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程改革方案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W

課程改革方案通用多篇

課程改革方案 篇一

為了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落實寶坻區教育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加快構建具有大鐘特色,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現代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伐,為每個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和發展機會, 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加快課程改革的步伐,我鎮按照寶坻區教育課程改革的步驟和實施辦法,特制定大鐘莊鎮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如下:

一、實驗目標

(一)總體目標

創造性地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驗證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在我鎮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完善提供實踐依據,探索課程實驗的規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決課程實驗中的實際問題,使素質教育的思想真正體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為構建具有大鐘特色的現代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奠定基礎,推動教育教學現代化進程。

(二)具體目標

1、驗證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科學性,檢驗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實驗教材在大鐘地區的適用性,為教材的多樣性和教材資源開發提供建設性意見,為國家新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據和建議。

2、構建適應大鐘地區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新課程體系,在完善國家課程的同時,總結地方和學校課程開發和管理的經驗,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提供經驗。

3、總結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提高幹部教師整體素質的經驗,加強對教育行政人員和教師的培訓,改進培訓內容和形式,切實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建設一支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現代課程意識的幹部教師隊伍,形成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新的教師培訓體制。

4、探索符合課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學策略和模式,改變教學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大鐘學習的現狀,建立平等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5、建立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改變教學評價過於注重甄別與選拔功能的傾向,充分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作用。

6、建立與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有機結合,形成以學校為基地的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機制。

7、創設全社會(或社區)共同關心支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良好環境,形成家長和社區公民理解、支持並主動參與教育改革,積極為課程改革提供條件的和諧環境。

二、實驗的主要內容

1、一年級對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進行驗證性實驗。對新課程的課程標準及實驗教材進行系統、完整的研究。實施並驗證課程設置方案,驗證並修訂各科課程標準,為國家正式頒發各學科課程標準及相關文件做好準備。

2、加入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研究力度。以英語,信息技術、心理健康和形體等方面的教育為主要內容,以逐步加大對選修課的開發與研究為重點,穩步推進並不斷完善地方和學校課程的建設和管理,形成具有大鐘特色的課程與教材體系。

3、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小班化教教學”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研究。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引導教師充分認識課程設置、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所體現的教育理念,樹立為每一個學生髮展服務的思想,探索師生平等。教學相長、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研究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等教學模式,研究充分體現新課程三個基本目標的教學策略,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的途徑,實現教學的深刻變革。

4、與課程改革同步的教學評價與考試改革。開展學生學業評價研究,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更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不僅關注結果,更重視成長過程,形成不以考試作為唯一手段,能夠客觀反映學生髮展狀況,有利於學生成長的評價方式。改變單純以學生學習成績評定教師教學水平的做法,逐步形成內容多元,形式多樣,引導分析和反思,激勵教師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教學水平的教師評價體系。探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有利於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學校教學評價辦法。

5、在課程改革中提高幹部教師素質研究。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改革並不斷完善教研和培訓工作的內容、方式與方法,探索以教學改革為中心,以自我反思和自我發展為基礎,以參與式為重要形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的幹部教師培訓模式。

6、適應新課程的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新的課程設置,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學校課程的實施,將給學校教學管理帶來一系列新問題,學校將從課程實施者轉變為課程開發者,教師將從教材使用者成為教材完善者,由此帶來的教學管理、教師管理與學生管理等新問題,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找到解決方法,因此課程改革過程也是學校建立與現代教育觀念相適應的、着眼服務於學生髮展的新的管理體制的過程。

三、實驗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加強管理。

組長:田德久

副組長:陳慶英、齊德山、曹錫英

組員:鄭雲興、嶽樹明、鄭春雨、程國興、劉文奇、劉建東、芮義、、常賀平、陳維康、馬少躍。

2、加強過程管理。

統計、積累新課程改革執行標準過程中的各種資料,每月進行實驗情況總結,每學期總結出階段性實驗成果等。

3、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每兩週組織一次課程改革實驗的專題教研活動。年級組、備課組、每週實行集體備課研究制。

4、加強宣傳,擴大參與面,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建立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機制,積極發揮各種媒體的作用,加強社會宣傳,讓社會了解、關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引導社會各界參與討論課程改革,傾聽社會各界對新課程、新教材的意見和建議,為課程改革實驗提供各方面的參考。

5、制訂並實施實驗教師培訓的管理制度。

實行實驗教師持證上崗,對課程改革的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學習出勤有記錄、教學情況有反饋、實驗成果有評價。

6、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培訓。

通過舉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列理論講座,開設課程改革專題教學研究活動,組織骨幹實驗教師赴其他課程改革實驗區參觀學習,開闢課程改革網站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四、實驗步驟

本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1)起草實驗方案,廣泛徵求意見,呈報實驗方案。

(2)成立組織機構。

(3)廣泛宣傳,開展新課程實驗的社會動員,積極爭取社會的支持。

(4)組建實驗隊伍,制定培訓計劃,對教育行政人員、校長、教研員和實驗年級全體教師進行有計劃的通識與專業培訓。

(5)實驗教師熟悉新課程標準,通讀新教材,集體備課。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一20xx年12月)

(1)國小一年級各學科全面及時地進入新課程標準的試用和新教材的試教。

(2)邀請課程專家,針對新課程和新教材實驗進行系列專題講座和針對性的指導

(3)每月組織一次實驗教師的研討會

(4)及時檢測、記錄、反映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實驗的情況。

(5)深入開展新教材的教與學、新標準及新教材與學生認知規律等研究。

(6)每學年組織一次階段性實驗成果評估和展示活動。

3,實驗測計及總結推廣階段

(1)完成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實驗報告,提出完善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建設性意見。

(2)總結實驗區教學改革、區域課程管理改革和教師培訓的經驗,展示新課程改革實驗的各項教學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

(3)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構建新課程體系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及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勞動技能教育)的研究結果和學生素質發展狀況進行總結分析,撰寫實驗研究報告。

