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人教版語文知識點第三單元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4W

七年級人教版語文知識點第三單元

關於任何事物的知識都有五個層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稱、定義、形象,有關事物的智識或者知識,以及事物本身——這才是知識的真正目標。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七年級人教版語文知識點第三單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課文內容梳理

本單元課文都是敍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

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所追憶的保姆,雖是一個粗人,然而質樸、善良、熱心。魯迅深情地抒寫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真摯的懷念。

楊絳的《老王》寫自己與車伕的交往,寫車伕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李森祥的《台階》以農民的兒子作為故事敍述者,敍述父親為蓋新屋而拼命苦幹的一生,表現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為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的雙重感情色彩。

北宋歐陽修所著的《賣油翁》是一則寫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記述了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説明了“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過長期反覆苦練而達至熟能生巧之境。

二、單元字詞彙總

9.阿長與《山海經》

惶huáng急:恐懼,慌張。

詰jié問:追問,責問。

瘡chuāng疤bā:瘡好了以後留下的痂。比喻痛處、短處或隱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説:絮絮叨叨地説。

霹pī靂lì:又急又響的雷,這裏指作者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婦。

疏shū懶:懶散而不習慣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懼jù憚dàn:害怕,畏難,畏懼。

憎zēng惡wù:憎恨,厭惡。

震悚sǒng: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形容極端驚恐。

深不可測:深得難以測量。比喻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據實情,有可以原諒的地方。

擄lǔ:俘獲,抓獲。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説出其中的奧祕。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説出。

10.老王

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穩。

翳yì:眼角膜病變後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懼,驚恐。

荒huāng僻pì:人跡罕至且偏遠。

塌tā敗:塌陷破敗。

骷kū髏lóu:乾枯無肉的死人頭骨或全副骨骼。

取締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鑲xiāng嵌qiàn: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愧kuì怍zuò:慚愧。

滯zhì笨:呆滯笨拙。

傴yǔ:彎(腰)曲(背)。

腫zhǒng脹zhàng:肌肉、皮膚或黏膜等組織由於發炎、淤血或充血而體積增大。

11.台階

凹āo凼dàng:周圍高中間低的水坑。

晌shǎng午:中午。

尷gān尬gà:神色、態度不自然。

煩fán躁zào:煩悶焦躁。

若有所失:感覺好像丟掉了什麼。形容心神不定。

涎xián水:口水。

大庭廣眾dà tíng guǎng zhòng:指人數眾多的公開場合。

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事物細小而輕微,不足掛齒。

三、課內文言文梳理

(一)課文字詞詳解

賣油翁

陳康肅公①善②射,當世無雙,公③亦④以此⑤自矜(jīn)。⑥嘗射⑦於

①善:擅長。②射:射箭。③亦:也。④以:憑藉。⑤自矜:自誇。⑥嘗:曾經。⑦於:在。

家①圃(pǔ),有賣油翁②釋擔(dàn)③而立,④睨(nì)⑤之久而不⑥去。見其發⑦矢(shǐ)十

①圃:園子。②釋:放下。③而:連詞,表示承接,可以不翻譯。④睨:斜着眼看,這裏形容不在意的樣子。⑤之:指代陳堯諮射箭。⑥去:離開。⑦矢:箭,“發矢”就是射箭。

中八-九,①但微②頷(hàn)③之。

①但:只。②頷:點頭。③之:指陳堯諮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康肅問曰:“①汝(rǔ)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③但手熟(shú)④爾。”

①汝:你。②吾:我。③但:只,與前一個“但”意思相同。④爾:同“耳”,相當於“罷了”。

康肅①忿(fèn)然曰:“②爾③安敢④輕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⑤之。”⑥乃取一葫蘆

①忿然:氣憤的樣子。然,表示“……的樣子”。在翻譯句子時“忿然曰”可以翻譯為“生氣地説”。②爾:你。注意稱呼的變化,前面“汝”,這裏“爾”,翻譯雖相同,但語氣實則大不同。③安:怎麼。④輕:作動詞用,輕視。⑤之: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⑥乃:於是。

①置②於地,③以錢覆④其口,⑤徐以杓(sháo)酌油瀝(lì)⑥之,⑦自錢孔入,⑧而錢不濕。

①置:放置。②於:在。③以:用。④其:代詞,指代葫蘆。⑤徐:慢慢地。⑥之:指油。⑦自:從。⑧而:連詞,表示轉折,翻譯為“但是”。

①因曰:“我亦無他,②惟手熟(shú)爾。”康肅笑③而遣(qiǎn)④之。

①因:於是。②惟:只是。③而:連詞,表示修飾,相當於“着”。④之:代詞,指賣油翁。

(二)重點句子翻譯

1.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一個賣油的老頭兒放下擔子,站在那兒,斜着眼看他,很長時間都不離開。

2.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賣油的老頭兒)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對此微微點頭。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賣油的老頭兒説:“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4.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

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滴入(葫蘆)。

5.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熟罷了。

(三)揣摩語言

1.“爾安敢輕吾射!”

