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分節氣有哪些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5W

春分節氣有哪些習俗(精品多篇)

春分的傳統習俗 篇一

一、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説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二、吃_(嶺南風俗)

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_”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_。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去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三、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説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説啥,説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説春”,説春人便叫“春官”。

四、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五、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説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六、拜神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春分是什麼意思 篇二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説:“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天氣一天天變暖,同時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春分節氣,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雨水也要多起來。

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春季大忙季節就要開始了,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春分過後,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要加強田間管理。由於氣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對較大,農民朋友要加強蓄水保墒。

吃春菜 篇三

嶺南風俗,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篙。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在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放風箏 篇四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鏈魚風箏、風箏等,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兩三尺眯蛾風 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放得高。

粘雀子嘴 篇五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為什麼叫春分 篇六

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並稱為“兩分兩至”,是二十四節氣中四個最重要的標誌性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春分時太陽行至黃經零度,正當二月中,因為中分春天為兩半,得名叫春分。

春分,自然界變化的表現是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短,《春秋繁露》則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是春分的最大特點。這樣“陰陽相半的”日子每年有兩個,一是春分,一是秋分,所以有諺語説:“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寒來暑往,四季循環,古人在實際生活中,應當很早就體會到了一年內季節週期性變化的特徵,但要準確地把握這一循環,需要經過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這其中圭表測日的方法作用非常大。在距今4000年前的陶寺遺址中,考古學者發現了帶有刻度的圭尺,這一實物的發現證明我們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圭表測日的方法。

我們常説立竿見影,通過日影長短的觀測,古人對太陽一年週期性變化有了準確的把握,慢慢就有了為一年的時間標記刻度的能力。《尚書·堯典》記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對於春夏秋冬四季太陽變化的描述。可知最初日影最長的冬至和日影最短的夏至這兩個標誌點被觀測到之後,其次被觀測到的就是春分和秋分。

古代的春分,是校對度量衡的日子。《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正權概。”“甬”通斛,和鬥一樣也是容器的一種。這是因為春分晝夜被均勻平分,在古人看來,這藴涵有天地公平的內在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