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村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9W

新版村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精品多篇)

村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 篇一

摘要:在新形勢下如何深入研究和解決深化改革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和基層政權的穩定,是黨在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試從新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要對策三個方面來探討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262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3―0029―02

收稿日期:2010-04-28

作者簡介:李海田(1968-),男,山東武城人,講師,從事黨建、經濟學研究。

1.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領導農村經濟發展方面還有待加強。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與農村羣眾的利益關係發生了深刻變化,利益連接的鏈條出現了斷裂,黨組織原有功能的實現空間逐漸縮小。而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仍沿用計劃經濟時代帶有濃重行政色彩的領導方式、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難以適應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隨着農村税費改革及其綜合配套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普遍存在認識不足、準備不足、應對乏力的問題。職能轉變沒有及時到位,服務羣眾、聯繫羣眾、組織羣眾、動員羣眾的手段減少、功能弱化,導致幫助農民研究市場、熟悉市場、進入市場、開拓市場的辦法不多,組織農民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能力不強,作用發揮不夠。這些都與農民羣眾加快發展、增收致富的願望和要求產生了很大差距。

2.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方面還有待提高。隨着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選舉制度的不斷推進和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行,廣大農民羣眾的民主意識、法制意識、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明顯增強,這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注入了活力,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兩委”班子不協調、村幹部執政能力不強、個別村幹部法律意識淡薄、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不公不廉、台上台下爭權奪勢、家族派性嚴重等方面,個別地方在村支部和村委會選舉中,個別人靠賄賂選民、靠家族勢力、靠誇口許願當選,影響很壞。另外,一些羣眾不能正確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常常被少數人利用宗族、宗派觀念拉攏左右等,這些基層幹部“非正常”當選後,引發了各種矛盾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穩定和民主政治建設健康發展。

3.農村基層組織的設置形式與活動方式還有待改進。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民的經濟社會身份出現了重大變化,農户由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單純的生產者變成了相對獨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市場主體,由人民公社體制下的社員變成了村民自治體制下的村民,農村社會出現了不同的職業羣體和社會階層。農村社會階層中既有掌握一定生產資料、僱用一定人員的個體、私營企業主,也有受僱於企業或在鄉鎮企業工作的人員;既有離土離鄉、完全脱離農業生產的外出務工人員和個體工商業者,也有半農半商、半農半工和完全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在一、二、三產業和遍佈城鄉的眾多行業裏,都活躍着廣大農民的身影。隨着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農村出現了生產大户、農業協會、經濟聯合體、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業,各種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不斷產生。特別是隨着近年來的城中村開發,新的農村社區不斷湧現,傳統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已難以適應農村經濟開放性和多元化的發展要求,“空間覆蓋不到位、職能定位不科學、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日益突出。

1.農村社會權力結構變化。在實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後,我國農村形成了“鄉政村治”的基本政治格局。所謂“鄉政”,是指以鄉這一級作為國家基層政權單位,代表國家,負責執行國家政務;所謂“村治”,是指以村這一級作為社會自治單位,代表農民,負責治理農村內部事務。與“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體制相比較,村民自治後的農村權力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第一,鄉鎮政府同村委會的關係不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上下級關係,而是指導與被指導的協助與合作關係。第二,村黨支部與村委會之間雖然還是屬於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但是農村基層權力結構已經從一元化領導向二元權力模式轉變。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村黨支部處於領導核心地位,享有對村民自治的政治領導權;村委會作為村民自治的組織機構,直接行使村務管理權。第三,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大量出現的專業協會、老年人協會、紅白理事會、禁賭協會等,在農村基層也扮演着相當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農村公共權力體系的運行,對村黨支部領導核心地位造成影響。事實上,在村民自治制度實行以後,黨的領導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範圍內存在着被弱化、被排斥和被否定的現象。

2.村民自治制度安排的不周延性。由於在基層推廣民主的現實條件,村民自治制度的安排應該是“於法周延,於事簡單”。但是,現行村民自治的相關法律和政策規定在許多關鍵的地方不清晰、不具體、不明確,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之間的不和諧狀態。一是沒有明確村黨支部領導地位的實現途徑。《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範圍內的事項”;“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上述條文雖然明確了村黨支部享有對村民自治的領導權,村委會享有村民自治權,但對於什麼是領導權、什麼是自治權;領導權和自治權如何體現;發生爭執相矛盾時又如何裁決等問題法律並沒有明文規定。二是沒有明確農村“兩委”之間的職權範圍。《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管理本村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村黨支部是農村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討論決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領導和支持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集體資產,協調利益關係。”由此可見,上述條文存在較多重疊交叉,造成農村“兩委”權力邊界模糊不清。三是村委會成員候選人任職資格條件過低。對村委會成員候選人只有年齡上的要求,即年滿十八週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此外,對於村黨支部的領導機制、基層幹部的激勵機制以及村民自治的保障機制等一系列問題,缺乏明文規定。

