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5W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 篇一

11月28日,聆聽了陳xx老師執教的一年級的《青蛙寫詩》一課。課堂上,陳教師親切自然,富有童趣,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達到了輕鬆愉悦、令人難忘的佳境。

1.導課環節新穎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陳老師通過猜詩、背詩,認識了題目中的“詩”字。通過給“詩”組詞,認識了“寫詩”這個詞語。通過看圖説話,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青蛙”。這樣設計非常巧妙,新穎有創意。不僅複習鞏固了學過的古詩,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識字教學紮紮實實

多種識字方法,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陳老師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願望。為了讓本課的生字教學有所側重,紮實高效,陳老師採用了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集中識字時,運用比較法認識了“雨”和“點”的四個點的不同寫法;運用偏旁識字不僅鞏固了以前認識的偏旁,又通過偏旁認識了新字。隨文識字,運用象形字的特點,通過圖片“一串小水珠”認識了“串”,並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一串”。最後把識記“串”字同認識省略號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設計處理不僅突出重點,而且突破難點,使識字教學更加輕鬆愉快,課堂變得短時高效。

3.示範讀具有指導性。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有一定的難度。老師的示範讀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課堂上,陳老師通過示範讀和聽錄音的形式,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朗讀,創設多情境體驗、想象、感悟,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讀得有聲有色。

當然一節課有得有失,我覺得陳老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利用課前播放的兒歌《快樂的小青蛙》直接導入,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其次在集中識字環節,用先學習帶拼音的生字,再學習帶拼音的詞語,這樣做到從字到詞,由易到難。説的不到之處,請陳老師批評指正。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 篇二

《青蛙寫詩》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作者用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裏的美麗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擬人化,並把它們生動準確地想象成逗號、句號和省略號,從而組合成了一首生動有趣的小詩。借這樣生動、具體的事物來認識標點符號富有情趣,適合兒童學習。全詩共五小節,描寫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鳴叫來做詩的情景。第一小節寫青蛙受到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的感染,產生了作詩的興趣。第二至四小節寫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別充當青蛙寫詩中的逗號、句號和省略號。第五小節寫青蛙的詩寫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詩中充當了標點符號。教學重點為認識“寫”“詩”等11個生字和禿寶蓋、四點底兩個偏旁;會寫“下”“個”等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生動有趣。藉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上完課後,教學效果感覺良好,也有許多的感受、體會。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的教學思路主要還是提示學生讀準字音。本課中一些生字聲母的發音容易與其他聲母混淆。如:“點、當”“過、給”,這樣分類朗讀易幫助學生區分。本課要求認識的兩個偏旁,禿寶蓋容易與第五課所學的寶蓋混淆,把這兩個偏旁放在一起,通過比較發現不同。在“串”字教學時,展示冰糖葫蘆圖片,幫助學生建立“串”的形象,大部分學生能瞭解到字形、字義。為了加強生字鞏固,有能力的同學除認識了課後第三題列出的詞語外,再組一些詞進行鞏固。本課有4個要求書寫的字,課前預習環節學生掌握了字音,課上指導學生書寫規範,重點引導豎這個筆畫,教師示範完後,走下講台,針對性地指導,因此學生字寫得規範認真。

2、朗讀指 導。朗讀第一小節時,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説説小青蛙是什麼表情,它的心情怎樣,讓學生想着小青蛙的樣子讀第一小節,啟發學生體會小青蛙興奮的心情,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三、四小節,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句子讀通、讀順,採取分角色朗讀。最後一小節,教師放手,學生組內合作,進行個性化朗讀,組與組之間評一評誰讀得好。這種形式,學生朗讀積極性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朗讀效果。

3、理解運用。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學習第二、三、四小節時問: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它們怎樣幫忙?出示“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我能當個小句號”“我們可以當省略號”三句話,學生體會表達同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點,到青蛙寫的詩中去找一找它們,看看它們有沒有幫上忙。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逗號、句號、省略號的樣子。讀第五小節,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青蛙的詩的特點,只有一個“呱”字,同學們想象,小青蛙透過這樣的語言會傳達什麼呢?展開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