五、實驗的成果形式

1、實驗報告。

2、校本課程教材的形成。

3、新課程相關教輔資料(教學改革案例,學科教學設計、教學模式及策略,音像、CAI、教具、學具等)。

課程改革方案 篇二

隨着教育局新一輪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各學校在實施變革課堂上都在為尋找一條符合自己的課改之路而各出奇招、各顯神通。我校不斷嘗試變更教學方法與策略,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靜為動,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體現以生為本,讓學生感受成功的辦學宗旨,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氣氛“活”起來。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設計上,要側重學生學什麼?怎樣學?學的結果如何?教師如何指導?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發展空間留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迴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近年來,我校以市級課題“農村國小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引領,不斷在全校開展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尋找教育教學理論與農村國小自主學習培養的最佳契合點,從理論上進一步豐富農村國小自主學習教學理論,從而在實踐上更好地指導農村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教育。

二、具體實施

總概括起來:一個轉變,兩個變革,三大原則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1、開展課改總動員

通過觀看生本課例,大量購買變革課堂的有關書籍,讓全體老師形成一種課改勢在必行的氛圍,意識到是時候要變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了。

2、做教師思想工作

思想引領行動。要想真正變革課堂,首先就要轉變領導及教師的思想觀念。我校通過多次組織教師開會,分析當前學生不學、厭學等因素,統一達成共識:除了改革,我們別無選擇!

3、通過學習改變認識、提升教學水平

(1)專家指引,開拓視野

我校邀請一些骨幹教師進行學習培訓,有效地調動了老師們課改的積極性。同時,我校通過往兄弟學校外出參觀學習活動,大大開拓了教師們的學識視野,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經驗。

(2)組織教師上網學習,並積極撰寫學習心得體會

我校一直以來都十分注重教師的學習和撰寫學習體會。今年,我校先後組織教師網上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老師們獲取知識來源。同時讓教師對教學問題以及個人學習心得及時反饋和分享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

(二)教學方式的變革

為了讓全體老師都動員起來,一起齊參到課堂變革中,我校通過拉桌子,成立小組合作來營造氛圍,促使我們的教師尋求更多的教育教學方法,也徹底改變了以往的教學觀念和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

(三)課堂教學的變革

教師儘量少説,多給機會學生説,學生能説的教師不説,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我。教師也要不站或少站講台,多到學生中間來與學生交談、探討問題,要體現師生之間尊重、互信的新型師生關係,徹底改變以往教師高高在上的授課模式。

(四)“穩步推進”原則

俗話説:萬事起頭難。

為了讓教師能順利邁出課堂變革的第一步,我校組織了教研組長制定並印發“課改指引”,讓教師們有章可循,幫助教師更快進入課改角色,儘量讓大家少走彎路。同時,我校還對班裏的小組長實行三級培訓:校級、年級和班級培訓,讓小組長儘快適應上崗,構建小組後每月還對優秀組員和小組長給予表揚獎勵,鼓勵優秀激勵後進。

另外,教師們可以通過網上論壇進行交流與學習,網絡上既是教,又是學。集思廣益,教學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與實踐,有時提出的一個問題也會有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教師的視野從此開闊了,教改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不斷地高漲,教師為了讓自己成功的方法能與他人多分享,平時遇到問題就會更主動更積極去思考。

(五)實行“實踐—研究—再實踐”原則

1、加大教研學習力度

我校定好各學科的教研活動,6位行政領導分3組或6組參與教研活動,各學科做好考勤與活動記錄,做到定時、定點、定內容,共同探討教育教學困域。

2、定時制定好課改教學流程指引

每經過一段時間的課改後,教導處就分別組織語數綜合三科教研組長制定出各科教學流程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並進行收集歸類後組織大家一起研討學習,對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中起到指引作用,幫助更多的教師少走彎路。

3、上好課改示範課

讓在課改變革後表現較優秀的教師給大家上示範課,凡同科的教師都要參加,在研討課後及時説課與點評。行政帶頭上好示範課,在學校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極大地鼓舞了教師隊伍的士氣,更加堅定了課改的信念。

4、推門聽課,促進成效

課改一段時間後,領導將不定時往各班推門聽課,課後對教師暴露的問題或修改建議及時給予講評與交流,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避免原地踏步或走回頭路。

5、做好課改檢查課

在課改過程中,我校將定時進行全校性的課改檢查課,由領導及教師組成檢查小組,對全校的教師在課改後進行課堂教學進行一次診斷檢查,發現沒有體現課改要求的教師,幫助他們重新學習課改精神,然後再進行第二次檢查,直至達標。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積極做好宣傳工作

1、成立新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課改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親自擔任,副組長由教導處正、副主任擔任,組員由各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學校骨幹教師組成,具體開展此項工作。

2、加強宣傳推廣工作,要在全校師生中積極營造實施新課程的氛圍,召開家長會,爭取家長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形成全社會支持新課程改革的良好環境。

(二)學習理論、轉變觀念,走進新課程

1、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及有關課改方面的文件及論著,要求教師都要按照課改的總體目標、主體任務,確定課改的理念和策略,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觀念。

2、進行師資培訓,讓教師能把握新課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派骨幹教師參加上級舉辦的課程改革培訓班學習,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培訓。

(三)把握新課程方案,積極主動做好工作

1、根據新的課程計劃,設置本學年的課程,根據要求開齊國家規定的所有科目。

2、組織教師學習領悟學科課程標準的改革思路,熟悉課程標準教材,弄清新老教材的變化。所有教師都要圍繞素質教育培養目標,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改革教學,要廣泛開展教研活動,研究新課標、新教材,優化課程實施水平。

四、實驗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對新課改的宣傳,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課程標準的解讀,學校進行新課程實施前的各項準備。

第二階段:摸索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逐步實踐課堂教學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變革。

第三階段:發展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認真總結一輪課實驗的經驗,對實驗進行全面回顧總結,實行“實踐——研究——再實踐”的原則,繼續深化推廣。

課程改革方案 篇三

為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升課程改革工作的質量,根據漢中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全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成果展評活動的通知》(xxxx)和洋縣教育局《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成果展評活動實施方案》(xxxx號)要求,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組織領導:

為紮實搞好我校的展評活動,成立金水國中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成果展評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活動目的

通過對課改實施八年來課堂教學、校本研修、綜合活動、校本課程建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所取得成果進行集中、交流評價和展示,推出一批有效教學的新模式、課程新秀、課改先進單位和個人,打造省市縣校相街接、覆蓋所有學科的學科帶頭人隊伍,完善教學成果評審、科研興校明星學校創建和評審制度,促進各學校課程改革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逐步形成推動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長效機制。

三、活動原則

全面動員,全員參與,以校為主,

集中展評,研究提升,推進教學。

四、參加展評的作品類型

(一)教育教學成果

1.文本類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研究成果(教研負責)

(1)課題(題目) (2)研究報告科研論文

(3)教育研究專著 (4)學科教學設計和課例

(5)教學經驗 (6)教育敍事和教學案例

(7)調查報告 (8)學校課改特色活動

2.網絡、多媒體和教育電視節目類成果

(1)多媒體教學課件(CD-ROM)(2)網絡課件、網絡課程教材

(3)專題站、網絡教學管理平台軟件

(4)電視教學節目 (5)教育電視欄目

(6)教育電視專題片

3.自制教具類成果

(1)自制教具 (2)自制學具

4.校本課程開發類成果

(1)校本課程規劃或方案(2)校本課程教材(含多媒體形式)

(二)優質課展評:由語文組、數學組和英語組各推薦一名成員設計一節優質課的展評。

(三)新課程環境下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成果展評(由學校校委會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獎懲制度進行整理並上報)

(四)課改先進集體和個人展評

(1)學科帶頭人、課改名師和課改新秀展評

(2)科研興校明星學校展評

(3)課改先進工作者展評(包括優秀校長、優秀教研員)

(4)課改工作先進單位展評

五、參展條件、要求

(一)參展人員及學科

各個學科所有教師全員參與, 學科包括義務教育國中段15個學科大類,即語文、數學、英語、思品、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體育、音樂、美術、綜合活動、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等。推薦學科不限。

(二)參展要求

1.各人推薦的教學成果應是2001年以來,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方面符合教學成果評審辦法要求的成果。已在2006、2007、2008我縣組織的有關評獎中獲得省級獎勵的,可參加省上的展示,不再參加評獎;如在原有基礎上又取得新突破、新進展的,也可推薦參評。

2. 各教研組擬推薦一名參加優質課參評的教師,其教學設計必須具有個性化的教學特點,理論上有探索,中有創新,並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特色。

3. 教學成果展評採取展板、實物和多媒體演示等方式進行,並與2009年度教學成果評審工作合併進行。

4. 堅決制止網絡下載、抄襲、剽竊他人成果,違者將向全縣通報,並三年內不得參加各類成果申報,不得參與評優晉級。

(三)課改先進個人評選條件

(1)、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認真負責,有良好的師德,注重教書育人。

(2)、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教學行為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3)、課堂教學能較好地體現課改精神,教學方法先進,課堂教學效益高,教學成績優秀的一線教師。

(4)、課程改革以來,在縣級或縣級以上論文評選中獲將;在縣級或縣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有課改文章;在縣級以上的有關會議上進行過典型經驗介紹;在縣級或縣級以上的示範課,公開課、優質課活動中獲得過獎勵。

六、展評的程序:

第一階段:動員培訓(5月底)。召開教師會,進行校級骨幹教師培訓。

第二階段:成果徵集(5月底至6月10日)。

1、各教師整理自己八年來的教育教學教研資料,填寫《金水國中課改成果登記表》交各教研組長進行統計,並將自己的資料按照參展類別分類發送給教研組長集中保存。

2、佈置能反映學校新程改革成果的展板(五面),由教導處統一確定版面設計及內容,完成後在學校公開展出。同時佈置學校整體課改成果展板一面,推薦縣上參展。

第三階段:展評上報(6月11日至6月20日)。在全面動員,全體參與,認真組織梳理總結、研究提升的基礎上,學校於6月20日前組織全校教師集中就每個人員的成果進行現場展評,確定出向縣上推薦展評的成果。

課程改革方案 篇四

為了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瓊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精神,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紮實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辦學質量,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開展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持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加快實踐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積累經驗。

二、條件分析:

1、我校系博鰲鎮中心國小。我校積極實施“科研興校”、“質量興校”的戰略,在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現代化、培植與發展優質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近幾年來,我校投資校園的軟、硬件環境的建設,先後建成了校園網、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室等信息技術設備。學校在資源庫建設初見成效,為實施新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學校重視了教師的培訓工作,多年來學校每年均通過多種形式培訓各類教師,目前擁有省、市級骨幹教師多名,為實施新課程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

三、組織領導:

組長:夏志雲

成員:學校全體教師

四、實驗目標及任務:

1、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公民。

使學生具有愛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的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人文素養;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2、培養一支能夠勝任新課程環境下教育教學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實施新課程的最重要、最積極的因素,我們不但要引領着所有的教師走進新課程、實踐新課程,而且要通過這一場革命與洗禮,徹底更新教育觀念,使所有的教師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3、開發具有地方文化內涵、具有一定的親和力的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合理並不斷完善的課程體系。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我們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還應適應新的要求,開發出具有一定質量的、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的校本課程,以課程開發為突破口,真正實現教師不僅是教材的利用者、執行者,更是教材的開發者的課改目標。

五、實驗措施及手段:

(一)加強校本培訓工作,以培訓促新課程的實施。

學校將針對教師的實際情況,注重發揮教師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專家引路、教師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相結合,進行新課程的校本培訓工作。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着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理念中發生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至舊的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觀念鬥爭的結果。我們首先要注重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力爭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與培訓,組織教師開展反思與討論,提高認識,強化責任,進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啟蒙運動”,把我們自身的教育思想統一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上來,統一到新課程的方向上來,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真正煥發出生命力和創造力。