3.農村黨組織自身建設狀況。黨的地位和任務的變化,黨所處環境的變化,以及黨員隊伍的變化,對黨組織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農村黨的建設的整個系統工程,與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要求並不完全適應。在思想建設上,表現為宣傳思想工作針對性不夠,和諧文化建設力度不大,引領社會思潮能力不強。在組織建設上,表現為黨組織設置形式與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發展趨勢不適應,村級組織貫徹執行政策能力與黨的農村工作任務不適應,一些地方村黨支部、農村黨員自身能力與先進性、代表性要求不適應。在作風建設上,表現為少數農村黨員幹部作風飄浮,有些鎮村幹部忙於應酬應付、重形式輕實際、脱離羣眾高高在上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在制度建設上,表現為村黨支部與村委會工作運行機制不健全,部分村黨支部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沒有根本轉變,有些村幹部依法依規辦事意識和能力不強。在反腐倡廉建設上,表現為農村基層幹部貪污腐化問題時有發生,村務財務管理不規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腐敗現象有向農村基層滋生蔓延之勢。

1.選好配強各級領導班子,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要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和幹部“四化”方針,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並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增強團結為重點,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堅強領導集體。尤其是要配強鄉村黨組織書記。俗話説:“富不富在支部,好不好在領導”。要解決三農問題,關鍵是要把農村的班子建設好。農村黨組織書記是農村發展的“領頭雁”,官雖小,但責任重大。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兩推一選"的選任方式,按照政治素質強、致富能力強、帶領羣眾共同致富本領強的“三強”要求,培養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從人員素質上確保黨組織在村級配套組織中的領導核心地位。要大力推行“兩委”成員交叉任職,鼓勵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不斷增強班子的整體功能。

2.提高村幹部的公信力,夯實領導基礎。針對當前鄉村基層組織建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重點從提高村幹部公信力出發,增強村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戰鬥力。搞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首要的是解決好選人問題。必須以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特別是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和支部班子。要做好農村黨員的發展工作,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羣眾基礎。樹立良好形象。改變村幹部辦公機關化的傾向,改“門診”為“出診”,以民情懇談、夜談、訪談為載體,經常傾聽意見和建議,加強溝通,凝聚人心。落實制度治村、村務民主決策制,杜絕“家長制”、“一言堂”現象。

3.把組織建設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建章立制,按照制度辦事,使農村工作規範化。一是加強對村幹部的教育培訓。以開辦村幹部素質提升班為抓手,有計劃地組織開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核心內容的政治理論教育,以黨情、村情、民情為主要內容的形勢任務教育,同時強化對村幹部的能力培訓,重點加強新農村建設所需的應急能力培訓工作,着力提高村幹部帶領村民致富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通過培訓使村幹部特別是村主職幹部達到“五個有”的標準,即政治堅定有信念、實踐宗旨有辦法、依法辦事有威信、發展經濟有本領、協調配合有核心。二是切實轉變幹部作風。從轉變村幹部作風入手,進一步深化村級全程代理服務制,開展羣眾對村幹部的實事公評活動,建立村幹部報酬評議制度,使村幹部的報酬與工作實績、羣眾滿意度掛起鈎來,同時對不履行崗位職責、工作失職的村幹部,嚴格執行違規責任追究制。

村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 篇二

為更好地開創扶貧開發新局面,夯實基礎工作基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按照中央、省、市、縣委關於農村扶貧開發一系列部署要求,結合我村支部實際,制定本方案。

1、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農村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圍繞扶貧開發主題,結合黨的羣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以加強我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更新觀念、強化功能、改進方法、提高能力,為我村的扶貧開發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2、目標要求:按照依法治國、執政為民的要求,全面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基本達到以下要求:

(1)組織體系健全。建立健全我村基層組織體系(一名黨支部書記,兩名黨支部委員)。村級配套組織健全。

(2)班子功能增強。進一步配齊配強我村“兩委”班子,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為主的中青年成員為主體,確保村幹部政治素質好,發展能力強。

(3)黨員素質提高。黨員理想信念堅定,宗旨觀念牢固,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確保黨員發展工作有計劃進行,確保新黨員中30%以上黨員具有帶頭致富和帶領致富的本領。

(4)工作機制完善。在支部班子帶頭下,形成齊抓共管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格局。服務農民、組織農民、保護農民制度體系較為完善。

(5)服務保障有力。使我村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以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有力推動我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有序開展。

1、選好配強領導班子。着重從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人員中選拔村幹部,對戰鬥力不強的幹部及時予以調整。

2、加強幹部教育培訓。加強農村基層幹部任職培訓、任期培訓,每年利用春節前後開展一次主題教育,組織幹部進村入户聽取意見,解決羣眾關心的問題,使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

3、加強作風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羣眾觀點和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引導村幹部增強對羣眾的感情和對工作的激情,改進工作作風,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4、完善激勵監督機制。探索建立工作報酬、社會榮譽、政治待遇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營造關心、支持和保護農村幹部幹事創業的`氛圍,建立健全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等制度,完善民主評議,誡勉談話等制度。

1、加大黨員教育力度。組織黨員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理念,特別是抓好黨的當前依法治國等重大決策的學習,突出抓好黨章學習。堅持開展黨員主題教育,利用各種方式加強對農村黨員進行專業化技能培訓。

2、嚴格黨員管理。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組織關係接轉等制度,定期開展黨員黨性分析評議活動。加強對流動黨員教育的管理。

3、完善黨員發揮作用平台。深入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和流動黨員“雙向帶動”活動。建立農村黨員發揮作用承諾制。

4、重視發展黨員工作。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在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工作,注意發展年青黨員,重視發展女黨員,力爭做到每年發展新黨員。全面實行和規範發展黨員聯名推薦制、票決制、預審和公示制,擴大民主,加強監督。

1、完善村黨組織設置。調整和改進村黨組織設置,理順工作關係,形成順暢的工作運行機制。

2、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村委會依法開展工作,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進一步明確村“兩委”職責任務和工作程序,不斷推進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完善“一事一議”制度。

3、轉變農村基層黨組織職能。不斷強化組織管理、教育引導和服務協調功能,通過啟發教育、民主教育、示範引導等方法開展工作,自覺運用法律、經濟、政策等手段解決問題。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

1、強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第一書記切實履行起我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支部書記要擔負具體責任人的職責,在全村上下形成齊心協力抓黨建的工作合力。

2、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用三年時間,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我村組織活動場所問題。按照有標牌、辦公室、黨員活動室、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室、遠程教育設備、圖書雜誌、信息網絡、文件資料櫃等要求,加強活動場所建設,做到“一室多用”。

3、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途徑和辦法,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新經驗,使基層黨建工作不斷適應新時勢、符合新需要、邁上新台階。

村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 篇三

各基層黨組織:

為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夯實基層組織基礎,進一步強化黨組織在經濟建設、社會事務、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會穩定中的領導核心地位,根據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圍繞“三個走在前列”的目標,按照“五好”要求,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先鋒工程”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我鎮“經濟強鎮、生態美鎮、文明城鎮”建設和實現“爭先進保名次上台階”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通過三年努力,鎮黨委在2004年市級“五好”鄉鎮黨委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全鎮“五好”村黨組織要達到80%,力爭達到90%。實現鎮村兩級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規範,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得到鞏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加強,羣眾民主權利得到有效保障,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羣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明顯增強。

(一)強化鎮黨委在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的“龍頭”作用。

1、加強鎮黨委班子自身建設。一是加強對班子成員的教育培訓。堅持觀念創新、形式創新和內容創新,通過一月一次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每年二篇調研文章,班子成員上課制等方式,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工作和綜合素質。二是規範健全科學決策機制。全面落實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實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醖釀、會議決定”的科學決策制度。三是轉變作風提高為民服務本領。堅持和完善聯村包片制度、聯繫企業制度,每個班子成員除做好分管工作外,還要聯繫好一個點、一個村、3-4家骨幹企業;健全完善1+2信訪接待制度、每月16日、26日定期下村接待日製度和結對幫扶制度。四是建立健全抓村級組織建設的有效機制。抓村級組織建設思想認識到位,責任明確,建立健全基層組織建設定期分析和研討制度、農村工作指導員單項考核和定期彙報、村級組織建設情況定期督查通報、村黨組織書記定期例會、村主要幹部談心談話和村黨組織書記目標管理考核等六項制度,切實提高鎮黨委抓村級組織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水平。