4、根據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點,到青蛙寫的詩中去找一找它們,看看它們有沒有幫上忙。用找一找、畫一畫,然後再全班交流。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逗號、句號、省略號的樣子。鍛鍊了學生找出文中明顯信息的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如在學習二、三、四小節時問: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它們怎樣幫忙?出示“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我能當個小句號”“我們可以當省略號”三句話,學生體會表達,去文中找關鍵詞,引導學生朗讀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

三、不足之處

雖然説,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但是反觀整節課堂,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有一些遺憾:學習標點符號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很好的地認識並運用標點,教學環節中缺少標點的實踐環節,如:這一段落中有幾句話?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進行完識字、朗讀任務後,最後檢測所學,出示《我的爸爸叫焦尼》中第二段,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並標序號。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 篇三

《青蛙寫詩》是長春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動物天地》中的第一課。課文是一首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小詩。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詩的情景,依據教材及學生學習特點,我對本課教學設計以鮮明的圖畫、生動的詩歌為識字載體,將閲讀和識字教學相融合。立足學生豐富的生活,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多種方法饒有趣味的、形象生動的識字。充分優化教學資源,對教材進行了適當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回憶上課的過程,因為這是第三次講這節課了,所以我對這節課很熟了,在教學時每一個環節我都感覺進行的很順利:

1、由於是在給自己班的學生講課我感覺很輕鬆自然,和他們交流互動很愉快順暢。在和學生共同學習過程中我努力的去關注每一個孩子,通過觀察他們的面目表情來判斷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的程度,。在他們回答正確時我會及時表揚,給他們肯定,讓他們知道老師是欣賞他們的。

2、教學環節中我根據我們班學生的特點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生字感覺識字教學落實得較好,能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願望。

3、本節課我製作了課件來教學,孩子們學的不僅輕鬆了,而且能直觀的`感受到很多事物的特徵,教學中我是讓學生自己發現事物與標點符號的聯繫,這樣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有所感觀並加深印象。

不足:從這節課的教學來看,我自己感覺投入還是不夠,沒有第一次那麼富激情,教學時我總是會想怎樣才能把別的教師給我的意見加在我的教學設計中去,所以我感覺對教材的理解還是有“吃不透”的現象。我想我會努力學習,在以後的教學中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去分析,理解教材。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 篇四

我們都知道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教學的時候都是先設定了教學目標,然後為實現目標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那麼選定了教學目標之後,我們怎麼設置有效的問題,圍繞問題達到教學目標呢?作為低段語文老師,我們明白低段課堂更不宜問題太多,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更不宜太瑣碎的問題讓課堂偏離了低年級要重在識字寫字的軌道。通過一年級課堂實踐,發現我們堅持圍繞目標設置有趣的問題,對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特別有效。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一課時,我精心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

1、識字:用不同的方法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會用4個生字。

2、讀文:抓住模擬聲音的詞訓練學生的朗讀。

3、運用:能用“可以”和“一串”説話。

4、理解:會分詩歌的自然段,能根據板書説出詩歌的主要內容。

這四個目標包括了識字、讀文、運用、理解四個方面,全面清楚。一節課緊緊圍繞訓練點,紮實有效。

首先,我採用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設置問題圍繞識字方法的引導和寫字是你要提醒大傢什麼?比如教寫“雨”字,先觀察結構筆畫,然後問,要寫好這個字,我們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提示四點的位置,框的大小,大家仔細觀察發言,一起編了一首兒歌,“上橫短下框長,左框略小右框大”,,接着閉上眼睛書空,反饋。這樣一到識字環節大家都自覺的舉手説出自己的發現。

其次,怎麼讀好這首詩歌,我設定的目標是抓住模擬聲音的詞訓練學生的朗讀。所以開始的時候我説青蛙要開演唱會,誰來學青蛙唱唱?呱呱呱呱呱,發散了的思維,同學們用各種強調讀出了青蛙的叫聲,訓練了朗讀,其他的擬聲詞如淅瀝瀝沙啦啦,大家在模擬中明白了淅瀝瀝是小雨,沙啦啦是大雨。

