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介紹魯迅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8W

介紹魯迅字精品多篇

介紹魯迅字 篇一

《風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魯迅先生的瞭解就從這裏開始。對他小小的觸碰,就會給我帶來無限的驚喜。那蝴蝶風箏、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黃蜂、叫天子、何首烏,還有長媽媽講的有關赤練蛇、美女蛇的故事,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幽默、詼諧、妙趣橫生,但又深刻。這就是小時候的我眼中的魯迅先生。

隨着我年齡的增長,對魯迅先生的瞭解也更深。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他的堅持,他的勇敢無畏,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

而生活中的魯迅又是怎麼樣的呢?本以為魯迅先生應該是向來嚴肅的,但是當發現他在生活中十分有愛的時候便欣喜。魯迅先生是個非常愛兒子的父親,他把兒子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了下來,哪怕只是一次吵鬧,一次成績優異,一個小習慣……他依然用他自己的方式——寫作,抒發着對兒子的關心和愛。雖然魯迅先生在兒子只有七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但是魯迅先生對他兒子的影響卻是他的一輩子。

魯迅先生非常懂得教育,是個好父親,當然他也是兒子的好朋友。他不會給兒子很多的打擊,也不會一直拂逆着兒子的喜愛。他在發現兒子不好的現象時,沒有責怪,而是向兒子瞭解原因,並且幫助兒子解決,這樣使得兒子對父親更加信任。在兒子因為玩耍而受傷時,魯迅先生沒有責罵,而是鎮定地替兒子包紮,然後默默地走開,他知道兒子會自己反省,不用他再多説什麼。這樣的愛護、關心、理解,使得兒子更好的感受到父親的愛,使他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快長大,變得成熟。

現在很多家長跟孩子有代溝,其實根本原因並不是年齡,而是家長不懂得體會關心孩子,不知道孩子怎麼想,是怎樣的感受,做這件事的原因。只是看到了表面,便一味去指責,覺得自己想的都是正確的,不去聽解釋。只要有一次這樣的經歷,孩子便會反感家長,不理解的堆積使得有了代溝。有時候孩子犯了錯誤,家長一直責罵孩子,但是卻不想想是誰使得孩子犯錯,是家長的教育不當,沒有好的引導人,孩子怎麼能夠明白事理,能夠長大成熟。而魯迅先生則是家長們很好的一個榜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魯迅先生給我們的不光光是那些好文章,更多的是啟迪,是教育。他值得我們敬佩,他給我們的人生之路添上了美麗的一筆。

介紹魯迅字 篇二

當我們走近偉人時,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是那麼的渺小。

——題記

在十一月三十日的下午,我們小荷文學社集體去參觀上海魯迅紀念館。那天是星期五,車很堵,原本計劃用一個小時到那,但實際時間遠遠不止這些。幸運的是我們終於在閉館前趕到了那。

走進魯迅紀念館,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巨大的魯迅雕像。它的表情是嚴肅的,卻又有那麼一點親切。我們匆匆在它身前留了影,接着就上樓了。

“瞧,是《阿q正傳》!”一陣歡快的叫聲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抬起頭,只見電視里正播放着《阿q正傳》。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魯迅通過對貧苦、不覺悟的農民阿q的描寫與刻畫,寫出了國人的靈魂。他揭露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和傳統思想文化造成的中國國民性的特點。值得諷刺的是文中的那個阿q,被別人打了還説是兒子打老子,這就是眾所皆知的阿q精神勝利法,多麼可笑且又可悲啊!!

