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3W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多篇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 篇一

隨着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留守兒童也隨之多。他們常年不在父母身邊,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的身心出現問題,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基於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留守兒童問題矯正的策略與方式方法。

一、建立成長記錄檔案

建立留守兒童詳細資料檔案,重點記錄留守兒童個人、家庭成員包括思想、學習、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利於教師適時對留守兒童進行鍼對性引導、指導、鼓勵。有了成長記錄檔案,學生的變化和進步就能一目瞭然,不僅記錄他們成長中的點滴進步、獲獎情況,還要記錄他們的苦惱困惑、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幫助、轉化他們的具體方案與措施。這樣對學生各方面的教育就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我班一名男生本來學習上問題不大,表現也不錯,但自從升入五年級以來成績一直下滑,學習懶散,經常調皮搗蛋,打傷同學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特別不服教師的管教。經瞭解,原來該生的父母今年剛離異並均去外地務工,留他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人覺得孩子可憐,只知疼愛、不懂教育,對孩子心理及情感受到的傷害也不知如何排解,使得孩子的心理和情感迷茫、失落,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摸清了該生的癥結所在,我便對症下藥,幫助他很快走出低谷,不僅表現進步,而且學習成績迅速提升。

二、讓孩子感受親情

許多留守兒童都誤以為父母離家外出是不愛他、不在乎他、不喜歡他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和逆反心理。國小階段的孩子身心脆弱,離不開家長的疼愛和關懷教育,長時間感受不到親情關懷,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患和行為偏差,不僅學習跟不上,而且難以身心健康地成長。幫助留守兒童感悟親情、溝通親情,可以有效地滿足其對親情的渴望。於是,我們一方面通過主題班會、親情作文等活動,讓學生傾訴出對父母的思念、依賴;另一方面利用節假日和學生生日的機會,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與父母通過親情電話或者微信感受親情與關愛,消除心理、情感誤解。這樣的活動雖然無形中增大了教師的工作強度,但使孩子的心理得到了疏導,情感得到了交流,利於學生形成活潑開朗、陽光向上的性情,教師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

三、豐富孩子的學習與生活

留守兒童缺少與家人的相處,往往內心孤獨,於是我們致力於改變學校過於單調、枯燥的學習與生活。一方面,在教學中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教學互動,多給他們一些回答問題和展現特長的機會,使他們充滿信心,努力學習;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留守兒童的好奇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校生活對他們的吸引力,以期淡化他們對家人的思念,燃起對學習生活的熱情。如開展各種形式的班隊會活動,開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才藝展示、精品作文欣賞、健康遊戲、看電影等活動。這些活動讓留守兒童置身於學校大家庭中,使他們體驗到了生活學習的樂趣,感受到了集體的温暖。

四、做好幫扶工作

由於許多留守兒童缺失了父母的監督和教導,光靠教師輔導幫助也顧不過來,因此我們開展師生大手拉小手、同學結對子等幫扶活動,形成了教師幫學生、學生互相幫、全班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班級氛圍積極向上,師生之間愛心滋潤、用心呵護、情感温暖,使留守兒童走出心靈荒漠,走進親情綠洲,安心學習,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 篇二

一、對留守兒童學困生進行專題調研,尋找產生的原因

我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針對班主任反映的留守兒童學困生進行了一次調研,只是當時的側重點在思想和行為方面,學校為此成立了一個行為習慣矯正小組。去年再次對此展開專題調研,從外因(家庭、學校、社會等)和內因(學生自身)兩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得出以下原因。

1.家庭方面主要有單親家庭、隔代撫養等原因。

2.學校方面主要有教師教育教學方法陳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欠缺等原因

3.社會方面主要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電視及互聯網等傳媒中不健康文化的影響、周邊電子遊戲室及網吧的影響等原因。

4.學生自身主要有自控力差、判斷力缺乏、意志薄弱等方面的原因。

二、對留守兒童學困生建立檔案,形成管理網絡

留守兒童學困生是學校的重點。如果留守兒童學困生得到了有效管理,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將會有一個質的突破。為此,學校認為通過建立留守兒童中學困生檔案,形成管理網絡是有效管理留守兒童中學困生的新舉措。

1.建立留守兒童學困生檔案

建立檔案必須考慮留守兒童學困生的類型。學校主要是採取班主任申報,年級組控制總量,政教處審批備案的流程來界定的。一般每班應控制在3人左右,最多不超過5人,每年級最多不超過學生數的8%,否則會傷害一大片,教育也不能取得實效。