寫出了陳堯諮的驕橫之態。

2.“手熟”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諮箭術不以為意的態度。

3.“以我酌油知之。

表現了賣油翁從容自若的態度。

4.詳寫賣油翁“酌油”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需要,詳寫賣油翁瀝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對陳堯諮恃技驕橫則無較詳細的描寫,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得以突出。

5.第一段寫“公亦以此自矜”,又寫賣油翁“微頷之”為下文兩人起衝突做鋪墊。

(四)課文分析

1.陳堯諮對待賣油翁的態度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

陳堯諮由生氣到不得不為賣油翁高超的酌油技巧所折服。__因為他從賣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無他,但手熟爾”的道理。

2.讀了課文,你認為一個人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長處?又該如何看待他人的長處?

要把自己的長處當作一種戰勝困難、張揚個性的資源優勢,而不是進行宣揚的資本。__對別人的長處,應善於汲取所長、學為己用,不可嫉妒詆譭。

3.這個故事揭示了什麼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麼長處也沒必要驕傲自滿的道理。

四、名著導讀

《駱駝祥子》導讀

(一)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他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老舍以長篇小説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

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説《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説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

(二)作品簡評

《駱駝祥子》用同情的筆觸描繪出這樣一幕悲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一個勤勞、壯實的底層社會小人物——祥子,懷着發家、奮鬥的美好夢想,不顧生活的萬千磨難努力地生活,卻最終為黑暗的暴風雨所吞噬。它揭示了當時“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希望的最終破滅。隨着主人公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鬥的最後一點火花。這是舊中國老北京貧苦市民的典型命運。

《駱駝祥子》具有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結構緊湊,筆觸嚴謹;心理描寫豐富多變,細膩深刻;“京味兒”描寫真實生動,親切隨和。語言上的京腔京調簡潔樸實、自然明快,北京口語更凸顯了人物特色。

《駱駝祥子》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特殊位置。它以城市貧民生活題材的視角,拓展了新文學的表現範圍,為新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因此,《駱駝祥子》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從《駱駝祥子》開始,老舍才真正地為中國現代小説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傳世的貢獻,而這種貢獻的突出表現就在於他所創立的獨特的文體風格(或稱“文學風格”)——“北京味兒”,也就是我們現在説的“京味小説”。

(三)內容簡介

祥子來自鄉間,帶着中國農村破敗凋敝的大背景,也帶着農民的質樸和固執。當他認準了拉車這一行,他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着勤勞和堅韌,他省吃儉用,花了三年的時間,終於實現了這個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伕(“一起”)。但當時中國軍閥混戰的社會環境,不容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一落”)。祥子沒有灰心,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可這次還沒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為泡影(“二起二落”)。當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但好景不長,虎妞死於難產,祥子人車兩空(“三起三落”)。生活捉弄了他,他也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祥子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

《紅巖》導讀

(一)作者簡介

羅廣斌(1924—1967),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學運工作,並利用其家庭關係進行統戰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後囚於渣滓洞、白公館監獄。獄中堅持鬥爭,拒絕其兄羅廣文(蔣介石嫡系)的保釋,寧願坐牢,也不寫悔過書,和難友一起祕密製作五星紅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之夜,策反看守楊欽典帶領難友集體越獄成功。解放後歷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常委、市統戰部長、市文聯作協會員等職,積極從事宣傳烈士革命事蹟的工作,是《紅巖》小説主創人之一。1967年被誣為叛徒,迫害致死。

楊益言(1925-), 四川武勝縣人。1940年在同濟大學讀書,後因在上海蔘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夕被營救出獄。解放後在重慶市委工作,先後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

(三)內容簡介

1948年,中國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峯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自己,不顧聯絡站的保密性質,擅自擴大書店規模,銷售進步書刊。

一天,區委書記江姐要去華鎣山根據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裏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現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雙槍老太婆”後,她忍住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鬥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雲峯知道情況後大吃一驚,幾經分析發現鄭克昌行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雲峯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果被捕併成了可恥的叛徒。由於他的告密,許雲峯、成崗、餘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藉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雲峯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黴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限制飲水數量,妄圖用炎熱、蚊蟲、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趁放風時在牆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鬥爭中,龍光華英勇犧牲,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不得不妥協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裏。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籤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江姐的英雄氣概驚天地,泣鬼神!秋去冬來,轉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呈現一片開朗的景象,國民黨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後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曆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繫。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稱釋放了一批政治犯,但實際上只將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一人遣回家中軟禁。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裏,一個自稱姓朱的共產黨員潛入劉家,説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並要他詳細彙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真實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後,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祕密。餘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並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

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準備組織獄中暴動。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係。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雲峯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祕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等人狗急跳牆,提前祕密殺害了許雲峯、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雲峯等人被害當天的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發生了暴動。劉思揚、丁長髮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於衝出了魔窟,伴隨着解放軍隆隆的炮聲,迎接黎明時分外燦爛的曙光!

