定狀態,對防洪、航運、港埠和引水都不利。那種認為順直單一河型較穩定,並希望把天然河道整治成順直河型的做法,其實並不合實際,也難於實現。

順直型河段的整治原則是,將邊灘穩定下來,使其不向下游移動,從而達到穩定整個河段的目的。穩定邊灘的工程措施,多采用淹沒式丁壩羣,壩頂高程均在枯水位以下,且一般為上挑或正挑式,這樣有利於壩檔落淤,促使邊灘淤長。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 篇四

根據《XX區民主黨派專項監督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圍繞本區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做好對對口XX鎮專項監督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況

為貫徹中央深改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落實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本市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的工作部署,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全區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堅持問題導向,順應羣眾期盼,聚焦全區中小河道,綜合施策、重拳出擊。下決心打贏黑臭河道整治攻堅戰,補齊生態短板,為站在更高起點上全面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新青浦、全面建成更高質量的小康社會、創造人民羣眾幸福美好新生活厚植生態環境優勢,凸顯“綠色青浦,上善之城”城市新形象。

1、總體目標

20XX年底全區中小河道、斷頭河基本消除黑臭,實現“三個明顯提高”:河道水質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水平明顯提高、公眾獲得感明顯提高;20XX年全區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重建河湖健康生態環境。

2、主要任務

根據《XX區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本區列入國家和市級考核的黑臭河道共28條段,總長度54。36公里,均為鎮村級河道。其中國家考核的黑臭河道共5條,7。84公里,全部位於XX鎮。市級考核的黑臭河道共23條,46。52公里,集中在趙巷、徐涇、華新、白鶴、香花橋5街鎮。

3、整治措施

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水岸聯動、重在治岸”的基本原則,結合“五違四必”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區域化推進、系統化治理,推動水岸“違建全拆、污水全截、河道全疏、水系全通、河岸全綠、水體全活”,有效解決河道黑臭問題。

4、驗收標準

黑臭河道整治後連續三個月或20XX年10月、11月、12月的水質平均值達到考核指標(溶解氧大於等於2毫克/升、氨氮小於等於5毫克/升、透明度大於等於25釐米);整治後或20XX年底河道的感觀及公眾滿意度調查比整治前有顯著提升。

二、監督內容

按照《XX區民主黨派專項監督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九三學社XX區委對XX鎮開展對口監督。XX鎮共有5條,7。84公里河道,列入國家住建部黑臭水體。分別為楊巷港、康家橋港、姚河浜、騎龍港和苗涇港。監督內容包括:

1、本區域中小河道整治目標任務;

2、本區域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完成情況;

3、本區域中小河道綜合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建立情況;

4、本區域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有關政策保障和執行情況;

三、監督形式

1、開展調研檢查。通過聽取彙報、召開座談、現場走訪、查閲資料、個別訪談以及社會調查等形式瞭解核實情況和工作進展。

2、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據區委、區府決策部署,以及水務、環保等條線工作要求,向相關街鎮和單位提出書面整改意見,並跟蹤落實整改。

四、成果要求

1、形成一份調研檢查報告。XX鎮中小河道綜合整治調研檢查報告。

2、形成一份監督報告。XX鎮中小河道綜合監督情況報告。

3、推薦社內專家學者2名參加區級專項督查考核工作。

五、監督實施計劃

(一)準備階段

時間為20XX年12月。

1、成立工作組

成立以主委為組長,分管副主委為副組長,若干社員代表組成的專項工作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背景資料收集與學習

收集包括以下背景材料

(1)中央深改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

(2)《XX區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

(3)XX區中小河道整治配套政策;

(4)《XX鎮中小河道整治工作方案》;

(5)XX鎮5條黑臭河道情況資料。

(二)調研檢查階段

時間為20XX年1月—20XX年7月。

內容:

1、中小河道目標任務及整治措施方案制定情況調研檢查。包括控源截污實施方案制定情況;溝通水系、河道疏浚、堤岸整治、生態修復等河道整治實施方案制定情況;開展河道長效管理方案制定情況。

2、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完成情況調研檢查。包括整治工作完成情況、整治成效。

3、中小河道綜合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建立情況。包括執法監管,動態管理機制,長效養護管理,引清調水,鼓勵公眾參與等方面。

4、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有關政策保障和執行情況調研檢查。包括貫徹落實“河長制”,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建立政策保障機制。

形式:

1、開展政府職能部門調研檢查2次。計劃安排在1月份1次,7月份1次。

2、召開2次座談會。參加對象包括政府職能管理部門、行政執法部門、街道居委會等有關人員以及社會代表人士、羣眾等等。計劃3月份開展1次,6月份開展1次。

3、開展2次社會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的形式,計劃3月份1次,5月份1次。

4、現場走訪。計劃每月至少安排1次現場走訪,工作組聯繫街鎮水務所進行。

5、個別訪談。對若干名代表人士進行個別訪談。

6、查閲資料。結合部門調研檢查進行。

(三)成果整理彙總階段

時間是20XX年7月-20XX年8月

1、撰寫調研檢查報告;

2、撰寫監督檢查報告;

3、梳理彙總書記面意見和建議;

4、梳理彙總相關文字、影像、調查表等材料;

5、推薦1~2名九三學社專家學者參加區級專項督查考核工作。

河道治理工程實施方案 篇五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市人大《關於實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區河道整治的決議》精神為指導,圍繞“構築大都市、建設新天堂”的城市發展戰略,根據“15100”河道整治工程設想,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要求,將錢塘江引水入城工程、抗鹹二期工程、河道整治和截污納管工作相結合,更好地解決全市人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環境用水問題,為實現河道“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總體目標和XX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責任分工與組織機構

