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2W

【導語】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dmhhf0”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2: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3: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4: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5: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6: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7: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8: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9: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0: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1: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2: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3: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4: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5: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6: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7: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8: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19: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篇20: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正文】

篇1: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即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託人照顧的國小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校就在“關愛留守兒童工程”,現將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景

各個班級的班主任在學校領導的統一部署下,對班級的“留守兒童”情景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確定工作目標

經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歡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構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職責制。確保留守兒童在校安心學習。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學校成立了以樑峯副校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經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構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在學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課任教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4、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學校做到了每學期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的座談會(家長會)。

5、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進取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開展了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6、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對教師進行了考評。

(二)構建教育網絡,構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

2、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異常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濟難救助”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2、有的“留守兒童”缺乏自信,學習偏差。學校號召班裏的品學兼優的學生與“留守兒童”結成“一幫一”共同成長拉手對子,做“相互關心,相互幫忙,相互學習的好夥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師負責幫扶幾名“留守兒童”,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引導“留守兒童”構成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百折不撓的優秀品質。經過這一活動的開展,“留守兒童”得到了教育,使他們的學習、紀律、性格都有了改觀,都有了提高。

3、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學校期末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不定期召開座談會,定期舉行經驗交流,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水平。

雖然我們在過去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還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這主要是在落實學校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於受一些客觀存在的因素的影響,學校方面的工作還存在着必須的薄弱之處,有待於今後在工作中加以改善。

總之,學校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關愛留守兒童,幫忙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新形勢下的新課題與新任務,為做好這一工作,我們將不懈地努力着!

篇2: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XX年我區新建留守兒童之家13所。另外接收三官託管2所和已建3所,目前共有留守兒童之家18所,服務留守兒童203人。現將我區關愛留守兒童工程實施情景彙報如下:

一、紮實穩健推進留守兒童之家建設

新年伊始,我區根據《滁州市XX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和相關工作要求,及時調整了琅琊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琅琊區XX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對留守兒童之家項目學校提出明確要求:1、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項目學校,要高度重視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制定建設方案,成立工作組織,指定專人負責,按序時進度推進項目建設。2、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項目學校,在省級配套設備未到之前,要主動工作,按照本《辦法》要求,準備好留守兒童之家活動用房,籌措資金,配齊相關設施,充實活動室資料,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做好項目建設的使用與管理等工作。3、建立信息月報制度。各項目學校每月22日上報一次本校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管理與活動開展情景以及月工程進度情景,每月供給不少於2條有價值的信息。月報以紙質(須蓋章)和電子版兩種形式報區教育局電教儀器站。

4月28日在西澗國小召開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現場會。會議首先分析了我區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情景,對3個項目學校的建設工作進行了總結。西澗國小校長樊天寶介紹了學校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做法和經驗,同時查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並暢談了今後進一步做好工作的打算。區留守兒童之家項目負責人徐蘇明講解了琅琊區XX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對於今後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提議。張俊林針對託管的三官中、國小和XX年13所新建項目學校的軟硬件建設做了業務輔導。教育局副局長武道俊做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這次會議是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推進會,是新建項目學校的啟動會,同時又是相互學習交流的現場會。他要求各項目學校要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做好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學習,有針對性、創新性的開展工作,出色完成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這項政治任務。與會同志還參觀了西澗國小的留守兒童之家各活動室,查看學習了西澗國小留守兒童之家的資料建設,就一些業務上的困惑進行了交流。留守兒童之家領導小組組長、教育局長張雁飛與各項目學校簽訂了目標職責書。

目前新建的13所留守兒童之家都已經啟動。各新項目學校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和學期工作計劃,制定了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按照《琅琊區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考核辦法》等相關文件要求,建立了檔案資料。[由本站網友投稿]

二、進取主動創造性的開展活動

各項目學校緊密圍繞留守兒童之家這個主題,經過多種宣傳等形式,營造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進取爭取關工委、婦聯、團委、企事業單位的支持,廣泛發動、精心組織愛心媽媽、志願者,進取投入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擔任留守兒童的臨時父母、兼職教師和知心朋友。

建立和留守兒童談心制度,隨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加強交流引導。經過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學校、家庭均能夠了解留守兒童在家或在校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景和生活狀況。

學校經常開展一些品德教育、文體活動、聯歡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的人的關愛,充分體驗“家”的温暖。

5月25日上午琅琊區婦聯主席聞梅、西澗街道辦事處婦聯主任許明祖與“愛心媽媽”趙穎梅、吳萍等一行,來到城郊中心國小向31名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婦聯首先向“留守兒童之家”捐贈圖書100冊,並向全體留守兒童捐獻了禮品(禮品包括書籍、食品、生活用品等)。教育局趙穎玖、吳萍等四位“愛心媽媽”和江志偉、桂貴四位留守兒童結了幫扶對子。雙方建立了“愛心聯繫卡”和“愛心活動登記表”,架起了親情的橋樑。“愛心媽媽”詳細詢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景,融融的親情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留守兒童情不自禁從心底裏喊出了“媽媽”。

4月24日東風國小少先隊組織16名留守兒童,到共建單位——73091部隊參觀國防教育訓練基地和軍營內務,併為戰士們帶去精彩的慰問演出;6月3日午時,東風國小“歡度端午,關愛留守”實踐體驗活動在東風國小留守兒童活動室舉行。活動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瞭解艾草,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分工合作創作龍舟,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閲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科學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5月18日清流社區醫院的醫生們來到工農國小留守兒童之家,他們給留守兒童上了一節特殊的教育課——“國小生意外傷害的防範以及意外傷害的緊急救治方法;官山國小開展一場留守兒童家長交流會,幫忙留守兒童監護人跟新家教觀念,同時以“為孩子,共努力”為主題,開展“親子1+1”、“大手牽小手”等活動。

5月28日上午,工農國小的留守兒童在教師的帶領下,來到琅琊區消防支隊。留守兒童在消防隊員的耐心講解下,近距離觀察消防車的構造、內部設施、各項功能等,還親身體驗了防火服、氧氣罩等。孩子們大開眼界,同時增強了防火意識,掌握了火災安全逃生的方法。

6月1日上午,西澗國小、揚子官山國小、工農國小、揚子路國小為了讓留守兒童過一個歡樂的節日,各舉辦了一台聯歡會,留守兒童在代理家長的陪同下一齊觀看了聯歡會,讓留守兒童們充分感受到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温暖。聯歡會上,留守兒童用歌曲、詩歌等展現了他們樂觀向上,多才多藝的一面。

三、督查指導進一步促進工作落實

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到學校檢查指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制定了琅琊區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包保職責制和職責追究制,局機關科室負責人包保到項目學校,明確職職責務,履行包保職責。

制訂了《滁州市琅琊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自查評估表》,從軟硬件建設、活動開展、檔案建設等全方位進行自查,讓學校在自查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介紹學校的典型經驗、提出合理化提議。經過自查發現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揚子辦陳灣國小提出的問題具有典型性:1、學校缺少專門的留守兒童活動教室,必要的硬件設施達不到。2、師資力量不足。配備給留守兒童之家的教師,基本以兼職為主,管理孩子主要在“雙休日”,“節假日”。教師只能犧牲自已的休息日,開展活動管理孩子,平時教師還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正常教學當中。所以教師時間少,精力少,開展活動不能保證持續性和經常化。3、雙休日或節假日是留守學生自我支配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學生一方面在學習上缺少必要的指導而感到無助,另一方面,與祖輩間因認知代溝、心理代溝而缺少溝通,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侵蝕,構成“家庭管不好,學校管不到”的“真空時段”。4、心理問題沒能有效解決。在家裏由於孩子與監護人之間的認知差距,代溝差距,心理問題不能得到解決。在學校,儘管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引起學校的關注,但因缺少專業心理教師,同樣得不到有效解決,心理問題已成為困擾孩子成長的主要因素。下階段要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策

,進行有效的整改。

6月20日區民生辦和教育局聯合對項目學校進行了一次中期督查。督查組對揚子中心國小的檔案建設、東風國小的聘請心理醫生定期到校做心理輔導和建立留守兒童的成長記錄檔案盒等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有指出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的不足:1、檔案建設需進一步規範,對照考核指標體系,每個得分點都要有對應的資料。2、活動還需進一步、多樣化地開展。3、學生成長記錄袋資料還需進一步充實。

目前,除第一國小、東風國小因校舍加固暫時沒有活動室,其他學校活動室都準備就緒,等啟動資金(一次性投入和日常支出兩項預算經費510306.00元,正在申請)一到就能夠着手佈置。

下半年工作計劃:

1、對留守兒童之家中期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認真分析情景,提出整改意見。

2、強化暑期安全教育,確保留守兒童平安健康。

3、做好新學期留守兒童情景摸底,部署新學期留守兒童之家工作。

4、各包保職責人到學校對留守兒童之家的整改情景進行督查,整改不到位的通報批評。

5、做好省配套設備的理解、安裝、驗收和使用工作。

6、落實專項經費,進一步完善留守兒童之家的硬件建設。

7、規範留守兒童之家的檔案建設。

8、要求學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出自我的特色,推廣先進,以點帶面。

9、重點檢查瞭解教師志願者幫扶情景、優秀學生幫扶留守兒童情景、親情電話使用情景以及兒童之家圖書、器材使用情景。做好迎接市教育局的督查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根據市教育局的督查的反饋,認真整改。

10、對項目點學校進行檢查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確保任務完成。

11、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做好迎接省、市、區民生辦年終考核檢查各項準備工作。

12、認真反思,找出不足,做好總結。

篇3: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後面還有多篇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xx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隨着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愛心之家的工作要求,從學校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召開家長會,摸清情景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彙報學校的工作情景,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景。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夢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留守兒童愛心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構成了以校長、書記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於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本事。

三、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温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學校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在愛心之家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到達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團體這個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職責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人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繫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繫方式,便於教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繫溝通,配合教育。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構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教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建立健全家校聯繫。要求班主任教師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景。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經常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經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3、開展關愛活動,歡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學校裏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留守兒童愛心之家每週定期開放。在學校少先大隊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能夠在留守兒童活動室自主閲讀自我喜歡的圖書、展示自我的書畫作品、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與夥伴運動、遊戲,共同提高,留守兒童愛心之家真正成了留守孩子學習活動的樂園。

為了豐富留守孩子的學校文化生活,為其營造一個進取向上、温馨愉快的學習、生活氛圍。學校鼓勵每個留守孩子參加學校的第二課堂活動。留守孩子根據自我的喜好,踴躍報名、進取參加活動。學校統籌安排,確定上課人數及地點。第二課堂活動時間為每週五午時最終一節,活動資料包括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棋藝、朗誦、跳繩等項目。音樂課上,教室裏傳出的動聽歌聲,讓孩子們感到新鮮,學起來饒趣味味;跳繩課上,教師那矯健的步伐,讓孩子們心生羨慕;有書法、棋藝、朗誦等,讓孩子們沉浸在墨香、書香、棋海當中,與教師一齊感受中國書法、語言、棋藝的博大精深。經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了留守孩子實踐本事、動手本事和創造本事,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激發了他們的活力和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邀請醫護人員為留守兒童進行體格檢查,關愛孩子的健康。開學剛剛一週,學校邀請白塘鎮衞生院的領導和醫護人員免費為本校全體留守孩子體檢。本次體檢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眼科、口腔等10個項目,併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便於長期關注學生的成長髮育情景。醫護人員還給他們提出了合理的保健意見,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有利於預防控制疾病的傳染。孩子們在檢查中沒有絲毫膽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講故事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進取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歡樂、成長的歡樂。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學校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對他們要嚴慈相濟,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温暖,就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以後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歡樂成長。

篇4: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全社會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職責感和使命感,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努力為留守兒童供給健康的成長環境,我局認真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我局十分重視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按照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黨員幹部進社區”的要求,我局成立了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制定相關的措施,安排相應的幹部職工進行幫扶工作,確保特殊羣體學生健康歡樂地成長。

二、實施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局每位幹職工與兩名留守兒童結為幫扶對象,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擔當了“代理家長”的主角,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團體關愛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目前,我局共結成幫扶對子23個。

三、持續開展“笑臉行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局按照要求做到“三個一”:即每半年開展一次家訪,幫忙其家庭解決困難,指導委託監護人加強和改善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每三個月與留守兒童父母通一次電話,通報孩子的情景和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並徵詢意見;每一個月與留守兒童開展一次活動,開展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幫扶。關愛人員經過開展各項活動,加強留守兒童節假日管護,確保留守兒童安全歡樂地度過節假日。活動中,我局共走訪留守兒童家庭16次,開展課外活動4次,為幫扶兒童供給書包等學習用具23套。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與家長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職責。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是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進取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健康成長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篇5: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為貫徹落實xx市教育局《關於開展xx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號)精神,對照縣教育局下發的《平遠縣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方案》,結合壩頭學校的實際,對此項工作,學校領導精心組織,認真部署,做好留守兒童家訪工作,解決好新時期出現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健康成長。現將我校留守兒童家訪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領導機構

為使留守兒童家訪工作落到實處,不走過場,抓出成效,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日常工作由團少部負責組織實施,具體計劃及“留守兒童”家訪工作方案由團少部負責人餘生龍教師制訂。

二、宣傳發動家訪

10月19日上午,學校組織召開了一場行政擴大會議,會上校長傳達了上級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領導組織召開各類會議,逐級向下傳達上級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行動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確立目標

為使家訪對象明確,清楚掌握家訪對象詳細情景,10月22日,團少部下發留守兒童統計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報留守兒童名單及家庭詳細情景,以便下一步家訪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訪工作

根據各班主任統計的留守兒童名單,於10月23日至25日,團少部組織落實家訪大行動,要求家訪教師利用中午及傍晚兩個有效時段(根據農村實際,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在這時候應當在家),以班主任為主、落級領導為督、科任教師為輔,家訪留守學生,向臨時監護人彙報該生的在校表現,認真聽取臨時監護人的意見,詳細瞭解實際情景,並做好留守學生家訪登記表。

五、梳理家訪問題

10月26日上午,團少部組織相關人員收集學生家訪登記表,並對登記表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逐一梳理,發現留守學生存在有如下問題:1、缺少關愛;2、性情孤僻;3、家庭教育不協調;4、家庭生活較艱辛。

六、出台教育對策

團少部梳理問題上報學校後,10月26日午時,學校再次組織召開行政擴大會議,校長通報家訪情景後,針對留守學生的問題,大家認真討論,研究對策,最終初步構成留守兒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監護人的聯繫,構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

2、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每班推薦1—2名留守學生與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1—2名學生,幫扶教師要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開展文體活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學校要求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午時課後,由結對教師在學生活動室或操場組織安排文體活動。如:拔河比賽、球類活動、遊戲活動等。3、發動社會力量,共同關心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能夠發動村幹部、相關政府人員、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教師一齊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擔當“代理家長”的主角,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擬成立留守兒童資助金。發動師生或社會熱心人士捐資,成立留守兒童資助基金,對家庭生活異常困難的給予經濟上資助。

5、擬創立視頻聊天室。學校設立一間視頻聊天室,專門為那些父母長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兒童供給視頻聊天,讓他們在網絡上見面、溝通,感受父母之愛,感受家庭的温暖、關愛。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我們要努力探索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構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篇6: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當前全國上下都進取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忙“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以教育擔責,以關工委為主關愛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在我校各個班級對“留守兒童”情景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關工委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內、班級內、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説,家是温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説學校就是他們温暖的第二家,教師就是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各學校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於最前面,組織“元旦”演出也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歡樂的成長。

四、構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先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景,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必須的家教指導,幫忙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學校教師還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信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景,到達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校更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構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篇7: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20XX年,在市委、市政*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市委王銘暉書記“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把關愛留守兒童成長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的指示要求,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行動領導小組認真謀劃工作思路,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各區縣領導小組、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大力開展關愛工作,整合資源、拓展平台、創新措施、亮點頻現,在全社會構成了競相關愛的熱潮,實現了對全市23萬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全覆蓋,我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

一年來,我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得到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李登菊、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王劍明等領導肯定性批示5次,宜賓市成功創立“全國青少年權益工作創新試點城市”,獲評省級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先進團體3個、先進個人2名,“新建留守學生之家55所”等重點工作首次寫入市《政*工作報告》,央視《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中青報、新華社、《四川日報》、四川電視台等主流媒體集中報道50餘次。

一、領導重視,“三重保障”確保關愛工作有力推進

(一)加強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及時調整充實了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行動領導小組成員,成員單位擴充到14個,年初制發了《關於開展20**年關愛留守學生(兒童)“圓夢”行動的通知》,全年組織召開了2次全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聯席會,制發了《關於印發〈宜賓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陣地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關於印發〈宜賓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行動”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等三個規範性工作文件,進一步強化了全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的管理、實施和考核,並將省上下達的任務細化分解,協調、明確了各部門承擔的主要職責,構成了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良性工作運行機制。

