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魯迅的經典散文 魯迅散文名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3W

魯迅的經典散文 魯迅散文名篇【精品多篇】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篇一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曉的。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散文集》,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説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麼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説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於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現在,倒寧願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説,以當事人孩子們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快樂。

推薦魯迅的經典散文 篇二

以前,魯迅先生的形象對我來説是很模糊的,只知道他寫了很多文章,其中一些還在語文書裏。我還從語文書裏看到,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當時我對他的瞭解僅僅限於這幾個字。

過去,我總覺得魯迅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只能敬而遠之的,但現在我發現他親切、他平易近人,比起這些,我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撕。

有一次語文課上,講的是梁實秋的文章,老師提了一句他跟魯迅撕過,我回去瞭解了一下,發現是這樣的:

上個世紀,中國人分成兩派,一些人認為文學是有階級的,另一些人認為文學是沒有階級的。魯迅支持前者,梁實秋支持後者。魯迅認為文學可以作為工具,梁實秋卻不這麼認為。先不説這兩個觀點的對與錯,都各有道理,他倆確實是站在了對立面,梁實秋代表的不是草根,而魯迅卻是。

於是,他們兩個就在報紙上吵了起來,兩人發表文章對罵。直到現在,在百度上搜魯迅、梁實秋,搜到的也是梁實秋談魯迅:他沒有文學家應有的胸襟,魯迅為什麼要罵梁實秋是‘喪家狗’等等,甚至還有一本書叫,《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可見他倆撕的激烈程度。

再後來,我看了《我的朋友魯迅》這本書,其中有一段寫到他和一個日本人爭論。這個日本人叫德富蘇峯,有一件珍品《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認為這本書是宋代的,但魯迅卻認覺得是元代的,於是他倆就在報紙上撕了起來。

我看了魯迅跟他撕的那篇文章,發現裏面寫了一大堆鑑寶的知識,比如缺筆與朝代的關係之類的。原來魯迅不僅會寫文章,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跟別人撕,是有文化的撕,是有理有據的撕。

我想了想,他大部分時候撕,都是為了社會底層的老百姓而撕的,他敢站出來為他們説話,這一點令人敬佩。也許,每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叛逆者,正是這些叛逆者,在推着時代前進。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篇三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曉的。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散文集》,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説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 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麼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説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於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現在,倒寧願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説,以當事人孩子們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快樂。

推薦魯迅的經典散文 篇四

目光犀利穿過黑暗,嘴角帶着浸潤着血跡的蔑視和嘲諷;你在彷徨,你在吶喊;把筆桿,變成了鋒利無比的匕首,面對幾千年的王朝歷史;你用沉默中的爆發,驚醒沉睡中的魂魄。前方的路迷茫,我們需要光的引領——魯迅。

你就是我的你吶喊:拯救國民在於拯救其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經濟文化落後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的愚昧麻木。在那黑暗的時代,當整天説着“我先前比你們闊多了”的阿q慘死刀下時;當愚昧無知的華老栓拿着蘸滿先烈鮮血的饅頭為兒子救命時;當“救救孩子”的呼喊從狂人口中發出時;當風雪中的祥林嫂倒在新年的一片祝福聲中時,我的靈魂顫抖了。

國小時,我認識了你。

在《故鄉》中我看到了你的身影,那對少年時代朋友閏土的憐愛之情,感受到了少年時你的純真和無奈,感受到了你一股從心中湧出的隱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充滿詩情畫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遠的年代裏。我聽到了童年時你的歡笑,聽到了老師的諄諄教導,聽到了孩子們對戒尺的責備。

大一點,我又進入了你的另一個空間,看到了你曾和我們一樣從童年走過。

《祝福》中善良的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殘酷的統治和壓迫下悲慘的命運,震撼了我的心靈。

你到日本留學,從學醫治病到棄醫從文治國,無不充分顯示了你對民族、對祖國的憂患意識。在腥風血雨的年代,《且介亭》中你正以筆作投槍匕首,為民眾而《吶喊》。

你的剛強勇毅令我折服。

十三歲那年,由於家庭變故,家道衰落,你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但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於挑起生活的重擔,到當鋪變賣東西,買藥,照顧家人。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後來,你到各地的學習,都印證了苦難是生活最好的老師。