第三是説話練習。這個環節是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的,我把“下雨我們可以”三個包含生字的詞語寫到一起,認讀後,我問大家下雨了,我們可以做什麼?同學們恨不得像小豬佩奇一樣現在就到雨裏去,説的熱火朝天。再講到“一串”時,我説同學們喜歡吃糖葫蘆嗎?同學們説想,我説那我每人送一串糖葫蘆,那你們打算送給我什麼呢?我只要一串的東西,結果同學們興致盎然,送老師一串項鍊,一串羊肉串,一串鞭炮等等,練習了説話,達成了目標。

《青蛙寫詩》教學反思 篇五

《青蛙寫詩》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作者用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裏的美麗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擬人化,並把它們生動準確地想象成逗號、句號和省略號,從而組合成了一首生動有趣的小詩。借這樣生動、具體的事物來認識標點符號富有情趣,適合兒童學習。全詩共五小節,描寫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鳴叫來做詩的情景。第一小節寫青蛙受到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的感染,產生了作詩的興趣。第二至四小節寫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別充當青蛙寫詩中的逗號、句號和省略號。第五小節寫青蛙的詩寫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詩中充當了標點符號。教學重點為認識“寫”“詩”等11個生字和禿寶蓋、四點底兩個偏旁;會寫“下”“個”等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生動有趣。藉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上完課後,教學效果感覺良好,也有許多的感受、體會。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的教學思路主要還是提示學生讀準字音。本課中一些生字聲母的發音容易與其他聲母混淆。如:“點、當”“過、給”,這樣分類朗讀易幫助學生區分。本課要求認識的兩個偏旁,禿寶蓋容易與第五課所學的寶蓋混淆,把這兩個偏旁放在一起,通過比較發現不同。在“串”字教學時,展示冰糖葫蘆圖片,幫助學生建立“串”的形象,大部分學生能瞭解到字形、字義。為了加強生字鞏固,有能力的同學除認識了課後第三題列出的詞語外,再組一些詞進行鞏固。本課有4個要求書寫的字,課前預習環節學生掌握了字音,課上指導學生書寫規範,重點引導豎這個筆畫,教師示範完後,走下講台,針對性地指導,因此學生字寫得規範認真。

2、朗讀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時,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説説小青蛙是什麼表情,它的心情怎樣,讓學生想着小青蛙的樣子讀第一小節,啟發學生體會小青蛙興奮的心情,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三、四小節,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句子讀通、讀順,採取分角色朗讀。最後一小節,教師放手,學生組內合作,進行個性化朗讀,組與組之間評一評誰讀得好。這種形式,學生朗讀積極性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朗讀效果。

3、理解運用。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學習第二、三、四小節時問: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它們怎樣幫忙?出示“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我能當個小句號”“我們可以當省略號”三句話,學生體會表達同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點,到青蛙寫的詩中去找一找它們,看看它們有沒有幫上忙。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逗號、句號、省略號的樣子。讀第五小節,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青蛙的詩的特點,只有一個“呱”字,同學們想象,小青蛙透過這樣的語言會傳達什麼呢?展開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

4、根據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特點,到青蛙寫的詩中去找一找它們,看看它們有沒有幫上忙。用找一找、畫一畫,然後再全班交流。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逗號、句號、省略號的樣子。鍛鍊了學生找出文中明顯信息的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如在學習二、三、四小節時問:青蛙寫詩的時候誰來幫忙了?它們怎樣幫忙?出示“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我能當個小句號”“我們可以當省略號”三句話,學生體會表達,去文中找關鍵詞,引導學生朗讀想象,通過個性化朗讀,把自己想到的讀出來。

三、不足之處

雖然説,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但是反觀整節課堂,在教學實踐中還是有一些遺憾:學習標點符號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很好的地認識並運用標點,教學環節中缺少標點的實踐環節,如:這一段落中有幾句話?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進行完識字、朗讀任務後,最後檢測所學,出示《我的爸爸叫焦尼》中第二段,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並標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