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年級《田忌賽馬》課文【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8W

五年級《田忌賽馬》課文【多篇】

五年級《田忌賽馬》課文 篇一

《田忌騫馬》一文,選自《幼兒寓言百篇》,敍述了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教大將軍田忌騫馬,勝了齊威王的事。三人形象生動鮮明,栩栩如生。課文最後充滿哲理的一句,點明瞭寓意,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如何析形象、解難點、體會感情呢?

一、初讀課文,分析形象

本文情節簡單語言淺顯,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閲讀理解賽馬的經過。為此,可讓學生初讀課文,弄懂生字新詞,而後試着分段和概括段意,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討論並分析人物的形象:

⒈不動腦筋的田忌。田忌與齊威王比賽,連輸三場。他雖不甘心失敗,但不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考慮下一步對策,只是垂頭喪氣。在孫臏必勝話語的鼓舞下,才向齊威王説:“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

⒉足智多謀的孫臏。正當田忌初戰失利時,孫臏把他招呼過來,拍着他的肩膀説:“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一個“拍”,表現了對朋友的親切、真誠。“從剛才的情況看”,表明他的智慧來自對實際的調查研究。接着孫臏滿懷信心地鼓勵田忌説:“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説明他在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的基礎上,早已籌劃好取勝的策略。可見孫臏足智多謀。

⒊驕傲自滿的齊威王。初戰勝利他便“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的馬”,對田忌進行諷刺。當田忌要求再賽一次,他便輕蔑地説:“那就來吧!”一個“輕蔑”把他驕傲自滿、麻痺輕敵寫得活靈活現。

二、再讀課文,解決難點

課文最後一句話——“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深入理解其寓含的深意。第一次賽馬,田忌和齊威王各自把馬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後對等地進行三場比賽,結果以0:3失敗。失敗的原因是齊威王的每一等馬都比田忌的每一等強。第二次賽馬,齊威王還是採用老辦法,擺出上、中、下的陣容,而田忌卻採用孫臏的主意擺出下、上、中的陣容(以最弱對最強,抵消其優勢),用上等馬對其中等馬,用中等馬對其下等馬(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比賽結果,田忌以2:1獲勝,使得齊威王目瞪口呆。這就告訴我們:“各個部分在全局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如果事關全局的部分發生質變,就勢必引起全局的根本變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這個統領全文的內容,啟發學生進行讀、講、思、議,並引導他們聯繫實際,暢談學習體會,使其具體明白:事物各部分間的連接順序非常重要,排列恰當,就會發揮整體功效,以及“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以己之長攻其之短,以己之短消其之長”的辯證哲理。這樣,讓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哲理,不但解決了難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認識。

三、總結課文,體會感情

⒈總結談話,引導思考:①除了孫臏所排第二次比賽的陣容外,還可排出別的()陣容嗎?啟發學生試排,然後進行比較:“所有陣容中哪一種對田忌最有利?”②從田忌騫馬這件事中,你受到什麼啟發?通過討論,歸納總結:無論做什麼事,只要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實際情況,統籌全局,運用智謀,就能取勝。

指導朗讀,體會感情。課文中的三個人物,每個人物的心情和説話的語氣都不一樣,都符合每個人的身份。指導朗讀時,要注意讀出各自説話的語氣,表達出他們的內心和個性特徵(田忌的不動腦筋,孫臏的足智多謀,齊威王的驕傲自滿),從中體會感情。

為使學生更好地明哲理,悟品格,突出形象,可設計以下板書:

初 賽 再 賽

田 忌 垂頭喪氣 上中下 轉敗為勝 下上中

↓↓↓ ↓↓↓

齊威王 得意誇耀 上中下 目瞪口呆 上中下

0:3(田忌敗) 2:1(田忌勝)

孫 臏 認真觀察分析 調換順序 運用智謀

五年級《田忌賽馬》課文 篇二

一、研究主題:

在閲讀教學中,通過情境的創設、氣氛的烘托、形象的想象、角色的扮演等,讓學生進入文中,步入情境,可促使其與作者、與教者、與文中人物產生心靈的共鳴,情感的共振,使情感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理想境界

二、教材:《田忌賽馬》

三、教學實錄:

師:孫臏用什麼方法幫助田忌取勝的呢?

生:孫臏用交換馬的出場順序幫助田忌取勝。

師:那麼,是不是交換了馬的出場順序就可以取勝了呢?

師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田忌的馬的出場順序,學生興趣盎然,很快就擺出了馬的出場順序,一共有六種出場順序,孫臏採用的是二勝一負的方法,而田忌採用的是三戰三敗的方法,其他的方法都是一勝二負,可見孫臏採用的是最好的、唯一可以取勝的方法。

四、分析與研究:

老師抓住閲讀理解的重點與難點,創設生動而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動手動腦,在情境中得到知識的吸收,情感的薰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當文中人物,教者以記者的身份出現,對下列問題進行採訪,以便引導理解內容,感悟事理:

(1)請問田忌先生,第一場比賽結束了,對這場比賽的結果您有什麼看法呢?

