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物必修二複習提綱【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1W

生物必修二複習提綱【新版多篇】

生物的進化 篇一

(1)自然選擇學説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2)物種:指分佈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並能產生出可育後代的一羣個體。

種羣: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羣個體。

種羣的基因庫:一個種羣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羣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羣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4)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羣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的形成標誌着新物種的形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礎:自然選擇學説。

記憶點:

1、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羣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2、以自然選擇學説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羣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羣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3、隔離就是指同一物種不同種羣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其作用就是阻斷種羣間的基因交流,使種羣的基因頻率在自然選擇中向不同方向發展,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和重要環節。

4、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區別:生物進化是指同種生物的發展變化,時間可長可短,性狀變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進化的範圍,物種的形成必須是當基因頻率的改變在突破種的界限形成生殖隔離時,方可成立。

5、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含有該物種的全套遺傳物質,都有發育成為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細胞增殖 篇二

(1)細胞週期:

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2)有絲分裂:

分裂間期的最大特點:完成DNA分子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分裂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為:前期出現;中期清晰、排列;後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別注意後期由於着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差異:a.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

(3)減數分裂:

對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時期:原始生殖細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細胞

特點:染色體只複製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

結果: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

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複製,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之間常出現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佈於細胞中,中期染色體的着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後期染色體的着絲點分裂染色體單體分離。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形的鑑別:(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排列於赤道板或相互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體沒有上述特殊行為……有絲分裂

記憶點:

1、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2、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説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4、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複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5、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説,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篇三

(1)XY 型的性別決定方式:雌性體內具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x),雄性體內具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XY)。減數分裂形成精子時,產生了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只產生了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作用發生時,X精子和Y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所以後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機會均等,比例為1:1.

(2)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如色盲、血友病、果蠅眼色、女婁菜葉形等遺傳)

①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

②屬於交叉遺傳(隔代遺傳)即外公→女兒→外孫

③女性患者,其父親和兒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為攜帶者

(3)X染色體上隱性遺傳(如抗VD佝僂病、鐘擺型眼球震顫)

①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連續現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4)Y染色體上遺傳(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為父傳子、子傳孫、具有世代連續性,也稱限雄遺傳。

(5)伴性遺傳與基因的分離定律之間的關係:伴性遺傳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性染色體也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伴性遺傳從本質上説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記憶點:

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2、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 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象(由於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 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

生物必修二複習提綱 篇四

一、遺傳的基本規律

(1)基因的分離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優點:

(1)豌豆能夠嚴格進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閉花授粉,自然條件下能保持純種。

(2)品種之間具有易區分的性狀。

②人工雜交試驗過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擾)→人工傳粉

③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後代表現為一種表現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現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

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① 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親本雜交後,產生的F1自交,後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為9:3:3:1.四種表現型中各有一種純合子,分別在子二代佔1/16,共佔4/16;雙顯性個體比例佔9/16;雙隱性個體比例佔1/16;單雜合子佔2/16×4=8/16;雙雜合子佔4/16;親本類型比例各佔9/16、1/16;重組類型比例各佔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③運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種的方法:優良性狀分別在不同的品種中,先進行雜交,從中選擇出符合需要的,再進行連續自交即可獲得純合的優良品種。

記憶點:

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並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於3:1.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着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表現型=基因型+環境條件。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範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

基因工程 篇五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標準概念:在生物體外,通過對DNA分子進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對生物的基因進行改造和重新組合,然後導入受體細胞內進行無性繁殖,使重組細胞在受體細胞內表達,產生出人類所需要的基因產物。

通俗概念: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種生物的個別基因複製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裏,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

①分佈: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點:特異性,即識別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點。

③結果:產生黏性未端(鹼基互補配對)。

B.基因的針線——DNA連接酶。

①連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鍵,不是氫鍵。

②結果:兩個相同的黏性未端的連接。

C.基困的運輸工具——運載體

①作用:將外源基因送入受體細胞。

②具備的條件:a、能在宿主細胞內複製並穩定地保存。b、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

c、有某些標記基因。

③種類:質粒、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

④質粒的特點: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們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島素基因、抗蟲基因、抗病基因、干擾素基因等。

提取途徑:

B.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用同一種限制酶分別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DNA(運載體),使其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將切割下的目的基因與切割後的質粒混合,並加入適量的DNA連接酶,使之形成重組DNA分子(重組質粒)

C.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常用的受體細胞: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動植物細胞

D.目的基因檢測與表達

檢測方法如:質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腸桿菌細胞放入到相應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長,説明細胞中含有重組質粒。

表達:受體細胞表現出特定性狀,説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如:抗蟲棉基因導入棉細胞後,棉鈴蟲食用棉的葉片時被殺死;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後能合成出胰島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發展前景 A.基因工程與醫藥衞生B.基因工程與農牧業、食品工業

C.基因工程與環境保護

記憶點:

1、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特點是:能夠在宿主細胞中複製並穩定地保存;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有某些標記基因,便於進行篩選。質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運載體,它存在於許多細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夠自主複製的很小的環狀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④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3、重組DNA分子進入受體細胞後,受體細胞必須表現出特定的性狀,才能説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

4、區別和理解常用的運載體和常用的受體細胞,目前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體細胞有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和動植物細胞等。

5、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鑑定被檢測標本的遺傳信息,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療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