2、加強鎮機關幹部隊伍建設。重點抓好五種機制:一是考核激勵機制,通過考核末位警告、連續二年考核末位輪崗,聯村(廠)雙向選擇,中層幹部競爭上崗,考核與獎金掛鈎等措施,促使機關幹部轉變作風,優化服務,提高效率。二是學習教育機制,堅持“四個一”,即有一套學習資料、一本學習記錄本、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撰寫一篇學習心得。通過每週一次夜學習、學歷培訓、技能培訓、參觀考察、每年一次上台彙報等形式,不斷提高機關幹部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理論水平,使學習入耳、入腦、入心。三是聯繫羣眾、服務羣眾機制,實行辦公無休日、村民約談、結對幫扶、夜學夜談夜讀夜訪等,深入基層,深入羣眾,瞭解羣眾的所思、所盼、所需,切實為羣眾多辦實事、好事。四是多崗位鍛鍊機制,有計劃、有重點地將年輕幹部放到艱苦環境去鍛鍊,實行多崗位輪崗實踐鍛鍊,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五是下村掛職機制,2000年以後新錄用的機關幹部分三年到村掛職鍛鍊,分別擔任支部副書記、村主任助理職務,不斷積累解決農村實際的經驗。

(二)加強以村支部書記為核心的村級班子和村幹部隊伍建設。

1、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優配強村支部書記。堅持“兩推一馴和“海推直馴方式,不斷擴大村級班子的羣眾基礎,從辦廠能人,外出經商和優秀黨員中物色,真正把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髮展經濟、帶領羣眾共同致富,年富力強、羣眾公認的“四有”(有黨性、有公心、有能力、有魄力)人才選拔進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同時規範村級後備幹部的選拔、儲備、使用機制,把優秀村後備幹部放到鎮機關、村主任助理崗位上壓重擔鍛鍊,落實具體培養人,落實培養措施,明確培養責任,實行動態管理,不斷充實村級後備人才資源庫。

2、強化對村幹部的教育培訓。以鎮黨員服務諮詢中心和成人學校為陣地,進一步加大村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每年對村三委會班子成員輪訓一次,培訓時間不少於7天。在抓好農村黨員幹部政治理論培訓的同時,着重抓好村幹部和專業户的實用技術培訓,採取走出去學與請進來教相結合的辦法,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加大激勵機制,鼓勵在職村幹部參加不同層次的學歷培訓。

3、嚴格村幹部隊伍管理。堅持完善村幹部聘用制,進一步推進村幹部的規範化管理,實行村級分層次動態目標考核管理制度,績酬掛鈎。在深化“羣眾提議、幹部承諾”活動的基礎上,建立村幹部承諾機制,從每年年初的提議到隨時提議,從10以上聯名提議到人人可以提議,做到任期內經濟發展目標和實事工程建設“兩承諾”,增強村幹部的工作責任性。建立健全村級招待費用限額制、村幹部述職述廉、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等制度。

4、構築村幹部關愛體系。按照“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的要求,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構築起村幹部關愛體系。繼續實行村幹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做到人人起碼有一份保險;建立村支部書記年薪制,在激勵的同時,也為跨村任職創造條件;開展“二探望”、“五必談”活動,即:本人生病探望、家屬生病探望;家庭遇到重大變故時必談,工作遇到困難必談,幹部之間遇到不協調必談,人事遇到變動時必談,個人思想遇到苦悶時必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村幹部,嚴厲打擊懲處個別羣眾誣陷、誹謗村幹部行為。

(三)以“雙育一幫”為載體,切實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

1、以“育苗”為重點,把好黨員的“源頭關”。建立完善羣眾推薦、組織推薦、居住地公示和工作地公示的“雙推雙公示”、凡進必考和班子成員和中層機關幹部聯繫結對等制度,嚴把入口關,把優秀的苗子吸收到黨組織中來。