(二)落實工作強化人員保障

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均明確了負責關愛工作的分管領導及聯絡員,各縣區、鄉鎮、村社也落實了專人負責關愛工作,由上至下組成了市、縣、鄉三級人員充實、行動有力的專兼職結合的關愛隊伍。在保障專職人員數量的同時保障專職人員素質,針對關愛工作的具體資料,以文件、會議、活動等形式開展專職人員培訓,讓專職人員在各種學習中不斷豐富和積累工作經驗,增強從事關愛工作的職責感和使命感。目前,全市已有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專兼職工作人員1012人,開展關愛工作培訓活動20餘次,參與培訓人員達3000餘人。

(三)明確資金強化經費保障

經過向省級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向社會各界募集資金,為關愛活動順利開展供給強有力的後勤和經費保障。全市三年內教育投入32億元廣泛開展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預計將於20**年底到達寄宿制學校在全市三區八縣的全覆蓋。按照省委20**年18號文件精神,全年市、縣財政保障約400萬元用於各級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經費。目前,部分區縣將關愛行動工作經費納入區財政民生工程項目預算,鼓勵基層“以獎代補”大力推進關愛工作,並安排專項資金在年底考核激勵先進單位;部分鄉鎮、街道已建立“關愛基金”保障關愛工作。

二、強化合作,“三向聯動”促進關愛工作有效開展

(一)強化同級部門“橫向聯動”

團委、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合督促學校、派出所、司法所各基層部門加強對留守學生(兒童)的監管,深化安全教育,嚴厲打擊侵害留守學生(兒童)的犯罪行為。司法系統受理調解留守學生(兒童)案件7起,開展法制教育和心理輔導14000餘次。教育部門開展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今年已完成147個項目目標任務,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食堂建設工作達31910平方、補助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54714人。農工委爭取上級資金590萬,解決了86個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困難問題。公安部門排查學校內部安全隱患550處、排查重點人員599人(其中重性精神病人380人),化解涉校糾紛15起,及時制止可能傷害學生幼兒案事件苗頭27起,妥善處置因涉校矛盾糾紛引發的不穩定事端38起。團委、關工委聯合開展關愛留守學生“親情大講堂”專題講座800餘場,覆蓋18、16人(次)宣傳家庭教育和養育知識。衞生、文化等部門,聯合開展為留守學生(兒童)開展“送親情、送電影、送醫療、送關愛”等活動,總覆蓋人數30餘萬人次。人社系統監察2300餘户用人單位,查處4件使用童工案件,罰款2、6萬元。

(二)強化對上對下“縱向聯動”

對上進取協調,團委、婦聯、教育等部門進取向對應的省級部門爭取專項資金300餘萬元,深入開展關愛工作;對下嚴格督促,各區縣關愛行動領導小組在完成關愛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的同時,拓展和延伸關愛體系,努力讓關愛活動覆蓋到更多需要幫忙的孩子。翠屏區起草了《關於在農村寄宿制學校全面推進“温馨小屋”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將留守學生活動陣地納入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規劃;分類打造留守學生之家、陽光少年之家、鄉村少年宮、翠屏共青農業實踐園、温馨小屋等活動陣地,覆蓋全區14個鄉鎮、2個郊區街道;堅持“一個關愛陣地一支志願隊伍”,實現每個活動陣地及每所鄉村學校都有志願者常年服務。筠連縣專門為留守學生開通入學“綠色通道”,筠連中學、勝利街國小連續三年開辦“留守學生助學班”幫忙千名留守學生完成學業。

(三)強化整合資源“多向聯動”

公安、教育部門聯合開展法制副校長(民警)工作,投入各類警力深入學校、周邊社區開展宣傳、提高師生防範意識和技巧。文化、廣電、團委、禮貌辦、關工委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6400餘人次、檢查文化經營場所14000餘家次,檢查網吧4800餘家次、取締黑網吧54户,查繳非法出版物7萬餘盤(冊)。團委、婦聯和關工委等部門,在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廣泛徵集3562名愛心人士擔任“愛心媽媽”、“代理家長”,共建家長學校1298個(其中國家級示範家長學校2所,省級示範家長學校1298個)。江安縣開展“青春與法同行”系列活動,及時調整充實了71名農村學校法制副校長和輔導員,開辦了法制教育課堂,開通了兒童維權熱線,開展了中國小校周邊環境集中整治活動,並聯合縣法院成立了首個“留守兒童維權合議庭”。高縣組織青年教師和青少年學生編導關愛留守學生情景劇《愛的呼喚》,編寫印製了圖文並茂、未成年人喜愛的女孩自護教育手冊《女孩悄悄話》4萬冊,免費發放到全縣14歲以下女童手中,加大對留守女孩的自護教育。翠屏區創新開展“適宜成年人蔘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案件”工作,把留守孩子作為重點,在切實保障涉案未成年人訴訟權利同時有效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0**年適宜成年人蔘與案件8起,幫忙2

名涉案留守孩子減輕處罰。

三、深化載體,“三個品牌”推進關愛工作落到實處

(一)深入開展關愛留守學生(兒童)“圓夢行動”

經過結對幫扶、心願認領等方式,全市已有1、8萬餘名愛心志願者與留守學生(兒童)結成了救助幫扶對子,參與志願者達2萬餘人次;各級團組織募集資金340萬元,累計實現留守學生(兒童)心願1、7萬個;開通127部親情視頻熱線電話,接聽、撥打電話3萬餘次。組織城鎮少先隊員與留守學生(兒童)以環境保護、公益服務、科技創新、實踐體驗、體育鍛煉等為主要資料進取開展結對交流活動,促進城鄉少年共同健康成長。目前全市有3600名城鄉少年結成了愛心互助小夥伴。翠屏區投資27萬元在全區40所農村學校的留守學生之家安裝240部座機電話,開通留守學生(兒童)“親情家園”,幫忙留守學生(兒童)與在外務工的父母進行視頻通話,為留守學生圓了與父母的通話夢。筠連縣募集資金17萬元,專項用於留守學生“暖冬”行動。

(二)深入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留守學生(兒童)之家”和“歡樂學校”志願服務暑期支教活動

禮貌辦系統在全市範圍內加快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工作,市財政以獎代補加大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自建項目力度,每個自建項目市財政以獎代補5萬元,今年全市總計建120個鄉村學校少年宮、覆蓋率達72%(其中自建項目達86個),共計以獎代補430萬元,新建成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網場所15個。團委、婦聯繫統加快推進“留守學生之家”、“留守學生(兒童)之家”建設工作,整合資金100餘萬元,在留守學生(兒童)較集中的鄉鎮新建留守學生之家55所、留守學生(兒童)之家30所。同時,在7、8月組織來自北京、上海、山東、安徽、湖南、成都等省內外的'“歡樂學校”志願者,組建18支關愛志願服務隊分赴各區縣的“鄉村學校少年宮”、“留守學生之家”開展暑期關愛留守學生志願支教活動,為3萬餘名留守學生送去歡樂和温暖。

(三)深入開展“留守學生雙星”推選表彰活動

9月份啟動宜賓市留守學生(兒童)“自強之星”、“關愛之星”和優秀關愛陣地推選活動,經過民主推薦和認真評審,推選出王羽川等10名“自強之星”、何鬆等10名“關愛之星”、翠屏區李莊鎮留守學生(兒童)之家等11個“優秀關愛陣地”;塗旭蓮等27名“自強之星”提名獎,唐友餘等17名“關愛之星”提名獎。經過活動大力宣傳獲獎者的先進事蹟,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激勵更多的留守學生勤奮學習、歡樂生活、自強不息、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鼓勵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留守學生(兒童)關愛行動的行列中,倡導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尚。

四、強化宣傳,多方媒介營造關愛工作良好氛圍

(一)強化內部宣傳平台

以簡報、網站、報刊、雜誌、電視、電台、手機等多種載體,及時發佈各種留守學生(兒童)關愛活動的工作動態,構成上下關注、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圍。目前,已累計編髮各種信息和簡報100餘期。在12月底召開的四川省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江安縣團委代表四川共青團系統在全省做交流發言,受到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李登菊的高度肯定。

(二)拓展外部宣傳媒介

進取協調各級外宣媒體,大力拓展宣傳渠道,構成更新及時、反饋良好的輿論氛圍,全面做好留守學生(兒童)關愛活動的宣傳引導,逐步擴大其影響力和關注度。目前,全市各級留守學生(兒童)關愛行動領導小組已分別在新*網、中青網、四川青年網、宜賓青年網、宜賓電視台、宜賓廣播電視台、宜賓日報、宜賓晚報、宜賓新聞網、華西都市報等各種媒體發佈信息350餘條。9月初,市關愛行動領導小組又推出了留守學生自強典型和關愛典型——筠連縣帶媽媽上學的高三女生李秋和江安縣怡樂鎮村小患癌教師黃傳偉8年堅持教學,關愛留守學生,期望經過典型帶動的作用,呼籲社會各界進取投身關愛留守學生工作。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李登菊在我市留守學生(兒童)關愛典型的宣傳報道上進行了專題批示,要求要加大宣傳。