在往前走去,是一段有關於三味書屋的介紹。三味書屋是清朝末年紹興城內的一個私塾,位於紹興魯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園”不遠。魯迅曾在文章裏稱它是“全城中最嚴厲的書塾。”;説塾師壽鏡吾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魯迅也是在三味書屋中打下紮實的文化基礎,養成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接着我們參觀了一個鐵屋子。開始我並不知道這鐵屋子是幹什麼用的,後來老師告訴我們:“魯迅先生把舊社會比喻成一個封閉的鐵屋子,把無知,愚蠢的人們比作在鐵屋子中熟睡的人,把正直的人比作鐵屋子中清醒的人。清醒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熟睡的人則是麻木不仁的,感覺不到死亡的逼近。如果把熟睡着的人叫醒,他們也會變得痛苦,但是同樣,他們也許能找到打開鐵屋子的方法。”

告別了鐵屋子,我們繼續往前走。一路上我們看了不少有關於魯迅的東西,比如説魯迅的妻子許廣平,百草園等。

到了最後,我們突然看到了一個醒目的魯迅雕像,旁邊寫着魯迅1936年10月1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我們的心情一下子從輕鬆變得沉重了。是的,魯迅是一個跨世紀的偉大作家,他致力中外文化交流,竭力畫出國人的魂靈,是中國人的驕傲!他的死對中國人民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參觀魯迅紀念館的時間是短暫的,很快我們便走出了魯迅紀念館。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着依依不捨的表情。

仰望天空,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魯迅先生的樣子,他正在對着我們笑,笑得那麼的親切……

介紹魯迅字 篇三

翻開中國近現代史的史冊,舉目所見盡是連綿不絕的苦難與掙扎。被奴役被侵略,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中華民族被淹沒在一片死亡般的黑暗中,然而在這深沉的黑暗中,卻總有簇簇閃動的火光,在試圖點燃這片沉默的土地,讓一個民族湮沒已久的熱情與鬥志復甦,重拾昔日的榮光。魯迅,便是這火光中最為明亮的一簇。

“魯迅”這個名字似乎代表了太多太多,民主戰士、思想家、文學家……這些漂亮的名詞都太過空泛,使我看不清魯迅真實的面目。於是,我在歷史中尋找,在記憶中尋找,在《吶喊》中尋找,在《彷徨》中尋找,尋找那個舉着投槍,要刺破黑暗的戰士。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歷經太過久長的忍耐,太過深重的苦難,國民似乎習慣了順從與卑微,在猙獰的統治者與侵略者腳下顫抖而如螻蟻般地生存着,失掉了所有的尊嚴與理想,也失掉了靈魂,只剩下一具具行屍走肉,日復一日地在世上奔波。魯迅看透了這一切,並因此而痛苦憤怒。他決心用自己的筆去拯救這些愚弱的國民,用自己聲嘶力竭的吶喊喚醒沉睡的人們,這些即將成為亡國奴卻渾然不覺的人們。“叛逆的猛士出於人間,他屹立着洞見一切已改和現有的廢墟和荒墳,記得一切深廣和久遠的苦痛,正視一切重疊淤積的和凝聚的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將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戲;他將要起來使人類蘇生,或者使人類滅盡,這些造物主的良民們。”

一些青年覺醒了,年輕的血液沸騰着,他們意氣風發地高呼着要去喚醒更多的人。魯迅慈愛地看着他們,這些年輕的靈魂,這些微渺的希望。也許終有一天,這些青年會托起一個全新的世界吧!然而幾聲槍響,幾縷血痕,一切飄渺的希望眼看要變成泡影。魯迅憤怒了,顫抖了,他“已經無話可説了”。這些愚弱的人們親手扼殺了自己的未來,可是魯迅卻依然固執地站立着,指引着中華民族的未來。“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正是這樣一個猛士,像傳説中帶領人們衝破黑暗的悲劇之神,掏出心肝化作火炬,他以始終如一的姿態耐心地等待黎明的降臨,用自己的熱情去復燃那些死滅了的火種。

也許,魯迅一生都在追逐着這樣一個希望吧。

魯迅最終還是遠離我們而去了,不需要悲哀與慟哭,“無淚的人拒絕一切為他的哭泣與滅亡”,正如他自己所説:“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於我們來説,魯迅無疑是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但魯迅先生從來是反對“仰視”的,所以如何走近魯迅便成了常談常新的話題。《荀子·勸學篇》雲:“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徑莫速乎好其人”。本文是一篇課堂習作,作者是一個嫻靜温婉的女孩,酷愛魯迅,手撫簡篇,如面聆謦,春温秋肅,默化潛移,自然獲益靡涯,下筆更是語語中的,氣勢不凡。魯迅先生若地下有靈,當笑慰九泉矣。

