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蜀道難原文、翻譯及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9W

蜀道難原文、翻譯及賞析【多篇】

《蜀道難》讀後感: 篇一

最近我讀了詩人李白所寫的《蜀道難》一文,這篇文章雖然不是第一次讀,但是當再次讀完後又讓人感慨萬千,又一次被李白的那種浪漫主義情懷帶進了詩裏,《蜀道難》凸現了大氣磅礴的崇高美,演繹了迅疾變幻的運動美,奔湧出參差錯落的音韻美,真正譜寫了一首浪漫主義的絕唱。現淡淡讀了文章後的感想:

作為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清新飄逸,豪邁曠達,已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動搖的'扛鼎之作,而《蜀道難》,就是這諸多審美對象中的一個經典。

李白的人格力量是什麼?勿庸置疑,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是“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的狂放。一個“狂”字,是他噴薄如日熱情似火的情感的體現,也是他對自己精神家園本能的執着的選擇:對“鐘鼓饌玉”的嗤之以鼻,蔑視鄙棄,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抗爭,毅然絕棄;對祖國壯麗山河的一往情深,無比熱愛!

總觀全詩內容,真正體現了一種雄健偉岸,高峻奇險,渾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種氣象不凡的壯闊美。只有李白,只有有着風捲殘雲般氣魄的李白,才能讓蜀道上連天的羣峯,壁立的懸崖,洶湧的惡水,淒涼的叢林,還有那磨牙吮血的

恐怖,全都渲染出大氣磅礴的長軸畫卷,才能凸現出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崇高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空間上難度上的極度擴張;“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時間上的極度綿延拓展;“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這“五丁開山”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飛湍瀑流爭喧豗”的洶湧激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奇險崢嶸,這一切的一切,在詩人如椽巨筆的揮灑下,沒有一個不是突破景物常態的,沒有一個不是宏大壯闊的,沒有一個不是粗拙奇譎的,也沒有一個不是令人心動魂悸的!總觀全詩內容,真正體現了一種雄健偉岸,高峻奇險,渾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種氣象不凡的壯闊美!

《蜀道難》,一首狂放的浪漫的絕唱,從內容到形式,無不都是詩人狂放之情主宰下的鬼斧神工般的走筆渲染,寫意潑墨!知道李白的《蜀道難》的人,應該很多,他給人以遼闊的遠景,一種地平線的寬廣的感覺,又有一種崩天開地的豁然。

這是一種我們民族的本質,艱辛卻堅定,不易卻執著。

賞析 篇二

整體評析

這首詩是襲用樂府舊題,意在送友人入蜀。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藉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

至於本詩是否有更深的寓意,歷代有各種不同看法。然而就詩論詩,不一定強析有寓意。但從詩中,“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看,卻是在寫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時,告誡當局,蜀地險要,應好好用人防守。

詩採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脱。全詩感情強烈,一唱三歎,迴環反覆,讀來令人心潮激盪。

譯文 篇三

唉呀呀!多麼高峻偉岸!

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於上青天。

傳説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

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

西邊太白山高峻無路只有飛鳥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巔。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開山英雄壯士,這樣以後高險的山路和棧道才相互勾連。

蜀中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迂迴曲折的大川。

善於高飛的黃鶴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於攀援。

青泥嶺的泥路曲曲彎彎,百步九折縈繞着山巒。

屏住呼吸仰頭就可觸摸參星和井星,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徒長吁短歎。

好朋友呵請問你西遊何時回還?這蜀道的峭巖險道實在難以登攀!

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茂密樹叢之間。

月夜又聽到杜鵑淒涼悲啼,在空山中傳響迴盪,令人愁思綿綿無窮盡!

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於上青天,使人聽到這些怎麼不臉色突變?

山峯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枯鬆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

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爭相喧鬧着,飛流撞擊着巨石在山谷中滾動像萬壑鳴雷一般。

這樣危險的地方,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什麼非要來這裏不可呀?