篇8: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關愛“留守孩子”,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應對生活,應對學習,自強不息,歡樂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我校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現將本學年留守孩子工作總結如下:

一、利用主題班隊會,加強關愛。

我校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留守孩子”的主題隊會,各中隊輔導員教師根據本班留守孩子的具體情景,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活動方案,組織同學舉行一次主題隊會。經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明白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安排自我的學習與娛樂。經過活動,讓留守孩子從國小習自理,明白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主動參與家務勞動。經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幫忙別人時的歡樂,也在團體中體會到別人幫忙時的歡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當伸出援助之手,把關心他人看作是自我生活中歡樂的一部分。在各位教師、同學的幫忙下,我校蔡東劍同學被評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強少年”。

二、利用節日,加強關愛。

我校根據元旦、六一等節日契機,開展了“同在藍天下茁壯成長——關愛留守孩子”座談會,為每個孩子送上學習用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孩子”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六一節在全校開展了“慶六一,關愛留守孩子”大型遊園活動,使每一個留守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班團體的温暖,覺得自我和其他孩子一樣,能夠開開心心、快歡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三、利用資料,加強關愛。

每個班級建立了留守孩子檔案、聯繫卡、統計表、基本情景登況表、手拉手好朋友結對子登計卡。每一位教師都與留守孩子結對子,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景。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

3、供給必要的幫忙,如在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

4、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四、利用“愛心天地”,加強關愛。

每個“留守孩子”都有一個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學習、生活上幫忙他,與他一齊成長提高。並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間,全班同學為“留守孩子”獻上一聲生日祝福送上自我製作的小賀卡、小禮物等。使他們感受到團體的温暖和關懷。

在各班開闢關愛留守孩子“愛心天地”,發表“愛心宣言”,製作“愛心牌圖”,精辦“愛心宣傳欄”。挑選創意新穎,主題鮮明,版面精美的作品為宣傳欄的資料。

一個個品學兼優的愛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愛心宣言,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愛心畫面,給留守孩子陽光般的温暖,陽光般的熱情。

篇9: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當前全國上下都進取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忙“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以教育擔責,以關工委為主關愛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在我校各個班級對“留守兒童”情景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關工委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內、班級內、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説,家是温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説學校就是他們温暖的第二家,教師就是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各學校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於最前面,組織“元旦”演出也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歡樂的成長。

四、構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先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景,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必須的家教指導,幫忙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學校教師還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信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景,到達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校更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構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篇10: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留守兒童”是新時代特有的社會現象,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變革的產物。20世紀80年代初,隨着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開始大規模地向城市轉移。由於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他們只能將孩子留在了農村,並託付給其他人代為照看,於是,一個新的弱勢羣體——留守兒童由此誕生了。據初步統計,全國約有1、2億農民工,他們的子女在義務教育年齡段的約有2000多萬留在家鄉,並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增長。這些留守兒童由於缺乏家長的正常管教和親情關愛,由於“代管人”的監護不力和關愛失策,使留守兒童在理解教育方面較其他兒童出現明顯不足和滯後,導致了留守兒童在生活學業、人格品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偏差和問題,有的甚至嚴重扭曲。部分甚至成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一系列“不好事件”的主謀者或被害人。這就是近年來進入人們關注點的“留守兒童問題”。為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已被一些學校和社會團體廣泛關注。許多地區、學校已致力於留守兒童教育的研究和實驗。

我校切時代脈搏,持守教育職責,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恪守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把“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研究作為學校課題研究的重要資料,並主動承擔我縣留守兒童教育試點任務。兩年來,在香港郭氏基金會的關心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關懷下,在縣教育局的具體領導指導下,我校正式起動“關愛留守兒童教育項目實施方案”。我校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原則,以“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為主題,以“創立環境,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結對幫扶”“六項資料”為重點,堅持內涵發展,拓寬思路創新形式真情關愛求真務實,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實施方案,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工作與做法

(一)以教育均衡的高度提升工作意識

我們認為,“留守兒童問題”是一種關乎教育發展和社會提高的問題。教育是社會之本,和諧成就偉業。關注弱勢羣體,促進教育公平已成為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我們學校從本質上探究“留守兒童問題”的源頭活水,致力於“留守兒童問題”干預對策及教育實踐模式的研究,切實關愛留守兒童,促進健康全面成長,推進教育均衡,實現公平和諧。我們就是基於這種認識的高度開展工作的。

(二)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做好前期工作。

1、加強領導,強化職責。我們十分重視此項工作,專門成立了“留守兒童”教育項目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和工會主席任副組長,16個班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工會主席彭世順同志為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抓項目的實施工作。

2、澄清底子,建立檔案。為了加強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克服盲目性,我校對全校175留守兒童進行了全面的摸底瞭解。即:留守兒童自身的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班級、家庭住址、學習表現、個人獎懲、愛好特長等。家庭信息:父母姓名、年齡、職業、務工地、年收入、聯繫電話、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監護人信息:姓名、稱謂、職業、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主要經濟來源等。

3、精心設計,構成方案。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經過查閲多種相關研究資料,學校領導小組多次會議研究討論,縣教育局和香港郭氏基金會項目主管領導指導,我校構成了“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實驗項目實施方案”。

4、新建“兩室”,完善制度。在香港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的大力支助下,為了促使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增進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家長的親情交流,我們新建了留守兒童關愛室和檔案室。關愛室裏配有電腦、電話、電視機、音箱設備、沙發、飲水機、圖書櫃、檔案櫃、圖書、檔案盒。還有供留守兒童娛樂的象棋、圍棋、軍棋、跳子棋、五子棋、積木、魔方、跳繩、羽毛球、乒乓球等。為了確保留守兒童教育項目方案的順利實施,我們制定了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制度、學業管理制度、輔導管理制度、生活安全管理制度、關愛室管理制度、檔案室管理制度、家庭聯繫制度等。

(三)以“六重要”為主線,抓好系列活動。

1、搭建重要平台——“關愛室”,創立兒童歡樂家園。

20xx年秋,我們向留守兒童開放了關愛室。我們把每一天中午和放學後定為開放時間,每週一、三、五放學後定為親情交流時間。每週確定一名行政值周領導具體負責開放管理工作。組織學生有序、安全的活動;對學生活動進行登記;組織學生打掃衞生;維護安全,指導學生寫活動隨筆。每一天中午和放學後,小小的關愛室擠滿了學生。有的看書,有的下棋,有的玩模型,有的唱歌,還有的打電話,玩電腦等。有時教師給他們講講故事,帶他們唱唱歌,給他們講講如何寫作文……孩子們在那裏增長了知識,找到了寄託,生命得到釋放,個性得到滋潤,那裏真正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和家園。

2、確立重要專題——心理情感,舉辦講座慰問活動。

一是抓調研、講座。在近兩年的時間裏,我校先後3次對留守兒童進行調研,六次特地邀請了湖南吉首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羣英教師為主講,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禮儀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專題講座。

另外,我們也多次舉行由本校教師擔任主講的法制法規、前途夢想、尊榮拒恥等專題講座活動。

二是抓節日慰問。為了慰藉留守兒童的孤獨和寂寞,我們注重節日慰問工作。兩年來,我們在中秋佳節,春節,端午節,兒童節對留守兒童均進行了節日慰問。中秋節,我們給學生送一份月餅,春節,我們給學生送一套生活用品,端午節,我們給學生送一把小傘,兒童節,我們給學生送一套文具。禮品雖小,但愛心融融,贏得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好評和感激。

3、依託重要載體——社會活動,強化兒童實踐體驗。

教育是社會的產物,教育最終為社會服務。讓學生深入社會,瞭解社會,學習“社會”,走教育“三結合”之路,應是學校教育發展的致力方向。為此,我們組織學生四次開展了不一樣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是20xx年12月4日組織留守住宿生參觀了保靖縣含鬆陶瓷廠。在那裏,留守兒童經過聽取專題講座、車間參觀、動手模擬。有的把泥漿倒進石膏模型內;有的用小刀修正瓶口,修呸、洗呸;有的給紫砂瓶上釉、上色、洗色;有的把紫砂瓶送到烘乾房去烘乾……頓時,整個車間了出現了勞動競賽的場面。這次活動使孩子們感受到了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爭錢的不易。同時也體驗到了科學的先進、體驗到了工人的偉大。從而更加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孝敬父母,報效祖國的情懷。二是20xx年4月9日,組織留守兒童舉行了“飲水溯源,感恩父母”經商體驗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先預支給每個學生10元本錢,組織他們自由購物,自由推銷,所得利潤作為獎品。整個活動共分培訓、購物、推銷、反思四個環節以10個小組進行。其中6個小組走街串巷,上門流動推銷,4個小組各固定一個地方,設攤位推銷。活動初始,我們排着隊伍,打着“梅花國小留守兒童‘飲水溯源,感恩父母’經商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橫幅,走向縣城,造聲勢,做宣傳。要求學生