其次,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學改革既要重視觀念改革的先導作用,又要重視方式改革的載體作用。全體教師不僅要注意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還應注意改變我們每天正在進行着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育行為。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將通過名師聯動、專家引路、教師研討的方式,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力求通過自身行為的轉變來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

再次,我們將致力於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與重建。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轉變需要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為其保駕護航。學校將從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出發,加強管理、評價制度改革,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使之與觀念更新、行為轉變相輔相成,互相推進。

(二)、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以課程開發促課改的實施。

校本課程的開發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教育價值取向,因此在課程改革中,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把握好課程開發的整個過程:

一、是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區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教育納入到校本課程的編制範圍,使之與課程資源的開發一脈相承。

二、是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中國小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動內容是開展“五大教育”,即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常規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課程的設計可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三、是與團隊活動相結合。結合學校特點,結合團隊開展的“綠色承諾”、“體驗教育”、“新世紀我能行”等活動的開展開發校本課程。

四、是與學校的興趣小組的開展相結合。我們將結合興趣小組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五、是與學校的發展與師生的成長相結合。學校與師生的成長有着明顯的時代性與方向性,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學校的發展與師生的成長能夠突顯學校的辦學方向,使得學校課程更加鮮活、亮麗。

(三)、改革評價制度,以機制建設促課改的實施。

評價是課程改革的核心與源動力,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加大評價制度的改革與探索。

一、是重視評價的導向性。

面對課程改革的新形勢,我們將從制度層面改革評價體制、分配體制,以制度建設為導向,將全體教師的注意力引導到新課程的實施上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將確保學校制度的科學性、公正性、激勵性和正確的引導性。

二、是重視評價的情感性。

教師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實施新課程必須全心全意的依靠教師,實施新課程必然要求教師付出更多的勞動與心血,學校領導能從情感層面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在理解信任、使用發展之中促進新課程的開展。實踐證明,學校管理者心向教師,廣大教師會迸發出更大熱情去尊重學生、關愛學生,順應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和諧、民主、充滿人情味的氛圍中,促進了新課程的實施。

三、是重視評價的發展性。

人總在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中獲得前進的動力,我校引導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新課程的實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對所有的教師來説,這既是一種挑戰,又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誰在這場變革中及早啟動,誰就能贏得主動。

四、加強課程資源開發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促進課改的實施。

新課程的實施對於學校課程資源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於信息技術軟、硬件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後,我們將把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工作作為課程資源開發的落腳點與突破口,全面優化課程資源。我們將把握“自力更生、分步實施、軟硬兼顧、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信息化步伐。

“自力更生”即依靠自身挖潛,一方面我們要最大限度的壓縮非教學性開資,另一方面,要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對校辦產業及“三產”的管理力度,提高收益。同時,我們還將做好全面的統籌與規劃,確保資金投放的重點。“分步實施”就是學校電教設備的投入和發展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分步驟積極穩妥地實施。我們將在前已經初步實現班班通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將重點放到終端的建設上,不斷提高使用效率。“軟硬兼顧”指在注重硬件投入的同時注重軟件的建設。一是利用好電教教材費,足額徵訂省教育廳規定的電教教材,將各個年級各門學科的音像資料配成系列,滿足新課程實施的需求;三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設力度,製作出更多更好地適應學校校情的軟件,充實學校的軟件庫。實踐表明教師自制的軟件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更能夠提高一個學校的信息教育水平。

六、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

1、認真總結前一段時間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分析我校實施課程改革實驗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制定全鎮的課程改革實驗方案。

2、成立課程改革實驗組織機構,明確分工,制定課程改革的相關管理制度。

3、召開全鎮課程改革動員大會,通過多種形式為全鎮各類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實驗的培訓工作。

4、配齊課程改革實驗所需要的各種軟硬件設備。

5、做好宣傳工作,向家長、向社會宣傳課程改革的重大意義,營造良好的課改氛圍。

第二階段:

1、做好一年級新課程、新教材的實驗工作。

2、做好課程改革的實驗項目的申報與立項工作,進步規範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課改成果的形成。

3、結合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爭取取得一定的實驗效果。

4、組織校內、鎮內的集體備課活動,組織多層次的教學研討活動,為各位教師提供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5、組織人員參加區級各類新課程的培訓與教學競賽活動。

6、積極進行與新課程相關的教學評價方式的研究。

第三階段:

1、進一步進行新課程相關內容的實踐與研究。

2、準備與新課程相關課題結題工作,總結實驗成果並上報。

3、準備參加全區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總結交流大會,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新課程的研究成果。

4、制定下一階段課程改革的工作計劃。

課程改革方案 篇五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為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使我校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再次跨越。經研究決定,從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實驗,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階段(時間: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成立領導小組(20xx年7月)

組長:覃慶國(校長)

副組長:郭玉芬(教學副校長)樑桂珍(副教導主任)

組員:覃豔李占強周曉春庾麗冰楊德梅許麗虹

2.做好改前調研(20xx年7、8月)

調研課堂現狀,解剖教學行為,找出阻礙課堂高效的癥結所在,把課堂教學的問題找出來,發動廣大師生自查不良的”教法”與”學法”,為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3.宣傳發動(20xx年7月)

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對全體教師進行理念教育,宣傳倡議課改的好處和必要性。

4.制定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及相關的管理制度(20xx年7、8月)

分別召開校長、教導主任、科組長、骨幹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研究部署課改實施的各項工作,探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制定羣眾備課、教學反思、課堂評價驗收、學案編寫規範、課堂操作流程、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等相關的管理制度。

5.開展全員培訓(20xx年7月)

①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培訓學習。一是邀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廣西蒙山縣教育局局長李世朝到學校給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二是觀看中國教育學會國小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李炳亭《課堂如何質變》,中學教改的先驅,原兗州一中校長,第四屆全國十佳中學校長,山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名校共同體理事會副理事長杜金山《高效課堂讓教育迴歸生命本質》講座錄像。

②課堂教學改革操作性培訓。一是觀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關於《小組建設》的培訓錄像;二是觀看杜金山《高效課堂模式與導學案》講座錄像;三是觀看蒙山課改教學錄像。

