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青蛙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6W

小青蛙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小青蛙》教學反思 篇一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於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自從教了一年級,接觸了一年級之後,我才發現越是簡單的歌曲,越是低段的教學,越是不易!一年級的孩子們,剛剛踏入國小的門檻,真是所謂無知無畏,更有上課活蹦亂跳者讓人無奈。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加強他們的引導,則成了我每節課苦苦思索的內容。正如師父所説,上一年級的課,每堂課都是一個故事一個情境,只要創設了這樣的氛圍,孩子們學習的興致才會濃郁起來。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很富含故事內容的歌曲,於是我決定採用講故事引入的方式。果不其然,對於故事,孩子們的免疫力明顯降低了許多。也鑑於本人聲情並茂的描繪,小傢伙們一個個聽得都全神貫注,看得都目不轉睛,着實讓我小小地得意了一把。正當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時,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小青蛙們到底找到家了嗎?”於是,帶着問題去聆聽這首歌曲,他們聆聽的效率明顯增加了不少。聆聽之後回答問題的環節,孩子們也都回答得很棒。由於這首歌曲中含有很多簡單的節奏,於是在歌詞教授之前,我嘗試讓他們先將歌曲中歡快的節奏打會。我有生動的語言激趣:“小朋友們,當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後,一定是非常快樂的,你能用小青蛙的方式來表達一下它內心的開心嗎?”很多孩子就學小青蛙的叫聲來表現,有的學小青蛙的跳躍姿勢來表現,於是我請小朋友進行模仿。或許是他們真的能感受到了小青蛙快樂的心情,又或許是簡單的節奏難不倒他們,孩子們一個個拍打的都十分準確生動,表現了小青蛙急切回家的心情。

在這首歌曲的處理中,我也是頗費心思的。為了讓孩子們將歌曲演唱地更靈動真切一些,我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它的心情是怎樣的?(急切、着急、害怕)”“小青蛙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它的心情又是如何?(高興、快樂)”有了這些問題的引導,孩子演唱的感情更加深刻了,彷彿自己就是那隻迷路又找到家的小青蛙。 最後,利用了一點時間,也為孩子們講解了一些他們迷路的小知識。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如此稚嫩,更有不少小朋友也有過自己迷路的經歷,那種害怕與焦急是不言而喻的。利用這個小青蛙的話題,和小朋友聊一聊“我們迷路了怎麼辦?”的話題也是十分必要的,將歌曲內容與精神聯繫實際,也正是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相信通過這樣的一首歌,這樣的一次感受,我們的孩子可都不會成為那隻找不到家而着急難過的“小笨蛙”了。

《小青蛙》教學反思 篇二

首先本課的教學內容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説人人都見過,而且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其次歌曲導入部分我採用了謎語的方式,而且加上了自己錄製的青蛙自我介紹,所以在一開始,孩子們就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聆聽過程中,孩子們也非常認真,看得出他們喜歡這種歌曲,不過在讀歌詞的時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但這不影響他們接下去的熱情。表演唱可以説到了整節課的**部分,我讓學生們發揮想象,為歌曲編創動作,大部分學生做的很好,抓住了青蛙的特點,很好地與歌曲配合,但有些調皮的就趁機搗亂,顯得班級有點亂。最後一個環節的情感延伸,我也是自己錄製的,青蛙自我闡述遭遇以及倡導人們保護環境、愛護動物,學生們都滔滔不絕,懂得了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要保護小青蛙的道理。

本堂課自我感覺還不錯,我認為主要是內容吸引孩子,孩子的興趣就被激起,有了興趣後孩子們會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學習後面的。所以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願意學了。你要想辦法抓住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本領。

在音樂的課堂中,每個孩子們都是快樂的小天使,只有老師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才能讓孩子們在音樂的殿堂裏更加快樂的成長,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小青蛙》教學反思 篇三

《小青蛙找家》一課,選自人音版教材國小一年級音樂教科書第八課。它包括聆聽、歌曲和創編與活動幾部分內容。它們之間互相關聯,貼近學生的生活,童趣盎然。

鼓勵學生探究學習,激發創新求異思維,在本課中也有體現。我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動手能力,進行探究性與創造性的學習,教學中想讓孩子們用沙筒來模仿雨聲,但是教具有限。於是在課前引導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看身邊有沒有什麼物件可以充當沙筒來代替雨聲。於是就有了在塑料瓶子裏裝上沙子或者小石子的“沙筒”,這不但滿足了全體學生想動、好動的慾望,也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另外,鼓勵學生自己為歌曲創編動作打破了以前“照葫蘆畫瓢”的方法,給孩子們營造了樂學,想學的教學氛圍。

《小青蛙找家》有它的光彩之處,但也存在不少遺憾。比如,在學生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並且隨着音樂表現音樂形象時,學生更多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造成了課堂的紊亂。另外,學生在模仿音樂形象時,發生了爭執,這些都需要老師及時發現並且調節。

總之,“感受音樂,體驗快樂”是本課的宗旨。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當然,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儘快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

《小青蛙》教學反思 篇四

這是一節一年級的音樂綜合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採用充滿童趣的活動來進行教學,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參與,在玩中學習了歌曲,享受歡快的旋律帶給自己的快樂。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沒有藉助過多的多媒體手段,而是在教學過程中處處營造這首歌的音樂旋律背景氣氛,讓學生自然地感受歌曲,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歌曲,並體會到小青蛙迷路時與找到家時的不同心情,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

(一)成功之處:

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一節課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學生無暇分神,樂此不疲。課堂掌握住了學生興趣轉移的規律,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短暫、興趣轉移快的特點,加大信息量,多內容、多方法。實踐表明抓住了 學生心理,適應了學生心理,形成對事物的專注力。這節課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邊動邊唱,以動作助記憶,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表現力。

(二)不足之處:

學生在參與活動時稍稍有些亂,在創編動作時,顯得擁擠、混亂。但我沒有刻意的要求他們整齊劃一,我想這些亂糟糟的、各自不一的動作存在着求異性,萌發着初淺的創造意識,必要時放手讓學生“亂”,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自信心。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繼續培養。

(三)感受:

在音樂教學中,常規上我們不習慣把事情交給學生做,怕“亂”。在這節課上我做了一些嘗試,讓學生自己編歌詞,編動作,使學生好奇心的到了滿足,等於把成功感一併交給了學生。教師不擔心學生出錯,儘管學生可能演不好,但“我能行”的自信心,就是在教師的信任中產生的。一年級學生思維活,他們敢表演、愛提問、喜歡奇思妙想,他們更喜歡新穎、活潑、開放的音樂活動形式,大部分學生能自信、自由地通過音樂表現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只有區別於中高年級的教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才是科學的、可行的、有效的。我們應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發揮創新精神和能動作用,勇於開拓、改革,以適應音樂新課改提出的要求。

通過以上反思和總結,我明確了今後應採取的措施:

一、抓好常規工作,平時課堂的點點滴滴都要強化,規範。

二、以學生為本去設計教案教學。

三、多關注同學,多鼓勵表揚進而激發其學習音樂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