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歷史必修二總複習提綱總結【新版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4W

高中歷史必修二總複習提綱總結【新版多篇】

專題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篇一

一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比較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

背景

新生的蘇維埃面臨國內外敵人的瘋狂進攻。形勢十分險惡。

經濟、政治危機嚴峻,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適應新情況。

內容

農業

餘糧收集制

用固定的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

工業

把大中小企業收歸國有

允許外國和本國資本家經營中小企業,

採取租借制和租讓制的形式,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商品

禁止商品貿易

允許自由貿易

分配

強制勞動,實行平均主義配給制

廢除平均主義配給制,實行按勞取酬謝的工資制

評價

是軍事性的非常措施。集中了全國人力物力,為戰勝國內外敵人提供了保證,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但後來引發經濟危機與政治危機。

使工農業生產得以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為實現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列寧在落後的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二、評價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積極方面:在當時的情況下發揮了積極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是黨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了一種嘗試。

(2)消極方面:實踐證明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嚴重損害了農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農聯盟也瀕於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三、新經濟政策

(1)、實施的背景

長期的戰爭,加上自然災害,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瀕臨崩潰。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日益嚴重,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2)實施的標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3)、特點:

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商品貨幣關係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②經濟體制方面:單一的公有制體制。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許多種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經濟政策“新”在:通過在一定範圍裏恢復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擴大生產,改善和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4)、作用:

①積極方面:

a、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到1925年,蘇俄的國民經濟基本恢復。

b、起到了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形勢的作用。

c、是列寧對這樣落後的國家如何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是一條適合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②消極方面:

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加之領導人對這種政策的必要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以致後來過早地終止了新經濟政策的執行。

由此可見,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須審時度勢,積極應變!

四、蘇聯的建立:(1922-1991)

時間:1922年。1924年蘇聯第一部憲法誕生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

(一)含義:是指蘇聯在20世紀20-50年代斯大林執政時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會主

政治經濟體制。(特點:高度集中)

(二)形成過程:

1、形成背景:

①是在實行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國主義包圍和威脅,內部存在落後的經濟文化條件下形成的;

③與的主義歷史傳統

④與斯大林個人因素有關

2、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

①1925年,聯共(布)十四大提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

②1926年,蘇聯進入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

③1928-1932年“一五”計劃,提前完成;

④1933-1937年“二五”計劃,提前完成;國家實現工業化。

⑤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二五計劃後工業總產值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3、農業集體化——全盤集體化

①1927年,聯共(布)十五大提出農業逐步集體化的方針

②1929年,大規模、羣眾性的集體化運動開始(為配合工業化建設,斯大林決定實行農業全盤集體化);

③1937年,農業集體化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標誌

1936年,蘇聯通過《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宣佈社會主義基本建成。

(四)斯大林模式的表現

1、經濟:高度集中,指令性計劃,“計劃就是法律”

2、政治:高度集權;大清洗運動

3、思想文化:成為社會風潮,思想學術行政干預。

(五)斯大林模式的評價

1、功績主要有:

①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增強了經濟實力,成為了工業強國;

②為二戰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物質基礎;

③提高了國民文化素質

因此,“斯大林模式”基本適應了20世紀20-30年代蘇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它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東歐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過很大影響

2、消極作用:僵化的體制與二戰後蘇聯的生產力水平不相適應。這種不適應表現在:

①在經濟建設中,由於片面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

③從農民身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

④長期僵化地執行計劃指令,壓抑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

經驗教訓:實踐證明,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沒有現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據本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反覆實踐,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三、蘇聯社會主義改革與挫折

一、赫魯曉夫的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出來。

(2)1953年斯大林去世,為改革提供了契機與可能性。

2、概況:

(1)經濟領域:A改革首先從農業開始:擴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削減農業税,提高農副產口的收購價格;開展墾荒,推行了玉米運動;B在工業方面:擴大了地方權力。

(2)政治領域:對斯大林的批判。

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關於及其後果》

3、評價:

(1)積極:改革有一定成效,如農業曾在1955-1958年連續出現大豐收,破除對斯大林的,打開了社會主義改革的總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

(2)消極:但由於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和不切實際的口號目標,並且改革中出現反覆,權力下放又收歸中央,破除了對斯大林的,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最終導致了改革失敗。

二、勃烈日涅夫的改革:

1、時間:1964年開始

2、概況:

A、內容:改革工業推行“新經濟體制”、重點是軍事工業

B、成就:改革使蘇聯國民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也大為增強,一躍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

3、評價:

(1)積極:前期的改革有一定積極作用,使蘇聯的國民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蘇聯的軍事和綜合國力大為增強,一躍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

(2)消極:沒有改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因此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後期國家陷入困境,勃烈日涅夫執政後期,個人專斷作風滋長,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活力衰退;社會矛盾叢生,再加上對外擴張的加強,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陷入了困境。

三、戈爾巴喬夫改革:(先經濟後政治)

(一)經濟改革:

制定了發展蘇聯社會經濟的“加速發展戰略”,困難重重,難以奏效。於是將改革的重心轉向政治領域。

(二)政治改革:

1、內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思想,代替“科學社會主義”;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開性”,縱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

2、影響:改革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使整個社會處於失控狀態。政局不穩、思想混亂、民族問題嚴重、民族運動愈演愈烈。

3、“八一九”事件

(1)矛盾性質:蘇內矛盾

(2)結果:國家大權落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民主派”手中,蘇共被排擠出政權,蘇聯國家政權發生了質變。同時,各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蘇聯迅速走向解體。

四、從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革歷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①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和規律可循,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因此要求有創新意識,要樹立堅持改革,追求社會進步的信念。

②要認識國情、尊重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要求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③改革具有複雜性、艱鉅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風順。

④要注意學習和借鑑資本主義中的一切積極因素,這就要求有開放的思想意識。

⑤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

高中歷史必修二總複習提綱總結 篇二

專題六

一、“自由放任”的美國

1、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

(1)爆發的標誌:1929年10月美國紐約股票市場的崩潰

(2)經濟危機特點: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力巨大。

(3)爆發的原因:

A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

B具體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貧富差距過大:擴大了供需矛盾。

股票投機過度:掩蓋了供需矛盾,經濟危機的爆發的導火線

信貸消費過度:加劇了供需矛盾

C直接原因:市場供需矛盾尖鋭

(4)經濟危機的影響:破壞了社會生產力和浪費社會資源;激化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社會形勢動盪不安;激化了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辦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矛盾;爭奪世界市場的鬥爭空前激烈,國際關係緊張;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陷入混亂,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嚴峻的考驗

2、面對危機,胡佛政府採取“自由放任”政策

(1)自由放任政策的含義:反對政府幹預經濟,它認為市場機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能夠自動調節經濟活動(2)胡佛政府實行“自由放任”政策應對經濟,結果:危機不斷加深,經濟掉入“溝底”。

二、羅斯福新政

1、羅斯福新政:

(1)新政實行的背景:

A.經濟大危機對美國經濟的打擊;

B.胡佛政府運用自由放任政策治理危機的失敗,美國經濟病入膏肓,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崩潰的邊緣;

C.羅斯福在總統大選中獲勝上台。

(2)過程: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採取應急措施,穩定人心,擺脱危機;第二階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鞏固和發展已取得的成就。

(3)主要措施:

A、恢復工業

B、農業生產

C、舉辦救濟公共工程

D.保護勞工權利

E.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4)羅斯福新政“新”在:

A、新的經濟理論: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經濟)

B、新的模式: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新模式(制度創新)

C、特點: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5)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

(6)影響:

A.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B.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

C.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尤其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

D.從深遠影響看,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二戰後的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E.對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仍有借鑑作用

(7)侷限性: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三、當代美國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及其特徵

階段

20世紀

50-70年代初

20世紀

70年代

20世紀

80年代

20世紀90年代

經濟狀況

黃金時代(高速發展)

滯脹

走出衰退

新經濟時代

原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大力拓展世界市場

石油危機(直接)

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

西歐、日本同美國的競爭

里根政府用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和緊縮貨幣來抑制通貨膨脹;用大規模關税和加大國防開支來醫治生產停滯。

實施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把平衡預算、消滅赤字、償還國債作為重要目標;扶持高新產業

經濟政策

凱恩斯主義、充分就業政策

凱恩斯主義失靈

貨幣學派、供給學派

既反對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對過度的干預。

時任總統

杜魯門

艾森豪威爾

肯尼迪(新邊疆)約翰遜(偉大社會)

尼克松

福特

卡特

里根

克林頓

(解決了長期困擾美國經濟的赤字問題。

2、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的發展出現的新特點:

①較長時期經濟持續繁榮高速發展;

②衝破了凱恩斯主義理論,低通貨膨脹和低失業率同時出現,基本實現零通脹下的充分就業;

③經濟運行機制發生深刻變化:打破了經濟增長、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聯動的關係

3、戰後美國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⑴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十分發達→生產關係新調整

美國壟斷資本實力雄厚,美國的經濟體制仍然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

⑵經濟政策的不斷調整→經濟方針新變化

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供給學派

⑶“新經濟”的出現→經濟運行機制變化

打破了經濟增長、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聯動的關係

4、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①含義:是私人壟斷組織與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相結合的資本主義。

②發展過程:

A.開創:羅斯福新政時期;

B.鞏固和發展:二戰期間;

C.進一步發展:二戰後

③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作用

避免了生產盲目性;政府職能、得到加強;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

四戰後的西歐和日本

1、二戰後,英、法、德、日四國經濟運行模式的基本特徵:

(1)英國:混合市場經濟

特徵:私人企業與國有化相結合、國家計劃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國家干預與自由競爭相結合;

(2)法國:計劃指導型經濟

特徵:政府通過提高國有企業比重和制定經濟計劃,對社會經濟進行全面指導和調節,並且利用財政、税收、價格等手段,使計劃達到預期目的。

(3)德國:社會市場經濟

特徵:讓市場充分發揮調節作用;同時,政府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4)日本:政府主導型經濟

特徵: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遠遠大於市場調節。

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1、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2、福利政策的實行;