推銷一個客户,散發一張宣傳單。激發社會對留守兒童的瞭解和同情,營造“關愛留守兒童,創立和諧社會”的社會氛圍。事後我們瞭解到在推銷過程中,許多同學遇到過許多困難。如遭誤解、遇白眼、受責難,顧客不搭理,商品不易賣等等。但在教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一再堅持,歷經磨練,最終獲得一個個成功,飽受了勞動的鍛鍊,嚐到了成功的喜悦。事後,很多孩子和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在電話交流時,談起此事禁不住淚流滿面。三是“親近自然開闊眼界”不二門旅遊活動。為了切實關愛留守兒童,豐富其生活,增添其見聞,陶冶其情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我們梅花國小在20xx年5月23日,組織留守兒童以“親近自然開闊眼界”為主題組織旅遊活動。孩子們第一次觀賞了天下第一石門(不二門),欣賞奇石怪壁,咀嚼石字壁畫,品味遊人餘味。異常是對“山青海岸”這四字融為一體的創作藝術更是歎為觀止;參觀了觀音寺、土家博物館,初感佛教文化,體會鄉土風情。孩子們還浸泡了温泉,在浴池裏盡情的沐浴、嬉戲,盡情感受温泉的愜意,體會大自然的魅力。之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公園。當孩子們看到永順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解放湘西而犧牲的英雄們所立的石碑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深深的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來自不易,從

而使他們更加珍惜今日……四是參觀工業園活動。培養經濟型人才,用教育經濟辦經濟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理念。為了樹立學生的經濟意識,進一步瞭解當地的經濟建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振興家鄉的情懷,我們以“強化經濟意識瞭解保靖經濟”為主題,於20xx年12月20日,組織175名留守兒童參觀了保靖縣工業園區。學生們在園區主管領導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園區裏的陶瓷廠、鋅廠、錳廠、水泥廠等9家企業公司,聽取了五家企業公司生產主管的介紹,孩子們瞭解在園區的建設、總體經營、未來發展情景等。

經過這些社會實踐活動,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增添了他們的見聞;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並且讓他們獲得了豐富的人生體驗,從不一樣的層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時,也擴大了社會影響,增強了社會對留守兒童的廣泛關注,營造了濃濃的社會關愛氛圍。

4、採用重要方式——“會議培訓”“家校聯卡”,做好家校聯繫工作。

為了增強家校聯繫,構成教育活力,我們定時家訪,每期都要舉行兩次監護人會議。建立家校月聯繫制。經過家校聯繫卡與監護人隨時取得聯繫。實現家校教育的一致,提高了家長的整體素質,增強了教育合力。

5、開闢重要渠道——“禮儀值日”“生活小比賽”,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

我們發現,留守兒童的各種行為習慣較差。為此,我們注重對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一是開展各種值日活動。每一天安排留守兒童做禮儀值日、衞生值日、紀律值日,擔任值日組長,值日班長等,培養了學生的職責心,上進心,自信心,養成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二是開展各種競賽活動。掃地、洗衣,折被子等比賽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習慣。

6、策劃重要舉措——“四抓策略”,注重學生的學業提高。

學習,是學生的主業,學生學業的好差是家長社會的重要關注點,是學生自信,自強的強大心理支柱。我們為此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抓教學常規。學校把關注留守兒童的學業寫進教學常規。經過聽課、抽檢等方式瞭解教師對留守兒童學業的關注情景和學習情景。二抓每月抽考。學校每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進行考查,並對結果做出分析存檔。三抓結對幫扶。學校把175名留守兒童分配給中心完小全體教師。制定學生學業幫扶獎懲制度。四抓活動隨筆。針對學校開展的各種教育講座,各種關愛活動等,要求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觀感隨筆。進取開展學生隨筆評比表彰活動。

經過這些措施,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很大,20xx年秋季,我校六年級學生參加縣畢業升學考試,有26位同學被縣重點中學保靖民中錄取,升重點中學人數居全縣農村國小第一,其中有五位同學是留守兒童。本期我校六年級學生又有12名學生被保靖民中第一批預錄。預錄人數再次居全縣農村國小第一。

(四)以結對幫扶為重要策略,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

留守兒童現象作為當今時代的一種社會現象,它具有相當的政府性、社會性、學校性、家庭性。為了喚起全社會對留守兒童關注意識和參與行為,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全面創立教育和諧,切實提升教育質量,我們開展了三種形式的結對幫扶活動。

一是社會幫扶

經過縣婦聯面向社會各界招募“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與留守兒童結成對子;二是教師幫扶,全校教師與留守兒童之間結對;三是學生幫扶,學校留守兒童與對子學校——吉首民族實驗學校的學生開展“心連心自由結對幫扶”活動。異常是社會幫扶,我們開展得有聲有色,頗有成效,在社會上造成了良好的影響。

20xx年11月,我們聯合縣婦聯面向全社會招募了65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與我校的65名留守兒童結成對子,實施結對幫扶策略,並按計劃對其進行關愛教育培訓。我們請來了吉大師院心理學教授李羣英及其兩名助手,圍繞“留守兒童”現象、特徵及其成因等資料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進行了專題講座。培訓結束後,我們與香港嘉裏集團郭氏基金保靖項目部、保靖縣婦聯聯合舉行了“愛心結對”啟動儀式。參加這次啟動儀式的有香港郭氏基金會保靖項目部、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縣婦聯、縣教育局領導、吉大師院的李羣英教授和她的兩名助手,來自縣直各局機關65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保靖縣縣其他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共800多人。結對儀式由政協主席向治學主持。縣政府副縣長鬍勤同志致辭,縣人大副主席彭淑媛同志均作重要講話;“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與留守兒童交換了“結對卡”,互贈了結對小禮物,學校校長陳景娥作了留守兒童工作彙報。留守兒童代表進行了才藝展示。

這次活動開闢了保靖縣留守兒童教育的新紀元,它標誌着保靖縣留守兒童教育必將走向一個新天地。

20xx年12月19日,學校攜手縣婦聯舉行了一次關愛留守兒童“大朋友”“小朋友”“歡樂週末”活動。65名留守兒童與65名“愛心媽媽、知心姐姐”以及相關領導,一齊遊戲,一齊就餐,其情融融,其樂融融。

二、成績與不足

兩年來,在香港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的大力資助下,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縣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我校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具體體此刻“四個變化”。

1、留守兒童變了——變得開朗活潑,變得自信堅強了。

留守兒童的自主、自立、自理、自強的意識和本事增強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了,待人有禮貌了;關愛室的設立與開放,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填補了留守兒童在生活、心靈等方面的嚴重缺失;經過心理健康、法律法規、前途夢想、道德品質等講座,淨化了學生的心靈,促進了學生在心理情感、道德品質等面的健康成長;各項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充實了學生的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識,豐富了學生情感體驗和實踐體驗;對學生學業的異常關注和管理,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學習成績獲得普遍提高。

2、家長和“監護人”變了——監護的意識增強了,教育水平提高了。

近年來,經過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家校聯繫等工作,增強了家長及其監護人的監護本事和教育本事。使他們認識到當今留守兒童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的影響,自覺投身到關愛留守兒童的整體工作中來,主動的配合學校工作,併為之獻計獻策。

3、學校變了——積累了經驗,擴大了影響。

我們在各種關愛活動中,積累了經驗,自編留守兒童活動資料12本。學校構成了“留守兒童‘二四五’教育管理模式”。兩個理念:即: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創立具有現代人性化特色的和諧學校。四個原則:以人為本,內涵發展的原則;真情關愛,求真務實的原則;立足學校,輻射社會的原則;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五項重點: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結對幫扶。在學校,“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公平”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兩種“異常”的氛圍逐漸構成。學校的《當今留守兒童的特點分析及干預策略研究》的課題在國家級立項。我縣教育局多次組織全縣其他學校教師來我校參觀學習,擴大了學校的正面影響。

4、社會變了——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

經過活動宣傳,散發宣傳單,結對幫扶等,許多單位,許多領導,甚至包括有的縣政府領導,對留守兒童有了必須的認識和理解,真正理解到留守兒童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對社會的影響,真正的感悟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社會意義及全民職責,由此生髮了較強的關愛意識、參與意識和參與行為。縣人大副主任彭淑媛,縣婦聯主席張宇以及其他一些機關領導主動聯繫我們,申請結對一名學生,並主動給對子買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且在此後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關協和幫忙。

在我們舉行結對儀式後,在對子之間,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事例,“愛心媽媽、知心姐姐”贈物400件,接到家裏共度週末38人次,來校看望留守兒童輔導學業45人次,帶留守兒童看病體檢18人次。使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三、展望與思考:

1、留守兒童教育應走內涵發展之路,應突出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四項重點。

2、留守兒童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事業,需要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需要喚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心資助。

3、留守兒童教育也是一項政府性很強的事業,需要政府的高度關注。

關注弱勢羣體,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是一種理念,一種人性理念,一種教育理念,一種和諧理念,一種發展理念;也是一種付出,一種人性致善的付出,一種教育職責的付出,一種真心真情的付出。我們誠摯地期望教育同仁,各界志士攜手並肩,傾一份熱情,盡一份職責,創一份和諧,共同描繪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完美藍圖,願所有的留守兒童在同一藍天下健康的成長!