2、以“育才”為目標,提高黨員的自身素質。依託黨員服務諮詢中心,建立黨員分層次培訓制度和班子成員上課制,確保農村黨員一年內必須接受2—3次集中黨課教育。同時按個人需求、行業特點有針對性設立課程進行培訓,實行“菜單式”培訓,提高黨員的自身素質,增強興業致富的本領。落實黨員“設崗定職,聯繫村務”制度,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進性。建立普通黨員實踐教育制度,讓普通黨員輪流主持黨日活動,增加學習、鍛鍊機會,增加各方面才能,從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充實到村幹部隊伍去。

3、以“幫扶”為舉措,實行黨員的人文關愛。堅持黨委幫支部、支部幫黨員、黨員幫羣眾,充分發揮困難黨員幫扶基金的作用,通過定期走訪慰問、就業推介、免費體檢和免費培訓等措施,體現黨組織對黨員的人文關愛。在黨員服務諮詢中心成立鎮流動黨員支部,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組織的温暖。

(四)深化推廣“明倫經驗”,紮實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1、開展村級規範化建設。認真執行《五鄉鎮村級工作規範化管理制度》,明確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職責,理順村黨組織與村委會的關係,規範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和管理程序,制定一系列村級管理制度,出台符合各村實際的《村民自治章程》,完善村級組織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完善村委會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村三委會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起村黨組織領導下充滿活力的村級自治運行機制。

2、落實羣眾“四權”。通過完善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制度,進一步落實羣眾的“知情權”;通過完善村幹部述職評議、村幹部報告工作制度,落實羣眾的“監督權”;通過完善“三會決策”機制,即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村三委會提方案、黨員大會議方案、村民代表大會定方案,落實羣眾的“決策權”;通過制訂《村民自治章程》,實行村民自治,落實羣眾的“參與權”,真正實現村黨組織領導方式從直接“為民作主”向領導“由民作主”轉變。

3、建立村民要事協辦和聯繫羣眾制度。完善村民要事協辦制度,村民有要事,村級能解決的應予以積極解決,村級不能解決的應積極主動地協助其解決,真正發揮村黨組織在村民中的“聚民心”作用。建立鎮村幹部月末走訪制度,深入羣眾,聽取民意,瞭解民情,廣集民智。完善結對幫困制度,黨員聯户、村幹部聯廠,切實解決羣眾實際困難,做到解民憂,暖民心。

4、抓好農業農村現代化示範村的創建和推廣。明倫村是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示範村,也是舊村改造、新村建設的示範村。充分發揮好示範村的典型輻射作用,以明倫村為樣板,向全鎮各村輻射,爭取到2007年,有3—5個村成為盛市級示範村。

(五)加快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1、因地制宜,鞏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堅持從各村實際出發,拓寬發展思路,充分利用閒置土地、集體舊房、新建廠房出租等方式增加集體收入,增強農民收入。合理、科學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計劃和措施,樹立“多業並舉,多條腿走路”的觀念。唱“地方戲”,走“特色路”,走出各具特色的強村富民之路。

2、深化以“三點一室”為載體的“雙提高”教育活動。繼續深化開展以“三點一室”(宣傳點、文化點、體育點和圖書室)為載體的“雙提高”主題教育,提高廣大羣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把這項工作納入村級分層次動態目標考核管理,加大對“三點一室”的扶持補助,進一步加強城鄉文明一體化步伐。

3、健全和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強化鎮會計服務站對村級財務的監督機制。對會計人員實行培訓、輪崗、考核等制度,規範會計服務站人員的職責、任務、目標、獎罰措施。繼續做好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簡化細化公開程序和內容,要讓羣眾看得清、看得懂。健全村級財務年度審計、專項審計和村主要幹部離任審計制度。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鎮黨委建立了以黨委書記為全鎮村級組織建設工作第一責任人,黨羣書記、組紀委員為具體落實責任人的村級組織建設工作責任機制,做到工作有目標、有措施、有考核,實行班子成員聯村包片制度。各村黨組織要根據鎮黨委的總體部署,按照“五好”目標要求,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計劃,建立起相應的組織建設工作責任機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認真實施。務求實效。

2、分類指導,加強督查。鎮黨委一年兩次聽取和研究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強化對各村組織建設工作的督促和檢查,並把抓組織建設的工作成效作為評價衡量村級()班子的重要依據。對已達到“五好”的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再上新台階,建成示範和樣板;對中間狀態的村,針對其薄弱環節幫助扶持,促其達到“五好”目標;強化對相對落後的村的重點幫扶工作,採取結對幫帶、對口扶持等形式,促其加快轉化。