3、經濟結構的變化如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4、“新經濟”的發展

專題八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篇三

一、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一、佈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1、背景:“二戰”使西歐實力大為削弱,而美國實力大大膨脹,這為建立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提供了物質基礎。

2、過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國在美國的佈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會議按照美國的方案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後議定書》及附件,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這兩個國際貨幣金融組織,總稱“佈雷頓森林體系”。

3、內容:

①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鈎,各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鈎。

②是國際金融機構的建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4、作用:①積極方面:標誌着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消極方面:它確立了美國在“二戰”後相當長時間內左右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

滿足了美國對外擴張的需要,成為美國擴張的工具。

二、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貨易體系

1、1947年,關税及貿易總協定簽訂。

2、關貿總協定是一個有關關税及貿易政策的國際性多邊協定,不是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但實際上一直起着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1995年被世界貿易組織所取代。

3、它確立了國際自由貿易體制,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三、二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是怎樣形成的?

1、條件:“二戰”後,歐洲喪失了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美國經濟實力一枝獨秀。

2、內容:

①金融貨幣方面: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新的世界貨幣金融體系。

②國際貿易方面:通過“關税及貿易總協定”,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③工業方面:美國擁有了強大的工業力量,成為世界工廠。

④科技方面:美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處於地位,加強了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二、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

一、歐洲一體化的發展(從歐共體到歐盟)

1、歐洲一體化的背景(瞭解即可)

(1)擁有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這是歐洲走向聯合的基礎。(2)戰爭尤其是二戰使歐洲普遍削弱,失去了傳統的國際中心地位,地位大大下降。(3)二戰後,歐洲國家感到要在美蘇兩大國之間保證自己的安全,提高國際地位,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就必須密切聯繫,加強合作,實現歐洲的統一。(4)法、德兩個宿敵大國的和解,為歐洲聯合奠定了基礎。

2、成立過程

(1)1951年邁出了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

(2)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

(3)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3、歐洲一體化的意義(1)對歐洲各國:促進了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符合歐洲的整體利益和各國利益。

(2)對世界格局:提高了歐洲的地位,從而影響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

二、歐盟成立的標誌是什麼?簡述歐盟的性質以及歐洲一體化帶來的影響。

1、成立:1992年簽訂了《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即《歐洲聯盟條約》

1993年,該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宣告成立。

2、性質:是一個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區域經濟集團組織。

3、影響:歐洲一體化符合歐洲的整體利益和歐洲各國的利益。歐洲一體化也改變了世界格局,極大地提高了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

4、歐元:

A、1999年誕生;

B、歐元問世的意義:促進歐洲國家走向聯合,進一步推動歐洲一體化發展。

三、貿易區

(1)形成原因:①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推動;

②歐洲一體化對美國的挑戰;

③美、加、墨三國為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實現自身的發展。

(2)誕生:1992年,美、加、墨三國簽訂《貿易協定》。

1994年該協定生效,貿易區正式成立。

(3)、意義

①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對美、加、墨三國經濟都起着積極作用。

②經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將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廣,最終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美洲自由區。

四、亞太經合組織(簡稱APEC)

①倡議者:1989年澳大利亞總理霍克

②成立: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會議,標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它是亞洲——太平洋地區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③中國加入APEC:1991年,中國和台灣、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④中國上海舉辦了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⑤合作方式:是一種制度上的創新,稱為APEC方式。

五、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的出現: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經濟發展呈現兩個的趨勢: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

2、區域經濟集團化的原因:

A、現代科技的發展

B、國際間的經濟競爭和客觀上存在的分工

三、經濟全球化的世界

一、世界貿易組織(WTO)

(1)建立:①1994年在烏拉圭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決定成立世貿組織。

②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

(2)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意義

A.標誌着世界貿易進一步走向規範化,標誌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貿易的新時期已經開始。

B.表明全球化進程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批准加入:2001年11月10日多哈會議

二、中國為什麼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①世界貿易組織是世界上的多邊貿易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實現全面接軌的一個契機,標誌着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世貿組織本身的需要,中國融入世界,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着哪些機遇和挑戰?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

(3)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脱別人制訂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戰:對我國弱勢產業帶來壓力和挑戰

四、經濟全球化

1、表現: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和跨國公司的發展。

2、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原因(條件)

①市場經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商品流通渠道。

②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③國際金融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深人發展的催化劑

④跨國公司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

⑤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和平的環境。

3、認識:

①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的,其本質是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新一輪擴張。②經濟全球化作為一把雙刃劍,既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又使經濟的發展更加不平衡,貧富懸殊更大。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4、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1)問題:環境污染、人、能源危機、糧食短缺、毒品氾濫、傳染病橫行、恐怖組織活動猖獗等問題

(2)對策:加強合作,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

五、怎樣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與區域集團化之間的關係?

聯繫:①在發展中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共同形成對世界的影響。

②區域集團化是實現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步驟和途徑;

③經濟全球化則是經濟集團化的最後歸宿。

區別:①經濟全球化在各地區間發展不平衡,而產生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

②經濟區域集團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對經濟全球化有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