湖南保靖縣梅花國小基本情景簡介:

湖南保靖縣梅花國小位於保靖縣城東,新政府、檢察院南300米處,分別與縣職業中專、黨校、縣總工會新址、縣中醫院新址比鄰,距老縣城中心1、3公里,面積15079平方米,現有教學班級17個,在校教職工85人,學生1181人。學校建有學生電腦室、音樂室、美術教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閲覽室、實驗室、留守兒童關愛室、教師電腦室;學校交通便利,環境幽雅,空氣清新,天然氧吧,高大的樟樹濃蔭匝地,棵棵月桂十里飄香,真是一個生活、學習、工作的絕佳之地。

近幾年來,學校飛躍發展。學校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孩子的終生髮展,提出“用教育經濟辦經濟教育”的教育思想,崇尚“教育為生命導航”的育人理念,倡導“天天努力,人人成功”的學校精神,全面建設“生命化德育、生命化課堂、生命化管理”育人工程,全面實施“三·三、五·五”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近年來,學校相繼被定為“全國國小語文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課題實驗學校”、“州教學常規管理示範學校”、“州德育示範學校”、“州學習性學校”、“縣常規管理優秀學校”、“縣綠色學校”、“縣安全禮貌示範性學校”。學校及師生榮獲國家、省、州、縣各級主管部門的獎勵達100多人次。學校被縣教育局譽為“農村學校的一面旗幟”。

20xx年,學校承擔保靖縣留守兒童關愛教育試點任務。在香港郭氏基金會的關心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關懷下,在縣教育局的具體領導指導下,學校正式起動“關愛留守兒童教育項目實施方案”。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原則,以“關愛留守兒童,促進教育均衡”為主題,以“創立環境,心理情感,習慣養成,實踐體驗,家校溝通,結對幫扶”“六項資料”為重點,堅持內涵發展,拓寬思路創新形式真情關愛求真務實,全面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項目實施方案,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xx年,學校《當代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策略與模式》在保靖全縣學校推廣;縣教育局多次在梅花國小舉行留守兒童經驗交流現場會;香港郭氏基金會總部先後三次組織國內其基地校來梅花國小參觀學習。

20xx年初,保靖縣縣委縣政府以高度的教育職責和撼人的時代魄力做出決定,攜手湖南嶽陽市政府投資2000多萬,擴建梅花國小為縣城第三國小,即岳陽國小,擬把梅花國小建成湘西自治州一流學校,致力於推進我縣教育均衡,創立保靖和諧教育的偉大壯舉。保靖縣教育局也把梅花學校定為“全縣有效課堂教學實驗學校”,並從多方面加大投入,為梅花學校跨越式發展創立了平台,供給了條件保障。

篇11: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今年來,市廣電局(台)按照《市委辦公室市政*辦公室轉發市委宣傳部等部門〈關於開展留守兒童“笑臉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枝市辦文[2015]1號)文件要求,高度關注、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加強領導,成立關愛小組,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關愛活動,並取得明顯成效。

一、加強領導,成立關愛小組

局黨組高度重視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服務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構成了以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中層幹部進取參與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機制,圍繞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目標和職職責務,進取主動完成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任務。

二、真情結親,開展關愛活動

我局將關愛工作重點放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局(台)領導班子和中層幹部共32人與七星台鎮董家灣、肖家山村28名留守兒童結親幫扶,全面瞭解掌握了留守兒童的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繫電話和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繫方式,便於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繫溝通,配合幫扶教育。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市廣電局(台)幹職工赴七星台鎮董家灣、肖家山村看望28名留守兒童,為孩子們送去關愛資金3000多元,節日禮物摺合人民幣2000多元,並與留守兒童家長和班主任進行了交談,激勵他們自強不息,學會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生活的強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歡樂。經過開展這些活動,更深入地瞭解留守兒童的需求,為這些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截止目前,局(台)幫扶幹職工共資助留守兒童現金和物資合計達5000多元,電話聯繫鎮、村幹部、教師和家長120多人次,開展家訪慰問活動40多人次。

三、加大宣傳,營造關愛氛圍

局(台)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宣傳職能,配合相關部門加大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宣傳力度,精心策劃了枝江市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笑臉行動啟動儀式,在《枝江新聞》節目中,開闢了相關專欄,對社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進行了大張旗鼓地宣傳報道,在省台播發相關報道2條、在宜昌三峽台播發相關報道5條。在枝江廣播電台和電視台播發相關報道30多條,為全市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供給了有力的輿論支持和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愛與温暖,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四、健全機制,完善關愛制度

建立健全關愛留守兒童結對幫扶聯繫機制,要求幫扶人員定期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景。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具體情景,幫扶人員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留守兒童工作機制的建立,加強了我們與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構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今年來,我局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宣傳貫徹十八大及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大關愛強度,進取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活動,不斷創新宣傳工作方式方法,營造強大的關愛留守兒童輿論聲勢,全力推進全市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再上新台階。

篇12: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當前全國上下都進取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忙“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以教育擔責,以關工委為主關愛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在我校各個班級對“留守兒童”情景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關工委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內、班級內、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説,家是温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説學校就是他們温暖的第二家,教師就是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各學校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於最前面,組織“元旦”演出也讓留守兒童有更多的參與面,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歡樂的成長。

四、構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先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景,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必須的家教指導,幫忙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學校教師還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信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景,到達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校更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構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的成長。

篇13: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20XX年,鎮婦聯在市婦聯的指導幫忙下,在鎮黨委、政*的重視支持以及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堅持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整體推進、不斷創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深入調研,準確掌握全鎮留守兒童情景。

4月份,我鎮對全鎮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村以校為單位的系統排摸,並分別予以登記造冊,做到了家底清、情景明。到目前為止,已為193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為切實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80%兒童留在家裏隔代看護,20%寄託教師和親戚看護,而隔代看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和刻苦鑽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本事差等。

二、制定方案,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絡。

鎮婦聯聯合中心校、團委、關工委在全鎮開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陽”為主題的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系列活動,並制定《湧泉鎮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工作計劃》,明確了職責,分解落實了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學生,構建層層推進、齊抓共管的留守學生關愛網絡,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歡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

一是開展結對關護系列活動。進取動員志願者、教師等社會力量,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關護活動,為留守兒童尋找“代表媽媽”,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目前,我鎮已為11們留守兒童找到了代理媽媽,經過與結對兒童應對面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與結對兒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忙。

二是建立“留守兒童之家”。針對鎮中心校留守兒童相對集中這一情景,我們在那裏建立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每星期2次為留守獐開放,並供給課餘文化學習和組織課外活動。“留守兒童之家”常年有兩名教師現場指導。

三是開展貧困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在鎮婦聯及團委的牽頭下,今年共有4名貧困留守兒童受到結對資助,每年均有必須的資金確保學業正常。我鎮每半年還組織一次貧困留守兒童慰問活動。

四是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繫制度。利用定期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家長回鄉之機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開展對監護人專門知識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職責和義務。

五是開展“留守兒童”興趣活動。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趣味活動,如“六一”期間組織留守兒童舉辦了一場文化演出;柑桔節期間組織一次百名兒童畫桔鄉活動。經過各種活動,引導留守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

六是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合法權益。充分利用鎮內39個維權站,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一是受理留守兒童的諮詢和救助,為留守學生供給心理健康指導、法律法規諮詢;二是大力開展未成年人維權行動月活動,在加強留守兒童法制教育、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本事、淨化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七是強化宣傳。經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情景,抓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都瞭解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20XX年工作思路