3、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各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加強業務指導,全力以赴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新聞報道、廣播電視等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先進典型,營造重視、關心、支持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良好氛圍。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事關全局、事關長遠,至關重要。全鎮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全面加強新時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團結帶領全鎮人民為率先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鬥。

村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 篇四

(一)指導思想。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要堅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實現“五個好”為目標,以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推進規範管理為手段,因村施治、綜合治理,重點突破、統籌推進,切實解決相對後進村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廣大羣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面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二)目標要求。現有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通過2年時間完成,具體目標要求如下:

第一年目標要求:

1、班子建設得到加強。村級黨組織統籌協調、引領帶動、依法辦事、民主管理的能力明顯增強,黨領導下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得到完善和發展,“兩委”關係理順,相互配合,工作運行基本順暢。

2、規範管理有序推進。村級組織學習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並得到有效執行。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三公開兩報告”工作法,村級事務實行“契約化”管理。

3、經濟發展明顯加快。根據當地發展潛力和優勢,明確發展思路,制定經濟發展規劃,確立主導產業並組織實施,農民收入有所增加,增長幅度不低於全縣平均水平。

4、社會基本和諧穩定。社會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無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無越級上訪,初步形成崇尚文明、尊老愛幼、鄰里和睦、遵紀守法的鄉風民俗和社會風氣。

5、農民羣眾反映較好。羣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逐步解決,羣眾的願望和要求得到逐步實現,工作業績得到羣眾認可,羣眾滿意度達到75%以上。

第二年目標要求:

1、班子堅強有力。黨組織“推動發展、凝聚人心、服務羣眾、維護穩定”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村委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羣眾性自治組織功能得到充分體現,“兩委”關係協調融洽,團結幹事,引導、帶領和服務農民羣眾發展能力強。

2、管理科學規範。決策有程序、參與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監督有成效,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不斷完善和發展,村級事務管理走上科學化、民主化和規範化的軌道。

3、經濟較快發展。形成具有特色和發展後勁的主導產業,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縣平均水平。

4、社會和諧穩定。社會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無重大刑事、治安和信訪案件,鄉風文明,鄰里和睦,生產生活秩序好,社會和諧穩定。

5、農民羣眾滿意。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實現、維護和發展,黨羣幹羣關係密切,工作業績得到羣眾肯定,羣眾滿意度達到85%以上。

(一)整頓轉化解決的重點問題。

1、着力解決村級班子成員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素質能力不高,思想不解放,觀念陳舊,市場經濟意識差,難以適應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發展需要,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不強,“兩委”關係不協調,缺乏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羣眾威信低的問題。

2、着力解決村級管理無章理事或有章不循,決策議事不民主、程序不規範,監督措施不完善、不到位,農民羣眾合法權益、民主權利得不到有效落實,羣眾意見大的問題。

3、着力解決發展思路不清,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缺乏主導產業,組織化程度低,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民增收緩慢,集體經濟薄弱,無錢辦事的問題。

4、着力解決村幹部工作方法簡單生硬,黨務村務財務不公開,黨羣幹羣關係緊張,宗族派性嚴重,糾紛排查化解不及時,社會矛盾突出的問題。

5、着力解決沒有村活動場所或活動場所危舊狹小,不能滿足辦事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體娛樂等需要的問題。

(二)整頓轉化工作的主要任務。

1、強班子,提升村級組織發展能力。堅持思想整頓與組織整頓相結合的辦法,大力加強村級“兩委”班子建設,着力提升相對後進村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要圍繞實施“能力提升”工程,深入系統地開展黨性觀念、理想信念和責任意識教育,切實增強村“兩委”班子成員履職盡責、服務羣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對現代農業、市場經濟、法律法規、實用技術等知識技能培訓,着力提高“兩委”班子成員推動發展、依法辦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對班子不健全的,要積極物色人選,加強培養鍛鍊,儘快配齊配強班子;對班子成員思想保守、工作沒有闖勁的,要適時組織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讓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堅定發展信心和決心;對等靠要思想嚴重、不思進取的,要積極推行契約管理、“雙向承諾”、“雙述雙評”等辦法,強化日常監控檢查;對班子不團結、不協調、鬧無原則矛盾的,要採取談心談話、召開組織生活會等方式,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一步明確職責,化解矛盾,促進團結,形成工作合力;對思想整頓成效不明顯,長期外出不在職,羣眾意見較大的,要堅決予以組織調整,通過鄉鎮派、外面請、跨村兼等方式,把那些“雙帶”能力強、辦事公道、羣眾擁護的優秀人才推薦選拔到村幹部崗位上來。要實行後進村黨組織書記調整備案制度,縣委組織部直接掌握村黨組織書記任免情況。要強化監督管理,進一步健全村級班子任期目標責任制、年度創業承諾制和年度績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準確評價村班子作用發揮情況及村幹部履職情況,並嚴格兑現獎懲。要完善激勵保障措施,有效調動和激發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使村幹部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幹好事。

