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些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W

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些精品多篇

春節的習俗 篇一

1、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2、貼門神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説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户,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鍾馗故里賜福鎮宅聖君鍾馗門神,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户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敷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的意思,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3、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最後簡化為在直接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説》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所以,一到大年三十,人們就把早已準備好的春聯貼在大門上。

4、其他貼法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鍾馗送福》、《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5、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還有的人家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兒,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6、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牀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7、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篇二

春節,古稱元旦、朔旦、正旦,是農曆新年之始。所以,過春節又叫過年。春節是我國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在新會、開平、台山、恩平、鶴山五邑僑鄉,流傳着許多春節美俗和趣聞,使離鄉別井的遊子歷久不能忘懷。

謝灶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俗稱小年夜,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職了。他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斷,飲食平安,人們為了表示感謝,給他餞行,叫做謝灶。謝灶的供物有:清水、白米各一碗,這是表明灶君與這家人關係一清二白,如果灶君徇私,此二物帶回天上時就會變黑。幾棵帶尾葉的甘蔗,甘蔗有節,用作灶君登天的梯子;甘蔗有尾,祈求做事善始善終,有頭有尾。此外,還有炒米餅、炒米碾、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有些人家還備有一匹紙馬和一套黑紙袍、靴,給灶君代步和參見玉皇大帝時穿着。灶君不識字,怕他彙報時講漏講錯了話,還得為他準備一份《灶君疏》。這《疏》既然由這家人代筆,自然是隱惡揚善,盡揀好話寫了。也有圖省方便的,到街上買一張預先印好“疏”的黃紙代替。祭拜後把供品放在米缸裏,叫做“責缸”。到了團年當晚,還得“接灶”,把灶君接回來,與家人一起團年。

掃屋掃屋又叫作掃塵,“塵”與“陳”同音,古時稱“掃陳”,含有掃蕩妖邪,除舊佈新之意。五邑風俗,謝灶之後,除夕之前,家家户户,屋裏屋外,都要洗掃乾淨,叫做掃屋。一般是先洗曬被褥衣服,後洗擦傢俱雜物,除塵、刷灰水、洗地,沖洗溝渠,清理禽窩畜舍,最後把拉圾集中搬走。這實際是一年一度的清潔衞生總動員,預防疾病的大行動,應該大力弘揚的美俗。

團年團年就是全家團聚過年的意思,離鄉遊子,非迫不得已,都要在除夕前趕回家來。團年大多在年三十晚進行,也有擇日提前的。團年前,貼起用紅紙書寫的神祗、春聯、橫額、單語,叫作“揮春”。春聯內容要要求切合自家身份,或表達美好的願望;橫額、單語大多寫上:新春大吉、萬事勝意、出入平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貨如輪轉、財源廣進、龍馬精神等吉祥句子。團年當日,殺雞殺鴨,擺滿美酒蔬果肉食,先祭拜天地、神靈、祖宗,把灶君接回來,然後全家團桌而坐,歡敍天倫,共進晚餐,這就叫做“團年”。

除夕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晚,是狂歡之夜,家家户户張燈結綵,大小門户點燃香燭,廳堂插花擺果,一派富麗堂皇景象。説到花果,五邑人最喜歡的。是桃花、吊鐘、金桔、水仙,次及菊花、芍藥、劍蘭、銀柳、四季桔、硃砂桔等。重要的是要有一枝桃花和吊鐘,在花枝間綴以年桔和彩燈,使花果相輝,取“花開富貴”、“金玉滿堂”之意。人們吃罷團年飯,酒足飯飽,興高采烈,便成羣結隊去行街,逛花市,盡情歡樂。在過去,小孩則上街賣懶,他們懷揣一個熟紅雞蛋和一個茨菇,手提燈籠,拿着一支點燃的香,穿街過巷,邊走邊念:“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不懶。”一直唸到土地廟,把香插上,然後回家,把紅雞蛋分給長輩吃,認為這樣就可以把懶“賣”掉,使自己變得勤懇。除夕夜,大人小孩都參加守歲,守歲就是守候新歲的到來,過去守到子時相交,現在守到零時,鐘聲一響,家家户户點燃鞭炮,響聲此伏彼起,震耳欲聾。燒過炮仗,才關門睡覺。

拜神和拜人七年級人拜神,八年級人拜人。過去,七年級只拜神,人們是不外出拜年的(現在已不拘論了),清早起來,開門先燒炮仗,祭拜天地神靈祖先,然後給小孩派利是。早餐吃齋,晚餐吃葷,説是“朝齋晚雜,生意道合。”其實除夕肉吃多了,吃頓齋也頗合生之道。八年級人拜人,可以互相拜年了。天未亮,便不斷地有人把寫有“財神”二字的小塊紅紙貼到你家門上,大呼“財神到!”或舞着紅紙竹篾糊成的鯉魚進廳來,高叫“好生鯉!鯉魚翕翕腮,恭喜今年添丁又發財!”以領取利是、賞錢。一些小販絕早就開市,高聲叫賣生雞、生鯉、生菜、生葱、香芹,這幾樣東西諧音是生計、生利、生聰、向勤,是八年級開年祭拜時不可缺少的供物。人們爭先購買,小販生意興隆。祭拜過後,開了年,閤家人上茶樓飲早茶,叫做“換盞”。中午全家或全店飲宴,叫做“開牙”必備雞,商店老闆要解僱店員,把雞肉挾給誰,便是辭退誰,無情可講,叫做吃“無情雞”。開了年,人們開始走親串戚,訪朋問友,也就是人拜人。親朋戚友見面時互相祝賀,説些吉祥的話,給小孩派利是,然後圍坐喝茶,客人呈上禮品,主人則招呼品嚐自家制作的糕餅、油餼,和“攢盒”中的蓮子、馬蹄、蓮藕、冬瓜、薑片等蜜餞糖果。品嚐過後,客人在“攢盒”中放一封利是,以示感謝。送別時,主人只收受部分禮品,把所餘部分、回贈的禮品和利是一封,放進客人的提籃中,叫做“責籃”。這就是拜年。拜年活動從年八年級開始,至元宵節(正月十五)結束。