介紹魯迅作文 篇四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預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有“魯迅”作筆名,發表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他一生創造和翻譯了很多作品集《吶喊》《仿徨》《故事新編》,散文詩編《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課文選自他的小説《故鄉》

這篇課文主要回憶魯迅先生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説明了魯迅先生是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崇敬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是魯迅先生對作者讀書不認真進行委婉地批評。讀到這裏,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捱罵還難受,讓我不禁掩卷沉思:有一次,爸爸幫我買了一本名為《五萬年前的客人》的書,我一目十行、囫圇吞棗地讀了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而文章的特點、所表達的情感,全弄不明白。一天,爸爸突然問我:“小可,爸爸給你買的書讀懂了嗎?”“讀懂了。”我回答説。爸爸面帶笑容地説:“我問你一個問題,看你能不能答對,《五萬年前的客人》中的《黑寶石》是什麼?”我吞吞吐吐地説不出個所以然來。爸爸聽了,説:“讀書要認真,不能馬虎了事。愛因斯坦小時候也不是個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説他是個‘笨蛋’,可促使‘笨蛋’成為天才的不正是勤讀書這三個字嗎?愛因斯坦深信天才出於勤奮,他用勤讀書去彌補自己的笨拙。勤讀書可以提高閲讀和寫作能力,還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聽了爸爸發人深省的教誨,我醒悟了,並下定決心:從此要認真讀書,不再馬虎了事了。我讀了之後覺得:魯迅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的多的人”他那種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來學習。

介紹魯迅作文 篇五

聽人家説魯迅故里是個旅遊聖地,我一直等了好久,終於有機會去看看了。 走進魯迅故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兩個石頭人,一個是先生,一個是學生,先生好像在講課,那個學生好像有什麼問題要老師呢!什麼問題呢?不知道,這石頭人被雕得栩栩如生,我已經覺得石頭人在動呢! 我們隨後來到魯迅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我遠遠地看見魯迅的桌角有一個“早”字,這個“早”字有一個故事:魯迅以前常常遲到,先生會罵他,他為了催自己早睡早起,所以在桌角刻了個小小的“早”字。再往裏走就是飯堂,飯堂裏的桌椅上的花紋雕刻的十分精巧,牆上有一幅畫,畫上畫着梅花,這讓我感到魯迅先生和梅花的精神一樣,在冬天裏,所有的花都謝了,唯獨梅花傲然挺立。再繼續走就是大堂,大堂裏整齊的擺放着五把椅子和兩張小方桌,四把椅子放旁邊,一把椅子放前面,兩張桌子放兩把椅子的中間。多麼整齊,又是多麼簡潔!十點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但是,我們心還在魯迅故里遊玩呢!

介紹魯迅的作文 篇六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做孺子牛。這種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近日,楊濟源見義勇為事件傳遍大江南北,大多數的天津人都為之自豪。但隨之入耳的也不乏不和諧之音。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那是多此一舉,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卻去找死,死了活該!我實在不知道也不敢想象,假若他在天有靈,聽到如此這般話語是否也會心冷至極。

于丹曾經説過,人生有四個老師:父母、老師、自然、社會。但是往往這第四任教師會顛覆以前的三位的所有話語。究竟是這個社會太冷漠,還是人性太淒涼?

100年前的中國人民在列強壓制下思想麻木不仁、社會冷漠不堪,而那個時候的魯迅果斷棄醫從文,以拯救人們心靈為己任。救天下蒼生、撫黎民百姓。如果説楊濟源是多此一舉的行為,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黃繼光邱少雲的文章從國小課本取消,説他們只是一幫傻子,為何要為了天下人而犧牲自己?將思想品德課程取而代之為教會孩子們怎樣自私怎樣謀取私利。這樣,是不是才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

不!不是這樣 的!