二是壯隊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統籌推進農民黨員隊伍、村級後備幹部隊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和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大力實施發展農民產業帶頭人黨員和35歲以下青年農民黨員“523”規劃,進一步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增強農民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力。注重把青年實用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實用人才,把黨員實用人才培養成村幹部,提高“雙帶”能力,打造“能人型”黨員隊伍。要充分發揮黨員遠程教育頻道、鄉鎮黨校和村級電教點的作用,加大對農民黨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與“三農”相關的法律法規、農業實用技術、市場經濟、經營管理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農民黨員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綜合能力素質,使其率先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認真落實黨內生活制度,強化黨員經常性教育管理,不斷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和主體意識,積極做好黨內幫扶和關愛黨員工作,定期走訪慰問老、弱、病、殘黨員,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要結合農村區域性黨建的推行,進一步豐富深化黨員服務承諾、黨員聯繫户、設崗定責、黨員示範崗、黨羣共富聯合體等實踐載體,不斷完善後進村農民黨員作用發揮機制,教育引導廣大農民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要按照“一崗一備、存優汰劣、動態管理、跟蹤培養”的原則,重點在農村致富能人、特色產業帶頭人、實用專業技術人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協會負責人、企業經營管理者、退伍軍人等羣體中推薦選拔村級後備幹部,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從根本上解決村級幹部後繼無人、選不出人的問題。

三是立產業,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要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整頓轉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經濟發展的成效促進整頓轉化。要立足相對後進村實際,圍繞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和市場需求,在認真分析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發展優勢、發展潛力、存在問題等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確立發展重點和主導產業,找準一條適合相對後進村發展和農民羣眾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研究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要積極培育各種類型的產業經營大户,發揮大户的影響力和拉動力,示範和帶動周圍農户跟着學、比着幹,形成一户帶多户,一點連一片的發展格局。要因地制宜開發和建設各類產業經營小區,通過小區把分散的生產經營集中起來,實現規模擴張,形成規模優勢,不斷擴大和增強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按照“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大力推行“支部抓協會、黨員帶羣眾”黨建工作模式,支持培育組建專業協會、合作社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相對穩定的利益共同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有效地把農民組織起來,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和融資力度,圍繞新型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集中力量新上一批起點高、競爭力強的大型項目和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中小型集羣項目,充分發揮項目的拉動作用,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四是抓制度,促進村級組織工作規範化。本着規範、簡便、實用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村級組織工作規範化。要在黨章、《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框架下,對現有制度進行一次集中清理,該廢止的廢止,該修訂的`修訂,該完善的完善。要注重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形成的認識成果、實踐成果上升為制度成果,對活動中的一些好形式、好做法、好舉措認真加以總結、提練和完善,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形成推動工作的長效機制。要重點建立健全以“四議三公開兩報告”為主要內容的議事決策機制、以“契約化”管理為主要方式的執行落實機制和以村務、財務、黨務“三公開”為主的監督評議機制,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管錢。要建立村級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決機制,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羣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建立民情責任區、召開民情懇談會、選聘黨員民情信息員、入户走訪座談等形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鄉鎮黨委、村黨組織每月召開一次社情民意分析會,一事一議,確保羣眾的意願和要求及時反映到黨級組織,並得到及時妥善解決。

