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街道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

欄目: 鄉鎮街道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63W

**街道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

街道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

為了全面總結我區城市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經驗,進一步探索城市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的有效方法,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根據省民政廳《關於開展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的通知》(甘民電〔2019〕134號)要求,區民政局決定以“促進社區居民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良性互動”為主題,創建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和“八個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四屆九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各項部署要求,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健全體系、整合資源、增強能力,完善城市社區治理體制,努力把城市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崆峒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固本強基。加強黨對城市社區治理工作的領導,推進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帶領羣眾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基本理論、路線和基本方略,確保城市社區治理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

2.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創新城市社區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迴應居民多樣化、個體化服務需求,增強居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3.堅持改革創新,依法治理。積極推進城市社區治理和服務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堅持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基層社會治理、用法治方法破解社區治理難題,推動法治社區建設,增強社區依法辦事能力。

4.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社區要立足自身資源、基礎條件、人文特色等實際,確定加強和完善城市社區治理的發展思路和推進策略,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市社區治理模式。

(三)實驗目標

聚力“發力高質量、提升首位度”,以社區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先導,以社區居民自治為基礎,以相互合作、民主協商為運作形式,依法構建黨委政府與社會力量互聯、行政工作與社會工作互補、服務管理與居民自治互動的社區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不斷提升社區治理與工作水平,切實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二、組織機構

為切實推動街道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創新試驗區各項工作落實見效,街道相應成立社區治理創新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構成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街道辦事處創建全省社區治理創新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同志任辦公室主任,中心各成員為辦公室成員,具體負責各項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各項具體工作推動落實。

三、實驗任務

(一)明確網格化服務管理下的機構內在關係,規範社區居民自治運行規則

1.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組織對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區得到貫徹落實。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完善街道、社區黨員幹部設崗定責、依崗承諾、結對幫扶等制度。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自治組織開展工作的相關制度,依法組織居民開展自治。

2.規範“條”“塊”運行機制。堅持“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區級職能部門的專業管理、街道辦事處的綜合管理以及社區和網格的綜合服務的職責,確保區一街道一社區一網格四級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能全面落實。充分發揮政法、綜治等專業網格管理部門的作用,協同社區自治組織充分發揮網格的服務職能,以網格促進服務,以服務促進自治,積極消解網格化管理和社區自治之間存在的張力,共同促進社區良性治理。

3.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強化各職能部門的決策、監督、指揮、協調職能,提高職能部門的專業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減少各職能部門由於利益衝突而形成的推諉、扯皮等現象,進一步提高社區(網格)上報問題的處理進度和效果。

4.釐清政府管理與社區居民自治的職能分工。政府將部分社會服務職能交於社區和市場,把主要精力放在對社區工作的組織協調上來,改變過去傳統的硬性管理模式,樹立“尊重社區自治,建設有限政府”的現代理念,積極推動政府職能由管理向服務轉變。

(二)轉變網格化服務管理下的工作運行重心,壯大社區居民自治力量

5.科學劃分網格單元。在現有網格化管理運行基礎上,對網格員採集的社區人、地、事、物、組織等各類基本情況和基礎信息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和分析,參考社區類型、社區特有文化以及社區管理的難易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對原有社區管理網格單元進行拆分合並,增強網格之間的協同配合與溝通,防止因注重網格管理的精細化而破壞原有社區成員之間的地緣關係,有效解決網格管理的範圍小、管理人員多,財政負擔重的問題。

6.着力培育社會組織。藉助社區網格平台大力發展糾紛調解、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公益慈善、防災減災、社會救助、文體娛樂、鄰里互助、居民融入、平安創建等社區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其反映居民需求、提供服務、規範行為等方面的作用,把社區社會組織建設成為增強社區治理和服務功能的重要載體。並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對不同類型的社會組織進行分類指導、差異培育和立體支持。

7.健全完善政府與社會組織聯動機制。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相關管理部門之間聯動協作、信息溝通和政策銜接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三社聯動”體系建設,明確“三社聯動”服務的基本內容,按照“受益廣泛、羣眾急需、服務專業”的原則,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社區為平台,重點圍繞各類困難羣體、特殊人羣和廣大居民的社會服務需求,開展政策性服務、支持性服務、延伸性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孵化服務、社會工作知識宣傳和培訓服務。探索實踐以居家養老服務、社會救助、心理健康疏導為重點的“三社聯動+”模式,推動各項工作在社區實現聯動。

8.健全民主議事協商機制。健全居民議事會、居民理事會、小區協商、業主協商等社區協商議事機制,完善居民公約和自治章程,引導居民依法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管理。探索建立黨員問事、羣眾説事、及時辦事、民主議事、定期評事、追蹤督事為內容的“網格六事”工作機制,保障社區依法開展自治活動,充分體現“民做主”。設立“羣眾説事台”,傾聽有困難、有想法、有矛盾的羣眾提意見、説建議、談看法。強化民主監督,加強居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進居務公開和標準化規範化試點,促進法治、德治、自治有機融合。