③組織教師學習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的具體操作策略,要求教導處組織好師生的課改培訓工作。

④組織各年級教師進行羣眾備課,高質量地完成導學案編寫工作。

6.完善硬件設施

給師生每人購買一個文件夾,供收集導學案用。

7.組織外出學習(20xx年9月)

分批組織教師到廣西蒙山參觀、感受、考察、學習。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時間:20xx年1月20xx年至7月)

1.規範師生課堂行為

制定並落實《沙田鎮中心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範》《沙田鎮中心國小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規範》,保證師生課堂行為的規範性。

2.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開學初,各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劃分好學習小組,並做好學習小組長的培訓工作。

3.全面嘗試課堂新模式

三至五年級語文、數學、英語教師按照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上課。

4.建立師生評價體系

學校建立教師評價體系和學習小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落實規範,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5.借鑑反思,改善提高

針對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自主反思,羣眾研討、專家指導等多渠道進行學習、研究,不斷改善、完善、提高。

第三階段:深化創新階段(時間: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典型示範。

一是推廣典型老師的做法,發揮帶頭作用,使全體教師進一步提升。

二是推廣典型班級做法,使每個班級都大有進步。

三是推廣典型小組做法,激活所有學習小組快樂高效的學習。

2.全員彙報

每一位教師要在本校上兩節以上彙報課,要求大部分老師都能按照新課改的模式來上,提高課堂效率,讓全體學生學得愉快,得到發展,教師教得簡單,充分體現新課改的要求。

第四階段:總結提煉階段(時間:20xx年1月至2914年7月)

1.提煉總結“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與研究成果,做好課題結題工作,達成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目標。

2.整理編寫校本教材《高效課堂,快樂學習》,教師教學論文集、教學案例集《教學火花集》,教師教學反思集《成長的軌跡》等。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法

經研討,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模式為“一環四步”教學新模式。

(一)“一環”指的是課前預習環節

①學生根據導學案通過閲讀教材、查閲資料等方式進行課前預習,初步把握文本。

②教師在上課前幾分鐘對預習狀況進行檢查,瞭解學生課前預習的狀況。

(二)“四步”指的是四步導學流程:明確目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達標檢測。

每一節課,每一種課型都能夠採用這四步導學流程進行。每一步導學流程要求如下:

1.明確目標:教師通過備課,對學習章節的研究、課程標準的把握,制定出導學案印發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師帶給的導學案,通過閲讀教材,初步把握文本,明確學習目標(能夠由教師提出,也能夠由學生提出)。

2.合作探究:圍繞目標和重點難點,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合作交流、立體學習,再次達成學習目標。對於不能達成的目標,有價值的問題,予經蒐集整理通過展示課達成。

①教師指導學習組長組織小組成員交流預習成果,解決個人疑難問題,構成小組學習目標,小組長記錄整理有價值的問題,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②交流過程中,既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表達,要把自己的困難、疑惑、認識、感悟大膽地説出來,讓組內同學既分分享你的成功也分解你的困難,實現共贏。同時,對其他小組的問題也要敢於回答和質疑。

3.交流展示: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教師分配任務,小組合作、立體學習、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是生生、師生、組組、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闡述觀點和見解。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鼓勵、激勵,在追問中澄清。展示不是預習的翻版,是提升。展示是資料是學生普遍困惑的、易錯的,能夠發生規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通過展示實現生一互動,在質疑對抗中,在教師的點撥、追問中,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是在相互借鑑中得以提升。

展示前:

①教師根據確定的目標,給小組分配任務,任務務必明確,要求務必具體,然後巡視。任務來源於學生的困惑和疑難,來源於教師的提前預設。巡視的任務是督促和發現,不應對學生構成無謂干擾,能夠參與到學習小組中提示、激活學生的學,指導學生確定適宜的展示方式,學生都會的不展示,不會的、出錯率高的、多解的、培養思維的重點展示。

②學生理解任務後,先獨立思考,然後組內交流解決問題,對本小組內展示的資料,進行預展,進行人員分工,確定展示方式,通過預展,力爭做到脱稿展示,聲音響亮,富有激情。

展示中:

①教師根據分配的任務組織展示,允許學生充分發言,保護學生的用心性,並把握好優、中、差學生的展示機會,尊重、鼓勵每一個發言的學生。

②學生展示要用心踴躍,力爭簡潔明瞭;要勇於提問、質疑、討論;要學會傾聽、學會做筆記。

③展示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評激勵學生;通過追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通過點撥促成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通過舉一反三總結規律、方法;通過評價手段促成學生的用心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分享、借鑑提升。

4.達標檢測:達標測評:依據學習目標,檢測學習目標達成狀況,再次達成目標。

①教師每節課都要對學習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及時反饋矯正,尤其要關注學困生的達標狀況。

②達標測評能夠採用組內問答、對子互查、小測、板演等多種開式完成。

三、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高效課堂工程”是東莞市“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提出的重點工程,課堂教學改革是我校貫徹落實《沙田鎮教育質量三年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是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學校各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課改工作,組織召開教師課堂教學改革動員會,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全體教師意識到課堂教學改革不改不行,小改不行,慢改也不行,要徹底改,要求師生全員參與,真抓實幹,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2.立足課堂,演繹精彩

①精心設計導學案。以導學案為抓手,落實“先學後教”的原則。導學案要當堂發放給學生進行檢測並批改,課後要收集、檢查學生的導學案,便於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況和期末複習用。

②要充分相信學生,善於激勵學生。課堂上要通過多種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的學習樂而不疲。各班要制定具體的激勵機制。

③課堂上,做到“三必講”,“四不講”。即“學習方法和技巧教師必講,多數學生不會必講,出現原則性錯誤的必講,;學生能自己學會的不講,能小組合作學會的不講,能借助工具書、資料等渠道學會的不講,有一個學生會就讓這個學生講,老師不講。

④課後管理要跟緊。對於課堂上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師要利用當天可利用的時間,耐心的對學生加以輔導,確保學生學習任務“堂堂清”“課課清”。