建立檔案必須考慮留守兒童學困生的資料記錄。記錄什麼?最基本的學生情況要有登記,如班級、班主任、學生姓名、監護人姓名、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建檔時間。然後就是存在的問題分析,如家庭教育情況、品德心理及人際交往情況、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思想特徵、學習情況等。再就是解決問題的對策記錄,主要由責任人分析後有針對性地提出來。最後還要有不良行為記錄和幫扶效果,由班主任和政教處記錄。

建立檔案的目的在於教育的針對性。針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重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檔案的目的更在於平安和諧校園的建設。通過檔案,使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的教育走向常態,防患未然。

2.形成管理網絡,明確管理職責

對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認為應由學校領導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和班主任共同參與,才能將這項工作做好。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問題學生教育管理領導小組,採取兩條線管理,一條是副校級幹部管年級,黨員、中層以上幹部蹲班級的行政管理網,另一條是政教處一少先隊一年級組一班主任為脈絡的具體實施網。學校要求各管理人員要知曉所管對象的基本情況,知曉所管對象的家庭現狀,知曉所管對象的學習狀況,知曉所管對象的品德心理,知曉所管對象的矯正策略,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注。

三、對留守兒童學困生深入研究,尋找對策

正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上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出現的問題採取不同的對策,是實現“學困生”轉化的一條有效途徑。為此,我校將“留守兒童學困生的教育對策”作為校本教研課題發至各年級組和教研組,由學校政教處和教研室牽頭實施,並且每學期召開一次“留守兒童學困生轉化經驗交流”的校本教研活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對策,如六年級組形成了以尊重學生是進行教育轉化的前提;講究溝通方法是教育轉化的基礎;調動積極性是教育轉化的關鍵;抓住閃光點是教育轉化的制勝法寶;組合各方面力量是教育轉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導之以行、持之以恆,是有效教育轉化的必經之路的六條轉化經驗。三年級組形成了用愛心燃起希望;用耐心撥開心扉;用信心激起火花;用細心温暖心靈;用恆心堅定方向的“五心”轉化經驗。還有許多班主任針對問題學生制定的轉化個案、典型材料等等都使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四、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教育轉化落實長效機制

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的教育轉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採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見效果,教育難度相當大,往往使教育轉化工作半途而廢。因而落實問題學生教育長效機制,使其沿着良性循環的軌道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1)結對跟蹤幫扶制。學校把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的跟蹤幫扶納入教師績效考核之中,要求做到每一位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至少有一位責任教師,品德問題生至少有一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幫扶成效採取每學期一考核,每學年一彙總。對工作中有明顯起色的責任教師給予表彰獎勵,對在教師幫助下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給予宣傳和表彰。

(2)家校聯繫制。聯繫形式可以是教師家訪,也可以是家長校訪,還可以是電話聯繫、網絡聯繫、書面聯繫。聯繫的時機一是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思想行為有異常表現時,二是生病或生活有困難時,三是在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有明顯進步時。聯繫時責任教師要堅持先報喜後報憂、多報喜少報憂的原則,並將每次的談話要點記錄在聯繫卡上,放人問題學生檔案中。

(3)定期“會診”制。根據轉化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及時對問題學生的轉化情況進行評估,並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地調整轉化思路,採取更為有效的轉化策略。我們規定定期“會診”必須有管年級的副校級領導和蹲班級的黨員、中層幹部參加。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 篇三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1、強化了組織領導

全縣及所查學校都成立了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所有項目學校的領導小組能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探討留守兒童之家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方式,制定有關工作措施。全縣83所項目學校都建立了考核制度,將留守兒童之家考核結果納入校長年度考核內容。秋季開學檢查將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與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全面掌握了基本情況,找準了存在的薄弱環節,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目標。促進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與管理規範化。

2、健全了規章制度

各項目學校都十分重視制度建設,制定了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制度、留守兒童生活制度、學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結對幫扶制度等。絕大部分學校都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對留守兒童變動情況及時進行了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實行動態管理,底子清,信息準,情況明。多數學校相關制度上了牆,能按照各項制度要求開展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

3、加強了硬件建設

除個別學校因實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正在維修加固外,絕大多數學校硬件建設基本達到省定標準。留守兒童之家的活動用房面積都超出20平方米,配備了電視,安裝了親情電話,配有一定數量的圖書、報刊和文體器材,能基本滿足留守兒童的文化娛樂需求。楊廟中學國小為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便於學生學習,觀看影視節目,親情電話使用率高,電話記錄詳細,有的一天多達30餘人次。楊廟邱園國小將親情電話通話時間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了科學安排,每天中午12:10-12:50對一個班級開放。