1、繼續深入實施留守兒童管理服務工作。重點抓好留守兒童之家創立工作,力爭到今年年底,鎮中心校的“留守兒童之家”設施更齊全、管理更完備、活動更豐富。

2、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爭取各方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解決其實際困難。

3、繼續抓好代理媽媽結對工作。壯大關愛隊伍,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供給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幫忙;進一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

篇14: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非凡羣體,暨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20xx年,我校進取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從吾鄉吾土的實際出發,在全鄉範圍內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暖和工程”,現將這一年多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摸清情景,確立工作目標

金川鄉位於瑞安西部山區,有17000多人,是屬於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地區。所以,僅靠務農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難程度可想而知。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鄉農民很多外出務工、經商,有許多成功人士已在經濟發達地區購置房產安家落户,使很多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農民在外過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無力支付高額的異地借讀費用,只好將子女留在本鄉由長輩或其他親戚幫忙看管,我校目前有291名學生,像這樣的“留守兒童”就有82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暖和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期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應對現狀,我校經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把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歡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立為“關愛留守兒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發揮了學校在“關愛工程”中第一陣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每班推薦4—5名典型學生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2—3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

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微薄的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還發動了村幹部、鄉政府人員、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教師一齊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此舉得到了相關人士的熱烈支持,紛紛擔當了“代理家長”的主角,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經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構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5、進取開展文體活動。

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校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午時課後,由結對教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課外閲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

6、定期安排免費體檢。

為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校將定期為他們安排免費體檢,對他們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及時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景和健康情景。做到有病早發現,及時治療。徹底排除他們因病失學、因病至貧的隱患。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為了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學校將對師生的結對情景過程跟蹤和結果的評選考核,學校進取研究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8、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績和困難

經過近一年來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在結對的教師中更是湧現了像林海蘭這樣的優秀教師,三年如一日,照顧一位來自山區的孤兒學生,同吃同住,當起了未婚“媽媽”,又攜“子”出嫁,用自我不計個人得失的真情和細心暖和着一位從小無父無母的的孩子。一向那麼默默無聞、不為人知着……直到三年後,多家報刊和電視台爭相報道了她的感人事蹟,人們才明白遠在大山裏面,還有這樣一位好教師在無私奉獻着,這種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此刻還僅僅是起了個頭。可是在那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可是,留守兒童作為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落實到學校也存在着不少問題,貧困山區的學校如同貧困山區的家庭一樣,同樣擺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貧,仍然是個大問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這個大家庭也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那麼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教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構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篇15: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致和鎮近年來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留守兒童日趨增多,為更好的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我鎮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效,現將我鎮五年來留守兒童情景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景

致和鎮位於彭州市南大門,是彭州市工業基礎較強,農業經濟較發達的重鎮。全鎮36個行政村(社區),幅員面積64、5平方公里,總人口71994人,其中婦女人口35723人。中國小在校學生數為5578人,現有各類家長學校4所,家長學校開辦率100%,家庭教育知曉率100%。據統計:全鎮兒童8555人,農村留守兒童270人。

二、我鎮留守兒童情景

(一)留守兒童與家庭教育工作

近年來,隨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力度的加大,外出務工人員不斷的增多,隨之產生了農村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教育管理脱節,家庭生活困難等社會問題,並日益突出,留守兒童教育成為了影響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一大因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我鎮黨委、政*高度重視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工作,並將此項工作納入了全鎮的重要議事日程。經過開展各類宣傳實際活動,落實各項有效措施,近五年來我鎮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先後被評為婦女工作先進單位,致和中學,太清中心國小等各家長學校都分別榮獲了市委頒發的關愛留守兒童先進團體,關工委授予的留守兒童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和稱號。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有力推動留守兒童工作

為深入貫徹彭委辦[20xx]45號文件關於農村留守人羣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意見及彭婦兒工委字[20xx]8號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我鎮於20xx年9月27日經鎮黨委、政*專題討論和研究,制定了致委發[20xx]51號關於農村留守人羣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鎮、村社會服務工作職責機制。為保障工作得到具體落實我鎮成立了鎮家庭服務中心工作機構,村(社區)服務站,開展協調、志願者管理、資詢、受理求助、技能培訓等工作,由婦聯主席張賢芳任鎮服務中心主任,辦公室設在黨政辦。

2、進取發揮學校家庭教育作用,深入推進留守兒童教育工作

我鎮把家庭教育工作異常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作為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料,明確職責,統籌協調,相互配合,把家長學校建設和創立示範家長學校作為指導家庭教育和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突破口,不斷深化家庭教育工作。每學期我們的家長學校都會組織至少兩期以上的家庭教育培訓和講座,並向家長推薦好的優秀的家庭教育書刊宣傳學習。同時學校還建立了留守兒童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以班級為單位以半學期為時間界線統計各班留守兒童家庭祥細情景並彙總更新數據庫,為我們更好的開展留守兒童幫忙工作供給了數據基礎。根據不一樣的家庭狀況和特殊的留守兒童我們學校採取了校長統一抓,班主任具體安排,試行了優生與留守兒童中的差生結對子,經濟困難的留守兒童與教師結對子等方法,給予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留守兒童過生日時,學校還以隊會和主題班會等形式為他們慶祝,給他們關愛和温暖。為了不讓學校的教育與家庭的教育脱節,我們的學校還準確掌握了留守兒童父母及監護人甚至鄰居的聯繫方式,經過電話及家訪等隨時與孩子的父母或監護人溝通與聯繫,保障家庭教育,異常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不脱節。20xx年我鎮的太清中心國小被市關工委評為留守兒童工作

先進單位,致和中學被市委評為關愛留守兒童先進團體。

3、部門齊抓共管,努力確保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為了更好的更全面的保障留守兒童工作的有效開展,我鎮每年年初都會做摸底調查,掌握了鎮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景,並聯合了教科文衞計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經發辦及黨政辦,在教育、衞生、民政、就業、社會治安等各方面,就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開展研究和職責的明確。近年來經過各部門的努力和協調配合,給我鎮的留守兒童撐起了一把愛心保護傘。

三、我鎮留守兒童工作存在的問題

1、開展集中託管存在困難,目前不太現實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利用閒置的資產,改建擴建留守兒童託管所,為他們供給集中託管服務,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和供給及時的醫療、娛樂等服務,但從實際看來,有必須的難度,一是目前無適當閒置的資產,要建立託管所僅有新建,但僅以鎮上的力量是薄弱的。在者建立託管所後人員、經費的安排和硬件設施的配備也需要我們在今後認真思考和努力。三是我們的留守兒童年齡相差很大,在家已構成習慣,提議入住託管所統一管理的工作思路會遇到不願入住等一些尷尬。

2、農村家庭教育和留守兒童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近年來,我鎮在黨委、政*的統一指導,鎮婦聯與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在指導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很多紮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是,農村家庭教育異常是稍偏遠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如農村家庭教育網絡不健全、部分家長學校作用發揮不夠好,缺少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培訓活動等,加之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文化程度低,認識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面臨着諸多困難和問題。

四、對策和提議

1、留守兒童社會服務的長效機制,強化政*的主導作用

成立以政*主導,鎮婦聯牽頭,其它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此項工作的指導、協調,確保工作“人員、經費、服務”三到位。

2、不斷優化留守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社會環境

我們將在今後努力爭取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宣傳教育,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力度,進取發展農村、社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家長學校等家教服務網絡,進一步規範家長學校的建設和管理,改善教學方法,創新活動載體,並加強對外出務工父母和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教育引導,強化他們的家庭教育觀念,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真正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職責和義務。

總之,在市禮貌辦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職責感切實擔負起我鎮留守人羣社會服務和家庭教育重任,不斷提升我鎮精神禮貌工作的整體水平,努力營造有利於留守人羣健康成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為構建和諧、禮貌、平安的致和做出進取的貢獻。

篇16: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也是一個難以管理的羣體,做好留守兒童的管理、教育、培養工作確實不易,大柏學區中心學校在過去的一學期中就這項工作作了很大的努力。回首走過的路,有一些無奈,但更多的是喜悦,現從三方應對本期留守兒童工作開展情景作簡單總結。

一、取得的主要成績

1、所有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所有留守兒童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2、絕大部分留守兒童懂得孝敬長輩、感恩父母,在家自覺幹家務的在70%以上。