你的求知慾很強。

沒有因為家庭的變故,家道的衰敗而影響學習。強烈的求知慾使你進了當時被中國人所辱罵的“洋學堂”,還努力考取了公費留學的資格,因此,數年後,有萬千個學生也在孜孜不倦的學習着。

你熱愛祖國。

你在日本留學時,解剖成績的60分受到日本人的懷疑,你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又一次,你看到幻燈片中一箇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引得一羣中國人在旁邊看熱鬧的片段,精神很受打擊,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可怕。

你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看得最清,恨的最深,鬥爭得最堅決。

生鐵雖然硬但脆,鋼卻既硬又有韌性,因此,鋼製的器物遠比鐵製的優越。做人也需要有點兒韌性,既不一味低頭,又不魯莽從事。我們中國,正是有魯迅這樣的人,才逐漸強大。

精選魯迅散文三:死火 篇五

我夢見自己在冰山間奔馳。

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凍雲瀰漫,片片如魚鱗模樣。山麓有冰樹林,枝葉都如鬆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墜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無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卻有紅影無數,糾結如珊瑚網。我俯看腳下,有火焰在。

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冰結,象珊瑚枝;尖端還有凝固的黑煙,疑這才從火宅中出,所以枯焦。這樣,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無量數影,使這冰谷,成紅珊瑚色*。

哈哈!

當我幼小的時候,本就愛看快艦激起的浪花,洪爐噴出的烈焰。不但愛看,還想看清。可惜他們都息息變幻,永無定形。雖然凝視又凝視,總不留下怎樣一定的跡象。

死的火焰,現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細看,那冷氣已使我的指頭焦灼;但是,我還熬着,將他塞入衣袋中間。冰谷四面,登時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噴出一縷黑煙,上升如鐵線蛇。冰谷四面,又登時滿有紅焰流動,如大火聚,將我包圍。我低頭一看,死火已經燃燒,燒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熱,將我驚醒了。”他説。

我連忙和他招呼,問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遺棄在冰谷中,”他答非所問地説,“遺棄我的早已滅亡,消盡了。我也被冰凍凍得要死。倘使你不給我温熱,使我重行燒起,我不久就須滅亡。”

“你的醒來,使我歡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願意攜帶你去,使你永不冰結,永得燃燒。”

“唉唉!那麼,我將燒完!”

“你的燒完,使我惋惜。我便將你留下,仍在這裏罷。”

“唉唉!那麼,我將凍滅了!”

“那麼,怎麼辦呢?”

“但你自己,又怎麼辦呢?”他反而問。

“我説過了:我要出這冰谷……”

“那我就不如燒完!”

他忽而躍起,如紅慧星,並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車突然馳來,我終於碾死在車輪底下,但我還來得及看見那車墜入冰谷中。

“哈哈!你們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説,彷彿就願意這樣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篇六

《魯迅散文集》讀後感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曉的。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散文集》,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説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麼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説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於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現在,倒寧願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裏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裏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於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着實事的動盪,體味着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裏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於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麼的寬鬆。可是,也不得不説,以當事人孩子們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快樂。

推薦魯迅的經典散文 篇七

魯迅,一個活在晚清時期到民國時期的人。

他,很愛自己的父親;在父親病重時,走出家門去尋醫。

原本一家人就只有他們兩個,不幸福也不歡樂,當父親病重時,魯迅便更加孤單,即便如此,也不忘出門尋醫,他似乎已經看慣了社會庸醫的無能、巫醫不分、勒索錢財的實質與黑暗。就算對社會的“一生”快要絕望,但仍抱有一絲希望。出門尋醫給父親治病,便是對父親的愛。

