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用比例解決問題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用比例解決問題多篇

《用比例解決問題》數學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使學生掌握運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正確運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學習重難點:

重點:運用正、反比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麼比例。

學習方法:

嘗試教學法、引導發現法等。

學習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下面各題兩種量成什麼比例?

(1)一輛汽車行駛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時間

(2)從甲地到乙地,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3)每塊地磚的面積一定,所需地磚的塊數和所鋪面積。

(4)書的總本數一定,每包的本數和包裝的包數。

過程要求:

①説一説兩種量的變化情況。

②判斷成什麼比例。

③寫出關係式。

如:

2、根據題意用等式表示。

(1)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速度,3小時行駛210千米。

(2)汽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56千米,要5小時到達。

70×4=56×5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5

(1)出示課文情境圖,描述例題內容。

板書:8噸水10噸水

水費12.8元水費?元

(2)你想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過程要求:

①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②教師巡視課堂,瞭解學生解答情況,並引導學生運用比例解決問題。

①彙報解決問題的結果。

引導提問:

A、題中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量?説説變化情況。

B、題中哪一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成什麼比例?

c、用關係式表示應該怎樣寫?

②板書: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8X=12.8×10

X=

X=16答:略

(3)與算術解比較。

①檢驗答案是否一樣。

②比較算理。算述解答時,關鍵看什麼不變?

板書:先算第噸水多少元?

12、8÷8=1.6(元)

每噸水價不變,再算10噸多少元。

1、6×10=16(元)

(4)即時練習。

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過程要求:

①用比例來解決。

②學生獨立嘗試列式解答。

③彙報思維過程與結果。

想:因為每噸水的價錢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説,水費和用水噸數的比值相等。

解:設王大爺家上個月用了X噸水。

12.8X=19.2×8

X=

X=12

或者:

16X=19.2×10

X=

X=12

1、教學例6。

(1)出示課文情境圖,瞭解題目條件和問題。

(2)説一説題中哪一種量一定,哪兩種量成什麼比例。

(3)用等式表示兩種量的關係。

每包本數×包數=每包本數×包數

(4)設末知數為X,並求解。

(5)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1、完成課文“做一做”。

2、課堂小結。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九第3~5題。

用比例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篇二

用比例解決問題這局部內容是在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首先説明應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1教學應用正比例的意義來解的基本應用題。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先讓同學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後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通過方框中的説明突出了怎樣進行考慮的過程,特別強調了要判斷題目中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以和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關係,即“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關係,所以總價和數量的比是相等的”然後再設未知數,列出等式解答,並在解答的基礎上引導同學“想一想”,假如改變例1題目裏的條件和問題該怎樣解答。

成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這裏使同學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在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同學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題目,概括出一般規律。通過解答使同學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有利於溝通知識間的聯繫,也為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應用比例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做較好的準備。同時,由於解答時是根據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在這過程中,藴涵了籠統概括的方法,運用這個概括對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判斷,這是數學學習所特有的能力。

課堂小結起着整理歸納、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不恰當的課堂小結也許適得其反。我帶領同學把用比例解應用題的方法整理、歸納得天衣無縫,這樣的小結對同學的當前解題確有協助,或許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應用題時是不會出錯的。但新課程強調的是面向同學的未來,試想想,這樣的小結會給同學的將來帶來什麼?

由於把用比例解應用題歸結為這樣的四步,同學在解題時依照這樣的四步也許是不會錯的,但實際上用比例解應用題時,有的也不必一定要依照這樣的四步,儘可能簡單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種方法列出比例式的題就出不來好效果了。同學的思維訓練做不到靈活開放了。更不用説通過練習提高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品質了。

通過對這節課的總結,我意識到教師的教要以同學的發展為基準,把同學的學放到主要地位上來,真正的做到以同學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用比例解決問題》數學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加深對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提高學生對應用問題數量關係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二、教學重點:

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方程。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斷。

2、用正比例解決問題的步驟。

一:找到題中不變的量;

二:根據不變的量寫出關係式;

三:*本站 *判斷成什麼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5: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係,你能列出等式嗎?

B. 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並解方程。

根據比例的意義,學生獨立完成,並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彙報:

解:設要捆元。

30=2018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應用反饋 課件出示:

1、教材60頁做一做第2題。(單價乘數量等於總價,總價一定)

2、課件上的練習題。

指名扮演,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鞏固新知,訓練解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