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歷史知識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15K

中國歷史知識點多篇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一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1856年10月;藉口:英國“亞羅號事件”、法國“馬神甫事件”;實質: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其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

1)增開牛莊(後改營口)、漢口、九江、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

2)允許外國人到內地遊歷、通商、自由傳教;

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國公使駐京,並可在通商口岸設領事館;5)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

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闖入圓明園搶劫,後縱火焚燒了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園林。

《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1)《天津條約》完全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即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歸入英屬香港界內;

4)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白銀800萬兩。對中國的影響:《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二批不平等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國的門户,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二

一、土地制度演變:

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

二、重農抑商:

1、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2、積極作用: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三、“海禁”含義:

嚴禁國人出海,限制外商來華。清朝在廣州設立十三行統一管理。

影響: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國家的安全。)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三

1、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

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戰國時期孟子、荀子加以總結改造,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時受到沉重打擊;西漢時,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漢武帝採納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興辦太學,打破了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宋朝時用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發展成理學,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成為南宋後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統治。明朝後期的李贄挑戰了正統思想;明清之際,以個性解放為核心,反映社會需要的早期啟蒙思想滋長。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批判繼承傳統儒學,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黃宗羲等人不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家。

2、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對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響深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儒家思想有助於提高個人道德修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3、西方人文精神發展的歷程:

起源: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智者學派;復興(興起):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

發展:16世紀的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

智者學派強調“人是萬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蘇格拉底不是智者學派的代表,他關注人的品德,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識”,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本質是以人文主義衝擊宗教神權的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羅馬神權統治的社會政治思想運動。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沒有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崇尚理性和科學,但理性不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反對天主教會的神權思想束縛,但仍然信仰宗教。

啟蒙運動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鬥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

啟蒙運動中提出的學説有:“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論”“三權分立”學説。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領袖。孟德斯鳩的學説否定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成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盧梭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但他不反對私有制。

伏爾泰和孟德斯鳩都提倡君主立憲,孟德斯鳩不是首倡分權之人,思想最為激進的是盧梭。

法國啟蒙思想家主張用理性取代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要求獲得人的徹底解放,進一步弘揚了人文精神。

德國的康德總結了啟蒙思想,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

啟蒙運動對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但沒有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產生影響。

4、中國古代科技曾長期世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農耕經濟的繁榮,為發明創造提供了根本保障,也為科技的使用與傳播創造了條件。四大發明推動了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5、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具有多元一體、多民族融合、吸收外來文明成果、雅俗共賞的特徵,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時代風貌和作者心聲。它們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

歷史知識點整理歸納 篇四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

1、“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壞

(1)對公民的民主政治、人身權利和尊嚴的踐踏。

(2)對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嚴重破壞

① 革命委員會的建立,是國家政治體制建設的一次重大倒退。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到嚴重破壞③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遭到摧殘 ④民主黨派人士受到嚴重的人格侮辱。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主題報告: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是中共開闢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內容:①思想路線:重新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②政治路線: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建設為中心)③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中共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 ④重大決策:改革開放

意義:①是建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的偉大轉折。②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③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國家的政治建設進入一個新時代。

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成就

1、1980年,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體現了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步構想。

2、制定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憲法:1982年全面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新時期治國安邦總章程。

3、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1999年,人大九屆二次會議把依法治國的方略以國家根本大法形式確定下來。

4、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五

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建立:BC1046年

(1)分封制

①內容:西周時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衞王室。

諸侯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等。諸侯的權利: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到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宗法制

①特點:宗法制是實行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繫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

②內容: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最高執政權力,其餘諸子分封為諸侯,諸侯國對於周王室處於附屬地位。周天子為天下的大宗。封為諸侯的庶子對天子為小宗,在本國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諸侯的庶子分封為卿大夫,他們對諸侯為小宗,在本家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長子繼承。從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樣的大宗與小宗的關係。這樣按血緣關係的親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③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神權和政權的結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權。

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君權的至高無上

(2)秦朝的中央機構 三公的職權範圍要注意區別,也是選擇題中經常命題的重點。三公的職責:① 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②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羣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

(3)郡縣制 郡縣的設置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採納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郡縣制的特點在於郡縣的長官都有皇帝任免。郡縣制建立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人民版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篇六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闢: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