他,厭倦了當時的封建社會,不斷嘗試着以自己的力量,推動國家發展。

於是,他來到了日本,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國家。藤野先生與其他日本學生看待中國人的態度不同,幫魯迅改講義,紅筆畫上的紅圈與批註,可見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負責。後來,他棄醫從文,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自己的書房裏,足以證明他對藤野先生的感激與尊敬。從此,他明白了想要推動社會進步,不只要有更多的人不身患重病,更是要改變這種病態的思想,從思想上徹底地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

他,似乎看透了整個世界;對於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

當長媽媽送他《山海經》時,心裏滿是歡喜與感謝,但是當長媽媽要他在第二天早上説:“阿媽,恭喜恭喜!”然後還要吃一點橘子,這便又體現出了長媽媽的迷信與迂腐,但是總之,長媽媽還是對魯迅非常關愛的,很善良也很樸實,儘管有些時候有些嘮叨。對於《二十四孝圖》中一個個不同的故事,有着自己的看法,“老萊娛親”“郭巨埋兒”許多故事中都體現着魯迅的個人看法:愚昧、迂腐、殘忍。這些情感更是折射到了社會之中,他非常反感封建孝道的冷酷與虛偽,不顧兒童性命於心理感受。後來,從衍太太的自私自利、奸詐中,魯迅便萌發出了“走吧”的想法,懷着對知識的渴望,走出了家門。

魯迅,異於常人,滿懷與人不同的想法,雖會受當時社會的壓迫,心中有着些許無奈,但仍願意用自己單薄的力量,改變國人的思想,推動社會的發展,使國家前進。

他就是令人敬佩的魯迅。

精選魯迅散文一:好的故事 篇八

燈火漸漸地縮小了,在預告石油的已經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薰得燈罩很昏暗,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是昏沉的夜。

我閉了眼睛,向後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學記》的手擱在膝踝上。

我在蒙朧中,看見一個好的故事。

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象一天雲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着,同時又展開去,以至於無窮。

我彷彿記得曾坐小船經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夫和村婦,村女,曬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 雲,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着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並水裏的萍藻游魚,一同盪漾。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和; 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近於原形。邊緣都參差如夏雲頭,鑲着日光,發出水銀色*焰。凡是我所經過的河,都是如此。

現在我所見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統在上面交錯,織成一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

河邊枯柳樹下的幾株瘦削的一丈紅,該是村女種的罷。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裏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茅屋,狗,塔,村 女,雲,……也都浮動着。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是潑剌奔迸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雲中,白雲織入村女中……在一瞬間,他們又退縮了。但斑 紅花影也已碎散,伸長,就要織進塔、村女、狗、茅屋、雲裏去了。

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無數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見,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視他們……

我正要凝視他們時,驟然一驚,睜開眼,雲錦也已皺蹙,凌亂,彷彿有誰擲一塊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將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無意識地趕忙捏住幾乎墜地的《初學記》,眼前還剩着幾點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還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拋了書,欠身伸手去取筆,——何嘗有一絲碎影,只見昏暗的燈光,我不在小船裏了。

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精選魯迅散文五:希望 篇九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頭髮已經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麼?我的手顫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麼?那麼,我的靈魂的手一定也顫抖着,頭髮也一定蒼白了。

然而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滿過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而忽而這些都空虛了,但有時故意地填以沒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然而盾後面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陸續地耗盡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豈不知道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詳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縹緲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現在何以如此寂寞?難道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麼?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聽到Petofi Sa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麼?是娼妓:

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

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

你的青春——她就拋棄你。

這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為了祖國而死在可薩克兵的矛尖上,已經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詩至今沒有死。

但是,可慘的人生!桀驁英勇如Petofi,也終於對了暗夜止步,回顧茫茫的東方了。他説: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倘使我還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我就還要尋求那逝去的悲涼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滅,我身中的遲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現在沒有星和月光,沒有僵墜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愛的翔舞。然而青年們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縱使尋不到身外的青春,也總得自己來一擲我身中的遲暮。但暗夜又在那裏呢?現在沒有星,沒有月光以至沒有笑的渺茫和愛的翔舞;青年們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於並且沒有真的暗夜。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