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92K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篇一

上次,我們學校開展了“綠色教育”特色課展示活動。我執教了國小語文《桂花雨》一課。親身經歷此次活動,收穫頗豐,感慨也頗多。

首先,是對“綠色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綠色”是什麼?是一種理念,一種追求,更是一種境界!“綠色環境育人,全面持續發展”的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或渠道。

學校開展“綠色教學”活動是將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核心理念,力求具體地、實在地落實在一個個的預設教案中,一節節的課堂教學上。從而,提升或擴展到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以及人與發展相和諧的高度。基於這點認識,在制定國小語文《桂花雨》課堂教學設計時,我儘量使課堂充滿智慧、充滿和諧、充滿人文氣息……當然,這只是我對追求。

其次,使緊扣“綠色教學”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本文的美。

《桂花雨》是現代女作家綺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作家對家鄉親人,對美好童年生活的眷念、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文章,讀後使人覺得童年生活是那樣純潔美好。對故鄉的懷念是每一位遊子的心靈雞湯,精神慰藉、

在教學的開篇,我幾乎運用了催眠術,利用文本的插圖,根據查閲的很多資料,精心設計了導語:這是一幅定格在作者腦海中的永遠也揮之不去的畫面、儘管時間空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對童年,對家鄉的懷念,作者卻永遠難以忘懷,此時,學生眼前是大屏幕彩圖,耳邊使老師深情的敍述,他們腦海裏一定是浮想聯翩。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很快地接受文本,感受文本的美。

接着,我提出問題:“我”為什麼喜歡桂花?學生很快的找到答案,並進入感情朗讀,在教學文本中最精彩,也是最優美的“搖落桂花”的情景時,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利用評讀來滲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的學習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然後找出歐美懷舊經典名曲《昨日重現》作為背景音樂,範讀課文,同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作者小時候搖落桂花的動畫等等。我想:此時學生一定是全方位地感受美、感受和諧。此刻,作者、編者、學生、教師、音樂、畫面構成了立體的課堂,形成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懷念童年,熱愛家鄉,這濃濃的思鄉情緒就是美!

在突破教學難點,理解母親説:“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我讓學生讀中體會:一讀,體會母親話裏的意思。二讀,思考這裏的桂花為何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三讀,聯想思鄉的古詩。我當時認為母親對故鄉的熱愛與懷念,學生還是能體會到的,但評課的專家認為此環節還未到位,可能是缺少了點睛之筆吧。古人説: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説:“課到上過才知憾!”又是汗顏的“汗”。

在教學最後的教學遷移上,我利用一組:春遊、運動會、旅遊等照片,激發學生説一説童年生活的趣事。評課時,專家認為此環節額落腳點是思鄉,並非童年趣事。而我對專家的看法持有異議。十來歲的學生,身在家鄉,如何思鄉?沒有生活積澱!童年趣事就是熱愛家鄉的最好體現!也是美的迴歸。

最後,是“綠色教育”與日常課的衝突。

我對“綠色教育”的認識還很膚淺。課堂上存在着許多問題,儘管在努力實踐中。平時,日常的語文課很耗費課時;一篇閲讀課文要二、三課時;一篇非閲讀類課文,要四、五課時。不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不知如何提高本人課堂教學藝術水平。

學無止境。教學也是如此、。渴望專家、領導引領導航,讓我們共同建構語文“綠色”課堂新境界吧!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二

教材分析《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 19 課。這一單 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麼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課文講的是一 只烏鴉口渴了,發現了一個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進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烏鴉很聰明,遇到困難能想辦法解決。這個故事內容簡單明瞭,一年級學生大 多聽過。設計理念 創設實踐活動,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學生的自我反思,相 互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學情分析 本篇是童話,內容淺顯易懂,又配有插圖,它藉助烏鴉喝水這件事,告訴學生無 論遇到什麼困難, 只要肯動腦筋, 就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感知 理解課文,從而鍛鍊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感受烏鴉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漸漸説話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喜歡這隻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讀準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字,準確掌握“找、看、放、升” 的字形。理解“到處、升高”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提示生字音、形、義的聯繫,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教學過程 教學環 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複習檢測。 讀詞卡。 找 1. 2. 朋友遊戲──連字成詞。 【在“找朋友”的拍手遊二、提出問題, 合作初步解疑。