4、開展了結對幫扶

各項目學校都建立了教師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採取“一對一”、“一對多”等方式,對留守兒童在學習上悉心輔導,生活上熱心照顧,適時進行談心交流。實驗中學建立了“愛心媽媽”、“家長”、幫扶“2對1”(1名學生和1名教師幫扶1名留守兒童)、青年文明號集體和精英青年志願者結對100名農村特困留守兒童等關愛隊伍,讓留守兒童真切地體會到家庭般的温情。劉集中學號召非留守兒童中的優秀學生做留守兒童的愛心夥伴,從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隨時隨地幫助結對夥伴解決一些小困難、小問題。仲興中心國小開展小手拉小手活動,發動優秀學生志願者幫助留守學生。仲興中學堅持實行“家長”制度,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

5、豐富了活動內容

一是注重道德品格培育。實驗中學開展了“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説……”徵文活動。楊廟中學各班舉行了《心存感恩立志博學》主題班會----我愛爸爸媽媽,留守兒童紛紛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九灣中學定期組織留守學生觀看影片和專題片,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是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各項目學校積極組織留守兒童舉行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繩、拔河、象棋、圍棋等體育比賽,舉辦留守學生書畫作品展,文藝匯演等項活動,着力培養留守學生的體藝特長和興趣愛好。新馬橋高湖國小組織留守兒童參加科普活動、帶領留守兒童赴鎮留守兒童活動中心參與文體活動。

三是進行心理健康疏導。部分項目學校配備了兼職心理教育教師,建立了心理諮詢室,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動與留守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對留守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指導與心理疏導。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

1、少數學校因實施校安工程,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沒有落實,無法正常開展活動。

2、活動室設施配備不到位。多數學校活動室圖書、報刊數量不足,文體器材單一,滿足不了留守兒童活動需求。個別學校親情電話沒有開通。

3、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不夠大。有的學校規章制度針對性不強,沒有結合本校實際進行制訂。有的學校尚未建立留守兒童檔案,有的未及時更新數據。部分學校沒有親情電話記錄,未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

4、部分學校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摸底、統計做得不夠細緻。未能按要求及時更新數據,留守兒童的

有關信息不夠全面。

5、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不夠規範。部分學校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內只有一張留守兒童登記表,缺少反映留守兒童成長與進步的相關材料。有的學校成長記錄袋內裝的僅僅是學生的作業本、考

試卷。6、軟件資料不齊全。部分學校不注重軟件資料的積累與整理。有的學校甚至提供不了關於留守兒童活動開展的材料。

7、活動內容與形式創新性不夠。尤其是社會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疏導工作比較薄弱。

8、部分學校不注重對留守兒童之家的環境佈置與氛圍的營造。同時,信息報送及有關留守兒童活動情況的宣傳報道工作比較薄弱。

三、下一階段工作要求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校要成立留守兒童協調小組,近期要召開一次專題會議,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不斷創新工作內容與方式。

2、健全規章制度。要建立留守兒童聯席會議制度,包保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辦法、考核辦法、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管理制度、安全責任制度等項制度。要做到領導小組、管理制度、活動計劃、組織網絡圖“四上牆”。

3、硬件建設要達標。凡是活動室尚未落實的,10月底前一定要落實到位。室內要配備200冊圖書,或每兩個月流動圖書不少於100冊,10種報刊、20件文體器材,其中圍棋、象棋不少於4件。親情電話必須安裝在活動室,要有完整的電話記錄。

4、多種形式開展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關鍵在校長,基礎在班級,落實靠教師。組織班主任、科任教師以“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等形式,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鼓勵非留守兒童與留守兒童開展小手拉小手活動。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五老”人員、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共同關愛留守兒童。

5、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冊。留守兒童人數較少的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及時將各類反映留守兒童成長進步的相關材料放入成長記錄袋內。留守兒童人數較多的學校,可以使用留守兒童成長記錄冊,用表格和文字實錄的形式記載留守兒童成長軌跡。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讓每一位留守兒童參加一至兩項文體活動,每月讀一本好書,促進留守兒童全面進步和發展。

