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3W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關於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為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改革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先導、向改革要動力,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指導,數字牽引、創新驅動,協同聯動、系統集成,聚焦營商環境提升、財政保障激勵、資源要素支撐、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等任務,承接好省市下放的權限,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用好用活改革關鍵一招破解難題、激發動力。狠抓改革落地落實,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堅定不移以改革開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強縣擴權改革

1.完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依法承接省、市兩級委託、下放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對省、市兩級暫未委託下放的事項,結合我縣實際,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向上級申請放權。同時及時調整完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和實施規範,建立與事權下放相銜接的編制、資金、技術等保障機制,確保接得住、管得好。〔縣政府辦公室牽頭,縣委編辦、縣司法局、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縣有關單位和各鎮(街道)參與〕

2.開展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按照管理扁平、資源下沉、整合優化的改革方向,統籌優化管理層次和機構編制等資源配置,着力健全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提高行政效能。深化鎮(街道)體制改革,強化鎮(街道)黨(工)委對縣直部門派駐機構的統籌能力,依法賦予有條件的鎮(街道)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縣委編辦牽頭,縣司法局和各鎮(街道)參與〕

(二)優化提升縣域營商環境

3.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改革。對標一流開展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統一受理條件、辦理流程、申請材料、辦結時限等。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建立政務服務事項與中介服務事項對應關係,持續推廣應用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政務服務事項,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完善線上線下訴求響應服務,暢通羣眾和市場主體反饋和解決問題渠道。建立營商環境對口幫扶機制。〔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縣政府辦公室、縣發展和改革局參與〕

4.完善“製造業當家”等企業服務機制。深化“一照多址”“一證多址”等改革,便利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健全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機制,對符合規劃環評要求的項目實施告知承諾制審批、簡化環評編制內容、下放審批權限等改革措施。推進“無證明化”改革,全面清理證明事項,在企業上市、融資等服務中推行以企業信用報告代替行政合規證明。深化政策兑現集成改革,推動惠企政策集中發佈、集中解讀、集成受理、快速兑現,探索實施智能匹配、“免申即享”。優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出口退税、企業所得税彙算清繳退税等辦理流程,實行多税種綜合申報,逐步推進“確認式”申報。推廣實施“插電式”“信用+辦電”等辦電服務做法,有序推動工商業用户全部進入電力市場,支持儲能探索參與電力現貨和輔助服務交易。推廣使用省招商引資信息平台。〔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縣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國家税務總局XX縣税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湛江XX供電局參與〕

5.完善綜合監管機制。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事項清單,明確部門責任分工,及時動態更新。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全面融合,創新實施“人工智能十”監管,完善按風險分級分類管理模式,提升監管效能,實現“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推行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制度。嚴格規範監管執法行為,守住重點領域市場監管安全底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司法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參與〕

(三)完善財政保障激勵機制

6.配合落實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搶抓2024年財政“省直管縣”機遇,鼓勵縣直各部門主動提前對接上級部門,加大力度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市級對縣域財政的保障激勵。加強本級預算資金與上級轉移支付、債券資金和非財政撥款資金的銜接和統籌,實現拼盤使用、錯位配置,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合力,督促主管部門加快專項資金項目建設進度,穩步提高專項資金支出進度,統籌發展與安全,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縣財政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委統戰部(縣民宗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參與〕

7.完善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機制。加強政府平台企業建設,支持政府平台公司與製造業企業合作,探索為重點製造業項目提供代建廠房、設備融資租賃等服務。統籌安排各類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的資金,加大對創新創業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扶持製造業發展的產業基金和各類專項資金,加快涉製造業企業的財政資金支付效率。出台《XX縣科技創新獎勵資助暫行辦法》。〔縣財政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參與〕

8.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專項債申報使用管理機制,謀劃、儲備更多項目申請專項債,支持“1+3+6”行動計劃。推動縣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整合升級城建、礦產資源、水務、旅遊、工業投資等領域功能性平台,探索發展資產證券化、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盤活存量資產,回收資金用於項目建設。〔縣發展和改革局牽頭,縣財政局、縣國資委辦及有關鎮(街道)參與〕

9.創新財政金融聯動機制。構建政府引導、國資主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引導基金體系,加強與上級基金的合作,更好撬動社會資本投向縣發展重點領域和種子期、初創期項目。引導金融機構對落户XX產業轉移項目提供金融支持。配合上級推廣信保基金等‘政銀擔’做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縣財政局牽頭,縣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XX分行參與〕

(四)深化資源要素市場化差別化配置改革

10.優化土地要素配置利用機制。實施以畝均效益為核心的“粵產粵優”綜合評價。建立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池”,對符合投資規模和強度、畝均税收等條件的工業項目。加快實施“標準地”供應,推行工業項目用地“帶方案”出讓。創新工業用地有機更新模式,鼓勵連片改造、工業上樓。有序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拆舊復墾等政策。強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探索針對鄉村建設的混合用地模式。建立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留白”機制,為重大項目預留空間。〔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縣發展和改革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參與〕

11.完善人才入縣下鄉機制。推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推動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下鄉服務。探索編制週轉使用機制,推動編制資源向基層傾斜。強化對衞生、教育、農業農村等領域職稱傾斜,實施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對經縣級以上政府或人才主管部門研究確定的急需緊缺人才,可靈活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特別補貼、一次性獎勵等薪酬分配製度。對在縣域離崗創業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才,3年內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工資正常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權利,期滿後可申請延長3年。優化青年入縣下鄉就業創業服務。持續推動縣域共青團改革,完善基層人才孵育政策,有條件的基層團組織積極從青年組織、青年志願者骨幹、返鄉大學生、企事業單位等領域選拔優秀青年人才擔任兼、掛職團幹部,增強青年人才儲備。〔縣委組織部牽頭,縣委編辦、縣教育局、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衞生健康局、團縣委參與〕