3、留守兒童的節儉意識普遍增強,在學校的號召下,學生進取儲存零用錢。

4、留守兒童學習進取性高漲,大部分留守學生學習成績提高顯著。

5、多數留守兒童能進取踴躍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經典誦讀、各種講故事比賽等。

6、學好樣、講正氣、求提高是留守兒童中的主流,一學期來,留守兒童無一例違法違紀現象,大家遠離不良習氣,爭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二、主要做法

1、領導靠前指揮,帶頭做留守生工作,學校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分工明確具體,有利地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2、底子清楚,工作起來有的放矢,各班主任負責全面摸查後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確保了工作有對象、有重點、有關鍵。

3、教師全員參與,構成合力。我們把全體教師分到各班,分人包乾,對口幫護,不留缺口,讓每位留守兒童得到關愛。

4、勤家訪、勤溝通,調動家校等方面的進取性。各位教師或上門或電話進行交流,及時反饋信息,做到管理不出現真空。

5、發動學生互幫互助,每班都為留守生安排一名品學兼優的非留守與之結對,學習上,生活上,行為習慣上相互幫忙,相互影響、共同提高。

6、開展有益的活動,用活動育人,學校不定期專題召開留守學生大會,校主要領導經常在會上為留守兒童作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報告,使學生感慨良多。各班也常召開留守兒童主題班會,讓每位留守生傾訴自我的心聲,大家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受到了教育。

三、存在的問題

1、低年級學生年齡太小,做他們的工作,我們缺乏經驗。

2、極少數教師缺乏耐心,工作中有犯冷熱毛病的現象。

3、留守兒童面較大,工作中有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進一步強化全體教師的關愛意思,把關愛留守兒童當作教師們的自覺行動。

2、加強研究,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尋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留守生的管理、培養工作。

3、規範地操作各項捐贈、資助行動,學校也將盡力籌措資金給予貧困留守生必須的扶持。

做學生工作難,做留守學生的工作更難,我們在這項工作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我們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飽滿的熱情、百倍的耐心開展好留守兒童的系列工作。同時也期望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讓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能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温暖。

篇17: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當前我街道進取投身到市場經濟大潮中,轄區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由於種種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忙“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對全街道“留守兒童”情景展開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以關愛留守兒童為出發點,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區內、企業內、社會上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説,家是温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説父母離開,村(居)委會就是他們温暖的第二家,各村幹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組織“六一”活動、春節看望等各式的方式,慰問留守兒童,給他們帶來需要的物品,同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

四、構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先的幫忙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景,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老年監護人(如兒童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必須的指導,幫忙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實現村與家庭的共同關心和教育。

總之,留守兒童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關注留守兒童問題,村(居)委會更應當站在對留守兒童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村(居)委會有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使留守兒童能夠於其他的孩子一樣得到教育得到愛,讓他們擁有正常健康的心態和健康人格,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環境,促使他們能健康地成長。

篇18: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的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暨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並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託人照顧的中國小生。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今年,我校進取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從實際出發,在全校範圍內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温暖工程”,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景總結如下。

一、摸清情景,確立工作目標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縣農民很多外出務工、經商,有許多成功人士已在經濟發達地區購置房產安家落户,使很多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農民在外過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無力支付高額的異地借讀費用,只好將子女留在本鄉由長輩或其他親戚幫忙看管,我們班像這樣的“留守兒童”就有20多人,他們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嚀,只能在隔輩或親戚有心卻無力的關愛中徘徊,而貧困山區的留守人員,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殘、文盲、半文盲。

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多麼不利啊。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祖國的期望,“留守兒童”的問題引起了社會與相關領導的關注和極度重視。應對現狀,我校經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把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歡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立為“關愛留守兒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發揮了學校在“關愛工程”中第一陣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每班推薦4—5名典型學生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2—3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大力宣傳,發動社會力量。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微薄的學校是不夠的,所以在這次活動中,還發動了關工委工作人員、居委會成員以及退休教師一齊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此舉得到了相關人士的熱烈支持,紛紛擔當了“代理家長”的主角,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經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構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5、進取開展文體活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我校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午時課後,由結對教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問題活動。諸如:課外閲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

6、定期安排免費體檢。為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校將定期為他們安排免費體檢,對他們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及時瞭解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景和健康情景。做到有病早發現,及時治療。徹底排除他們因病失學、因病至貧的隱患。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為了切實加強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性,學校將對師生的結對情景過程跟蹤和對其結果進行評比考核,學校進取研究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三、取得的成績

經過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已取得了必須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在結對的教師中更是湧現了許多優秀教師。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也許此刻還僅僅是起了個頭。可是在那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總之,留守學生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學校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構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篇19: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xx中心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隨着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校區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召開家長會,摸清情景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彙報學校的工作情景,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景。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夢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構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於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本事。

三、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温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學校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在團支部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到達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團體這個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職責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繫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繫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繫方式,便於教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繫溝通,配合教育。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構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教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教師同學的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建立健全家校聯繫。要求班主任教師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兒童進行家訪,瞭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景。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經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3、開展關愛活動,歡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學校裏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定期開放。在學校少先大隊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能夠在留守兒童活動室自主閲讀自我喜歡的圖書、展示自我的書畫作品、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合作學習,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真正成了兒童學習活動的樂園。

開展“學校歌手賽”活動。為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給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藝的舞台,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學校於12月22日在階梯教室舉行了第三屆學校歌手大賽。經過各班的選拔推薦,最終全校區共有12名同學進入了今日的比賽。比賽分2個組展開角逐,比賽中小選手們個個滿懷活力,引吭高歌,《童年》、《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少兒歌曲被歌手們演繹得活力四溢、個性飛揚。嘹亮的歌聲響徹賽場,引來台下觀眾和評委們的陣陣掌聲。有的家長得知,自我的孩子要參加學校歌手賽,不遠千里,趕回家親歷孩子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成功時享受到更多的關愛。

邀請醫護人員為留守兒童進行體格檢查,關愛孩子的健康。開學剛剛一週,學校邀請太和三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和醫護人員免費為校區全體學生進行體格檢查。檢查的項目有量血壓、量身高、測視力、測肺活量、量胸圍、五官檢查等,並對兒童建立健康體檢檔案。醫生們一邊為孩子檢查,一邊宣講着兒童保健知識,極大限度地保證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孩子們在檢查中沒有絲毫膽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進取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歡樂、成長的歡樂。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學校應當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對他們要嚴慈相濟,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温暖,就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以後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歡樂成長。

篇20: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許莫過於“望子成龍”,然而,對於怎樣去培養和教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明白該何從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職責。

我班眾多家長自身經濟受條件限制,雖然在外經商、務工,可是大多的父母無法將孩子接到自我身邊一齊生活,只能留在家裏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屢見不鮮,使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構成長現象令人矚目。至於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着自我,努力使自我不會愧對於代理家長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我的教學工作如下: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教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景。首先讓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愛心爸爸”,讓全班留守兒童結對子。

2、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服務。異常是這個學期的職責心更強,尤其是在甲型流感其間更加對學生的關心,一旦發現學生有病,立刻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還要自我掏腰包。

3、學習上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們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使他們經常受到教師的表揚,還評上縣“三好生”,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國小的學業;教師們經常自我掏腰包買蛋糕、水果給班上的留守兒童過生日;常關心留守兒童,經常與他們一齊散步、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景,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教師。

4、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幹部協助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的放矢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一來二去,留守兒童就覺得自我在這兒讀書擁有“大家庭”的心理歸屬感,使留守兒童能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歡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5、確定監護人員、家校通力合作。此刻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嬌生慣養,這就給教育帶來必須的難度,目前學校的留守兒童這麼多,無形中給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增添了許多麻煩。至於這些重重的困難擺在我們教師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種挑戰,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團體座談、個別訪問,真正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景,然後要求留守兒童的父母配合學校確定孩子的監護人,學校建立班主任、監護人聯繫卡,這樣便於學校、班主任、監護人隨時能夠相互進行溝通,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景。同時建立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愛心媽媽”“愛心爸爸”全權負責的“父母”,學生中的“愛心同學”等交流平台,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對留守兒童進行齊抓共管,堅持家校通力合作這條永不消失的天線,對孩子的管理供給一條捷徑,保證了留守兒童的正常運作。

6、健全”留守”檔案、便於信息捕捉。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景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景、家長的相關信息、監護人的信息,並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7、堅持融洽感情。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着家裏的孩子,可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堅持聯繫,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教師總不能看着這些留守兒童的杯具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情景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經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堅持聯繫,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期初期末還給每位家長髮去《致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瞭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景。許多家長照着這種方法去做起到進取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溝通,有力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着正確的軌跡發展。

8、“第二家長”言教、發展良好事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程。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教師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職責。

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進取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小編簡評】

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

【網友評價】

實在是教育到我了。

Tags:留守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