6、創新活動內容和形式。要充分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開展留守學生喜聞樂見的道德體驗、社會實踐、文化體育等項活動。要努力創造條件,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疏導工作。通過開設心語信箱、傾訴信箱、視頻聊天室、愛心小屋等,與留守學生進行心靈對話,情感交流。讓留守學生的心理話有地方説,委屈有地方訴,心結有地方解。加強對留守兒童輔導教師的培訓,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的理論培訓。

7、重視輿論宣傳。各項目學校,要及時將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中好的做法、典型經驗、動態信息向社會廣泛宣傳。要建立信息報送制度。各項目學校每半個月至少要向縣教育局報送一條信息。

精選留守兒童幫扶記錄簡短 篇四

為更好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根據縣婦聯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文件精神,結合四分局實際,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四分局結對共建單位——開發區國小的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的調查、分析與研究,通過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根據留守兒童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物質幫助率、鞏固率均達100%;

3、定期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幫助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樂於學習。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加強關愛工作的領導。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制訂具體工作計劃,並√本站★√努力實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逐步使關愛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

1、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四分局安排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兒童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與學校、班級、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兩個優先”

(1)心理上優先輔導。四分局領導幹部要從心理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分局領導幹部。由分局領導幹部具體分析學生的心理情況,制定心理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

(2)生活上優先照顧。分局領導幹部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兒童開心、家長放心。分局領導幹部要及時適當的為每位留守兒童準備衣物、學習文具等,儘可能地多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留守兒童健康無憂的成長。

4、實施四分局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兒童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領導幹部。配對幫扶的領導幹部要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促使更多的幫扶幹部領導成為“代理家長”。分局幹部領導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近期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的陰影,讓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在社會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做好記錄檔案工作。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爭取社會資助,以結對幫扶、捐助、“愛心社會家長”等形式,為更多的貧困留守兒童提供幫助,確保他們的基本物質保障和健康成長。

(三)不斷總結,促進“關愛”工作深入高效開展。分局要不斷對工作情況進行總結,積累經驗,以利於今後更深入、更高效地開展“關愛”工作。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 篇五

我們要把關愛留守少年兒童行動,作為新時期農村服務少年兒童的重要內容,積極利用自身長處,建立健全關愛留守少年兒童的有效、長遠體制,將廣大留守少年兒童團結、發展到團、隊組織中來,利用各種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積極向上、自立自強,實現“陽光留守”,健康成長。

首先,對所有留守兒童的情況進行檔案記錄。對所有留守少年兒童實行摸底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建檔記錄,並建立相應的成長記錄袋,對留守兒童的學習與發展等重要信息進行記錄,記載他們的成長過程和特點,並對他們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對每個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學習狀況進行全面瞭解和記錄,使外出的家長能夠及時得到孩子的成長信息。

其次,實行“代管家長”制。“代管家長”也就是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共青團幹部、志願者、少先隊輔導員、優秀團員青年等組成“代管家長”隊伍,專門負責管理、引導和教育留守兒童。“代管家長”要至少每月一通電話、每學期一次家訪、每學期寫一封信,真正像家長那樣給予孩子們關懷,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難題,給他們以父母般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學校還可以統一製作留守兒童幫扶卡,明確“代管家長”的責任:做好“四管”工作(管學習、管思想、管身體、管生活),做好“四掌握”工作(掌握家庭背景、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五員”(情感溝通員、日常行為監護員、生活起居管理員、思想品德輔導員、健康成長指導員)。一些地區還專門開闢了幫扶工作專欄,在專欄內,“代管家長”或其他幫教工作者可以詳細記錄其幫教的過程和內容,將自己與留守兒童交流互動的全部信息與他人分享。

第三,利用多姿多彩的教學手段為留守兒童構建假期學校。寒假、暑假這些長假對於大多數留守兒童來説,是“家裏無人管,學校管不到”的“放縱”時期。我們可以為留守兒童構建假期學校,在假期內組織留守兒童參加課程輔導、興趣小組、專題講座、參觀考察等活動,這不但便於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還能使孩子的假期變得豐富多彩又充滿意義。

第四,建立“愛心少先隊活動室”和“校外活動網絡學習室”,讓留守兒童能在少先隊的組織裏享受到温暖,在課餘的時間裏有個學習交流、娛樂活動、鍛鍊成長的地方。

第五,讓留守兒童走上“寄宿”之路。國小寄宿制是把留守的少年兒童集中到學校裏,實行全封閉式的管理與教育,孩子們吃住在學校,在一個“大家庭”裏學習和生活。實行寄宿制國小的辦學優勢在於: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提高資源使用效益;有利於教學研究及教師培養;有利於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積極開朗的性格和人生態度,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有利於排除留守兒童上學往返途中的安全隱患,減少家長壓力,解決後顧之憂。