劍閣所在崇峻巍峨高入雲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難攻佔。

駐守的官員倘若不是可信賴的人,難免要變為豺狼踞,據險作亂。

每日每夜都要躲避猛虎和長蛇,它們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官城雖然説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難以攀越呵簡直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歎!

創作背景 篇四

對《蜀道難》的創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説法:甲、此詩係為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並無寓意。

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説顯然錯誤。至於諷刺章仇兼瓊的説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一直理想去長安做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後一種説法比較客觀,接近於作品實際。

這可能是一首贈友詩。有學者認為這首詩可能是天寶元年至三年(742至744年)李白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迴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開元年間李白初入長安無成而歸時,送友人寄意之作。

李白《蜀道難》賞析 篇五

本詩主題歷來見仁見智。我以為《蜀道難》為李白“託物寄意之作”,他是借詠歎蜀道的高峻與艱險,表達仕途艱險難行之意。詩人運用象徵手法,借詠歎蜀道之“高”之“險”之“難”,以感歎仕途之“高”之“險”之“難”。

首先,看詩歌脈絡。葉聖陶説:“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把握文脈,才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的主題。從詩歌文本來看,除了描述蜀道的“高”、“險”和劍閣的“崢嶸”和“崔嵬”的文字之外,我們不難發現《蜀道難》有一條明顯的情感路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側身西望長諮嗟!”其中貫穿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一詩歌的主旋律。在這裏,“君”是誰,“遠道之人”是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側身西望常諮嗟”又是誰的感慨,這些都應該明確。我以為,發出感慨的是詩人自己,而這裏的“君”和“遠道之人”也都應視為詩人自己,是詩人站在客體的角度表達他對自己的拷問和關切。這種處理應是詩人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巧思。正如蘇軾的《赤壁賦》,作品的主線是作者與“客”的問答,其中的“客”儘管可視為蘇軾夜遊赤壁的同伴,但從藝術的角度看,把“客”視為另一個蘇軾似乎更為合理,也就是説,作品的主線實際是兩個蘇軾的思想交鋒,是東坡先生的自問自答,自我説服,自我寬解。同樣,對於《蜀道難》裏的“君”,我們也不宜坐實説()他就是李白的某個朋友,換句話説,《蜀道難》也應是兩個李白的內心交鋒。

其次看寫作時間。本詩寫作時間説法不一,其中最普遍的説法是作於天寶(742—755年)初年(教材也採納此説),但據唐人記載以及“兩入長安”的説法,本詩應是作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

唐人孟棨所著《本事詩》中説:“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又請所為文,白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數四,號為謫仙人。”唐人王定保的《摭言》中也説,李白初到長安,去拜訪賀知章。賀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詩人,他讀了李白的《蜀道難》,十分讚賞,誇獎李白有“謫仙之才”。王定保和孟棨都是晚唐人,他們的記述應當可信。由此可見,《蜀道難》應作於李白與賀知章見面之前,即唐開元年間【天寶元年(742年)之前】。

又據今人馬俊子《初探李白的生平》:“李白開元年間到過長安,專家們認為這是上世紀研究李白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由於此發現,人們對李白的許多重要詩篇,便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八十年代(20世紀)以來,對李白入長安的研究,主要是鞏固‘兩入長安’説,有學者提出了“三入長安”説。到目前為止,在研究者們的共同努力下,李白入長安的總體面貌已較為完整清晰,多數詩歌的年系也已初步確定。”馬俊子的這個説法,使得《蜀道難》“借詠蜀道難以慨歎仕途難”的主題一説有了新的支撐。也就是説,天寶元年再入長安,是李白力圖朝廷進用的又一次嘗試,而《蜀道難》正是李白第一次入長安希望受到朝廷重用而又內心不免忐忑的內心表露。

總之,無論從詩歌本身情感內容,還是從詩歌的寫作背景來看,《蜀道難》應該是託物寄意之作。

蜀道難 篇六

作者: 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