(三)夯實網格化服務管理下的社會基礎,營造社區居民自治環境

9.切實提高社區工作人員能力及素質。加強對網格員的教育培訓,積極邀請相關職能部門為網格員講授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其主動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努力提高網格員的政治、經濟待遇,明確各種生活和工作的保障措施,減輕網格員的考核負擔,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着力提高社區工作者素質,注重轉變觀念和知識更新,認真學習網格化管理與信息化專業知識,積極適應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要求。

10.着力培育社區共同體文化。積極塑造平等合作、互幫互助的鄰里關係,通過社區志願者和網格員組織開展的睦鄰友好等主題活動,營造守望相助、和睦相處的鄰里生活氛圍。注重培育社區公共精神,以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和公共利益為出發點,開展各種公益活動或公共儀式,鼓勵居民關心社區公益事業,自覺維護社區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建立社區文化共建共享機制,廣泛動員社區居民、流動人口、社區各類社會組織、轄區單位參與社區文化實踐活動,激發廣大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實現社區文化、社區均等化公共服務的共促共建共享。

11.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擴大社區參與主體範圍,組織動員社區退休人員、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在社區居住的流動人口、社區矯正人員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特色活動和公共性參與活動,提高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服務需求主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豐富社區參與形式,以網絡、微博、微信等現代化工具為手段,以網格化管理為平台,讓廣大居民直接參與利益表達。

(四)拓寬網格化服務管理下的資源配置渠道,增強社區居民自治財力支撐

12.提高網格化管理的經費投入標準。堅持普遍投入,適度增加對社區辦公經費的撥付額度,使社區居委會普遍得到資金補助,保障社區各項公共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突出主要矛盾堅持重點投入,細化社區網格化管理背景下的工作任務,重點加大對網絡平台等信息化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和網格員工資待遇的投入力度。

13.擴大社區居民自治的財力保障。堅持社會支持與社區自我發展相結合,通過組織開展社區共駐共建活動發展社區經濟,踐行“社區事業養社區人”的經費籌措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區現有的空間資源、人力資源、經濟資源和政治資源提高社區自籌資金收入,增強社區自治的財力保障,為轄區內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提高社區居民的凝聚力。

14.落實“費隨事轉”與“以錢養事”的投入機制。規範財政資金的撥付程序,凡是規定了經費撥付標準的,要及時向社區撥付工作經費,沒有規定經費撥付標準的,落實“費隨事轉”和“以錢養事”的投入機制和相關管理規定,實行由區財政統一掌管,直接下撥社區,杜絕部分單位將相關工作任務轉移到社區卻沒有按要求向社區劃撥相應的工作經費,保證社區居民自治組織正常運轉。

(五)健全網格化服務管理下的法治體系,強化居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15.堅持全民守法,加強普法教育。深入學習宣傳《憲法》、《選舉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為社區居民自治建設提供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據。同時,堅持社區居民在自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社區居民的監督權限,使居民有權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對自治成員、自治組織、轄區單位行使監督權。

16.堅持法治精神,推進法律進社區。充分發揮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諮詢等職能作用,努力推動社區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同時利用綜治信訪維穩平台和社會矛盾聯動化解信息管理系統,切實增強司法渠道有效解決糾紛的能力,減輕社區矛盾化解的負擔。

17.堅持法治保障,開展法律援助。認真落實律師進社區制度,積極維護社區弱勢羣體合法權益,引導社區居民合法理性的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保障社區居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利真正實現。

四、實驗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1年1月—2021年3月)。積極總結三個街道辦試點社區創新實驗區創建經驗,並在全區範圍內進行宣傳推廣,研究制定全區推廣實施方案,下發各街道辦事處具體實施。

(二)全面推進階段(2021年4月—2021年9月)。在全區範圍內全面展開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對照實驗任務和具體要求,不斷健全完善促進社區居民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良性互動的各項制度。到2021年9月底,除3個試點社區以外的其他17個社區初步形成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先導,以社區居民自治為基礎,以相互合作、民主協商為運作形式,構建起黨委政府與社會力量互聯、行政工作與社會工作互補、服務管理與居民自治互動的社區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

(三)鞏固提升階段(2021年10月—2021年12月)。總結全區創建經驗,並對實驗工作進行總結和提升,形成崆峒特色和亮點,製作創建過程專題片,在全市進行推廣,順利通過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廳對實驗區創建工作的評估考核。

五、實驗保障

(一)組織保障。街道成立以辦事處主要領導為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機關各分管領域要加強協調配合,指導各社區落實社區居民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良性互動的各項具體任務,穩步推進街道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

(二)經費保障。加大財政保障力度,統籌使用各類投入到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的相關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重點支持開展促進社區居民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兩新互動的各項工作,同時區級財政預算實驗區創建專項資金,保障實驗區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三)人才保障。加強社區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推動符合條件的黨組織書記或班子成員通過依法選舉擔任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負責人或成員。鼓勵、吸引退休黨員幹部、退伍軍人、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以及其他各類優秀人才從事社區工作。

(四)宣傳保障。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作用,廣泛宣傳創建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的典型做法和突出成效,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創建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的良好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