為把寄宿制辦學抓緊、抓細、抓實、抓出成效,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教育計劃和管理體制,對各個部門、班主任、教師等的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形成了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制定學校教育服務細則,對學校寄宿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定人、定點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學校還與監護人簽訂《監護人責任狀》,班主任與留守兒童簽訂《自我承諾書》,引導和鼓勵留守兒童大膽進行自我評價,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和管理能力。

寄宿制辦學有着多方面的教育管理意義,讓留守兒童教育走向了科學發展之路。

1.讓孩子們開心。去年開始,為了能讓寄宿的國小生儘快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我們所有寄宿辦學的國小都積極採取了各種措施。通過開展讀書活動、看電視活動、體育活動、組織興趣小組、創辦學校手抄報以及組織各種文娛活動,豐富了寄宿生的日常生活。而不少學校還引入學生自主監督機制和學生“一幫一”活動,讓寄宿學生學會了生活自理,提高了自控能力。一些學校更是千方百計地為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留守兒童減免住宿費,對於特困生,多數學校還適當減免了伙食費。

2.讓家長放心。去年秋季學期以來,不少農村國小實行了寄宿制辦學,讓國小生同中學生一樣吃住在學校。學生們每天都有教師看護,教師們不但在學習上傾力幫助他們,而且在生活上盡心照顧他們,視這些留守兒童如自己的子女,家長們無不放心。

3.讓學校、教師舒心。學校還積極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實行動態、跟蹤管理,並根據每個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和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對他們的成長給予正確的指導。過去不辦寄宿制,個別學生放學後不直接回家,而是中途到網吧等地方去玩,甚至通宵都不回家,一些家長或監護人見孩子沒有按時回來,多少會對教師和學校有成見。實行寄宿制後,不但學生常稱讚教師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可親可敬,學生家長或監護人也經常誇讚教師的師德、師風好。一聲聲問好,一聲聲謝意,讓教師們很感欣慰。正如一山村國小校長説的:“寄宿制辦學雖然讓老師們辛苦了些,但大家都覺得很有意義,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尊敬,老師們感到舒心多了。

精選留守兒童幫扶記錄簡短 篇六

一、指導思想

切實為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

二、活動宗旨

加強對我校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並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感到學校就象家一樣温暖,讓留守學生和潛能生與其它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三、工作目標

針對影響留守兒童和潛能生健康成長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使他們快樂幸福地成長,完成“兩育”“兩體”“兩藝”的“22 2”計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設立職能處室,加強統一管理

設立關愛留守兒童和潛能生職能處室,加強對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組 長:姚文江

成 員:每組組長

2.建立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檔案及聯繫卡制度

各班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優秀生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和潛能生制度

採取學生與學生結對、“兵教兵”的辦法,開展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安排成績優秀同學與留守兒童或潛能生同桌,提醒、督促後進生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當小老師,幫助改進學習方法。隨時隨地對受導學生給予學習上的指導與幫助、不良行為的監督與矯正,並將輔導進程與效果反饋於教師,讓受導學生得到更多的親情化的學習輔導機會。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和潛能生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學生家長。配對幫扶教師和學生家長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幫扶學生家長成為“代理家長”。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將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建立完善班級考核和教師考評制度

為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學校將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教育管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班級和教師進行考核,年終評出留守工作先進班及先進教師,並將考核結果與校文明班評比、教師的評先、評優掛鈎。凡工作不夠認真深入的不得參加學校的評先、評優活動。

(二)真情關愛,開展“十個一”活動。

1.建好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學校建一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佈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檔案資料櫃並分班級存放本校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檔案袋,有一部電話機、一台電視機和dvd機、一台計算機,有一定數量的體藝器材,有可供閲讀的圖書,並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留守學生在“家”中開展活動。

2.開通一部親情電話

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開展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

各班對留守兒童進行一次成績測試和身心調查,讓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當“小老師”,幫扶一名潛能生學習,使他有成就感,給學習成績差的留守兒童和其他潛能生安排一名小夥伴——學習上是好幫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課時提醒、督促其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餘時幫他完成作業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快樂時和他聊天,為他排憂解難。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4.落實一名愛心媽媽(或愛心爸爸)