無論是在列強壓制下的舊中國還是當今這個國際地位至高的大中國,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從小接受着愛國、要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的教育長大的麼?為何在一點點步入這個複雜社會之後就一點點抹滅了人之初的善良呢?社會無情還是人類自己的無情?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加入當時面對歹徒的是我們,我們是否有勇氣去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是否有勇氣在歹徒的匕首前依舊面不改色?那為何在別人做了好事之後一些人還要這樣去説呢?

新中國的一些人們也漸漸日趨麻木。社會導致也好,認為做法也罷,總之,這還是一個需要魯迅的時代,這還是一個需要有人將麻木人民喚醒的時代,這還是一個需要“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時代。別再説魯迅過時,魯迅的精神永遠貫穿在人類生活中。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作為新世紀的青年,如果不能從我們身上看到未來,那中國的未來又要到哪裏去呢?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介紹魯迅作文 篇七

他那瘦瘦的身體,如同大病初癒,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着,沒有一根彎下來,他的鬍子不僅濃密而且極像隸書的“一”子,他有時笑起來的時候,連煙都拿不住了。他就是魯迅。

許多人的眼中都有着不一樣的魯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的社會,關心底層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小時候和我們一樣夢想有自由、快樂的童年。

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則“醫治車伕”的故事。那天夜晚,魯迅的侄女與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往魯迅先生的家中時,在路上遇到了受傷的車伕,魯迅先生得知後,幫那位車伕醫治傷口。令魯迅侄女不解的是這麼冷的天,車伕幹嘛不穿鞋?魯迅先生卻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魯迅先生原本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醫生,可當他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於是決定用文章去喚醒人民的靈魂。當然他棄醫從文另一個原因是他十分關心底層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因而,魯迅先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勞苦大眾。

魯迅先生的《風箏》又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魯迅先生小的時候,曾將弟弟的風箏折斷,踏扁,説弟弟玩沒出息的玩意兒,當魯迅長大後,看到一本書上寫着“遊戲是兒童最平常的表現,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他整個人像是灌滿了鉛,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來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諒,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卻。我一直認為魯迅先生那麼有名氣,又那麼平易近人,是因為小時候就是個寬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沒想到也會犯下讓他愧疚那麼久的事。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用筆作戰的戰士,同樣也是被毛主席稱為是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先生説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不管別人怎麼去批評指責他,他還是堅持為人民服務。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有時讓人無法用語言來比喻的人。

介紹魯迅的作文 篇八

他那瘦瘦的身體,如同大病初癒,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着,沒有一根彎下來,他的鬍子不僅濃密而且極像隸書的“一”子,他有時笑起來的時候,連煙都拿不住了。他就是魯迅。

許多人的眼中都有着不一樣的魯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的社會,關心底層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小時候和我們一樣夢想有自由、快樂的童年。

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則“醫治車伕”的故事。那天夜晚,魯迅的侄女與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往魯迅先生的家中時,在路上遇到了受傷的車伕,魯迅先生得知後,幫那位車伕醫治傷口。令魯迅侄女不解的是這麼冷的天,車伕幹嘛不穿鞋?魯迅先生卻深深的歎了一口氣。魯迅先生原本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醫生,可當他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於是決定用文章去喚醒人民的靈魂。當然他棄醫從文另一個原因是他十分關心底層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因而,魯迅先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勞苦大眾。

魯迅先生的《風箏》又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魯迅先生小的時候,曾將弟弟的風箏折斷,踏扁,説弟弟玩沒出息的玩意兒,當魯迅長大後,看到一本書上寫着“遊戲是兒童最平常的表現,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他整個人像是灌滿了鉛,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來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諒,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卻。我一直認為魯迅先生那麼有名氣,又那麼平易近人,是因為小時候就是個寬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沒想到也會犯下讓他愧疚那麼久的事。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用筆作戰的戰士,同樣也是被毛主席稱為是文革主將。魯迅先生説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不管別人怎麼去批評指責他,他還是堅持為人民服務。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有時讓人無法用語言來比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