⑤課堂“五看”評效果。我們實施“五看”評價標準:a)看課堂中學生是否真正合作;b)看學生在課堂中有沒有得到展示;c)看學生佔用的時間多少;d)看老師點評的是否精準;e)看效果,看學習目標是否完成。

3.開展教研,營造氛圍

本着“邊實踐、邊探索、邊研討、邊改善、邊提升”的原則,用心開展各種教研活動,營造濃厚的課改氛圍。

一是強化校本教研。要求各科組、備課組用心開展聽課、評課、羣眾備課活動。每週組織一次課改反思會,反思一週內在課改中發生的問題,羣眾探討,及時糾正,達成共識。教導處每月組織一次課改研討會,總結、收集、反饋課改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是構建網絡教研。各教師用心發表博文及評論,要經常登錄博客學習,並把自己在課改中的心得體會、經驗做法以及課改中的小故事、課改動態等博文定期上傳到學校網站上的博客,定期發佈課改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全體教師要及時跟帖學習,發表評論,營造濃厚的課改研究氛圍。

三是做好課改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教導處每學期要拍攝一至兩節課改錄像課刻錄成光盤存檔,並收集精彩博文、示範導學案等課改資料編印成冊。

4.深入調研,及時整改

學校行政、科組長要經常深入課堂進行調研,同時,邀請市教研室教研員、鎮教辦輔導員到學校聽課指導。

5.樹立典型,總結推廣

①學校每學期將組織教師優質課比賽,鼓勵全體教師大膽改革和創新。

②學校每學期將組織骨幹教師在校乃至全鎮範圍上示範課、探討課,樹立課堂教學改革的典型,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同時,要及時總結經驗,反思不足,提煉並推廣課改成果。

課程改革方案 篇六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指示精神,針對我鎮國小實際情況,經鎮中心國小領導會議研究決定,我鎮國小將學習蒙山縣中國小的管理模式,強化常規管理,改革課堂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努力實現高效課堂,逐步建立、完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我鎮國小辦學水平的跨越式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樹立科學的質量觀。

1.樹立“以學促教,以學定教”的教學評價觀,通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評價課堂教學效率。

2.樹立人人“有尊嚴、有追求、有潛能、可造就”的學生髮展觀,凸現學校“發掘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發現學生價值”的辦學理念。

(二)重建課堂教學模式。

1.規範課堂教學行為,努力克服教學隨意性和無效性,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和學習責任感,落實“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練為主線、當堂達標”的教學原則,做到因材施教、因學施教。

2.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切實遵守教學規範,努力優化教與學的時空與流程,以“學到了什麼、學到什麼程度、學得好不好、會不會學”為教學原點,完善課堂教學環節。

(三)促進師生素質提升。

1.提升教師素質,讓教師更新觀念,不但重知識的結論,更要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發展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使教師在師生交往中學會尊重和賞識,在教學過程中學會幫助和引領,在自我發展中學會反思和感悟,在同事協作中學會合作和共進。

2.提升學生素質,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習“樂”起來,讓效果“好”起來;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實施過程和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1月26日—12月16日)

1. 成立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組 員: 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副校長(1),辦公室主任由黃紹筆副校長擔任,負責組織處理我鎮國小新課改的日常事務工作,聯繫電話:xxxxx

校長為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第一責任人,其他組員要積極示範,深入開展課堂調研,關注教學過程,為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組織及教學資源的保障。

2. 制定出適合本校實際的課堂改革實施方案,教師上課標準,學生的組織要求和課堂評價標準等;制定課程改革的相關管理制度。

3. 召開全體學校領導會議、教研組組長、教師骨幹代表會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隨後召開全校教師教改動員大會,更新觀念,明確目標。

4.組織全鎮骨幹教師先到蒙山縣進行培訓、聽課取經。

5. 廣泛宣傳發動,召開教師研討會,開設相關講座,探討學習蒙山中國小課改經驗的心得體會,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教改氛圍。

6.蒐集課改的相關資料,並編印下發到老師手中,組織教師認真學習。

7. 課改領導小組組織實驗教師集體進行討論交流,初步確定備課樣式,設計出預習案、導學案、練習案格式。

8. 總務處認真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及時增加黑板面積,按蒙山課改教學模式的要求佈置好教室。

第二階段: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和實驗階段(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月20日)

搞試點。經過“課改領導小組”討論決定,首先在全鎮18個教學班試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具體安排如下:

(1)思陽鎮中心國小的四年級5個班,任課老師分別為黃劍平、陳為民、曾小丹、韋升球、李佩芳、農小敏、鄧建昭、李博、王佐心、陳繼民;

(2)江平村國小三年級3個班,任課老師分別為:樑瓊娥、黃景超、劉逢慶、呂小聯、胡璧玉、樑江懷;

(3)廣元村國小三年級和五年級各1個班,任課老師分別為:吳靜嫻、凌廣、農林巧、潘德超;

(4)高加村國小四年級1個班,任課老師是:黃紹球、胡安天;

(5)華加村國小三年級和五年級各1個班,任課老師分別是:樑福珊、李科、施善羣、黃秀英;

(6)明哲村國小二至五年級各1個班,任課老師分別是:江領、李根、蘇麗華、林生民、黃美、甘維民、吳嬌民、陸燕波;

(7)昌墩村國小二年級1個班,任課老師是:趙衞忠、王謹。

試點班級要先行先試,大膽實踐。同時也採用自願原則,歡迎其他班級積極主動參與新課改模式,實驗班成功的經驗將在全鎮國小逐步推廣。

第三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抓好備課,利用假期提前編寫導學案,導學案要提前一週完成。

2.抓好預習,教師要加強在預習課上小組合作交流的指導,深入研究指導學生預習的有效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

