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會考生物必考知識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9W

會考生物必考知識點(精品多篇)

會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篇一

考點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都由細胞構成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

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科學探究的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觀察法

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温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對照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因素:影響該種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種生物和不同種生物):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還有競爭關係、合作關係、寄生關係等。

地球上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還能影響和改變環境。

生物必須適應周圍的環境,否則將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生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又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①生物適應環境例: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響環境例:大樹底下好乘涼。

③環境影響生物例:大雁南飛。

6、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態系統的組成:

8、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最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9、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構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複雜,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越強,生態系統就越穩定。

10、物質(循環)和能量(單向流動)沿着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能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越多;食物鏈越短,營養損失越少。

11、食物鏈書寫規則:①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②箭頭從被吃者指向吃者;③結束時必須是該食物鏈中沒有其它能吃該生物的為止④食物鏈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鏈一般式:生產者→植食性動物→小型肉食型動物→大型肉食型動物

1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5、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考點二:闡述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一、顯微鏡的常識:

①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即當物像不居中時候,應該同方向移動玻片標本。

②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二、顯微鏡的使用:

①取鏡和安放:左託右握,試驗枱偏左離邊緣7cm處。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③觀察:把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正對通光孔中心),用壓片夾壓住;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到看清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觀察先低倍鏡後高倍鏡)

④整理:擦拭乾淨後(鏡頭要用擦鏡紙),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兩旁,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把顯微鏡放進鏡箱裏,送回原處。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製作動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步驟:植物細胞:淨—滴(清水)—撕—展—蓋—染(稀碘液)—吸

動物細胞:淨—滴(0.9%生理鹽水)—漱—刮—塗—蓋—染(稀碘液)—吸

2、生理鹽水:防止口腔上皮細胞吸水變形甚至脹破。

3、稀碘液:便於尋找和觀察細胞,可使細胞結構(尤其是細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氣泡:中間白亮四周黑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結構。

5、蓋蓋玻片的方法: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考點三: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重要考點)

1、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及功能:

①細胞壁:支持、保護。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④細胞核:遺傳信息庫。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⑥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場所。

⑦液泡:內有細胞液,溶解有多種物質,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營養物質。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注意是否是綠色部分,如洋葱內表皮細胞就沒有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

4、看一個細胞是動物還是植物細胞主要看是否有細胞壁。炒紅莧菜流出紅色汁液,是因為高温破壞了細胞膜,汁液來自液泡。

5、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①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綠色細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轉換器。

②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動植物共有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聯繫: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考點四:描述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主要功能。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於細胞核中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是DNA,

DNA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③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DNA個具有特定

遺傳信息的片斷就是基因。

④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⑤、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⑥、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⑦遺傳物質從微觀到宏觀: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

考點五: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使數量增多)和細胞的生長(使體積增大)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生長、分裂、分化的結果。

2、細胞的分裂過程:

①染色體數目加倍(最主要、最重要、最明顯的變化)——保證了新細胞和原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保證了遺傳信息的穩定

②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③細胞質分成兩份;

④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會考生物必背知識點 篇二

1、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小腸)。

3、人的呼吸系統中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是(肺)。

4、受精作用的場所是(輸卵管),胚胎髮育的場所是(子宮)。

5、生物分類單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門,綱,目,科,屬,種),基本單位是(種)。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麪包。饅頭的製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敗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9、既儲存了主要的遺傳信息,又對細胞的生命的活動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細胞核)。

10、人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11、產生精子和卵細胞的生殖器官分別是(睾丸)和(卵巢)。

12、魚離開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因為(生物依賴環境)。

13、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生產者——綠色植物)。

14、打吊針或抽血時,選擇的血管是(靜脈)。

15、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

16、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結構是(胎盤)。

17、用保鮮袋儲藏新鮮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

18、受精卵細胞中的性染色體類型可能是(_或XY)。

19、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是(基因)。

20、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植物體植株的方法是(組織培養)。

21、人體的結構層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2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合稱花蕊)。

23、刷牙時牙齦常出血是患上了(壞血病),原位是(腎小球)。

24、如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病變部21.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腎臟)。

25、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温,乾燥,隔絕空氣)。

26、哺乳動物最突出的特徵是(胎生哺乳,體表多被毛)。

27、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是(化石)。

28、細胞核中的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包含關係:(基因>DNA>染色體)

29、體温恆定的動物有(鳥類、哺乳類)。

30、單子葉植物(小麥、水稻、玉米等)的種子,營養物質儲藏在(胚乳),雙子葉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種子,營養物質儲藏在(子葉)中。

會考生物備考:學好生物的六個關鍵點 篇三

1、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複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的進化等。

2、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髮育等等,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而我們生物學的原理、規律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

3、綜合歸納

教師授課尤其是新授課,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繫,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綜合歸納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繫、三抓特點。