返回分類導航>>>

春節的習俗 篇三

春節就要到了。我們需要了解哪些習俗?

首先,當遇到親戚、朋友和老人時,應該説:“新年好,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第二,當你去別人家的時候,如果你在宴會上不小心打碎了盤子或勺子,你應該學會靈活地説,“爺爺、奶奶、叔叔和阿姨一年到頭都很安全。”

第三,去親戚家時,不應該翻別人的東西找食物。

第四,當長輩給紅包時,他們應該説“謝謝”,不能親自打開。

第五、吃飯時,長輩夾菜,你可以夾菜。

第六、當長輩和父母談話時,不能隨便打斷或打斷。

第七,當客人回家時,為客人倒茶,當客人離開時,説“再見”。

第八,打問候電話時,你應該説你是誰,並打招呼。

第九,燃放鞭炮時注意安全。

第十,與父母合作,在新年第一天早上貼對聯。

以上十點必須做到。祝您新年快樂!

春節的習俗 篇四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己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春節的習俗多着呢!

春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篇五

春節是南寧地區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七年級零時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辭舊迎新。八年級親友帶上禮物互訪“拜年”。十五元宵節晚上鬧花燈。十六縣郊農村舉行廟會、“搶花炮”。按壯家獨特的春節習俗,還要進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獅、舞雞、舞春牛等活動。大年七年級的拂曉之前,壯族的家婦就已紛紛到小河去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時,還要撿幾塊與家畜相像的石頭回家,並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聲。回到家裏,就把這些石頭放進豬圈、牛欄,祈求六畜興旺。然後,用新水煮新年茶給全家喝。壯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爭着喝由村中公認的“伶俐嫂”捧給大家的清水,她們相信這樣便可更加聰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藉此機會補求在新的一年裏找到如意郎君。桂西一帶的舞雞、舞春牛更是別具特色。大年七年級,由舞雞的青年提着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門雞,打着鑼去各家各户賀年,他們唱起吉慶幽默舞雞歌,使主家喜笑顏開。主家從“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祈求六畜興旺。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撐着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由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驅趕着“春牛”,簇擁着春牛的還有敲鑼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蕩蕩,喜氣洋洋。

舞春牛

桂西一些地區,世代流傳的舞雞、舞春牛活動,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舞雞的年青人提着用木頭、木瓜做成的兩隻鬥雞,打着鑼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賀年。舞雞歌吉慶幽默,使主家喜笑顏開。送給賀年的舞雞者紅包,從“鬥雞”身上拔幾根雞毛插在自家的雞籠上,以祈求六畜興旺。

舞春牛更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着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裏,哪裏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七年級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着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打扁擔過新年

“正月舂堂閉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這是廣西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壯家流傳的一首古諺。唐代劉詢在其《嶺表錄異》中曾生動地記載了舂堂的舞韻:“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兩邊,約排了檸,男女立以舂稻樑,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聲若鼓,聞於數裏,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農家的扁擔,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擔的娛樂形式煥發了生機。

從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輕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擔聲,響遍了壯族山鄉。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着堂”,寄託着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打扁擔的舞蹈形式有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種套式。舞者多為雙數。表演者手拿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時而敲打板凳,時而互相撞擊扁擔。扁擔在手中運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側面敲打,發出的聲音或脆、或沉,聲聲相異,形成節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韻律。在扁擔不斷相擊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轉動,更使人眼花繚亂。技巧嫻熟的各種動作,在聲聲扁擔撞擊聲中輕鬆完成。

喜慶佳節的打扁擔活動,更是熱鬧非常。場上長形的竹筒和鑼鼓與之伴奏,圍觀的羣眾不時地傳出唱彩聲,節日氣氛特別熱烈。

在打扁擔的人羣中,你可以發現兩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氣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揮扁擔上陣,有的母子同場打扁擔,你賽我、我賽你,整個打扁擔活動洋溢着歡樂的笑聲。

趕圩路上,山民們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擔子一放,打起扁擔,不一會兒疲勞便在扁擔聲中消失了。趕墟路上的打扁擔活動即興而起,盡興而散。打扁擔真是壯鄉的一種輕巧而方便的文體活動。

“打扁擔”的舞蹈語彙,具有豐富的農耕文化色彩,舞蹈造型與農耕勞作密切相關,表演內容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場、舂米嘗新等。藝術形象的生活化、勞動化特點極為突出,它牢牢紮根於壯家土壤,必將生命長青。

返回分類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