3.積極研究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要經過組織公開課、示範課、課堂教學比賽、經驗交流會、校本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運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能力,制定課改課堂教學模式評估標準,及時發現典型,樹立典型,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深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廣大教師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準確高效地指導學生自學,信心十足的進行展示,精練高效地進行反饋矯正,保證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4.抓好檢查落實,全面提高質量,全面抓好對各教師實驗過程的檢查、督促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糾偏。要切實保證每節課的教學效率,防止課堂出現失控現象。教導處要加大對各備課組的檢查和指導力度,通過抓集體備課活動來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學法的研究,在備課研討中要重視學法的研討,要多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要多方預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採取的辦法,以此提高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指導能力。防止在課堂上,因教師對教材重難點把握不準,學生的學習思考浮於表面,學習不深入,甚至出現錯誤。

5.加強對教師全程跟蹤聽評課指導活動,即教導處在進行聽課安排時,對每一位教師的課要從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三個課型進行全程聽課指導。

第四階段:總結提升交流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對新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階段總結、反思。全面總結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形成相對成熟的課堂教學新模式,並進行推廣。

1.總結經驗。及時總結學習推廣課改活動中的成功經驗,以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廣,供教師學習借鑑,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在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學校及時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制定措施,深入開展研究,特別就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的細節問題加強研究,把實驗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績。

3.獎勵先進。學校召開階段性成果表彰會,對課改中表現突出的優秀班級、教師個人進行表彰獎勵,為掀起進一步深化學習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為實現學校新的跨越發展再做新貢獻。

四、實施策略

(一)課改班級要對學生科學分組。

以落實小組合作教學為主要形式,構建合理的多渠道的學習互動平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內互動,組組互動。落實互幫、互查,小組內聯動,人人充當檢查者和被查者,教人者與被教者的多重身份。

根據班級的大小, 把學生均衡地分為7—8組(兼顧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等方面),每組6—8人,小組中包括學習中各層次的學生,編號1、2、3、4…,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被賦予特定的職責。每組選拔組長一正一副,負責維持學習紀律,作業通查,糾錯、輔導等。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本課的學習成果、通過組內探究交流來解決問題、反饋問題,當學生的合作活動結束,教師根據自己對合作學習的監控情況和合作學習小組對合作學習的反饋情況(包括口頭和書面的反饋),採取一定的措施,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質量和數量,評價合作學習小組的合作過程和效果,並對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認識到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意義。

(二) 重點抓好小組合作學習。

1.寧少勿濫,抓住契機。要把學習重點和難點作為合作學習的內容,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合適的不安排。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時機,讓學生有效的參與合作學習。

2.教給技巧,變換形式。教師應教給學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樣組織,怎樣傾聽,怎樣發言,怎樣質疑、怎樣追問等。

3.備好合作,參與合作。教師在備課時應備合作的內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時機等。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學生的參與、教師的旁觀,而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與,教師可以把自己也當成小組中的一員參加到某個小組的學習中。

4.培養小組長。要對小組長進行培訓,讓組長知道如何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學習,充分發揮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保證小組的有序合作。

5.組織好小組的發言順序,先讓學困生髮言,再讓中游生髮言,最後讓優等生髮言,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6.加強小組展示的組織,如小組黑板展示時,注意組內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負責訂正和評價,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三)加大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

課堂要嚴格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自己討論仍解決不了的問題、易混易錯的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沒研究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

(四)務實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課改領導小組成員對課改班級要做好服務性指導工作,每週定時定量在課改班級聽課,及時瞭解課改信息和課改動向,時刻把握課改方向,指導課改方法,研究複雜問題的對策。同時,加大推門聽課的力度,加強監督和指導。

全校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課例研究或案例研究為基礎,積極探討課堂教學的典型課例、案例。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開展集體備課、説課、典型課例觀摩課和評課等學科教研活動。

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堅持骨幹先行,借鑑蒙山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實踐,不斷創新,各個學科要根據各自學科的特點,創新各自的模式。構建適合國小生特點的、符合課堂教學規律的、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益的模式。

(五) 以常規管理促課改。

一方面,要夯實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努力做到“三個整合”,將教案改革、課堂改革、作業改革整合在一起進行。要從教案改革切入,從重視“教”到關注“學”,走“導、學、練”三案統一的路子。實行教學常規月查制度,月查成績記入教師考核。

(六)嚴格把握訓練環節。

增強作業佈置和批改的科學合理性課前預習作業及課堂作業要精選。控制內容及作業量,以精選提高實效,減輕學生負擔。課前預習作業與當堂達標作業內容要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連,很好地落實教學核心內容;在保證基礎的基礎上,要適當採取分層作業的形式,供學生根據自己水平選用;作業形式要多樣,既有書面形式,又有口頭、實踐作業等,並注意及時評價。

要進行課前預習作業的實踐與研究。要求教師必須提前找準本課時的作業任務、學習要點,集體確定作業內容,早給學生布置下去,以便學生有更多時間完成預習作業。完善作業檢查制度。在第二天上學後採取組長查、組內互查、教師抽查等形式確保學生都參與到課前預習中,並且保證效果;課前二分鐘進課堂,教師再次確定作業完成情況,為上課做好鋪墊和準備。

(七)紮實開展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的重點要放在研討每課時的預習作業、教學設計(鑽研教材時遇到的疑難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自學;學生自學後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如何針對這些問題點撥、歸納等)課堂作業內容等。

實行課堂改革,是一種實驗,沒有現成的模式可操作,只有外校的先進經驗可供參考,為了更好實行績效考核,根據新要求,修訂相關的各項管理制度。

課程改革方案 篇七

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基礎教育領域裏的一項重要任務。為真正把課堂教改模式抓到實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學生素質,提升自我教育科研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為標尺,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創教育改革和發展新局面。

二、實施策略

(一)導學案設計

1.認真學習新課標,充分了解學情。鑽研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準確把握每節課的目標及重難點。

2.多從學生角度思考,嚴格控制教師講解時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知識的生成,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的潛力。

3.教師語言要以引導點撥評價為主。引導點撥要把握好深淺,組織教學要機制科學,評價更要從客觀事實出發,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4.程序設計要貼合課型特點,構成科學的模式。新授課:情境-問題-策略研究-達標檢測;練習課:回憶總結-練習鞏固-達標檢測;複習課:構建知識框架-方法梳理-典型題目訓練-達標檢測。