(2)齊威王先生,祝您取得首場比賽的勝利,此刻您在想些什麼呢?

(3)請問孫臏先生,看了首場比賽,您有什麼想法,能談談嗎?對第二場比賽也可這樣引導。學生如臨賽場參加比賽,勝者敍述心中的喜悦,敗者敍述心中的悔恨,這就能在情境中深切感悟課文的中心

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有滋有味地進行朗讀,有聲有色地進行背誦,有情有意地進行體會,使詞語、句子給予他們的不是抽象的符號和意義,而是具體的形象和情境。這就能促使學生活學巧記,卓有成效地進行知識的內化、吸收、積累。一旦出現有關情境,有關詞句就會自然出現腦際;一旦描述有關情境,有關詞句就會自然湧於筆端。

五年級《田忌賽馬》課文 篇三

《田忌賽馬》課文原文: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進行一次比賽。

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馬場。

田忌的好朋友孫臏也在人羣裏。這時,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着他的肩膀説:“從剛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説完,田忌看了他一眼,説:“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説:“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

田忌疑惑地看着孫臏:“你是説另換幾匹馬?”

孫臏搖搖頭,説:“一匹也不用換。”

田忌沒信心地説:“那還不是照樣輸!”

孫臏胸有成竹地説:“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

齊威王正在得意揚揚地誇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走過來,便譏諷田忌:“怎麼,難道你還不服氣?”

田忌説:“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

齊威王輕蔑地説:“那就來吧!”

一聲鑼響,賽馬又開始了。

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場輸了。

接着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讓田忌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齊威王有點慌了。第三場,田忌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結果,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

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田忌賽馬》課文解析: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敍了戰國時期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第一次比賽,田忌輸了,孫臏仔細地觀看了這場比賽,巧用智謀,用相同的馬調換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表現了孫臏的足智多謀。原來,轉敗為勝的法寶就是“變”。在這裏邊我們不難看出科學思想方法的巨大作用。世間的萬物無不處於運動發展和變化之中,只要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就可能發生向對立面的轉化。

文章不但情節曲折,人物神態描寫更是傳神。文中用“掃興”“垂頭喪氣”,把田忌輸後情緒十分低落、無心再戰、準備離開的情形刻畫得淋漓盡致。當孫臏獻言時,田忌“瞪了一眼”,表示“懷疑”,沒有“信心”;而齊威王則由勝利後“得意洋洋”“譏諷”“輕蔑”的目中無人到“有點兒心慌”,直至“目瞪口呆”,毫無思想準備的失敗。作為比賽的雙方,作者把人物的神態描寫得栩栩如生,彷彿親眼所見一般,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又相映成趣。因此,可以讓學生積累描寫神態的詞語。

學習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出場順序的'異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五年級《田忌賽馬》課文 篇四

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課始,我設計了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提出一些問題來。讀完以後,學生舉手很多,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第一次比賽時孫臏為什麼就沒有想到調換順序呢?孫臏為田忌出了這麼一個好主意,田忌會怎樣感謝孫臏,田忌得到了什麼啟發?第一次賽馬結束,田忌輸了,作者寫了田忌的神態,而第二次田忌贏了,作者為什麼不寫他的神態?學生爆出的思維火花是如此的燦爛,這是我在教案中沒有預料到的。不能再循教案教學。我叫學生將問題寫在卡片上,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學生是那樣的活躍。有的説第一次孫臏還不知道田忌和齊威王每一等級的馬相差多少,不可能馬上作出判斷;有的説如果我是田忌,我贏了,我一定要宴請孫臏,因為是他使我挽回了自尊,我還會從這一次賽馬中受到啟發,以後做什麼事,都要善於動腦筋,大破常規思維,當一條路走不通時,就換一條路走走。至於第二次賽馬結束,田忌贏了,作者為什麼不寫他的神態呢?我乾脆順水推舟,讓學生想像當時的情景,讓學生補寫課文空白。學生有的寫道:田忌撥轉馬頭,揚長而去。有的寫道:田忌贏了千金,喜形於色。一堂課結束,學生充滿了喜悦與滿足,激情與追求。

分析與思考:

第斯多惠説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這一設計的理念是讓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能對課文內容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問題。設計重視了人的發展,以人為本。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眾所周知,學生不是一隻等人喂的鴨子,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學生是閲讀的主體,只有讓他們真正地動起來,才能有所收穫和發展。在這一設計中,學生帶着滿腔熱情,迫不及待地進入教材閲讀,在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生向教師、文本發起了挑戰,他們蒐集處理教材信息,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批判,向文本、教師發起攻擊,他們的思維無形地活躍着,頭腦中不斷激起問題的漣漪;教師感受着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並且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相互合作、討論、探究,做到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閲讀,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課堂上每個生命是那樣鮮活可愛,我們應該相信並時刻用每個兒童都是天才的眼光去看待兒童,留給每個生命一片活動的天空,讓他們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飛翔,盡情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