五是解難題,推進農村和諧穩定。要始終把解決好羣眾最關心、最迫切的急難問題作為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的突破口,按照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首先解決什麼問題的原則,結合相對後進村實際,分類組織實施,讓羣眾感受到整頓轉化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對於財務管理混亂方面的問題,要認真組織清理,及時向羣眾公佈結果;對於治安狀況不好的村,要進行綜合治理,及時排查、發現和解決羣眾中的矛盾和糾紛,將各類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建立良好的生產、生活秩序;對於宗族勢力影響或干涉村務的,要依法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對經説服教育無效,繼續幹擾村務的,必要時可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對存在土地和宅基地糾紛等遺留問題的,要組織相關部門,依法進行妥善解決;對基礎條件較差、發展基礎薄弱的村,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實行項目傾斜,通過協調整合新農村建設、生態能源、整村推進、種植和養殖新技術推廣等項目,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

六是建場所,增強村級組織服務功能。堅持規範、實用的原則,注重高標準設計、多功能考慮、高質量建設,紮實解決相對後進村無活動場所或活動場所危舊狹小問題,以滿足辦事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體娛樂等需要。要依法明確活動場所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按照“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要求,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達到“八有”標準,即有標牌、有黨旗、有會議室、有檔案櫃、有公開欄、有規章制度、有學習資料、有遠教設備。在加強村級活動場所硬件建設的基礎上,要建立完善活動場所的管理使用制度,以管促用,以用強管,努力把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成為村級組織服務羣眾和黨員學習、工作、活動的主陣地,成為農民羣眾收看電教節目、接受培訓、諮詢信息、參加文娛活動的綜合場所,成為農村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務中心,不斷增強村級組織服務功能。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紮實開展,取得實效,縣委成立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整頓轉化工作進行統籌安排部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縣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的日常工作,抓好具體指導、督促檢查、綜合調度、典型推廣等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履好職、盡好責,加強溝通配合,通力協作,以形成整頓轉化工作合力。為切實加大對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領導力度,增強指導針對性,實行縣級領導聯繫鄉鎮、村制度,從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選派年輕後備幹部任相對後進村黨組織副書記,下派的村黨組織副書記要融入到村班子之中,堅持“三同”,駐村工作。縣委組織部與鄉鎮黨委、各包扶單位簽訂整頓轉化工作責任書。各包扶單位負責人是整頓轉化包扶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充分發揮本單位、本部門的職能和優勢,從黨建、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管理、信息、就業等方面進行幫扶。下派的村黨組織副書記要協助相對後進村開展工作,促進整頓轉化工作目標的實現。各鄉鎮黨委要成立專門組織,組建整頓轉化工作隊,實行領導幹部包村,先進村與後進村結對。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區分不同情況,逐村制定整頓轉化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整頓轉化的目標、內容、措施和進度安排,整頓轉化工作方案及時上報備案。鄉鎮黨委書記是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抓好安排部署、日常調度、督促檢查工作。鄉鎮黨委副書記是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的具體責任人,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和措施。相對後進村黨組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要不等不靠,團結帶領村班子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主動地做好相關工作,確保整頓一個、見效一個、轉化一個。

2、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取得實效。縣委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辦公室將採取旬彙報、月檢查、季調度的方式,加強對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的調度、檢查和指導,並對各鄉鎮黨委、包扶單位和下派村黨組織副書記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定期考核,年末對全縣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情況進行評估和檢查驗收。各包扶單位每月要向縣委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辦公室報告一次幫扶措施落實情況,年底上報專題報告。各鄉鎮黨委每月要向縣委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辦公室報告一次整頓轉化工作進展情況,年底上報自檢評估報告。下派的村黨組織副書記每月要向縣委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辦公室彙報一次工作開展情況,年底上報履職報告。同時,縣委已將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納入鄉鎮xx縣直單位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完成任務好的,進行通報表彰;對行動遲緩、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未完成工作任務的,予以通報批評,黨組織負責人不評先、不評優,並追究相應領導責任,確保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真正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3、做好基礎性工作,營造整頓轉化氛圍。各鄉鎮黨委和相對後進村黨組織要專門設立整頓轉化工作檔案,對上級文件、本級文件、工作記錄和其他各類材料分類建檔,實行全程記錄。縣委組織部將在黨員幹部遠程教育頻道、寧城黨建網上開設整頓轉化工作專題節目和專欄,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各鄉鎮黨委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站、簡報、板報、宣傳畫等媒體和工具,大張旗鼓地宣傳相對後進村整頓轉化工作的目的、意義和有關要求,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廣大羣眾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要對整頓轉化工作中一些好的經驗做法,進行總結和提煉,培樹叫得響、立得住、經得起檢驗的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為整頓轉化工作廣泛深入、紮實有效地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