給每位留守兒童和潛能生落實一名愛心媽媽,愛心媽媽每週與留守兒童和潛能生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或家長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節假日請留守兒童有潛能生到家做客,使留守兒童通過愛心媽媽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讓潛能生通過愛心的關心消除自卑感,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

5.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開展多姿多彩的人文關愛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6.組織一次遊覽活動

學校不僅要在學習上、生活上關心留守兒童和潛能生,更在活動上給予優先。根據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的特點每學期單獨開展一次春遊、野炊、赴工廠參觀等校外遊覽活動,使他們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社會的關愛,感受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巨大變化。

7.搭建一個陽光舞台

各班要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和潛能生參加學校的“兩體兩藝”活動(至少參加一項)。學校搭建陽光舞台,定期舉行隊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大課間、校園吉尼斯等各種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8.寫一封親情書信

愛心媽媽監督、指導留守兒童利用傳統節日、長輩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給遠方的家長寫一封親情書信,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傳統美德。

9.過一個快樂的生日party

各班要建好留守兒童和潛能生生日,記入檔案。生日會(可一月一次)上要大力開展給留守兒童贈一張生日賀卡、寫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廣播室)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簡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動,讓每位留守兒童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10.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教師、愛心媽媽引導學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為家庭、為學校、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培養學生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五、活動要求

1.各位教師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必須全身心投入這項活動,紮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2.各老師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此項活動,確保活動收到實效,並按照愛心媽媽職責條款,認真履行,讓學校所有留守學生和潛能生都得到温馨的關愛,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幫扶記錄 篇七

一、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和原因分析

1.留守兒童家庭親情的缺失。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中大部分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但由於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見一次面,以此維繫親情很難溝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以足夠的關懷。

2.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偏低。在這些學生中,由於臨時監護人對他們的學習介入較少,使得他們的學習無人過問,有的對學習持消極、被動、厭惡情緒,缺乏學習熱情,形成了拒學心理,體現在學習習慣上就是經常拖拉作業,書寫馬虎,對學習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學。即使有的學生積極要求進步,學習有主動性,但由於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中不注意規範,不遵守基本的學習規律,導致學習上事倍功半。

3.心理健康和情感問題。大多數留守兒童與他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這些長輩平時對孩子物質給予的多,在精神上關注的少,平時對孩子在成長中的困惑解決不當或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於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

4.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衞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自理能力低下。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極差,在家裏不聽監護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二、提高留守兒童學業成績的策略

1.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設立專門的圖書閲覽室、親情聊天室、音樂美術書法室、多功能活動大廳、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讀書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親情聊天室架起學生和父母溝通的橋樑,方便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通過學習音樂、美術、書法,培養學生學習、生活情趣。

2.建立留守兒童學習檔案。通過“一人一卡”方式,記錄學生個人的相關信息。學生對每一時期的學習情況及取得的進步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在成長記錄表上標註評語。前期要對每位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在檔案中記錄下他們學習成績偏低的原因及薄弱學科,教師針對問題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對症下藥,爭取好的效果。

3.成立留守兒童幫扶團隊。根據學習程度的不同,教師可將學生分成A、B兩組。制定明確的課程表,定地點、定時間、定教師、定學生。開展以小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幫助指導。此外,以學生幫助為輔,通過班級留守兒童與優秀學生結對子,開展“一幫一”活動。教師與留守兒童結隊,隨時關心幫助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教師的關愛,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4.成績彙報與分層評價。開展每月一次的留守兒童學習彙報會,由學生彙報一個月來的學習成績,將學習上的收穫、心得體會與其他同學分享。同時要求學生給父母寫信匯報學習成績。在彙報會上,教師要對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對沒有進步的學生,也要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表揚和鼓勵。在考試中,採用幫扶對象與其他同學不同試題進行分層測試,試卷分為A、B組,對於所幫扶的學生試題要適當降低難度,但在班級學生成績評比時要與其他學生一樣對待,將他們融合到班集體當中。成績分析要在小組單獨評價,讓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留守兒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其在學習上的自尊和自信,待成績提高後可以參與其他學生的統一考試測評。

5.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學習管理制度》《留守兒童學習獎勵辦法》《留守兒童學業成績評價辦法》《留守兒童學習幫扶制度》《留守兒童家校聯繫制度》《留守兒童幫扶教師獎勵辦法》《留守兒童日常管理辦法》,將留守兒童的學業成績與教師的工作業績掛鈎。在這方面成績突出的教師同樣參與學校的評優樹模,以此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