根據城建系統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確定錢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結合抗鹹二期工程)由市城建資產經營公司下屬的XX自來水總公司自籌資金組織實施。為確保工程按計劃順利實施,成立錢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建設協調小組,由楊戌標副市長擔任組長,市政府副祕書長王光榮擔任副組長。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調整為由市建委為主組織實施。成立XX市河道整治工程領導小組,由楊戌標副市長擔任組長,市建委朱金坤主任擔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設在市建委)。截污納管工作由市城管辦組織實施。成立XX市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作協調小組,由市政府副祕書長何榮坤擔任組長,市城管辦主任陳紅英、市建委副主任丁狄剛、市環保局副局長徐文霞擔任副組長,下設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城管辦)。各城區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的區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作協調小組。城區河道配水和長效管理由市林水局組織實施。成立XX市市區河道配水指揮部,由孫景淼副市長擔任總指揮,市林水局局長許保水擔任副總指揮。

三、工作計劃與實施步驟

(一)引水入城工程。工程設計規模為25方?秒,投資22億元,是我市改善水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做好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要保證。在《XX市錢塘江引水工程專項規劃》和《XX市錢塘江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加強科學調研,進一步論證XX市自來水抗鹹二期工程和錢塘江引水入城工程在工程性質、線路走向、構築物佈置、運行管理等方面結合的可能性,抓緊編制《錢塘江引水入城及抗鹹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開展引水入城部分水土保持、地質災害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的會審工作。力爭20XX年6月底完成初步設計及相關前期報批手續,12月底前正式開工,確保錢塘江引水入城及抗鹹二期工程20XX年建成並投入運行。

(二)河道整治工程。根據“15100”河道整治工程設想並借鑑前兩輪河道整治工作經驗,在《XX市主城區河道綜合整治中期目標和實施建議》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調研論證,密切結合實際,編制完成《XX市平原河道整治規劃》。

河道治理的總體思路是:以改善水生環境、淨化水質、實施河道綜合整治為基礎,根據河道的不同功能和所在區域的人文景觀需求,結合市區道路建設、截污納管、景觀要求、小區開發、城中村改造和舊城改造等,按照不同的標準、要求、風格實施河道整治,確保城市河道生態平衡、景觀宜人,滿足市民休閒遊憩的需要。

在治理方法上實行綜合整治與保護性整治相結合。河道綜合整治(適用在城市建成區,投資較大)按照規劃的河道寬度、河底標高及綠化要求實施駁岸、疏浚、截污、綠化等整治措施;保護性整治(控制性、養護性,投資較小)要在儘可能避免拆遷的前提下,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以河道水生態保護為重點,對河道進行完善岸線維護、疏浚、重點截污、控制和補充綠化帶、生態修復等整治措施。計劃在20XX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二輪11條河道的綜合整治工作,並適時開展第三輪8條河道的整治工作(綜合整治3條,另有5條河道開展保護性整治技術前期工作),確保於20XX年12月前完成1至2條河道的綜合整治工作;20XX年計劃實施並基本完成11條河道的整治工作(綜合整治2條,保護性整治9條);20XX年計劃實施並基本完成12條河道的整治工作(綜合整治4條,保護性整治8條);20XX年計劃實施並基本完成11條河道的整治工作(綜合整治2條,保護性整治9條),到20XX年總計完成53條河道的整治工作(具體實施方案見附表)。

(三)截污納管工作。開展市區生活小區及公建單位截污納管工作是實施水環境標本兼治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已完成243個生活小區、324家公建單位截污納管(已投入截污納管資金近16200萬元,共截污水量近24餘萬噸/日)的基礎上,20XX年計劃完成40個生活小區、130家公建單位及100個以上沿河污染源的截污納管工作,計劃新增截污量4萬噸?日。20XX年計劃完成78個生活小區、300家公建單位及100個以上沿河污染源的截污納管工作,計劃新增截污量6萬噸?日。力爭至20XX年基本完成主城區範圍內2萬平方米以上的生活小區及用水量超過300噸?月的公建單位的截污納管工作,使主城區生活污水收集率達到75%。

(四)河道長效管理工作。改善河道水質,美化河道環境,長效管理是關鍵。根據已制定實施的《XX市河道管理條例》和《XX市區河道長效管理以獎代撥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理順河道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效能。制定政策,改變現有河道的管、養體制,推動河道日常管理的市場化運作。至20XX年,主城建成區河道基本實現市場化管理,並逐步向城郊推廣。20XX年已完成河道配水26。47億立方米,市區配水河道佔河道總量的50%。在此基礎上,20XX年將繼續加大河道配水和保潔力度,並根據錢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的實施情況,逐年提高河道配水量及河道配水率。到20XX年,市區配水河道計劃達到河道總量的75%。至引水入城工程建成並運行,市區配水河道將達到河道總量的100%。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實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區河道綜合整治,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景觀環境和居住環境,造福於民的實事工程。為確保各項工程如期實施,並儘早建成運行,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應充分認識實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區河道綜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有關部門、單位要集中力量,投入到引水入城和城區河道綜合整治工作之中,為工程的順利實施作出貢獻。

(二)密切配合,加強協作。引水入城和河道綜合整治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加強協作,保障工程建設正常實施。

(三)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監督檢查。各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加強對實施引水入城工程、加快城區河道綜合整治的宣傳報道,以充分獲得全市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市建委、林水局、城管辦等單位要加大對工程實施情況的督查力度,並定期向市政府報告。

(四)加強情況分析,建立溝通協調製度。為進一步掌握瞭解各項工作的實施情況,市政府將定期召開工作例會,聽取工程進展情況的彙報,集中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並確定相應的對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