4、靈活運用

這是學好學活生物的關鍵,認識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靈活運用知識才能記得牢,學了才真正有用。運用知識解理論題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後者正是中學生薄弱環節,必須高度重視。

5、還需掌握好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脱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這六種元素,可以用諧音記憶鐵猛碰新木桶,這樣就記住了,而且不容易遺忘。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以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獨列出,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明顯,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繫。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繫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要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展、細胞的學説、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__等知識。

6、最後要形成良好的學習常規。

建立良好的學習常規,是學好生物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我們所説的學習常規,是指我們學習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幾個步驟,包括預習、聽講、複習和作業,總結等步驟。

國中生物考試必背知識: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篇四

1,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被稱為“綠色水庫”的是森林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的整體。它包括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温度等),二者缺一不可。

3,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説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4,生物與生物的關係:捕食關係(吃與被吃的關係)、競爭關係(爭奪食物、空間等)、合作關係。

5,食物鏈:起點是一定是生產者(植物)。終點是消費者(動物)。食物鏈中的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

生物會考基礎知識點 篇五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藻類大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陰濕處,全身都浸沒在水中,全身都能吸收水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也無輸導組織

2、苔蘚類植物有莖、葉的分化,有假根,其固定作用,不吸收水和無機鹽,葉只有一層細胞,容易受到空氣中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侵害,可把它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具有專門的輸導組織,卷柏可供藥用,滿江紅可當作綠肥和飼料,古代的大型蕨類是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4、被子植物也就是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種子植物

5、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根發育成根(首先突破種皮)

6、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儲存營養物質的部位是胚乳,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儲存營養物質的部位是子葉

7、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將來能發育成完整植物體(幼苗)

8、松鼠的球果、銀杏的白果是種子而不是果實

9、單子葉植物的葉片多為平行葉脈,雙子葉植物葉片多為網狀葉脈

10、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水分

11、種子萌發必須具有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完整的胚,且自身不處於休眠期

12、種子的萌發過程:種子吸水→營養物質的轉運→胚根最先長出發育成根,胚軸伸長連接根和莖,胚芽最後長出發育成莖和葉

13、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靠伸長區的細胞生長使體積變大,幼根生長最快的部位的是根尖的伸長區

14、葉原基→幼葉→葉,芽原基→芽→枝條,芽軸→莖

15、缺氮肥,葉片發黃瘦小,缺磷肥,植株矮小,葉片暗綠色並伴有紫色,缺鉀肥,莖稈細弱易倒狀,葉片邊緣暗褐色,呈焦枯狀,缺硼肥,植株就會只開花不結果

16、傳粉的概念: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

受精的概念:進入胚珠內部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受精

17、葵花籽、玉米粒、豆角是果實,西瓜子、南瓜子、綠豆是種子

18、空缺粒現象是由於傳粉不足引起,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遇到陰雨天氣,因傳粉受到影響造成果樹減產

19、子房→果實,子房壁→果實皮(可食用部分),胚珠→種子,受精卵→胚,珠被→種皮,受精極核→胚乳

20、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積,根吸收水的同時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

21、植物所吸收的水大部分由蒸騰作用散失(氣孔),小部分參與光合作用

22導管位於木質部(內),由下向上運輸土壤中吸收的水和無機鹽

篩管位於韌皮部,由上往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23、木本植物的莖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具有形成層(位於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

24、蒸騰作用的意義:①拉動水分和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②降低葉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被灼傷;③能夠提高大氣温度,增加降水,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25、植物移栽時去掉些葉片是削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植物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用於蒸騰作用,只有少部分水用於光合作用

會考生物考點 篇六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1、消化道: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主要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組成。

2、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等。

(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澱粉酶,唾液澱粉酶能把澱粉消化成麥芽糖。

(2)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肝臟:人體的消化腺,能分泌膽汁,膽汁中不含消化酶,能將脂肪乳化成小滴。

(4)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能消化蛋白質、糖類、脂肪。

(5)腸腺:能分泌腸液,腸液能消化蛋白質、糖類、脂肪。

二、小腸的結構特點:

1、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2、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

a)小腸長5---6米。

b)小腸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c)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於吸收營養物質;

三、食物的消化:

食物中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等大分子、不溶於水的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小分子、溶於水的物質的過程,叫消化。

四、食物消化的過程

唾液澱粉酶 腸液、胰液

1、澱粉 ---------- 麥芽糖------------------葡萄糖

口腔 小腸

胃蛋白酶 胰液、腸液

2、蛋白質 多肽 氨基酸

胃 小腸

膽汁 腸液、胰液

3、脂肪 脂肪顆粒 甘油和脂肪酸

小腸 小腸

五、營養物質的吸收:

1、吸收:小分子、溶於水的物質經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2、吸收部位:

1)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

2)小腸: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被消化的脂肪成分從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吸收。

3)大腸: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