一、形象揭 題,學習生 字

1、一幅畫有瓶子、小石 子、大石塊和草葉的背 景圖及一隻頭可以活動 的烏鴉(可用破硬紙板 做)。有條件的可準備 一個與插圖相仿的玻璃 瓶, 瓶子裏裝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戲中鞏固認字, 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把閲讀和質疑 問難結合起來, 讓學生在讀 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 使其在閲讀中提出問題,初 步交流閲讀中發現的問 題。】

【以讀為主,通過範 讀、引讀、自由讀、指名讀 的朗讀方式, 指導學生在讀 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使 學生在多讀中悟得讀的方 法,在多讀中悟情。】

【根據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 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維為主 的特徵, 把實踐的主動權還 給學生,合作動手做實驗, 激發興趣,調動思維,讓其 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自然 而然地達到“以做促讀” 的目的。】

【識字是低段年 級語文課的教學重點, 根據 學生記得快忘得快的特點,在課前以遊戲、詞卡形式複習, 在課後把學過的字放進 旬子裏,既鞏固認字,同時 又積累了語言, 這樣反覆再 現,強化記憶。]

【識字是 低段年級語文課的教學重點, 根據學生記得快忘得快 的特點,在課前以遊戲、詞 卡形式複習, 在課後把學過 的字放進旬子裏, 既鞏固認 字,同時又積累了語言,這 樣反覆再現,強化記憶。】

1、讀課題,質疑,梳理問題。

2、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讀 1 -3 自然段,思考提出的問題。

4.4 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 問題。

三、讀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 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

2、分別抄錄 4 段課文的 4 塊小黑板。 3.生字卡片。

什麼一開始喝不着水?2.朗 讀指導。着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 出烏鴉喝不着水着急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二、初讀課 文,整體感 知

4、讓學生留意觀察或做 一做:一隻裝滿白開水 或飲料的杯子,加入一 些冰糖,水會怎麼樣?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 然段。1.過渡語:看見一個 瓶子,瓶子裏有水。可瓶裏水 不多,瓶口又小,怎麼辦呢?現在你們就是這隻烏鴉, 你們 來想想辦法。2.學生自讀二、三自然段。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烏鴉是怎麼喝上水的? 邊研究邊做實驗。4.交流合 作結果。5.理解“漸漸”一 詞的含義, 能用它説話。 指 6. 導朗讀二、三自然段,學生自 我評價。7.發散思維:如果 旁邊沒有小石子, 你們該怎麼 辦呢?同桌討論、彙報。五、學會背誦的技巧六、複習鞏固。1.看誰讀得最快。 (1) 烏鴉口渴要喝水。(2)瓶口 小,水不多,可是烏鴉還是想 出辦法喝着了水。(3)夏天 到了,天氣漸漸熱起來了

五、板書設計

以讀為 主,學習課 烏鴉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 朗讀 ──喝不着 課文,鞏固 放石子──喝着生字

板書設計(19 烏鴉喝水) 板書設計

烏鴉喝水--------水不多-------瓶口又小--------喝不着-------放石子 烏鴉喝水--------水不多-------瓶口又小--------喝不着-------放石子 --------水不多-------瓶口又小--------喝不着----------------喝着水 ----------喝着水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朗讀訓練、詞句訓練和寫字訓練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 張靈老師執教的 《烏 鴉喝水》一課,很好地突出了低年級教學重點,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一些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語文的實踐性。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張靈老師教學中引 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動口、動腦、動手,讀、畫、議、寫,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多種能力,如:朗讀能力、識字能力、思維能力等。

2、注意學習方式的變革。課標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中,石落水漲這一現象學生是通過動手實驗來獲取信息的,但教師並不僅限 於通過試驗獲取感性認識,而是引導學生追根問底:水漲有什麼特點呢?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既有自主思考的,也有合作進行的實驗與交流,既培養了學生的 觀察思考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並且注重體現語文課的特點,在實踐中理 解詞語,感悟語言。這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融入了新的教學理念,可謂匠心獨運。

3、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到實處。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需 要落實到每節課中, 甚至每個教學環節之中。 整節課中, 張靈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培養語感;實驗探究,發展思維;背誦運用,豐富積累。培養了學生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教學反思