(二)課堂教學

1.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用心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從用心的發言中瞭解學情,適時調整教學策略。

2.嚴格落實課堂教學四常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學習為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用心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協作交流的平台。

3.明確小組分工,發揮好行政組長和科任組長的火車頭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潛力,充分認識到傾聽、提問、爭辯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構成有交流,有示範,有競爭,有幫扶的小組協作學習機制。

4.評價小結要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和小組的整體發展。

(三)評價機制

1.評價要從學生的聽、説、思、辯、講、評、做入手,從課前準備、課上表現、小組協作、課內外及家庭作業的完成等方面進行多元評價。

2.實行學生自我反思,學生對自己一天的在校狀況進行回顧,並填寫反思記錄。

3.發揮好小組評價總結作用,每組每週要進行小結評價,每位組員客觀的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4.課堂上用心引導學生進行及時性互評、師評。同時與作業評價、個別輔導評價相結合。

5.家長參與評價。堅持家校聯繫,家長對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勞動、品行進行評價。

三、方法與措施

1.備好導學案,客觀,適用,堅持課後反思。

2.用心參加研訓,從其他教師的`課堂中學習課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膽嘗試,勇於創新。

3.加強業務學習,從教育類書刊雜誌、網絡媒體中瞭解課改動態,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協助班主任做好小組建設工作。科學劃分小組,組織各小組制定組名、口號,進行小組分工,定期進行組長培訓。

5.配合班主任,開好班會、家長會,齊心協力抓好班級管理,加強家校聯繫。

6.制定培優輔差計劃,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瞭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內心世界,促進高質高效課堂發展。

7.加強學生讀寫姿勢、書寫習慣的培養,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用心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持續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課程改革方案 篇八

為深入推進實施《新時代泰山學院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把我校第一批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落地落實,改出質量、改出水平,打造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樣板,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如下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實施方案。

一、制定課程課堂改革實施方案

(一)方案內容

1.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改革實施方案

(1)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如何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立足課程和專業特點,對接崗位能力需求和生產過程需要,對接人才培養目標,重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如何將前沿成果、現實案例、課程思政、教師研究優勢等有機融入課堂教學,開發設計活頁式教材或編寫教案。

(2)如何建設課程平台,提供教學資源?

搭建什麼樣的課程平台,提供哪些資源,怎麼用?怎麼考核?

(3)如何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擬採用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TBL(基於團隊的教學方法)、PBL(基於問題的教學方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中哪一種?每種教學方法在哪些內容、哪個環節應用?要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標?

如何在課堂進行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打造高階課堂?

(4)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教學?

採用什麼技術手段、開展哪些線上學習、探討、交流?

採用什麼技術手段、開展什麼樣的課堂學習、探討、交流?

2.課程考核改革實施方案

考核內容要與課程大綱對應,評價標準要清晰、可行,能夠衡量學生的成長進步和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考核尤其是期末考試以外的考核應有明確的賦分標準,且具有足夠的區分度,不能流於形式,要探索非標準答案的考核形式。

(1)多元考核的方式及標準

平時考核(課堂表現、隨堂測試、課後作業等)、單元測試(期會考試,知識測驗、主題論文、調研報告等)、期末考試等。原則上期末考試成績權重不超過50%。

(2)考核實施路徑及標準

線上自主學習、課外拓展學習、課內學習、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等。

(3)增值性評價及標準

立足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根據課程與專業特點,探索實施增值性評價,鼓勵學生立足課程探索創新、服務社會,把學生立足課程創新取得的相應成果、獲得的獎勵、引起的社會反響等納入課程考核。

(二)方案制定、論證及審核相關要求

1.課程負責人組織課程團隊撰寫方案,7月25日完成上交所在學院。

2.學院在8月3前組織專家論證,論證會必須邀請教務處人員參加。

3.課程組根據反饋修改後上交學院,學院審核通過同意,由學院8月20上交電子版和紙質版到教務處教學研究科。

二、課程課堂改革部分實施材料

(一)材料內容及要求

1.教學內容修改或增加內容及依據(可以用列表形式)

2.課程平台及教學資源建設的證明材料

搭建了什麼樣的課程平台,提供哪些資源?(可以用截圖形式)

3.體現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教學設計(5個)

4.體現教學內容優化的教案(不少於5個,個可以是一次課或一節的內容)

5.擬採用(或已採用)的非標誌性答案考核題目(不少於5個)

6.本課程最近一次考核方案(須附帶教務系統打印出來的學生成績構成)

(二)材料論證及審核相關要求

同改革方案

三、制定課堂教學管理的實施方案

1.指導思想:學院落實課堂教學主體責任,立足學科專業特點,科學設計學業評價標準和程序,統籌推動全院教師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現代教學技術應用等一體化改革,實現教學模式從注重知識傳授的“以教為中心”到“知識+思維方式+想象力”並重的“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培養方式從“灌輸式”到探究式、個性化的轉變,學業評價從死記硬背、“期末一考定成績”到獨立思考、“全過程學業評價”和“非標準答案考試”的轉變,全院學生從被動學習、“考試型”學習到主動學習、“創新型”學習的轉變。

2.課程學業評價方案

內容主要包括:

(1)學院學業全過程評價考核的指導原則

(2)學院專業特色的學業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3)學院專業特色的學業評價的方法、路徑及實施

(4)學院學業評價改革的支持舉措

(5)學院學業評價改革的組織機構及職責

(6)學院學業評價改革的質量保障機制

建議:學院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加強與兄弟院校的研討交流,鼓勵教師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和實施研究,做好課堂教學改革的學生支持和配合工作,探索專業特色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構建專業特色的學生學業評價的激勵機制,爭先打造一院一品、一課一品。

(二)方案制定、論證及審核相關要求

1.學院負責人組織專家團隊撰寫方案,8月3日前完成論證,8月5日上交教務處紙質版5份。

2.教務處統一組織審核後給學院反饋,學院完成修改後,8月20上交電子版和紙質版到教務處教學研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