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秋節賞月有哪些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98K

中秋節賞月有哪些習俗【精品多篇】

中秋賞月 篇一

中秋賞月之風自晉代由來已久。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汴梁“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廷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音,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南宋時賞月之風更加盛行。都城臨安每到八月中秋,“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貴賤,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至明清時,中秋節已與元旦等重要節日齊名,成為一年中的主要節日之一。《燕京歲時記》記載當時北京的習俗説:“每屆中秋,府弟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中秋節時,皇帝要到月壇祭月,西太后在頤和園祭月。

古人不但有當空賞月的習俗,還有臨水賞月的傳統。最早的記載見於《晉書》:  “諭尚書鎮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唐朝時,唐明皇曾與楊貴妃臨太液池賞月。傳説,迷信道教的唐明皇在一個名叫葉法善的道士作法下,曾於八月十五夜遊月宮,並在月宮白玉造的大城樓上寫了“廣寒宮”三個大字。自此以後,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便興起來了。

我國民間祭月、賞月的風俗很多。據唐人《玩月詩》序言中記載;冬天寒冷,不宜於户外賞月;夏季,天空常有浮雲,月色的光輝常被遮住;只有秋高氣爽的中秋,才是賞月的良機。每到中秋佳節這一天,夜幕降臨,玉兔東昇,千家萬户便在庭院、樓台、地坪擺起月餅、瓜果等禮品進行祭月。待到月兒當空,全家便在清澈的月光下賞月敍談,分享祭月禮品。

早在上千年以前,人們就有中秋賞月的習俗。大家在庭院中或閣樓上陳設酒餚、瓜果、餅餌等,邊吃邊看,正如金人宇文虛中的《中秋覓酒》一詩中所寫的那樣:“今夜家家月,監筵照綺樓。”

人們常説,“月到中秋分外明”,這委實是有些科學道理的。唐朝有個叫潘緯的入曾寫詩云:“古今逢此夜,共翼演繆明。豈是月華別?只因秋氣清。”中秋時節,由於從中國北方大陸吹來的乾冷氣流,迫使夏季一直迴旋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上空的暖濕空氣向南退去。因而,天空中雲霧減少。地面附近的塵埃很難升到天空中,大氣層中雲少,水氣少,塵土雜質少,空氣潔淨,出現了碧空如洗的高爽天氣。所以,這段時間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月色也最為美麗。唐代散文大師韓愈在《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的詩裏唱道:“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一年明月今宵多”!

確實,月明如鏡,星斗滿天,在寧靜的月夜裏,人們可以聯想到多少關於月亮的美麗故班呵。嫦娥奔月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唐代詩人李商隱設想,嫦娥在月宮裏一定很寂寞,因而在《嫦娥》一詩中寫道:“雲母屏風燭影深,第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宮中還有一個叫吳剛的,因“學仙”犯了過失,被罰在月中砍伐桂樹。月宮中除了嫦娥、吳剛之外,還有一隻小白兔,在那裏為寂寞的嫦娥不停地搗藥。陸游曾寫道:“月兔搗霜供換骨,湘娥鼓瑟為招魂。”

宋代,大興賞月。每逢中秋佳節,京城商店,裝飾一新,門庭若市,豪門貴族都在府第中設宴賞月,一般市民則竟往佔據近水高樓,爭以“先得月”為快。據嚷北京歲時志》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瓤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夜,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且而焚之。”清代吳存揩在《中秋》詩序中寫道:“中秋食餅,夜設以祭月,取人月雙圓之意。”這大概就是賞月拜月的由來吧!

中秋節賞月有哪些習俗 篇二

1、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2、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3、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