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 我在課堂中創設了 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着水,傳統的教學 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着水的過程,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為了讓學生嘗 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 人小 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着水的過程。

學生實驗完成後,不禁發出:“喲,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時,講解是多餘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 悟出了烏鴉是怎麼喝着水的。由於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説一説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 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篇三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着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台。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着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國小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着國小語文教學對人本的迴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後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1. 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裏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麼?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係。在國小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於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閲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麼?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 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退一步説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閲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 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捨棄了。

2. 你學懂了什麼 。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 撥雲見日 的功力,給人以 神龍見首不見尾 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 零起點 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 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麼?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敍事、或狀物、或説理。結構或並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 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 可以嗎?而實際上,我們常常看到的只是教師虛晃一槍, 真主意,假商量 而已。教師總是有辦法趕着學生朝設計好的圈子裏鑽。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篇四

從事幾年的教學工作,我一般將語文一篇課文的教學分成二到三課時,第一課時接觸新的課文,初讀文本;第二、三課時分析理解課文。

以前我一直以為語文課的重點是在二三課時,所以對第一課時一直沒怎麼重視。後來漸漸意識到初讀環節是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是培養良好語感的重要途徑。上好第一課時才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那麼第一課時該如何上?上到什麼程度?又使我產生了疑惑。但是又無從學習,因為無論是觀摩課,評優課,還是展示課,幾乎沒有人會執教第一課時。後來查閲資料瞭解到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老師提出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的八字方針;朱作仁教授提出課堂教學要三實:真實、樸實、紮實。這些觀念給我們以啟迪,紮實、有效讀通讀順課文並進行有效地識字,應當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追求。幫助學生在掃清閲讀障礙的同時,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要向我們傳達的心聲、文意。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一課時教學就是要解決初讀和識字正音的問題,解決怎樣讓學生一步步讀出興趣,讀出疑問。

如何讓第一課時的初讀教學變得紮實有效呢?查閲了相關資料後,總結如下:

1、理解課題

文章的題目能引人入勝,提示文章內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閲讀,首先要學會讀題目。文章題目就是學生展開閲讀學習的突破口。

2、讀通課文

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記牢幾個難讀、難寫、難理解的詞,把課文讀通順。

3、初讀理解

中年級的學生應當初步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第一課時教學時需要對預習進行檢查、反饋。在預習中學生會有一些疑難,儘量通過讀課文內容來找到答案,在閲讀中發現新問題,他們會有成就感,那閲讀的興趣也就得到提高。接着再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難理解的詞,學生就讀得很有興趣,不會覺得枯燥無味。為第二課時的學習作輔墊,激起更高的學習興趣。

4、介紹作者激發興趣

瞭解了作者相關信息之後再來讀課文相信可以成為作者的知音。讓學生讀課文,説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再相機引導學生分段讀課文,達到讀通課文,掃除障礙的目的。這也是一個比較直接而有效的初讀方法。

5、抓住關鍵詞句,讓初讀讀得紮實有效。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字詞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抓住重點,質疑

第一課時在結束時,教師設置疑問,拋下話題,啟發思考,留下懸念,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以此來引起學生細讀的慾望,為第二、第三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蓄足氣勢。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思無限的藝術效果。

第一課時是上好語文的關鍵,我想,如果它真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讀通了課文,真的訓練了學生的寫字水平,那麼我就覺得第一課時的教學就是成功的了。課堂教學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浸潤着我們的操勞和智慧;鐫刻着我們的惆悵和欣喜。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規律,不斷總結經驗,探尋思路,以使教學工作達到更好的效果。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篇五

今天是最後兩節課是語文課,上完課心中感想還是頗多。魏書生曾經説過要做一個好的老師,一定要多多些一些心得,反思,他説主要從三個方面寫,教學方法,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方面。所以我要多多的記錄一些事情,做一名好的老師。