12.強化科技資源導入。引導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扶持,支持建設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完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創新農村科技特派員、農技服務“輕騎兵”模式,打通科技進村入户“最後一公里”。〔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牽頭,縣教育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參與〕

13.發揮數字牽引作用。全面推進國垂、省垂數據迴流,拓展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層級共享應用,強化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資源融合。建立健全政府首席數據官制度。助力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打造一批數據開發利用場景,構建數據產業創新生態,培育壯大數據產業集羣。深化智慧縣城、數字鄉村建設,拓寬“粵省事”“粵商通”“粵智助”等數字平台服務領域,推動“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直達基層。〔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參與〕

14.創新跨地區資源優化配置機制。建立全縣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優化省級高新區、產業園、經濟開發區等擴園條件,完善“一區六園”空間佈局,以工業園區為主戰場,以“一核兩帶”為產業發展思路,發展壯大農副食品加工、建材、傢俱、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培育發展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循環利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4+4”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由集聚化發展向集羣化發展躍升,提高製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健全新型幫扶協作機制,深化產業、就業、人才、科技、民生等領域的合作,在雙向奔赴中暢通經濟循環,實現協同發展。健全產業園區管理協調和運營機制,推行“管理委員會+國有平台公司”管運模式,引導國有企業、“鏈主”企業參與園區開發運營。建立產業園區冷鏈物流、倉儲、研發、管廊等設施共建共享機制。〔縣發展和改革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縣財政局、縣供銷聯社和有關鎮(街道)參與〕

15.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機制,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探索參與綠化增量、清水增量責任等指標交易,積極參與全國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推進碳排放權和碳匯交易。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特許經營制度,適度擴大自然資源資產轉讓、出租、抵押、擔保、入股等權能。推動集體林地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開展“林票制”“森林資源資產證券化”試點。探索其他業態用海與漁業用海功能有條件兼容,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縣金融工作局參與〕

(五)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16.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創新“股票田”、連片流轉、互換並地、土地託管等經驗做法,支持以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村承包地經營權作價入股等方式,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加快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宅基地有償退出、有償使用機制,盤活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深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健全入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調節機制,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實現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完善信息互通、規則統一、資源共享的縣鎮農村產權交易平台。〔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參與〕

17.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農民更多更直接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探索建立集體資產管理與經營分離機制,鼓勵有條件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獨立或聯合建立強村富民公司,開展農村資源資產集中收儲、交易、招商、運營。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鼓勵由合作社、農户組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支持開展以生產、供銷、信用綜合合作為主線的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深化農村金融改革,開展整村授信、數據授信等普惠金融創新,積極配合上級開展湛江鄉村振興“金融驛站”建設工作。〔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財政局、縣供銷聯社、縣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XX分行參與〕

18.構建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加快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區域互聯互通。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梯次推進縣域內交通、供水、能源、污水處理、環衞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以場景為牽引、應用為導向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統建共用,加快千兆光網和5G網絡覆蓋。建立完善鎮(街道)差異化、品質化、特色化發展機制,加快美麗圩鎮建設,建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壯大高水平的鎮域經濟,強化鎮(街道)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探索縣域客貨郵融合機制,開通“產地直供”等農村配送線路。完善縣鎮村三級商貿網絡體系,開展農貿市場提升行動,鼓勵農貿市場對接電商平台或網絡商城。〔縣發展和改革局牽頭,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完善公共服務城鄉統籌和基層社會治理機制。積極推進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縣城落户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户口制度,探索實施城鄉户籍一元化管理。實施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就業創業激勵政策,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及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聯盟作用,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紮實做好重點羣體就業幫扶。深化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規範雙向轉診就醫管理機制,建設縣域衞生健康綜合信息平台。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優化完善15分鐘文明實踐圈,提升志願服務專業化水平。統籌城鄉低保制度發展,全面實施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縣委政法委牽頭,縣委宣傳部、縣發展和改革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衞生健康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組織領導

(一)強化改革統籌協調。縣委深改委進一步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彙集各方資源支持推動各項改革重點任務落實到位,及時協調解決改革落地的重點、堵點、難點問題,重點聚焦工作機制的優化、完善、創新,及時研判、檢查、督導改革落實情況,推動改革工作實現新突破。各鎮(街道)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領導同志要落實“一把手”抓改革工作主體責任,周密部署,高位推進,把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作為一項長期工作、系統工作抓好抓實。各改革任務牽頭單位、參與單位密切協作,牽頭單位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認真落實工作主責,加強調查研究,不折不扣抓好落實,確保各項改革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二)完善改革推進落實機制。建立完善上下協同、條塊結合、精準高效的改革落實機制,將改革工作落實情況納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考核評價和重點督辦的內容,緊扣時間節點,定期研判調度,綜合運用聽取彙報、實地督查、現場推進等方式,全程跟蹤問效,多措並舉推動改革任務落地落實。對改革重視不夠、推進緩慢的單位,及時提醒約談、督促整改。

(三)鼓勵差異化探索創新。鼓勵引導各鎮(街道)各單位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結合工作大膽闖、大膽試,注重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發展難題。注重總結改革實踐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把改革經驗轉化為工作機制,提升改革整體效能。進一步加強改革宣傳引導,全方位、多角度宣傳解讀人民羣眾關心的改革舉措,推出更多有分量的改革典型,推介獨具特色的改革經驗,及時向社會報道有影響力的改革成果,凝聚起全社會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