【練習鞏固】

1.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駱駝祥子》中的一個人物形象。

這部作品描寫來自農村的淳樸、健壯的祥子,到北平謀生創業,三次買車又三次落空,並終於墮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2.祥子與車是《駱駝祥子》的基本線索,與祥子有着密切關係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3.祥子是老舍筆下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勞動者形象,他本是農民,進城後以拉車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車廠主劉四爺的女兒。

4.祥子的第一輛車被搶走以後,千辛萬苦積攢的準備第二次買車的錢被孫偵探給洗劫了。

5.“我算明白了,幹苦活兒的打算獨自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是老馬的感歎。

6.《駱駝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後流落到北平拉車。

7.老舍的作品在中國現代小説藝術發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與茅盾、巴金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現代長篇小説藝術的三大高峯。

8.《駱駝祥子》被譽為“抗戰前夕中國最佳的長篇小説”。

9.虎妞的變態情慾,二強子逼女賣淫的病態行為,以及小福子自殺的悲劇,對祥子來説,都是鎖住他的“心獄”。

10.《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馬亂中被搶走了車,卻冒險牽回了三匹駱駝。

11.在《駱駝祥子》中,既是剝削者又是被剝削者的是虎妞。

12.《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個美麗、要強、勤儉的女子,後因生活所迫淪為娼妓,終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縊。

五、課外古詩詞誦讀

(一)竹裏館

王 維

獨坐幽裏,彈琴復長。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月夜,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裏,時而彈彈琴,時而吹吹口哨。竹林裏僻靜幽深,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賞析: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趣,其實卻是獨具匠心的大手筆。

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着琴絃,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閒淡、超凡脱俗的氣質,而這並非常人可與之共鳴的。所以後兩句説:“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説,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篁(皇) 嘯(肅 蕭)

(二)春夜洛城聞笛

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譯文: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從誰家響起了悠揚的笛聲。這美妙悠揚的聲音,隨着春風瀰漫了整個洛陽城。在這靜靜的黑夜裏,忽然聽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誰不為此勾起懷念故鄉的情思啊!

賞析:“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裏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閒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聲不期而響,夜深人靜,清遠而動聽。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裏。“玉笛”,指玉製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稱,或是羌笛的代稱,不確定,存疑。

“散入春風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讓人想到“此曲只應天上有”。這一句雖帶有藝術的誇張,卻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唯其如此,才會在詩人的聽覺與想象中飄滿洛城,似乎其他的聲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靜聽。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樂府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柳”諧音“留”。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繫第一句看,這種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説,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瀰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的思鄉之情。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園(圓)

(三)逢入京使

岑 參

故園東望路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回頭東望故園千里,路途遙遠迷漫;滿面龍鍾兩袖淋漓,涕淚依然不幹。途中與君馬上邂逅,修書卻無紙筆;唯有託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

賞析:“故園東望路漫漫”,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詩人已經離開“故園”多日,正行進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東邊的家鄉長安城當然是漫漫長路,思念之情不免襲上心頭,鄉愁難收。“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

“雙袖龍鍾淚不幹”,意思是説思鄉之淚怎麼也擦不幹,以至於把兩隻袖子都擦濕了,可眼淚就是止不住。這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表現思念親人之情,也為下文寫捎書回家“報平安”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兩句是寫遇到入京使者時欲捎書回家報平安又苦於沒有紙筆的情形,完全是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氣,寫得十分傳神。“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託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託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後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乾淨利落,但簡淨之中寄寓着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於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所以此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漫(曼)

(四)晚 春

韓 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解漫天雪飛。

譯文: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一時間爭奇鬥豔,人間萬紫千紅。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豔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賞析: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言絕句。雖然詩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鬥豔的尋常景,但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詩人體物入微,發前人未得之祕,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寥寥幾筆,便展示出滿眼風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詩熔景與理於一爐,在景物描寫中藴含着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豔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這勇氣非常可愛。這就給人以啟示:一個人“無才思”並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如果説此詩真有寓意,就應當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平為人來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的奇險詩派的開山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不為無因。他除了自己在羣芳鬥豔的元和詩壇獨樹一幟外,還極力稱揚當時不為人重視的孟郊、賈島,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詩風也是當時詩壇的別調,不也屬於“楊花榆莢”之列嗎?由此可見,韓愈對他所創造的“楊花榆莢”形象,未必不帶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説,詩人是以此鼓勵“無才思”者敢於創造。詩人對“楊花榆莢”是愛而知其醜,所以嘲戲半假半真、亦莊亦諧。他並非存心託諷,而是觀楊花飛舞而忽有所感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裏。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閲歷和心緒可能有不同的領悟。

容易出現的錯別字:惟(唯) 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