1、首先説一個事情,對於這樣的事情,我現在沒有好的方法,只好記下來,待以後經驗豐富了,以便形成今後有豐富的經驗處理這類問題。一個女孩子,平時表現很好,聽課也比較認真,是我很欣賞的一類孩子,但是呢,發生了一件事情卻讓我的心裏很痛。每天,我都會佈置語音角,叫他們寫兩遍,並交上來,那我每天也會批作業的,那事情就是這樣,我把她的作業批錯了,用她的話説就是:“錯誤的地方沒劃,對的地方又劃上了”,我看了看,還真是我批錯了,於是我便很誠懇的向她道歉,結果令我震驚的是,她拿起筆來很氣憤的在本子上把錯誤改正,然後用力把筆蓋蓋上,啪……把筆摔倒桌子上,接着,不顧我的反映便趴在桌子上了。當時,我的心就像被針紮了一下,心裏好痛好痛,我不知道我還是不是一個老師,或者也許她們還真的是孩子吧,需要我們去包容、去教育。

2、有一個孩子不會寫作文,他來問我,那我只好單獨給他輔導一下了,於是我就在門外給他講,令我很無奈的是我講了好多,然後我問他你知道了,會寫了吧,他只給了我一句“不知道”,我想我的能力還是太有限了,我無論如何不知道該怎樣令他的作文飛速前進,聊以識此事,亦吾後來所用。

3、今天星期二,是我看晚自習,不足之處太多,完全看不到“此時不搏何時搏”的精神,唯有一個學生還差強人意。晚自習,有人聽歌,有人發呆,有人聊天,還有人隨便離開座位走動,還有沒有下課時一個一個卻出來在陽台一趴等着下課,這些孩子的習慣真的是需要糾正了。補充一下:作業不交亦是陋習。

4、還有的孩子拼音都不會標,甚至常常會認錯字,比如“驟”這個字不認識。

5、最近講到朱熹的《百丈山記》,想到一個方法,如果能夠將作者的觀賞順序——移步換景用山水畫畫出來,那我想上課的效果或許會更加好的多,那誰會畫呢,所以這只是一個想法,暫且記下來以備後來使用。

最後,其實我慢慢發現我還是很喜歡當老師的,今天傍晚,下課後去校門口買飯,路上遇到好多我的學生,聽着他們微笑並親切的叫我一聲“老師”,即使他們不聽課,即使他們頂撞過我,即使……聽到叫我“老師”可是我還是滿心歡喜,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福的人,和他們在一起我的心是年輕的,動力永不枯竭;當我上課時看到他們積極的回答問題,看到我可以“傳到授業解惑”時,那一刻,也許,什麼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們喜歡我,我能夠無愧於一個“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我無愧於教師神聖的'職業,我能夠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此生足矣!

教學設計與反思國小語文 篇六

識字一

反思與對策

現象一:

在識記生字這一環節上,大部分學生只是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是太高。

分析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同時對創造性地運用教材還需努力。

對策:應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師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在情景中識字。

現象二:做“小詩人”這一環節,提出問題後馬上讓學生合作學習,有點流於形式。

分析對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深透,忽視了部分學生沒能進行充分的個體學習與自我感悟。

對策合作學習要落到實處,在合作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識字二

教學反思:

我是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説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識字三

教學建議

1、指導學生朗讀時讀出節奏,並注意韻律。拍手歌節奏感很強,指導學生朗讀時,一方面要根據標點停頓,另一方面,根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本課形式上是兒歌,每兩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末尾押韻,指導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體會課文押韻和靈活換韻的特點。

2、引導學生調動已有知識經驗,鞏固識字成果。,還可以通過組詞、造句等方式鞏固識字。如:拍,拍手,同學們喜歡玩拍手遊戲。

3、進行寫字指導時,教師要板書示範,提醒學生注意筆畫、筆順。

教學設計與反思國小語文 篇七

時間如行雲流水,我擔任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也近一個學期了,這一個學期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學習,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現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如下:

本學期,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狠抓教學常規,努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作為今年的新老師,又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深感任重而道遠。剛開學的幾個星期裏,我不斷向學校資深教師學習,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認真備課。

這學期學校開展的師徒結對活動讓我收穫頗豐。我明確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圖解對活動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建高樓大廈的地基一樣是非常主要。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閲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作為一位新教師,我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很多,經驗不足,努力不夠,教學基本功不夠紮實。在教育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從拼音抽測到古詩背誦再到考試,我發現班上七八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紮實,這還需要在下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家長配合不夠。説明我與家長的溝通還不夠,這將是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向身邊的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